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状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子

    夏主簿听完脸色沉了下来,但他不好发作,知道就算逼那说书人也没用,只好回去把事情告诉韩县令和林仲业。

    林仲业颇为失望:可惜听不到下半段,可惜,可惜啊!

    连说三个可惜,韩县令的脸色顿时不好看了。原本请林仲业出来听书就是为了逢迎上官,现在倒好,书听了一半掉在空中令林仲业很不满意,那这算是巴结还是得罪啊?

    韩县令板着脸对夏主簿道:无论如何,要把写这说本的人找到,否则你这主簿哼哼

    说完韩县令跟着林郎中走了。

    这下可苦了夏主簿,虽然说自己是有品秩的从九品官员,韩县令未必能把自己如何,但自己的权力完全视韩县令的放手程度,只要他把自己所有职权交给他人,那这个架空的主簿当起来还有什么味道?

    按理说找个人不难,可连人是谁都不知道又如何找寻?

    回到县衙,夏主簿心中无比纠结,突然想到那日进献的戏本中有《四郎探母这一出,当时还赏了银子,这说本会不会是同一个人写的?

    把李大力给我叫进来。

    夏主簿冲着书办吩咐一声,马上就有人去叫。

    人很快就来了,正是那日克扣赏钱还打了沈溪一棍子的衙差。

    李大力一进门便点头哈腰:主簿大人,您老叫小的有事?

    夏主簿冷声道:之前你说你家有个亲戚送来戏本,我高兴之下让你送出去二两赏钱,可有此事?

    李大力心里得意,空手套白狼得了二两银子,堪比他两个月的俸禄了,这等好事他怎能忘记?

    是啊,您老贵人多忘事,小的怎能忘了?

    夏主簿道:那好,你去把你那亲戚请来,我要好好问问他,这戏本还有那《杨家将的说本是怎么回事。

    李大力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直,随即脸就绿了。

    :新的一周了,天子求推荐票和收藏!感激不尽!




第二十四章 绝色佳人
    工部郎中林仲业去茶楼听书的次日。

    一大清早,天空便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到了中午,天空依然没有放晴的迹象。沈溪牵挂着寄卖的画,寻了个由头便溜出院子,戴着老爹平日用的大斗笠,去往那家名叫思古斋的字画店。可惜到了地头,才发现铺子房门紧闭,这时雨越下越大,斗笠已经没法遮住身子,他只能暂时在屋檐下避雨。

    街上行人匆匆,每当有马车从泥泞的路面飞驰而过,劈头盖脸的泥水便激|射而至。沈溪只能尽量靠近墙壁,但屋檐太短,很快全身就湿了大半。他左右看了一眼,发现书画店隔壁店铺的屋檐要深一些,便挪动步子过去。

    但这家店铺门前的屋檐即便宽一些也相对有限,依然不时有泥水溅到身上,他不得不倚在门板上,然后取下斗笠遮到身前。

    就在沈溪狼狈不堪之际,只听吱嘎一声,门板从里面打开,一个妇人举着伞出现在门口,螓首微颔,上下打量沈溪。

    这妇人约莫二十出头,眉若春山,眼横秋水,令人望而目眩神驰。她有着一张清丽绝伦的瓜子脸,面庞白皙细嫩,琼鼻洁白如玉,樱唇娇艳欲滴,纤细的身子若风拂杨柳婀娜多姿,竟是一位绝色佳人。

    沈溪微微一怔,刚好迎上妇人的目光,两道目光甫一接触,不知为何,两个人都情不自禁地微微颤抖了一下。

    你是谁家的孩子?下雨天不留在家里,淋成落汤鸡了吧妇人微微有些惊讶,但很快调整情绪,温柔地问道。

    沈溪刚想回答,突然听到屋子里传来筷子敲打碗沿的声音,虽然很快被哗啦啦的雨声和屋檐滴水声覆盖,但沈溪还是忍不住往里面瞧了一眼。

    一个五六岁大的小女孩正抱着个大碗吃东西,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灿若晨星,与他的视线撞在了一起。沈溪冲着小女孩笑了笑,然后对妇人道:我家住在城南王家大宅旁,到你家隔壁的字画店办些事情,谁想遇到这鬼天气

    哦。

    绝美妇人释然,随即耐心解释道:下雨天沿街的铺子都不会开门,以免泥水把店铺里的东西弄坏你要是不嫌弃的话,到我家里来避避雨吧,等雨停了再回去。

    沈溪客气行礼:谢谢伯母。

    妇人笑道: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快进来,把斗笠放好。冷坏了吧,这儿有毛巾,你擦擦。

    沈溪进到屋子里,四下仔细打量。他到过字画店几次,都没留意隔壁这家铺子,看到围起来的长条柜台后面贴墙的位置,摆着一溜大柜子,大柜子上一个个小抽屉整齐排列,每个抽屉都用红纸写着字,沈溪定睛一看,全部是药材名,原来这是一家规模不大的药铺。

    这时候的人生病了,大多是把郎中请到家中诊治,确定病症后开出方子,由病患家属到药铺去抓药。当然也有药铺有大夫坐镇,但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

    妇人给沈溪挪了个小板凳过来,沈溪道谢后坐在门口角落,一脸笑容地看向妇人和小姑娘。柜台前摆着个八角桌,上面还有些吃食,妇人把桌上的饭菜收拾一番,回过头问道:你这孩子,吃过没有?

    沈溪笑着回答:我在家里吃过了。

    妇人这才把东西收拾规整,然后对小女孩道:到里面去吃,娘收拾好还要磨药,别出来捣乱,知道吗?

    听惯了周氏泼辣的粗言粗语,突然听到眼前绝美妇人温柔的腔调,沈溪觉得赏心悦目之极。那妇人到后院走了一圈,把一小萝筐不知名的草药拿了进来,倒入柜台一侧的石臼中,然后拿起石杵开始磨药。

    沈溪默默看着,感觉心境无比的安宁。

    外面的雨没有停歇的模样,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随后有人敲门。

    绝美妇人起来打开门板,迎进一高一矮两个汉子,其中那高个子进来便收起雨伞,道:惠娘,我们来抓药,还是上次徐大夫开的那个药方,你照着抓就行了。说完便从怀里拿出一张纸递了过去。

    妇人将药方拿到柜台上仔细看了一遍,觉得没问题便对照上面的内容抓药并用戥子确定份量。

    沈溪心想:原来这美得惊心动魄的女人叫惠娘,却不知为何出来抛头露面莫非家里没有男人?

    惠娘抓药的时候,两个汉子闲聊开来,说的是昨日工部林仲业林大人在茶楼听戏只听了半截,最后扫兴而归的事。

    两人说得起劲,压根儿就没注意墙角边坐着的沈溪。

    高个子大汉道:你不知道吧,夏主簿去找说书的问罪,谁想那《杨家将根本不是那说书人编的,而是他人相授,你说这事儿稀奇不稀奇?估摸这会儿衙门正派人满城翻了个遍,要把写《杨家将说本的人找出来。

    沈溪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那个衙差克扣了他的赏钱,他便写出《杨家将说本给说书人,最后火爆全城,目的就是让罪魁祸首得到应有的教训。现在鱼儿已经上钩,就看下一步如何行事了。

    不多时两个汉子拿了药走了,外面的雨也小了很多,沈溪站起来告辞:伯母,我要走了,谢谢您让我进来避雨。

    真是个懂事的娃娃曦儿,以后你要学这位哥哥,做知书达理的好孩子,知道吗?惠娘笑容明媚,尽管外面阴雨连绵,但让人却让人有一种阳光灿烂的感觉。

    哦。那小姑娘年幼不懂事,应了一声,大眼睛眨呀眨地看着沈溪,天真烂漫,令沈溪觉得异常可爱。

    在沈溪眼里,这小丫头可比家里那个喜欢告状的林黛好多了,林黛怎么说也快十岁了,纯真渐离,心智日益成熟,以后还不知道让人多头疼呢!

    回家的路上,沈溪心想以后若有机会,定要再上门看看惠娘,顺带问清楚她家里是怎么回事。

    回到城南的家,还没进门,就听到父亲在院子里急切地喊他的名字沈溪没想到父亲大白天的居然在家,通常沈明钧早出晚归要忙到很晚才会回来。

    爹,您找我什么事?沈溪进了院子,疑惑地问道。

    沈明钧看到儿子,顾不上问他去哪儿了,直接拉住他:县衙的主簿老爷又来府上了,点名要见你快跟我过去。

    沈溪没想到夏主簿这么快就找上门来,不由大感诧异,但事到临头容不得他多想,跟在沈明均身后便从院子侧门进了王家大宅。

    一路疾行,父子二人刚走进王家正房的门槛,就听到一个令沈溪铭刻在脑海里的厌恶声音响起:主簿大人,当日来献戏本的就是这小子!我这就去把他拿下你们跟我来

    随后,一群衙差杀气腾腾就往门口扑了过来,吓得沈溪赶紧躲到父亲身后。

    李大力,不得无礼,你们以为是拿犯人哪?夏主簿一声喝斥,几个衙差才讪讪退后,其中就包括当日克扣沈溪赏钱那个家伙。

    夏主簿笑眯眯地走上前,仔细打量沈溪一番:听说戏本和说本都是由一个孩子送的,本官就猜到是你。这宁化县城,恐怕也只有忠直公沈同知的后人才有这本事。

    沈明钧赶紧跪地磕头:主簿老爷,我家小儿不知道做了什么错事,请念在他年幼的份儿上,饶了他吧!

    请起,请起沈老弟,你误会了,今天本官亲自上门来可不是兴师问罪,反而有事求于你家公子。

    夏主簿笑着把沈明钧扶起来,回头喝斥,李大力,还不把沈家小公子该得的赏钱奉还?衙门就是出了你们这群为非作歹的皂隶,才闹得百姓怨声载道

    县令大人三令五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定要善待百姓,你们哪回遵循了?若是再出现类似的情况,一定严惩不贷!

    李大力怏怏地走到沈溪跟前,苦着脸把二两重的银锞子奉上,嘴里道:这位小公子,那日是鄙人不知好歹,多有得罪,还望你大人大量,饶我一次。李某人这厢有礼了。说着便俯首作揖。

    沈溪心想,根本没诚意嘛!

    之前这凶神恶煞的李衙差扣下赏银,心头不知道有多爽!直到昨日事情曝光后问责,才不得不把实情抖出来。

    要不是县太爷有事相求,估摸就算夏主簿知道赏银被下面的人克扣,也不会过问,更不会让这家伙给自己赔罪。

    不行,非得给这家伙一个惨痛的教训才能出心头的恶气!



第二十五章 报仇了
    我我不敢要。

    沈溪伸手就把银子推了回去,装出一副胆战心惊的样子,缩着头道:我我怕你又又打我!

    夏主簿脸色一变,问道:沈家小公子,你是说李大力之前打过你?

    沈溪摸了摸屁股,愁眉苦脸:现在疤痕都还在,好疼啊!

    夏主簿冷哼一声:好啊,不仅贪墨别人的赏钱,还敢打人,来人,把李大力拉下去打重打二十大板!

    李大力一听就跪下了,向夏主簿和沈溪连连磕头:不要不要啊,大人小人知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夏主簿本来就装腔作势,哪里愿意节外生枝?当下故作为难地看向沈溪,但沈溪依然一脸恐惧地紧紧抓住沈明均的手,一副你不惩戒人我就不配合的架势看来不拿出点儿实际行动,《杨家将的完本说本是到不了手了。

    还愣着干什么?怎么?我的话你们都不听了吗?

    夏主簿脸色铁青,回头看到几个差役杵在那儿一动不动,不由火冒三丈地喝斥。这下几个衙役绷不住了,连忙上前把李大力拖起来,就放在王家正房的门槛上,然后挥动随身携带的水火棍打了起来。

    二十下打完,李大力屁股上已经是血肉模糊。

    沈溪心里有数,别看李大力模样凄惨,但其实这些衙役打人很有分寸,李大力并没有伤着骨头,只要回去好好休养,过不了几天就又生龙活虎了。

    夏主簿满意地点了点头,令人把李大力搀扶起来,然后慢慢走到沈溪跟前,笑着道:沈家小公子,这下你总该满意了吧?

    来,这二两赏银是你应得的。没想到你小小年纪,不但能想到把铁匠铺打铁时用的风箱安到家里的灶头上,还可作出南戏戏本和说书人的说本,如非亲眼所见,我真不会相信天下竟有这等奇事。

    好了,现在罪魁祸首已经得到应有的惩罚,你总该把完整的《杨家将说本交给我了吧?

    沈溪早就料到夏主簿有此一着,不过风箱的事情好解释,但戏本和说本若无人生阅历以及一定的学问,那是绝对作不出来的。这时候的人可不像后世,有什么不知道只需要上网查一查就了然于胸,此时的人们拘束在一定的范围内,连县界都很少跨越,那种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说法纯属扯淡。

    于是,沈溪便将对周氏扯谎的话原模原样说出来,把事情归到那根本就不存在的老道士身上。

    本官原来也不相信是你所作

    夏主簿听过之后,沉思着点了点头,不过,没听说过宁化有这样的道士啊,莫非是游走天下的得道高人?这可要见见,说不定有莫大机缘沈家小公子,这位高人家在何处,本官想去会会。

    回老爷的话,那位老先生从来都是主动找我,我也不知道去哪里找他。沈溪信口胡扯。

    夏主簿愣住了,随即若有所思: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看来这位高人是深藏不露但既然在这宁化城中,只需派人去找,总能找到。李大力,现在给你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你这就带人去城里把这位高人找到,记得要好生礼待,要是再有什么差错,可别说本官不给你机会啊。

    李大力手捂着屁股,愁眉苦脸地领命,然后带着几个衙差匆忙出门。现在只知道那高人是个道士,除此之外连身体有何特征都不知晓,这些人也不问,可能觉得沈溪只是个跑腿的,没法提供更细致的情报。

    之后夏主簿跟王家老爷王昌聂说了几句话后也告辞了,出门的时候对着沈溪点了点头,便带人走了。

    沈溪长长地舒了口气,这回不但成功报仇雪寒,还顺带将戏本和话本的来历糊弄了过去,可谓一箭双雕。其实这主要是由于夏主簿急于找到写《杨家将说本的人,对于别的事情根本不上心,不想再伤脑筋。

    沈溪回到家,周氏带着林黛站在侧门前,满脸都是焦虑之色。原来今天下雨,裁缝店活路不多,晌午没到就下工了,所以之前沈溪才会偷摸着去书画店,回来后又马上被沈明均带走,这会儿周氏才那么担心。

    等周氏跟沈明钧问明情况,脸上带着惊喜:官府给了二两银子赏钱?这么多啊?

    沈明钧带着些许担心把银锞子放在桌上:老爷说了,让咱家小郎少招惹官府的人,只要我在王家做工一天,就别跟官府参合得太深。

    周氏把银锞子攥在手里,喜不自胜,嘴里嗤之以鼻:那些仗势欺人的官老爷,鬼才愿搭理他们。现在终于有银子了,咱们让憨娃儿进学吧。

    沈明钧急道:这怎么可以?这银子本为那老先生所有,我们不过是替人讨回而已。老先生肯教小郎学问,咱应心存感激之念,岂能贪图这点儿银子,坏了做人准则?

    当家的教训的是,那咱就让憨娃儿带咱们去好好谢谢那老先生,把银子还给他。周氏脸上的笑容淡了下来,一脸郑重地说道。
1...1415161718...19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