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乡亲们的地都收归集团,人人今天心里都觉得空落落的,虽然自家别墅这几天正在封顶,不是一般的辛苦繁忙,可今天还是不约而同的来到山脚看开秧。
妮妈妈他们也来了,苗汉两家插秧队今年是主力,然后就是跟着过来看热闹的早起游客。
山上山下开秧都有一套规矩,不过山下已经忘得差不多了,除了祭祀稷神,开秧歌都只剩得一首:“扯动的秧子夜夜长,长大的女子想嫁郎。指望着一年无病灾哟,娃儿上个好学堂……”
其实“开秧门”准确说是从起秧开始,就是将秧苗从苗床上起起来捆扎好算是第一步,后边放篮子里移入稻田插秧只是后续。
不过今年水稻旱育秧技术取得成功,这前半套就没了。
也算是一种与时俱进。
李家沟集团总裁李君阁先生德高望重,这祭祀稷神的活当然得他来。
药师叔过来选定方位,李君阁将猪头腊肉供上,香纸烧完,鞠了三个躬再直起身来,堂堂大总裁就不知道后续了。
好在山上的开秧歌还剩得多,妮妈妈她们清亮的歌声随即响起,倒也惹来满堂彩。
然后就见林昭和吴志刚开着皮卡过来了,车上都是一块块的塑胶秧床,上面是壮实的稻苗。
李君阁叫过粽粑,两人一人一边抓着一口大蒸笼的提手,高喝一声:“开……喽!”
蒸汽弥漫中,一格大蒸格被拎到了操作台上,打开笼盖,一个个白生生胖乎乎的猪儿粑站在里边。
鞭炮欢呼与掌声同时响起,李家沟新一年的春播,开始了!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六百三十六章 嫁接
第六百三十六章嫁接
人群凑了过来,哥大学子们开始给大家发放猪儿粑。
橘子叶做底盘,有粘度但是绝对不沾叶子,吃起来很方便,粽粑还提醒大家:“糖的那种,糖汁流手上别拿嘴去追……”
旁边摆着大碗,老妈正在往里边盛汤。
汤里带丝切得短短的,还有萝卜丝,两个粑粑一碗热汤下肚,脑门子开始冒汗,人也立马精神了。
苗家插秧队和汉家插秧队开始将小农机放上卷扬机提拉到农田上做准备。
李君阁叫上几个男生,在试验田里拉麻线。
吸取去年的教训,沿着麻线插秧,好歹成行。
剩下的哥大学子们,一人身边一个小竹筐,里边都是分到手的秧苗。
准备完毕,李君阁对着山坡大喊一声:“开……田……喽……”
妮妈妈他们将步行式插秧机推下水,启动机器,轻松地往前走着,身后就自动留下了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壮实秧苗。
这东西就牛叉了,去年两三百人一起搞,也花了十天时间,累得人仰马翻才搞完这千亩梯田。
如今只需四十人,一人一天五亩,五天就能搞定这上千亩田,还轻轻松松。
当然村里也不是光种这一千亩地,按照丁老李老的规划,村子还有三分之一的耕地要种东西,虽然经过几次洗地,但是土地里还有农药残留,出产的菜蔬稻米达不到绿色有机标准,无法贴上标识卖高价,但是用来保证集团旅游业消耗,供游客们和乡亲们食用一点问题都没有。
剩下的三分之二,就是投入基地大建设,顺便也算休耕和轮作稀植防治工程的开始。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现在李君阁正指挥着一群老外撅着屁股插秧呢。
哥大试验田宽度差不多十米,长度差不多七十米,李君阁贼笑着摸出一根玻璃钢鱼竿,抽开来五米四长,就在田坎上走来走去当黄世仁监工,谁出了差子就拿竿稍点点点。
问题不大,一人才负责五米乘七米一小块地,一个上午就搞定了。
等完工李君阁一看还是直皱眉头,今年好歹在麻绳的帮助下种成行了,可还是疏忽了一点,水田里就跟狗啃一般高矮不齐。
就这样哥大学子们还像完成了了不得的事情一般,在那里鼓掌欢庆。
算了,今年就这样吧,今天下午就带学子们去盘鳌乡转转。
别以为好日子就开始了,插秧算完了,可还有那么多鱼苗需要喂养,接下来就该安排这帮子大学生捞轮虫,捞绿藻,打豆浆了。
还有饲养动物他们也喜欢,那雁场,鼠场,也暂时归他们负责。
哥大学子们日常安排得很满,很充实,那么多东西要学,那么多东西要看,那么多事情要做……
这些事情李君阁顾不上了,不过只要学子们晚上在李家沟吃饭,李君阁肯定和他们一道,平时就由苗娃,阿音等人带队。
李君阁自己则拉着王良厚,开始了村里鹅蛋金的高枝嫁接。
高枝嫁接和李君阁自家的果树矮化控制同步进行,今年李君阁没有使用高枝压条繁殖新树苗,将矮化修剪下来的枝条全部贡献出来,拿灵泉水兑上营养液一泡,就是最好的接穗。
从王婆婆家开始,十几棵树,每棵只留俩小枝作为抽水枝,其余主枝锯掉作为砧木,一侧切出小斜口,将接穗插进去贴紧,涂上药物,缠上薄膜,就算完成。
更细的小技巧无须多说,单说王婆婆看着李君阁和王良厚大刀阔斧呼啦呼啦的锯大枝,心痛得脸上的眉毛都在抖。
“乖孙呢,我们家的黛绿也是两百一斤呢……还有三棵是前年才嫁接上的……准备全都祸祸了啊?”
“奶奶你就别操心了,我们家今年就留三棵最老的黛绿,能产千把斤,也有十几万保底。然后你有传承人补贴,我有工资,还有民宿收入,正好趁手里头宽松,一次性搞定!”
“宽松是宽松,可那钱是存着准备给你说媳妇用的,可不能乱花啊……”
“奶奶那还不知道猴年马月的事情呢,再说明年鹅蛋金就能挂果了,耽误一年而已怕啥……”
“拖一年奶奶可就老一年,你不抓紧到时候我没法给你带娃娃啊……”
“带娃娃请保姆不行?你是非遗传承人,每天傍晚要督促大家练习的,反正也没时间……”
“呀!你不想让我给你带娃!你这个没良心的,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你是不是嫌我老一套带不好……”
“奶奶我不是那意思,我这不怕你累着吗?”
“你少来,你就是,你跟着那个依达学老外的东西,这就开始嫌弃我们李家沟祖辈儿盘娃的门道了……”
“哎哟奶奶我天天跟着依达学商务学管理都忙不过来,哪有功夫扯怎么带娃的事情,再说她家阿瑟来李家沟前啥样?她的盘娃门道我看潮得不行……”
“呀!依达好歹是你师傅!你这是说师傅的是非……”
“呃……奶奶你不要一个坑接着一个坑地挖给我跳好不好?我这有些跟不上趟啊……”
听着两人的对话李君阁笑得都差点从架子上掉下来了,总算知道厚娃以前沉默寡言是怎么回事了,都是在家里累的!累得在外头都不想说话了!
看着王良厚求助的眼神,李君阁拿着手锯对另一根主枝下手:“嗯,这根也得锯掉……”
指望我搭救你,做梦去吧!
忙完王婆婆家,第二家李君阁选择的是唐少平。
唐少平是村里的会计,也就三十多岁,李君阁回来前,他是大伯的助手,算是李家沟第二号人物。
李君阁回来后,他是阿音的助手,村财务还是打理得井井有条。
不过李家沟集团神奇崛起后,李家沟的事务主要是集团在张罗,村务这块相对落到了次要位置。
现在土地流转之后,村务就更少了,说不失落,李君阁自己都不信。
但是这人也不是那种贪权的人,也是为李家沟牺牲极大的人。他家的房子是李家沟最新的,刚修两年,为了大局就得搬迁。李君阁将老宅新旧程度作为加分项计入村民积分当中,其实主要就是为了照顾他。
大伯用老的人,还是很有可取之处的,这人李君阁暗中观察了很久,今天正好找上门来说事情。
爬上架子,一边对荔枝树下手,一边和唐少平攀谈。
“少平哥,你家木楼可是第二批里头一家,现在应该弄好了吧?”
“嗯,搞好了,现在家里那口子正在培训部接受培训呢,马上都可以搞接待了。”
“那就好,今年过年,唐伯伯不会再串到我家去吧?去年奶奶立筷子把白婶他们吓了个够呛。”
说起这个唐少平还怪不好意思:“那事情还真是抱歉了,后来找药师叔打听,是搬家的时候少了接引,现在在民宿那边堂屋里起了神龛牌位,今年搬家再不会闹出那事儿了……”
李君阁笑道:“那就好,对了少平哥,现在村里的财务怎样?”
唐少平说道:“没什么大事情,就几笔给集团的补贴款过了下账,我想想,还有几笔给村子里的拨款,啊今年还多了一笔环境维护的,然后就没了。”
李君阁说道:“那支出上呢?”
唐少平说道:“支出上都是小头啦,大事都是集团在做,村财务账基本没动,而且现在村财务在我们村务内部版上公开透明的,查起来也方便,我这村会计当得轻省得很。”
李君阁笑道:“唐哥你就没想着找点事情来做?到时候民宿一起来都是嫂子操持,你这家庭地位怕是不保……”
唐少平也是李家沟爷们儿德性,外人面前怎么都要将面子绷起:“她敢!”
李君阁笑道:“以后李家沟家庭收入首先来自民宿接待,这块肯定是嫂子在操持,你最多就打打下手,然后果树耕地集团接手,按收益比例分配,这里边也没你什么事情,猪儿鸡鸭也不养了,村里财务简单了,那我就想问,嫂子她凭什么不敢?”
唐少平傻眼了:“呃……这个……凭……感情算不算?”
说完自己都不好意思,因为这话一般都是女性说得比较多。
赶紧问道:“那皮娃,你说说看咋整?要不我也去你集团干?”
李君阁笑道:“要是别人,来我集团干没问题,可你是村会计,要是进我集团干,阿音那关就先过不了,我不像你嘴硬,我就承认我也得听她的。”
唐少平翻着白眼:“那就是我李家沟爷们总要被婆娘们压着呗!”
李君阁哈哈大笑:“傻啊,少平哥你就没想着找点事情出来做?”
唐少平琢磨了一阵:“以前乡亲们看不懂你的路子,说你想一出是一出的时候,哥我说过你一句没?现在大家都挺支持你了,这话就该轮到哥来说了,二皮,村里现在干得挺好,就照现在这路子走下去,步子稳点也不算啥毛病,可别想一出是一出了。”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六百三十七章 唐大善人
第六百三十七章唐大善人
李君阁点头道:“少平哥当真是明白人啊,你跟我的想法是一致的。可我说的事情却不是这个事情,我的意思是,你作为一个村会计,没想过自己今后的职责范围?”
唐少平说道:“啥职责范围?村财政就那几个钱,跟集团相比起来,零头都算不上,光你那竹鼠场的收益都不止那个数,然后村里财务收支都明了,没有糊涂账,这不就是我的职责范围了?”
说完又摇头:“现在阿音自己都不走村财务报账,我跟她提过两次,她光是笑笑。”
这个李君阁倒是理解,阿音太上总裁那么忙,手里也不差钱,年底集团分红就是十几万。
山上育爷爷也是大土豪了,对阿音总是怀着愧疚之情,蛙场收入音爸爸都见不着一分,全在孙女名下。
阿音平日里生活要求也简单,衣食住行都是集团自家出产,连手机费都是网站线路租赁送的,要她拿着红魔鬼的那点油票去报账,她自己都嫌麻烦。
于是笑道:“这些都是小事情,现在村子已经变了,我们完成了第三产业转型,为游客提供服务。村委的思路是不是也可以变一下?指导生产的一摊子已经由集团接手,那村委不就更可以腾出更多精力为乡亲们搞好服务吗?”
“比如说既然这两年村里收入可以,是不是村里的医保,社保可以加大一下力度?弄出个全覆盖问题不大吧?这些事情集团可不好出面。”
“少数的几个老五保户,集团安排了一些耍耍活路,让他们手里不空着,但是他们的生活日常,村里是不是可以管理起来?”
“还有规划中的村民活动中心,图书馆,电脑室,村民大学,这些地方我觉得还是应该归类于公产,属于公共设施,由村委管理比较好。”
“修建的事情我们来,但是之后的日常维护,管理,让它们能持续有效的运营,我觉得还是村里抓起来比较合适。”
“还有就是现在村里人,除了年纪太大的和太小的,都可以算是集团员工,这部分人可以依赖集团成长没问题。”
“但问题就来了,两头那些谁来管?每年假期娃子的接送,培训补习,村里老人的健康检查,呵护关怀……之前是我们在抓,今后是不是可以形成制度,由村委接管?”
唐少平本来就在树下仰望李君阁,现在都不用改姿势了:“给你这么一说,事情还多啊!但是这些都是支出,需要资金支持啊……”
李君阁笑道:“这就是接下来我要说的重点了,集团首批非遗扶助资金四百万元,这笔钱的申报,审批,发放,事务也挺繁琐;接下来各处公共场所的维护管理,集团会在拨付一笔资金。这些资金的管理,我在村子里找来找去,可就只有你合适。”
一边嫁接荔枝,一边循循善诱:“还有游客多起来了,那村集体可以投资啊!比如盘鳌乡那个粉丝厂,以前是运费贵又没人买,虽然好吃却无法打响名声,可现在人自己来了,是不是可以村里出面把厂子承包下来?”
唐少平脑洞渐渐打开了:“还有民俗表演团,比如传统婚礼体验,这些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搞起来?”
李君阁拍着手笑道:“对呀,远的不说,近的就有一个,四月初八放生节,正好时逢五一,外加全村喜迁新居,各家各户请吃转转席肯定不现实,我们可不可以干脆来个全村的坝坝宴,将席面摆到滨江路上,同时邀请入住民宿的游客参与,我们一起给办了!”
唐少平高兴得不得了:“这个可以搞!我就在发愁咋请客呢,哈哈哈,这下好办了!”
李君阁说道:“这事情其实也很繁琐,这地段怎么定,菜品怎么分配,各家补贴怎么给,每家弄几桌,每桌多少人,多少游客参与……不过这事情要是搞好了,少平哥你在村里就有号召力了,以后抓公务那就轻轻松松。”
唐少平挺不好意思:“这里头好些都是阿音的职责范围,我们俩就这么定了,阿音那边……”
李君阁笑道:“阿音那边都忙成啥样了?我跟她商量过,认为村里公务这块交给你很合适,还有集团赞助李家沟的资金,可以形成一个基金池,也交给你来管理,集团负责监督,怎么样少平哥,敢不敢接招?”
唐少平拍着胸脯:“没问题!这事情干下来,以后我在村子里就不叫唐会计了,这就是给晚辈儿积德的唐大善人啊!”
几处村干部家李君阁和王良厚亲力亲为,嫁接完成后就轮到李家沟集团管理层,然后是积分排名靠前的乡亲。
对这些人家两人就不再傻干了,在荔枝树上拿白笔划出圈子,哪些主枝从哪里锯下来标上,各家留守的长辈自己都是多年的农家把式,分分钟搞定。
搞定后给王良厚发个微信,两人再上门嫁接。
王良厚和乡里长辈们的正式接触,就这样开始了。
这娃平时安安静静,从不在村里张扬,大家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现在一接触下来,和气腼腆彬彬有礼,手艺还不比吴老师差,乡亲们心里头不由得暗骂王婆婆不靠谱灯下黑,满村张罗着年轻人看对象,妈蛋这眼前不就是一个好女婿?
然后心思就琢磨开了,厚娃家底厚实不说,性子又安静,家里头就一个老太太,王婆婆虽然行事叉叉巴巴,可也是个不亏人的性子。女儿嫁过去上头再没公公婆婆拘着,又都在一个村,这跟招女婿倒插门也差不多了也……
加上现在这娃跟的人都是谁,二皮,阿音,依达,还有就是外边来的学问人。
能跟这些人玩的,现在都是啥情况?吴老师都是局座了,昭娃那边人才楼也分定了,苗娃……呃算了,这娃半个苗家血统,性子太野,可也是什么水产专家了……
还有硌豆,二狗,二毛……还真是啥霉猫烂狗都成人物了……
自家姑娘现在在游客中心上班,去过首都参训的,现在大小也是个领班,以前的丑丫头现在出落得娉娉婷婷,嗯,这事情好像可以操作啊……
打猫儿心肠一起,落实在行动上,那就是王良厚的得到的待遇比李君阁都高。
反过来搞得王良厚愧疚不已,对李君阁说道:“以前是自己太自卑了,长辈们都这么好,感觉原先胡乱揣测实在对他们不住……”
李君阁笑呵呵地说道:“所以要经常出来走动,多交朋友多交流,一个人瞎想就是容易钻进牛角尖。村里都走过一遍了,人你也熟悉了,荔枝树剩下的手尾可就交给你。我这还得进城一趟,良子婶已经住进医院了,听说就这一两天的事情。”
……
等李君阁和阿音赶到医院,特护病房已经没人了,找值班护士一打听,良子婶已经进三楼待产室。
两人赶紧上三楼,却见篾匠叔在待产室门前绕来绕去,奶奶和刘爷杜姐都坐在沙发上,奶奶还以手挡眼,似乎给篾匠叔绕得头晕。
篾匠叔一见李君阁和阿音就跟见到救星一般:“皮娃,这医生护士都不让我进去,良子一个人在里边,好让人揪心……”
李君阁说道:“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去做,你揪心也没用,还不如坐下来养好精神,娘俩出来你才有精力伺候,你现在先把自己绕累了,待会儿咋整?”
阿音笑着拉篾匠叔也坐下来,李君阁才对刘爷和杜姐打招呼:“你看小侄子的事情,还惊动了二位。小少爷还好吧?”
刘爷说道:“篾匠是老邻居老朋友了,碧华那时候没少得良子看顾,她说篾匠现在肯定紧张得不行,必须来看看。”
江湖儿女,风波诡谲见得太多,防人之心不是一般的深重,行事作风也是邪气冲天,可一旦交心了,那就是过命的交情。
杜姐说道:“虎头好着呢,就是医院不是啥好地方没带过来,丢家里保姆看着一天也没事儿。”
刘爷说道:“对了当时说好要回李家沟请满月酒的,皮娃你看看什么时候合适?”
杜姐笑道:“老刘你先别说这个,李家沟现在这么忙,春播过后乡亲们又该搬家了,再等等吧。”
刘爷拍了拍篾匠叔的肩膀:“我是老来得子,你是两代鳏孤,等孩子出来时这心情那是一样一样的,篾匠我跟你说,你现在要多想想娃子出来后要做的事情,这样就没这么紧张了……”
篾匠叔啊了一声:“娃子出来?我想想,学手艺太苦了,要不还是跟着四祖宗读书吧,以后就跟着皮娃在集团里帮衬,媳妇就在李家沟找,也不用跑太远……”
一群人白眼齐翻:“你这也想太远了……”
杜姐说道:“孩子有名字了吗?要不还是先商量个名字吧。”
此语一出,所有人就看着李君阁。
篾匠叔说道:“那除了四祖宗和思远老哥,就得数皮娃了,皮娃给整个文雅的。”
为了缓解篾匠叔的紧张情绪,李君阁只好说道:“宝宝是钦字辈,钦字用到名字里,那就是恭顺礼敬的意思,要文雅,我们就在古籍里找。”
“尚书尧典里,有‘钦明文,思安安’,有‘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尚书盘庚里,有‘钦念以忱,动予一人’……要沾文气儿,这些组合一下,那文气儿饱饱的。”
阿音找护士要来纸笔,让李君阁都写下来。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六百三十八章 黄钦若
第六百三十八章黄钦若
李君阁先将三句话写在上边,然后在下边列名字:“你们看,比如钦明,钦文,钦安,钦和,钦羲,钦若,钦昊,钦忱,钦予,钦一,意思都不错……”
范围圈定就好办了,大家又商议选哪个,最后议来议去,决定叫钦若,黄钦若,男孩女孩都能用。
李君阁见大家意兴冲冲,不由得说道:“喂,这只是个建议,怎么就定下来了?良子婶还没同意呢……”
篾匠叔一边将纸条折起来贴身收好一边说道:“药师看过了,说八成是女孩,这个名字良子肯定会满意的,反正我们也起不出更好的来,就用它了。”
奶奶奇怪道:“篾匠你还将纸收起来干啥?”
篾匠叔笑眯眯地说道:“以后我们家老二出来,也从这些名字里选……”
一群人又是白眼齐翻,这老大还没出来呢,老二都惦记好了!
不过效果很好,篾匠叔明显没有刚才那么紧张了。
奶奶又说道:“那这大名就算定下来了,还有个小名得取,小名就不能太雅了。”
说起这个阿音就想笑:“上河李家君玄老哥那里,二皮堂末末小名叫扁鼓。”
奶奶听得直夸:“这名儿好,贱名儿好养!”
李君阁建议道:“这个好搞定,篾匠叔手边上东西那么多,随便抓一件就当小名了。”
篾匠叔一脑门子浆糊:“我想想啊……竹竿,刀儿,生漆,桐子,桐油,蚕丝,贝壳,螺,树根……想来想去还是桐子好些,要不就叫桐子?”
奶奶说道:“这个也不错,桐子虽贱,但是胖乎乎沉掂掂的,意头不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