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明初第一豪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女侠独孤雯
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张小磊才久违的与曾经的家人们团聚在一起,不过持续的时间却并不是很长。张世功这些日子以来也听到了张小磊这些日子以来的不少变化。知道自己这位据说是被天神附体的孩子更不喜欢那些多少会让自己有些不自在的场面。
张小磊仍然保持着一些直来直去的秉性,并没有因为地位变得不一般就学什么帝王心术装什么高深莫测,再一次讲了短期内不争夺天下,而是保持超然地位的意义。
“这一仗证明了我们冠绝天下的实力。说实话,如果我们也打算参加到这群雄逐鹿之中,至少有七八成以上胜算的把握,失败的可能性低于一成。然而我却暂时不想当个皇帝。我觉得如果那样,君臣、子女、亲友之间就有离心离德的可能。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往。这话说的虽然不全面,但开国帝王这个权力的利益也太大了,大到了很多王朝开国之后都会面临一个考验期,概莫能外。预期做一个不舒心的帝王,不如暂时先做做这土皇帝。有至少有外敌能够暂时让内部避免各种祸患,待到水到渠成之时我们将建立一个永不灭亡、永世长存的王朝。这话,大家相不相信?”张小磊在权衡许久之后还终究没有直说自己打算放弃逐鹿中原,只是说希望将力量更巩固一些。这种说法还是让包括赵管家及张诚等人多少有些不安的心稍稍平静了些。
经历过还算多少有些风险的战事,还有长期连续数月的禁欲,早已有些在已有的富贵面前多少有些把持不住的张小磊在接风宴刚刚结束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来到了早就吩咐人准备好的宽敞而独特的厢房。邓敏、春杏、杨雪儿早已知趣的如同新婚时候一般等待在那独特厢房的床边,只不过按照张小磊身边独特喜好,又是三女共侍一夫,这或许是同新婚之夜最大的不同了。
见到张小磊有些醉醺醺的走了进来,春杏乃至杨雪儿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稀奇,数个月之前曾经有一段欢快时光的时候,几人就已经察觉到张小磊的这个习惯了。不过成家时间不算短的邓敏却是个有心的人,见到张小磊又是多少有些醉醺醺进来的时候就劝道:“少主下次不要再喝这么多的久了。我听郎中说过,饮酒过多的话,于房事不利啊。。。”
张小磊却不以为意的笑道:“夫人这回还真猜对了,我还真就不想这么早就要孩子。让你们太早成熟那十月怀胎的痛苦和风险,再过几年吧。我也曾经问过一个比较有经验的接生婆。她说女人二十五岁以后生产的风险才会增大,二十二三岁才是最稳妥的时候。这样算来最好还是再过几年才好。”
停顿了片刻之后的张小磊觉得没有什么可隐瞒的:“其实按我的意思,不要孩子才最好。你们假怀孕,然后我领养几个,这样才好。否则我要是活到七老八十,你们的孩子不是要当二三十年以上的‘太子’?这么长的时间弊端可太多了。我可不想看到你们姐妹到时候如那世面上的宫斗小说里一样把我当成皮球或者提线木偶。。。”
“妾身绝对没有这个意思。。。”听到这样的话,就是胆量并不算太小的邓敏也多少有些不安起来,因为她太了解张小磊是一个怎样任性的人了。
“好了好了!我刚才不过是说笑,其实我也没那么不自信。二十年的时间,如果我还是只能如同过去那些传统封建帝王们一般玩同样的套路那也太掉价了,呵呵。。。”
就这样,几乎没有什么前戏,早就有些饥渴难耐的张小磊迅速的脱好了衣服,攒到了厢房的床上。同这时代寻常大户人家很不一样的欢声笑语也隐隐的从厢房中传了出来。
三女起初都没有人提为有关周彩霞的事,至少春杏与邓敏可不愿意再多一个外人。不过杨雪儿却似乎没有那么再意,一番翻云覆雨,厢房里也多少有些平静下来之后就忽然光明正大的询问道:“少主什么时候娶周彩霞姐姐进门。。。”
听到这话,不论是春杏还是邓敏都多少感觉到有些紧张与不快。同自己不一样的时,这是一个张小磊再很多事业上就颇有重用的人,这样的人如果进了门,其威胁是毫无疑问的。也就心思还算简单的杨雪儿似乎还不开窍,也不计较这些罢了。
张小磊也好不讳言的对几女安慰般的笑道:“她呀?我看还是算了,什么时候此人真的能够如那最近流行的武侠小说里的人物一样自废武功再上床吧,否则要是闹情绪把不住关?你我恐怕就有好看的了,呵呵。这种人也只能为友不能为亲。。。”
听到这样的话,邓敏还有春杏的心才多少有些放了下来。
醉酒之后上床之也不得轻闲好一阵的张小磊再此时终究也再架不住困意昏睡了过去。只是在进入梦乡之后,一些曾经在白日里有过的隐忧也渐渐涌入了梦乡。





明初第一豪强 第120章 梦魇
不知不觉中,时光似乎过去了很久一般。身边的女子也不再是熟知的邓敏等人,似乎只有张小磊一个人睡在漆黑一片的屋子里。屋子里的氛围阴森恐怖,忽然有人在屋子里点起了灯火光亮,似乎是周彩霞不知什么时候走进了屋子。还穿着多少有些诱人的轻纱,既充满诱惑又多少让人感觉到一丝恐惧的走了过来。
“你别过来,你要干什么?”此时的张小磊似乎睡意全无,看着那神色似乎已经同往常大不一样的周彩霞。
“呵呵,干什么?自然是将你交给朝廷邀功请赏了?像你这样性格的人,这个位置根本就做不长久嘛。”说笑间,手中握着簪子的周彩霞神色令人恐怖的逼近过来。
张小磊正要把手伸进枕头下去摸那机关,却被周彩霞笑道:“床上的那点儿机关家底,这些日子以来早就被我摸的一清二楚了,还是怪怪的根我走吧。你就是逃了,也逃不出朝廷大军的手心。你的那点儿秘密,做梦的时候就被我摸的一清二楚了。。。”
历来重视自身安全的张小磊当然知道床边并不只有一个暗道,见到危险迅速翻滚到床边靠近墙的地方用手用力的砸了下去,床头墙边的暗道口一闪而逝,张小磊也就趁着这个机会躲进了那墙上的暗道夹缝中并用力的喊道:“快来人!周彩霞不仅仅是牟尼教中人,还是北明细作!”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天边忽然响起了如同下雨天打雷一般的声音,只是这声音连绵不绝的响了很长一段时间。随后包括自己所在的厢房屋,日常的吃食也是很随机的,并且习惯于吃那些容易保存的食品。大概只有晚餐的时候才算是像回事的正宴。
不过当张小磊有所呼唤的时候,张诚张勇还有身边的不少亲信似乎都早有准备的进来了,让张小磊颇为诧异。
“发生什么事情了?”张小磊似乎感觉到有点儿不同寻常。
“我们都听到夜里主公暗示那周彩霞是北明的卧底,但又不知道主公具体的意思是怎样的,因此就暂时先将周彩霞还有与之相关的一些人软禁起来了,不知道这样做是否妥当,还请示下。。。”
张小磊听到这话心中多少也有些过意不去。自己是曾经在心中有些怀疑周彩霞的身份和用心,不过现在仔细回忆不少事情。在很多事上这个曾经与自己亲密过的女人都表现出了还算可靠的态度,也帮过自己不少的忙。还是应该把很多事情说清楚的。




明初第一豪强 第121章 决心
“早上的事情是一场误会,希望彩霞姑娘不要介意。”张小磊那多少有些平静而客气的语气更是让周彩霞感觉到一丝伤感与失望。然而这并不是在需要照顾现代人情绪的古装言情剧中。周彩霞当然也明白在应天府附近的那场胜仗之后,自己本就与张小磊并不算太近的距离被进一步拉开来了。
“没。。。没什么。多谢主公关心。我知道小女的身份有问题。比不了那些知根知底的主公身边人。。。”周彩霞尽量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表现出一副有些谨小慎微的态度说道。并不敢如很多古装影视剧中的那些女角一般现代年轻人一般的做派,生怕自己的言行让张小磊产生更深的芥蒂。
张小磊沉思片刻却有些坦诚的说道:“我知道,如果没有那一年秋天的神在梦中给我的启示和很多知识,我其实并不是一个拥有能够做大事性格的人。我生性谨慎懦弱,不善察人和交往。可也正因为如此,我无法做到像历史上很多真正的枭雄那样无所顾忌。”
停顿了片刻,张小磊也终于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彩霞姑娘可以选择留在岛上,也可以选择离开。不论做出什么样儿的选择,我都不会亏待这些年来彩霞姑娘给我家的帮衬,特别是在当初刚刚起家不久的时候。不论是青史中的名,还是土地与财富等利。。。只是希望彩霞姑娘能够理解我的顾虑与苦衷,我真的无法同一个有着教门背景又身有武艺的人建立真正的信任。。。”
听到这样的话,周彩霞的心中更是多了几分伤感与失落,不过自幼得到过不少锻炼的她并不是张小磊小说《回明》中敢爱敢恨无所顾虑的马怜儿,虽然心中已经开始有了别的一些更为大胆的想法,这个时候依旧默默而有些伤感的回道:“主公的意思小女明白,但小女并不是为了贪图荣华富贵才选择根主公在一起。是当初主公浪子回头一般的感动,还有后来对庄内百姓的不少行为让小女明白天下只有在主公的手中,百姓才能真正迎来一个太平盛世。。。”
喜好畅所欲言的张小磊这个时候却感觉到多少有些受之有愧:“说实话,当初我给很多劳工超额的待遇只是因为钱不是自己挣来的所以大手大脚,另外也想增加些效率节省些时间罢了。我不是儒家墨家所崇尚的‘左派’---哦,也就是悲天悯人的人,也不会短浅的为了天下百姓的利益而迁就一切。。。”
“主公的书我读过不少,这些小女都明白!主公放心,小女不会去做傻事,也不会再惹人猜疑的。。。”
周彩霞表明了态度,张小磊也就没有什么再好牵挂的了。离开了周彩霞还有身边的一些人,向岛上最为重要的一处军器工匠们云集的作坊走去。同时,张小磊也示意周彩霞所在地方附近的其他一些人一起离开。
见到张小磊还有屋子附近的人都跟随着离开之后,周彩霞身边的一名丫鬟还是觉得有些不放心,四处检查了许久才最终将心放了下来。多少有些不满的对周彩霞说道:“师傅帮了这么多的忙,到头来还是无法得到信任。那张小磊真是个一点儿感情都没有的人,言语之中都透着几份冷酷无情。”
“未必如此,他只是不太擅长同女人交流罢了。虽然将要拥有天下,可是他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个没有成人的孩子。。。”这个时候周彩霞也放下了拘谨,显现出自己多少有些成熟的一面。默默的看着远方,神色中也多少有些决然起来。
对自己的这位师傅多少有些了解的那位丫鬟却看出了周彩霞的心思:“可是这人这么胆小如鼠不识好歹,该怎样才能重新走到那人的身边呢?”
周彩霞沉思了许久后郑重的说道:“或许,还是有些办法,只是。。。只是我可能要对不起我当年的师傅了。。。”
“师傅这是要。。。”听到这话,并不算愚笨的那名丫鬟模样的女孩似乎意识到什么。
“你放心,我不会轻易的选择短见的。我现在甚至有些后悔年少的时候逞强学了太多的武艺,或者说太过表现自己不应该表现出来的一些天赋,现在是要到了还账的时候了,也或许只有做出一些牺牲,才会真正有机会走近他吧。。。”说着,周彩霞从行囊中找出一支装着药粉的木簪不过仔细思索片刻之后终究还是放了回去。
张小磊此时心中所想的当然不是自己始终也不可能放下心来真正信任的周彩霞,而是晚上那场令自己有些印象深刻的梦魇。当仔细回想了一下那梦魇中的细节的嘶吼,还真是发现不少因为自己的想当然而带来的问题。
“不久前试制的箭霰弹弹筒的效果怎么样?选择出合适的型制出来了么?”在岛上的一处比较秘密的兵工作坊内,张小磊向负责新型弹药试制的一名在这方面多少有些悟性的中年工匠询问道。
“主公果然天资神授,主公提出的加工办法果然节省了不少的事情。利用画好雕刻后的螺杆转刀来进行加工,果然省时省力了不少,效果还算好。合适的形制也多少有了一些眉目,主公请看。。。”说着,那位工匠将一支似乎如同钉子一般,却有着四个小型铁尾翼的小铁箭拿了过来。
小铁箭的型制同自己的猜想差不多,这毕竟不是工业时代。要制作那种如同钉子一般不到一克重的箭霰弹实在太有些难为人了。更粗一些,也更像箭簇一般大小的铁器到是还算在这个时代的工匠们勉强能够加工的范围之内。凭感觉和接触火器以来多少的一些悟性,张小磊知道这是一种大概在两钱左右重量的小铁箭。
“你估计这样的小铁箭,如果是一个不太熟练的新手来加工,复合要求的情况下需要多少时间?有过铁匠经验,稍微熟练一些的普通工匠呢?”




明初第一豪强 第122章 超前火炮与弹药
中年工匠回答道:“像样战箭的箭头由像我这样比较数量的工匠来加工,大概是三十钱左右,工本价依旧远远多于材料价。算来要花上两个时辰的精打细琢才可成。像这种钉子一般的小铁箭。就算是有主公设计出来的这种专门的工具,恐怕也要多花一倍的时间和成本才行。当然了,这种活没有什么基础但是态度认真的寻常人也可以做,不过那耗费的时间可就要很多了,能耐住性子花费个五六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加工出这样如同钉子一般的小铁箭。”
张小磊听罢同自己印象中满清战箭的造价,再对比清代米价大致成本来估计想去并不远。清朝时候箭支造价三分,想来是因为形制更容易加工、工匠的待遇也更低要求却很高的结果?
在心中,张小磊也开始默默大致算了一笔账:以自己所拥有人才资源而论,排除其他方面的兵器制造,在这方面能够抽出的熟练工匠不多,中的“镔铁”“坩埚钢”“弹簧钢”却似乎还是缺乏相应的来源。自己能够制出的炮钢也只能是一种质量未必有多高的低碳钢,只能想其他办法来加固了。
张小磊并不了解机械工业,也不知真正的镗床或镗刀应该是什么样儿的,不过在利用水轮拨动锻锤还有套筒螺旋“镗刀”来进行炮管锻造之后虽然进度在比较性子急的人看来似乎还是有些缓慢。可是却还算基本上满足了张小磊的要求。要知道很多青铜和生铁上的钻孔法火器,身管的加工也非易事。往往需要将近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加工出满足自己需要的带简单膛线的炮筒出来,那也算物有所值了。




明初第一豪强 第123章 土铁王八
张小磊当然也并不认为仅仅在火炮或者弹药方面下功夫就可以赢得质量碾压数量的代差性优势。火器时代相比冷兵器时代一个很大不同就是数量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质量的优势开始下降。
就算是解放战争,不算胜利一方子弹杀伤效率、克服敌方防守便宜等基层优势,也基本上是胜利一方几倍伤亡承受力与合格军官提拔培训甄别速度优势外加上指挥体系和机动能力带来的几倍纯损失比优势,才压倒了50余个纵队对累计投入作战的150个军以上的兵力优势。以一当十的优势就算是抗战时期日本人那么大的物质与训练双重优势也很难在攻击作战中做到了。在火器时代想用几千人甚至更少的人击败很有可能的几万人甚至十万人?必须要在技术代差上拥有质的优势,或者攻击与防御两个方面都有质的区别才行。
这种优势在这个时代唯一能够穷其脑力能够想到的方法有二,一是把南北战争南军水平的前装米涅弹狙击枪搞出来。二是把像样的“土铁王八”搞出来。在让工匠们的一些测试之下,张小磊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前者仅仅做为试验。不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是合格的米涅弹实在太难造了。或者说成本超过了张小磊的期望。因为张小磊并不认为单纯凭借米涅弹步枪就可以拥有绝对的优势,射术训练也很重要。可是要达到比鸟枪搞一个层次的射术训练仅仅凭借空枪训练却是不行的,这又是一大笔子弹开销。这也让张小磊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即便在俄国人那里,也是花费了不小的功夫才能把这个东西普及。
“土铁王八”的难度看起来在这个时代也不小,可是水力锻锤就能够解决很大一部分的加工困难的情况下,还是让张小磊决定最终一试。
为了不出问题,张小磊首先让人制作出了一个内部吊满了小沙袋的大木桶或者说如同某些水泥管一样形状的木制模型。圆球状的东西很显然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攻击之下难以有效保持稳定,尤其是自己并没有二战苏联球形坦克时代的工艺能力的情况下。圆筒状的东西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还能增加同时利用体重进行内部攀爬登踩进行人力滚动的人数。
按照用木制模型进行测试的初步结果,十一名体力还算合格、身材也还算强壮的士兵在负重一石以上,保持一百四十公斤重量,全班负重一千五百四十千克,接近两千五百斤总重的情况下,能够让四千八百公斤重左右的圆筒状物体在模拟一定野外环境的情况下以不低于战场步行的速度前进,并且平均每天前进的极限潜力在平滑的凹坑内通过计算转动圈数来估计也能够不小于二十公里。因为只能靠人力在脱离重心的前方登踩为动力,因此速度上根本无法和动力时代的坦克相比,但是满足这个时代的基本战术需求,张小磊却觉得完全足够了。
试验中的另一个规律则是圆筒的直径越大,那么越野和克服障碍的能力也就越强,在可靠的防护力、稳定性方面取平衡。张小磊最终把这种“土铁王八”的规格想定在直径三米或者一丈左右、宽一丈半或者五米左右、外壳装甲厚度三分或者折算十毫米这个时代自己所拥有的人才条件能够制造出来的优质钢板左右。总重量也控制在不超过五吨左右的水平。
为了能够有效的转向,同时也为了增加越野能力,整个滚筒模样一般的“铁王八”粗细并不是一样的水平,而是类似枣核一样中间粗两头直径稍小。
为了便于加工的攻势进一步增强越野性能,整个铁通的设计也并不是完全的圆筒状,而是八边形、并且在八边形圆筒的外侧有能够把整个圆筒支撑出半尺高度左右、宽两尺左右的外延,外延的形状很大程度上也是锯齿状,这样就进一步增加了越野能力。在用木制模型进行等重量模拟测试的情况下,总重量超过一吨半的十一个人能够让这种五吨左右的“滚筒铁王八”跨过超过两尺左右高度的垂直台阶,以及彻底破坏某些木篱笆。”
为了在各个角度进行有效的观察,开观察缝比小的情况下问题似乎也不是很大。按照测试,只要观察缝小于折合五毫米左右的宽度,一些箭弹就是能射进来,在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下也很难对本来就可以披甲活动的内部官兵们造成什么威胁了,而且从内部也可以有效封闭。没有发动机、转动装置、悬挂装置。空空铁壳显得宽敞了很多,从各个方向都可以有效的观察。
测试上的顺利也让张小磊下定了制造这种装备的决心,在工本与工时方面,模型测试之后张小磊也大致经过一些计算。要加工这样大的板子并且用专门的链接装置焊熔起来,成本也是不小的开销。至少几百个相关的工匠忙碌一年才能制造出这样一部“土铁王八”。不过应天府外围这一战之后,张小磊依靠一些待遇方面的传闻还有对整个原江东地区的影响力寻找一千几百名相关的工匠也并不是不可及的事情。这样算下来,大概花上个三五年左右的时间,仅仅依靠现有的物力规模也应该能够完成制造了。
这种“土铁王八”的火力配系也着实让张小磊多少花费了一些心思。原本张小磊的打算是配备两门一百公斤身管左右的钢制线膛轻炮就够了,后来却觉得这样的火力配置明显有些薄弱,也并不合适。就改为四门平均身管在六十公斤左右重量的线膛钢炮,好处是炮和炮架乃至弹药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人员背负做为人力动力的筹码来用。同时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向更多的方向展开火力以增加应对围攻的能力。四门钢膛轻炮至少八个人的操作的情况下在短短三分钟的时间内就能完成接近三十发份炮弹的开火打出几千枚两三钱重的箭霰弹以杀伤数以百计的敌兵。如果考虑到整个火力平台的机动力还有遏制住对手进攻后持续作战的情况,恐怕一架“土铁王八”的杀伤潜力就能有上千人之多。在这种情况下,哪怕仅仅在一年内只能制造出几部出来,对于应对明军在岛上可能的进攻,张小类也多少有一些底气了。因为主场并且拥有一些战场建设的情况下,有效应敌的手段太多了。
实践中的测试,也让张小磊最终放弃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比如说后膛武器在这个时代的工艺条件下不论如何都是有些不可靠的,而且还有另外一个问题:纸面上射速很好的后膛火器仍然只能在射速和威力之间“二选一”,黑火药带来的散热问题远远比自己想象的严重的多,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弗朗机一类的东西在实战中仍然被其他形式的前装炮淘汰的原因吧。




明初第一豪强 第124章 思维模式
为了安全的缘故,岛上兵工重地虽然距离张小磊所日常居住的地方并不算太远,但是多少也隔着一些其他地方。此时的整个崇明岛上,除了耕种开拓的农人还有忙碌着堤坝或者其他一些工程项目的工人,最常见的就是前一段时间从南方或者北方各地来到岛上的不少孩子们了。北明乃至大周政权为了争取自己的支持,终究是赞同了自己提出的一些“奇芭要求”,在自己的配合下一共有一万名左右的女童还有六千多名男童来到了海岛上。
按照自己曾经提出的要求,通过这些日子以来有关纪律条例乃至识字算数方面的集训,按照百分之二左右的比例选拔了三百多个孩子安排在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并不算太远之处,也正是位于火器工坊重地和自己所居住地方之间。张小磊一开始的期望也是希望这些受到旧时代的影响更少、也更聪明孩子们能够最终在一些方面能够帮助自己。
1...3132333435...1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