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沟去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阿音听得打了一个冷颤,拉着李君阁说道:“二皮?这是拍科教片吗?我咋觉得是在拍恐怖片呢?”
李君阁讶异道:“你竟然不知道这个节目?这就是他们的风格啊!我跟你说看现场这算好的了,等到剪出成片来你再看吧,那才叫吓死人!”
阿音说道:“没有这么可怕吧?”
李君阁说道:“其实不可怕,可问题是他们前半部分会着意的渲染,把事情弄得神神叨叨的,让你寒毛倒竖……”
看着阿音不信,说道:“嗨,我给你举个例子吧,就拿班主任查晚自习这事来说吧,他们的文案是这样的。”
说完模仿起刚刚那中年男子的语调:“喧闹的教室为何突然落针可闻?痴迷的网虫为何突然抛下手机?睡觉的人们为何突然同时苏醒?嚣张跋扈的她为何放开了同学拿起了纸说道:“嗨!这不是放暑假了吗?家里娃子多,怕把他们吓着!”
张老师一脑门子黑线,李君阁还纠缠:“最近几期都讲啥?快给我说说啊!”
张老师不好意思的说道:“呃,也没啥,就是有一对老人家的电灯晚上莫名其妙老是自己亮,结果大家都说他们家闹鬼,那对老人还居然吓得病倒了。”
李君阁说道:“然后呢然后呢?”
张老师抠着脑门芯子说道:“后来我们请来了好多专家学者,都无法解释这个现象,最后村里检修电路,说是开关的螺丝松了,紧紧就好了。”
阿音“噗”地一下就笑出声来了。
李君阁又兴奋地说道:“八期呢,肯定不止这一个!”
张老师说道:“最近我们在做生物系列,上一专题是关于虎纹捕鸟蛛的,据说一只捕鸟蛛的毒性能够杀死一头牛,我们找了传说中死牛的那个村子拍了一期。”
阿音说道:“结果呢?”
张老师说道:“结果是那牛的舌头被咬了,牛吃不了东西饿死了。”
阿音笑得都蹲地上去了。
张老师也放开了,微笑道:“现在正在播的三期更好玩,一个村子里白萝卜种下去,到了秋天居然变成了胡萝卜。我们召集了全国各地的专家集体讨论。调查了水,肥,地型,空气,天气,甚至种植方法。整整拍了上中下三集。最后的结论是那哥们种错种子了。”
阿音都快抽抽了:“哎哟……站不起来了……要笑死人了……”
李君阁拖着阿音两只手将她拉起来,说道:“张老师,这是我们李家沟村的村长,阿音,笑点太低,你见谅啊!”
张老师也不见气,说道:“没事,君阁,听说你们这里有个成了精的老甲鱼,然后村民们说你不回来就见不着,我们都在拍摄花絮,一直等着你呢!”
李君阁说道:“张老师您太客气了,叫我皮娃就行,哪有村民们说得那么玄乎啊,就是一个大点的中华鳖。”
说完看了看天色,说道:“这天都快黑了,要不等明天光线好再说?”
张老师说道:“啊不!这个光线刚刚好,你忘了我们节目前半部分的风格了?”
李君阁拍了拍脑门,说道:“把这茬给忘记了,就是要拍得神神秘秘阴气森森的是吧?”
张老师一拍李君阁肩膀:“哈哈秒懂!我们这不也是没办法嘛,科教节目也是要讲收视率的嘛!”
李君阁说道:“那行,那我们现在就去,对了张老师,你兜得住这个底不?要是到时候用科学解释不了可怎么整?”
张老师哈哈大笑说道:“这个你大可放心!这世界上还没有我们解释不了的事情!破除迷信,是我们频道责无旁贷的责任!”
李君阁说道:“那我回去捞点鲫鱼,那老团鱼嘴叼,我们家的鲫鱼它才喜欢吃!”
等到拿着一饭盒小鲫鱼来到祠堂后边,沿着塘子那可就乌泱泱的已经给村民围满了,后边的压着前边的肩膀,在那里垫着脚观瞧。
李君阁上去说道:“大家别这样啊,你们这样人家摄制组的都没法取景了,好歹都躲到摄影机背后去啊!”
梁慧丽跟阿音也忙着招呼:“这片子拍出来会在电视里播的,大家到时候看就好了嘛!请配合一下摄制组的工作!人家从北京老远来的,别让人笑话李家沟的人不通礼数!”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一百四十八章 采访
第一百四十八章采访
这话有效果,村民们陆陆续续都跑到摄影机后边来了。
张老师擦了一把汗,说道:“哎呀你们李家沟的乡亲太热情了。”
李君阁翻出鲫鱼来,对张老师说道:“明天你单独采访他们才会知道啥叫热情,赶紧开始吧,怎么拍?”
张老师说:“先让甲鱼出来我们看看。”
李君阁拿出一尾鲫鱼递给他,张老师猛摆手:“你上你上!”
李君阁翻翻白眼,这张老师嘴上说着不迷信,其实心里也发虚呢!
拎着鱼尾巴在水塘边上晃了晃,一个大背壳冒了上来。
摄影对着老团鱼一通猛拍。
李君阁逗引了鲫鱼几下,然后将鲫鱼抛给老团鱼吃了。
然后问道:“接下来做啥?”
张老师明显被团鱼的个头惊着了:“这甲鱼有多大啊?”
李君阁说道:“没有具体量过啊,估摸着背壳直径有一米出头。”
张老师这才回过神来,说道:“再喂几条,我们补些镜头。”
李君阁说道:“真没啥可怕的,要不张老师我们一起来喂?”
张老师想了一下,说道:“行,我也上个镜头,让大家知道这个其实没啥神异的。”
李君阁又在心里头翻白眼:“然而刚才你的表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
拍完这些,两人约好第二天的采访事宜,李君阁这才回家歇着。
第二天一大早,李君阁带着白大他们出来遛弯,就见到有村民们正在接受采访呢。
……
“这位老乡,你认为你们村的老甲鱼有灵异吗?”
“吴老师说了,要讲科学,那就是一个大团鱼。”
“呃……请问吴老师是谁?”
“吴老师是我们农技站的,懂得可多了,我们农事上有啥不懂的都问他来着。”
“哦,那你自己相信这个甲鱼有灵异吗?”
“四祖宗说了,要存着敬而不求之心。”
“呃……四祖宗又是谁?”
“四祖宗我们李家沟辈分最老的老人,就住祠堂边上。”
“哦,那你自己相信这个甲鱼有灵异吗?”
“这个嘛……哈哈哈……我要去移油菜秧子了,我得走了,您再去问问别人哈!”
……
“两位老乡下棋呢?我是央视记者,请问你们认为村里的老甲鱼有灵异吗?”
“这个……应该……没有吧?”
“谁说没有?没有怎么跟着皮娃回祠堂了?”
“哎呀你个死人!人家皮娃说了不要乱传,风言风语的好说不好听,到时候说我们李家沟有妖怪!”
“妖怪怕啥!皮娃还说了,早年间还有妖怪来跟我李家祖宗当丫鬟呢!这老团鱼我看了有些日子了,也是个懂礼的!”
“呃……等等老乡,你们说的妖怪当丫鬟又是咋回事?”
“哦,这个故事可比老团鱼的传说还老了,早年间慎清公告老还乡,带着上河李家来到这李家沟……”
……
“这位老乡,请问你对你们村甲鱼这事怎么看?”
“哎呀小同志这事你问我就算问着了。”
“嗯?这话怎么说?”
“嘿嘿,老团鱼回来那天我可就上网查过了,闽州有个承天寺,那边放生池里也住着一个老团鱼,跟我们村这个差不多大小!”
“哟!你还会上网呢!”
“瞧你这话说的,我们村祠堂里有个小图书馆,有几台电脑,我们没事都。”
“那你可是见多识广了,能跟我说说这事怎么解释吗?”
“嗯,那我跟你说说啊,这团鱼为啥喜欢住到寺庙祠堂边上呢,科学的解释应该叫‘躲雷’!”
“……”
……
“哟,这位婆婆您做针线呢,啧啧这手艺真好!”
“哎哟娃娃您真会说话,梁丫头说这叫女红,前些日子还在我家拿了两本绣样去描呢,说是啥非遗。”
“哦,那婆婆您贵姓啊?”
“免贵我姓王。”
“王婆婆,我是央视的记者,我就想问问你对祠堂后边的大甲鱼怎么看?”
“要我说吧,这大甲鱼也怪可怜的,老伴老伴,这老了没伴那可就孤清了,我本来想着去盘鳌乡买个母团鱼放塘里去的,一想不行,这可都差着辈分呢!”
“呃……婆婆您忙着,我再去采访下别的村民……”
“别走啊,我想着你们央视这么神通广大的,能不能……喂喂……”
……
李君阁脑门子上汗都下来了,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来到祠堂里边,张老师正跟四爷爷一起翻书呢,四爷爷正在竹纸老书上给他找慎清公跟狐仙丫鬟的记录,还有盘鳌乡老团鱼的记录。
李君阁就说道:“张老师这样怕是不行啊,村民们正在接受采访呢,一个个说得神神叨叨的,你看要不要村里出面制止一下?”
张老师连忙说道:“可别,你又忘记我们节目的风格了?前边搞得越玄乎越能吸引眼球!”
李君阁说道:“这个……我实在是担心你到时候没法自圆其说啊!”
张老师说道:“没有的事情,哎哟这期好啊!这么丰富翔实的资料,不搞他三集都对不住老远跑这一趟!”
李君阁说道:“说起这个我早就想给你们提意见了,不要一期分三集放行不行,好家伙,只看前两集,都能吓得不敢上厕所!”
张老师哈哈大笑:“别闹!对了皮娃,下午我们要去采访你那返老还童的老族叔,这研究甲鱼的专家也是下午要来,估计要量体重长度检查身体什么的,那甲鱼听你的,到时候你要陪同啊!”
……
摄制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两天后就将素材采集完了,中间还请了两个临时演员在祠堂拍了一段慎清公跟狐仙的故事。
送走摄制组的时候,李君阁手心里都捏了一把汗:“张老师啊张老师,你可一定要给力啊!”
周五,李家沟这期开播。
这天晚上李家沟人影都见不着一个,全猫在家里看电视呢。
今天放的第一集,梁丫头阿音俩女生胆子小,都跑李君阁家里来了。
同样阴气森森的画面,同样毫无感情的声音,同样吓死人不赔命的开场白。
俩丫头还好,她们全程参与了拍摄过程,突然又觉得没有多害怕,只感觉好笑。
……
“xxxx年xx月xx日,盘鳌乡的老李头来到河边移栽油菜苗,却发现昨天好好的油菜苗一片狼藉,现场周围有很多巨大的爪印和爬行的痕迹……”
阴森古怪的背景音乐响起……
“痕迹通往河边的一个水潭,已是秋初,本该清澈的水潭今天却一片浑浊……水下似乎藏着什么东西……”
这是画面切换到老李头接受采访的画面,老李头在里边神情激动:“那天我就是在这里,见自家的油菜苗子给糟蹋得不行,一时气不过,就拿起一根这么粗的竹竿,往水里捅……”
电视音乐一下子变大,画面突然转成黑白,水潭里哗哗翻起水花,竹竿似乎被什么东西咬住一般被左右摇晃。
“哎呀妈呀!”老妈吓得一个激灵,手里的青橘子直接扔到了老爸身上了。
奶奶也吓着了:“这是整得什么玩意儿?不是说走近科学吗?吴老师平时给我们看的的片子可不是这样的!”
梁慧丽阿音李君阁三人都笑得东倒西歪:“哎哟这效果不错,拍竹竿被咬的时候还叠加了几个摇晃的镜头!张老师真会整……”
电视里还在继续播放:“……老李头只觉得竹竿一轻,待得拿起来的时候,才发现竹竿前部已经被水下的怪物咬断了……”
梁慧丽指着电视道:“根本就不是这样的!这时候老团鱼已经现身了!”
“……这时旁边的村民也围过来了,老李头壮着胆子,重新将竹竿伸进了水潭里……”
电视音乐又突然变得激烈,画面又突然转成黑白,一个黑乎乎的影子突然穿了上来,将竹竿头咬住疯狂甩动。
“我去!”老妈又是一个激灵,手里的青橘子又飞了。
“还让不让人吃东西了!”
老爸也不乐意了:“看电视就好好看,别老拿东西砸我成不成!”
这时大家都看清了,咬住竹竿头子的是一个大甲鱼。
三个小的面面相觑,这个是怎么拍的?没有在李家沟拍这一段啊。
李君阁抠了抠脑门芯子说道:“肯定是到了北京后弄了个布景后补拍的,这个要等二准回来了问他。”
画面嗖的切回到了演播室,张老师那微胖的身型出现在了演播大厅里:“观众朋友们,看到这里您可能就要问了,为什么盘鳌乡的乡亲们对大甲鱼怀有这样的恐惧之心呢?原来,在这个地方,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
镜头又切回了正常状态,却是老甲鱼化身胖秀才招婿的故事。
“诶,这段可没有看到过呢,哈哈哈,这胖子哪里找来的,眼睛那么小,还真有几分老甲鱼的味道……”
“张老师在电视里比较胖诶,难怪明星都要狠了命的减肥……”
故事演完又是部分村民采访,之后这一集就结束了,最后还是那熟悉的文体:“江边的泥潭为何突然浑浊?巨大的黑影究为何物?古老的传说是否确有其事?村民为何会突陷昏迷?是撞邪,是中法,还是别有原因?……敬请关注下期泥潭下的阴影第二集。”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第一百四十九章 魔芋
第一百四十九章魔芋
奶奶拍着胸口说道:“哎哟这鬼电视可算结束了,这哪里是啊,这简直是啊!乖孙今晚跟我睡一个屋!我咋想起那曲子心里就毛毛的呢?”
老爸也看得有点担心:“你说张老师把老团鱼拍成这样,会不会把乡亲们吓着啊?这老团鱼可是你弄来的,乡亲们要是不乐意,皮娃你可是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啊!”
第二天等李君阁遛狗到打谷场,就发现人好多,都在热烈讨论,话题不离前一晚的电视。
“昨天那节目你看了没?”
“那还能错过,哎哟还真有点吓人呢。”
“什么啊,拍得好假,当时我可就在旁边,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你少来,我可是知道的,你那天听到皮娃一声老团鱼就吓得跑回来了,后面的你压根就不知道!”
“你走!我那可不是吓的,我那不是赶紧回来告诉你们嘛!”
“你们说这片子真的是吗?我咋觉得是宣传迷信呢?看得我心里都发毛了。”
“就是就是,你说今晚我们偷偷去烧点毛纸,老祖宗会生气不?”
“不去,今晚播第二集,我要守着,昨天宏光可是上电视了,你看他那瑟劲!”
“对哟对哟,你说这节目咋整的,让人又害怕又惦记!”
……
见到李君阁过来,乡亲们就围过来了,首先发难的就是篾匠叔:“皮娃你又搞事情!把电视台都招来了!看把良子吓得,连打谷场都不敢来了!”
李君阁大大咧咧:“哪里有那么邪乎,这节目就这套路,先整两集云山雾罩神神叨叨的,搞得你又害怕又想看,最后才会公布答案!等结果出来了大家就会发现,要多简单有多简单。”
篾匠叔说道:“你们肚皮里头怎么就这么多弯弯绕?你赶紧告诉我最后是咋回事,我先回去告诉良子去!”
李君阁说道:“这我上哪儿知道啊?人家科学家的事情,我还想知道得慌呢!”
然后又说道:“大家不要担心,今晚肯定还要放老族叔中邪,慎清公的狐狸丫鬟什么的,指不定说得多玄乎呢。关键是后天,后天中秋,大家一边在家吃月饼一边看答案揭晓,呵呵呵,这安排可真不错。”
“皮娃你说老族叔那是咋回事啊?我可是在乡场上看见了,这腰不腰的不知道,可这头发根子可是真变黑了啊!”
李君阁听得心里头只打鼓,只得随口打哇哇:“这个我也纳闷啊,我也整不明白啊!反正到时候肯定会有科学解释的。”
当天晚上,果然如李君阁所料,这集李家沟专题更玄乎了,李老头把自己中邪那天的表现重现得活灵活现的。然后还有四爷爷带张老师查资料,接下来还演绎了狐仙拜慎清公那一段,最后还有很多村民采访,一个个说得活灵活现的,不去写书都白瞎了。
反而是李君阁带团鱼上车那一段,不好重现,没有拍摄,只在张老师的直播间描述中一笔带过。
第三天,整个李家沟的好奇心都达到了最高点,全都期待着答案的揭晓。
这天李君阁没有出去乱晃,shirly跟alice却过来了。
“咦?你们两个不在村委当常委,跑来干啥?”
shirly说道:“祖祖说今天是中秋节,我们来祝五祖奶奶生日快乐的。”
李君阁一脑门子黑线:“是节日快乐!九斗碗吃上瘾了是吧?”
alice说道:“我们还没找你算账呢,听说你又跑山上去了,又不带我们!”
李君阁说道:“不是不带你们啊,是那里你们实在上不去,现在水上乐园那里有游艇了,我们明天去坐游艇吧。”
这时奶奶出来了,手里端着做针线的簸箩,笑眯眯地说道:“俩乖女,来,坐五祖奶奶旁边,我们继续做针线。”
“啥?”李君阁嘴巴张得老大:“你们这是要逆天吗?”
alice跟shirly坐下来,有模有样地拿黄蜡捋着棉线,alice说道:“五祖奶奶说了,李家沟的女人不会女红,那就不是完美的女人,我们看五祖奶奶每天坐在门口做针线,有一种ageinggently的味道,所以我们也来学一学。”
说得跟真的似的,一下针就露馅了,原来这两位就学到了捋棉线,针脚那叫一个没法看。
李君阁不忍猝睹,扭过头道:“我说你们不是大学生吗?怎么都不用修学分的?不是说美国大学宽进严出,出勤小考都要算学分吗?”
shirly翻着白眼说道:“不知道我们是学霸吗?跟导师说我们要来中国考察,导师就同意了,只要回去时出两份报告给她,就算完成学分了。”
李君阁想起自己本科时在孙老的主任教研室帮忙时那个自由度,只要不挂科,一学期不去教室都可以,也就释然了,学霸的特权学渣是没法理解的。
alice兴奋极了:“我们开始还想着怎么糊弄导师呢,这才刚刚翻译了两份梁姐姐跟阿音姐姐她们准备的非遗资料过去,导师就让我们继续呆在李家沟了。”
李君阁一脸黑线:“你们又弄茬辈分了!该叫阿姨!话说你们导师怎么这么好说话?你们是啥专业啊?”
alice说道:“我们的专业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李君阁哈哈大道:“说起这个,四爷爷当你们导师的导师都够资格了!难怪把你俩丢在这里就不用管了。”
这时就看到王晓松拎着一个鸭子过来,说道:“保保!中秋节到了,我爸让我给你拎个鸭子过来!”
李君阁摸着他的头说:“你爸真是太客气了。等会啊,干爹也给你个礼物。”
说着从里屋拿出一把小直刀出来,说道:“大娃子了,给你这个拿去玩,只能切只能削啊,可不能砍东西,刃口开得薄,乱砍是要崩刃的!”
这是上次李君阁跟数控中心那小伙子合伙用粉末钢边角料搞的跑山装备之一,李君阁配上了牛角刀柄牛皮刀鞘,送给王晓松算是个中秋礼物。
“这个在家里玩就行,可不能带到学校去,等你再大一些,干爹带你去跑山!”
王晓松一蹦三尺高:“也!我也可以当跑山匠了!谢谢干爹!”
李君阁说道:“去吧,也跟你爸说中秋快乐,今天早点收船,晚上好好吃麻饼看月亮!”
王晓松跑远了,李君阁才想起一件事喊道:“刀子时常上点油!别弄锈了!”
……
王晓松走了,shirly才问道:“jungle,保保是什么意思?”
李君阁说道:“保保啊,就是干爹,我们蜀州人认为小孩子只有一个父亲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的男人来照顾保佑,于是就还要拉一个保保,尽一部分父亲的责任,帮助自己的孩子健康长大。”
alice好像想起了什么,拿出一个橘子剥开,往自己嘴里一边塞了一瓣,然后嘟嘟啷啷地用英文说道:“不要轻易说出你的理想,不要给别人嘲笑你的机会。”
李君阁拿手指按她的腮帮子,把橘子瓣按回她嘴里,哭笑不得地说道:“你演的这个是教父,在我们这里叫袍哥!”
扛起一把锄头,对姐妹俩说道:“走,带你们见识一种神奇的食材。”
带着两妹崽来到鱼塘边一株植物旁边,植物长着一根淡绿色的嫩杆子,上面分布着许多淡紫色的斑点,叶子想放大了很多倍的榕树叶子,不过更加柔嫩。
最特别的就是长叶子的茎杆上包裹着一圈窄窄的叶边。
李君阁说道:“这是魔芋,加工后可以做成魔芋块,我们蜀州中秋节要吃鸭子,这魔芋烧鸭子可是蜀州名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