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苗娃说道:“要快的话两天,要控制的话五天,可以通过新水进水量调节,要不你再催催孟所长?”
李君阁点头道:“这事情他们和农大都挺重视,那我就再催催,他们一天不到,小灰它们的事情就一天不落实,这心总是悬着的。”
王良厚也提醒道:“二皮哥,接下来就该弄荔枝的事情了!”
李君阁随口说道:“种子我已经种上了……”
话音未落吴志秋就一下子坐起来,连额头上的帕子掉水里都顾不上:“你龟儿又瞎搞!为什么不在忘忧谷基地培育?!随便找个地就能种好?!”
李君阁翻着白眼:“你就是瞧不起人,老子现在也算半个农技专家,我家鱼塘边上的鹅蛋金哪棵长得差了?”
说完又笑道:“这不是看你忙吗?放心,用的是有机肥调配的营养土。营养钵,塑料大棚都用上了的,现在出苗率百分之九十八,我就问你你有这份能耐?!等苗壮了,自然会移到忘忧谷这边来管理。”
心里却不住骂娘:“老子这还是趁你们一个个忙得前脚打后脚,好不容易逮到的一次作弊机会!”
吴志秋这下笑歪了嘴:“百分之九十八?哈,三万多种核得到三万株桩苗?再弄两年李家沟就铺满了……”
李君阁说道:“美得你,想政绩想疯了吧?去年是峰会统购,集中消费,因此种子容易收集返还,今年可没那好事儿喽……”
吴志秋遗憾地直摇头:“那太可惜了,城里人吃了随手一扔,实在太可惜了……”
王良厚笑道:“志秋哥,二皮哥这是在逗你呢,三万株桩苗长起来,两年后又能分出多少株桩苗来?铺满李家沟还不是简单的事情?倒是这挂果的二十八棵母树枝条精贵才是真的……”
荔枝高枝嫁接的好处就是次年便可以着果,对于鹅蛋金这种品种来说,能早一年收成那就意味着大笔的收入。
不过对李君阁来说就无所谓了,两年过后,满李家沟十几万棵树都是他的,现在看着不显山不露水,四五年后那就是集团核心竞争力。
不过聊到这里他又想起一个事情,问吴志秋道:“志秋,如果我想移植老树,这事情可行不可行?”
吴志秋奇怪:“你移植老树干啥?”
李君阁说道:“荔枝树树形非常好看,村里有些生长多年,无法矮化的老树,砍了实在可惜。我想着从乡亲们手里换过来,作为绿化树移植到环能公园和滨湖路去,除了美观,到时候还是我李家沟的荔枝品种基因库,旁边钉上标牌,写上品种,树龄,这样大家游览的时候,也能看到我们村历代人在果树发展上做出的努力。”
吴志秋说道:“这样的老树还真不少,村里起码上百株,品种也杂,得有十几种,加上山里以前祖宗栽种下的山荔枝,那就更多了。你说得有道理,将它们集中起来,一是管理方便,二是作为原种保育,三来还美观,这主意挺好。”
李君阁说道:“老话说的,‘树挪死人挪活’,这存活率能够保证不?”
吴志秋笑道:“你这就多虑了,现在农技多发达,上千年的银杏都可以挪活!这事情交给我跟农大来安排吧,春播过后,就该主抓忘忧谷的建设了。”
李君阁靠在池子边上仰头看星星:“总记得三月份还有件大事情,怎么一时半会儿就想不起来?”
王良厚提醒道:“二皮哥,你想说的不是良子婶吧?她预产期可就是三月份!”
李君阁一个机灵坐起来:“就是!良子婶可不能在村里生吧?还是去县医院稳妥。”
王良厚接着提醒:“还有哥大那边十五个大学生要来体验插秧,怎么安排也得考虑……”
李君阁笑道:“得,干脆从明天开始,你上午跟着我,下午去找依达,跟着她学两个月,她走后你争取把她的活接过来,你不是想为村子里做事吗?那就从这里开始。”
这下子王良厚反而紧张了:“依达姐那一摊?我,我有点心虚……”
李君阁说道:“虚个屁,依达是女的,和阿音沟通交流多,看把我媳妇都累成啥样了?你去接过来,能我们俩搞定的尽量我们俩搞定,毕竟阿音正职是村长,还要管村务呢!”
“刚刚两件事情,依达就没有来提醒我,说明啥?说明知熟悉李家沟和外边地方的共性,而你更熟悉李家沟的个性!所以别怕,我看好你噢……”
……
当晚回家找爸妈打听情况,却挨了老妈一个爆栗。
“篾匠论理也是你干叔!你到今天才想起来,该打!”
奶奶也笑道:“这事情也怨不着皮娃,女人生孩子的事情,他上不了心也正常。放心吧都准备好了,明天就送他们去县里,你大堂哥老铺子那里现在没人住,正好了。”
李君阁说道:“良子婶住惯了雅致的地方,那里恐怕不合适,前段时间大堂嫂给我找了一处所在,离码头近,以前是个文玩店,老板却是个外行,现在房子翻倍了一出手,比卖文玩赚钱多了。”
“那里楼上是卧室加屋顶花园,装修得还行,要不让他们住那里去吧。家里谁跟去?光篾匠叔和良子婶怕是不行……”
奶奶说道:“你们都这么忙,这事情还是我去吧,我可是篾匠干妈,于情于理都合适。”
李君阁说道:“那你也别累着,要不再叫上个老姐妹一起帮衬?”
奶奶笑道:“这两年不知道咋回事,感觉身体越来越清健,篾匠给的那根拐杖都用不上了,就是做饭洗衣服伺候月子嘛,多简单个事儿!”
李君阁见奶奶大包大揽,也不好说啥,于是商定明天一起,送篾匠和良子婶去夹川。
……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群老外
第六百三十一章一群老外
次日一早,李君阁将奶奶,篾匠叔,良子婶送上五溪二号,自己回来领人往五溪一号上搬东西。
这就热闹了。
李君阁信不过城里家具城里的家具,都没有另买,等篾匠叔他们一走,回来就将阿冲叔给篾匠叔打的大床拆了,还有柜子,宝宝用的婴儿床,各种零碎,又从兰场调了几十盆抽苔的兰花,花架,斗鱼,零零总总也一大堆,往夹川城开去。
到了夹川二猛二狗上来接着,二猛笑道:“小老弟你这是干啥?木床柜子夹川就买不到?还非巴巴地从李家沟搬过来?”
李君阁笑道:“这生孩子的大事情呢,新家具的涂料我实在信不过,还是李家沟的老物件好使。弟兄们辛苦了,晚上我大堂哥那里开个包厢,有日子没跟大家聊过天了!”
二猛笑得更开心了:“听说悬天崖上头发现李二毛子的记号了?这祖宗可了不得,晚上给弟兄们摆摆他的龙门阵?”
李君阁笑道:“一点问题没有,先把活干了!”
二猛赶紧招呼手下:“听见没?大家伙儿手里仔细点,尤其是那些花!晚上又可以听二皮摆龙门阵喽!”
来到自己小楼前,篾匠叔和良子婶还有奶奶已经被白老接进撷意轩喝茶了。
李君阁让二狗招呼众人安放家具花草,自己进去和白老打招呼:“白老,叨扰了,以后我们可就是邻居。”
白老笑道:“听说你在找门面,人又在外头,我就赶紧给你堂哥打电话,怎么样?那铺子还不错吧?要是早半年下手就更好了。”
李君阁笑道:“早半年那价,别人也不见得愿意出手。”
白老说道:“你倒是看得开,怎么还搬了几车东西过来?夹川城啥没有?”
李君阁说道:“那些都是原木的,我一是怕新买的家具甲醛超标,二是怕良子婶不是自家的床睡不习惯,直接拆了运过来了。”
篾匠叔感喟道:“还是皮娃你想得周到,连我都没想那里去。”
李君阁说道:“那是因为你没在城里待过。这几天你就陪着良子婶,啥都别惦记,家里那边我肯定给你看顾得好好的,也就个把月的时间。河上风大不敢让良子婶产后马上回,等满月了再说,好不好?”
篾匠叔说道:“我是啥都不会,我就听你和干妈的。”
说完又嚅嗫道:“皮娃,还有个事情,想……想拜托下你。”
李君阁说道:“还有什么事情?你说医院那边?放心有芊芊跟八婆在,你又是大师级人物,良子婶也是日本巨匠的女儿,县里挺重视的,听说都安排的特护病房。”
篾匠叔说道:“不是……你看我这马上也要有后了。以前吧是老篾匠拣的孤儿,压根儿都没敢想自己会有成家立业这一天。”
“现在倒是多了个念想,你……能不能照你们李家祖上那样,给我黄家也排一个字派?我这就算是给老篾匠续上了血脉,可以告慰他老人家了……”
李君阁顿生敬重:“篾匠叔,现在还能有这想法的人,可算是凤毛麟角。这事情既然你开口,那没说的,绝对弄好!”
说完拿手指头敲着茶几思索:“惭愧,篾匠爷爷走得早,我都不知道他大名是啥?”
篾匠叔赶紧说道:“德辉,他大名是叫黄德辉。”
李君阁说道:“那篾匠爷爷就是第一代,你是第二代……嗯,黄德辉,黄正亮,字派头两字就是德正,这两字都挺好,我们就接着往下续……”
思索了一阵,抬起头,却见白老在书案上将纸笔都摆好了,正笑吟吟地看着他。
李君阁来到书案前,几人都围了过来。
拿笔蘸起墨,李君阁对篾匠叔说道:“篾匠叔,那我就斗胆了。”
说罢在纸上用颜楷恭恭敬敬写下了二十个字。
“德正钦仁圣,艺隽启家征。
崇宁希永嗣,承贤绍远声。”
白老摇头感叹:“妙极,不但照顾了黄姓的声韵,诗意就是黄大师的写照,且每个字都是好字,皮娃你李家家学渊源当真让人服气!”
反倒是篾匠叔呆住了:“这么快?”
良子婶看得非常满意,一手牵着篾匠叔,一手指着宣纸:“第一句是说心思正直,仰慕圣贤德行;第二句是说技艺高超,家族会发扬光大;第三句是说希望子孙后代连绵延续,平平安安;第四句是说他们会继承你的事业和品格,声名远播……皮娃,太好了,真是感谢。”
说完又摇了摇篾匠叔:“还不谢谢皮娃,对他来说十来分钟的事情,让你自己想,几十年也不一定凑得出这么合意的。”
奶奶眼圈都红了:“好啊,老篾匠,小篾匠,孤苦伶仃了这么久,现在都要论字派了……”
白老说道:“都满意是吗?那我给你们裱起来,装框里边,等回李家沟的时候带回去。哈哈哈,还能得见一雅事,当真高兴!”
篾匠叔这下当真笑得合不拢嘴了:“皮娃一向就是我的福星!”
这时二狗过来了,说道:“二皮,那边收拾妥当了。”
李君阁和篾匠叔赶紧出来,跟二猛他们道谢。
二猛挥挥手:“这就是我们老本行,二皮晚上听你摆龙门阵!走了啊!”
送走二猛,几人便过来看这边的情形。
上家主人只收走了一些零碎,留下的原木大茶几,多宝阁,柜台之类的东西都做添头给了李君阁,看来底层都不用再装修了。
楼上是三室两厅外加一个大花园,花园一角有个假山水池,进入花园的门那里上方是一个可以收卷的凉棚,下边是一张桌子,几把椅子。
周围一圈是砖石花台,里边种着些常见花卉。
李君阁指着假山就摇头:“花园太粗糙,假山到时候换成青珉石好了,看惯了青珉石再看石灰岩,咋都不得劲。”
白老笑道:“可别,青珉石在李家沟摆着没事儿,贼惦记着也偷不出来,要摆这里,呵呵,不够担心的,等等皮娃你是不是压根儿不知道青珉石现在啥价了?”
这个李君阁还真不清楚,他现在的重心都放在李家沟的农业上头,那才是集团的基础,于是问道:“啥价?”
白老翻着白眼:“只要有眼有丝有水纹的,巴掌大一块,光料钱就是八千多,加工出来的素砚都得上万!”
李君阁说道:“那也没啥嘛,离石头叔一块砚台二十万还早着呢……”
白老都无语了:“你别一说起青珉石砚台就拉老小石头出来比好不好?还讲不讲理了?那俩人是满大街都能捡得着的?天工奖独立金奖一出来,夹川不少人肠子都悔青了,没捡的后悔怎么前两年不去捡点,捡了的又后悔出手太早,呵呵呵……”
李君阁看白老说得云淡风轻:“白老,听这语气,你指定不在那些人的行列里边……”
白老呵呵笑着对李君阁拱手:“托老弟你的福,我可是从一开始就跟着你们玩过来的,还能犯那错?以前一直在捣腾精品呢!”
立马又开始咬牙切齿:“不过还是没玩过老段老楚他们几个石协的理事,这几个老东西手底下的精品更多!”
说完又道:“现在他们都没敢把东西大炒,老段问啥时候有时间一起吃个饭,我估计这老小子是坐不住了,又怕你大量放货,这里头有一个边炒边维护市场的问题。”
李君阁笑道:“我实在是忙不过来,不过你可以跟老段他们带个话,青珉石的大料我暂时不会动它们,你让老段该怎么玩就怎么玩。”
开玩笑,钻石事件后,李君阁对太极石认定的东西越发看重,可至今还没发现青珉石到底好在哪里,不敢随便出手,还得继续琢磨。
白老笑道:“那我可就带话了啊,这事情我们几个合计着来,皮娃你可管住手,就等着发财吧!”
小孩子啥时候出来谁都没法清楚,李君阁也不可能一直等着,安顿好篾匠叔和良子婶后,李君阁还是要返回李家沟。
当晚和二猛一群兄弟胡喝海聊一场大醉,次日清晨上了五溪二号,就看到十几个老外学生安安静静地坐在茶座边,每人身边一套天地人盖碗茶具,正目不转睛地看着shirly和alice身前,一本正经地学习泡茶。
见到李君阁一冒出头来,正对船尾的几个立马就跳了起来:“jungle!jungle!”
然后十几个人都坐不住了,全站了起来,看得其他游客不明觉厉,何方大佬让这群老外娃子这般惊喜?
然后就是一通乱七八糟的礼节,有鞠躬的,有抱拳的,有合什的,有一边拿拳头碰一边喊黑蛮的……
好在李君阁都能应付,搅扰完毕招呼大家坐下,自己坐在alice的沙发椅扶手边上:“嗨!都是来开秧的吧?”
alice点头道:“嗯,都是我们同学,jungle!良子婶还好吗?”
李君阁说道:“好着呢!估计不用多久你们就能看到宝宝了。”
shirly笑道:“jungle,这次我们人多,是不是多给我们两块田?”
李君阁翻着白眼:“想害人是吧?上次插完秧是谁趴床上哭着喊着要药师叔救命来着?不行,还是那块田。”
见shirly撅起小嘴,李君阁说道:“现在李家沟不是去年了,可不能一次把力气用完,我还给你们安排了好些活动呢!”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六百三十二章 抓鱼
第六百三十二章抓鱼
“盘鳌乡古建,花溪,甘棠故道不去看看?傍晚的时候不在祠堂练练腰鼓高跷舞龙?现在正是野菜多的时候,不学学做清明粑粑?民宿排名一二三的体验活动,不试试?苗寨不去溜溜?猪场麝场雁场兰场不去参观?等这些弄完,书法,石雕,女红,煤砂器看一遍,法王寺抄抄经,浇浇菜,打打坐,吃吃斋,佛家仪轨过一遍,还有多少时间?好些你跟alice都没玩过吧?”
shirly一听,真的也,这些全排下来,起码得半个月了!
李君阁对一行人解释道:“大家看了我跟阿音的在《无人岛》上的玩法,可能会觉得很新奇,其实大家只要在村子里逛逛,就会发现,这些只是我们的日常生活。”
“还有很多没在节目中展示的,比如规矩礼节,大家慢慢寻找发现吧。现在我就给大家当个导游,我们一边喝茶,一边看风景……”
“这盖碗茶的来历讲究大家可能不清楚,这碗又叫‘三才碗’。这又要扯到中国一门重要的哲学,道家思想。所谓三才是周易里边的基本知识……”
李君阁一接手,可就秒杀alice和shirly这俩二把刀了,美景典故加文化知识,把一群哥大学子忽悠得不像是喝茶,倒像是喝了酒一般,就连中国游客,也自动在他身边围了一大圈听起了讲解。
船到游客中心,一个小子一转头,看到阿音正笑吟吟地站在岸边,顿时兴奋起来:“ingris!那是ingris!”
然后李君阁身边一下子就清空了,一帮子小老外都跑到船舷边上去挥手,女神阿音ingris地一通乱喊。
阿音也笑着跟他们挥手。
等到大家下得船来,又是一番笑闹。
等大家闹得差不多了,阿音招呼众人上电瓶车,说道:“欢迎大家来我们村子,现在我们就会开始一场穿越之旅,从现代化的码头,进入古老的村庄,这次体验,我们就从三高叔的九斗碗美食开始……”
吃饭的时候李君阁说话了:“离开秧还有两天,山下那块哥大体验田我们可是一直没动,就是让大家体验一把全须全尾的中国农耕文明,明天要滋田坎,抓稻花鱼,将田清出来后,还要翻田,之后才是插秧,大家有没有信心干好?”
众人都喊有。
李君阁笑道:“那下午我们就得开始编鱼罩子,吃过饭大家去祠堂先把这活干了,抓不抓得到鱼,就看今天的活干得怎么样。”
吃过饭,李君阁带着大学生们来到祠堂,里边已经摆着一堆竹材,五六个剖竹子的架子。
阿音提前过来,正在和白婶一起调试摄像机,负责摄像。
老伯正在和四爷爷下棋,一看乌泱泱进来一群人,不由得笑道:“皮娃这也太能整了,从编鱼罩子开始,亏他想得出来!”
然后就看李君阁开始演示剖竹子,然后招呼几个跃跃欲试的大学生来试手,又拿出一根绳子,一头系上木钉一头系上粉笔,找了俩人在地上画圈。
四爷爷笑道:“鱼罩子是最简单的竹编了吧?上手快,然后明天还能见到效果,这群娃子们指定会找到成就感。”
老伯笑道:“我可是听说这娃当年是个皮猴,您是如何将他纠到读书这条道上来的?”
四爷爷看着李君阁在那里指挥,笑道:“当年啊,跟现在也差不多,从带着他满山乱窜逮麻雀开始的……”
老伯大笑道:“那他现在可就是关公门前耍大刀了!”
鱼罩子简单,李君阁让大家体验了剖竹,去肉,划篾条,检查通过后,叫上粽粑芋头aliceshirly,开始沿着地上划出的粉笔圈编罩子。
指导了一会竹片该怎么插,锥度该怎么控制,见大家都可以上手了,便让四人当指导,自己退到一边,和阿音一起看拍摄效果,偶尔指导几句。
中间自然少不了被篾条划破手指的,被竹丝扎到手的,李君阁笑呵呵地请出小雪,没事,医生早准备好了,创口贴管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一群人弄到了晚饭时间,可算是将七八个七歪八扭的鱼罩子弄好了。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李君阁开来猛禽,让一群人七手八脚抬着罩子丢上去,大家上车,满满一车人乌泱乌泱往梯田山脚下开。
下得车来,李君阁指着一块插着牌子的田说道:“这就是你们哥大的实验田了。”
说完拿起一把锄头:“看清楚锄头的用法,手要稳,锄头要下得直,落点别离脚太近,现在我们在靠溪的一边开水口。”
演示了两锄头,招呼两个老外来接手,又翻出柴刀去旁边竹林里砍凤尾竹。
一群老外嘻嘻哈哈的轮番上手,没一会就把田坎上的口子开出来了,田里的水哗哗往外流。
李君阁让他们停下来,等水流到不流了在继续往深了开,这样鱼才不会跑掉,然后全部人过来,照昨天那样剖篾条,编出一个大竹篾罩子。
等水放得差不多了,叫大家开始挽起裤脚,自己和粽粑芋头先下水,将大罩子安放在水田一角,插稳后叫他们挖稀泥将底边糊好。
然后就是拿着昨天做的罩子抓鱼,抓到的鱼全丢这里边来。
接下来就没法看了,十几个老外刚开始还战战兢兢怕身上弄脏,结果最开始有一个晃荡了两下一头栽倒在了田里。
然后旁边人就笑,然后这位不服,不同甘共苦怎么行,抱着笑得最厉害那个一扑腾,这就俩泥猴。
连锁反应开始了,最后只见十几个老外嘻嘻哈哈在田里边滚来滚去,除了还能看见白眼仁,全身上下没一处不是泥。
见差不多了,李君阁满意地摸出一个哨子吹响,示意大家停下来,喊道:“好了,这下不用讲究了!开始,抓鱼!”
这体验别说老外,就连中国娃子们都不容易玩到,当然是玩得兴高彩烈。
事情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田里的水还高过鱼脊背,一斤多大小的鱼在里边窜得挺快的,就听见惊呼声此起彼伏。
“啊!罩到了!”
“抓到一条,哎呀哎呀别跳!oh shit……”
“t!我的鱼过来了,就在你脚下!oh!你真的好笨!”
“说清楚谁笨!自己把鱼放跑了还好意思……”
“哎呀总算抓住了!我抛!oh no!这跟打篮球不一样……”
……
老外们也不笨,很快学会了配合和分工,一个人罩到,三四个人摸,反正衣服已经脏了,摸到后就拿衣服兜着,跌跌绊绊将鱼放进围栏里。
1...238239240241242...2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