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至于想表明什么见仁见智吧。反正也没有简单过。
内阁全在。
赵曦并没有一开始就问话,而是先让内监给王韶沏茶一路风尘,估计回家沐浴更衣就来了。
待内阁都到了,赵曦又赐座。
“子纯,详细的情况你应该很清楚了,说说吧,怎么想的把儿子都带回京了。看来还是不相信朕呀”
赵曦说这话时,谁都没看。
王韶这时候,很想看看王安石的脸色
内阁大臣们,却是不敢相互对视官家现在的威严,太吓人了。
“微臣不敢官家,微臣确实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但微臣带犬子回朝,并非完全因为此事。”
“哦,说来看看。”
“官家,这几年,朝廷历练新军,微臣以及犬子,与讲武堂经历的武将文臣,多有交流。”
“不管是微臣还是犬子,跟新军将领和校尉接触后,深感不如。微臣带犬子回朝,是想求官家一个恩宠,准许犬子到讲武堂受训。”
“官家,犬子这些年随微臣领略河湟,深受皇恩,官阶已经近列班。犬子恐怕是国朝将领中,极少数未受讲武堂培训的武将了。”
“微臣微薄之功,不敢为国朝之先。所以恳请官家恩准,让犬子到讲武堂受训。”
王韶是起身再躬身回话的。
这倒是个说的过去的解释。赵曦摆了摆手,让他再次入座。
“文阁老,这是你的职责。王厚是否如子纯所言”
“回官家,确实如此。”
“嗯,文阁老安排王厚入讲武堂将领班受训吧朝廷不能亏待功臣。这几年王厚也算是有功”
赵曦环视了一圈,看了看诸位内阁大臣。继续说道
“子纯,朝廷有意经略西夏,所以,河湟开边成功后,继续西进,形成真正的对西夏战略包围,便成了朝廷谋划的重中之重。你对自己接下来的职衔有何想法”
一点都没有含糊,很直接。
“回官家,微臣以为,微臣还是适合继续率军西进”
“子纯慎言”
王安石打断了王韶的话。率兵西进,那么,王韶所率的兵,绝不仅仅是如今安靖河湟的数量
王韶向官家提这样的要求,在王安石看来孟浪了。
“王阁老,让子纯说完。”
“官家,河湟一带,臣不敢说固若金汤,但稳定还是敢保证的。对于内附的那些部落,虽然是由微臣引导内附,可他们接受的利益,全数来源于朝廷。微臣不曾私下有过许诺。此为一。”
“第二点,微臣其实并不擅长治政,更适合开边。所以,微臣向官家请命,望朝廷能恩准微臣继续率兵西进。”
第六七三章 赵曦的真的目的
没让自己失望。
对于王韶的表现,赵曦是有预见的。
人贵有自知,而王韶恰恰是一个有自知的人。
用后世的定义,王韶在外交和军事领域,都是相当有造诣的。正如王韶所言,他对于治政真的不擅长。
也是因为河湟是新的领土,诸多方面没完全就绪,他尚且能应付。
一旦朝廷决定继续西进,将河湟放在一个后方的定位,王韶不一定能应付过来。
“子纯,朕不讳言。你不能否认,这些内附部落对你个人的认同。你请命西进,河湟也将定位后方,是西进后勤的保障之地,容不得一点闪失。”
“一旦因为你的离开,导致整个河湟不稳,此系甚大你可有建议”
“官家”
王韶又站起来了。没办法,一个内附部落对他认同虽然他明白官家的意思,当着这么多内阁大臣的面,他必须得表现的惶恐一点。
“坐下说话”
“回官家,臣有说过,臣不否认内附部落对臣的认同。可他们对臣的认同,都源于朝廷给予臣的政策。”
“部落内附,说到底,是他们想活命,他们想日子过得好一点,他们需要给自己部落的子民谋生路,为他们负责。”
“而满足这些内附部落诉求的,并非微臣,而是朝廷。比如,羊毛的收买,比如,棉花的指导种植,比如,粮食和日用铁器的售卖等等。这都是朝廷在做。”
“微臣所做的,仅仅是牵个线而已,作用并不重要。”
“至于那些内附部落对我大宋军伍的恐惧,更不是来源于微臣,而是来源于火器”
“是故,微臣以为,朝廷可先派能臣,任职河湟,由微臣辅助,不用一年,正当朝廷西进之日,就是让河湟稳定之时。”
看看,都看看
这才是实情,因为一句本来没什么的言辞,就飞出来那么多的心思
赵曦把内阁大臣召来,并不是真有什么事需要内阁大臣在场。
说白了,这就是一次很正常的边臣奏对。
说白了,赵曦还是想让心思多的内阁自愧。
“说说吧。子纯的提议如何”
让他们自愧就可以了,赵曦也没想着真的就啪啪的去煽嘴巴。
真想打脸,这时候就可以停了这次奏对。好歹提出这个议题,给内阁大臣一个坡,让他们下来。
“官家,最为了解河湟的,应该就数子纯。老臣以为,朝廷可采纳子纯意见,遴选能臣任职河湟,并由子纯辅助,争取在谋划西夏之前,全面接管河湟,且能承担作战后方的职责。”
没一个愚钝的,官家几个意思,都门清。这时候官家问话,就是让大家自己去把自己的有过的怀疑推翻等同于自扇嘴巴。所以没人说话。
富弼是首相,不能冷了场,不疼不痒,象征性的附议了。
赵曦再一次看了一圈,看了看内阁诸位臣工的表情。
“今日子纯新归,一路风尘,奏对到此结束吧。明日,内阁诸位大臣,枢密使、工坊城主副官、市易寺等衙门主官,卯时在议政厅集合,正式商讨对西夏事宜。散了吧”
挺尴尬的场合,就不让他们难受了。
对西夏形成战略包围之势,对于朝廷臣工而言,这就是个说法。包括王韶,赵曦也不认为他真的对那一片了解。
看一下地图,从麟府、环庆、秦州,成弧形于西夏接壤,再往西看,从皋兰开始,兰州、邈川城、青塘城只不过是将整个弧形扩大延伸而已。
要形成所谓的战略包围之势,并不是经略河湟,拿下邈川就可以的。正如富弼所言,真正形成包围之势,势必的恢复到前朝对安西一带的管辖。
赵曦对照过地图,用后世的地名来判断,西夏疆域范围在宁夏,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内蒙古以及陕西北部地区。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接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占地两万余里。
西夏的北部衔接北辽的上京道,东北部与北辽的西京道比邻,也就是后世的内蒙古地区,从包头市往北一带。原本是包括雁北地区的,前些年辽夏联军被国朝击败,国朝彻底收复了云应四州。
而西夏的西北部是西州回鹘,也就是后世的新疆哈密一带。西南是黄头回纥和草头鞑靼,以及吐蕃诸部落。
不管是黄头回鹘,还是西州回纥,国朝对其了解的很少。自前朝失去对安西都护府的掌控,西域一带跟中原已经完全割裂了。当然,这也是因为西夏阻断了国朝与西域的商贸往来。
国朝谋划西夏,想要形成对西夏的战略包围,黄头回纥和西州回鹘是绕不过去的,甚至吐蕃的部落也在其中。
赵曦并不单纯的只是想要这么一个趋势,一个包围的趋势。如果没有平灭西夏,打通西域商道的想法,仅仅为一个包围的态势,对于国朝的意义并不大。
这个时代的人不清楚,可赵曦清楚。从兰州至青塘后世的西宁,在从青塘往西,过青海湖,茶卡盐湖,然后从罗布泊北部一百公里处,越过千里的无人区后世在中途有个叫德令哈的地方。
穿过这一片区域,翻过科克希里山脉的羊肠子沟山顶,就直接抵达古玉门关了。
这一路,多数为荒原,砂砾,少有上峰。海拔最高不到四千米。
从各方面的信息来看,西夏在西北部部署的兵力有限,重点在防御大宋和北辽。这也说明,不管是西州回鹘还是黄头回纥,战力并不强。
若是从青塘出一偏师,携带足够的物质,一路向西,打通吐蕃和黄头回纥占领区,然后直接出现在西夏的后方,也就是玉门关一带。
自玉门关向东,沿敦煌、瓜州、酒泉、嘉峪关、张掖等地东进,直接让西夏腹背受敌,从而一举拿下西夏,这才是赵曦的最终目的。
之所以赵曦敢有这样疯狂的想法,是因为战车的原因。所谓的劳师远征,军卒的体力和后勤保障是最大的问题,因为有了战车,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甚至所谓的气疫,都不再是难题。
当然,要想做成这样的大战略,并不容易。
第六七四章
富弼代表内阁大臣,以及被官家点名的衙门和官员,向官家奏请,恳请官家议事时间延后。
没办法,现在的朝堂臣工,谁都知道官家务实,这又是国朝具有相当意义的重大议事,谁也不想在这次议事中做一个旁观者。
官家对臣工的了解,议事时的表现,是最直接的方式。
一时间,贡院成了最热闹的地方,甚至打扰了司马光的修史。
臣工们关注的一个是汉,一个是唐,而关注的点,都是西域
“刚愎自用,穷兵黩武汉唐之鉴,我大宋要重蹈覆辙吗”
没人跟司马光说过详细情况,司马光却能看清楚。这就是他对现在朝堂的评价。
汉唐以强盛,也是以强亡。司马光的还没有整理唐史,但是,对于汉史修撰已经完结。
从汉史来看,司马光以为,举全汉之力,只为了炫耀武力,将国之精锐,皆数驻守在蛮荒之地,耗费钱粮无数,导致国内空虚,是强汉走向衰败的诱因。
然而,他对现在的朝堂已经完全不操心了,主要是官家根本听不进他的意见。他现在能做的就是专心修史,以备后来者借鉴。
至于重臣一窝蜂开始钻故纸堆,他欣然,因为,也好让大家都有所感触。
可惜了,所有钻故纸堆的重臣,注意力并不在旧时朝政,而是西域相关的记载诸如大唐西域记之类的,才是各位重臣的重点。
议事终于还是来了。
这一次议事,用后世的话,应该叫做内阁扩大会议。保密层级很高别看此事在重臣之间算是众所周知,对于不相关的臣工,根本不知道这回事。
议事的人员包括内阁大臣、枢密院、工坊城、讲武堂、市易寺、司牧寺等衙门主官。
之所以召集市易寺,是因为赵曦知道市面上一直存在西番的货品,也就是说,国朝跟西域的商贸一直存在
那些明显带着阿拉伯特征的货品,赵曦认为不该是全部由海运而来。
“此次议事,保密级别为绝密。议事的主题是西进,形成对西夏的战略包围之势,最终对西夏征伐,以东西夹击,完成兴庆府的收复。”
赵曦想看看臣工们到底掌握了多少资料,得到了多少信息,对包夹西夏又有多大的信心。所以,他只是开了个头
“自王子纯上言平戎策,朝廷遣王韶开边河湟,国朝就拉开了围猎西夏的序幕。经过多年经略,河湟一带已经在本质上实现了归属,也具备了以河湟作为基点,向西进发,北上征伐西夏的基础。”
“河湟一带,至今只留孤零零的青塘城,周边吐蕃部落,几乎全数内附,接受国朝管辖。是真正的接受管辖,并非羁縻州的模式。这也是如今朝廷有意西进,并谋略西夏的原因。”
富弼阐述的,好像也是开个头的意思,是在跟臣工们解释这次议事的背景。
接下来,王韶对河湟目前的统治情况作了介绍。比如,河湟督府这些年接受内附多少部落,增加多少外族子民,都从事何种营生,番骑兵的松散建制和管理,以及朝廷对内附部落的封赏和政策等等。
甚至在沙盘上,大体的对河湟目前的疆域做了解释。
这些一直是有奏报的,平时人们并不会太注意,这时候被王韶介绍,才有点直观的印象原来,王子纯开边,居然打下了如此之大的疆域,并且,没有耗费朝廷多少钱粮,甚至已经有两年有税入入朝廷了
“围猎西夏,预示着国朝要恢复前朝的陇右道、安北、安西都护府。臣翻阅资料方知,陇右道于我大宋也并非全境,贯通陇右道,也需要一路征战,更何况安北、安西皆属西夏管辖。征伐西夏不难,形成围猎并夹击,恐怕要有难度。”
“确实如此。经略河湟功成,实际上仅仅是将秦州对西夏之势的延伸,也就是对西夏的南部形成包围,甚至可以说是替代了原本青塘吐蕃对西夏的态势。西夏与青塘吐蕃不和,也多有交锋。如此说来,目前并没有改变国朝对西夏的战略态势。”
从讨论的内容而言,赵曦也承认,诸位臣工是用心了。最起码对西夏、青塘以及前朝陇右道的地理有过了解。
“河湟督府拿下青塘,我朝算是完成了前朝兰州和鄯州之地。以大雪山、祁连山为界,以北一带也就是前朝的甘州、凉州,全数在西夏境内。而西夏由于跟青塘吐蕃交恶,在兰州和鄯州边境,西夏布防重兵。以兰州、鄯州与麟府、环庆不足以形成官家所言的东西夹击之势。”
“兰州和鄯州以南之地,前朝属于羁縻州,是吐谷浑辖地,前朝记载缺乏,后由吐蕃占领,目前并无相关资料,对地形地貌完全不熟悉,更何况再往西行”
“前朝,乃至汉,所有的记载,中原王朝统治西域,路径都是一样的,都是自秦州始,向西北而行,过兰州、青塘,到凉州、甘州、肃州、沙洲,最终形成对西域的统治。”
“其实,以目前的情况看,国朝谋划西夏,想要达成官家东西夹击的战略态势,是有难度的。王子纯西进,也就是要从青塘作为as,然后一路向西打过去,这基本上等于在西夏腹部开战,也就预示着会全面开战。”
确实是用心了,可惜,或许是臣工们过于相信记载了,也或许是对未知的恐惧,还有可能是忽略。所有人都没有提及过大雪山以南的地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