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1982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刀削面加蛋
赵东升显然是感觉段云英语水平不会有多高,所以提前给段云一些告诫,让他可以见机行事
第二百四十四章 市局会议
“谢谢书记提醒。”段云点头说道。
“那你先回去忙吧。”赵东升微笑着示意段云可以走了。
离开书记的办公室,段云思索了起来。
对段云而言,这似乎是一个机会,能在轻工局当翻译的话,将来局里肯定是会和外商打交道的,而自己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领导和外国专家,甚至有可能踏出国门!
不过目前段云尚且还不知道这次局里召集他们到底要翻译什么东西,所以下午开会段云还要看看具体情况。
……
下午一点多,段云和程清妍以及其他厂领导骑着自行车前往了市区。
后世人很难想象,一个两千多人的国营大厂,厂领导居然没有专车,但在当前的国内,这还是个很正常的事情。
汽车在0年代还比较少见,只有像矿务局和616这样大单位才会有专供领导使用的小轿车。
当时国内最多的国产轿车是上海牌的轿车,这种车年产量很少,外壳基本都是工人手工一点点敲打出来的,用的是金凤65q的发动机,耗油很厉害,即便如此,在那个年代能开这种车的也绝对不是一般的人物。
大兴市的轻工局就坐落在市政府的对面,段云一行来到这里的时候,大门口已经整齐的停了上百辆的自行车。
这还是段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心情还是有点兴奋的。
大兴轻工局下属的单位很多,0年代的大兴轻工业相当的发达,民生方面,糖厂,肉联厂,纺织厂,制药厂等等。
另外这个年代的大兴工业方面也是有规模有深度,很多品牌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名气。
当年大兴人最放心最喜欢的就是“大兴牌”。那时的大兴是中国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城市之一,也中国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工业城市。
只不过后世由于政策和几届大兴市当家人的不作为,大兴的诸多企业面临市场的残酷竞争,缺乏政策支持,最终一一走向了破产和消亡,只剩下了煤炭这唯一的支柱产业,这其中有很多值得人深思的地方。
会议是在轻工局的大礼堂举行了,主持这次会议的正是大兴轻工局的局长瑞阳。
这次参加会议的领导干部基本都是各个单位一把手和二把手,段云和程清妍坐在一起,只不过这种场合下两人基本上不说话,毕竟厂长和书记就在旁边。
而让段云和程清妍有些意外的是,他们在这次会议的会场上看到几个夜大的同学,他们这次也是被各自的单位领导带来的,估计也是来参加这次翻译工作的。
市局单位翻译东西居然兴师动众要全市下属单位派来这么多的高学历人才在后世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这也反映出了改革开放伊始,国内人才存在严重的严重的青黄不接的情况。
会议开始后,副局长先宣读传达了几个轻工部下达的几个新文件,其中包括一些强化国企管理,以及技术引进的事情。
随后,局长瑞阳也开始了发言。
瑞阳的发言稿很长,但基本上不怎么看,口才相当了得。
段云能看的出来,瑞阳确实是个很有才干,也很想做出一番大事的人,听的讲话很有激情,说的很多事情也都是国企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不过在段云看来,当前很多国企依旧是一潭死水,瑞阳的很多想法实际上是无法根治国企身上的顽疾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前很多国企都完全没有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宁可不作为,也不会冒险对企业做出任何改革的。
没竞争意识这是国企的一个死穴,体制不改革,瑞阳有再高的志向和决心,也很难力挽狂澜。
会议整整持续了三个小时,而散会后,段云程清妍和其他各单位带来的人则被工作人员请到了轻工局的会议室中。
这次各单位带来的英语人才足有一百多人,而当众人进入会议室的时候,顿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
原来,此时会议室的办公桌上,放着整整三个大纸箱的图纸和文件,上面全部都是用英文撰写标注的,密密麻麻的,看的让人有些头皮发麻。
看到这一幕,段云立刻就明白为什么轻工局会叫来这么多懂英语的人来开会了。
机械图纸以及相关技术资料的翻译难度很高,其中一些机械上的专用术语和词汇就算是让一般懂中文的外国人翻译也很困难,很多都是相当冷僻的单词,除了要具备深厚的英文水平,同时还要对相关的设备技术有所了解,才能完整准确的翻译出合格的译文。
另外如此多的图纸文件,工作量也是相当恐怖的,如果一两个人翻译的话,恐怕半年时间都翻译不完,所以这次轻工局才会动员下属所有单位的懂英语的人才过来。
“大家都来了。”
此时局长瑞阳走进了会议室,微笑着挥手和众人招呼了一声,走到了那堆文件的面前。
“瑞局长,所有的汽车厂生产线的图纸和文件全都在这里了。”旁边的一个工作人员对瑞阳说道。
“嗯。”瑞阳点点头,随即用手轻轻拍了下面前那一箱子外文图纸,对众人说道:“大家都是各单位的外语人才,我这里也就长话短说,这些文件是咱们局准备向西德引进的汽车生产线图纸和文件的复印件,虽然说设备是国外淘汰的技术,但在国内来说还是非常先进的,也值得学习和借鉴,今天叫大家过来,就是希望各位能帮着进行翻译,因为外方的人员还等着局里回复,所以时间有限,每个单位负责翻译一份,希望大家能重视起来,期限为一周,大家翻译完成后,就直接送交到局里的档案科,各位还有什么问题么”
瑞阳很明显是想将这些图纸翻译摊派下去,虽然人多进行翻译难免会出现由于水平参差不齐,译文出现错误的情况,但在当前这种极度缺乏专业翻译人才的情况下,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第二百四十五章 翻译任务
后世的年轻人可能没多少听过大兴还有汽车厂,但实际上十年代的大兴确实是有汽车厂的,而且当时还名噪一时。
大兴汽车厂始建于1956年,是国家轻型汽车定点生产厂,中国一汽集团的成员厂,中国公路机械公司成员厂,是交通部,公安部,司法部,最高检,最高法等部门专用汽车定点生产厂。当时的云冈汽车电视广告词是:“云冈汽车,行家的选择”。
当时无论走到哪,“大兴制造”四个字似乎都无形中带著光环。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大兴火车站出站口北侧,有两块巨型广告牌,它们分别大兴汽车制造厂的“云冈汽车”、大兴总参汽车制造厂的“塞北箭”,在那个汽车尚未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年代,这里曾经是一个令大兴人自豪的窗口,也是一个令外地游客眼热的窗口。
但是最终好景不长,大兴的汽车还没赶上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就突然偃旗息鼓,没有了下文,由于没有销路,中央政府也收紧汽车生产牌照的管理,早早便关门大吉了。
而这次瑞阳是打算和西德方面洽谈,购买一套他们已经淘汰的汽车生产线设备。
说是一条生产线,但其实只是生产线上的几个关键设备。
虽然这套设备在技术上已经有些落后了,但放在国内依旧是非常先进的,当时中国主要汽车还是40年代水平,引进苏联的技术,由于历史原因,技术基本原地踏步,没啥进步,由此可见八十年代国内的汽车制造和国际差距和何等之大。
至于不引进国外最新的汽车制造技术和生产线,一方面原因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对国内的技术封锁,另外一方面则是国家外汇少,家底薄,所以就算西方国家肯卖给中国全新是汽车生产线,高昂的价格也不是国家能承受的起的。
中国和西德是1971年建交的,西德也是这个年代和中国关系最好的西方国家之一,这次打算出售的淘汰汽车生产线报价非常的便宜,而且还提供相关的技术资料,所以几个月前瑞阳出国考察的时候,对这条汽车生产线非常的感兴趣,当即和部里打了一份报告,报道获得批准后,瑞阳从西德方面拿到了设备图纸,打算翻译出来后让大兴汽车厂进行讨论研究,最终制定一份最合适的购买方案。
“瑞局长,翻译这个实在是超出了我的英文水平。”此时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看了一眼堆在最上面的英文文件后,皱着眉头说道:“万一出现错误的话,我这可是帮了倒忙啊……”
“这不是硬性任务,感觉自己能力不行的可以不用接这个任务。”瑞阳沉吟了一下,接着微笑着对众人说道:“不过如果大家谁能把这些外文资料翻译好的话,局里可是会有奖励的……”
“瑞局长,有什么奖励啊,能和我们说说么”此时一个胆子比较大的中年女子面带笑容的对瑞阳问道。
“如果翻译水平高,口语也过关的话……有可能会出国和外商谈判。”瑞阳沉吟了一下说道。
瑞阳话声一落,现场顿时躁动起来。
对这个年代的人而言,想走出国门无疑难度极大的,但凡能公费出国,那绝对是一个很大的荣耀和机会。
“咱们轻工局目前没有专门的翻译人才,本来我可以和部里申请,但批复需要等待太长的时间,所以我就想着在咱们大兴寻找这样的翻译高手,如果你们当中真的有这方面的能人的话,我还可以把你们调到局里工作,解决干部编制!”瑞阳眉头一挑说道。
听到这里,现场众人再次动容。
其实今天来的众人基本上都是中专以上的学历,在厂里也都是干部编制,并不需要瑞阳提干,但轻工局是上级单位,从国企调入到事业单位,哪怕是平级,职称和待遇也是会有所提升的,最少也能提升半级,而且翻译这份工作比较吃香,日后还是可以跟随领导经常出国的,所以瑞阳给出的这个奖励确实非常的诱人。
“如果大家没有退出的,那就辛苦大家了。”眼见众人再无退出的意思,瑞阳对身边工作人员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将这些早已分类好的图纸资料复印件分给了在场众人。
“注意资料的妥善保存。”瑞阳安顿了一句后,一挥手说道:“拿到资料后各位就可以回去了。”
众人闻言,这才带着资料纷纷离开了。
其实刚才也有很多人是准备打退堂鼓的,但听到瑞阳给出的奖励如此优厚后,就都纷纷改变了主意。
光是能公费出国一条,就足以让人心潮澎湃了。
至于翻译水平不高,如果勤查英汉词典的话,也是可以勉强完成翻译的,很多人也都是打着这个主意准备尝试一下的。
段云也拿到了一个装有资料的档案袋,袋子上写着‘冲压机b—5号’的字样,打开看了一眼,发现里面起码有将近一百页的图纸资料。
“你英语水平怎么样”走出轻工局的办公楼后,程清妍对段云问道。
“够用。”段云微笑着回道。
“我可能要差点……”程清妍轻叹了一声,说道:“如果能有机会出国就好了,可惜当初我们学校英语教的不多,能不能翻译出这些资料还是个未知数呢。”
“如果你觉得麻烦的话,我可以帮你翻译。”段云说道。
“这么多图纸资料你一个人能翻译的过来么”程清妍闻言摇摇头,接着说道:“这些资料文件翻译起来可不是会几个单词就行的,有些东西是需要一些相关的机械基础才能翻译到位的。”
程清妍家里就有很多的外国资料书,都是她父亲托人从国外带回来的,程清妍前段时间为了研究强力喷丸机,也翻阅过一些外文资料,但这些资料主要是俄文的,英文也有,不过程清妍上学的时候没上过多长时间的英语课,所以英文水平一般,翻译起来相当吃力,只能靠查英语词典挤牙膏一般慢慢翻译……
第二百四十六章 技术资料
“没有关系的,英文我还是自学过一些的,翻译这种东西没什么问题的,你要是自己有把握,那就不说了,如果没有把握的话,我可以帮忙。”段云正色说道。
“那……就麻烦你了。”程清妍犹豫了一下说道。
对程清妍而言,英文翻译这么多的图纸资料绝对是个噩梦,以她的翻译速度,虽然也应该可以在一周内完成任务,但耗费的精力会很大。
另外程清妍最近这段日子正忙于强力喷丸机的组装制作和调试工作,实在没有太多时间做这也的事情,所以尽管程清妍不想麻烦段云帮忙,但最终还是选择将翻译工作全部都交给段云一个人来做。
“不麻烦,反正我平时在单位也没什么事情,与其闲着,倒还不如借着这个机会再提高下自己的英语水平。”段云微笑着说道。
其实段云心里早有盘算,以他的翻译水平,在轻工局下属这些企业中,应该算是最高的了,尤其是口语水平,他是绝对自信的,毕竟在前世进修博士的那些年,他没少和学校的外籍学生交流,这种经历和环境是这个年代大学生所没有的,更不用提今天参加会议的那些中专生了。
在当今国企这个升职讲究学历和资历的年代,段云夜大文凭虽然将来也能一步步的获得提拔,但总是要熬些年头的,倘若这次能成为轻工局的翻译,再有出国的经历后,他的升职速度肯定会快很多,这点是可以预见的!
另外功劳这种事情必须明确,如果他和程清妍一起翻译的话,自己的功劳肯定会平分出去一些,但如果是自己独立完成的话,功劳就不会有人抢走。
也正是因为如此,段云这才主动提出要帮程清妍翻译她的那部分图纸资料的。
“小段,小程!”
此时后面传来了一阵招呼声。
两人闻言转头看去,发现喊他们的正是夜大同班的两个同学。
“马姐,强叔。”段云笑着也招呼了一句。
这两个同学都是三十岁左右,而且和段云程清妍一样,也都是一个单位的,是352厂那边的。
被称作马姐的名叫马华,喊做强叔的则叫刘强,在厂里主要是做宣传工作的。
“哎,你们都出来了,我刚才还找你们呢。”这时候又有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段云定睛一看,发现来人是肉联厂的樊立农,也是夜大的同学。
这次来轻工局参加会议的有五名今年夜大的同学,这是之前段云和程清妍没想到的。
其实是这也不难理解,毕竟这年头大学生少见,碰上这样的会议,被单位拉过来也是很正常的。
随后,五个人骑着自行车一起离开了轻工局。
段云和程清妍开完会后,下午不用上班,直接就可以回家了。
路上,几个人有说有笑,也谈起了这次局里安排的翻译任务。
从和另外三人交谈中得知,他们三个人的英语水平也不高,这次也都是硬着头皮接下翻译工作的,主要是出国的诱惑太大,万一没有高手,矮子里面拔将军或许还有机会。
这也不禁让段云暗自松了一口气,看来这次参加会议的就没有几个英语高手。
不过和这些同学一起聊天还是非常愉快的,尽管彼此年龄有差距,但班里的这些大龄同学还是都表现的挺外向的,相互交流起来也是相当的相当的欢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