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明朝的户籍政策一样非常严格。只要拿出身份文件,直接可以定位到十三布政司哪个府哪个县哪个乡里中。
“有!”孙启栋低下头,想起家中的父母、兄弟姐妹。他出来从军十几年,怎么会不想家里想起故乡的那山,那水,那人。
片刻后,孙启栋抬起头,平视着张昭,缓缓的道:“张大人,你真的能给兄弟们写信。我这条命就卖给你又何妨”
“是。”
“算我一个。”
张昭轻轻的点头,环视众人,说道:“我说过的话,何时不算数”
营房里的士卒们在张昭的目光下,信服的点头。他们吃的、喝的,不都是张千户昨日承诺讨要回的犒赏吗
…
…
八百余人的新军千户所,基本都是十人一间营房,张昭不可能转完近八十个营房。
一个小时后,张昭返回到千户府中,拿热毛巾敷着脸,吩咐道:“去叫恒简来见我。”
稍后,张泰平将接手新军千户所后勤的林文宁、陈康叫来。
“相公,你找我有事”
林文宁行礼后,接过张泰平递来的热茶。
张昭倒没急着谈事情,问道:“所里的后勤情况如何”
林文宁摇头叹气,“相公,不查不知道
第一百一十四章 拿到执法权
腊月十四日,距离朝廷各衙门封衙的二十一日没几天。整个明王朝的官僚机构仿佛都变得极其缓慢。而相应的,京师的年味越来越重。
外地的货物如水般顺着京杭大运河,自通州而来,运进京师中。店家开始打出促销的幡子。家里的男人们开始寻思着给爹娘、妻子、儿女买些年货。
崇文门外的大集市中,人流密集到摩肩擦踵。布店,银店,米店,煤铺的生意红红火火。八月份在市面上开卖的二锅头亦是受到欢迎。
京师城北的十二团营早就开始休假。军士轮番出营消遣,购物。一队队的士卒消费,带动着城北军营外的三五个小集市的经济畸形的繁荣。
但有一营是例外。
位于整个驻地营盘最西端的新军千户所中,负责军需后勤的林文宁调来几十名读书人给八百名士卒写家信。而稍后,军中的各种流言便传出来。
“过两天就要开始冬训。千户大人并不准备给我们放假。”
“军营中严禁赌-博。只需锻炼身体的游戏,跳远、跑步,踢球,射箭等。”
“不允许擅自出营。每日点卯,会操。伙食会敞开供应。”
“千户大人有意修缮营房。让大家都住的暖和些。”
在这样的流言中,张昭一面让他的亲卫们由庞大郎带领着先行训练队列,一面操心着各种银钱账目。养800人的兵,他必须要尽快开辟新的财源。
二锅头是家中的财源。可以暂时补贴一些给军中。但长期如此,便会受到诟病,甚至于弹劾、猜忌。军权历来都很敏感的。
同时,张昭还需要和王武、吴臣等人商议训练计划。
关于如何练兵,现代人只要参加过军训,看过一些相关的、影视剧,基本都能扯个几条出来。比如,队列、正步怎么练,体能怎么练,什么拉练,夜间集合等等。
但能不能成,适不适合当前这个时代他还需要与明朝的职业军人讨论。而且试行之后,还需要调整。
在这紧张的忙碌日子中,他还在等待。等兵部那边的消息。他通过兵部郎中转呈了一个条陈给兵部尚书马文升。
…
…
腊月十八日的晚间,兵部武选司郎中伍庸到马尚书家中小聚。
小时雍坊中,大臣们的府中俱是灯火通明。在夜风中飘扬的灯笼,昭示着过年的气氛。
马文升海内名臣,时年七十四岁余,他自弘治二年起担任兵部尚书至今,位高权重。来访的宾客自有子侄辈帮他挡着。他和伍庸在雅致的小厅中喝茶。
伍庸穿着便服,拱手道:“下官恭喜老大人。”
朝廷中有传言,吏部尚书倪岳因身体不好上疏天子言退。而继位的人选呼声最高的便是马文升。
马文升面无表情,轻斥道:“这有什么可喜的老夫今日找你来,是问问你对张昭此子的看法。他的条陈你都看过吧你的意见呢”
伍庸斟酌片刻,陈述道:“圣上想要练兵,张昭不过是正好暗合这个心思,所以能从谢阁老的弹劾中脱身。而且,他的千户还被冠以‘幼军’旧制。和东宫还是牵扯上。
不久前火筛部再次入寇大同,圣上心中只怕恼怒异常。属下以为大司马可以给张昭些许方便。成国公的嫡次子闹的有点不想话。他若是不忿,明刀明枪的和张昭竞争就行。”
马文升冷哼一声,不屑的道:“所以,本朝要限制那些武臣。一个个的不读书,不知礼义廉耻。此辈若是掌权,欺凌君上的事都未免没有。英宗时的石亨不就是如此
如你所言,张昭确实是暗合天子的心事。我们兵部能做的事情,能担的责任就帮他担起来,但若是这样他还练不出精兵来,那他是自取其祸。
你明日派人去叫他来见老夫。”
伍庸道:“是,老大人。”
…
…
张昭的千户所是一间两进的院子,前面是大堂,用来议事。后面的小院是居住区。
别看千户是正五品的武官,但确实捞不到什么银子。远不如五品的文官来钱快。
且这营区是百年前遗留下来的,虽然几经修缮,但还是颇为陈旧、简朴。
张昭的洗漱用具,棉被等物早就换过一遍,清晨起来,洗漱后在花厅中喝着粥。他现在的饮食都在军中。虽然有小灶,但远没家中吃的舒服。
“少爷,军营外头有个兵部的吏员前来送信。”张泰平穿着蓝色的棉衣从外面进来。
张昭握有军权后,对军营的门禁管控极严。而军营中的时间,并非早七晚五的作息。早上的“上班”时间是八点,这更符合他的习惯。所以,他还在吃早饭时,兵部的
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走?
傍晚时分,结束不算繁重的队列训练后,副千户李孟津派个小卒向张昭打个招呼请假,外出赴宴。
脸皮都撕破,他也没和张昭虚与委蛇。其实,这也算是一个试探,看看强硬不强硬。
李孟津顺利的离开城北的军营。叫了马车到城南的法华寺一带喝花酒。
大明的青楼行业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于京师、北地而言,其中一种风格就是家居式。像江南就是花船的风格。
李孟津在法华寺外的胡同处下马车,熟门熟路的沿着胡同进去和一个小院外的帮闲见面,抬腿往里面走,问道:“罗先生来了吧”
那帮闲笑道:“罗先生正在里头听梅姑娘唱曲呢。”带着李副千户往里面走。
出来喝花酒李副千户倒没穿军服,换了件青色的棉袄,四十多岁的年纪倒显得精神。他在迎出来的老妈子的逢迎声中到里面的小院里见到罗先生。
罗先生就是小公爷朱凤的幕僚。他三十岁许,文士装束,一袭褐色长衫,正和一名身段妖娆、丰满的女子谈笑。那女子抱着琵琶,穿件素色对襟褂子,坐在软椅中,颇具风情。
“哈哈,李兄来了。且坐,且坐。听听梅姑娘的新曲。”罗先生笑着招呼,对帮闲道:“去把李兄的相好小罗姑娘叫出来。”
李副千户这会哪有心思想这些,忙道:“罗先生,在下这心里还是颇有点七上八下的。先谈正事吧。”
罗先生会意的一笑,挥挥手,让帮闲和姑娘们都出去,伸手示意李副千户落座,喝着酒,微笑道:“李大人在担心万事有小公爷在。你是不知道,前几日小公爷回去都快要气死。他正在琢磨怎么给张昭一个教训。”
李副千户没有掩饰他的忐忑,他在冯副千户面前还是很硬气的,双眼看着罗先生,带点恳求的道:“罗先生,兄弟想调出这新军千户所,还请在小公爷面前美言几句。”
说着,一封银子放在桌面上,轻轻的推给罗先生。
罗先生神情微变,放下酒杯,惊讶的道:“李大人,这是什么缘故那张昭才几日的功夫就掌握住整个新军千户所吗”否则,为何一个老牌的副千户都要谋求调离
李副千户郁闷的灌一口酒,叹道:“才七八天的时间,说完全掌握有点夸张。但那帮士卒确实开始信服他。迟早的事吧!兄弟我再多呆在哪里也没意思。”
张昭安排人给士卒写家信施恩,敞开供应米面,这并不足以瓦解他和冯副千户在军中的势力。但他是多年的老油条,觉察到危险。不管怎么说,底层的士卒,特别是和他没有利益关系牵扯的士卒肯定是听张昭的招呼!
罗先生沉默着。显然,张昭很有些本事啊!小公爷这些天的想法,搞不好会碰到铁板上。想一想,收下银子,安抚李副千户一会,喝了小半个时辰的酒,道:“李大人在此高乐,我回府向小公爷禀报情况。放心,你不会有事。”
李副千户得到保证,心情放松下来,感激的站起来作揖行礼,“多谢罗先生。”又殷切的将罗先生送出来,这才踏实回去寻欢作乐。
罗先生趁着夜色一路返回成国公府。其所在的宣北坊本就在城南。而崇文门外这一带的繁华,不就是因为没有宵禁吗作为朱凤的清客,他出入无阻。
很快,就在垂花门外找人带消息进去。片刻后,换好衣服的朱凤出来,在小花厅中和自己的幕僚密谈。
罗先生开始就致歉,连连拱手,“这么晚还打搅小公爷是在下的不是。只是情况重大,在下不得不来。还请小公爷恕罪。”
朱凤神情微微疲倦,道:“到底什么事情”这年头娱乐活动有限。贵族
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八斩!
新军千户所正在训练的军士都看向高台中的那个青年。
这些天主抓军中训练的是庞大郎和王武。张昭很少到校场中纠正如何列队,军姿、齐步、正步、跑步。
孙启栋身边的军士问道:“老孙,怎么回事我刚才好像看到李副千户被绑起来了。”
孙启栋身上的红胖袄崭新,扎着腰带,没好气的道:“劳资怎么知道”他喜欢吹牛逼。在张千户面前露过脸,但还是个小旗罢。军中大事,他怎么知道
距离孙启栋不远处的阵列中方贯亦同样被人问道:“小方,这啥情况听到风声吗”
张昭带到新军千户所的亲卫五十人,其中南口村张家护卫队十人,蒋家庄青壮二十人,王武招募的京中军士二十人。
这些天以来招募自京中的军士都被打散,分配到新军各总旗、小旗中。他们的作用就是协助张昭提供营中的情况。都是在军中混过的士卒,容易和这些卫所兵打成一片。
方贯趁着这个机会下到“连队”中。他和蒋家庄、南口村的家丁们处不来,融不进去。他当年在县中当衙役,没少去南口村作威作福。而且,他对张昭真的不忠心啊!
他是出卖刘大户、李户书,挫败寿龄候的阴谋,到南口村中避祸中。庞大郎说:“村中不养闲人。再一个,你既然是避祸,总得学的本事,将来有个万一时能反抗一二。”
他这才进到张家的“护卫队”中。
方贯嘿的笑几声,说道:“周大哥,你想想,这李副千户得罪我们千户大人没有第一天他就给千户大人设套。咱们那位,我跟你们说,向来是恩怨分明,有仇报仇。”
这话说的几名军士恍然大悟。
封建主义社会的军队,兵为将有这是常态。即便宋朝开始改革,将训练、出征分开。但是随着战事的需要,兵不识将,将不知兵,这是不行的,最终还得回到这条老路上来。
到明朝中后期,军中都在“吃空饷,喝兵血”,将领们重点培养的就是自己的家丁。看看辽东李成梁的作战方式就知道。此人将在二十六后出生。
所以,新军千户所这些士卒,要说对李副千户有多么深的感情,这是没有的!
不是所有的明军将领都是戚继光!能做到三军将士爱戴,用命!
…
…
张昭站在木制的高台上,露出些许满意的神色。大约半个小时,八百人整队完成,校场中寂静无声,只有风吹动军旗的列列做响。这比他第一天来军营时强很多!
当然,这种提升是属于不入流向基础水平的提升。这和体育竞技一样,开始训练提升很快,后面可是越想缩短时间越难。
张昭环视底下的军士们,朗声道:“将士们,本官召集大家是为宣布几件事情。
第一件事,兵部行文,允许新军千户所自行淘汰不合格的兵员,以及招募合适的兵员。允许新军千户所单独执行军法。事后向十二团营总督衙门和兵部报备即可。
第二件事,经查,副千户李孟津历年来吃空饷,倒卖军需物资,折银2000两。另犯有杀人罪、伤人罪等若干罪名。此等败类,新军千户所绝不能容忍。
本官现在依律执行军法,将其明正典刑。”
张昭说第一件事情的时候,校场中的军士们只是各自担忧,毕竟还有淘汰这回事。他们好日子还没过两天。那家军营里能敞开肚皮吃饱饭
而张昭宣布第二件事时,整个校场中一片沸腾声。
杀李副千户啊!
张大人还真敢干!
张昭偏头,刘二狗将捆着的副千户李孟津提过来,让他跪在木板上。张昭道:“李孟津,你作恶多端,还有什么想说的”
李孟津拼命的挣扎,呜呜做声。在张昭的示意下,刘二狗拿掉堵住李孟津嘴巴的破布。李孟津叫道:“张昭,你苟日的陷害劳资。劳资哪有这么多罪劳资不服,劳资不服!”
李副千户一闹,底下的士卒微微有些不稳。他担任副千户多年,心腹总是有几个的。小旗、总旗都有。十个百户里有两个是他的心腹。
别看张昭说的好听,谁不知道他想清除“异己”!一帮军官都有兔死狐悲的心理。要不是张昭这几日收拢了底层士卒之心,此时校场上就已经哗变!
张昭招招手,冯副千户小跑着到高台上,先对张昭单膝跪地行礼,然后起身呵斥道:“你们都吵什么你们知道个屁!”扭头对目怔口呆的李孟津道:“老李,五年前,距离卫所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