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李君阁手扶脑门:“男孩还好,要是女孩,你用这个估计良子婶不得依哟……等等,要是女孩,小名换大名,叫池田桐子还挺好听的呢……”
阿音拍了李君阁一把:“别闹!你就不能正经一回?!”
李君阁翻着白眼:“你们就不知道用叠字?叫桐桐不就行了!”
这下所有人都满意得不得了,这个好听,又是男女通用!
这时护士抱着一个襁褓出来:“特护二床家属在吗?”
篾匠叔一下子跳起来:“这里这里!生了?”
护士说道:“七斤二两,顺产,母子平安,恭喜你得了个千金。”
一群人赶紧围过来看新宝宝,顺便给篾匠叔恭喜。
篾匠叔满眼泪花,手脚都没有放的地方,想抱娃子又不敢,手拿起来又放下,放下又拿起。
奶奶笑着将娃子接过来,凑到篾匠叔跟前说道:“这就是你爸爸,娃娃现在都还不睁眼呢,你听听他叫你好不?”
篾匠叔的眼泪终于下来了,凑到小娃娃面前,轻轻的喊道:“桐桐,我的乖乖女儿,爸爸在看你呢……”
李君阁在一边都看不下去了,新生娃子皱巴巴的,鼻子塌塌的,哪里看出乖来了!
这时良子婶被推了出来,大家又去接良子婶。
护士又将小孩子接了过去,说是还要观察,情况正常的话也还得等半天。
篾匠叔眼巴巴的看着护士将自家娃子抱进监护室,心里挺着急:“要是他们搞混了怎么办?”
李君阁拉着篾匠叔回病房:“没听说过搞混的,走,赶紧看看婶子去。”
两人来到病房,大堂嫂也过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个装着鲫鱼汤的保温桶,惊喜地说道:“生了?篾匠叔可恭喜你了,宝宝呢?”
奶奶从里屋出来,轻轻关上门,手里拿着洗脸盆和脏衣服,对篾匠叔说道:“快去看看你媳妇,生娃可遭罪了,说两句好话哄哄,然后就出来,别打扰她休息。”
结果篾匠叔一进去半天就没出来,奶奶将门轻轻推开,见良子婶闭着眼睛躺在床上,篾匠叔坐在床头,正握着良子婶的手,痴痴地看着她。
将门又轻轻关上,奶奶笑道:“万没想到,老篾匠家里还出了个情种!”
李君阁说道:“要说起情种,杜姐和良子婶才算吧,至于篾匠叔,还有刘爷,那是美人恩重,理所应当。”
一句话将刘爷臊了个大红脸,杜姐在李君阁肩膀上啪地一拍:“这话是你这小辈儿该说的?!”
奶奶笑眯眯的说道:“话不该从皮娃嘴里说,不过理儿是没错……”
刘爷坐不住了:“五孃,你看家里虎头还保姆带着呢,既然篾匠这里放心了,那我们就先回了……”
说完拉着杜姐狼狈奔逃。
奶奶和大堂嫂阿音开始准备娃子的东西。李君阁似乎一下子变成了透明人。
好在没一会通知来了,说是让去监护室领娃子。
篾匠叔和李君阁站在监护室,一群小宝宝躺在保育床上,都差不多一个样子,看得两人眼晕。
还是阿音眼尖:“那被袱是女红手艺,角上有个蝙蝠,是五福毯。”
李君阁和篾匠叔还犹豫:“你确定?”
护士翻着白眼,拿出婴儿手上一个小标签看了一眼:“特护二床。”
篾匠叔这才眉开眼笑:“是我女儿是我女儿。”
然后篾匠叔被护士叫到一边,讲解怎么抱娃,怎么安抚,怎么喂奶,强调母乳怎么重要,巴拉巴拉说了一大通,这才将娃子交给了篾匠叔。
李君阁自己感觉,娃子才几个小时不见,似乎就长大了一点,脸上有些干皮,还有点新生儿黄疸,总之还是不好看。
篾匠叔却很得瑟:“看,像良子,以后指定漂亮!”
阿音也附和:“就是,跟良子婶眉眼都一样,还有鼻子也像……”
李君阁都无语了,良子婶鼻子那么挺,这小家伙现在明明就还是塌鼻梁,眼睛闭着也不知道睁开多大,你们这都是怎么看出来的!
孩子进了里屋,李君阁就不好进去了,折腾了半天大堂嫂和阿音才出来,篾匠叔跟出来想送又被大堂嫂撵了回去。
出了医院果然就如李君阁所料,大堂嫂第一句就是:“皮娃你们啥时候结婚啊?”
李君阁赶紧搂搂着阿音的腰以示安慰,然后跟大堂嫂掰手指头:“快了快了,四月初八前大家住进新居……”
大堂嫂正要开心,接着又听李君阁说道:“……六月我们家才能搞好……”
大堂嫂微感失望,不过觉得也算能接受。
可李君阁接着又说道“……七月八月是荔枝挂果销售的关键时期……”
大堂嫂叹了口气,这是实际情况,也是没办法的时期。
然而李君阁还没结束:“……九月山上山下乌金稻收完,农业开发区大基地成型……”
大堂嫂勃然大怒:“还有完没有完!一次说好!”
吓得李君阁赶紧摇手:“没了没了,之后就是农闲,十月初,十月初我一定娶阿音进门……”
大堂嫂幽幽地说道:“这就还得等上大半年……”
阿音拉着大堂嫂的手摇了摇,笑道:“大堂嫂你别逼他啊,事情这么多摆着,确实要做完后我们才能安心。”
大堂嫂不由得哭笑不得:“这还搞成皇帝不急太监急了,阿音你也不能总听他的,他树上的麻雀都哄得下来,哄你个小姑娘还不是手到擒来。”
李君阁目瞪口呆,大堂嫂你这话不科学,麻雀我是真哄得下来,不过不是靠嘴,是靠空间里边的草籽!
告别大堂嫂,两人上了五溪二号。
上船李君阁就发现,五溪二号船速慢了一些。
阿音解释道:“我们在船底安装了保护装置,为了保护小灰它们,不过船速就受影响了,船厂的人说慢了两节。”
李君阁笑道:“这个问题不大,反正离开红水河就是看风景,快了反而影响欣赏。”
船进五溪河,三只江豚就游了过来,在船两侧冲浪。
阿音笑道:“大灰一家似乎很喜欢五溪二号,每次五溪二号一进五溪河,它们就会来调皮。”
李君阁看着船上游客们的反应,说道:“这体验过瘾,尤其是孩子们,不过得提醒一下交通部,在船上身体别伸太出去,救生衣得穿上,还是安全第一。对了,盘鳌溪应该到花季了吧?”
阿音说道:“梁姐姐昨天还打了电话来,说是乡里整治得差不多了,让将电瓶船都移到码头上去。”
李君阁说道:“那正好了,明天带哥大学子们一起去看看吧。”
整治一新的盘鳌溪,终于展示出它惊人的魅力。次日梁慧丽和阿音李君阁带着哥大学子们上船,盘鳌溪两岸的景色让几人惊艳不已。
吊脚楼下的垃圾已经清运一空,李君阁甚至可就看出支撑用的砖石柱子,以及下方的江岸,都经过清洗,现在变得干干净净。
污水的问题暂时还解决不了,因为污水处理厂对污水也是有要求的,在盘鳌乡没有纳入集团管理体系之前,暂时还得依靠河流自身来解决。
梁慧丽对李君阁说道:“二皮,靠乡里的能力,目前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
李君阁笑道:“事情还得一步步来,现在看来先期两百户民宿,生活污水已经可以并入忘忧谷环能工程了,这排放量就少了四分之一,再来几次,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六百三十九章 祖樱居
第六百三十九章祖樱居
梁慧丽松了口气,说道:“还以为你会在这个问题上拿捏乡里呢。”
李君阁说道:“我心里也急啊,赶紧让盘鳌乡形成接待能力,对集团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只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在这冰可算是破了。”
梁慧丽说道:“有什么需要乡里配合的,你尽管说。”
李君阁笑道:“接下来?四月初八放生节,我们集团准备了近百万尾草鲤鲫鳙的夏花鱼苗,其中部分准备投放到五溪河,盘鳌溪肯定是重点。”
梁慧丽这下开心了:“今年放生节也有我们盘鳌乡的事儿了?还这么多?!”
李君阁说道:“这才多少?孟所长说以前长江一个产卵场每年鱼苗动辄五六十亿尾,离那情形还差得远呢。”
说完又道:“不过不怕,现在既然上路了,那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十年,总有一天,我们可以将那壮观的场景恢复出来!”
游船经过龙首桥之后,景色就漂亮了。
中间是清清的盘鳌溪,两侧是红砂石的溪岸,溪岸两侧是开得黄艳艳的油菜花地,油菜花地外侧是正在整治的绿道工程,绿道的外侧,老树新花开得秾艳,白色的梨花,李花,中间间杂着一些杏花,然后就是粉色的桃花,樱花。
这就是一条有动有静,色彩缤纷的花腰带。
不少菜地花丛之间,有游客们在流连,游玩,拍照,玩得不亦乐乎。
半路上还发现了药师叔夫妇,两人在一片林间空地上守着他们的蜂箱。
李君阁对梁慧丽说道:“梁丫头,不会有对游客收赏花费的情形发生吧?”
梁慧丽笑道:“可不敢有,事前工作我们还是做得很细的,百户人家的思想工作都已经做好了,游客宣传也做到位了,发现这种情况可以举报,我们能即使处理,不过现在没有收到类似投诉。”
李君阁说道:“那这百十来户乡亲开始挣钱了吗?”
梁慧丽说道:“开始了,小茶馆,茶叶蛋,狼牙土豆玉米棒子,一些小吃食,还有干货,对了现在正是出野菜的时候,清明粑粑,椿芽蛋饼,我看也有乡亲们开始卖了。预计一个花期下来,家家户户一两万是跑不了的。”
一路上行到二十里阳坡,君玄老哥早早就在坡上等着众人,脚边还是那条叫泥巴的柴犬。
见到一行人下船,赶紧下来接人:“皮娃,来得刚刚好,家里的几棵老果树现在正是开得最好的时候。”
说完又跟梁慧丽和阿音打招呼:“梁乡长,弟妹,走走走,家里喝茶。”
一句弟妹把阿音臊得满脸通红,也让梁慧丽笑得直接蹲在地上起不来了。
李君阁将她拉起来:“笑什么笑,可不就该这么叫!赶紧将给我末末的东西拿出来!”
梁慧丽赶紧将包打开,拿出了一盒墨囊,一瓶墨汁和一个小巧的取墨器。
李君阁将东西接过来塞到君玄老哥手里,说道:“这是梁乡长托人从省城带来的,跟上次那钢笔是配套的,以后给末末读书写字用。”
君玄老哥接过来笑道:“实在是生受了,乡下人家都不知道怎么用那玩意儿。”
李君阁笑道:“这东西不复杂,一学就会,待会让阿音教兰香就行,君玄老哥,生意咋样了?我们今天就是来赏花的,你看还带了二十来个老外大学生。”
君玄老哥呵呵笑道:“走走走,去看看我那地方,再给老哥提点意见,你娃的点子,可都是金子打的!”
说笑间,众人就越过了油菜花田,上到了石板路上。
李君阁站在石板路往盘鳌乡方向看去,远处立着一面竹墙,将绿道工程挡在了视线外。
君玄老哥感慨道:“上河李家做事情就是靠谱,说干就干!皮娃,这路啥时候修好?”
李君阁说道:“这是骑行道,不走大车的,很快,花期过后就整治各家门前的一段,不过加上沿途景观,怎么都还要两个月。”
来到院子,只见景致已经有些不一样了。
鸡圈鸭棚已经撤走,两厢外边的梨树下已经清理得干干净净,形成了两个小茶园,下边是一张张带孔小圆桌,圆桌中间有孔,是留着插大伞用的,周围是藤椅子,已经坐了不少游客在品茶了。
还有一帮大概是美术专业的学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用水彩写生。
本该是猪圈和柴房的两厢,现在已经将墙体拆掉,变成两个青瓦棚子,一边是水房,另一边连接厨房的是简易餐厅。
六棵大梨树正值盛花期,恣肆地释放着自己的生命力。
李君阁看了看遮满头的梨花,突然想起来一个问题:“君玄老哥,这梨树和山樱接的果子味道怎么样?”
君玄老哥说道:“老山樱酸得要命,梨子也粗,味道实在不怎么样,就是家里老辈儿留下的一个念想而已,真要吃还得上乡里买去。听我叔说你是一个吃货,可还真是名不虚传,今天中午就在家吃饭!”
李君阁跑进厨房里边,检查了一下几口大煤砂锅里边炖着的鸡汤,又看了下旁边的甑子里边蒸着的沥米饭,跑出来拍着巴掌笑道:“中午不用操持,就那鸡汤冒饭就行!君玄老哥,家里女主人都是好手艺啊!”
君玄老哥说道:“那可怎么好意思?!”
李君阁摇着手说道:“可千万别不好意思!我都好久没吃过鸡汤冒饭了,刚刚一进厨房这馋虫就给勾了起来!”
一众人又去后山看了盛开的山樱,现在这老山樱已经成了这里的招牌,树干周围围起了一圈矮篱笆,上山坡的路铺上了平整的石板,小径边上还立了木牌,介绍了山樱树的来历,同时提醒游客这棵树对盘鳌乡和李家沟李姓人家的重要性,欣赏就好,千万莫要攀折。
观赏了一圈回来,李君阁身边的人一下子就少了一多半,尤其是女生们,围着山樱树转圈找景拍照,根本叫不下山。
李君阁只好对君玄老哥摇着头笑道:“算了,由得他们,我们下去喝茶。”
来到梨树下坐下来,兰香背上背着扁鼓过来上茶,叫了一声“幺爷来了”,然后熟练地放下茶碗,翻盖,添水。
一看兰香控制碗盖用的是小指,李君阁就赞道:“兰香这手练得不错啊!”
兰香一笑,给两人挑好盖,留下一个热水瓶说道:“幺爷你跟爷爷慢慢聊,我还得去洗酸菜呢,就不陪您说话了。”
哥俩在花树下坐下聊天,君玄老哥看着自家的茶园,说道:“谁想得到,光这一个月下来,都是以往地里边两年的进项了!”
李君阁说道:“这事情可以做吧?”
君玄老哥拍着腿道:“太可以做了!现在我鸡汤冒饭跟乡里边一个价,十元一份,然后就是酸菜炒鸡血,冒血,冒粉丝,泡椒鸡杂,酸菜炒鲜笋,洗澡泡菜,光这些一天都能卖出两百来份,还有茶水的进项,现在一天能卖出两千多的收益,我家老婆子干得那叫一个欢实!每天都要坐船去乡里买鸡!”
说完又拉着李君阁的袖子说道:“说起这个还要拜托皮娃你个事情。法王寺果山师傅听说我是你介绍去的,卖了我两百斤茶叶,加上你帮衬的那些,算是够用了……”
“就是,就是我估摸着接下来各家各户都要照我们家的套路来,皮娃你给老哥出个主意,怎么能保住我们家现在的优势,德新可是你亲自取名的末末,这份家当,以后都是给他留着的。”
李君阁笑着摆手道:“以后都是系统打分,这个我可帮不了你,不过我觉得只要你能将这些老果树护好,再将服务水平提升上去,这优势就能保住。”
说完眼珠子一转,让兰香取来纸笔,唰唰唰写下两行字,说道:“我能帮哥哥你的,就这么点了。”
君玄老哥困惑地将纸接过来,见上面写着一副对联:“溪山启鸾鸣,茶来凤顶无双品;花杪张龙意,水自鳌头第一家。”
君玄老哥又猛拍了一下大腿:“好!弟弟这个可太好了!哈哈哈,从盘鳌溪源头算起,哥哥这里不刚好是第一家嘛!以前都是道听途说,今天可算开眼了,你上河李家弄这个,还真跟玩似的啊!”
李君阁笑道:“老哥哥你喜欢就好,第一家可以从源头算,也可以从入水口算,不过有花又有树的第一家,非你莫属!”
君玄老哥一听这第一家还可以从两头算,连忙招手:“道正!道正你赶紧去乡里定一副板子,把这对子刻出来!”
李道正赶紧过来,拿起单子就要走,君玄老哥又将他叫住:“等等,干脆将横匾也做了,皮娃你帮忙帮到底。给我们这里取个名字吧。”
李君阁指了指半山上招展的花枝笑道:“名字还不是现成的?横匾上,就留‘祖樱’二字足矣。”
说完又对李君玄拱手为礼:“老哥哥,李家全族,都得谢谢你们家护树这份功德。”
李君玄叫李道正赶紧去乡里,然后说道:“憨包祖奶奶也是我家祖宗,功德说不上,本来就是分内之事。”
说完又笑道:“八百年后还能保佑子孙发财,憨包祖奶奶这才叫功德!”
两人都不由得端起茶碗来遥敬了一下,然后一起哈哈大笑。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六百四十章 三家讨论
第六百四十章三家讨论
时近中午,梁慧丽阿音才嘻嘻哈哈地从半山上下来,见到李君阁和君玄老哥说得高兴,阿音过来问道:“二皮,老哥,你们聊啥呢?这么开心?”
李君阁将阿音头上的花瓣拈下来,说道:“刚刚谈到这地方的改造问题,等花期过了,将两厢改造成青瓦!”
李君阁说道:“就保持这份本色!小脚乌骨鸡配深色红薯粉丝,没毛病!有毛病的是城里人,不过现在他们也醒悟过来了,梁丫头少平哥找你说过没?村里出资承包乡里粉丝厂的事情。”
梁慧丽翻着白眼道:“一个个精得跟猴儿似的。老实交代!是不是你出的主意?!”
李君阁拿手掌向阿音一摊说道:“这是李家沟村委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个锅我可不背。”
梁慧丽将李君阁的手打开:“少来!就是你!看着粉丝厂对集团来说是鸡肋,就怂恿村委干这个是不是?!”
李君阁得意洋洋:“这事情还就得我们村来,就算是本地无法消化,依托集团网站销售也能卖得出去,对乡里来说是零风险。我就问你,就你们乡开一家厂子垮一家的德性,你还敢不敢包给别人?”
梁慧丽手扶脑门:“你这就是欺负人是吧?”
李君阁说道:“梁丫头你是乡长,接下来要抓的是开发区和旅游区的大局,这些负担,就交给我们李家沟人来承受吧……”
梁慧丽一拍桌子:“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先说好,除了管理人员,其余人手必须先从我盘鳌乡招!”
李君阁举手表示投降,说道:“这个没问题,不过今年的荔枝销售工作,乡里还要继续配合!”
梁慧丽说道:“那也没问题,我们就还照去年的套路来。”
阿音在旁边偷笑,李家沟现在还抽得出人手来弄粉丝厂么?本来就得从盘鳌乡找工人,二皮这又是在空手套白狼!
很快大学生们也都回来了,李君阁看着兴高采烈的哥大四人组,说道:“还以为你们看花就看饱了,都不知道饿呢!”
shirly和alice抱着李君阁的胳膊直摇:“junglejungle!妈妈和奶奶肯定非常喜欢这个地方!”
李君阁被摇得头晕:“那等他们明年来就多住一些日子,花开后就到君玄老哥这里来住下,爱住多久住多久好吧?过几个月老哥这里的民宿就该开张了……”
这时兰香端着饭菜过来了,才将李君阁解救了出来。
鸡汤冒饭,蜀州人的传统特色小吃,不过现在已经从大城市消失了。
原因无他,做法虽然简单,但是对食材要求太高。
要做到鸡汤味淡而香浓,非经年土鸡小火慢烀不可。
李家沟的土鸡汤就是如此,汤清如水,油花都不多,满满一碗鸡汤下面,就零星几块鸡肉。
配菜就是直径七八厘米三个小碟子,一份酸菜炒鲜笋,一份洗澡泡菜,一份水煮花生拌卤豆干。
不过米饭配得足,满满一个二碗。
这是李君阁特意要求的,不让君玄堂哥家里另做,就照给游客们配的来。
李君阁对老外们招手:“来来来,尝尝我们中式的快餐。”
说完将筷子往饭碗里一挑,说道:“看,米饭颗颗分离,这就是沥米饭的好处,对了,这里米汤随便吃,那东西味道也不错,大家吃完都可以去喝点。”
说完拿起饭筷说道:“我们先说怎么吃这个,吃这个也有讲究,先挑鸡肉下饭,记得留两块,别都吃光啊!”
一群老外有样学样,吃得连连称赞。
李君阁接着说道:“好,现在米饭吃掉了一层,接下来就将鸡汤端起来,浇到米饭上,刚刚没过米饭为宜。”
一群老外也继续跟着学,连好多游客见状,也照着做了起来。
李君阁说道:“接下来就简单了,就着小菜吃这汤泡饭,嗯,这酸菜炒笋不错,你们跑了半天了,正好补充下盐分。”
一群老外将脸埋在二碗里边,吃得唏哩呼噜的,这就都看不到脸了。
见到有人快吃完了,李君阁说道:“最后这两口饭,再拿刚刚剩下的两块鸡肉送下去,再用汤碗里剩下的鸡汤漱漱口,啧啧啧,给个神仙都不换啊……靠杰拉德你怎么把鸡汤吐了?”
杰拉德瞪着眼睛:“不是你叫我漱口吗……”
李君阁手扶脑门:“我这就是个比方……算了,赶紧去舀碗米汤,喜欢甜的加点糖,包管你们喜欢!”
君玄老哥忙完饭点这阵又过来了,说道:“皮娃怎么样?你给提提意见。”
李君阁指着周围一圈摊着的老外:“不用提,看他们的样子就知道了。”
君玄老哥一看:“哟,这咋地了?”
李君阁笑道:“发现了米汤新吃法,加糖喝,一人喝了三四碗,就这样了。”
1...241242243244245...2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