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王吉星喝了两口,也跟着赞道:“好喝好喝。”
说罢夹起一片蛋卷圆肉说道:“这是午餐肉吗?怎么外面还有一层蛋皮。”
尝了一口又道:“嗯,比午餐肉好吃太多了。”
说罢鼓起腮帮子开造。
……
话题到了另一桌,这就又不一样了,司老爷子端起酒杯,对四爷爷说道:“来来来老政委,你看这么多年了,好不容易敬你一杯酒,还是皮娃孝敬你的,我就厚着脸皮借花献佛,祝你松柏长青,健康愉快!”
四爷爷端起酒杯跟他走了一个,说道:“老虎啊,今年乡里的收成,还是托了你家小准的福呢,以后小准有啥需要乡里支持的,让他只管来跟我开口,交代皮娃也行。”
司老爷子哈哈大笑,说道:“娃子们的事情,有一出没一出的,没个定性,以前还真没见过他能在一个地方窝这么久来着。这上了年纪也懒得去管他们了,任他们自行发展吧。”
四爷爷说道:“也是,现在外面的事情日新月异,当年我们拼死拼活的时候,可真没想到有一天日子会变成这个样子啊。”
司老爷子说道:“那是啊,我那会儿想着当兵了一天能有俩馒头吃,这日子就算登天了,没想到一天三个,有一个还是您给的!要不是你给我天天给我讲道理带我上路,哪里有我的今天!”
四爷爷说道:“看到今天娃子们的生活,我们那时候的摸爬滚打就没有白瞎!”
田文修端起酒杯说道:“李老,司老,是你们先辈的披肝沥胆,才换来这番欣欣向荣的景象,现在接力棒传到我们手里了,面对各种新形势新问题,我们还是会继承发扬你们先辈的光荣传统,不辜负你们的厚望,来,我各敬两位一杯,也祝二老身体清健,多给我们提出意见和建议。”
接下来是汪其杰和邢丽华,然后才轮到罗裕祥和薛锦华。
一番过后,汪其杰说道:“这李家沟的山水可养人啊,空气清新,风景秀丽,食材地道,你看李老,身体矫健,思路清晰,哪里像九十多的人啊!”
田文修说道:“这就是著名的九斗碗吧?菜式挺清淡的,烹饪方式也健康,很适合老人和孩子,李老,您的后人给你备办这个宴席,可也是费了番心思的哟!”
罗裕祥说道:“老薛,这九斗碗是不是也在小梁的非遗项目申报名单里啊?”
说完又对田文修说道:“田书记,这可不是我的工作不到位啊,这小梁跟小林太能干了,县里申报的非遗项目,就数盘鳌乡多,大项就是十来项,小项二三十项,还项项都源远流长丰美华瞻,每一项都整理了厚厚的一本!怎么取舍,县里也是头痛呢。”
梁慧丽说道:“是的各位领导,这个我们也申报了,传承人就是选的这次席面的承办人刘三高。他家的高汤是祖传秘方,这九斗碗几道大菜例如镶碗,扣鸡扣鸭几道大菜都要用到,你们刚刚也品尝过了,味道如何?”
几人对视一眼,都说道:“这九斗碗列入非遗,我们一点意见都没有!”
邢丽华还开了句玩笑:“要抓住一个人的心,先要抓住他的胃,这个席面可真是做到了啊!”
一桌子人都哈哈大笑。
……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一百二十八章 总结
闲话转回,再说李君阁这边,这六十桌齐开的席面,一队敬酒的人肯定是不够的,足足派出了四支队伍,一队是大伯小堂哥负责,一队是大堂哥跟赶回来的二堂哥负责,一队是老爸老妈负责,一队是李君阁俩国际友人负责,分头出击,每支队伍负责十多桌,这才算支应下来。
流水的席面铁打的队伍,转得跟滚珠似的。
一直忙到了晚间九点,客人才逐渐散尽,alice跟shirly累坏了,趴在桌子上等晚饭上桌。
shirly对李君阁说道:“jungle,你们这里的宴会太吓人了,他们都是我们家族的人吗?”
李君阁笑道:“大致有一半吧,千多两千人的样子。”
俩国际友人惊得目瞪口呆:“噢卖糕,我们家族人真多!”
李君阁说道:“这还没到齐呢,好些在外头打工的没有能赶回来,要等到哪年大祭祖的时候,那个时候宗祠一开,场面才叫盛大,不过那时候就没这么大的席面了,就是一水的豆花饭完事。”
alice非常的自豪:“我们的家族真伟大!美国估计没有这么大的家族。我回去跟他们说他们肯定都不敢相信。”
晚间的席面除了家里人,就是两个油厨班子,梁丫头阿音二准大师兄一直都在忙里忙外拍摄没有吃好,王从军和朱朝安那两对鸳鸯饭后也一直留下来帮忙,都辛苦,这时也请来好好吃一顿,摆开最后四桌,算是总结汇报大会。
四爷爷对大家说道:“这次真是辛苦大家了,思成,思齐,这花了不老少吧。”
大伯说道:“四祖宗您这是逢五大寿,四里八乡的亲戚不用招呼都会来的,这思远老哥不在身边,可不就得在家的兄弟支应着嘛,不是我们想搞这么大,是这人确实就有这么多,谁让您是这四里八乡最大辈的老人呢。这次雨湘跟雨淮回来可是大喜事啊,啥时候思远老哥能回来一趟,那就更圆范了。”
奶奶说道:“四哥这个生辰,大家心里都记者呢,哎哟你看这俩小丫头今天可真是累坏了啊,在外国可没用经历过这个吧?看这小模样真让人疼呢。”
alice突然想起一件事,抬起身说道:“五奶奶,我看到他们的包包上都挂着小布娃娃,我们也想要。”
shirly也把头点得鸡啄米,满眼小星星说道:“嗯,听说都是你给他们手工缝制的,都是香香的,您真厉害!”
奶奶爱怜地望着两人,说道:“那是香囊,俩娃子都多大啊?”
李君阁说道:“奶奶,她们一个属猪一个属牛。你就看着给她们弄俩吧,跟娃子们那种一样能挂包包上就行。”
这是席面上来了,大家开始动筷。
alice跟shirly俩妹崽可算是开眼了,每夹一筷子就“鹅妹子嘤”“豌豆腐”的乱喊。
奶奶听了笑得合不拢嘴,还一本正经的解释呢:“这外国娃啥都不认识,乖女啊,这是熊掌豆腐,是黄豆磨的,豌豆可没法做豆腐,那盘是炒萝卜缨,不是什么鹅妹子嘤。有一种野菜倒是叫‘鹅薇儿肠’,不过也不是这个时候吃。”
俩妹崽连连点头,说道:“真好吃啊,中国的美食真是太好吃了!”
虽然语言不大通,但是感情是相通的,鸡同鸭讲,却也其乐融融。
这时刘三高跟王黑子端着酒杯过来了,刘三高说道:“老祖宗啊,您看我们一直忙前忙后的,现在才得空敬您一个,来,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王玉华也说道:“老祖宗您这真是德高望重,省里市里都来人了,我们这场席面,都跟着您沾光了,来,黑子也敬你一个,祝您健康长寿越活越年轻!”
四爷爷跟他们走了一个:“太感谢两位了,这席面办得真不错,材料还没剩下多少,足见两位安排得精心,大家都吃的满意。”
大伯也站起来说道:“黑子,三高,李家这场坝坝宴算是请对人了,来,我代表主家,也敬你们一个。”
刘三高说道:“这是主家赏了大场面,让我们在省市领导前面露脸了呢。我们这还得感谢你,刚刚梁乡长给我说了,市县的领导都同意我们的非遗申报了,这么多项目里面我们九斗碗拿了个头彩!没有多说的,我跟黑子连走三杯,算是感谢你们李家人了!”
李君阁说道:“那就恭喜你们了,这名头打响了,以后你们就可以在夹川蛮州蜀都开饭店了!”
刘三高把手摇得呼噜呼噜的说道:“不敢想,不敢想,这坝坝宴要是离开了乡里的食材,可就不是那个味道了。我听说城里人吃的的鸡母才半年就出栏,那能有多少肉味,汤里还得加大骨提油加鸡精提味,哈哈哈这不是搞笑吗?皮娃听说你这李家沟要搞旅游开发,到时候能给叔留个口岸,叔就感激不尽了。”
李君阁笑道:“那可太好了,刘叔要是看得起我们李家沟,那还有啥说道,不过现在人流还没起来,立马开饭店那可得亏老长的时间了,还是等人流量起来再说吧,江边地段我给你们留着,到时候随时欢迎刘叔王叔啊!这杯酒,就算预先祝我们合作愉快了!”
待刘三高王玉华回到自家的席面,李君阁又拿着酒杯来到梁丫头那桌说道:“梁丫头,阿音,二准,大师兄,你们今天也够辛苦的,干嘛不先吃了再拍啊?”
阿音说道:“刚开始不是有仪式嘛,我们想着不能错过,结果机器拿起来就放不下了,对了二皮,药师叔那篇文章是谁整的啊?四爷爷不会亲自操刀写自己的贺寿辞吧?”
李君阁笑道:“我脑门芯子都抠烂了才搞出来这么一段,四爷爷听了脸色还好,应该还算满意吧。”
大师兄说道:“难怪孙老那么喜欢你,你们这是有共同语言啊,现在能写这个的也不多了。”
李君阁说道:“对了,孙老呢?”
大师兄说道:“回去休息了,几位领导来敬了一圈,他自己又去跟李老司老走了一个,这就喝得有点高了。”
李君阁说道:“来来来,大家辛苦,我敬大家一个。”
众人喝了一杯,吃了几口菜,王从军说道:“五百桌的流水席,也算是盘鳌乡头一次了吧?二皮,上午的事情,谢了啊!”
李君阁知道王从军是指提前告诉他司老爷子信息这事儿,兄弟俩对视一笑,默默地走了一个。
小美最兴奋了,一边盛着老鸭汤,一边对李君阁说道:“二皮,我们家猪儿虫在你这里见天儿好吃好喝的,这身材却越来越好,我都想跟着在你这里呆着了。”
李君阁随口就来:“好啊,今晚就结婚,明年就可以抱娃娃了。”
阿音啪的在他肩膀上一下,骂道:“又胡说八道!”
任晓芊也忍不住说道:“二皮,你们李家沟真的挺好,上次拿回去那蘑菇,蜂蜜,还有笋干,可让我老妈好一顿夸。”
小美也说道:“说起这个啊,朱叔叔最喜欢吃油肉,可是被阿姨给拘着,天天馋得哟。”
李君阁哈哈大笑,对朱朝安说道:“猪儿虫,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啊,天天在这里好吃好喝,丢老爷子在县城里受苦受难啊!”
猪儿虫一边逮着冰糖肘子猛造,一边说道:“这个可真怨不着我,他自己应酬那么多,我都跟他说了好些次了,就是脱不开身啊。”
李君阁说道:“还是劝叔叔抽时间来修养一段时间吧,这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猪儿虫点头应是,李君阁又对众人说道:“家里的小娃子们发现我家野猪能找蘑菇,这些天他们一群小不点可是发大财了,每天从我手里撸走好几百块啊,明天我也准备带客人进山转转,你们要来不?”
朱朝安跟王从军笑得见眉不见眼,这个必须来!
阿音跟梁丫头说今天累坏了,明天准备睡个大懒觉。
李君阁说道:“那行,那明天中午你们少吃点,留着胃口等我们晚上的蘑菇大餐!”
……
第二天一大早,李君阁起床出来,就看见胡小勇还有钟露李星宇仨城里娃蹲在敞坝里研究下司犬呢。
“胡哥哥,你看这狗狗的名字好奇怪哟,叫肥皂的‘皂’。”
“你那个算好的了,我这个才搞笑,叫‘臭’!这都啥名啊!”
“不对不对,胡哥哥,我这个才叫‘臭’!”
白大跟白六满脑子黑线:“你们才臭你们才臭!”
李君阁看到他们就说道:“哟,几个小家伙怎么一大早找到这里来了啊?吃过早饭没有?”
几人过来喊李叔叔好,钟露说道:“我们惦记着采蘑菇,一大早就睡不着了,出了农家乐问路过的老爷爷,他说屋顶上有老鹰,家里有几条白狗的就是您家,我们就找来了。”
李君阁赶紧摸出电话给玉莲嫂子打电话,告诉她几个孩子在自己这里呢,好家伙小孩子都是爸妈的命根子,这不见了一会儿还不得急死啊。
等李君阁打完电话,钟露问道:“李叔叔,你们家的狗名字都好奇怪啊,怎么还有叫皂跟臭的啊?还有其它几个字是啥?”
回到山沟去种田 闲话几句
看了有的书友的评论,老周真的有些哭笑不得,会说两句论语居然成了稀罕事了,村民的谈话里就不该出现雅训的文词儿?
我估计这位书友认为的咬文嚼字的地方分两种,一种其实只是日常方言,比如前文出现的“綑菜”,比如不知道有没有出现过的“拿稳平仄”,这些都只是四川人常说一句土话而已。
方言里很多话,本身就来自古代语言,我们日常用语里边,很多就有古代语言的留存。把它认作古文就错了…
比如老家常说的一句感叹词“耶乐”,老周就在金瓶梅里发现过,哈哈哈哈…
还有就是越是乡下,传统的留存可能越多,农村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文化的荒漠。
当年我外婆来我家,老人家不识字,只能从一认到十,外加自己的名字,可是时不时嘴里会冒出些很有哲理的文词来,直到高中我才知道,那是《增广贤文》,《菜根谈》里的内容,她不认字,但她能脱口而出……
有个同学的爷爷,看我们打麻将玩推倒胡,于是给我们说了下他们当年的玩法,各种胡牌的花式名堂让我们听得目瞪口呆……
还有中医……还有算命的……看风水的……很多对易经和古文字的理解已经超过我们非专业的大学生了。
还有写贴的,随便对几个对子,那都不是事儿……
只是,我们的眼光从没有落在他们身上过而已…
倒退二十年,那时的农村,可真是老周书里那样的,要真不会那样所谓的咬文嚼字,那才是不懂礼数!
正因为老周觉得这些很重要,才在书中留了一方封闭的环境,将这些保留下来,别的意见老周都能接受和修改,这个嘛,不妥协!爱看的欢迎,不爱看的,是一个大神荟萃的地方,总有一本适合你,何必揪这这本不放呢?
回到山沟去种田 一百二十九章 麻头的表演
这时家里的几个娃子也起来了,敬子伦哈哈大笑:“我们家的狗叫白大白二一直到白八,你们把俩字弄茬成一个字了。”
几个娃子昨天在打谷场坝坝宴上也混得熟悉了,李星宇恍然大悟:“嗨!原来是这样!”
昨天坝坝宴的汤跟饭还剩了不少,李君阁给娃子们一人弄了一大碗鸡汤冒饭,再弄了一点水豆豉拌萝卜丁,一个红油拌白菜丝当小菜。娃子们吃的呼噜呼噜的。
李君阁说道:“多吃一点一定要吃饱,待会还得爬一阵子山呢,吃饱一点才有体力哟!”
自己几口巴拉完饭,又去喂白大跟大呆它们,跟人相反,他们要进山不能喂得太饱,只给了平时的三成,又给麻头切了小半条鲫鱼。
吃完饭,九个娃子八个狗六个猪,浩浩荡荡的向打谷场开了过去。
走到打谷场,农家乐的大人们也过来集合了,也有二十来号。
李君阁说道:“昨天在临时微信群里都说了准备事项,大家都准备好了吧,长衣长裤,水壶,接下来我们分配东西。”
从祠堂里拖出来一大包的东西,打开都是保鲜盒,里面都是事先拌好的五花肉,牛肉,排骨,鸡杂,还有整节的大藕,茄子,青笋等素菜,还有大米,调料等,一人背一点,也不显得重。
给几个男人都分配了一把插子挂在腰上,李君阁自己背上一包腊肉丁,几条香肠,一口大露营锅,带着大家,跟着猪娃狗娃向山边走去。
还是自己趟过的那条道上去,准备将原青珉石的废墟那个位置当做终点,可以进行野餐烧烤。
城里来的大人娃子们都兴奋得很,李书平举着单反咔嚓咔嚓的不停扫射,娃子们对小野猪最感兴趣,走两步就要伸手摸摸。
大呆它们自从会找蘑菇后,在娃子们的心目中地位直线上升,这就是财神爷啊,天天好吃好喝伺候着,背毛都梳得油光锃亮的。
半山上林霭升腾,路边溪水潺潺,鸟语花香,让人悠然忘俗。
钟裕祥说道:“这山里的空气太好了,在渝州吸了这么久的雾霾,来到这里感觉人都轻了两斤啊!”
叶小芹在旁边呵呵冷笑:“也不知道是谁昨天吃撑着了,半夜还起来泡虫茶消食,还轻两斤呢!胖两斤差不多!”
李君阁说道:“叶姐你放心,李家沟的水是刮油的,你看猪儿虫,在李家沟呆俩月,没见他少吃喝,这都瘦了20来斤了。”
小美说道:“这个我可以作证!到昨天胖子这都瘦了二十四斤半!”
李君阁一脑门子黑线:“小美,你这数据可掌握得太精确了,我们家胖子再减多少可以出栏啊?差不多能收就收了吧,好歹让点秤啊!”
小美咯咯笑,把李君阁后背拍得啪啪的:“死二皮!不准说我家猪儿虫坏话!我又不是来乡下收猪的!”
然后又美滋滋的说道:“下周开始拍日常,等花季的时候再叫来蛮州的婚纱摄影团队,拍到明年杜鹃谢掉就差不多了。”
李君阁说道:“我的天!这就是要搞小一年啊,你们可也太能折腾了。”
李书平看着乌泱泱的人群,摇着头说道:“人太多太闹腾了,这鸟都惊走了,还怎么拍鸟啊!”
谢芳嗔道:“你还真惦记着上网站了,这么好的风景还不够你拍的?对了,二皮你们村子搞的这个网站太好玩了!昨晚星宇他们几个捧着手机玩了一晚上,认识了不少动物呢。不过那个大鱼榜太那啥了!老鼠上秤盘,全是你自己啊!哈哈哈!”
李君阁说道:“这不是吸引钓友来洗榜嘛,我这可算是为了李家沟牺牲自己的名誉了!李哥你也别着急,斑鸠不大怕人,到时候你可以拍斑鸠。”
李书平说道:“斑鸠渝州也多的是,我都拍腻歪了。”
李君阁说道:“那你再等几分钟,让你看个稀罕事儿!”
说完摸出胸口的鹰哨吹了一下。没一会山脚下就升起来一个黑影。
待黑影升到高空,李君阁对娃子们喊到:“来来来,对着那棵树扔石子!”
娃子们干这事情最开心,几个石子扔过去,斑鸠们惊得四处扑棱。
高空中的黑影一敛翅膀,如同一道幻影,几乎垂直于地面就射了下来。
李书平大惊失色:“什么玩意儿这是!哎哟!太快了对不上焦啊!”
斑鸠们也察觉到不对了,赶紧降低高度往树林里躲。
黑影可不理会地上众人的惊呼,在快要落到树梢的高度时,翅膀一张一收,在半空中只停顿了一瞬,改平角度就从树冠下方穿进林子中去。
整个个飞行轨迹在空中就是一道折线。
这下子可就炸了窝了,躲在林子里的各种鸟儿扑棱棱的就从各个方向往林子外边飞。
一群人看得神驰目眩,血脉贲张。
一只惊惶失措斑鸠刚刚飞出林子,就被黑影从后方追上。
黑影一个振翅就来到斑鸠的上方,利爪狠狠一划就从斑鸠背上嵌了进去,斑鸠还没来得及哀鸣一声,后颈又被狠狠一啄,直接被扭断了脖颈就没了声息。
动作干净利索,没有一点拖泥带水,地下众人倒吸了两口凉气,“哦!”“啊!”整齐得好像在给斑鸠配音一样。
麻头抓着斑鸠,得意洋洋地绕着人群飞了一圈,这才向李君阁落下。
李君阁吓坏了,秋老虎还厉害着呢,自己就穿着一件二布衫子,这要落肩膀上那得哭瞎,赶紧一指路边一棵青冈树桩:“停在那里停在那里!”
麻头鄙夷地将斑鸠往李君阁身前一丢,施施然地停到了树桩子上。
白大它们又不怀好意了,立刻以树桩子为圆心,偷偷形成一个包围圈。
李君阁对白大投去严厉的眼神,白大赶紧停下,脑袋歪向一边,装着一副正在津津有味地欣赏一棵狗尾巴草的样子。
李君阁哭笑不得,这家里除了大呆它们,就没一个省心玩意儿。
娃子们立刻就围拢过来,对着麻头啧啧称奇,大家长枪短炮加手机,拍个不停。
李书平对着麻头拍了几张,才开始检查自己之前拍的照片,一边拍一边哀叹:“完了完了,太快了,镜头压根就没跟上啊。都是黑影!”
李君阁从背包里拿出一个保鲜盒,里面装着鲫鱼肉条,递了一条给麻头,对众人说道:“大家尤其是小朋友,可不能出手摸它啊,这东西很凶的!”
麻头接过鲫鱼条,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胡小勇满眼都是小星星,说道:“李叔叔,这是你养的老鹰吗?很值钱吧?”
李君阁说道:“这不是老鹰,它是游隼,现在比较稀少了,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我管它叫麻头,它也不是我的宠物,最多算我们家的客卿吧,经常拿猎物来换我家的鲫鱼吃。”
李书平兴奋得很,说道:“二皮,我看它听你的话得很,你能再让它表演几次不?要是能拍到游隼抓斑鸠的镜头,我可就能在打鸟的朋友中间得瑟一番了!”
用长焦镜头拍摄野生鸟类活动,在单反玩家群里被称为“打鸟”。
李君阁说道:“没问题,我们一路往上走,路上如果再遇到斑鸠群,就让麻头再来一次。”
结果一路行来,包里都有五只斑鸠了,相机内存浪费了一大截,李书平都还没拍好。
大家都给他出主意,有的说要开启连拍功能,有的说要算好麻头从林子里穿出来的位置提前对好焦,有的说要将相机架子装上固定,七嘴八舌不一而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