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仅仅是从京中突然刮起来的歪风,就分析出他现在所面临着的或明或暗的敌人。

    他身在其中,当然比外面的人清楚。而李幽是旁观状态下,基本捋明白。除却最后一点。

    提高商税,不是江南的商贾,是大明所有的商贾或者说权贵都对他不爽。

    张昭举起茶杯,由衷的赞叹道:“子远兄,厉害啊!”

    李幽仰头大笑,意态狷狂,“哈哈,得子尚兄这一句夸奖就足矣。既然都已告知子尚兄,我就不多留了。最近栋楼里的花魁雨燕姑娘很火。告辞。”

    李幽拱拱手,洒脱的告辞离去。

    …

    张昭在明亮的客厅中负手而立,看着寒风中光秃秃的、摇动着的枯树,微微沉吟着。

    所以说,有时候人生很操蛋。

    危机,是危险中带着机会。譬如:朵颜卫偷袭顺天府,差一点他就被撸了。

    而烈火烹油,繁花似锦时,往往是最危险时。譬如他此时。

    套用前世网络上的一句玩笑话:我就是这条街最靓的仔。他现在站在京城的九门上说这句话,绝对不算吹牛逼。

    但现在恰恰就是他最危险时。

    这不是什么扯淡,而是一种最直接的辩证法的体现。

    试问,封建主义社会理论上谁最大答曰:皇帝。

    之所以说“理论上”,是因为有些皇帝没有掌握实权。比如:猛人如汉武帝,刚登基时还不是差点被窦太后给废掉那时候大权就不在他手中。

    但是,具体到明弘治十五年腊月二十五日,大明朝最大的是谁答曰:弘治皇帝!

    以他现在在弘治皇帝那里的印象分,他基本可以借皇权来用用。现在是,内监见他要低头,武勋之中只有英国公张懋压在他头上。他所奏请的事情,只要不太离谱,弘治皇帝都会答应。

    那么,他在外界看来是什么形象

    宠臣红人

    只想到这两个词语属于脑水不够用,属于对大明朝的政治是看热闹的水平。没有摸到门道。

    他最重要的身份是:他是弘治皇帝的绝对心腹,一把掌握中军事力量的利剑!是朱家皇位、权力的保卫者!

    假设某一天弘治皇帝想要灭掉那个利益集团,文官们肯定在那儿唧唧歪歪、扯淡,不肯下圣旨。那么,口谕下到新军营,张昭执不执行在外界看来,张昭肯定会执行。

    弘治皇帝又不是傻逼,也不是三岁的小孩,他对张昭如此亲厚,难道都是不求回报的吗难道就是作为一个工具人被刷印象分的吗

    这不是扯淡么

    弘治皇帝的性情是仁厚,干具体事务的水平、眼光确实也不咋地,但帝王心术搞了十五年还不会,他叫什么明君

    所以,把车轱辘话再倒过来说一遍,张昭能够如此得弘治皇帝看重,那肯定是解决了弘治皇帝的问题,在国家大事上对弘治皇帝有所帮助,为其政治理想:朝序清宁,民物康阜,作出贡献的。

    否则,这印象分怎么刷得上去啊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张昭是以弘治皇帝的利益为重,那损害的是谁的利益

    这些利益集团不反扑才怪

    潦草一点说,这可以叫做:欲带皇冠,必承其重!

    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正常的状态。想想看,那个阁老或者执掌天下的宰辅不面临这种种危险

    于谦怎么死的这可是挽大明于将倾的人物啊!

    再往后看,高拱是怎么倒下的

    张摄政被多少人整过他都跪在王锡爵面前。连他的学生都出面弹劾他,搞得他像一个loser似的。在大明朝学生弹劾座师,学生固然是大逆不道,要弄死。而座师的脸面当然是丢光。

    这叫树大招风。你长成




第四百七十章 过年
    天阴沉着,上午十点左右,寒风凛冽。

    张昭收敛起内心的思绪,带着弟弟去贴他住的院子里贴春联,婉儿她们正带着丫鬟们在院子里忙活开。

    张昭把手里的一叠春联放在一张大的八仙桌上,问道:“婉儿,今年怎么这么早就贴春联回头风雪一吹容易掉啊!”

    这是张昭自穿越一来,和婉儿一起过的第一个春节。

    弘治十三年底,他在军营中度过,那时他正在训练新军营。弘治十四年底,他还在西北未回来,由王小娘子陪着他。

    张昭按照模糊的记忆,一般婉儿不会在腊月二十六贴春联。略早。当然说的过去。

    婉儿穿着见翠绿色的棉袄,身材显得很臃肿。不过,她没像方晶、王小娘子那样穿着斗篷。寒风吹拂着她盘起来的秀发,将她额前的留海吹的有些凌乱,配着她精致无暇的瓜子脸,一双美丽且明亮的杏眼,另有一番韵味。

    婉儿正准备上木梯给门框刷米浆,两名仆妇扶着木梯,见张昭和虎子过来,笑盈盈的道:“二哥…”

    一笑如花开。

    虎子知道他又被姐姐给无视了,这事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好像是前年二哥离家之后,他便时常被姐姐无视。郁闷的道:“姐,春联我都从外面拿来了。”

    “嗯。”婉儿笑眯眯的摸摸虎子的头,一副长姐的派头。之前,确实她一直在照顾小张昭和虎子。

    旁边的方晶抿嘴笑着。知道这姐弟、兄妹的称呼八成是这辈子都改不了。

    娇滴滴的大美人正娴静、秀气的如同大家闺秀般笑着给张昭捏了捏脸蛋,众目睽睽之下俏脸微红,听得张昭问道:“晶儿,上午几点起来的”

    方晶娇声辩解道:“相公,我起得不算晚啊。”她自小身体娇弱,养成冬天赖床的习惯。

    张昭笑道:“你啊…,早叫你起来跑步的。诶,婉儿,你别上去,我来。”

    说着,上前一步,猿臂一展,将刚爬上木梯子两格穿着棉袄如同小熊般的婉儿抱下来。

    婉儿并没觉得爬个梯子有多危险。之前不都是她带着吴叔一起贴春联吗不过给二哥顺手抱下来,心底有一种被他宠溺的幸福感涌起来。

    王小娘子略显紧张,这种事在王家都是下人们干的啊,哪有老爷亲自去贴春联的清声道:“夫君,你小心点呢。”又叮嘱两名仆妇抓紧。

    “小事情。絮雪,离远点,待会儿米浆和纸屑掉到你斗篷上去了。”张昭对木梯下方看着他的清瘦美妾说道。

    张昭很快就刷好米浆,叫瑶琴、秋月两个身姿高挑的丫鬟把春联递过来,问着下面的妻妾、弟弟,“婉儿,高不高”

    “还行吧。”

    “左右对称没有”

    “夫君,没对齐。”

    “差不多得了。咱们大上午的吹冷风啊!”

    冯夕夕和宁瑶两个丫鬟在旁边站着,看着你一言我一语的这一幕。有一种难言的温馨感袭来。好像,这个家,这年,就这么涌入到心中来。

    …

    …

    张昭二十六日贴好春联,二十七日回南口村祭拜父母、祖宗。和老吴等管家、管事们一起吃年夜饭。赏赐蒋家庄、南口村、刘家村的众人过年的粮食、肉类。

    这在新军营稳固之前算是张昭的基本盘。现在这三个地方的作用减小。仅仅是算乡党而已。

    三个地方,亲疏各不相同。

    南口村算是张昭的同宗同姓子弟,但张昭这一支本来人丁就兴旺,张昭其实对村中的同姓子弟其实信任度有限。乡党怎么了乡党不是一样有叛



第四百七十一章 京西园林畅想
    张昭位于京城西郊的府邸距离京城十二三里。在整个春节期间都未停工。基建商行的工人们一直都在忙碌着。

    张昭现在住小安镇略感狭窄,像瑶琴和秋月两个俏丫鬟都是挤在暖阁中当寝室。他让基建商行赶赶进度。

    当然,节假日的工钱要付两倍。每个月五千两的支出,在春节期间支出要翻番。

    不过他年前在开平写信给陈夕凤让她卖掉一批战争债券过年。当时是五十两银子价格拍卖下来的债券,最终以七十四两银子的价格卖给扬州盐商封宏。

    这笔交易是由国泰商行在浙东布政司的玻璃总代理赵安牵的线。总计卖出十万面值的战争债券。张昭手里一共有三十六万面值的债券,当初花费是十八万两白银。其中十三两白银来自于大明皇家银行的借贷。

    在大明证券交易所交割后,新秦伯府拿到七万四千两白银。扣除成本,获利是两万四千两。

    当真是无本买卖。这就是身处高位带来的信息、资源上的优势。至于接盘侠封员外,他回头一样会获利。金矿会产出金子。

    …

    当初张昭从西北得胜归来,想着韬光养晦,因而请求弘治皇帝赐田宅。他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在京西一笔划走三千亩地。

    大概区域就是今清华园和燕园的主体部分。

    三千亩不小了。京城内大名鼎鼎的恭亲王府占地面积是约100亩。号称“夏宫”、“万园之圆”的圆明园,在鼎盛时期占地面积也就200余亩。

    而张昭自弘治十五年年中开始动工以来,其实占地面积又有所扩充。反正京西这里还是荒地、美景,随便圈占。当然,少不了要在报纸上给人骂:新秦伯府侵占良田。

    所以,此刻呈现在张昭和皇太子朱厚照眼前的府邸,占地面积呈一个“??”型。

    西北角那块区域就是圆明园的地址。张昭年前就让国泰商行给圈下来。那是给弘治皇帝盖“夏宫”用的。

    在府邸内的一处约四五十米高的小山坡上,张昭和朱厚照相对而坐,欣赏着京西沃野平畴,澄波远岫的美景。

    其实正月早春,春寒料峭。在小山坡上吹风,对游人而言并不那么友好。但有解决办法的。

    这山坡上盖有一处小亭,拿玻璃屏风四面一围,在四角烧起熏笼,顿时小亭之内温暖如春,美景入眼而来。

    朱厚照看着这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山水相怡,喝着柔和的黄酒,由衷的叹道:“张昭,你这里真是美啊。你以后就住这里”

    张昭笑道:“这当然。我欢迎殿下以后常来家中做客。殿下,你看那边…,小赞,你下去叫两个兄弟上来,把屏风稍微挪开一点,让殿下看远处。”

    旁边服侍的谷大用和马永成两人抢着道:“伯爷,我们来,我们来。”

    小亭内跟着朱厚照的,自然是八虎们。

    张昭脑子又没缺根弦,怎么可能去使唤八虎这其实很犯忌讳的。想当初李太白喝嗨了,直接叫高力士帮他脱靴子,就这还想当官。唉…

    只能说诗仙是真性情,但人情世故真的得再历练。高力士是什么身份啊不说他在朝政中的隐形权力,他是唐玄宗的家奴啊!

    皇帝有求于你时,你使唤、轻慢他的家奴,等皇帝对你没有所求时,自然是要“赐金放还”。

    同理,张昭这时得弘治皇帝宠信,内监们低头。他要开口,刘瑾都得听招呼。但是以后呢他被人围攻之时呢

    所以,儒家一些在个人修养上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nbs



第四百七十二章 捐献
    国泰商行的背后股东,时至今日在某些圈子内并非是秘密。毕竟,当日张昭请求弘治皇帝允许建立国泰商行养兵时,英国公张懋和司礼太监们都在场。

    国泰商行成立一年半,在京师附近开厂设店,赚取大量的银子。京师权贵们岂能不研究

    就算是新秦伯张昭的生意,一样有人敢上来咬一口。之前白酒生意,堪称弘治朝搅屎棍的张家兄弟不就咬一口下去

    但是,如果是弘治皇帝的生意,外加和新军营的军费挂钩,敢动歪脑筋的人就不多。

    别看文官们每次劝谏皇帝时,那都是一副碧血溅长空、丹心照汗青的模样,“陛下,不要与民争利。”

    正儿八经的,没几个人会动新军营军费的脑筋。别以为文官集团势大就可以在大明朝为所欲为。成化朝的大太监汪直才把他们收拾一通。

    也不要以为只有太监可以当宠臣。正德朝的钱宁、江彬,一个是锦衣卫,一个是边将。

    而且之前在天顺年间,武将石亨更是飞扬跋扈,动辄带一堆人进宫。这些事例殷鉴不远啊!

    真动起来,张昭只需要把军饷停发,大把的军士去堵你家的门,弄死个把人,你又能如何知道焦芳的翰林学士是怎么来的吗他威胁当时的宰辅彭华,你不提拔我,劳资上早朝时在长安道上捅死你!

    当然,焦芳的资历在那里。不提拔他属于黑箱操作,属于打压。倒没人觉得他威胁错了。

    京师里士卒闹饷,这是有记录的事。敢问那个进士老爷愿意和士卒换条命

    再加上国泰商行的生意有技术门槛、资金门槛。所以,这一年多的时间以来除开几个初入官场的愣头青受利益驱使在奏章和报纸上喊一喊,国泰商行发展的顺风顺水。

    其实,京师中的官吏大部分人都很清楚,国泰商行的工厂吸纳了改革卫所多出来的人口。

    没有这些工厂托底,这些新释放出来的人口很有可能成为灾民、流民,成为不稳定因数。当朝诸公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听一小撮人的鼓动

    …

    朱厚照对国泰商行只知道个大概。这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是他父皇的商号。

    这并非说刘瑾等人在宫中消息不畅通,而是朱厚照没问,他们也没有刻意去提起这事。

    朱厚照现在是中二青年的脾气、性格,才十三岁嘛。但他并不笨。稍微想一想就明白张昭的操作,笑着道:“张昭,你这是借个名头,给我父皇送好处。”

    张昭笑一笑,也不否认,和朱厚照碰杯,讲解道:“殿下,别小看这个名头。这个名头很重要。将来,国泰商行的资产要慢慢的收回去做国有企业。”

    “哦,为什么另外,什么叫做国有企业”朱厚照一副好奇宝宝的模样。
1...169170171172173...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