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
…
八月初四上午,天晴。
位于城北的顺天府府衙中,府尹(正三品)胡溥招待着前来拜访的李道立。
在月底的吏部部推中,李道立被选为东城警察局局长。他在吏部拿到告身之后,前来府衙报道。
之前,御前会议中,张昭给出明确的答案,新组建的警察局从属于顺天府。
胡溥年龄有点大,他在这个位置坐了三年。弘治十三年张昭的生员资格案子还是他审的。如今,差不多也快要转任。他在后堂中招待着李道立。
“李大人,方才同僚已经介绍你认识。有什么困难和要求,你尽管提。本府能办的,一定会帮你办。”
李道立和胡溥是老熟人,笑着拱手道:“下官的当务之急是举行考试,招录官吏。还请老大人行个方便,将府学借我作为考场用几天。”
“此事本府自当支持。”胡溥一口答应,然后问道:“你准备如何考核本府这
第三百九十四章 还未通过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东城警察局的招录考试放在八月初十顺天府学中进行。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第二天上午考律法。下午放榜。
第三天在东城兵马司中集合,到吏部去拿告身。
初十的下午,秋风萧瑟。顺天府府学外人群汇聚着。虽然没有科举时那般引人注目,但也真有不少人是来送考的。
大明朝正统的读书人是看不上正八品、正九品的杂职官的。进士保底正七品的县令起步。举人、秀才确实有可能从杂职官起步,但都在县衙里。
比这种相当于坊长、里长整日处理鸡毛蒜皮纠纷的官职强太多。
所以,这场考试在士林中并没有引起什么太大的动静。这在很大程度是吏员的选拔。
张昭和李教谕、李幽、宛平县令徐旻一起在府学中闲逛着。考场那边自有人负责。
临近中秋,桂花飘香。
徐旻三十多岁,穿着便服,脸上带着几许苦笑,道:“张伯爷,你这可是把我们这些倚郭的县令害惨了。”
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这是官场明言。待张昭这个警察局制度推广之后,这句话还要更贴切。完全是把坐堂官的刑名之权给剥夺。
张昭穿着青衫,头戴唐巾,身姿修长,丰神俊朗,就笑,“徐大人不是还有教化、收税之责吗”
徐旻笑着摇头。
张昭前两天刚把第一批作奸犯科之辈约三百余人送到开平中屯卫。昨日才回来。上午和休沐的萧敬萧公公见面闲聊,中午一起吃过饭,下午到这里来看考试。
东城警察局这边的警卫所官吏还没有招录到位,但是内部的整顿已经开始。
张昭从新军营中派出教官,把东城兵马司的东城巡捕营的士卒进行淘汰、整编。严明号令,配发武器之后,随即发起声势浩大的京师“清扫行动”。
才两三日的功夫,东城就已经风气一清。作奸犯科,欺诈商户的街头青皮、无赖,什么丐帮、拳馆、牙人、赌鬼,全部都送去挖矿。这辈子估计是出不来了。
京师其他地方也正在照猫画虎,跟着搞“脸面”工程。
&nb
第三百九十四章 蓟州镇的密谋
明月生辉,高悬于崇山峻岭之间。明代的长城巍峨、蜿蜒,仿佛亘古未变。
蓟州镇总兵驻地三屯营中,一些酒水、白面、猪肉等物资从几十里外的遵化县城中运来。
如果从地图上俯瞰,可以看到三屯营地处交通要道,西通遵化,北守喜峰口,东通迁安。
驻守在这里的一万名官兵在营中欢度中秋佳节。营地里到处都是买醉的士卒。或哭或笑、或者聚拢在一起赌钱,或者在营地外随着商队而来的暗娼处买醉。
所以说边镇苦寒啊!即便距离京师不过数百里,这里并没有什么人口、村镇,都是军镇、士卒。
此时三屯营的总兵府中,蓟州镇总兵阮兴招呼着麾下的副总兵,分守参将、各游击将军、坐营官、守备们吃酒。
阮兴高居于主位上,举起酒碗,感慨道:“今年中秋不比往日,后军都督府行文来,严令各军将不得擅离职守。本官也只能将就近的诸位叫来一起聚聚。”
“阮大人,张伯爷是瞎几把乱搞。他在京城里吃香的喝辣的,叫我们谨守边关。都他妈快三十年没出问题了。偏偏今年就赶上末将听说如今咱们归他管”
一名游击将军灌着酒,道:“这不是明摆着吗圣旨上写着的:总督宣府、辽东、蓟州三镇军务。不然,咱们凭什么喊他一个二十岁不到的青年一声大帅。”
“那他狗日的中秋节都不犒赏三军兵部的银子和漕运粮都被他贪墨了”
阮兴沉下脸,对麾下的古北口参将谭范道:“老谭,不要胡说。新秦伯经商有道,在京中不缺富贵。缺咱们这点兵血没犒赏就没犒赏。”
谭范哼哼唧唧的,没再废话。但看的出来,他心里还是不满的。
满座二十三余名将校将这一幕都看在眼里。一个节日的犒赏而已,没有就没有。值得为此事骂张大帅吗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张大帅要断大家的活路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蓟州镇这些将领驻守在永平府这里。对永平府的土地、矿产都有涉及。
而现在张大帅准备平分卫所的土地给军户们。不作任何的补偿。这会把他们这些将官瞬间搞成赤贫阶层。那点空饷、兵血够干什么
一顿酒宴吃的郁郁寡欢。众将纷纷散去。
剩下有两三个亲近的将领到总兵府的后院找阮兴说话,发牢骚。
“阮大人,方才大家伙都在你也不说句话。张大帅就是欺负咱们蓟州镇的官兵好说话。宁夏镇那边他不乖乖的给纺织厂的股份”
“就是啊!阮大人,你代表大家给张大帅说说。”
阮兴摇摇头,道:“诸位,以我的看法,想要说服张大帅非常难。他年纪轻轻就执掌大权,不说骄横跋扈,对自己的判断肯定是非常自信的。
所以,除非他能切实的感受到蓟州镇的重要性,倚重咱们。才会对咱们让步。
宁夏镇百户以上的军官都在西北的纺织厂中有股份。听说那纺织厂的棉衣在边镇非常畅销。一个百户收入一年都有两三百两银子的收入。
张大帅为什么会分股份给宁夏镇的军官还不是要依靠他们防范套虏吗”
“阮大人的意思是…”
几名亲近的将校对视一眼,感觉浑身的血液都在加速运动。他们当然知道阮总兵这话是什么意思。这年头,身出边关,谁不对偷偷出塞的商队睁一眼闭一只眼否则,他们怎么赚钱
阮兴点点头。
总兵府后院简朴的书房中烛光明亮,但几名将校的脸庞似乎晦涩不清。
半响,有人问道:“从哪里入边墙”
“肯定不能从咱们的防区进来。而且,永
第三百九十五章 危机忽至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大明朝的京师已经很多年没有听到警报了。
别看成化年间整个明王朝一副昏昏欲睡、日薄西山的状况。但是在长城这一带,明王朝还真不怎么虚。王越和汪直一起很搞了几个大新闻。
被蒙古人吹爆的满都海皇后,都是他俩弄死的。
弘治十五年八月十八日,凌晨两点许,古北口遭遇朵颜卫偷袭的边关急报送到京师中。消息直接传递到皇宫中。
弘治皇帝被惊醒,披着衣服下床,听取急报。
因为明朝的规矩,夜间时分宫禁不开。弘治皇帝也无法和阁臣、大将们见面,只能一个人承担着这份压力。
“古北口,这是蓟州镇的重地。朵颜三卫怎么会突然来攻打这样的雄关关城下真的是朵颜三卫会不会是小王子率领鞑靼骑兵过来。”
“有虏骑越过隘口,人数不知。这些骑兵会给大明造成多大的损伤有多少百姓会惨死”
弘治皇帝右手愤怒的将军情文书拍在书桌上。旁边的小太监跪在地上屏住呼吸。
“蓟州镇的总兵、参将是干什么吃的张昭呢他这个后军都督、总督宣、蓟、辽三镇军务是当牌位的吗”
弘治皇帝怒火中烧,已经在思考等宫禁开了之后追究责任人,忽而想起一件事来。张昭不久前给他上过一封密折。
或许,事情还有转机
“来人,拿地图来。”
…
…
凌晨里,急报传到大内。同时,相关的情况也在京中传开。阁臣那里自不必说,有人通知。
作为主管蓟州镇军务的总督,张昭一样得到通知。
京师北的小安镇中,宫中禁卫坐竹篮出城,将消息送到新秦伯府中。
芙蓉帐中,睡的陈夕凤迷糊糊的睁开眼睛,卧室里一片漆黑,只有清幽的月光照在衣柜上,“老爷,出什么事情了”
&n
第三百九十六章 好!好!好!
按照谢迁的意思,不仅仅是在指责张昭失职,还要剥夺他的军权。基本等同于问责。
至于说,内阁之前和张昭的“交易”:张昭为国家新增二十万户自耕农,内阁给予张昭一定的兵权。自然是此一时,彼一时。
能当上阁臣的,谁没点脸皮。反正,张昭不完成这个任务,就别想有搞其他的政z动作。
礼部尚书张升出列,“臣附议。”
刘大夏也不好犹豫的站出来,“臣附议。”张昭屡次侵夺兵部权限,此时正是收回来的好时候。
左都御史戴珊道:“臣附议。可以派右副都御史刘宇前去。”
局面在一瞬间就一边倒。
而成国公朱辅竟然微不可查的、公然的摇摇头。仿佛对张昭很失望。
…
张昭一脸无奈,说道:“谢阁老,诸公,你们不知军事,请不要胡乱指责。下官并非延误国事…”
谢迁不客气的打断道:“那边关急报凌晨时到京师,你做了什么布置方才英国公问你,你一问三不知。这还不是延误国事”
张昭一脸“着急”的模样,不爽的道:“谢阁老,下官已经严令古北口沿线各关隘严防死守,各部守住防区。现在等结果就是。”
谢迁呵呵一笑,厉声道:“你严令和没严令有何区别朵颜三卫的骑兵不打进顺天府来然而,你的对策就是等结果。这还不是延误国事”
张昭“无语”的谢迁拱拱手,很干脆的闭上嘴巴。
谢迁胜过张昭之后,愤然的对弘治皇帝道:“陛下,如今当务之急是查明情况。第一,古北口外到底有多少骑兵,是否只是朵颜三卫。古北口能否守住。第二,派兵围剿入关的骑兵。
除此之外,臣还请陛下治张昭之罪。其人以不到弱冠之年,固然有大功于国,但于防务还稍显稚嫩。臣请罢其总督宣、蓟、辽三镇军务之职,专心移民辽东屯田。”
弘治皇帝倒急着表态。他心里愤怒归愤怒,但在还没搞清楚情况之下,他不想乱下结论。
弘治皇帝看向首辅刘健、次辅李东阳,“诸位先生的意见呢”
李东阳道:“陛下,臣以为先搞清楚情况,再做追责的处置。古北口守将、蓟州镇总兵是怎么回事
现如今可令张昭率新军营一部剿灭入关的朵颜卫骑兵。并至古北口防御。”
打仗么,此刻暖阁中的群臣还是信任张昭麾下的新军营。没有人觉得李阁老实际上是在让张昭“戴罪立功”有何不妥。
首辅刘健白发苍苍,却眼神犀利,一个很强有力的政治人物,道:“陛下,李宾之和谢于乔都言之有理。京师数十年不闻烽火警训,臣以为这是边将守关不利。
当先罢张昭总督宣、蓟、辽三镇之职。以示惩戒。
再派朝中大员率新军营一部,清剿入关的朵颜卫骑兵,并往古北口镇守。查明情况。”
真正“看戏”的其余重臣们,在这一瞬间仿佛全部醒过来一样。看着张昭、刘健。
刘首辅这是要釜底抽薪啊!
张昭身上的总督职位被免掉其实无所谓。新军营才是他的基本盘。而听刘首辅的意思是打算将新军营拆分,不准张昭“戴罪立功”。
如此一来,张昭未来的仕途,真的有可能是老老实实在辽东种田,二十万户自耕农不是那么好增加的。别想再折腾其他的花样。譬如,不久前折腾出一个城东警察局出来。
估计也是因为这件事,张昭得罪了刘首辅。毕竟当时内阁都已经票拟。
刘大夏跟着道:“陛下,臣以为刘阁老所言极是。”
谢迁道:“臣附议。”
&
第三百九十七章 张昭秋后算账
“萧敬,将这份军报拿给诸位先生、爱卿们看看。”弘治皇帝爱不释手的将军报递给萧敬,然后拿起书桌上已经凉掉的茶水快意的大喝几口,压着心中涌起来的振奋感。
此时,边境的警情解除。他心中一块大石头落地,压力也随之宣泄掉。
之前,张昭给他上过一封密折,要求调新军营一个团到密云驻守,以备不测。他心里一直存着希望,没想到布置的这个后手真的起到作用。
张昭当时怕上书内阁,反而失去隐蔽的效果,直接给他上密折。军事上的事情,果然还是张昭在行啊!
…
…
弘治皇帝兴奋的模样,群臣们都看到。但没有人像那些需要“刷名声”的御史一样劝谏皇帝此时注意形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