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陛下,雁门失守,辽夏联军进关内,势必导致云州城防空虚,时不我待,战机稍瞬即逝,大军应在辽夏朝廷未反应之前,快速拿下云州”

    看着文彦博也这般亢奋总算是激发了相公们的野心。

    “陛下,此事可行”

    就连老成持重的富弼也觉得应该这么干。

    赵曦有点后悔自己剽窃了,早知道一次大胜就可以让相公们这样,自己没必要装醉去做个半诗帝王。

    本来赵曦还担心相公们反对,才在饮宴时剽窃诗词,想表露心迹,让相公们去体会。今日看来,倒是自己多想了。

    此时的定襄城里,前线指挥部

    “郭帅,你东路军拿下定襄,损伤严重,狄帅的主力又是正面对敌,只有我西路军在此战中并未多大战功,忻县攻城战就由我西路军接了”

    这不是种鄂好战不好战,在这次大战中,他们西路军确实功劳比不上中路和东路。

    中路就不用说,人家是正面对抗辽夏联军,可东路军也打下了定襄城。

    虽然西路军也参与了收复雁门关,可毕竟那还有雁门守军掺合,又是借雁门守军在撤退雁门关时预留的伏笔取胜,这让种鄂很不是滋味。

    “种子正,少废话两成不到的伤亡你说这叫折损严重再说了,正是我东路军拿下了定襄,说明我东路军在火器攻城战中有了经验。为将士们计,东路军攻打忻县乃应有之义”

    郭逵也不示弱,功劳谁嫌多辽夏联军已经被围困在忻县孤城之中,谁都知道拿下来并不难。

    陛下应该早就料到会是这样吧狄青看着将领们已经为谁做主力攻城而争论不休,再想想自己临行时陛下给的密旨

    “我们不攻忻县”

    “狄帅,这是何意十几万大军全部在此围城吗”

    种鄂很奇怪狄青这话,狄青不是个保守的将帅,怎么会

    你狄汉臣做到了武将的巅峰,也致仕了,不再需要功劳,也不再需要朝廷的赏赐,也赏无可赏了,可将士们需要呀

    狄青看种鄂那神情,也知道被人误解了。

    “殿下,安排作战”

    “凭狄帅做主”

    狄青和太子殿下这样谦让,倒是把一众将帅搞愣了不就是个攻城战吗,还安排什么作战

    “种鄂听令率西路军过雁门关向东,作战任务应州城,并坚固防线以防辽军反扑在确保防线坚固的情况下北上,于云州与中路军会师”

    “郭逵听令率东路军过雁门关西行,北伐朔州,南克武州,并一路西进与麟府援军会师,建立西侧防线以防西夏反扑”

    “种诂听令率本部人马出雁门西行,受郭逵节制,与东路军共同完成作战任务。”

    “狄青听令以战车、地雷设置防线,将辽夏联军困于忻县,留一定兵力驻守定襄,围困忻县之辽夏联军,率大部中路军出雁门北上。作战任务拿下云州”

    还以为朝廷会争吵些日子才能决定是否进攻云州呢。这也是大伙争着要抢攻忻县的原因。

    辽夏联军进了雁门,谁都知道云州空虚,可没人确定朝廷是否会下达作战令,没想到陛下居然早有密旨

    “诸位,在形成围剿之势时,已有密旨抵达麟府,折继闵将率军东进”




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
    战车难出雁门关,轨道更是到忻县断了线,作为对军备依赖相当大的新军,出关作战才是真正的考验。

    从这次东西两路推进包剿就可以看出,有战车和没战车的新军在跟辽夏联军骑兵对战的区别很大。

    大多数军卒的伤亡,都是来自于东西两路。

    赵曦在跟狄青的密旨时也有过交代,一旦东西两路战损超过两成,收复云州之战将无限期延后

    而如今的战损,希望当初围剿时不是辽夏联军的困兽之斗,战力烈度是真实的战力吧赵曦不敢肯定。

    所以,他对于这次大军出关作战,比前期定襄、忻县之战更担心

    还有一点,政事堂相公也考虑到了,就是大军出关之前的赏赐都担心重蹈太宗覆辙。

    工坊城运送军资的马车,同时带去了这一次围剿胜战的赏赐。

    “文相,枢密院下令调江南、成都府新军北上吧。由成都府辅助秦州、环庆一带防御,江南道辅助河北道防御”

    真正的捉襟见肘呀赵曦很无奈,闲置着五十万大军,却不敢也不能让其开赴前线担心这般禁军的老兵油子会让整个防线溃烂了。

    他们没有战力,没有勇气,更别说家国天下之思想,甚至连廉耻都没有。

    如今,在整个边境守军中,参杂了一成的禁军,已经是最大限度了。赵曦不敢再冒险。

    “陛下,雁门之战大胜,辽夏还有南侵之心”

    富弼疑惑,诸位相公都疑惑。

    当初拖延接见使臣,并强硬拒绝使臣,就是依仗着围剿之战的大胜,可以震慑辽夏不敢轻易发兵南侵。

    当下是我大宋大胜,且还将近十万的辽夏联军围困忻县,怎么还需要再次调兵

    “记得咱们当初做战略部署时,曾经对所谓的辽夏联军做过剖析那就是被丢出来的势力,是为辽夏内部统治服务的。当然,不否认这部分队伍有试探我大宋军力的目的。”

    “而今,所谓的借刀杀人也好,还是试探军力也罢,都算是有了结果,并不能真正的打疼打怕北辽西夏。”

    “若我朝大军止步于雁门关,继续保持守势,想来辽夏不会有扰边之意,可现在我军北上,有意收复云州、应州、朔州,不说西夏,北辽是肯定不会视而不顾的。”

    “这次辽夏同盟,首倡议者肯定是西夏。一旦我军北上,北辽出兵是必定的,而西夏为这次联盟也不得不出兵”

    这是赵曦跟狄青推演的结果,一旦北出雁门,北辽绝对会出兵

    赵曦说完,相公们又一次围拢在沙盘前

    “恐怕陛下所言会是事实。西京道的辽兵入关,整个西京道空虚,北辽若想解云州之危,只能尝试围魏救赵之策。”

    “陛下,我大军出关应该延迟,必须待江南、成都府北上新军到位后,方可发动收复云州之战”

    韩琦久任河北道,对于河北道的情形算是最为了解,在明白了官家所说的可能后,直接由原来的激进转变成了守成。

    河北道一旦失守,绝不是一个雁门关可比的,那真的会是国朝的灾难

    “陛下,战前我等曾建议调南兵北上,被陛下所拒。既然陛下有考虑,如此大事岂能回避”

    文彦博难得有这样的直言的时候。

    “宽夫,当初雁门关失守,南兵北上,不论是在朝堂还是在市井,产生的影响大不同,一有不慎,可能导致整个国朝出现大骚乱。”

    “如今南兵北上,对于市井和朝堂来说,是扩大战果之战。而当初南兵北上是在露怯,是对雁门关底气不足的表现。所产生的结果大不同。”

    “况且,国朝轨道联通诸州,如今调兵与当初调兵在效用上并无二致,不存在紧迫和疲兵。此事官家与老臣有过沟通,非官家之过,未置于政事堂讨论,是我富弼的建议。”

    “诸位,国朝几十年战事,也就近十年才有了对西夏大胜的战事,而对北辽,想必朝堂包括诸公并无必胜之想。”

    “若当初调兵北上,朝堂臣工又会有何等乱局,诸位应该清楚。大战之前的繁乱不利于前线战事。”

    当初赵曦确实跟富弼谈过这事,就是不确定该不该把可能发生的情形放在议政厅讨论。

    他本意是不说,因为他不相信相公们的坚定。但全盘瞒着相公们,也不可取,才想着把富弼做个挡箭牌的。

    只不过没想到富弼当初也是极力反对

    “边境全线开战,还是回到了最初设想的最坏的结果”

    王安石这句话,代表了政事堂所有相公的想法。不是危言耸听,是事实。

    全线开战,这对于国朝而言,肯定是相当吃力的,那怕是一点偶然的意外,也有可能导致全线崩盘

    “陛下,臣安抚秦州吧”

    韩绛觉得自己需要出面了。不管是不是知兵事,他出秦州有利于控制秦州防线的局面整个对西夏的防线,将领们互不统属,没有一个可以镇的住场面的。

    “不必我的建议整个面对西夏的防线,全部收缩,少于千人的边寨一律放弃,我朝边境退守百里”

    “陛下,不可”

    “陛下,万万不可”

    赵曦的话音未落,相公们就打断了。

    “诸位稍安勿躁,待官家言明”

    富弼不相信官家会妥协,更不相信官家是个出尔反尔的性子。

    就像雁门关失守一样,面对西夏的退守,未必没有深意。

    “出兵雁门,是西夏撺掇北辽,而如今辽夏扰边会是北辽强迫西夏,两者大不同”

    赵曦顿了顿

    “陛下之意可是要以破辽夏联盟作为破边境危局的切入点”

    只要顺着官家的思路,不难明白官家所指

    “若如此,朝廷应遣使前往西夏”

    “着令雁门大军,释放西夏俘虏,同时对被围在忻县的西夏军卒喊话”

    “撤掉都亭西驿的驻防守军,放西夏常驻使臣离开”

    “恢复对西夏的榷场,开放与西夏的边境线,允许客商过往”

    纯粹的军事,政事堂相公未必真的懂,可要说玩这种称为谋略的把戏,一个个真的都是精英。

    一干人,根本用不着赵曦再去启发,你一言我一语的,很快便完善了整个计划。



第五五零章 会有活着的西夏人吗
    人处于弱势时,更容易产生莫名其妙的戒心。

    西夏因为第二次好水川之战,了解了大宋火器的犀利,又有大宋对邈川城的作战,接连收复皋兰、兰州和邈川。

    西夏有点恐惧了,在一面向大宋示好示弱的同时,以大宋崛起为由,联络了北辽,才有了双方联军直取雁门之战。

    而在定襄、忻县一带,大宋的火器再一次大显神威

    西夏对大宋越发怯战了。

    而此时,一旦大宋兵锋北向,有意收复云、朔、应三州,北辽绝不会就此罢休的。

    毕竟北辽对于火器的犀利了解的不是很清楚。

    关键是,这一次雁门关大战,以及大宋收复云、朔、应三州的战事,是由西夏撺掇而导致的。北辽绝不会在这时候让西夏置身事外。

    从中京道调兵西行补充西京道空虚根本来不及,若要解西京道危局,对于北辽而言,唯有从河北道南下

    对于大宋能围剿辽夏联军,即便北辽不看好西京道宫卫军的实力,也知道大宋的军力提升了。

    综上所述,北辽必须拖上西夏,让整个宋国的边境全乱起来,才有可能解西京道之危,各方回到战前局势。

    只要到忻县城下向城里喊话,告诉城里的西夏人,大宋放了他们了,可以回家了,然后就真的可以回家了。

    总有人去试的,当第一个人试过,宋军开具了文书并离开俘虏营后,越来越多人围着忻县喊话了

    没人想死,都想活着。

    “这是宋军的诡计离开后过不去麟府就会被折家人杀掉的”

    没藏花麻对着耶律齐高声的喊。

    西夏人已经被耶律齐的宫卫军包围了,就是被城外的喊声导致的。

    没藏花麻真不相信宋人会这样好心,虽然他也看见那些被俘的军卒离开了,可从忻县到左厢神勇军司的驻地,还有几百里,一路都是宋国的地盘,随时都可能被杀掉,而这边根本不知道。

    “没藏花麻,我也想相信你说的,可那些西夏人确实离开了。你听外面还喊着说,宋人会派人护送他们”

    “这事也好办,只要你的人放下武器,交于我们看管,就是宋人说破天我也不会信”

    耶律齐好像说的很在理,可没藏花麻清楚,一旦勇士没了武器,那就是任人宰割的绵羊。

    城里的粮食不多了,雁门关被宋人收复,关外的牛羊进不来,他们的粮草快坚持不下去了。

    一旦自己的人被下了武器,整个忻县就是由辽人说了算

    没藏花麻在想,恐怕没有宋人的奸计,辽人也会动手吧

    可悲的西夏王,居然与虎谋皮,竟然想联络辽人向宋人施压总担心狐狸害人,难道狼就不吃人了

    没藏花麻也清楚,这是梁家人在排除异己又有什么办法呢如今自己已经身陷绝地了。

    大夏的帝王一代不如一代了

    “耶律齐,勇士不可能放下武器给我们粮食,我们就在城西,咱们各凭本事突围”

    “没藏花麻,不可能的。除非你们放下武器,粮食会给你们的各自突围恐怕是早与宋人商量好了吧”

    “没藏花麻,我来问你同样是冲击狄青的主力,为何你们西夏人就死的少,而我大辽却被成片成片的炸死”

    没藏花麻真的很无语。这是我们西夏人用勇士的命得来的经验,当宋人激发火药弹时,一定得下马爬下,就是战马也尽量卧倒。可你们呢在战场上还笑话我们

    根本不存在妥协,辽人已经认定是宋人跟西夏人联手坑他们,那怕不是,以这个为借口,把西夏人除掉也行。

    只要他们坚守忻县,一旦大辽大军压境,就是他们得救的时候。首先他们得守住忻县这时候粮草便成了最重要的。
1...191192193194195...2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