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张昭则是带着陈康、张泰平冒着寒风骑马进京。
兵部大堂依旧是热闹得如同闹市,张昭找小吏进去看一眼,然后到伍郎中的公房中。
伍庸虽然不大高兴张昭径直闯进来,但还是笑脸相迎,吩咐吏员去倒茶,坐在书案后,翻着籍册,笑呵呵的道:“这是什么风把张老弟吹来”
第一百一十章 推的一干二净
新的一天开始。腊月时节,天阴沉着,寒风萧瑟。而新军千户所的军营里似乎比往日多了些不同。
一大早,张昭就让林文宁领着孙启栋等在士卒颇有威望的代表共计三十余人到十二团营衙门讨要犒赏。
军营中千户府旁规制较小的院落中,李孟津和冯副千户两人在一起喝着小酒。
“老李,这…”冯副千户吃着水煮花生米,神情颇为迟疑。在没闹开之前,他口气比李孟津强硬的多。现在闹翻,他反倒缩卵了。
李孟津给冯副千户斟酒,不屑的笑道:“老冯,你怕什么这事是成国公府的小公爷在后面操控。别看张昭这会气势汹汹的去团营衙门,等会就要吃板子。那里早就准备好麻袋装他。”
冯副千户怔了怔,然后笑一笑,说道:“那就好。那就好啊。”
李孟津喝着酒,心里有点鄙视此人。事情已经做下,难道还想反悔吗早干什么去了。
…
…
弘治年间距离明成祖朱棣定都北平已经过去百年。这百年间,曾经叱咤风云、横扫漠北的三大营几番变化。如今演变成三大营和十二团营。
张昭带着王武、林文宁、陈康、孙启栋等人由驻地出来,带着骡马、大车,顺着营区往东行,抵达十二团营的总督府。
这一路走过来,不少营兵都看到张昭等人。腊月时节也没会操,不少闲的慌的士卒跟着过来看热闹。
张昭令王武带十几人留下来看住骡马、大车,带着其余数人径直衙门中找到负责军需后勤的毛经历。毛经历的公房位于总督衙门仪门后东侧的厢房中。十几人围堵在这里。
围观的军士中有品级的军官跟着进来,在大堂前的空地处观看。各自交谈起来。
“新军千户所这新来的千户猛啊!咱们团营里边千户算个屁啊!一个营就有十五个千户。”
“这张千户还是个秀才相公。胆子不小啊!这事先别问对错。我估计侯爷先要打他的板子。”
“到底怎么回事各营的犒赏不早就发下来吗他们还闹腾什么”
“嘿嘿,谁告诉你都发下去了。我知道点内幕消息。据说保国公、崔驸马都不大喜欢这位来练兵的张千户。谁知道有没有猫腻”
厢房中,毛经历年纪约四十多岁,颌下留着胡须,文士做派。给一群带着刀剑的士卒围着,他见惯场面,并不害怕,问道:“张千户,你这是何意”
张昭拱拱手,道:“毛大人,还请你将我们新军千户所的年节犒赏发下来。兄弟们都等着过年呢。”
毛经历安坐在椅中,断然否认道:“听张千户的口气,似乎是指责本官吞掉你们千户的犒赏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啪!”孙启栋拍着桌子,发飙道:“你苟日的倒是推脱的干净。不是你吞的是谁吞的劳资弟兄们都在喝西北风呢。”
张昭并不制止孙启栋。
毛经历脸涨的通红,站起来,愤然的道:“张千户,本官在这个位置兢兢业业数年,从未干过贪赃枉法的事情。你的手下怎么能凭空污我清白!
天子的犒赏,我早就按旧例在腊八节前发下去。怎么可能吞掉你们整个千户所的犒赏。老刘,老刘,你进来一下,给本官说说,怎么回事”
毛经历一副被冤枉,要调查的做派。围堵住厢房的众人只得让开。而孙启栋发飙反倒不占理,如同一拳打在空气中,把老孙给憋的!这苟日的读书人!
老刘是一名青衫老吏,在门外候着的,见上官呼唤,赶紧走进来,躬身道:“经历大人,天子发下来的犒赏:每名营兵给银7钱,衣鞋两套。米一石,折银五钱。
&nb
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给你一句忠告
孙启栋在那里郁闷的要吐血,而厢房外看热闹的军官们则是哄笑起来。
“毛经历这应对的真是滴水不露啊。把这小张千户磨一点脾气都没有。”
“你们信毛经历的话吗反正我是信了。哈哈!”
“老五,你们奋武营得了不少好处吧我听说就数你们周都督闹来这里闹的最起劲,给你们每兵多发了一钱银子。五斤猪头肉也就这个价。请客,请客。”
窗外的喧闹声传进来,跟着张昭的林文宁、陈康等人都看向他,等着他拿主意。
张昭带着孙启栋等士卒过来讨要犒赏,来势汹汹,就像是一把铁锤砸下来。但是毛经历的应对,就是一张网,用水磨的功夫把这铁锤缠住,有力不知道怎么使!
张昭嘴角浮起讥讽的笑容,道:“毛大人的意思是,要犒赏没有,要命你有一条。”
毛经历似乎很不好意思,“嗨,看你张大人说的。没发犒赏是有原因的不是本官也想尽快发给你们新军千户所呐。张大人,犒赏的事咱们算是说清楚了。那今天这事,你要不要给本官一个交代”
说着,毛经历指指拥挤在厢房中带着刀剑由张昭带来的士卒。带人强闯进来进衙门里的公房,这确实是冒犯他。
“你真他么的够无耻啊!”陈康气的笑起来,终于没忍住。他还只有是个十五岁的少年。
这时,门外围观的军官们忽而让开一条道路,只见一名服饰华丽的青年背负着双手,带着随从走进来。他伸手拍拍陈康的脸,问道:“他怎么无耻”
陈康被羞辱,涨红脸,手里的拳头紧紧握住。但不敢爆发。
这青年晒笑一声,再回头质问张昭,直呼其名,“张昭,你难道不应该给毛大人一个交代吗”
毛经历微笑着向青年躬身行礼,道:“下官多谢小公爷仗义执言。”他敢在“重围”之下还要“追究”张昭的责任,自然是有吏员用手势告知他,小公爷来了。
孙启栋等人一脸的懵逼状。不知道这位小公爷是谁。但是从窗外噤若寒蝉的情况,以及此人的衣衫来看,必定是贵人无疑。桀骜不驯的孙启栋都往人群中躲了躲。
他们不清楚,张昭却是清楚的。此人八成就是成国公的次子朱凤。打量着这青年,眯着眼睛道:“小公爷想要什么交代”如果有熟悉张昭的人在此,譬如婉儿,就知道他这是生气的表现。
朱凤长的眉清目秀,锦衣玉带,衣衫华贵。但是他站在张昭面前,如同星星和皓月争辉,被衬托的毫无光彩。张昭的身高、姿容都远胜于他。
朱凤戏虐的笑道:“哈哈!什么交代很简单的!我刚才已经派人将此事禀报给镇远候。你就等着被扒掉裤子打军棍吧!”
毛经历嘴角扬起来。
孙启栋等被张昭带来“刺头”士卒全部都耸拉着脑袋。张昭作为千户都要被打军棍。他们这些犯事的士卒能跑得了他娘的,大过年要在床上躺着。
林文宁、陈康几名亲卫都是变色。看向张昭。
窗外响起一阵阵的议论声。
…
…
“我就说了吧。小张千户这是热血上头,做事不顾后果。以咱们侯爷治军的态度,这样做肯定要被打军棍。更何况还有小公爷的面子在里面。”
“是啊。侯爷年事已高。成国公府的脸面不能不卖。”
“哈哈。这好戏看的。等会几十人被打板子,蔚为壮观啊!小张千户气势汹汹而来,结果却要被打板子。我要是他,现在都能气的吐一口血。
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取军心(上)--求首订
十二团营在成化三年复立,其架构沿用至今。此时,由前军都督府左都督、镇远侯顾溥总督团营。因而,营中的惯例是把镇远侯在大营中的驻地称为总督府。
存放各种军需物资的仓库位于总督府东。一间间结构严密的仓库排开。
张昭和仓库大使在库房前院的公房中办理交割手续。
仓库大使是个未入流的官职。当然油水绝对丰厚。非上官亲信不足以担任此职。卫大使令下属送上茶水,赔笑着道:“张千户少年英姿啊。下官佩服。”
消息刚刚已经传遍整个总督府。侯爷拿下毛经历为张昭“出头”。他搞不清楚为什么,但舔就对了。
这个时候自然没有什么“小张千户”。
张昭笑笑,和卫大使闲谈几句,聊了聊十二团营里各种趣闻,等陈康进来通知物资搬运完,起身告辞离开。
一行三十余人,驱赶着骡马拉着满载物资的大车返回新军千户所。卫大使很贴心的将一些折色银子换成白面、黄米、猪肉、鸡鸭羊肉、蔬菜等。
外加犒赏的棉衣、棉裤、靴子、毡帽、雨衣等军用物资。二十辆大车堆的满满当当。走在营地里,车辄很深。
孙启栋和另外一名“刺头”小旗一起,吃力的抬着两口装着白银的铁箱子。
与他交好的几人推着大车,幸灾乐祸的叫道:“老孙,在总督府里骂娘爽不爽千户让你受受教育。”
孙启栋长着个长冬瓜脸,三十多岁的年纪,身上的棉袄早就是破破烂烂、陈旧的模样,笑骂道:“姥姥,那孙子就欠骂!千户大人这是看重劳资。”
“扯你娘的淡吧!”
“那经历估计不死也得脱层皮。夏阎王是出了名的手黑。”
张昭走在队伍的最前列,由陈康、王武、吴臣几人簇拥着,听着身后传来的笑骂声,也不管他们。
陈康回头看几眼拉长一字长蛇阵的队伍,知道士卒们的士气正在恢复。
腊月里中午带着微凉的阳光照在这帮穿的破烂、过得苦哈哈的士卒们的脸上!
他们在笑。
…
…
满载着各种物资的大车刚进军营,整个新军千户所立即变得轰动起来。
张昭一早带着人手去总督府讨要犒赏,整个营地的士卒都是翘首以盼。谁不想过个肥年呢所以,骡马、大车刚进营地就有人拥上去。随后爆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声。
而这欢呼声将等候在营地里的其他士卒“喊”出来。
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孙启栋等人在大车边卖力的说着去总督府的经历:毛经历的推脱,其他团营中低级军官围观看戏,成国公府小公爷的嚣张,最后都被张千户“打脸”。
张昭没管他们扯淡,站在银箱子上,做个向下压的手势,喧闹的如同闹市的人群渐渐的安静下来。在场所有的士卒、校官都看向他。
张昭昨日承诺要帮众人要回犒赏,而现在犒赏就在眼前。他们怎么能不敬佩呢
张昭扬声道:“中午时间是来不及了。晚上加餐、发饷银,供应二锅头。”
“喔---”
全场一阵阵鬼哭狼嚎的高呼。
张昭笑笑,从银箱子上跳下来,在众人尊敬的目光中走向千户府中。其实,他今日能把犒赏要回来,根本不是孙启栋等人鬼扯的理由:镇远侯给他面子。
而是他昨日下午和兵部武选司郎中伍庸谈好的!
…
…
腊月十二日的下午,张昭刚刚在军营中被坑,带着长随到棋盘街兵部衙门中。
他径自闯进伍庸的“办公室”中,谈的不仅仅是谁在背后整他,还谈了其他的事情。
&nbs
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取军心(下)
千户府正对着营中的校场,往西行百米,便是屋舍整齐的营区。
月明星稀,张昭就着月色带着两名随从走进新军千户所士卒们的宿舍区。空气中似乎都飘着白菜、猪肉的香气。
今晚的主菜是大锅的猪肉、白菜乱炖。主食是面条、白面馒头。少量的猪肉陷水饺、包子。
张昭随便挑了一个营房走进去。十来名士卒正聚拢在一起,拿着大碗吃面喝汤。叽里咕噜。大口吃着。用方言相互扯淡着。见张昭进来,纷纷站起来,“千户大人。”
张昭微笑着做个手势,道:“都坐。都坐。你们吃你们的。我过来看看。”
问了晚上睡觉冷不冷,平日军中以什么为戏,又说明近日要在军中练兵,禁止赌-博,随意的聊个十几分钟。再出来转几个营房。
从东北角的营房里出来,军营里的灯光摇曳,张昭微微沉思着。他到军营中来看看是为收取军心,但看到了更多的问题。这让他心中更加的紧迫。
张泰平呼着白气,夸奖道:“少爷,你这法子还真灵啊。下来走一圈,那帮士卒都感激涕零的。成本低、见效快。”
王武暗中皱眉。小黑胖子这说的叫什么话
张相公练兵,日后说不定会上战场的。这都是袍泽兄弟!怎么能用高高在上的姿态他其实注意到张泰平进营房时偷偷的捂着鼻子。显然是嫌弃味道难闻。
张昭摆摆手,想着他的事倒没留意到张泰平的心思,掀开门帘,走进一间营房中。正在给人吹牛逼的孙启栋嚯的一下站起来,“下官见过千户大人。”
“不必多礼。我过来看看大家。”张昭摆摆手,安抚众士卒,照例坐下来,和士兵们随意的闲聊,“你们从天-津卫所调来,都是世代军户吗”
众人纷纷回答。有的回答“是”,有的回答“不是”。和张昭前面调查的情况差不多。朝廷调天-津卫所兵五千进京补充京营,这些兵源都经过挑选的,有三成是招募而来。
明代的习俗是:好男不当兵。但这年头能吃口饭就不容易,哪里顾得上这些
张昭点点头,道:“既然都是天-津卫人,这次调到京师来再回故乡不知道是何年何月。有没有想过写信回家报个平安”
孙启栋嘿的一笑,“大人,那得会写字才行啊!”
张昭温和的笑笑,看着身边一张张渴望的脸,说道:“我找人来帮你们写。然后,安排人送到天-津卫去,保证送到。孙小旗,你家里可有亲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