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皇刘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牛道人
吕布:“呵呵……”
王允:“奉先,你为国效力,多有殊功,你看董卓才给你什么?一个中郎将而已,不划算啊!”
吕布:“呵呵……”
王允:“奉先,你一身本事,董卓却让你做个亲卫头目,简直是浪费人才啊,压根就不重视你嘛!”
吕布:“呵呵……”
…………
王允把能想到的,都说了一遍。实在是没词了,见吕布还不表态,不禁有点急了。于是沉默了一会,方道:“奉先与貂蝉姑娘之事若发,董卓会如何?”
吕布勃然色变,正欲暴起。便见王允摆了摆手,平静的道:“老夫无有他意,只是想告诉奉先,老夫能知道,董卓未必不会不知道。毕竟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吕布双手握拳,狠狠道:“以某之身份,求一普通使女,太师岂有不依之理?”
王允哦了一声,便转移话题道:“奉先若从我之计除此国贼,事成之后,老夫必上奏天子,表奉先之功,到时,万户侯何足道哉?”
见吕布稍有意动,王允便又趁势打铁,道:“奉先助我,乃是正义之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董贼祸乱天下,威逼朝廷,种种逆举,罄竹难书。以正讨逆,拨乱反正,岂有不胜之理?将军到时必然名震天下。功成名就,美人在怀,岂不快哉!”
吕布身形一动,正欲答应,把眼一抬,却见王允一脸急切,不禁心中一动,刚抬起来的臀部,又坐了下去。王允见吕布心动,不由大喜,心道,成了。却见吕布忽然又坐了回去,又回到刚才安稳如山的状态,这下便急了。事已至此,王允把心一狠,眼一闭,咬牙道:“事成之后,老夫愿与奉先共掌朝政!”
这下,倒是让吕布惊喜到了。想不到王允还有这么一块馅饼分给自己。幸好自己稳。王允心中却是在滴血。他曾经发誓,除掉董卓之后,再也不会容忍武人乱政。结果事到临头,却是自己推了吕布一把。唉,罢罢罢,两害相权取其轻,毕竟吕布资历人望,皆不如董卓。想来到时对朝廷也没什么危害吧。王允暗自安慰自己道。
吕布沉默了会,这才开口道:“奈如父子何?”
王允大怒,到这份上了,还装什么装。却又不得不替吕布找个台阶下:“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
吕布这才应允下来。
王允这才转怒为喜。见谈妥吕布,王允竟是一刻也不想等,连忙着亲信请了士孙瑞、杨彪两人过府。就要趁热打铁,把动手的日子和时机给敲定。一次谈妥,免得下次再见,出了纰漏那就完了。
不一会,士孙瑞与杨彪两人乔装而来。
四人围成一个圈,在狭小的房间里细声密议起来。
王允道:“下月初有大朝会,到时天子在未央殿召集群臣。这一日,董贼必定会参加。动手便定在这一日!”
众人皆点头称可。董卓如今身份尊贵,除了大朝会,一般难得见他上殿朝拜皇帝。虽然他可以剑履上殿,但奈何天气渐热,董卓又过于肥胖不想动,所以把动手的时候定在大朝会之日是合适的。
至于地点。众人讨论一番后,便定在未央宫掖门。董卓出行,前呼后拥,步骑甲士数百人,真动起手来,就算董卓死了,搞不好在凉州精锐的拼死反击下,也要弄个两败俱伤。众人自然不愿意如此。未央宫掖门,董卓到了皇城内,自然不会带这么多人进去,吓到皇帝和大臣了怎么办?
到时,便只有吕布和少量的卫士在侧。这才是最佳的动手时机。
王允犹不罢休,让吕布遣心腹甲士十数人,伪作禁军,值守掖门,到时一起动手。吕布也依了。然后就轮到吕布发挥了。他毕竟作为专业人士,搞这个还是驾轻就熟的。杀丁原已经干过一回了。于是吕布画了一幅草图,告诉大家,他将如何调兵,防止凉州人马的反扑,诸位在什么时候要及时封锁宫门、城门,抓捕董贼逆党,如何善后……
吕布还是很有几下子的,把王允等说得一愣一愣的,心中佩服不已,叹道,干这种事,还是要武人来。让他们来,怎会如此周到。
众人又讨论了一遍,觉得万无一失,这才分批悄然散去不提。
董卓死到临头,犹不自知,依然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就连远在青州的刘备,都通过密报知道了吕布王允他们要动手了。
刘备在下达最后一道命令,让密谍无论如何也要保住貂蝉、蔡邕、杨彪等人的性命,其他让他们见机行事后,便不再管了。路途遥远,就算是借助苏双他们的商路,信件的传递也是极其缓慢的。
曹操在兖州,第一次以兖州牧的身份露面,就是召集州中群臣,郑重宣布,自己将不惜一切代价,扫平境内黄巾余孽,为刘君侯报仇,为兖州战死的军民报仇,为兖州数百万子民的安全稳定而奋斗!
曹操声情并茂,讲述了自己与刘君侯的过往交情,讲述了自己与刘君侯初见时刘君侯的风姿,讲述了一起讨董时携手并进的情谊。讲到情深处,潸然泪下。兖州上下官员,也为曹操与刘岱的“深厚情谊”所感动。只有从头到尾的知情者鲍信,在下面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谓。其余的官员,都为曹操的言辞所动,就算是心里面抗拒曹操成为新一任州牧的,心里面也不禁在动摇,或许,有这么一个讲情义的主公,也不错?
在选了一个好日子,将刘岱隆重葬于城外一个风景极佳的墓地后。曹操便开始整顿兵马了。他手中军队,压根还没有兖州兵马一半多。于是,曹操先是把老弱病残给剔除,然后把自己所部精锐打散,掺入兖州原有军队中。然后各使亲信大将统军,牢牢的把握住了兖州的军权。兖州旧将,除了曹操的老友鲍信曹操不太好意思下手外,其他人,要么就是调任他职,要么就是给挂起来了。
曹操为兖州牧,又得两人相助。一人曰陈宫,字公台,东郡人。性刚多谋。为兖州从事,刘岱死,他与鲍信一力主张迎曹操为兖州牧。曹操入昌邑,召陈宫会见,陈宫褒贬时弊,言辞犀利而有物。于政事、军事上各有新颖观点,所论颇为不凡。曹操见之大喜,命其为主簿。
又有一人曰毛玠,字孝先。陈留人。少为县吏,以清公称。中原乱起,黄巾肆虐,毛玠辞官欲避祸荆州,将行,闻刘表在荆州,不修德政以养民,却穷兵黩武,加赋征兵,使人与袁术相争南阳。毛玠不喜,于是留在兖州。刘岱死时,毛玠正在昌邑访友。曹操至兖州,闻毛玠贤名,辟其为治中从事。
毛玠见曹操,进言曰:“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曹操闻之大喜,转其为幕府功曹。
此时的曹操,麾下人才也渐渐充盈,气象渐新了。
却说孙坚在荆州,与黄祖相抗,大小数十战,各有胜负,士卒疲惫畏战。而袁术在南阳,骄淫奢侈,为自己享受,起馆阁,建园林,乱加赋税,弄得南阳偌大一个郡,民怨沸腾。于是粮草竟然不能如期送至孙坚军中。孙坚为此,愁眉难展。整日思索如何能够调离前线。这仗,孙坚也不想打了。
这日孙坚在营中枯坐,忽听得黄盖在外求见。孙坚不禁一愣,公覆不是才去南阳催粮去了么,怎么回来得如此快?
;
汉皇刘备 第二百一十七章 凉州风云 七
黄盖腾腾走进孙坚帅帐,一脸气愤与羞愧难当:“主公,末将有负主公之托,前来请罪!”说完便单膝跪了下去。
孙坚一头雾水,忙扶了起来,欲问个究竟:“公覆,出了何事?”
黄盖愤愤不平,道:“某奉主公之令,前往南阳催粮。却只得了三千石掺了沙石泥土的陈粮,某一时激愤,前往仓曹理论。不料仓曹与某言,再纠缠不休,就连这三千石粮也没了。某欲发怒,却想着军中无粮,只好护了这三千石粮草回来,途中打探得清楚。原来是后将军府入不敷出,将军粮倒卖以供府中用度,真是可恨!”
孙坚闻言,不禁须发皆张。他素来性烈如火,早就对袁术坐拥豫州和南阳富足之地却只知享乐不思进取有意见了,如今又克扣自己军粮,这破事不止第一次发生了,莫非以为我孙文台好欺负不成?孙坚想起追随自己的淮泗健儿,他们为自己流血流汗,付出生命,自己却连一顿饱饭都不能满足他们……孙坚怒气勃发,挚刀在手,怒道:“袁氏子不足与之谋!”
其实战争打到现在,已经不是孙坚所想要的了。而刘表也是一肚子苦水没法说。当初他新入荆州,要立威,要转移一些矛盾,自然是想挑起战争,在夺回荆州南阳的口号下,带领荆州军民齐心合力打上一仗。后来夺回了一些地盘,然后荆州内部也整顿得差不多了,刘表打算见好就收。结果就莫名其妙给卷进二袁之争,抽不了身了。
那还是袁绍没去冀州的时候。那个时候袁绍左思右想,想谋块地盘安身。想来想去,就把主意打到弟弟袁术的身上了。袁绍觉得,弟弟袁术得天之厚,占了南阳和豫州,这两块地,都是天下少有的菁华所在。弟弟在南阳,那么自己便去豫州。到时两兄弟在一块,也有个照应不是?想得很好,于是袁绍便开心的给袁术写了封信,姿态放得很低,言辞也很恳切。可惜袁绍这么多年,还是没看透他这个弟弟。
袁术接到兄长的来信,不屑一顾,凭什么我的地盘,你一封信,我就要让给你?想也休想。不过毕竟是自己的兄长,不好口出恶言,于是袁术便信也不回,假装没收到信件一般装糊涂。
袁绍等啊等,盼啊盼,结果却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讯。这下他总算明白过来了,人家袁公路长本事了,翅膀硬了,开始不拿他这兄长当一回事了。袁绍也来了脾气,好好和你商量你不听,非得我动手来抢是不是?孙文台名为豫州刺史,却给你干着先锋大将的活,这豫州给我不是挺好的吗?
于是袁绍便表好哥们会稽周喁为豫州刺史。周家兄弟周昕、周昂、周喁,都算不错的人物。素来与袁绍亲善。周喁带了人马,便兴冲冲的去抢孙坚的豫州。孙坚在荆州与刘表交锋,道远不能归。袁术闻之,大怒。这就是你袁本初作为兄长的本事?趁着弟弟和敌人打仗你就派人来抢地盘?这背后一刀子,让袁术差点丧失理智,于是在亲率大军,击退周喁后。袁术就和袁绍开骂了。袁术亲自写了许多信件去骂袁绍。刚开始袁绍也羞愧难当。毕竟这事自己干得不怎么厚道,关键是还居然没有成功。要是成功抢了豫州,袁绍便也无所谓了。
刚开始,袁绍还保持沉默,结果袁术骂上了瘾,停不下来了。泥人还有三分火性呢。袁绍心想,够了啊,我是理亏,不也给你骂了这么久吗?你竟然还不停,那么就不要怪我不留情面了。
于是,一场兄弟之间的隔空对骂,轰轰烈烈开始了。演变到最后,就是袁家兄弟各自找帮手。结果到了最后,还是袁绍比较会做人,在争取盟友的争斗中,他又占了上风。袁术折腾了半天,诸侯们不是一声不吭保持沉默,便是态度暧昧。只有徐州陶谦,明确表示支持袁术。于是袁术大怒,骂天下诸侯宁可追随家奴也不追随他(袁绍是庶子)。又放出流言,说袁绍非袁氏子。这下袁绍是彻底的生气了。这事不管是不是真的,丢的都是他袁绍和袁家的脸面。他想不到袁术如此的不理智,在外面这般胡言乱语。于是袁绍也发火了,遣使拜访刘表,对刘表遣军夺回南阳的举动表示了赞赏和支持。刘表大喜,得到朝廷的支持(袁绍此时几乎就代表洛阳朝廷),虽然只是精神上的支持,也足以证明,他讨伐袁术,是正义的,正确的!
于是刘表便着黄祖、刘磐等与孙坚纠缠个不休。双方你争我斗,打来打去,战火便没停过,一直延续到现在。再想抽身,却是仇恨已深,两边都不怎么想撤了。
这也导致了袁术遣使勾结公孙瓒,许下诸多好处后,两家就此结盟。日后公孙瓒卖力配合袁术,和袁绍争夺冀州,连番大战,除死方休。
孙坚在大帐中发了一阵无名火,忽然开始懊悔起来,当初投在袁术门下,是不是一个错误?看来,得好好考虑以后的事情了。
夏五月,长安天子大会未央殿。董卓冠冕朝服,在侍从的搀扶下,出门登车。董卓横行无忌,车驾违制,几与天子同。方升车,忽然拉车的白马人立而起,长声悲嘶。董卓为马所惊,堕落地上,朝服为泥所污。于是又入内更衣。其新宠之妾私谓曰:“主上,骏马无故而惊,其意不祥。主上不如称病不朝。”
董卓正伸着双手任由侍女更衣,闻言睁开双眼,伸出肥硕的手掌在爱妾白腻的脸蛋上拧了一把,粗声笑道:“老夫亲军数百,兼有奉先万夫不挡之勇,便有不祥,又能奈老夫何?”
于是竟不听,又复出门。不过董卓心中也有点嘀咕,于是又调精卒一千,拱卫左右。自府上一直至皇宫前,陈兵夹道,左步右骑,屯卫周匝。又令吕布亲自驾车。一直到了宫门,安然无事。于是董卓这才放下心来。吩咐几句,让精卒自返军营,而留亲卫在外相候。
吕布驾车,一路入了皇城,到了宫门前,马又莫名而惊,四蹄刨地,死活不肯前行,董卓心中惊异怪惧,于是吩咐道:“奉先,老夫突感不适,欲返府歇息,驾车回罢。”
都行了九十九步,就差最后这一下了,吕布哪里肯干,于是劝道:“大人,已到未央宫门前,若不入内,恐为人笑大人惧天子与诸臣。我自护卫大人上朝,朝堂之上,有谁可挡我?”
董卓踌躇再三,遂决定前行。毕竟他也曾经是凉州有数的猛将,又兼吕布威名着著,确实是没什么可以担心的。真有什么事,皇城内外,都是他的人马。谁动谁死。想到这,董卓彻底放下心来。
方入掖门,有卫士前来迎住。董卓能把马车直接驶到未央宫前,已经是很了不得了。人家入宫就要步行,他倒好,直接爬台阶入宫朝会就行。跋扈如此,也难怪绝大多数人看他不顺眼。
董卓方下车驾,旁边便闪出李肃来,持戟突刺董卓。一戟正中董卓前心,李肃大喜,却见董卓毫发无损。原来董卓朝服内,着有精甲,戟不得入。此时董卓也愣住了,他压根就没想到,有人居然狗胆包天,真的敢行刺他,还是在未央宫门口。一时之间,竟然没有反应过来。
李肃见董卓愣住,提戟又刺。风声惊醒董卓,本能一躲,一戟刺中左臂,鲜血便瞬间涌了出来,沾湿衣甲。
董卓又惊又怒,边躲边大呼道:“奉先何在!”
吕布从怀里摸出一份帛书来,高举过头,大声应道:“有诏讨贼臣!”
董卓瞬间便明白了,怪不得今天出门,诸事不利,原来自己身边有一个头号反骨仔。可惜一切都晚了。董卓看了看围拢在自己身边的亲卫,心道这点人又怎么会是豺狼吕布的对手?于是戟指吕布,怒骂道:“庸狗敢如是邪?”
吕布被董卓当众大骂,脸色涨红,持戟便来杀董卓,董卓亦拨剑在手,前方亲卫死命相护,未数合,便被吕布、李肃率众戮死。董卓提剑来取吕布,被吕布一戟随手拨开,而后一戟闪电般刺出,正中董卓咽喉。
董卓喉间嗬嗬作响,拼尽最后的力气骂道:“狗贼!尔不得好死!”然后诸人一拥而上,乱刀将董卓砍翻在地。
董卓最后留恋的看了一眼这世间的景色,然后慢慢的闭上了眼睛。他怎么也想不到,他这一生波澜壮阔,享尽人世富贵、坐拥雄兵十万,竟然就在此处终结。实在是变生肘腋之间,防不胜防为竖子所欺。恨呐!
贾诩初为太尉掾,随董卓入长安。数献策,又好谏,为董卓所不喜。出为讨虏校尉,随牛辅率军屯陕地。这日贾诩夜观天象,见西方有大星,光芒有角,坠于西北,隐隐有声。不禁大惊,长叹道:“噫,太师危矣!”
数日后,果有急报来,太师董卓,于未央宫前,为吕布所刺。
;
汉皇刘备 第二百一十八章 凉州风云 八
感谢书友半渡而击、书友狮之心666、书友江湖过客,,,,,的打赏,谢谢大家的支持。
长安群臣聚集未央宫,朝拜天子。知情人王允、士孙瑞、杨彪等脸色如常,内心却甚是忐忑不安。
这时,隐有喊杀声从殿门外传进来,天子与诸臣大惊,不知发生何事,王允等却双拳紧握,藏于袖中。天子正欲使执金吾率值守卫士出去查探时,吕布却蹬蹬蹬的踏入大殿之中。
却见吕布全身戎装,一脸鲜血,杀气腾腾的冲进殿来,方入殿,便拜伏于地,双手高高把董卓头颅举起,大声道:“陛下,臣吕布奉诏诛董贼,今董贼首级在此,臣特来缴旨!”
吕布进殿时,王允便回身看到了吕布手中拎着的首级,不由激动得全身颤抖。老天开眼,这恶魔总算是死了。王允长吁了一口气,不用再提心吊胆了。
长安天子坐在御座上,见吕布一脸凶神恶煞,还以为这凶人反了,正惊骇间,却听吕布说奉诏诛了董卓。大喜之下,不禁愣住了。奉诏,奉谁的诏?天子把眼光看向王允等人,见王允等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天子也是松了一口气。是司徒等人筹划便好,要是是吕布擅自行动,那性质又不一样了。
于是天子清了清嗓子,道:“吕卿辛苦。为国除此逆臣,功莫大焉。三府诸公可在,请议吕卿之功!”
司徒王允出列,向前一步,礼道:“陛下,吕将军奉诏诛逆,有大功于国家。当重赏之。臣以为,可拜吕将军为奋武将军,假节、仪同三司!”
假节在汉代,与持节、使持节、假节钺是同样的意思。就是代表天子。仪同三司(司马、司空、司徒),就是职位不是三公,却给予三公同等的待遇。这权力就非常大了,王允也算是兑现了当初的承诺。
天子沉吟了一会,终于缓缓点头,道:“可!”
又道:“此殊功,非重赏不足以犒功臣。可封吕卿为温侯,食邑三千户。另赐金三百斤、绢三百匹。其余有功将士,命有司议其功。”天子其实还想多给点物质奖励,奈何国库实在是拮据,只能这样了。
吕布等天子说完奖励,心中一盘算,不错,很划得来嘛。于是伏地谢恩:“臣敢不效死!”
王允见天子眼睛看着董卓首级,脸色不太好,知道这血淋淋的头颅确实是有些吓人,于是便对吕布道:“还请吕将军召集部曲,封锁四门,抓捕董逆党徒!”
吕布脸色一凝,道:“王公,抓捕逆党本将责无旁贷,只是还请王公另行遣人布防,以防凉州诸军反扑!”
王允心中一惊,暗道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在殿中一扫,便发现了皇甫嵩,不由大喜。皇甫义真世代为将,威名远播,最关键的是,他也是凉州人,又久在凉州为将。若他出门,何愁凉州军将不服?
于是又请旨,拜皇甫嵩为车骑将军,使其主持长安城内诸军事。
吕布先是率了一营禁军,出了皇城,将董卓等候在外的亲卫给杀得干干净净。见左近诸士民或有恐慌者,便挚诏书在手,翻身上马,飞奔疾呼:“奉旨诛贼,卓已伏诛!奉旨诛贼,卓已伏诛!”声震宫禁内外。
身后禁军士卒与百姓闻之,皆呼万岁!吕布所到之处,百姓闻之,歌舞于道旁,街肆之中,无数士民买酒称肉,呼朋唤友,以示欢庆。
董卓自来长安,不束士卒,毫无军纪。凉州军祸乱士民久矣,是以士民无不痛恨入骨。得闻董卓伏诛,无不拍手称快。
随后,皇甫嵩率禁军出宫,维持秩序,守护四门,于长安城中按名单搜捕董卓同党。
吕布出了城,飞骑至并州营,与众将道:“某今奉旨除贼,诸将听令,速速整顿军马,随我前往董府。”张辽、高顺等轰然应诺。
吕布引了三千铁骑出营,行至半道,乃使张辽、高顺引二千兵至郿坞,搜捕董卓族人。自己引了一千余人,径往董府去了。
到了董府,却是已经有兵卒在抓捕董卓家小了。吕布大惊,驱马前行到府门,翻身下马,抓了一小兵一问,原来是皇甫嵩遣兵至此。吕布担心貂蝉,便飞奔入内,寻找貂蝉去了。
却说吕布扑杀董卓时,董府中一个家仆打扮的精壮汉子,已经悄无声息的靠近了貂蝉所居小院。貂蝉正在对着铜镜发愁,忽然院内传来毫不掩饰的脚步声。貂蝉一惊,以为是太师派了人来。忙出了闺房,一看之下,却原来是一个从未见过的中年家仆。不由疑云顿生,问道:“你是何人?”
那精壮汉子咧嘴一笑,道:“可是貂蝉姑娘,某奉主公之令来见姑娘。好教姑娘得知,董卓败亡在即,我家主公恐姑娘有甚闪失,特命某前来接姑娘出府!”
太师败亡在即?貂蝉心中冷笑一声,鬼话连篇,身份可疑,信你才傻。于是貂蝉微笑一声,便扯开嗓子大喊:“来人呐!抓贼啊!”
抓贼这两个字还没喊出口,便见那大汉脸色一变,抢步上前,一把捂住貂蝉的嘴唇。貂蝉又惊又怒,奋力挣扎,那大汉苦笑一声,低声道:“姑娘,在下并无恶意,这就放开姑娘,不过姑娘须答应我,不得再喊人了,可乎?”
貂蝉用力的眨了眨眼睛,那大汉便把手一松,又往后退了几步。貂蝉手后胸口,大声喘息了几声,见此人老老实实站在丈许远的地方,并无其他举动,稍放下心来,便并未再喊,只是看着那大汉,疑道:“你家主公是谁?说出来,我便信你!”
那大汉道:“我家主公名讳不便相告。姑娘若信我,便可随我出去避祸。若不信我,便待在这罢。”
貂蝉又往后退了一步,那大汉见貂蝉不信,便冷笑道:“姑娘待在这应该也没事,要知道,杀董卓的便是那董卓心腹吕布,嘿嘿。想必姑娘对吕布熟得很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