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尚南山
“对了,赵二哥,我怎么把他忘了。”
况且这些天真是忙昏头了,把赵阳忘得一干二净,赵阳是游击将军,功臣子弟,应该可以当个千户,跟他也算是自家人,举贤不避亲嘛,古人有明训。
另外武定侯府一定有家兵,先借过五百人,不干别的,可以帮助自己训练新军,至于戚继光那里,他也不敢太国指望,人家也有自己的任务。
但凡能自力更生的事,还是自己去扛吧。
况且在南京时跟武城侯府的家兵接触较多,后来更是带过二百人干了件荒唐事,不过他也知道了这些人精干,绝对是天底下一等一的精兵强将,不比中山王府的差。
武定侯身为北京五军都督府中军大都督,家里的家兵也不会比武城侯的差,让赵阳带着五百家兵过来,也算让他发挥了很大作用。
至于鲁豪,他一时想不到怎么用,实在不行,就让周鼎成安排他吧。
他让萧妮儿给他煮好一大壶酒,喝了两碗,感觉体力恢复了不少。
此时,丫环来报,说是慕容嫣然找他。
他急忙出去,正碰到小姑娘进来,见他从房里出来,尖叫道:“我不是不许你到这儿来吗?”
况且委屈道:“妹子,讲点理行不,这也是我的卧房啊?”
“不行,以后这里就不是你的卧房了,你不许到这儿来。”小姑娘又喊一句,一头钻进屋子里。
况且摸着头苦笑一声,不过还好,至少她不跟自己计较喊她妹子的事了,这就是进步,一点点来吧。
他来到书房,见到了慕容嫣然。
慕容嫣然听到了他跟自己徒弟的对话,歉意地笑笑,显然拿这个任性的徒弟也没什么办法。
“公子,他们答复了,一切按照您的吩咐做,决不会打马虎眼,更不会掺沙子。”慕容嫣然道。
“他们的保证能信得过吗?”况且有些怀疑。
“放心吧,你一说翻脸,他们就怕了。”慕容嫣然道。
“哦,原来他们怕这个啊,那以后我没事就翻脸。”况且道。
慕容嫣然苦笑,这也是个孩子,都是任性的主儿。
只不过徒弟任性闹不出什么,这主儿要是真任性妄为,可就难办了,好在她知道况且的性子,还是足够理性,也总是能顾全大局。
“五千人他们能凑足?”况且问道。
“不要说五千,就是五万也没问题。而且都是背景清白、履历也没有任何污点的良家子弟。”
“要不了那么多,咱们精中选精,先选五千人吧。”
虽说一个卫在五千到六千之间,况且还是想打造一支精兵,五千人足够了。
另外还要有许多官员,这些就不能从那些人中遴选了,只能招募或者挖墙角,他现在只有一个人选,就是赵阳。
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的位置可以先空着,以后有适当的人选再提拔,另外这也给手下千户百户留下升官的空间,但五个千户,五十个百户还是必须的,不宜空缺,否则这兵没法带。
“怎么训练这些人的情报搜集能力,侦察能力,还有野外生存能力?前辈有什么高招?”况且虚心请教。
在他想来,这些既是军人又是探子的人要深入塞外,一定要有极强的野外生存能力,否则不用别人杀他,自己可能先饿死渴死了。
“这方面我就没办法了,反正我在哪里都能存活,可是没法教会别人。”慕容嫣然道。
“咱们物色挑选的人里没有这样的人才吗?”
况且还是倾向于有现成的人手,至少是半成品,这样训练打造一下就能用了。
“这样的人多了,可是都跟组织有密切关系,哪怕是单线联络,通过他们还是能查到组织的一些情况,再者说你的锦衣卫里有这些人,万一被查到了,皇上第一个饶不了你。”慕容嫣然道。
“嗯,的确。”况且打消了这念头。
“可以让小君担任这方面的教官,他可是从冰雪一人深的长白山,一路逃到火炉吐鲁番,然后又逃到广州,还活的滋润无比。虽然不知道他会不会教,可是这些极端地带他都知道怎么回事。”周鼎成建议道。
“好,把他列为野外生存技能教官。”况且拍板。
“就是不知道这小子愿不愿意干啊。”周鼎成有些头疼。
“他不愿意也得愿意,皇上逼我,我也得逼别人,他要是不来,就拿绳子绑着来,要不然,我就天天带着人去英国公府闹去。”况且道。
慕容嫣然和周鼎成都笑了。
他们知道况且不是说说,他真能干出来,别看况且平时文静潇洒,做人低调,一旦急眼了,啥事都敢做,把天捅个窟窿也干得出来。
这次他上书要求开放海禁就是最好的证明。
上次他带着官兵突袭凤阳城营救左羚,这事儿有几分像是小孩子胡闹,不过却看出他还真有带兵的潜能。
况且和慕容嫣然、周鼎成三人在书房里一项一项的分析研究,想办法,想人选。
午夜时,他们吃了夜宵,然后继续研究,一直到鸡鸣时分。
雄鸡一唱天下白。
况且经过一夜的研究,心里也敞亮多了,至少他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不再像无头乱飞的苍蝇。
他走出书房,来到外宅的卧室,正想躺着休息一会,忽然有人来报:“高相府派人来请大人。”
大海商 第六十三章 老狐狸也懵
况且在去高拱府邸的路上,心里很是愧疚。
自从他来到京城,高拱不仅没有打压他,而且一直对他示好,这次更是在皇上面前为他说话。对于一个年轻官员来说这就等于撞上大运了。
高拱是天子脚下的第一号人物,他肯为一个人在皇上面前开金口,这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待遇。
其实,况且跟高拱并无任何交情,只是在苏州时,和高拱的弟子苏州知府韦皋过从甚密,称兄道弟的,但也只是如此而已。
高拱一直很赏识他的才华,也不顾及他是张居正幕府里的人,有张党的嫌疑,人前人后对他赞赏有加。问题是,他却一次也没来拜访过高拱,更不用说送礼了。
来到门前时,况且寻思了片刻,用一张礼封封进一张一万两的银票,算是答谢高拱的厚爱。
礼封正面,他只写了“贽见礼”三个字。
况且走进去后,高拱正在廊檐下站着等他,见到他走过来,大笑道:“允明,你这贵客可是难请啊。”
况且上前行大礼拜见,惭愧道:“大人见谅,晚生性子疏懒,不喜欢拜客迎客。大人又一向忙碌,没事不敢前来打扰。”
“别人来是打扰,你来就不是了,其实我知道你的心思,听说你跟英国公府交情不错,武定侯更是你的姻亲,你都绝足不肯登门拜访,你就是害怕,害怕会连累亲人朋友,不来我这儿是不是也有这心思?你不想想,这些人家会怕你连累?”高拱笑道。
“是,大人说的是,晚生倒是杞人忧天了。”况且道。
“嗯,的确,屋里说话吧,我上午把应酬和客人都推了,专门招待你这位新贵。”高拱笑道。
高拱请他进去,况且谦让再三,还是在高拱后面一步步跟着走进去,两人坐下后,高府的司宾走过来,递给高拱况且送的礼封,耳语两句。
“这可不行,允明,我待你如子侄,你这就太见外了。另外礼金太重,我不敢收。”高拱把礼封还给况且。
况且拱手:“大人这才是见外,区区一点银两不算什么,拿不出手,给大人留着赏下人用吧。”
高拱失笑道:“拿一万两银子赏下人?这种疯狂事也就你做得出来吧,我知道你有这爱好。”说完挥手让司宾退出去,礼金也收下了。
高拱真不拿况且当外人,而且他现在的确非常缺钱用。
况且来的路上就想过了,张居正跟他说过,高拱原来非常清廉,这两年权高位重,日子过的奢华起来,腰囊自然就空了。
高拱现在住的府邸是前宁王在京城的王府,比张居正的府邸豪华多了,过的日子当然不难想象。
“这些银子不是皇上的吧?皇上给你的帑银可不要乱花呀。”高拱道。
况且笑道:“那是当然,每一两银子都会账。”
说着他从靴子里掏出一个信封,从里面拿出一张银票,正是张鲸给他的启动经费四万两银子。
“皇上的银子我还没动呢,以后也不会挪用一文钱,都会花到实处,另外的开销我自己填补吧。”
“你倒是有钱啊,不过还是有些滥用了。允明,对下人要恩威并施,而且要记住,威一定要多于恩,人都是畏威怀德,很少有人因为恩重对你忠诚的。”高拱教诲道。
“大人教训的是,晚生记住了。”
“另外听说你上任第一天就大宴锦衣卫全体同僚,可真是大手参政,这也是徐阶的乖巧处,想要预先交好高拱,因此高拱对军政事务的了解比张居正要多,可谓朝中军机重臣。
戚继光在蓟镇练兵他当然知道,这是张居正的举荐,他也同意。
戚继光练兵是一把好手,满朝文武无人不知,可是戚继光练兵不受年限的限制。即便如此,戚家军也不符合皇上的要求,对于新的锦衣卫,皇上要求的分明是全能手,而不是只能上阵杀敌的军士。
“太岳怎么说?”高拱皱眉问道。
“我还没跟张大人说呢,这些烦心事我自己烦就够了,不想再烦张大人。”况且沮丧道。
“允明,别泄气,皇上这样要求你一定有道理,你好好想想是怎么回事?我了解皇上,他从不为难臣子,不会强人所难。你是不是还有特别的长处,没告诉我?”高拱盯着他的眼睛问道。
况且听到这句话,心里蓦然闪亮一片:看来皇上就是逼着自己用勤王派的人。只有这样做才能在皇上要求的期限内打造出皇上要求的锦衣卫。
难道慕容嫣然那次说皇上用的是驱虎吞狼之策,猜对的?只是目标不是护祖派,而是大漠游牧部落和沿海倭寇。
“我的长处就是写字画画,还有读书,这个我可是手拿把掐。”他还是苦笑。
“刘守有没帮你出出主意?他可是皇上信得过的人,而且能力非凡,脑子灵活。”高拱道。
“帮了,帮太多啦,刘大人三句不离口,总是提醒我他那里有十八般酷刑,就等着迎接我进去受用。”况且没好气道。
高拱哈哈大笑起来:“这家伙,他是吓唬你的,你不用怕,没有皇上的旨意,他不敢动你一根毫毛。”
“人家说了,这就是皇上的旨意,我的脖子现在就在案板上。”况且道。
“不会不会,皇上仁慈,决不会滥用酷刑。这一点我很清楚。”
“可是如果我把事情搞砸了,就是罪人了,那时候对我用酷刑就不是滥用了吧。”
“这个……倒也是啊。”
高拱陷入疑惑中了,这事怎么想怎么不对,可是他不知道不对在哪里,若是别的事他能帮况且担下来,可是这件事皇上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确,任何人不得插手。
“允明啊,我暂时不敢对你说什么,我再好好打听打听,看看司礼监那几个太监能不能透些口风,等我了解个大概,再想办法帮你。”高拱道。
“多谢大人。”况且站起来躬身一揖。
“不用多礼,等我帮到你了再谢我不迟。”
况且告辞,高拱要留他午饭,况且不肯,说是得马不停蹄地去办事,不敢懈怠。
高拱送他出去,等到况且走出大门,老狐狸高拱再次陷入沉思。
大海商 第六十四章 拜见武定侯
况且从高拱府邸出来后,带着护卫直奔武定侯府。他虽没去拜访过,不过他知道地点,就在宣武门附近。
况且已经想好,找赵阳把借兵的事尽快敲定下来,实在不行,就拿皇上来压人。他是真被皇上逼急了,话说兔子急了还会咬人,何况人乎。
到了宣武门附近,打听了几个人,果然在一条宽阔的巷子里寻到了武定侯府。
况且下车后,到了侯府大门处,两个亲兵上来拦阻,可是见到他皮袍下一身锦衣卫的服饰,也不敢怠慢。
“这位大人,请问您有何公干?”
“我没有公干,只有私干,我是贵府上大小姐的小叔子况且。今天来是见赵二哥的。”况且边说,边拿出一张名刺递给亲兵。
亲兵上下打量他几眼:“您就是江南才子况且?可是……”
两个亲兵也是纳闷,他们经常听老爷少爷们议论大小姐的小叔子是个大才子,现在已经是少宗师了。
宗师是什么东西,他们不懂,反正觉得肯定是什么了不起的东东吧。
可是闻名不如见面,这一见面怎么不像啊,江南才子怎么忽然变成锦衣卫了?
“您真是况老爷?”
“这是我家大人,锦衣卫指挥使。”况且身后的护卫不耐烦了。
侯府高门深院是了不得,可是一个门卫亲兵就这样盘问,也太小瞧人了吧。
亲兵不是故意失礼,实在是况且才子的印象太深刻了,跟眼前的锦衣卫高官完全对不上号。听到况且护卫的呵斥,亲兵赶紧跑进去禀告赵阳。
不多时,赵阳跑出来大笑道:“兄弟,你这是升官发财了,终于敢到我家来了?”
“我就是找你的,对了,老伯在不在家?”
“在啊,我哥也在,快进来一同见见吧。”
赵阳不由分说,拉着况且就往里走,况且的护卫自然紧紧跟随在后面。
“嗬嗬,这才几天没见面啊,你这可是一步登天啊,派头都不一样了,还带这么多护卫,吓唬我啊。”赵阳看着况且身后的护卫,有些发呆,他出去也不用带护卫啊,况且这是要上天的节奏?
先到了赵阳的住处,赵阳喊来一个管家:“去看看我父亲和哥哥在干什么,就说我姐姐的小叔子况大才子来了。不对,是锦衣卫指挥使大人来了。”
管家也是上下打量况且,直接露出不相信的表情,没办法,听到的和见到的形象相差太多。在他们心里,江南才子就是穿着绸缎,手里摇着折扇,身前身后一群美女的样子。
“兄弟,我的事没问题吧?”赵阳抓住况且的胳膊,眼睛里露出狂热的表情。
“你什么事啊?”
“到你锦衣卫当官啊?”
“哦,这没问题,你过来先当个千户吧。”况且道。
“什么,才千户?兄弟,怎么着也得让我给你当副手,最低做个指挥同知吧。”赵阳叫了起来。
“二哥,这不是儿戏,我现在都愁死了,等我过了这一关,咱们再立些功劳,别说指挥同知,你就是篡我的位,我保证举双手双脚赞同。”况且道。
“什么难关啊,你不是刚升官吗?怎么还有难关啊?”赵阳道。
况且刚要说什么,那个管家跑着过来道:“少爷,老爷说了,快请况大人过去面叙。”
赵阳笑道:“看见没有,你现在升官了,身价也长了,我老爹都要请你这个况大人去面叙,而不是拜见了。”
况且笑着斥道:“胡说,自家人哪有这些说道。”
两人跟着管家进了一个大门,又穿过一个中庭,然后来到武定侯住的憩园。
“这里其实就是我家的祖宅,外面这些都是后来扩建的。”赵阳解释道。
况且看着大门上有一道匾额,上书“勋并日月”四个字,落款居然是朱棣,这是成祖的御笔。这四个字的评价,在当朝也不多见。
况且走进去,看到一个六十岁上下的老将军站在院子里,身边还站着一个中年人,面貌跟赵阳极为相似,只是气质截然不同。
况且不用问,知道老者肯定是武定侯,中年人是赵阳的哥哥赵炎。
“小侄况且拜见老伯。”况且急忙趋前几步,躬身拜谒。
“贤侄免礼,咱们是自家人,不用叙官场那些礼节了,贤侄不会介意吧?”武定侯道。
“当然,只是小侄因各种原因,一直没能来拜见老伯,还请见谅。”况且道。
“兄弟,其实我们是亲戚,根本用不着避讳什么,又劝不动你,只好随你了。”
此时那个中年人也过来平礼相见,果然是武定侯世子赵炎。
双方见过后,来到大堂上,不分宾主而是像家人那样围桌而坐。赵阳和赵炎都陪着况且坐下,按说武定侯在场,他们决不能坐着,必须站在父亲身边,可是有况且在座,他们不坐,况且也不会坐下,也就不按礼节行事了。
“贤侄高升,老夫还想哪天去给你道喜呢。”武定侯笑道。
“老伯,哪来的喜啊,我现在是一肚子苦水啊。”
赵阳笑道:“我说兄弟,你有点出息好不好,一个指挥使就把你压得喘不过气来了?若是当上大学士你还不得趴下?”
“胡说。”武定侯斥道。
“没事,我们哥俩没个高低反正,怎么说都行。”赵阳嘻嘻笑道。
赵炎只是微笑看着,却不插话,沉静安详。赵阳就跟跳马猴子似的,很少有安静的时候,跟他的年纪颇不相符,很有长成老顽童的潜质。
况且就把遇到的难事说了一遍,苦瓜脸拉得好长。
他不是喜好诉苦,而是现在得求爷爷告奶奶的把这些事办成,要想让人帮助,诉苦装可怜是最好的办法,人都是有同情心的嘛。
“还有这事?”武定侯跟高拱一个表情。
“绝对做不到,半年时间能让士兵把刀枪剑戟舞弄明白,别伤着自己就不简单了。还有啊,招募的人估计都不会骑马,还得训练他们骑马,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成的。按你说的还要有小型的神机营,还要有水师,还要有细作队伍,算了,我不说了,兄弟,你那地方我不去了。别哪天皇上要你的脑袋,把我的捎带着一起砍了。”赵阳连连摆手,后退一步。
武定侯苦笑一声,却没斥责赵阳,虽然大儿子继承爵位,他喜爱的还是小儿子,这也是天下父母的通病。
“事已至此,贤侄准备怎么办?”
武定侯知道况且一定还是想出些办法,不然不会急着登门,肯定是有事相求。
“小侄原来想让二哥带贵府五百亲兵过去,就算我借的,帮我训练那些招募的人手。既然二哥不想去了,就算了,不过五百亲兵能不能借给我?”况且道。
“借我们的亲兵?兄弟,各府的亲兵不能外借的,朝廷有严格规定。”赵阳道。
“二哥,你要这么说我可要把你家的亲兵都挑走了,皇上可是说了,让我任意挑选人员,这个任意肯定包括贵府吧。”况且道。
“你们两个别斗嘴了,五百亲兵没问题,可是你若是用作训练人员,五百亲兵还不如一百名教头。我帮你请一百名教头如何?”武定侯道。
“对啊,亲兵就是教头训练出来的。老伯能帮我请到一百教头?”况且大喜。
“当然能,就是得花钱,也就是说雇。”赵阳抢着道。
“钱没问题,我可以花高价聘请他们。”况且道。
“兄弟,你别听他的,他骗你的,家父调他们去就行,不用花钱的。”赵炎微笑道。
“你准备在什么地方操练人马?我们都督府有大校场,可以借给你们用。”武定侯道。
“多谢。我本来还琢磨着就在我那地方的院子里练兵呢。”况且道。
“那不行,只有大校场才能全方面训练军士,从骑马到器械,包括火器都可以训练,别的地方没那么宽敞。而且大校场有现成的器械和马匹,你让人带着士兵到训练场就齐了。”武定侯道。
“那样的话半年时间能练到什么程度?”况且问道。
武定侯笑道:“若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你说的效果,就得多招募人员,优中选优,不能适应高强度训练的人员马上淘汰。我估计,起码要选十倍的量吧,就是说先得从招募的人员中选出五万人,然后这五万人昼夜操练,能挺下来的就一定能符合你的要求。”
况且大喜,站起身躬身拜道:“老伯,您可是救命恩人啊。”
“你要说这个我就惭愧了,这次没能帮到你什么。本来我跟英国公、荣国公、定国公和魏国公,还有几个侯府联署给皇上上书,说你现在还太年轻,涉事太浅,不宜留在京师任职,我们请求皇上让你回南京,跟着老师再读书十年,然后再出来当官为国效力。可惜越帮越忙,现在我们也不敢说话了。”武定侯苦笑着叹道。
还有这事?
况且既感动又激动,没想到这些功臣世家还真认亲,有些功臣贵族他根本不认识,从来没打过交道,居然肯联署担保他,可见功臣集团团结一体,一点不假。
大海商 第六十五章 谜底揭开
说话间已经到了午饭时间,武定侯留他吃午饭,况且没有推辞。
他跟武定侯是切实的姻亲关系,武定侯的女儿是他的嫂子,真正是自家人,再说这也是来求人家办事,总不好事办完了扭头就走。
“小侄来的急,又是从高相府里过来的,没带什么礼物。”况且道。
“你就别费这个心了,我这里还缺什么东西么,你人来就足够了。以后有事就说话,没事也经常回来看看,把这里当做你的家。”武定侯道。
午饭很简单,就是一般的家宴,赵阳和赵炎弟兄两个陪着况且一起吃。
“老伯怎么没去衙门上班?”况且问道。
“衙门里没什么事,隔几天过去转一转就行,真有什么事他们会马上来禀报我。”武定侯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