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美]约翰?托兰
后来他们又遭到了伏击。他还是从火车车窗向外shè击,再后来,他就昏了过去。等醒过来时,他发现自己躺在担架上,有个护士正在从他手中取步qiāng,他则在咕咕哝哝地说要回自己的部队。当他再次醒来时,他听到了一个又大又怪的声音,便一下子坐直了身子。他发现自己在一间洁净的屋里,身上盖着清爽干净的被子。他看到窗外阳光明媚,还有一座青翠美丽的小山。不久,一位身着白衣的漂亮护士出现在他身边。
“妈妈和爸爸在哪儿?”他问,“我在哪儿?在天堂里吗?”当意识到自己还活着时,迈耶斯拿不准自己是否依然是战场上受委任的临时指挥官。不过,有两点是确定无疑的:他还是个二等兵,没人为作战英勇授勋而鼓吹捧场。
然而,沃克依靠的正是迈耶斯这样的人。沃克将军没有忘记,在突出部战役中美军阵地也曾多次易手。就像在朝鲜一样,有许多一人或两人孤军奋战而决定战斗胜败的战例。根据以往的经验,沃克知道美军士兵是进行此类作战的行家里手。美军贪图享受的品xing在战斗开始阶段曾使他们表现不佳。但在突出部战役中他们很快就明白过来:求得生存的唯一办法是英勇战斗。不是为政治和意识形态而战,而是为自己的生命而战。
沃克将军在国内一下子就成了民族英雄。他那张硬汉的脸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对他作为巴顿最宠爱的将领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获得的丰功伟绩的详细描述,使读者们都相信他能收拾朝鲜的残局。“这次战争的结局是毫无疑问的,”沃克在大田被敌人攻占后对记者说,“我们一定会赢。”
一个带兵打仗的老手终于得到了指挥权。读者们感到他们的子弟在他的手下会安然无恙。
第8章 “将军,真是又混乱又凄惨!”
作者: 托兰
点击: 2821 投票: 8
(7月11日-8月13日)
1
在沃克将军正在把部队收缩到以釜山为中心的环形防线,无数船舰从美国、冲绳和日本把仍旧不知所措的五角大楼紧急征集来的部队和武器装备运往朝鲜的同时,北朝鲜人正在深入被占领地区的各个角落,试图把南方从他们所称的李承晚和美帝国主义的奴役下解放出来。
在这次内战中,北朝鲜人通过散发小册子等宣传品赢得了许多追随者。这些宣传品声称,美军在朝鲜作战不是为了民主,而是为了实现其在远东的帝国主义目标,美国人根本不为朝鲜人民着想,视朝鲜人民为劣等民族,他们只是把李承晚当作傀儡加以利用。“现在他们直接动用自己的武装力量侵略我们的国土,用zhà弹和qiāngpào屠杀朝鲜儿女。”
北朝鲜人的小册子还指出,美军把韩国士兵当作pào灰,自己却不发动决定xing的战役。他们还声称美国人的“解放”实质上是破坏。有些宣传品号召人们与朝鲜人民军合作,说人民军只想把朝鲜统一成为一个自由的国家。是谁解放了受日本人压迫的朝鲜?绝不是美国,美国早已与仇敌日寇结成了盟友。是光荣的苏联军队赶走了日寇,带来了自由!
小册子还赞颂了朝鲜人民军的人道主义jīng神,对那些被强迫在韩国军队中作战的人表示同情,说他们会得到宽恕,一点都不用担心!“和李承晚的宣传完全相反,人民军是友爱、朴实和仁厚的年轻人组成的。”
每个被解放的城镇都安装了有线广播,标语和布告随处可见。学校的教科书早就准备好了,这对从来把教育视为一项神圣事业的朝鲜父母产生了重大影响。最有影响力的宣传材料均来自北朝鲜、中国和苏联的共产党报刊杂志。
随着宣传而来的是具体的行动。金日成的目的不仅是要以武力控制南朝鲜,而且要改革现存的社会制度。他们首先进行的是土地改革。农村的租佃制度在北方已被废除,佃农已成了土地的主人。现在他们正在取消南朝鲜农民的高额地租,农民们的生活水平一定会提高。他们组织了数以千计的村民委员会以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农民们对免除1950年夏粮税收的措施非常感激。
但是他们的其它措施却不受欢迎。那些厌恶李承晚政权的人开始时尚能容忍对南朝鲜要人的逮捕和杀害,但无节制的狂捕滥杀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憎恶。7月3日晨征召南朝鲜青年参加北朝鲜“志愿军”的工作正式开始了。汉城85所学校的大约1.6万名学生被集中到了汉城体育场和金华(音译)小学。三天后,征募所谓志愿军的工作就有了更大的强制xing。
中学高年级学生安洪均(音译)看到坦克和北朝鲜士兵涌入汉城时非常震惊。他出身于传统的儒士家庭,他觉得为朝鲜的独立奋斗了40年的李承晚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他深信美国会引导他的国家走向民主。开始时他没有被吓倒。士兵们都很和气善良。像安一样的年轻人被免费邀请去剧院看苏联的艺术片和娱乐片。但是青年们不久就发现剧院的门被锁上了。除了极少数人外,绝大多数年轻人都被强行赶上卡车运走了。安的家人在地板下挖了一个地洞。他白天藏在黑暗、闷热的洞里与蟑螂为伍,晚上爬出来睡觉。他因营养不良而日渐虚弱。
战时逃离汉城的某些人回来后发现自己的家已被占据或毁坏了。但是当年轻的李仁淑(音译)与家人返回汉城时,他们的家仍完好无损,生活过得也不错。北朝鲜士兵有纪律约束,而且专注于自己的事务。她听说许多邻居已遭监禁,但是新上任的官员们却宣布,投进监狱的只是那些坏分子,而且他们当中无一人被杀。他们说这些都是李承晚的宣传。新政府要为每个人的利益服务,而李政权中的某些官员则是贪官wū吏。
她可以随意用母亲的衣服换取食物,因为她是家中最会讨价还价的人。由于她上过中学,所以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间行政办公室里接电话和作文秘工作。后来她又到一家面包厂里去做工。那可真是一份令人愉快的工作!她可以随心所yu地吃想吃的面包,另外厂里还允许她每天带3只面包回家。
其他人可没有这么幸运。成千上万的汉城居民被“迁移”到了北方。他们劝诱那些被选中的人。有个小册子称:“你们是这个城市可爱的居民!如果迁到人民共和国的北方去,你们会得到充足的食物、住房、家具和宅基地。”
7月11日,罗马教廷驻朝鲜宗座代表伯恩主教及其秘书在汉城遭逮捕后被投入了临时改为监狱的一幢商业大楼。他们被关在地下室的黑暗角落里。他们在那儿遇到了其他传教士,其中包括82岁高龄的法国神父保罗维尔莫。后来,加尔都西会年迈的修女院长贝阿特里克丝、5名加尔默罗会白衣女修士、2名比利时人和另外 3名法国人(其中一个是瞎子)以及菲力普克罗斯比神父也被关了进来。克罗斯比神父是澳大利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被日本人囚禁过。
那间屋子大约有20平方英尺,却挤了300多人。有名看守坐在门内,常对缩在面前的朝鲜人大声嚷嚷。克罗斯比神父很快就知道他是在guàn输共产主义信条。从早到晚他都受到无休止的纠缠盘问。纠缠结束时,他们总是高喊:“坦白jiāo待!坦白jiāo待!”
这些被囚的宗教界人士受到盘问之后,被带上了人民法庭。法庭上,他们在500名同情金日成的汉城居民面前连续不断地受到审讯。当年老体弱且患病在身的维尔莫神父请求给杯水喝时,人们高喊:“为什么要把这个洋人恶棍当朋友对待呢?”法庭询问伯恩主教为什么来朝鲜,他说是为了传播宗教。这时人们又大叫:“杀死这个美国佬!”
法官说:“伯恩主教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通过广播谴责美国、联合国和梵蒂冈,二是死亡。”
“对我而言只有一种选择,”主教平静地说,“那就是死亡。”他的勇气肯定使法官感到敬佩,他没有判处主教死刑。
审讯结束后,传教士们被运货列车运到了平壤。伯恩主教在途中患了重病。克罗斯比神父回忆说三位不信教的fu女对主教给予了热心的照料。克罗斯比认为那是一个令人感动的缩小了的联合国:一位德国fu女、一位土耳其fu女和一位波兰-朝鲜混血儿在照料一位美国主教,同时在场的还有法国、比利时、爱尔兰、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代表人物。
7月21日(星期五),他们到了平壤。他们列队外国人在前穿街走巷来到法院。克罗斯比很想知道那些看到这支奇怪队伍的人在想些什么。他们见到这些囚犯8名外国fu女、8名外国男子,其中两个年老体衰,其他则患有慢xing病是感到羞愧呢还是自豪呢?
2
在遥远的南方,lun敦《工人日报》的记者艾lun温宁顿被北朝鲜人护送到了大田。他是拥护共产党的一位知识分子。他对跨过鸭绿江后的所见所闻感到震惊。他遇见了成群结队正在躲避美军轰zhà的难民。他曾看见一架“野马”式战斗轰zhà机俯冲扫shè平民百姓。“它带来了尖叫声、哀嚎声、婴儿的啼哭声、救命声、鲜血、失亲之痛和生命的毁灭”
温宁顿在前往大田途中的所见所闻使他坚信,首先挑起战争的是受美国人煽动的南朝鲜人。这是帝国主义奴役全世界的又一个步骤。他得知大田附近曾发生过对数千名政治犯的一次“大屠杀”。他被告知,那儿的村民们被强迫挖了一些大坑,以掩埋那些已死或还未死的受害者。有人带温宁顿去看一个山谷。山谷中被雨水冲下来的一层薄土覆盖着腐烂的尸体。“通过缝隙可以看见发臭的尸骨、手、腿、白森森的脑壳、被子弹打裂的头以及捆在一起的手腕等。”有人告诉他该处至少有7000具尸体。当他们离开时,温宁顿的一名随护者陷入了死人坑,是温宁顿把他拉出来的。以后好几天,温宁顿似乎还可以嗅到和看到从薄土层中露出来的臭气和腐烂的尸身。
许多人认为他发表在《工人日报》上的报道是他这个左派记者捏造的。但是联合国观察团的澳大利亚成员梅杰皮奇早些时候就报告了他在开战初的几天中亲眼目睹过的类似的bào行。
双方均有bào行。金日成对负责看守美国和韩国战俘的人的所作所为深表不安。他发布了如下命令:“我们中的一些人仍在杀害投降的敌人。因此,各部队的政治部门应负起责任,教育士兵们友好地对待战俘。”李承晚总统没有发布相似的命令。
3
沃克需要把他的第25师从中部调到南部阵地,还需要在西线部署能够挡住人民军第6师的危险突击的部队。这迫使他把第8集团军全部撤过了洛东江。
撤退始于8月2日。大批情绪狂躁的难民随着南迁,挤满了公路。总共有50万无家可归的难民涌进了联合国军队控制的地区。难民的到来更加剧了大邱居民的恐慌。穆乔大使竭尽全力缓解人们的忧虑和不安情绪。他和使馆全体人员对战局都持乐观态度:无论伤亡多么惨重,联合国军队都会获胜。他们的自信确实大大地缓解了记者、地方政府官员和居民们的不安情绪。沃克的自信心从未动摇过,但他曾私下对穆乔和诺布尔说,他的一些参谋人员对战局表示绝望。
沃克很少呆在司令部里。他每天都和他的座机驾驶员迈克林奇中尉或第5航空队指挥官厄尔帕特里奇少将乘坐飞机以低的吓人的高度侦察敌军阵地。他也常乘吉普车,拉响警报,开亮一闪一闪的红灯呼啸来去。他的吉普车队常被误认为是巡回演出的马戏团。实际上,吉普车只有两辆,每一辆上都架着一挺机关qiāng。沃克坐第一辆,由在欧洲就开始为他开车的乔治贝尔顿驾驶。沃克的副官泰纳少校坐第二辆,他很庆幸自己不与沃克将军同乘一辆车,因为贝尔顿以开车胆子太大而闻名。沃克在欧洲没有死真是个奇迹。他和巴顿一样,常常不计个人安危,让司机驾车高速行驶,因为耽误一分钟就可能造成一次战斗的失败。
两辆吉普都经过了改装,在车底焊接了装甲钢板以防碰上地雷。车篷上装有钢丝钳,可轧断任何横在路上的绳索。
除了在空中和陆地上视察之外,沃克几乎每天早晨都出席第8集团军的简况汇报会,另外还常与穆乔大使晤谈。他也常会见钟日昆将军和大韩民国国防部长及其他各部部长,并邀请他们参加重要的简况报告会。
到8月2日,沃克把部队都收缩到了大体上呈长方形的一个地区。这个地区从北到南大约70空哩,从东到西大约60空哩。在这个面积相当于半个马里兰州的地区,
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第 18 章
沃克将发动一次旨在保卫“釜山防御圈”内的桥头堡的战役。
沃克指挥部的人都知道有两个沃克。一个是敢做敢为的领导者,当高级指挥官因指挥不当而造成了伤亡时,他会变得冷酷无情。另一个是喜欢思考的学者,每次战役之后,他都要了解敌我双方进行战斗的第一手资料。当坐进吉普车时,他总是对敌我双方的表现评头论足,指出所犯的错误和改正的方法。他的副官乔治泰纳和他的座机驾驶员迈克林奇都认为他是在实际演练如何指挥作战,因为他们注意到他的观察所得总是他下一站进行讨论的主题。
他们感到乔治s巴顿对沃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他极少在别人面前提到这位老上司,但在发表评论时却常常引述他的话。他的房子里存有一本巴顿的《我所知道的战争》。他的桌子上总是摆着一本第3集团军在欧洲的无数次战斗中总结出来的《作战教训录》的摘要。
麦克莱恩、林奇和泰纳是与沃克接触最多的三位军官。他们深信沃克在与朝鲜人民军的战斗中表现得和巴顿一样出色。他的“头脑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这使他能够比敌人更迅速地对飞速变化的形势做出估价和反应。他在运动战方面的丰富经验使他在敌人有惊人之举或友军的表现令人失望时均能应付自如。
沃克从未忘记巴顿一再重复的忠告:“高级指挥官应着眼于在哪里而不是如何打败敌人。”但是由于朝鲜的战局迅速恶化,沃克不得不同时着眼于上述两个方面。
他采用了两种方法。确定在何处发动重大战役时,他运用军事上闻名的“情报要素法”。每个指挥官都非常重视情报要素,目的在于估计对手的能力。沃克很注意敌人的动向。
第二种方法可被称为“作战指标法”,是指挥员赖以确定敌人怎样和何时采取行动的一种方法。在这方面他很注意后勤供应、兵力、武器装备和作战方法。
当第8集团军撤进釜山防御圈时,沃克对敌人已有了很多了解。指挥作战几天来,他已确信釜山是金日成的最后目标。所以沃克最重视的是敌人向釜山方向运动的情报。在密切注意大田至大邱间的战斗的同时,沃克还动用航空小分队的飞机侦察敌人向南推进的情况。他的座机驾驶员驾机带着情报处和作战处的参谋军官,首先发现了正在包抄前进的人民军第4师和第6师。沃克给他们下达的命令也是:“一直往前,直到他们开pào轰击为止。”
发现这一敌情后的几天里,沃克面临一场严重危机。24师残部分布在釜山和新出现的朝鲜人民军之间的地带。在飞行员证实敌人至少有两个师以后,他决定调派驻扎在大邱西北的25师去增援24师。尽管阿尔蒙德表示反对,但沃克在解决了内线的jiāo通问题后,硬是在不足24小时的时间内把25师全部向北调动了100英里。第8 集团军的航空历史学家达赖奥波利泰拉写道:“……对釜山环形防御圈保卫战期间所采用的军事战术作过评价的专家们均认为,25师的这次调动对朝鲜防御战的胜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沃克的远见和胆略促成了这次调动。
同样重要的是他选用了作战指标法。在回顾战斗行动时,他注意到了许多重要动向。首先,敌人的一次攻势一般只能持续三天。三天之后他们就得停止进攻,等待补充给养。第二,一旦冲锋在第一线的部队遭受了重大伤亡,他们就得依靠缺乏良好训练的部队继续进攻。第三,虽然苏制t-34型坦克在开战初期的几个星期中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但它们无法与美制“谢尔曼”e -8型、“潘兴”m-26型以及新造的“巴顿”型坦克相匹敌。另外,新到的3.5英寸口径火箭筒的出色表现也使步兵在遇到敌军装甲部队时有了信心。
他最主要的发现在作战方法方面。事实证明,北朝鲜军队是实行双重包围的行家里手,而且从连级到野战军级都采用这种方法。但沃克注意到了敌人的一个致命弱点:每当联合国军粉碎敌军的一次进攻后,前线都要平静一段时间,因为敌人得重新组织力量。他决定利用敌人的这个弱点,使用德国人在欧洲对付过他的一种战术:德军假装要在某个地方集结,当美军准备向该地发动进攻时,德军就故意提供一条安全的侧翼进攻路线以迷惑他们。当美军沿这条路线进攻时,德军就以密集pào火进行轰击,使美军遭受最重大的伤亡。一旦得手,他们就撤出战斗。
沃克试图把这种战术教给手下的指挥官,但缺乏作战经验仍是他们最大的弱点。只有迈克米凯利斯上校聪明过人,能抓住要领。他根据沃克的建议,制定出了一种“迂回包抄战术”。他多次欺骗、迷惑了正在执行包围计划的北朝鲜军队并给他们以重创,然后从容撤退。
米凯利斯的成功使得他和他的部队常常在迫切需要新奇战术的战斗中扮演重要角色。
沃克的最大任务是制定出釜山环形防御圈的防御计划。这次,巴顿的格言又起了作用。他还记得在1944年9月,当部队因缺乏给养而被迫停止前进时,第3集团军给将军一级的指挥官发出的一封指令信。这是巴顿军事生涯中被迫进行的几次防御战之一。
沃克不得不按照自己的处境执行那项指令。指令要求各部尽快恢复进攻以掩盖这次暂时的防御。做到这一点殊非易事。巴顿的本意是不想让敌人知道他实际上正在执行一项防御计划。但是沃克别无选择。第3集团军是由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的,他们不用上级提醒即可采取适当的军事行动。而在朝鲜的第8集团军则不然。因缺乏作战经验,连连失误,第8集团军正在付出沉重的代价。巴顿横扫千军万马,使敌军指挥官不愿主动挑战,而朝鲜人民军则连连战胜联合国军,更激起了他们取得最后胜利的热望。另外,巴顿及其手下的军官们都了解德军并知道怎样对付他们,而沃克和他的部将则仍处在摸底阶段。
沃克运用巴顿的军事思想制定了作战计划。战役开始阶段,他将建立“一个以处在合适地点、机动xing强和力量强大的预备队为后盾的前哨阵地,……以pào火控制敌人坦克所能发动进攻的所有通道……。”各营和营以下单位之间的防御将由“相互支援、处在布有地雷的纵深位置的小分队”承担。为避免被包围或遭伏击,他指示各部队 “在公路上行军,在田野上作战”。当自认为这些行动准则很完善以后,沃克便开始着手建立他的环形防御圈。
4
当玛吉希金斯获悉迈克米凯利斯上校的“特别机动队”正在釜山以北33空哩处的镇东里作战以后,她就驾驶着一辆借来的吉普车翻山越岭来到了她所在的一所残破的校舍里。
第二天早晨,她正在吃早餐,一连串轻武器子弹击中了校舍,打碎了窗玻璃。有颗手榴弹在她睡过的木头架子上bàozhà了。人们争相逃跑,但从两边shè来的子弹迫使他们伏倒在地。希金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们这儿离前线还有好几英里呢。北朝鲜军队怎么会到这儿?环形防御圈出了什么事?
战斗异常激烈。有人把三名受伤的战俘抬进了屋子。他们用手抓着地板高声哀嚎,就像被子弹shè穿了纸样薄的xiōng膛的木偶。希金斯低声对《星期六晚邮报》的记者哈罗德马丁说,看来得向公众详细报道这次战役的情况。
她向窗子走去时,看到那三名战俘已死在血泊之中。她跳出窗子,看见军官和非战斗人员都在边躲避shè来的子弹,边寻找自己的部属或战友。米凯利斯、主任参谋以及各连连长都在把躲在吉普车和卡车底下的美军赶出来,强迫他们各就其位。有位美军军官开qiāng打伤了一名美军机qiāng手,因为这名机qiāng手已变得疯狂,正在向战友和美军车辆开火扫shè。
美军在一堵石墙和一辆电台车之间设立了紧急指挥部。希金斯听到一位侦察少尉报告说,一批新发现的敌人正沿峡谷向北运动,另有数百名北朝鲜军队刚刚登上距此地1000码处的河岸。
她想对正在笔记本上记东西的马丁说点什么,但牙齿情不自禁地打起颤来,使她语不成句,感到脸上无光。开战以来,这是她第一次感到冰冷。她断定自己已绝无生路,“和许许多多突然发现死亡已不可避免且正在迫近的人在一起,我只是感到惊讶:死亡终于要降临到我们头上了。”她的情绪稳定了一些,牙齿也不打颤了。米凯利斯问她,“你怎么样,伙计?”她回答:“我很好,先生。”
米凯利斯不顾乱飞的子弹,起身大喊:“停止shè击!我们整顿一下队伍,再看看对方到底是什么人!”
秩序逐渐得到了恢复。一位侦察军官报告,登上河岸的“敌军”原来是前来支援的韩国军队。在连长洛根韦斯顿上尉的率领下,a连消灭了山头上敌人的两挺机qiāng。韦斯顿一瘸一拐地下山到校舍来治疗受伤的大腿。希金斯在校舍里帮助军医管理血浆。韦斯顿返回了山上的阵地。半小时后他又来到校舍,肩膀和xiōng膛上各带着一颗子弹。他坐下来抽烟时平静地说:“我想我现在最好打一针吗啡。后中的两颗子弹开始疼了。”
战斗结束后,希金斯拿了一支卡宾qiāng放到吉普车里准备离去。她问米凯利斯有没有给基恩将军的口信。米凯利斯说:“告诉他,我们一定能守住。”
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