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这并非是韦州大捷不够轰动。而是大战刚过,商旅未曾恢复,民间消息传递缓慢。而官方的信息,朱晖、史琳等人于二十四日才向朝廷报捷,予以确认。

    距离榆林城外五六十里的新军卫大营中,消息刚刚传到,便引起新兵二团1200余人一阵阵的欢呼声。

    新军卫的训练向来是两手抓。一手抓军事技能,一手抓思想教育。新兵二团在此集训将近三个月,除开成为合格的燧发枪兵外,集体荣誉感早就培养出来。

    负责新兵二团训练的新兵千户孙启栋在土砖砌成的大堂中来回转圈,显得很暴躁,不时的破口大骂。

    “娘的,卫里在韦州大胜,劳资屁的功劳都没捞着。”

    “老冯,你他娘的评评理,咱们新兵二团是不是早就训练好了凭什么不让劳资去韦州城打仗”

    “方贯那小子都捞着肉吃,劳资还在这里吃灰。”

    孙启栋那狗脸脾气,逮谁都呲牙。相处大半年的副千户、百户们深悉内情,全部都闪人,和士卒们共同庆祝卫里大胜。只有曾经的副千户、如今的百户冯无忌还笑呵呵的坐在大堂中。

    大堂很简陋,这里原本都是帐篷,这几个月才搭建的房屋。

    冯无忌喝着茶,任由下午阳光从天井里照落下来,不紧不慢的道:“老孙,这话你别冲我说啊。你去韦州城找张相公说去。”

    孙启栋满腔的不爽都给憋回去,腆着脸道:“嗨,我老孙要有又那本事还在这里我这不是心里头不痛快吗看着那帮小年轻都得了军功升上去。老冯,你说句公道话,我老孙练兵水平在卫里怎么样吴副千户第一,我第二!”

    冯无忌顿时乐了,道:“老孙,你不就是想知道咱们什么时候归建吗照我估摸着肯定快了。咱们新军卫立这么大的功劳,还在韦州城那小地方苦哈哈的蹲着,想想都不可能。

    至于说打仗,你小子就别想了。小王子又不傻,被张相公两战共斩首一万四千余级,他还来送人头乖乖回草原去舔伤口吧!”

    孙启栋穿着土布军装,到桌边喝水,郁闷的道:“所以我这心里憋屈啊!如此精彩的大战没赶上!”

    冯无忌摇摇头。这孙启栋以前多么“淳朴”的兵油子赌钱,喝酒,逛窑子,遇着战事就躲。现在是想打仗想的嗷嗷叫。完全是被张相公给洗脑了。

    当然,这才是一个军人应该有的样子。

    他要是年轻个十岁,也会奋勇争先。

    …

    …

    韦州城外。

    瑞昌号商队的营寨中,王六小姐的帐篷里铺着厚厚的地毯,陈设精美。约是下午时,她嫌城外风沙太大,刚刚洗浴起身。瑶琴、秋月两个丫鬟服侍自家小姐穿衣。

    秋月眼见得自家小姐花容月貌,青丝披肩。身段窈窕,肌肤吹弹可破,冰清玉洁。如同一株出水芙蓉,明艳不可方物,令人心生爱慕。忍不住道:“

    小姐,那张相公真是狠心。我们都在这里等了四天,都不见他来相请。真不知道他是不是脑子坏掉。”

    王六小姐伸开双手站立着。身段婀娜,亭亭玉立。她出身于世族,衣来伸手。俏脸上有一股黯然之色。

    瑶琴宽慰道:“可能是他最近比较忙啊。我问过小黑胖子,他最近在接待红城堡来的使者。像什么保大帅,苗监军,还有史总督的密使。谈分润军功的事。”

    秋月“噗嗤”笑起来,直言道:“瑶琴,你是见张相公长的高大英俊,气质出众,芳心暗许吧。这可是明白的事。咱们还是回去吧。”

    瑶琴羞恼的道:“你个浪蹄子,看我不撕了你的嘴。”

    王六小姐穿好绣着芙蓉的白底对襟褂子,身段婀娜,凸凹有致,三千烦恼的青丝写意的落在肩头,一股百年世族浸润出来的娴静、华贵之气便展露出来。此时自有两个仆妇进来把浴桶抬走。她也没管笑闹的两个贴身大丫鬟,想一想,道:“瑶琴,你去给承叶叔说一声,明日我们就回去吧。”

    她跋涉千里而来,在此等了四天,张昭还没来见她,令她心中充满着难言的苦涩、幽怨、哀伤。

    “好,小姐。”

    张昭得到王六小姐要走的消息时,正在和监军张雄在游击将军府的后院小厅中喝茶。

    游击将军府并不大,只有两进。前院议事,后院休息。

    “张公公不必硬抗,直接推到我身上就好。人头,我是一个都不会让。朱大帅和苗监军要请功,就用那三颗牧民的脑袋去给朝廷说。”

    张雄四十多岁,身体略显消瘦,神情略微惭愧的道:“是咱家对不住张相公。等回京了,咱家请张相公好好喝一顿酒。”

    “好说。”

    张雄又和张昭闲扯两句,送走笑呵呵的张雄,禁不住轻轻的笑着摇头。

    陈康这段时间受罚,在张昭身边操持文案,外头还有便宜老丈人方珍带着几个书吏在处理文书。

    新军卫内部的文书都是军法官和各级将校亲自操刀,全部都是大白话,只要求把事情说清楚。但是对外的文书,对格式、文字润色都有要求。只能聘请外援。

    陈康笑着道:“少爷,这位张公公贼的很。”

    其实,什么扛不住监军苗逵的压力,只能来张昭这里说情,让张昭松口让一些人头给京营当军功,这都是扯淡。张雄张太监的意思,其实就是想要欠少爷一个人情。

    欠人情也是一种交际手段啊!

    “没什么坏心思就好。不然监军掣肘,我们也难以施展开手脚。”张昭微微抿嘴,见刚进来的张泰平一脸欲言又止的表情,笑道:“平安,你一副便秘的表情,什么事”

    张泰平给调侃一句,挠挠头,低声道:“少爷,王六小姐打算明日启程回三原。”

    张昭微怔,沉吟约五分钟,道:“我写张书笺,你帮我带去,给王六小姐说一声,我晚上去拜访她。”




第两百四十章 月夜浅谈
    张昭下午处理完军中的事务,晚上邀请瑞昌号的掌柜王承叶等人喝酒。林文宁、方珍、张泰平等老熟人作陪。

    此时是八月初二,瑞昌号的商队抵达韦州城的第四天。这时候弘治皇帝的诏令才刚刚从京师出发。封张昭为“新秦伯”的消息自然是跟着诏令而来。

    当然,真正的封爵要等大军返回京师后才举行。

    诏令虽然没有到,但是张昭推测弘治十四年的秋天和冬天,他肯定得在西北度过。而新军卫上下就依赖于从瑞昌号采购的物资。

    张昭一点脸面都没给保大帅朱晖,朱晖在后勤上做手脚是必然的事情。

    所以,怎么重视瑞昌号都是不为过的。

    王承叶和小六等人在张昭面前略有些放不开,拘谨的喝着酒。

    当日,张昭出现在固原城,然后和他们一起前往西安府,三原县。当时,张昭的份量就足以让瑞昌号的负责人王承襟侧目。他不是官场新星,而是已经在朝堂中登堂入室。

    当是时,张昭斩首两千,军功便足以封爵。再加上天子的圣眷,即便只是个正三品的武官,亦足以让西北第一世家王家的嫡子接待,并面见王恕。

    王承叶他们承张昭救命之恩,有这一层渊源在,和张昭同行并没有什么其他感觉。但这时就完全不行了。

    闰七月十三日,新军卫取得韦州大捷,斩首一万二千余。这是名将之姿。封爵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下回朝堂援兵再来西北,就是张昭统帅。

    他们和张昭一起喝酒,怎么能没压力

    张昭看的出来,心里有数,举杯道:“王掌柜,接下来的采购还要劳烦你费心。我在此代表新军卫将士敬诸位。”

    王承叶穿着员外服,连忙站起来,双手碰杯,微微弯腰,“不敢,不敢。老朽一定尽力。”

    张昭笑笑,道:“王掌柜,咱们算是生死之交的交情吧。你我之间不用这么客气。行吧,我还有点事,老林,你代表我好好招待王掌柜他们。”

    “是,相公。”

    张昭打个招呼,出了游击将军府的厢房,往城外而去。王武带着亲卫们跟着。

    …

    …

    月色在苦水河上漂浮。韦州城的喧闹似乎在河水的荡漾中远去。

    至此时,汇聚在韦州城的万余名百姓都在陆续的返回灵州、宁夏中卫一带的家乡。总督府的文官、小吏们已经抵达。安置百姓的工作有条不紊。

    甚至包括很多新军卫的家属都返回家乡。中国人历来是安土重迁,更说这个年代。很多户人家把女儿嫁出去,他们不可能抛弃家产、祖宗坟地前往京城安家。

    张昭和王六小姐隔着一米远,并肩走在河边,仿佛欣赏这秋夜闲情逸致的闲人。

    瑶琴、秋月两个身材高挑、修长的丫鬟美人落后一米跟着。手里各自捧着一个盒子。

    王武带着数十亲卫跟在后面。

    “这些百姓将来也苦啊。鞑靼人来一趟,他们即便是中产家庭都要破产。希望缙绅们不要随意的吞并他们的土地。官府尽力安置,让他们度过这个冬天。”

    张昭将人家女孩子约出来,自然是要率先打破沉默。便随意的挑了一个话题,感慨的说道。

    王六小姐穿着白色的对襟褂子,下摆处绣着芙蓉。梳着明代女子的高髻,额前有刘海,步摇随着她莲步轻移而摇晃着,淡淡的幽香在夜风中飘散。这清寂的月夜都因她而变得美好。

    王六小姐亮晶晶的美眸落在张昭的脸庞上,清声道:“那张相公有办法吗”

    张昭摇摇头,又点点头。

    王六小姐疑惑的眨眨眼睛,明澈的眼眸询问的看着张昭。

    张昭略微有点诧异,其实女孩子有几个对治国理政感兴趣的,道:“短期没有办法。新军卫也没有能力去救助万余名百姓。只能依赖于地方官员。

    长期来看,只要完善监察制度,只要国库里还有余粮,救助被掠的百姓就不难。

    当然,我会上书给天子,尽量以工代赈。目前花马池这一带需要修筑大量的水泥堡垒。这可以解决问题。只是奏章来回需要时间。”

    王六小姐若有所思几秒,略显清廋却明艳的脸蛋上浮起清浅的笑容,明眸顾盼,解释道:“谢张相公为我解惑。我这些年都跟在祖父身边,对于国事多有关注。希望张相公不要嫌弃我枯燥。琴棋书画我都有涉猎。”

    张昭微微侧开脸,避开眼前绝色少女清澈明亮的眼睛,笑着道:“那怎么会实际上你要和我谈琴棋书画这些读书人的技艺,我反倒不会。”

    其实,他那个时代,一个渣男有“三不”原则。即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他约王小娘子出来,不是想要渣她,而是想要跟她把话说明白。

    王六小姐轻轻一笑,声音如珠玉,极为悦耳,道:“是吗那我们继续谈这些话题了。我听说你这些天将保国公、苗监军、史总督要求分润军功的要求都拒绝。这样的罪同僚,你回京时即便封侯,也不好吧”

    她其实挺关心张昭的处境,常常代入的去想。之前,提醒过他“鸟尽弓藏”的事。

    张昭一听就知道这位王六小姐对于官场还没入门,她还停留在“贤内助”的水平上。即可以和丈夫讨论官场事务,但只是宽慰居多。真要听她这二把刀,只怕要完蛋。当然,她才十六岁,真要能出谋划策,那就是妖孽级的天赋。

    张昭微微一笑,道:“这话你可就说错了。我手握强兵,还和同僚们交好。这成什么取死之道。”

    这是其中之一。更肤浅一点的原因,就是他看保国公不爽啊!把国力和军队给这种武将去率领,简直是犯罪!他若没来那也就罢了。他既然身在弘治朝,朱晖就别想了。乖乖回家洗洗睡吧。

    王六小姐精致绝美的俏脸微微一热,宛如白玉泛起几抹红色。明艳无端。又为张昭坦率的告诉她而高兴,心中轻快至极。娇俏的如读书人般拱手,娇声道:“谢张相公解惑。”

    张昭禁不住一笑,这才是他在王恕身边见到的那个少女啊。做个手势,道:“我们回去吧。谢谢你来看我。我很感谢。但是,我在京中有娇妻美妾,我不能娶你。”

    张昭给王六小姐发了一张好人卡。



第两百四十一章 赠君第明珠
    秋月和瑶琴两个侍女,稍微落在张昭和王六小姐后面。

    见两人言谈正欢。瑶琴肩膀轻轻的撞一下秋月,眼睛笑的眯起来如同一弯新月,道:“秋月,你看,天作之合吧”

    秋月无可奈何的点点头,“嗯。”

    月影下的两人,男子穿着土布军装,系着腰带。身姿修长,如玉树临风。容貌俊朗,英姿勃发。这是国朝名将。她家小姐,花容月貌,明艳娴静,流散着世族女子的华贵气质。

    这两人站在一起,她都不得不承认是天作之合。

    只是两个侍女的话音才落,就隐约听到张昭给王六小姐发了一张“好人卡”。

    两人面面相觑。

    …

    …

    王六小姐明眸盯着张昭,内心里的感受说不上来。

    她的侍女叫张昭的长随张泰平读书。张昭家里的情况,她自然是一清二楚。

    那个女子不想穿上嫁衣,明媒正娶的嫁给心上人小妾连身家性命都在正室夫人手中。特别是没有儿子的,只待夫君身死后,就要被正室赶出门去。

    她内心里希望张昭能离婚再娶。她的家世对张昭的帮助自然比他的童养媳大。

    但是,她内心里又不希望张昭如此。一个连青梅竹马的妹妹都能狠心抛弃的男子,会是她所要找的良人吗肯定不是!她会看不起这种男子。

    内心里的种种感受和纠结就此涌上来,凝聚她那对清澈、明亮的美眸中。

    张昭轻轻的对王六小姐点点头,表明他的态度,缓步往回走去。

    其实明代虽说是程朱理学盛行,但是真正的约束,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大。其一,底层的百姓是基本不受这个约束的。饭都吃不饱,还讲女子不能抛头露面的礼仪,扯淡呢。

    其二,盲婚哑嫁。这个有点扯。有的包办婚姻确实如此,有的不是。其实,但凡有条件的肯定会私下里看一看的。

    王六小姐看着张昭平静远去的背影,忍不住出声道:“张相公,如果我愿意呢”说完,眼泪就流下来。
1...7071727374...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