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第一豪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女侠独孤雯
地形复杂多险要地带的西南,张小磊之所以有信心在没有多少近卫军参与的情况下就让临时组建起来的军队去远征,除了压轴的炮队及相关军官之外,改变侦查原则的侦查工具也是重要音速。有热气球在大多数情况下负责侦查,新立部队没有可靠斥候与警备能力的缺点就可以最大限度上的克服了。
一开始的时候,见到逼近过来的敌船都是一些并不算太大太坚固的船只,兵力估算起来也不会很多,远远没有传说中的五万人之多,最多也就两三万兵力。负责把手峡口的陈汉将领觉得立功的时候马上就要到了。
然而就在试射刚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感觉到了一丝不好的预感。大概一炷香时间内的百余次接连不断的开火,打出的弹雨竟然数以万计,而且轰击到山崖之上的时候给拥有掩蔽物甚至简单壕沟防护下的人群都带来了数十人级别的死伤。那火炮的威力,似乎根本不是从那么小的船上能够发射出来的。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让在峡谷两侧埋伏的陈汉军队官兵更为震惊了:似乎直径不比船体小太多的东西徐徐升到了一两里外的高空之中。紧接着峡谷口外水面上的炮船火力一下子变得猛烈了起来。
伴随着船队上冒出一片片点点白烟,几乎每一轮开火就有数以万计的铅弹如雨一般撒在了山崖的两边飞溅起阵阵土花。短短不过十几分钟内的三十轮开火,就有三千多名驻守在峡谷山崖两侧的守军非死即伤,更恐怖的是很多阵地根本就不是水道上的敌船可以发现的,竟然也遭到猛烈而准确的铅弹覆盖。这诡异和恐怖的弹雨打击结合远远天空之中那奇怪的圆球,给这个时代很多陈汉官兵的心理暗示是:这猛烈如雨的火力似乎是天罚一般的神术。不是下面那些小船展开的火力,而是直接由那远处天空中的圆球发射而来的。
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加上并不算长的时间内超过三分之一的伤亡,直接让把手峡道口两侧的万余陈汉军队主力放弃了防守的打算,彻底的崩溃了。
近卫军儿童团负责侦查的孩子从数百米的天空中用连接着风筝线的竹筒传递来胜利的消息,在察觉到两侧崖边敌军的动向之后,徐进迅速下达了炮船船队准备开进谷口、后备船队做好准备的命令。消耗了不少炮弹之后,每艘炮船上都补充了十几名体力非常优秀的踏板登踩手,连同之前船上的数十人力,以至少七八节形同赛龙舟一般的速度冲向水流湍急的峡谷谷口。
谷口的水流似乎比想象的要缓慢不少,逆流虽然也很急,人力螺旋桨的协助之下相对向上的速度还是形同寻常人快步走一般。
运载着两万多官兵的后续几百艘小船也跟随者做为先锋的炮船浩浩荡荡的展开了行进,大概花费了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连绵数里的船队才全部驶入峡口。
在湍急的水流中顺流而下或许会遇到不少触礁的风险,但是在逆行而上并且速度并不是很快的时候,这种风险也大大的降低了。特别是依据之前的经验,这些小船上的船板内外也有铜皮包裹的时候。
明初第一豪强 第180章 目标重庆
除了谷口有陈汉军队布防的万余守军之外,在蜿蜒曲折的水道转折之处的一些重要关口也不妨有一些沿江的守军。同时不少地方还安装了火炮。总共两万人马把手这连绵十几里险要万分的水道防线,在张定边看来已经是给予张小磊等人拥有的强悍水师力量最大限度的高估了。在火器时代,只要在上游水流而下飘下一些火船或者飘雷,就能给逆流而上的船队带来巨大的威胁。
就在船队突破谷口防御的时候,大量的飘雷和火船就顺着湍急的水道飘了下来。但这些,也仅仅是给逆江而上的船队带来一些麻烦而已。因为没有人想到进入峡谷的船队敢排出单一纵队的松散队形,而且在湍急的水流中仍然能够依靠快于水流的航速保持基本的灵活性。同时,大部分小船也都不计成本的包裹有铜皮防御,最大限度的加强了小船的生存力。在空中热气球的警戒之下,往往提前数分钟甚至十分钟,船队往往就能得到必要的警戒,早就准备好烧红的铁质重霰弹给沿江而下的火船或者雷船以猛烈的打击。提前在转弯处让那些火船或者雷船燃烧起熊熊大火。
当然,许多在水线之下飘移的定时漂雷还是给整个船队带来不小的损失,一共有三十多艘小船在漂雷攻击之中损坏,四百余人伤亡损失,运载的火炮也有十多门沉入江中,但大部分丧失船只的人员还是被有所准备的尾部船只以竹竿重新拉到了其他船只之上。
空中的警戒也让炮火的攻击更为有的放矢,往往在船队还没有逼近目标的时候,借助着夏秋季节的东风提前抵达目标上方的热气球就引导炮火用重霰弹展开轰击。虽然因为峡谷的坚深,攻击的效果更不好,但至少能够最大限度的起到牵制沿江守军主意力的作用。
连绵十几里的峡谷水道的确难行,在水道两侧阻击的两万敌军也带来了不少困难。但船队逆江而上的速度,还是赶超了其他地方的敌军步行增援而来的速度。大概仅仅只用了两个时辰折合四个小时的时间,连绵十数里的水道关口就被整个船队突破了。
过了这十几里水流最为湍急的水道之后,水流的速度虽然也很快,却也骤然下降到四五节左右类似快步行走的水平,按照近卫营战斗群在过去行船的经验,这就意味着可以长时间至少以步行的速度逆江而上了。
张定边投入两万军队还有不少的货船飘雷防备奉节县一带的水道,纯粹是因为充足的兵力导致的追求万无一失。当得到敌军船队竟然在不采取陆上攻势的情况下直闯峡谷水道,并且还以猛烈的炮火乃至一种前所未见的空中飞行物迅速突破了水道防御的时候,就再也坐不住了,立即率领精兵赶往水道附近观察。但是这个时候,敌军的船队差别不多刚刚突破谷中央的岸边防线,增兵还是晚了一步。更重要的是那些溃兵们的士气让张定边感觉到一丝不秒。
“撤!立即撤军!以最快的速度会援重庆!”此时的张定边似乎也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原本陈汉大军的主力集中驻扎在重庆,在敌军的船队逼近而来之前一段时间,重庆乃至水道关口一带就由张定边所率领的主力防御。
这支奇怪的船队能够在水道关口湍急的水流之下以这么快的速度逆江而上的攻过去,意味着之后必然能够以更快的速度,甚至是不逊色于马队奔袭的速度直攻重庆。虽然看敌军船只的大小乃至数量判断,这只是一支两万兵力左右的队伍,并没有原先想象的那么多。重庆府一带像样战斗力的守军就有五万之多,这还不算在守城中依然能够提供像样战斗力的辅助武装。但是这个时候谁也无法预料到最后的结果了。那些强敌的炮火竟然猛烈到压制险关之上的重兵,拿下寻常的城池也就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了。
好在重庆距离水道关口并不算是太远,寻常军队以急行军的速度逆江而上大概八天可至,就算过去的敌军船队速度快一倍,只要重庆能够驻守四天左右的时间,就能形成以前后十几万主力大军攻击的强敌这两万人马的态势。虽然到了这个时候,张定边再也不敢轻视这支新建之军的战斗力,但数倍兵力的兵力就算不能真正威胁对手,也还算有结尾的能力。
在率军撤退向重庆一带增援的同时,张定边没有忘记以早有准备的驿站通道乃至信鸽通道多种通信方式将这里的战况简要的做了介绍,并希望陈友谅立即撤往成都或者昆明一带,不要恋战。。。
重庆在宋末的时候曾经抵抗过元军的进攻很长时间,直到崖山前夕才被元军攻占。做为一座并不算太大的山城,这里从民风到地理都十分有利于防御,也是陈汉立国以来并未曾经被攻破过的地方。累计十万大军的驻守乃至充足的粮食囤积之下让陈友谅有信心依托这座兵力充裕的坚城抵御进攻的敌军很长时间。那强敌打算沿着长江入船,当然算是异想天开了。
可是天险关口的迅速丧失,还是给陈友谅以巨大的压力。他怎么也想象不出那样的地利地形,又是十万主力防守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让进攻的强敌在不到半天的时间内就攻破了水道天险。唯一一种可能,就是张定边已经并不可靠了。
如果是这样,就算自己一时能守住重庆又能如何?最终的结果还不是如那宋末的张钰一样?
“撤!这里不能久留!只是要在夜里悄悄的走,不要声势太大!”陈友谅在思索片刻之后最终还是决定携带者一些亲信精兵趁夜转移,并不惊动守城的大军。毕竟,如果只有一个人只带金银细软出城,在这样的局面下难保不在什么地方被早有异心的守军邀了功。而携带至少数百名精兵还有十几名最重要的亲信离开,怎么要商议商议准备准备的。
单恰恰就在陈友谅打算离开之前,徐进所率领的两万大军通过水路直接濒临到重庆府城头之外并不算太远的地方。
明初第一豪强 第181章 炮之威
事情刚刚同亲信商议完毕,就从城头上传来了警讯的时候,陈友谅就知道很有可能无法悄然离开了,至少也要大打一仗才有可能。因此也就在清晨的时候迅速改变了主意,不再打算偷偷摸摸的走,而是趁对手立足未稳之机光明正大的突围。
按照自己的一些亲兵亲自从城头观察的结果,濒临重庆城下的敌军兵力规模也就在两万上下的样子,就算情报有误,这两万人都是比寻常军队主力强十倍的真正精锐,那也无法真正在这山城完成对五万主力还有若干其他还算有些战斗力守军的真正包围。
因此,就在徐进所率领的中央纵队第二军四千人马刚刚在重庆山城西南面落脚不久的情况下,陈友谅就率领五万人马迅速从城内展开了反击。
此时的重庆山城不同于其他府城的特点第一在于依托山势,第二在于城门非常多。并不算大的府城足足有十七座城门,这也让从城内向城外的反击变得更为便利起来。
刚刚立足不久的第二军在经过漫长的踏船跋涉和陆路行军非常疲惫不堪的情况下就遭遇到了十倍以上守军的反扑。虽然绝大多数官兵都已在布防之前装好了强弩,可是在给进攻的敌军一两千人左右的杀伤之后还是迅速被精锐弓手们及床弩手们射出的重箭压制下来。五万人左右的堪战主力,战斗力并不算差的精锐也有四五千人的规模了。这些人操作的投射兵器规格虽然因为没有安装杠杆开弩器的缘故,并不比新军国防军第二军的官兵们好多少。可是经过挑选和战场考验的精锐,同初临战阵的新兵之间的差距也在这样的野战中迅速体现出来。
因为时间紧迫,陈友谅没有打算跟临时布防下来的强敌硬碰,在威慑和压制住对手之后,主力沿着山间的小道迅速打算从新军几支人马之间的缝隙迅速突围,前锋是自己最为亲信的一支马队,而自己就在这支前锋稍微靠后一些的位置上。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猛烈的炮声伴随着弹雨接连不断的扑来。行军途中就已经填装好弹药的第二军四十门轻炮在第一时间就打出八千多发轻霰弹,很短时间内就让跑在前面的数百匹马倒了下来,几千人规模先锋中的其他马匹似乎也知道前面有巨大的危险,一时之间不敢前。
不到二十秒左右的时间之后第二批弹雨又带来了几百人马的伤亡,在这个时候终于开始有人意识到阻击的火力究竟有多么猛烈了。
没有太多的思考,那些骑着马的前锋们只得下意识的向后退,然而炮击却没有在仅仅展开两轮之后就停歇下来。
经过水道关口突破作战的实战,原本并不怎么熟练的各队炮兵分队中的年轻人也都开始熟练起手上的业务来。在有过不少经验的炮长的指挥引导之下还是能够比较准确的把霰弹打到两里以内误差不超过方圆百步的范围内,加上针对无车辆或工事掩蔽,行进中的敌军开火杀伤效率要高的多。因此仅仅是三分钟内的十轮开火,就给打算突围的敌兵带来三四千人规模的杀伤。
猛烈的炮火封锁之下,数以万计的敌军开始如潮水般向城内撤去的时候,第二军四十门野战炮的急速射并没有停止。
经历过多次实战的原近卫营炮兵队的少年们也意识到要以几十门炮短时间内杀伤数以万计的敌众是不现实的,因此封锁攻击的重点变成了城下的要道与西南面的几座城门。
拥挤的重庆山城四座城门的山坡之上,一时间在如雨一般的弹幕轰击之下成了布满尸体的血肉磨房,持续十多分钟的开火,几十轮火力的覆盖,让突出城外的守军很难在火力的封锁下回城,山下的要道又遭到火力的猛烈封锁,不过还是有一些勇敢而且聪明的人打算通过陡峭山臂小道突围。
可是在其他军的增援力量赶到了山城西南的时候,唯一一丝突围的希望也破灭了。
最终通过绳索和城门撤退回城的守军主力只有不过三分之一左右的兵力。其余三万大军在猛烈火力的威慑下至少有近两万人选择了投降。
狼狈不堪的陈友谅退回城内之后终于开始有些相信了那东面的水道关口未必是张定边有意相让或者通敌,这股强敌还真的是强悍的不可思议。
到了这个时候,陈友谅仍然没有放弃坚守待援的打算。整个山城之内此时仍然有六七万规模的守军,虽然质量不如过去,可是那些新建之军在督战之下执行守城任务应该还是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然而,仅仅片刻之后城外隆隆的炮声又猛烈的响了起来。陈友谅原本以为那种为了追求最大野战杀伤效果的轻霰弹应该对城头上配备了不少盾牌,也囤积有不少防具的守军没有什么威胁。可是却没有想到进行攻城作战的时候,城外的炮手们发射的却不再是不到一两重量的轻霰弹,而是重达六七两重量,形同某些投石索用铅弹一般的重弹。那样的重弹从一里之外的距离沿着倾斜着城墙的方向侧射而来的时候,寻常的盾牌和铠甲根本无法有效抵挡。几乎每两炮发射的三四十枚重弹轰击之下,都会有至少一名守军非死即伤。
效率虽然比之前的野战轰击大打折扣,可是近多个军近二百门轻型青铜炮展开持续不断火力的时候,仅仅不到半个时辰,整个城头就至少万余名守军死伤于城外的火力之下。不论是督战队还是军官也似乎在那种弹丸的打击之下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如果城头上的六七万守军都是比较堪战的主力,或许短时间内承受一两成伤亡也不会有什么大碍。可是在最为核心的主力遭受了严重损失之后,那些去年以来新建不久的队伍根本承受不了这么严重的损失。城头上的溃败,已不再是零星,越来越多的队伍成建制的退守到了城墙的下面。
明初第一豪强 第182章 诱敌
曾经身为张小磊身边的亲信,也是近卫营炮兵连连长的徐进跟随着张小磊参加过不少作战。迎战周军主力、还有同北明的几场大战差不多都参加了。虽然过去的胜利也很辉煌,却很少有这样能够有效掌控战场,并形成摧枯拉朽效应的事情。不过回想起之前的战事,却又觉得再寻常不过。
毕竟,不论是张周还是北明政权,从一开始就在几个神战例带来的如雷贯耳的威名影响之下,又亲自领教过多次近卫营战斗群作战方式和火器效能的威力。然而这一切对于西南的陈汉政权来说却又都是那样的陌生。战前,根本没有多少陈汉军队想到火器的威力和效能还可以这么大、这样猛。也就根本没有多少人在作战中有分散兵力减少被杀伤的意识。终究在规模化量产的炮火面前遭受了严重的打击。
此时的陈友谅已经开始有了一点投降的打算了,因为很显然:重庆虽然是一座兵力充裕的坚城,可是在这样变态的对手面前极有可能是一天也守不住的。如果再不打算投降,那就有死于乱军之中的可能。
然而当紧张和恐惧渐渐过去,心思平静下来的时候,却又觉得不能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让自己的命运落入他人的手中。至少,在山城重庆之内,虽然地道不太好挖,可是自己还是有好几处隐秘的地下居所所在,并且还是可以勉强的通到城墙之外。自己躲避在里面,等那强敌分兵与增援过来的张定边大战的时候,自己有并不是一丝最终突围的可能性也都没有?只要人活着,并且命运再自己的手中,那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实在不行,哪怕隐居起来终老一生也肯定好过不知道会被什么样儿的方式搞掉的亡国之君。。。
事实上,整个兵力充沛的重庆山城在猛烈的炮火的威慑之下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就被攻上了城头,不过半天的时间,整个城头都彻底的沦陷了。城内中央王城的位置上也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给人以核心头目自尽的感觉一般。
身为新军国防军中央纵队负责人的徐进,当然也并非平庸之辈,在山城重庆城头的大势已定的情况下,接下来就是如何迎战张定边有可能回援的大军了。
徐进最为担心当然不是如何打赢的问题,而是因为对手看出了己方真实的变态战力,改变了主意怎么办。如果张定边等人了解到这边儿的战局,不打算回援,而是打算四处分散游击照麻烦为主,那毫无疑问会战事拖延不少时间。毕竟中央纵队两万多人的队伍虽然因为炮兵的原因战斗力不俗,可兵力对于控制整个西南来说还是有些少了。就算是把南北其他两路大军考虑再内也是如此。
此时的徐进也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以一万五千人左右的步兵迅速出征成都。炮队和船载后勤的主力留在重庆城头诱敌。如果敌军没有圣主所说的“理科生思维习惯”什么事情都凭感觉而不认真评估计算的话,在察觉到自己的动向成都方向开进的时候,大致会有两种选择,一是主力跟随自己所率领的步兵主力北进,准备汇合成都守军再次歼自己于城下。不过更大的可能,还是会试探着试试重庆山城的虚实,确认城内的主力确实离开才会选择北援成都。别的不说,按照圣主张小磊的说法,张定边算不上是个野心十足的枭雄,而是颇有忠心的人。既然如此,那就必然会先确认陈友谅的安危如何才会做其他选择。
就这样,就在数天后张定边所率领的大军主力回援的先锋同驻扎在城外的徐进所部发生遭遇战之后,徐进所部只带了四十门炮及相应的炮手和炮弹,向北开进。城头是投降的重庆守军在外暴露组成的临时诱敌部队。
身为多少有一点儿水平的张定边并没有太大的脑筋就判断出了城头的守军中虽然有很多熟悉的人,但很可能是虚假的幌子。原因也很简单:那些有些丰富经验的亲信斥候近距离观察后的一种感觉。如果城内的守军真的是取得了击退敌军的胜利,迎来了援军逼走了强敌,绝对不会是那种漠然的神色。一两个人可能是戏骨,然而至少几百人规模以上的城头守军在短时间内还是成不了戏骨的。
在确定了至少三分之二以上的强敌主力狂妄的率领主力北上成都,只留下最多数千兵力驻守山城重庆之后,张定边受之不恭的决定在夜晚展开一次试探的性的进攻。看看城头上留守的敌军炮火实力如何。
张定边本人的水平还是大大的超出了徐进等人的预计,并不是没有考虑到兵力北上成都,但那恐怖的火力大多留在山城重庆城头给自己一次决定性打击的可能性。那能在船上突破天险关口的火力,如果目标是针对自己野外的大军,那危害还是会不小的。
同预想中的回遭遇到城头激烈的抵抗不一样,张定边派遣出的精锐在对重庆山城城头展开夜袭的时候并未遭遇到太大的抵抗。城头上留守的不少投降过来的原陈汉军队甚至直接接应攻城的大军入城。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夺回了重庆山城。
然而,就在张定边投入数以万计的大军在城内好不容易寻找到陈友谅等人的时候。
隆隆的炮声忽然间再一次在城头四面八方响了起来。除了炮声之外,还有那如同响雷一般的巨大爆炸声。徐进在临走的时候还是觉得并没有什么把握仅仅靠一百几十门野战炮就给予十万敌军大军主力以重创。毕竟,先不说炮手的水平。火炮重量级和性能本身,就有近卫营战斗群的火炮有很大区别。要打算给敌军一次决定性的打击,还是要依靠爆破攻击手段。
为此,船上备份的全部每炮上百份累计六十万枚一百几十吨重霰弹及十多吨重量的火药在整个重庆山城的城头隐秘之处至少布置了几百个能够同时引爆的爆破攻击炸点,准备先给入城的敌军以重创。炮队再重点攻击城外的敌军大队主力。也只有这样才有希望以并不算多的兵力取得决定性的战果。
明初第一豪强 第183章 川地初定
爆破攻击伴随着城外至少一百五十门野战炮不计身管寿命和风险代价、持续十多分钟之久的疯狂急速射。很短的时间就崩出的六十多万重霰弹还有四千五百发份累计九十多万轻霰弹。然而这仍然没有能够歼灭性打击城内城外规模足有十多万人的大军。
但即便如此,也有近四万人、折合三分之一的兵力直接的死伤在这猛烈的火力中。这样威势猛烈的打击,仍然守军从上到下都感觉到了一种绝望。
在这之前,虽然很多留守山城重庆的人经历了一次不可想象的炮火轰击。但是如何对付那些炮火发射的霰弹,至少还是可以想出办法。然而,随时都有可能从什么隐蔽的地方爆发出一次灾难般的爆破攻击面前。就连张定边手下的不少人都感觉到动摇了。
陈友谅在确定了山城曾经被短暂收复的时候,还是跟随着自己的亲信出城迎接张定边等人。然而就在这之后,猛烈的打击就降临了。
经历了两次死里逃生,此时的陈友谅也已经不再报什么侥幸心理:“如今朕也想明白了,就算侥幸逃出又能怎样呢?那崇明岛的武力强大到这种地步,就很容易更牢固的掌握天下至高武力。用不了多久,那就会是一个比秦始皇还要牢固的多的天下。我们决没有当悠闲隐户的地方。。。”
“我们还可以海外为凭借。。。”此时心有余悸的张定边却没有完全丧失希望。仍然觉得有一丝希望,命运就最好不要操于他人之手。至少自刘秀以来,亡国之君向来是不会有多少年好光景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