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不管怎么样,稻田角落的大罩子里边,鱼是越来越多了。
一群人折腾到了快中午,李君阁又吹响了哨子,问道:“谁敢剖鱼的?”
一群泥猴你看我我看你,其中一个举起了手:“我可以。”
另一个也迟疑地举起了手:“我家是开肉店的,我也可以试试,不过先说好我没做过……”
李君阁笑道:“那行,就你们俩了,等下我先看看你们俩长啥样……”
从沟边拎来两桶清水,兜头淋了下去:“唉嘛可算看清楚了,你叫啥?乔治?你呢?杰拉德?ok,你们俩就是我的二厨了,走我们去挑一筐鱼出来。”
挑好一筐一斤多的鲤鱼,大约有二十来条,李君阁开始领着一群泥猴往回走。
全部不许上车,就在车屁股后边跟着,主要是运动着不冷,上车风一吹怕感冒了。
来到一条山溪边上,李君阁从车上取下一个小型水泵,将管子一头放进溪里,说道:“各位,没办法了,先凑合清洁一下吧!”
说完龙头一开,冲得一群年轻人兴奋地鬼哭狼嚎。
大致冲出个人样,李君阁坏笑道:“不用弄太干净,下午还得滋田坎,平田,拉鱼呢。”
来到祠堂,老妈一看这群残兵败将就惊着了:“我的个天爷!我说怎么叫我赶过来烧姜糖水,你们这是下田呢还是下洞呢?”
李君阁招呼大家去换一身干衣服,然后自去后边鱼塘打水剖鱼。
没一会,乔治和杰拉德过来帮忙来了。
怕俩人割到手,李君阁自己剖鱼,让两人帮忙淘洗内脏,打甲抠腮。
众人陆续到来,李君阁拿出一个筐,安排alice和shirly带着女生去周围地里摘芹菜,青笋,韭菜,青椒,香菜,葱,挖折耳根;粽粑和芋头带着男生拿着小锄头去竹林里挖笋。
将鱼全部剖开,留给俩帮厨打理,李君阁又去竹林指导男生们挖春笋。
春笋比冬笋好挖,毕竟笋尖都出土了,起码好找,李君阁指导男生们用小锄头挖开周边泥土,将春笋齐着竹根取了下来。
挖来七八根大春笋,李君阁又开始指导一群人剥笋,洗菜,切菜,自己将鱼拿一个大盆子,淋上白酒,盐,姜蒜码味。
然后叫几个男生去搬砖,搬来码成一个长长的通道形状。
升起一堆火,让几个男生负责烧干竹子,碳化后就取出来放到通道里边。
洗完菜的女生们负责用微波炉锡箔纸捏成一个个长方形的烤盘。
这些事情也好玩,一群人都干得兴致勃勃,知道今天中午的伙食就来自这些准备了。
然后就是一个人负责一两条鱼,放到盘子上烤制,边烤边刷熟菜油。
李君阁自己则钻厨房里炒料去了。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六百三十三章 PARTY 第六百三十三章
先炒素菜,笋片,青笋,韭菜,芹菜,都不放盐只放油,各炒了一大盆。
本来夹川烤鱼折耳根是必放,考虑到那玩意儿给这帮子老外品尝多半会明珠投暗,李君阁只好放弃。只将折耳根切碎碎的单拌了一份,到时候自己试口味添加。
一群老外在烟雾里呛得直咳嗽,可是一样兴致不减。
李君阁也不管,只拿出孜然粉和花椒粉让他们自己洒到鱼上,翻面继续烤。
自己这边开始炒酱料。
酱料是菜油,姜末,蒜蓉,碎豆瓣酱,豆豉,红油,花椒,白糖炒制的,等炒得香味扑鼻后,加水,弄成一锅类似火锅底料的东西。
然后将炒好的素菜,和切好的藕片土豆片一起端到砖头烤箱边上放好。
将火槽里的竹炭取出大部分,只留少量,取过一干净的锡纸盘,底下先垫上藕片,土豆片,再铺上炒好的笋片,青笋,韭菜,芹菜,然后从一个老外学生手里接过盘子,将烤鱼放上去,浇上两大瓢浇头,洒上一把葱花,香菜末外加一把油酥花生,告诉那学生两分钟后就可以开动了。
没管那一手拿着一支筷子,兴奋得狂敲空气中不存在的架子鼓的娃,李君阁将就空出来的那个烤鱼盘子,用同样的方法处理第二条烤鱼。
一排烤鱼处理下来,李君阁才开始给自家人端去。
四爷爷和老伯年纪大了,不能太辣,素菜要多些。
自己跟老妈的折耳根肯定要放足,还要另洒辣椒面花椒面,另外夹川人烤鱼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木姜油也必须放到位。
然后学生娃们每人一碗姜汤水必须的。
这一顿把老外们整开心了,稻花鲤鱼头小,体肥,滋味厚足,素菜清甜,辣味麻味对夹川老饕来说明显不够,不过对老外们来说刚刚妥当。
整个祠堂后边的林地上,充满了夹川特色烤鱼的浓香。
一个个盘腿坐在地上,排成一排,吃得不亦乐乎。
乔治捏着一段尾巴正在津津有味地吱吱吸骨头,就感觉后边有什么东西在,不然心里头要冒火。
扯点新的要得不,你到底要啷个,
你不晓得说……”
李君阁一听就笑得打跌:“哈哈哈哈,做顿饭把自己吃吐,粽粑芋头的真实写照啊!”
……
“stand by - nobody knos the ay its gonna be,
stand by - nobody knows the way its gonna be……”
“同我一道,哪个晓得以后会如何,
同我一道,哪个晓得以后会如何,
同我一道,哪个晓得以后会如何,
同我一道,哪个晓得以后会如何……”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六百三十四章 未雨绸缪 第六百三十四章未雨绸缪
摇滚的感染力在这种情形下是无与伦比的,台上四人疯了一般,真把自己当摇滚巨星了。
台下百人也如痴如醉,小美首先拿出手机开亮闪光灯,右手高举摇晃了起来。
接下来就是猪儿虫,阿代,阿音,吴志秋……
所有人都有样学样,然后林昭的摄像机里,台下的上百手机灯光整齐地随着节奏摇晃了起来。
一曲终了,鼓掌声,尖叫声,口哨声,响彻全场。
气氛一下子就起来了。
shirly将音乐换到了夜店曲子,大家开始随着舞动起来。
李君阁拿小手指掏着耳朵,对阿音说道:“这帮子老外可真能整。”
阿音欢笑着拉起李君阁,跳起舞来。
李君阁对这个一点不在行,场景就切换到了王婆婆教小堂哥舞狮子的模式了。
另一边阿代和苗娃也差不多的德性。
两人都不满意,阿代对阿音喊道:“阿音!我们来跳鼓舞吧!”
苗家的木鼓舞最先是祭祖舞蹈,木鼓的来历是苗家先民受啄木鸟啄木头的启发而发明出来的。
跳这个舞的人需要将头手脚大幅度摆动,动作粗狂洒脱,潇洒刚劲,激越豪迈,在国外表演的时候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现在这音乐下跳起来正好。
于是两人开始带头,只取简单的几个舞姿重复,李君阁和苗娃很快也学会了,四个人舞姿渐渐开始整齐划一。
老外一看这个好玩!四人组先加入进来,然后人越来越多。
阿音见这情形,开始带领鼓舞的第一章节。
第一章节是模拟苗家先祖从东方迁徙到李家沟的情形,昼夜兼程,跋山涉水,披荆斩棘,筚路蓝缕,脚步细碎而坚定。
李君阁和阿代苗娃在后边紧跟。
很快欢乐的人群就跳成了一支长龙。
这一整就整了小半个小时,直到乐曲转为轻柔舒缓,大家才意犹未尽地散开。
有的喝酒,有的烧烤,有的端着小盘子拿着牙签四处转悠,粽粑他们直接开始在泳池那里跳水游泳玩起来了。
李君阁拉着阿音的手来到酒摊子旁,递了一杯饮料给阿音,笑道:“不错不错,让老外们知道我们也会玩儿。”
阿音笑道:“还真搞得像节日一样了,开秧节。”
李君阁望着老外们一脸的坏笑:“先由得他们蹦跶,明天再让他们干活,开秧一村人的猪儿粑,就指望着他们了。”
次日一早,李君阁领着浩浩荡荡一群异族大军,来到秧田旁边的平地上,开始垒灶。
一帮子老外傻眼了,不是说好的插个秧吗?怎么这么多的戏份?
李君阁跟他们解释:“今天教你们一首先秦就流传下来的诗,《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所谓‘渔樵耕读’,就是农耕文明的表象特征,但是其精神内涵,却是应时取宜,宁静和平,吃苦耐劳,守望互助。”
“平日里,是以村庄为聚落,以家庭为小单位从事生产,自给自足,可当遇到开秧,收割这些大事的时候,那就不再是一家一户的事情了,放水的次序,耕牛的安排,收割的先后,以前甚至镰刀的使用,打谷场的划分,期间的送水送饭,都是有统筹安排的。”
“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垒好大灶,制作出一种开秧时特有的食品,供明天村里插秧的人食用,你们也是其中的一员,明天能不能吃到好吃的,就看你们的了哟!”
杰拉德兴奋地举手:“jungle,是要垒《无人岛》中做饭的那种灶台吗?”
李君阁笑道:“那可不行,那等灶台干燥要太长时间,我们现在用砖和泥,今晚半夜就能用起来。”
然后就安排人手,和泥的和泥,垒砖的垒砖,一个上午弄出了四个大灶台。
李君阁看得相当满意:“不错,大家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了,下午我们就准备材料,村民们加上可能会来凑热闹的游客,起码要做上千个粑粑才行。”
下午就是备料,肉,豆干,芽菜,香菇,竹笋,火葱,还有糖馅……事情也细碎繁杂。
这事情李君阁也做不好,不过村子里上年纪的女人都是好手,王婆婆,林婆婆,老妈,二堂嫂接手,指挥十几个老外那是轻轻松松。
李君阁自己却要动身去接孟所长一行了。
路上偷偷将这几天吃开心了的大灰一家移回五溪河里,船到夹川码头,吕主任一看见李君阁就笑道:“打家劫舍的行家!把我们研究所搜刮一通不说,现在多了一项拐带妇女儿童罪!”
李君阁当然不认:“这是大灰一家自己找上门来的好不好?”
说完还深情款款地唱了起来:“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
孟所长赶紧叫停:“打住!少在科技工作者面前煽情,我们只认数据和事实!”
李君阁被堵得没好气:“好行行,你们是第一生产力,该你们拽上天!”
一行人上了船话,明显还是不适应李君阁这种将科研对象当家人的态度。
李君阁却没管这个,涎着脸笑道:“孟所长,你看它们在李家沟过得多开心,要不就让它们留在这里吧,只要你松口,我们的船立马改造,给螺旋桨都加上保护网,保证不伤害到它们。”
孟所长迟疑道:“野生动物还是要尽量与人类少接触,免得改变了它的野生习性,对人类形成依赖……”
李君阁说道:“这个……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是燕子和人类一起生活了这么久,不是也这样过来了吗?再说这些家伙只剩一千多头了,我们是不是该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
孟所长摇了摇头,叹息道:“也是,比李家沟生态环境更好的河段,长江流域只怕是找不着更好的了。”
说罢又对李君阁说道:“皮娃,这里一定要保护好啊!当初的天鹅洲保护中心,是在我一力坚持下建立起来的,那时候所有人都反对,认为长江下游生态尚可,我的做法属于杞人忧天。”
“结果呢?短短二十年,长江水产研究所就被迫向上游迁移了。”
“未雨绸缪,跟当年在天鹅洲一样,同样的事情,现在在李家沟又得再来一次,我打心眼里不愿意看到这一天,但是有什么办法呢?”
李君阁安慰道:“老孟你也别太悲观,总体来看我们国家已经走过了环境恶化的最低谷,这条抛物线现在已经开始重新抬头,情况会越来越好的……”
孟所长摇头道:“可惜也遗憾啊,好些物种没有熬过来。”
李君阁说道:“最让人扼腕的,应该是白鳍豚了吧……”
不说这个还好,一提这个孟所长一肚子的火气就冒出来了:“你那个破网站怎么回事?发的什么破调查帖子?什么白鳍豚保护中心改江豚保护中心,招来好多骂声,搞得现在我们保护中心压力好大!”
李君阁呵呵贼笑:“网上评论多属浅薄,您老别忘心里去!”
孟所长说道:“该背的锅我们背,问题是成绩也要看到啊,白鳍豚是没来得及,可是江豚,从刚开始迁地保护时的十来头,发展到现在七八十头,近三十个小种群,这些也是明摆着的嘛!”
李君阁口水都要出来了,拉着孟所长的手直摇:“你刚刚说了要将现在的李家沟当做二十年前的天鹅洲建设,那就是您老还要给我们补上七头江豚?这个可怎么好意思……”
老孟赶紧甩手:“我怕把你美死!先把小灰……啊不,先把这三只保护好了再说!”
李君阁本来就是抱着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的心思,这下子心满意足:“哈哈哈,好嘞!那我现在就给阿音打电话,叫她找船厂出方案,将李家沟所有船只改造一遍,保证小灰一家的安全!下午我们去给吉罗鱼人工取卵受精,接下来我这边要开秧,可能顾不上你们,但是有苗娃和良厚全程陪同你们考察,等我忙完春播这几天再来陪您。”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六百三十五章 开秧 第六百三十五章开秧
船到李家沟,李君阁本来要给一行人安排到民宿,可孟所长一见两艘趸船就满意极了,坚决不去民宿。
只让李君阁将趸船收拾出来,水产研究所一行人住趸船,再调几条船过来,水上来去反而更加方便。
趸船本来就还承担这部分游客中心仓库的功能,在二楼也有舱室,收拾成几个双人间问题倒是不大。
于是又给凡梅嫂子打电话,让她过来布置收拾,自己领着他们上电瓶车。
直到现在孟所长才将目光转到了风景上:“皮娃你这里比天鹅洲还漂亮啊!难怪你急匆匆的回来!”
李君阁翻着白眼:“明明是你赶我们回来的好不好?!再说孟老你这也太后知后觉了吧?从盘鳌乡古建筑群开始就算进入景区了……”
孟所长呵呵笑着摆手:“一路上看着鱼星估密度去了,眼睛就没往岸上瞧!”
车到久长居,梁慧丽和阿音,吴志秋,苗娃王良厚已经等在了那里,见李君阁领着众人到来,连忙上来迎接。
苗娃王良厚众人都认识,一听介绍俩大美女一个是乡长一个是村长,还有个年轻人是农业局副局长,反让研究所众人吃了一惊。
席间苗娃给各位介绍了五溪河的水文气候状况,梁慧丽介绍了盘鳌溪生态恢复计划,阿音介绍了大鱼榜鱼类种群调查情况,吴志秋介绍了农业开发区情况,王良厚介绍了水产研究室的建设情况。
还真都不是陪吃陪喝的,人人手上一摊子事,都跟渔业有关系。
孟所长随意问了几个问题,都有人接着,有的还有其他人补充,心底更加满意,这个基础,可比当年自己单打独斗建天鹅洲水产研究基地强了不下百倍。
饭后李君阁又带着众人一起前往忘忧谷农业基地总部,一路介绍乡村建设,农业基地规划。
车进忘忧谷,景色又是一变,花草如荫,果木成林,清水环绕,一个个池塘分布其间,完全就是一个怡人的公园。
车在一个不锈钢和玻璃结构的圆面包状建筑前停了下来,一打听这居然是一个猪场,一行人更是啧啧称奇。
来到恒温亲鱼池边上,农大二老也在那里等着了,一看到池里的吉罗鱼,孟所长一行人更是错不开眼睛。
池中的老绿水已经被替换成了新水,这是为了刺激亲鱼性发育充分。
吉罗鱼已经和刚来的时候大不相同了,泰国那边估计是抓的野生种,刚到李家沟的时候也就一公斤左右,经过苗娃的精心养育和李君阁的偶尔作弊,现在却已经发育到了小两公斤。
性成熟后的吉罗鱼颜色发生了蜕变,身上的鳞片根部还是灰绿色,但是越向外围越发艳丽,成为了一种淡紫红色。
再配上本就红艳的鱼鳍和尾部,已经可以列入观赏鱼的行列了。
孟所长搓着手道:“太漂亮了,泰国人还是挺大方的嘛!”
李君阁笑道:“大方啥啊,这是被我们养成这样的,光前期驯化,调整饮食就花了不少功夫,原来都是抓的野生鱼来糊弄我们!”
孟所长看着鱼池边上大玻璃开间房屋,伸手一指说道:“那里就是工作间?呵呵,好久没有亲自上手了,今天我也和你们一起过过瘾。”
这里的环境要求就比李家沟那几口亲鱼池要求严格多了,众人穿上白大褂进入房间等待,李君阁和苗娃去捞鱼。
孟所长和吕主任亲自调试药液,一边给旁边观摩的随行人员讲解。
等亲鱼上岸,李君阁和苗娃用细密的抄网将两条吉罗鱼捞出来放入取卵槽中。
待遇与清波白甲它们也不一样,取卵槽也是特制的纱网,将亲鱼放进去,亲鱼被软软的网兜舒舒服服地固定住,也就不怎么挣扎。
孟所长笑道:“比我们研究所的设备还高级啊,试试效果如何!”
用手隔着网兜轻轻向泄殖口推动鱼腹,鱼卵便轻松地从泄殖口中流淌出来,汇入一直流动着的水流中,然后随着轻缓的水流聚集在取卵槽底部的软兜处。
雄鱼就没有这么爽了,水只冲刷着它们的前半部分,挤出的鱼精被单独收集起来,放入调配好的药液之中。
每条鱼的背鳍上有一个小标签,一公四母搭配,同样需要扫入系统,建立起谱系图。
孟所长全程操作了一次,连羽毛授精都亲自上手,然后将鱼卵移入孵化池后,这才笑道:“走到研究所前边去了,这一套是从猪场学来的吧?”
苗娃笑道:“猪场有谱系系统,我们想着不用白不用,便搬过来用在吉罗鱼身上了。”
孟所长看着在大玻璃鱼池里恢复体能的亲鱼,爱不释手地摩挲这缸沿,说道:“来之前还想着怎么帮你们一把,现在看来你们已经将技术完全消化吸收了,还有所发展,那个取卵槽是谁设计的?非常的科学,连亲鱼体表粘液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对产后恢复十分有利。”
李君阁笑道:“这是我跟苗娃根据军鱼的习性瞎琢磨的,在清波和军鱼人工受精的时候试过,效果还行。”
孟所长夸奖道:“年轻人就是脑子灵!小吕,这套方法我们研究所也要学习学习,亲鱼产后存活率又要上一个大台阶了!”
小吕应了,对李君阁说道:“二皮你们也不能骄傲,这是我国第一批红吉罗种鱼,一条平均产卵也就两千粒,四十尾雌鱼,满打满算也就八万条,可不能疏忽大意了!”
孟所长说道:“现在马来西亚,印尼,泰国都开始尝试渔场养殖,但是起步如此之高的渔场,你们是独一份!好好加把劲,我们争取把原产地都给他压下去!”
李君阁说道:“我们一定尽力,还得水产研究所大力支持。”
孟所长心情很好:“肯定全力支持,对了,听小吕说你们的工控系统饲配系统也非常独到,走,给我介绍介绍去!”
一个下午大家就泡在了渔场听取李君阁和苗娃的养殖技术汇报,晚上李君阁将一行人送到趸船安顿。
接下来几天里,孟所长一行开始在五溪河沿线考察,同时也是为李家沟水产研究室充实资料和研究成果,确定出几个大的研究方向和观察方向。
不过李君阁没法陪同,当天晚上回到祠堂,检查大学生们的准备情况。
小二十个人插一亩地的稻秧,这活太轻松了,之所以安排他们给全村老小蒸粑粑,就是不想让他们觉得这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半夜三点,李君阁便将一行睡得迷迷糊糊的人都叫了起来。
今天是清明,祠堂里还有祭祖仪式,一群老外在这里,乡亲们可能会有意见。
于是李君阁将自家的祭拜提前,献祭,敬香,叩首,唱对,一套仪轨下来,倒也让这群对中国文化本就崇慕的东亚研究所学子们看得不明觉厉。
祭祀完毕,李君阁领着众人,拉着食材去山脚。
山脚四个大灶一个炖起了大骨汤,海带丝和萝卜丝切的细细的,另外三个烧起了开水,一旁的芭蕉叶上摞着一堆的大蒸笼,旁边是临时钉起来的操作台。
周围插着几个大火把作为照明。
老妈李君阁开始负责将材料从大袋子里倒进大盆,淋上油,放上调料开始和馅。
二堂嫂和王婆婆开始揪剂子。
哥大学子们开始在林婆婆的指挥教学下做猪儿粑。
这东西看着简单其实有点小难度,只能捏拍不能搓揉,要做得好看,也得花点功夫。
所以中间也出现不少的问题,智商高手脚笨的不是一个两个。
一通忙乱后,天色蒙蒙亮了,村子周围的一些柴山上响起了鞭炮声,那是各家各户在祭祖扫墓了。
将大蒸笼放到锅上不久,村头路口开始出现人影,这是早早前来准备搭手帮忙的。
回到山沟去种田 回到山沟去种田(2) 回到山沟去种田(3) 回到山沟去种田(4) 回到山沟去种田(5) 回到山沟去种田(6) 回到山沟去种田(7) 回到山沟去种田(8) 回到山沟去种田(9) 回到山沟去种田(10) 回到山沟去种田(11) 回到山沟去种田(12) 回到山沟去种田(13) 回到山沟去种田(14) 回到山沟去种田(15) 回到山沟去种田(16) 回到山沟去种田(17) 回到山沟去种田(18) 回到山沟去种田(19) 回到山沟去种田(20) 回到山沟去种田(21) 回到山沟去种田(22) 回到山沟去种田(23) 回到山沟去种田(24) 回到山沟去种田(25) 回到山沟去种田(26) 回到山沟去种田(27) 回到山沟去种田(28) 回到山沟去种田(29) 回到山沟去种田(30) 回到山沟去种田(31) 回到山沟去种田(32) 回到山沟去种田(33) 回到山沟去种田(34) 回到山沟去种田(35) 回到山沟去种田(36) 回到山沟去种田(37) 回到山沟去种田(38) 回到山沟去种田(39) 回到山沟去种田(40) 回到山沟去种田(41) 回到山沟去种田(42) 回到山沟去种田(43) 回到山沟去种田(44) 回到山沟去种田(45) 回到山沟去种田(46) 回到山沟去种田(47) 回到山沟去种田(48) 回到山沟去种田(49) 回到山沟去种田(50) 回到山沟去种田(51) 回到山沟去种田(52) 回到山沟去种田(53) 回到山沟去种田(54) 回到山沟去种田(55) 回到山沟去种田(56) 回到山沟去种田(57) 回到山沟去种田(58) 回到山沟去种田(59) 回到山沟去种田(60) 回到山沟去种田(61) 回到山沟去种田(62) 回到山沟去种田(63) 回到山沟去种田(64) 回到山沟去种田(65) 回到山沟去种田(66) 回到山沟去种田(67) 回到山沟去种田(68) 回到山沟去种田(69) 回到山沟去种田(70) 回到山沟去种田(71) 回到山沟去种田(72) 回到山沟去种田(73) 回到山沟去种田(74) 回到山沟去种田(75) 回到山沟去种田(76) 回到山沟去种田(77) 回到山沟去种田(78) 回到山沟去种田(79) 回到山沟去种田(80) 回到山沟去种田(81) 回到山沟去种田(82) 回到山沟去种田(83) 回到山沟去种田(84) 回到山沟去种田(85) 回到山沟去种田(86) 回到山沟去种田(87) 回到山沟去种田(88) 回到山沟去种田(89) 回到山沟去种田(90) 回到山沟去种田(91) 回到山沟去种田(92) 回到山沟去种田(93) 回到山沟去种田(94) 回到山沟去种田(95) 回到山沟去种田(96) 回到山沟去种田(97) 回到山沟去种田(98) 回到山沟去种田(99) 回到山沟去种田(100) 回到山沟去种田(101) 回到山沟去种田(102) 回到山沟去种田(103) 回到山沟去种田(104) 回到山沟去种田(105) 回到山沟去种田(106) 回到山沟去种田(107) 回到山沟去种田(108) 回到山沟去种田(109) 回到山沟去种田(110) 回到山沟去种田(111) 回到山沟去种田(112) 回到山沟去种田(113) 回到山沟去种田(114) 回到山沟去种田(115) 回到山沟去种田(116) 回到山沟去种田(117) 回到山沟去种田(118) 回到山沟去种田(119) 回到山沟去种田(120) 回到山沟去种田(121) 回到山沟去种田(122) 回到山沟去种田(123) 回到山沟去种田(124) 回到山沟去种田(125) 回到山沟去种田(126) 回到山沟去种田(127) 回到山沟去种田(128) 回到山沟去种田(129) 回到山沟去种田(130) 回到山沟去种田(131) 回到山沟去种田(132) 回到山沟去种田(133) 回到山沟去种田(134) 回到山沟去种田(135) 回到山沟去种田(136) 回到山沟去种田(137) 回到山沟去种田(138) 回到山沟去种田(139) 回到山沟去种田(140) 回到山沟去种田(141) 回到山沟去种田(142) 回到山沟去种田(143) 回到山沟去种田(144) 回到山沟去种田(145) 回到山沟去种田(146) 回到山沟去种田(147) 回到山沟去种田(148) 回到山沟去种田(149) 回到山沟去种田(150) 回到山沟去种田(151) 回到山沟去种田(152) 回到山沟去种田(153) 回到山沟去种田(154) 回到山沟去种田(155) 回到山沟去种田(156) 回到山沟去种田(157) 回到山沟去种田(158) 回到山沟去种田(159) 回到山沟去种田(160) 回到山沟去种田(161) 回到山沟去种田(162) 回到山沟去种田(163) 回到山沟去种田(164) 回到山沟去种田(165) 回到山沟去种田(166) 回到山沟去种田(167) 回到山沟去种田(168) 回到山沟去种田(169) 回到山沟去种田(170) 回到山沟去种田(171) 回到山沟去种田(172) 回到山沟去种田(173) 回到山沟去种田(174) 回到山沟去种田(175) 回到山沟去种田(176) 回到山沟去种田(177) 回到山沟去种田(178) 回到山沟去种田(179) 回到山沟去种田(180) 回到山沟去种田(181) 回到山沟去种田(182) 回到山沟去种田(183) 回到山沟去种田(184) 回到山沟去种田(185) 回到山沟去种田(186) 回到山沟去种田(187) 回到山沟去种田(188) 回到山沟去种田(189) 回到山沟去种田(190) 回到山沟去种田(191) 回到山沟去种田(192) 回到山沟去种田(193) 回到山沟去种田(194) 回到山沟去种田(195) 回到山沟去种田(196) 回到山沟去种田(197) 回到山沟去种田(198) 回到山沟去种田(199) 回到山沟去种田(200) 回到山沟去种田(201) 回到山沟去种田(202) 回到山沟去种田(203) 回到山沟去种田(204) 回到山沟去种田(205) 回到山沟去种田(206) 回到山沟去种田(207) 回到山沟去种田(208) 回到山沟去种田(209) 回到山沟去种田(210) 回到山沟去种田(211) 回到山沟去种田(212) 回到山沟去种田(213) 回到山沟去种田(214) 回到山沟去种田(215) 回到山沟去种田(216) 回到山沟去种田(217) 回到山沟去种田(218) 回到山沟去种田(219) 回到山沟去种田(220) 回到山沟去种田(221) 回到山沟去种田(222) 回到山沟去种田(223) 回到山沟去种田(224) 回到山沟去种田(225) 回到山沟去种田(226) 回到山沟去种田(227) 回到山沟去种田(228) 回到山沟去种田(229) 回到山沟去种田(230) 回到山沟去种田(231) 回到山沟去种田(232) 回到山沟去种田(233) 回到山沟去种田(234) 回到山沟去种田(235) 回到山沟去种田(236) 回到山沟去种田(237) 回到山沟去种田(238) 回到山沟去种田(239) 回到山沟去种田(240) 回到山沟去种田(241) 回到山沟去种田(242) 回到山沟去种田(243) 回到山沟去种田(244) 回到山沟去种田(245) 回到山沟去种田(246) 回到山沟去种田(247) 回到山沟去种田(248) 回到山沟去种田(249) 回到山沟去种田(250) 回到山沟去种田(251) 回到山沟去种田(252) 回到山沟去种田(253) 回到山沟去种田(254) 回到山沟去种田(255) 回到山沟去种田(256) 回到山沟去种田(257) 回到山沟去种田(258) 回到山沟去种田(259) 回到山沟去种田(260) 回到山沟去种田(261) 回到山沟去种田(262) 回到山沟去种田(263) 回到山沟去种田(264) 回到山沟去种田(265) 回到山沟去种田(266) 回到山沟去种田(267) 回到山沟去种田(268) 回到山沟去种田(269) 回到山沟去种田(270) 回到山沟去种田(271) 回到山沟去种田(272) 回到山沟去种田(273) 回到山沟去种田(274) 回到山沟去种田(275) 回到山沟去种田(276) 回到山沟去种田(277) 回到山沟去种田(2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