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臣风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衣山尽
这什么歪歪理,好个小丫头片子,这是要在家中当忠臣吗?
不过这个莴苣对云娘倒是忠诚,这份心情倒是可以理解。
周楠突然得了个儿子,能够传承家业,心中自然欢喜。可是麻烦事情也跟着来了,孩子毕竟是妾生子,现在有是长子。而云娘这种大妻却没有子嗣,日后若是孩子有出息了,大家相处在一起未免有点尴尬。
在未穿越之前,周楠对古人能够三妻四妾儿孙满堂蛮羡慕的。现在看来,家中人一多,各种关系处理起来挺烦恼的。
可见,大开后宫也不是什么好事。
其实,莴苣这个建议倒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周楠想了想,也懒得管家务事,就对云娘道:“罢了,这孩儿就在你房中养。”
云娘和周楠重聚已经一年多时间,可现在肚子里还没有动静,心中难免自怨自艾。见丈夫答应把这个孩儿给自己,知道是他自对自己的宠爱。心中又是幸福又是感激,又紧紧地抱着孩子,眼圈微红。
周楠又补了一句:“娘子若喜欢孩子,咱们生就是了。以后家里立个规矩,各房若是生了女儿,自己养,是男孩就给夫人你。”
云娘大喜:“相公,那六姑娘若是生了儿子也送过来。还有,她毕竟是咱们周家的人,虽说在府城可以照顾相公起居,可奴家听人说官员上任是不能带家眷的,要不我派人去接?”
周楠:“啊,你也知道荀六姑娘?”
云娘:“听小兰说的。”
“王二这个口快的。”周楠有点尴尬,说:“夫人,荀六小姐可不是我的小妾,我也没那个心思。”就大概将那件事说了一遍。
云娘叹息一声:“荀姑娘也是可怜,相公可纳之为妾。”
周楠:“算了,算了,惹不起,这事你也别管,我会妥善安置她。我连身契都还她了,那孩子现在看起来情形有些不妥,像是失心疯。等过一阵子,等她正常了,听凭自去。”又问孩子起名没有。
云娘笑着这不等你取吗?
周楠:“就让素姐取吧。”
就去了素姐的屋中看她。
周楠同意将孩子交给云娘,现在见着她,突然有点心虚。
不过,看素姐的样子倒不是生气,忙要起身。周楠扶她坐好,说:“素姐你受委屈了。”
素姐微笑:“妾身也知道大户人家的规矩,我性子不好,怕是教不好孩子。云娘心善,孩子给她养,奴家也放心,多谢相公怜惜。”
如此,周楠就彻底松了一口气。
只是素姐姐的丫鬟香草一脸的忿忿不平。
商量了半天,素姐给孩子取了名,单字一个泓。说是,周楠兄弟名字中都带一个木字,下一辈就得带水。金木水火土,如此一代代排辈。
周楠点头说好,后来想了想,不对啊,以五行来排辈分,那不是老朱家吗?
素姐出身教坊司,身世坎坷,精通人情事故。虽然将儿子给大房养,心中不甘。不过,礼制如此,她也无能为力。在丈夫面前,也不好做表露心意。
周楠听说她生了孩子连夜赶回家探望,嘘寒问暖,又让她取名,这已经是大大的体贴,心中自然感动。
周家在这事上面还是非常和谐的。
在家里呆了一日,第二天就有县中的缙绅请吃,我们的周大人自然很给面子,四处应酬。看到家乡人热情的笑容和恭维,周楠回想起在府衙中的待遇,心中不觉感慨:别人还当我是九品官,却不知道我都混得人不人鬼不鬼的了。
这种丢人的事情,周楠也不会同大家讲。
很快,三日假期就要过完。他这才想起应该去县衙走一趟,会会老朋友詹胖子。
到了县衙,恰好碰到归县丞。周楠一楞:“你回来了,县尊可在?/”
归县丞一脸气恼,哼一声:“周大人回乡省亲吗?县尊在不在,你自己去看不就知道了。”
正在这个时候,詹师爷急冲冲地跑出来:“周知事,周知事,你可算来了,快随我去见县尊。”显得异常热情。
二人说说笑小就朝后衙行去。
归县丞禁不住呆住,县尊和周楠不是有旧怨吗,今天詹师爷怎么和周楠好得像是穿一条裤子?
路上,周楠问詹师爷怎么回来了。
詹师爷说他和归县丞被锦衣卫解送京城,一路也没吃什么苦头。到了地头,北衙记录在案之后,就推说不知道又这事,让他们自去客栈等回音。
等了一两月,北衙又说没事了,你们自回安东吧。
于是,两人又回安东来做师爷的做师爷,做县丞的做县丞一切照旧。
周楠说:“夏仪可恶,师爷受苦了。”
詹师爷笑着说也没吃苦啊,反正他就是通县人,到京城后也算和家人团聚,算是公款探亲,岂不美哉?倒是归县丞有点倒霉,因为走的时候匆忙,也没有带盘缠,到京之后北衙又不管吃喝,穷得他吃了一月的白米粥。回来的时候也是借他的盘缠,欠下一屁股债。、
詹师爷也是可恶,借盘缠给归县丞的时候还算了很高的利息。利滚利到现在,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如今归县丞的俸禄都是由他代领的。
周楠感觉一阵痛快,哈哈笑道,詹师爷你不厚道啊!
詹师爷不以为然,说我虽然是读书人出身,可当年跟了县尊四处行商,我就是个商人,别人借我款子,得按照商场上的规矩来办。在商言商,这也是对归大人的尊重。
周楠赞曰:“儒商,儒商。”
很快,周楠就见到詹胖子。他今日来见詹通,所谋极大,经过两日的思索一个计划已经成形。如果做成,仕途将更进一步。
不过,这事得詹通从中出力。
闲臣风流 第一百四十九章 面带猪相心中明亮
见过詹知县,两人寒暄了几句,周楠就道:“朝廷从去年开始就不断下旨命淮安府妥善安置流民,并将此事计入地方官的年总岁考。唐应德三片沙大捷之后,流民更多,就连我安东也来了不少,不知道县尊有何计较?”
詹通:“子木说的是这事啊,去年你不是将流民改为军户,安置在盐场吗?这事做得不错,可惜盐场那边终归是吸纳不了那么多人口。我也拟效法府衙招募流民修筑河堤,以工代赈,借这个机会问朝廷要点款子。我正打算给王府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写信,请他们帮忙向户部和工部要个人情,挪借一些。”
他口中的张先生和李先生指的是张居正和李春芳,现在都是太子左春坊。东宫侍讲,在王府讲学。
这二人后来一前一后出任内阁首辅之职,在京城新一代的政治人物中正红得发紫。
有他们出面,弄点河工款子当不在话下。
詹通是李妃的表哥,这点面子张李还是要给的。
说完这句话,詹知县很大方地说:“可是子木有意承包河工所用材料,县中缙绅也来问过,届时你可以和他们一道做。此乃小事,不需多说。”
周楠心中鄙夷,这个詹胖子做官也是轻省,遇事就知道看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学,就没有点创造性思维吗?而且,一处置政务就想着能不能为自己捞好处a钱,果然是商贾出身。
他笑了笑:“治水造福一方百姓,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不过,这种工程涉及大量人财物。府台大人已经着手在办,县尊跟着做,若是做好了也显不出手段。但若有个波折,却逃不过责任。所谓,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如不做。”
詹师爷知道周楠做事一向勇猛刚进,今日却说出这老气横秋的话,就笑道:“周大人有话但讲无妨。”
詹知县却道:“子木是不是说府衙中私分河工银子一事,本官也有所耳闻,听说衙门里上上下下官吏都得了好处,周大人没有分一杯羹吗?”
这话难免有调侃之意,周楠正色道:“贪墨来是重罪,下官如何敢?有些事,纸包不住火,君子不立与危墙之下,还是不沾染的好。所以,我也劝县尊不要想参与修筑淮河大堤一事,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周楠就大概将宋孔当贪污河工款子一事大概说了一遍,就连宋孔当是严嵩一党的事情也没有隐瞒。
詹通和詹师爷互相看了一眼,面上带着惊讶。是啊,三十万两白银最后用到河堤上不过十万,二十万款子不翼而飞,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詹师爷小心问:“周大人,可是有人上奏朝廷举报宋知府?”
周楠:“倒是没听说过。”
突然,詹通拍案而起,正义凛然喝道:“好一群蟊贼硕鼠,我辈读书人读了一辈子圣贤书所为何事,不就是代天子牧民,开万世太平吗?本官乃是朝廷命官,自然不容这等城狐社鼠为祸百姓,欺瞒君夫朝廷。大路不平,旁人铲。路人尚能如此,本官如何能够置身事外?”
詹师爷大骇:“县尊,不可。想那宋孔当何许人也,严阁老的门人。大老爷若将弹劾折子送上去,最后不也要落到内阁手里。严阁老手握批红大权,直接就把奏折退回来了。到时候,不但宋知府毫发无伤,县尊以后和上司见面的时候又该如何自处?”
周楠在心中翻了个白眼,你詹通是读书人吗?
詹通:“可交到王府,让张先生和李先生转去御使台。实在不行,请高先生转。”
他口中的高先生又是另外一个政治新秀,裕王府侍讲学士,未来的帝师,隆庆五年内阁首辅。
只不过,裕王在位时间实在太短,在位仅六年就驾崩了。隆庆皇帝驾崩,高阁老就被张居正联合李妃和司礼监相干人等赶下了相位。
王府在后来一口气出了三位首辅,这三人都是士林领袖,一等一的政治家。他们是嘉靖留给裕王使用的肱骨,是预先为裕王未来继位组建的中枢决策班底。
由此可见王府星光之灿烂,人脉之雄厚。
表面上看来,詹知县简直就是正义的化身。不明白就里的人,见他不惧上官,不畏权势,只怕要热泪盈眶喊一声青天啊!
不过,詹胖子是什么人,周楠实在是太清楚了。他现在骂府衙一应官员贪污河工银子,如果换他去做这个知府,怕是比宋孔当贪得更厉害,吃相更难看。不然,也不会东施效颦,也要在安东来一个以工代赈。
詹师爷听东主要弹劾上司,大惊:“县尊,此案于你无关,又何必牵涉其中。县尊现在已经贵为正七品朝廷命官,过得几年即可回京,难道还在这淮安做一辈子官。即便揭破此惊天大案,对大老爷也没有丝毫的好处。”
他这句话已经说得很明确了,你詹知县乃是杂流出身,即便动用王府的关系将宋孔当等人一网打尽,难不成还能去做知府?补府同知,给新来的知府做佐二官,怎比得上主印一县的百里侯?当初你老人家能做这个知县,已经是李妃娘娘开恩,给你一个出身。
干满一两届,混够资历就调回京城油水充足的部门发财就是了。比如崇文门课税主官,再比如掌管太仓和禄米仓。
非进士出身的官员,你还想什么职业规划?
而且,你举报那么多人,今后在官场上谁人还敢同你亲近。
詹通满眼热切道:“谁说本官要补府衙的缺了,你的目光真是短浅。难道就不能将目光放在朝堂上,有此大功,六部就算了,其他部院一个司郎级的缺还是能够争取一下的。”
原来这个胖子还有这样的雄心啊,以往还真小看他的。周楠心中赞了一声,没错,以詹知县的出身,一个七品知县算是到头。再升就是知州和知府,他不是进士。按照现代社会的话来说就是没有文凭,这条路已经断绝。
要想再进一步,就只能进中央。确实,六部的主事、郎中他是没有可能的。但其他部员的司级官职多得很,比如钦天监、上林苑监、太仆寺、道录司、理藩院、苑马寺这种带一定专业技能的衙门并没有严格要求,向上浮动两个品级还是有可能的。
这厮又谗又懒又贪,却不想还是挺精明的,真是面带猪相,心中明亮。
看来,这小子是嗅到河工的味道,敏锐地觉察出这是自己上位的机会。
可惜他还是不知道宋孔当贪污的银子最后落到谁的手里,若就这么冒冒失失冲在最前头,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周楠心道:詹胖子你死不要紧,没有你帮忙,我所有的计划岂不是要就此流产。
当下,他也不隐瞒,就将罗龙文那十万两银子的去向隐晦地说了一遍,最后道:“县尊,此案水太浑,不能轻易涉足。”
听说这钱最后有可能充实天子内帑,詹知县面色大变,继尔一脸晦气。喃喃道:“那还说什么,本官还是继续写信给张先生李先生,请朝廷拨款修筑河堤。”
升官不成,就只能想想该如何发财了。
周楠话风一转:“不然,此事并不是没有转机,下官有个念头,想和县尊、詹师爷参详。此事若是做成,知县一个部院主事甚至郎中当是不难。”只要胖子胸中还野心,事情就好办
詹胖子:“子木请讲。”
周楠突然道:“草湾巡检司出缺,且不忙补,可由下官暂署。”
詹知县点了点头:“可以,不过,你要做这个巡检做什么。”巡检乃是正九品武职,管辖地方武装,负责查缉土匪、流民,维持治安,相当于前朝的县尉。按说,应该由中央任命。不过,地方官有提名权。
在遇到缺的时候,知县也可以任命手下暂代,直到新巡检到任。
周楠笑了笑,压低声音说了一番话。
詹知县和詹师爷眼睛越听越亮,最后,詹通击节叫好:“妙,果然妙极,子木,本县马上写信给王府,举报府衙所有官员,还淮安百姓朗朗乾坤!”
就这样,周楠兼任了草湾巡检司巡检。他现在的官名是淮安府理刑厅知事暂署安东县巡检司巡检。
从詹知县那里出来,周楠背着手去了快班,只见林阿二正在院中打熬力气,将一把二十斤重的石锁耍得跟风车一样。
周楠知道他力气大,却不想大成这样。
鼓掌笑道:“好汉子!”
林阿儿扔掉石锁,跪拜道:“见过周老爷。”
周楠:“收拾一下,跟我走。”
林阿二大为惊喜:“可是老爷身边却个长随,需要小人效劳。”
“到是不缺,你还有你哥林阿大收拾一下去草湾巡检司当差,自然有你们的好处。”阿二对自己虽然忠心耿耿,可脑子不太灵光,还需要阿大从旁襄助。
当即,周楠带着林家兄弟去了草湾,召集的巡检司的兵丁训话,说本大人在府衙自有公务,司中一应事务都由林阿二做主,你等当听命行事云云。
安排好一切,周楠就坐船回了淮安,一切照旧。
不过,他一颗被丁知县那老混蛋点燃的心却熊熊燃烧,上位的欲望再也遏制不住。
巡检司巡检相当于后世的县武装部部长,草湾有兵丁百余人,兵甲齐整,是安东县最大一支武装力量。
掌握着这个暴力团体,将来的事情也好办了。
坐在天井中,抬头看着头顶那一方天地,看着来去不定的乌云,周楠心潮澎湃。
闲臣风流 第一百五十章 涟漪消失
周楠现在在府衙里混得极惨,如果再不有所作为,未来的考评得个下下并不叫人意外,如果再过两三年,他这个知事就当不成了。
在封建时代,没有官身,你就是别人的鱼肉。
为了自保,不得不奋起一搏。
他已经想得明白,要想斗垮宋孔当,单凭自己和唐顺之是不够的。
唐顺之现在受尽严嵩排挤,加上又个恬淡的性子,对于官位也没多大兴趣。虽说名望极高,可在朝堂中并没有什么势力。
那么,只能动用詹通背后的裕王府。
王府中的高拱、张居正、李春芳是这个时代精英中的精英,又在翰林院和六部观政多年,整日接触的不是天子就是部堂级高官,政治斗争经验丰富,属于久经考验的革命干部。有这几位先生出面,打垮严党或许没有可能,收拾一个小小的知府还不容易?
周楠也知道此案重大,一旦詹通的举报信送上去,宋孔当等人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
至于詹胖子,有此功劳,又有李妃的背景,回京高就当不在话下。
这一切,从肇始就已经结束。
只是,我周楠以后又会是什么样的命运呢?
仅仅是为了改变现在这恶劣的生存环境吗?不,我想要的更多。
周楠呆呆看天,身边,荀芳语也保持着同样的肢势昂着修长的脖子,目光呆滞,眼中倒影头唐顺之愿意出马,真是喜不自胜。
心学门徒的厉害,丁知县是知道的。这次不但能报得大仇,以此大功,做知府是不可能的。他的目光在朝堂,在六部。一把年纪了,还能发挥余热,做个实权主事甚至郎中。到退休时,一个四品以上高官还是有望的。
丁知县在官场上也没有什么背景,要想上位还只能着落周楠后他背后的唐顺之,想不到周楠如此上道。
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一哄就哄着了。
心怀激荡下,那里还有下棋的心思。整整一个下午,丁知县大败亏输,叫周楠赢去了二两银子。
“得,我一家老小的伙食都有了,以后得多来找姓丁的下棋。”周楠计算了一下日子,从淮安到京城,詹知县的信送过去,朝廷再派员前来处置淮安大案至少一个月
杨车被水中原木夹死一事就这么过去,也没有再提,就好象是一颗石子丢进大海,甚至没有激起小小涟漪。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盛夏,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
这一日,周楠刚在丁启光那里下完棋回到工作岗位,准备熬到申时就散衙回家。突有一书办带信过来说熊理刑召集理刑厅一应官吏有事交代。
等到了理刑厅,其他三个知事已经到了,正和熊仁说说笑笑。
见到周楠来,所有人都收起了笑容。
熊仁呵斥道:“周楠,本官有紧急公务传你,缘何慢慢吞吞?看来,本官前一阵子对你疏于管辖,你这小人对于公务越发地懈怠。”
周楠唱了一个肥诺:“见过理刑,不知老爷传下官有何吩咐?”
熊仁问:“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可是你作的?”
周楠:“正是拙作?”
“哼,我看这诗也不如何?”熊仁冷哼一声:“朱巡按得朝廷旨意,代天子巡视两淮流民安置,本理刑负责接待。他今日已经到了淮安城,正下榻驿馆中。朱巡按久闻紫萧姑娘才名,欲与其一晤。今夜本官想在《绿珠楼》设宴款待朱巡按,请歌女助兴。无奈那婊子推说身子不适。听说你和紫萧熟悉,这事就着落到你身上。若不能将人请来,唯你是问。”
周楠腹诽: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何等绝妙诗词,你却说做得不如何,眼瞎啊!
“理刑大人放心,下官一定说服紫萧姑娘,务必让朱巡按满意。”
在以前,紫萧也派人请过周楠几次。
周楠考虑到自己名声实在太坏,若再和妓家打得火热,实在不妥,就推了。
如今一想起那小巧玲珑的身肢,心中顿时冒起一股热气,竟是把持不住。
“下去吧!”熊仁厌恶地挥了挥袖子把周楠赶了出去。
周楠下去之后,心头琢磨着如何应付朱巡按的这此巡查。
所谓巡按,就是后世影视作品中的八府巡按,名头听起来非常响亮,乃是朝廷派出的钦差,见官大一级。
没错周星驰《九品芝麻官》中的包龙兴就做过这个官,甚是威风。
其实,巡按的品级并不高,也就正七品,通常由新科进士担任,做为中央特派员巡视地方,并积累为政经验养望。
巡按为期一年,办完差事还朝之后安置都非常不错,通常会去都察院做言官。
言官是什么,专门该官员挑错的,你弹劾的官员越多,政绩越突出。所以,一提起巡按,地方官员都非常头疼,其中以负责刑狱的通判、推官最甚。
前头说过,地方省一级根据职司不同分为负责民政的布政使司、负责刑狱的按察使司,和负责军事的都指挥使司。后来因为吏治败坏,三司官员不仅腐败,而且无能。根本无力处理地方事务。
中央就直接排遣中央官员来给地方衙门擦屁股将三司的权力尽数收回,分别是管民的巡抚、官军的守备太监和管刑监狱的巡按,谓之三堂。最后,三堂由临时的派遣机构演变为常驻机构。
去年是大比之年,这个朱巡按应该是刚中的进士,然后被派遣巡按两淮这个美差,前程看好。
这人又是什么背景,周楠将今年的邸报翻了出来,查了查新科进士的名单。看到朱巡按的履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过年时刚死的石永石大人的侄儿,那就难怪了。”
闲臣风流 第一百五十一章 前夜
石永,字寿卿,号静斋,北直隶威县人。嘉靖十一年进士,由中书舍人历监察御史、南阳知府、滨州通判、南京太仆寺丞、平阳知府。升都御史,巡抚延绥,改南京大理寺卿,迁南京兵部右侍郎。进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湖广川贵军务。不久,改户部左侍郎,今年过年的时候死于任上。
从石大人的做官经历来看,这就是个老监察出身,言官清流中的标志性人物。
朱巡按作为他的亲戚,估计将来也会走言官这条路,这次巡按两淮,估计就要接收石大人的政治遗产。巡按差事办妥,一个六部给事中是跑不脱的,从此走上仕途的快车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