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超级农业强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凌烟阁阁老


第96章 不要浪
    覆盖盐碱地的方圆百里之地,连续下了好几天雨。

    不是那种倾盆暴雨,而是那种雨量正常,但是持续时间不短的雨季。

    最为欣喜的就是盐碱地治理改造的一干团队了。

    嘉谷等人自然高兴,雨水淋盐,省下了大笔资金不说,工程的进度也明显加快了。虽说地下水的问题依然存在,但那不是可以慢慢治理吗

    农垦劳务团队也高兴,他们的奖励又不是靠拖延施工时长来增加的,而是根据施工进展来颁发的。这么一来,眼看着施工最耗时的步骤被大大往前推进了,意味着丰厚的奖金就要落袋了,谁不高兴呢至于需要时不时地冒雨进行排水等勘察调整,反正嘉谷后勤做得好,还有补贴,辛苦一点根本不算事。

    李维新博士虽然五味杂陈,但他带领的团队也是挺高兴的。如何更好地利用自然之力进行盐碱地的治理,这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虽然眼下这种状况很少见,但终归是一个实例,对于他们而言,足以出台几篇相关课题的论文了。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如此恰到好处的“运气”,不消说,自然是齐神棍政出手了。

    老实讲,即使对齐政而言,这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天罡无极阵(二阶)触发,主金水两系,范围:方圆二百公里。效果:极压,生风。能使控制气压,风生水起。”

    对于这件“气象玩具”,齐政早就蠢蠢欲试了。

    而这次为了配合盐碱地治理的需求,齐政玩了一把大的。

    他在农垦劳务团队顺利进驻工地后,就离开了这边,租了一艘快艇,美其名曰跑到大海上去度假,实质上是去搞事情。

    以前都是在陆地上布阵,第一次完全转移到海上,齐政很是摸索了一番,才如愿以偿地在海上成功布阵。

    他这一趟盯上了沿海每年都会出现的台风。

    因为台风的不可预测性,齐政布置的灵阵采取触发式的控制模式。

    也就是说,只有感应到台风产生了,灵阵才会触发运转。

    随着他对灵阵的应用越发得心应手,一些布阵的小技巧也越发熟练。

    齐政的第一个目标是控制台风的路径。

    为了避免出现差错引起难以控制的灾难,齐政只能在海上折腾。他沿海布置了数个“天罡无极阵”,通过产生高低压,“引诱”台风入局。

    所以齐神棍政有底气在李维新博士面前赌一把台风过境的概率。

    台风如期而来,又如期而去,挥一挥衣袖,带来一片大雨。

    在数个“天罡无极阵”的作用下,今年的第12号台风划出了一条诡异的路径轨迹,沿着海岸线平行而过,但就是没有登陆。

    最终在东海经过灵阵的抵消而消散了。

    一个可能带来巨大灾害的台风就这样被齐政“驯服”了,齐政内心波澜不惊……个屁啊!

    实打实地掌控一个强劲而极具破坏力的气象“坏小子”,齐政的内心都不知道有多激动。

    大概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破坏欲吧,之前齐政布置的灵阵效果当然也非常神奇,但是给拥有阵戒的齐政的感觉也就那样,谈不上难以言状的惊喜。

    但这次,仿佛给齐政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感受完全不一样了。

    想想,能利用这个能力神不知鬼不觉地干多少坏事……咳咳,利国利民的事……

    唉,他毕竟是个有节操的好人。

    好吧,其实齐政干了这么多,就是为了验证自己心中利用灵阵掌控气象灾害的猜想。否则,一个“五斗**阵”就能解决降雨问题了,毕竟就在海边,多省事啊。

    总之齐政的面上表现不明显,心里已经不知道是冒出了多少个坑人的念头了。

    最终他还是按捺住内心的冲动,想要搅风搅雨,最好还是在国外折腾吧,国内还是保持岁月静好为上。

    ……

    灌水洗盐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随着乌云散去,恢复如洗的晴空,空气中散发着雨后泥土的芬芳气息。



第97章 海滨绿色长城(上)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盐碱地的治理方面,澳大利亚开展得比较早,相关技术和经验也比较先进和丰富。

    别看在大多数人印象中,澳大利亚是发达的农牧业大国。事实上澳洲是全球农业生产力最低下的大陆。其土壤贫瘠程度、植物生长率和生产力堪称全世界最逊。

    众所周知,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孕育了古文明的地方,每年都有规律的雨季可以帮助农业发展。不管是欧洲、印度还是东亚,不管是不是雨热同期,农民至少都可以每年遵循季节规律来耕地、播种,让作物在雨水的灌溉下生长、成熟。

    然而,在澳洲的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却受恩索现象(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影响,降雨量低且毫无规律可循,因而农业发展困难。

    事实上,澳洲的土地看似广袤,其实并不能承载太多的人口。表面上看是因为缺水和沙漠。但事实上,即使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因为极度贫瘠的土壤,能种出来的庄稼也很有限。

    澳大利亚土壤的贫瘠本质还不易一眼看出,当年最早到来澳大利亚的欧洲殖民者,就被一望无际的森林和郁郁葱葱的草原等假象所蒙骗,误以为澳洲是一片跟北美一样富饶的土地。

    悲剧的是,直到最初的树木被砍伐一空,草也被羊啃光之后,才发现这地方的树木和草都生长得非常缓慢,那些比较娇贵的庄稼,在很多地方更是基本种不出来!

    这就相当蛋疼了。

    土地退化是澳大利亚现在最大的环境问题,而盐碱化又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环。

    西南部有来自几百万年从印度洋吹来的盐分;内陆盆地中有水份蒸发后盐度增高的湖泊,干涸后,遗留的盐分又被吹到东部地区;东南部盆地因地势低,经常被海水淹没,水退后,又留下大量盐分……简直是无言的忧伤。

    澳洲有将近大陆面积的三分之一是盐碱地,因而其在治理盐碱地方面的投入位居世界前列。

    李维新博士所在的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几年前就承担起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与澳大利亚合作,在鲁省建设了“中澳盐生植物示范基地”。

    目前,已形成他们自己的耐盐植物新品种筛选改良与栽培技术,较为成熟的80多种耐盐植物涵盖了蔬菜、花卉、灌木、牧草、中草药、香料等诸多门类。

    “我们在冬营试验站种植了22种筛选出的国内外高效耐盐植物,再通过其他盐渍土壤改良技术,能够将含盐量24‰的滩涂地改良到5‰以下,不论是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以后都可以种植了。”李维新介绍道。

    他进一步说道:“目前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通过对现有耐盐植物种质资源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更新,建设国内首个耐盐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还计划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制出耐盐碱的转基因经济作物,提升盐碱地经济产出……”

    陈建章都不耐烦了:“行了行了,你就别自吹自擂了,反正我们找你们合作,就是因为你们能提供改良牧草品种,有什么好东西也别藏着捏着了,赶紧展示出来吧。”

    李维新博士嘿嘿直笑,难得抓住嘉谷这样的狗大户,出来一趟能为试验站带来不菲的营收,他自然不吝将手中的好东西全部亮相。

    “我们引进澳洲等国家的牧草资源,结合产量、品质、耐盐碱性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繁育了紫花苜蓿良种‘中牧2号’,解决了紫花苜蓿在盐碱地上种植出苗保苗等瓶颈,你们可以引进该品种……”

    齐政点头同意。

    利用植被修复盐碱地在中国历史悠久,而近年来,种植耐盐植物是国内外盐碱地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

    盐碱性植物一般分为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拒盐性植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盐生植物资源丰富,但大多数有待开发利用。

    &nbs



第98章 海滨绿色长城(下)
    严格来说,现在不是建设海防林的最佳时机。

    因为现在7-9月都是台风季,一个不小心,赶上台风过来一打,刚种下的小树苗损伤很大,成活率会大大降低。

    奈何齐政手里有利器,有恃无恐,因而牧场海防林的建设丝毫没有耽搁。

    而李维新博士对嘉谷的有钱任性和傻大胆已经见怪不怪了。

    人家就是这样一路莽过来的,偏偏运气相当好,他还能说什么呢。

    海防林带的宽度视沿海地区地形和危害程度而定。

    按照牧场区的规划,在泥岸地段,从海滩能植树的地方起,向陆地延伸50多米,大约就能满足牧场防护所需了。

    嘉谷承包的盐碱地块所包含的海岸线约有近百公里,那么光是造林规划用地就有7000多亩,可谓是大手笔。

    在这点上,即使是李维新博士,也不得不对嘉谷的魄力表示叹服。

    要知道,在沿海各地,违法占用海防林地的现象相当普遍。即使是已经建设好的海防林,因为利益驱使下的贪欲之心难以消除,偷伐滥砍、挖塘采矿……海防林沿海基干林屡遭破坏,加上多年来的台风袭击,往往会造成林带断裂、林相残缺不全。

    而类似嘉谷这样舍得主动投入海防林带建设的企业,万中无一。

    即使初衷是为了保护牧场,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嘉谷也是为政府承担起了部分职责。

    李维新团队能为嘉谷提供挑选树种的建议,甚至能帮助找到提供相应树苗的大供应商,但具体到营造海防林上面,他们就谈不上有什么经验了。

    对于这一点,齐政毫不担心。

    作为投资商,有困难当然找政府啊。

    无论是岷省还是江南省,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每年都面临着台风的侵袭,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意义重大。

    但防护林建设涉及各方面切身利益,矛盾多、资金需要量大,是两省海防林建设的最大难题。

    面对这样的现状,政府方面自然恨不得多来几个像嘉谷这样出钱又出力的企业。因此收到嘉谷的求助后,二话不说,就从省林业局抽调精干人员,协助嘉谷建设海防林工程。

    韩朝晖作为江南省去年的“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带领着一支专业造林队前来助阵。

    韩朝晖年过四旬,但二十年如一日,坚持奋战在造林第一线。

    他率队先后实施了沿海防护林造林工程、退耕还林荒山匹配造林工程、沿海生态修复工程等多项重点工程,累计造林2万多亩,植树200多万株,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在85%以上。

    而在两省,还活跃着无数个勤勤勉勉的“韩朝晖”。正是因为他们,在营林生产、资源保护、产业发展和海防林建设上倾注了无数心血和汗水,为守护沿海的绿色长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沿海地区来说,海防林就是第一道生命线,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绿色屏障。没有海防林的荫护,连生命力极其顽强的野草都难以存活。一场台风就能造成海水倒灌,海岸线也不断后退。”

    “幸而现在沿海的村民已经慢慢意识到防护林的重要性了。以前大家为了致富,纷纷开挖鱼塘搞养殖,把海防林全挖掉了。虽然大家确实赚到了钱,但没有海防林的保护,一到台风季,风雨肆虐,村子的房屋被掀顶,庄稼被毁坏,甚至连根拔起,造成更大的损失。”韩朝晖欣慰地说起民众造林意识的转变。

    谈起快速致富和造林的优劣时,李维新博士也赞同道:“肯定是要优先造林了,家都没了,还谈什么致富!”

    从这点来看,两人对嘉谷长远的眼光都十分赞赏。

    在勘察过地形和地质后,韩朝晖对李维新博士推荐的树种表示认可。

    “常见的防风林结构一般有三种:紧密结构、稀疏结构和透风结构。我看了牧场的规划和海岸地形,可以由怪柳作为主要树种,紫穗槐作为辅助灌木组成2层林冠的稀疏结构防风林。”

    稀疏结构是指防风林从上部到下部结构不太紧密,透光孔隙分布均匀。

    这样当强风遇到林带后,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通过林带,如同筛网中筛过一样,在背风面林缘形成许多小旋涡;另一部分气流从上面绕过。因此,在背风面林缘附近形成一个弱风区。

    牧场就处于这个弱风区之内,自然能得到大大的庇护。

    众人没有异议。

    &nb



第99章 把小子们叫回来吧
    海防林带的建设告一段落后,时间已经进入9月底。

    盐碱地在经过淋雨洗盐后又施加了土壤调理剂以及有机肥,可以进行牧草的种植了。

    牧草种植以紫花苜蓿和紫云英为主,整地后即进行了播种。

    因为牧场主体和牛奶加工厂尚未启动建设,奶牛也都还没影儿,这一轮的牧草种植主要是为了在冬季还田,以作绿肥肥地。

    尤其是紫云英,固氮能力强,利用效率高,只等进入冬季后打碎翻耕入地,植株死亡腐烂时可大量激发土壤氮元素,能很好地改良盐碱地的土质。

    待明年初春,那时牧场也差不多建设好了,才会正式大规模铺开紫花苜蓿的种植。

    靠近嘉谷牧场的两个村子的耕地同样是这样的处理。

    罗口村和东桥村的耕地合计有近两万亩,并没有包含在嘉谷承包的土地范围内。

    但是嘉谷并没有抛下他们不管。

    采用与普诚县类似的合作模式,两个村子成立了合作社,他们提供土地,由嘉谷提供盐碱地治理资金和技术,合作开发。

    所以无论是之前的淋雨洗盐还是如今的绿肥种植,都是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他们的耕地虽然也发生盐碱化,但毕竟开发了多年,在这一带已经是条件最好的耕地了,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土质,都优于嘉谷承包的二十万亩盐碱地。

    而且他们以前有种玉米的经验,经过治理后明年将恢复种植玉米。

    这是根据牧场需求的规划。

    嘉谷牧场的奶牛养殖虽然以牧草等粗饲料为主,但其日粮中也要搭配精饲料补充营养,以维持高水平的产奶量。
1...3536373839...1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