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所以,他很着急,他担心东路军和中路汇合了,西路军最后只能是打西夏人的溃兵。

    再这样等下去,怕是连残羹冷炙都没得吃了。

    中路的主力战场肯定已经打起来了,可他们西路军现在还没有进入战场,还在山岭上休养……

    这已经不是高遵裕第一次要求进发了。

    若不是




第三五三章
    有时候初衷和结果是相悖的,就比如现在。



    郭逵是深刻领会了太子殿下战略部署,也严格执行作战安排,扎实稳妥的推进,结果倒让他有了措手不及的感觉。



    种谔急躁冒进,之所以提前进入战场,他还真是想直接向南围拢,与中路军形成包围圈,从而把截击战打成阻击战,对西夏人直接重创。



    口子还是有些大呀!



    指挥台已经拆了,可赵曦仍然站在一辆战车的车顶。



    在这方圆十里的区域内,原本西夏人是占据大片区域的,现在被火红的国朝军卒一点点的占领了。



    男儿当自强的吼声还没有停,宏大的气势还在延续。不管是西军还是新军,不管是战车还是车轮炮,都在步步向中间压缩,向北面推进。



    狄青率领的骑兵,已经插进了西夏人的后队,正在激烈的交战。



    而北边那个围三缺一的口子,这时候还有七八里里的宽度,导致整个西夏骑兵能顺利的,有秩序的北撤。



    虽然两翼围拢的战车,给西夏人撤退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可骑兵的速度,还真不是火药弹发射和车轮炮轰击能阻止了。



    西夏人应该是对火药弹和车轮炮忌惮,所以,他们想利用骑兵的优势,迅速脱离主力战场,并且最好能让宋军追击。



    这样,他们就可以如以往一样,在追兵力竭时,转身冲杀宋军。



    到那时候,宋军没有了火药弹各车轮炮的凭仗,仍然逃不开被骑兵践踏的命运。



    所以,这时候的西夏骑兵根本不恋战,只考虑撤退。



    只是,他们不知道火药弹也可以随身携带,也可以由军卒用手投掷,而不是只有发射器才能发射火药弹。



    这些无所谓了,现在只想着能脱离这个被包围的好水川。



    韩绛等秦州的文臣,从来不曾见过这般大的阵战。即便是所谓的知兵事,也顶多了在城头上看看城墙外小股的西夏骑兵与国朝军卒作战。



    这一次,若不是太子殿下要亲临战场,他们也不会让自己身处险地。



    当西夏骑兵冲锋时,那种震撼人心的气势,让他们曾升起转身逃窜的想法。



    可当西夏骑兵被打退,战场有了那响彻云霄的吼声时,就是韩绛都颤抖了。恨不得自己也能提枪骑马,杀到敌阵中去。



    每一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壮怀激烈的英雄梦。



    国朝的怯战,并不是说都就喜欢向辽夏低头,做卑微的行为,而是国朝的军备让他们不得不如此。



    而现在……他们也被这一波如虹的气势感染了。



    西贼,也不过如此。



    西夏人并不是败退,那怕是己方气势如虹,也确实有点杀的西夏人溃不成军的态势。但赵曦能看出来,别看这阵势看着凶猛,并没有对西夏骑兵造成多大的伤害。



    一支队伍,只要战损超不过三成,在这个时代,这支队伍就不会丧失战力。



    别看现在整个好水川正逐步被国朝军卒占领,但西夏人撤退时没一点慌乱,是且战且退,不时的构筑防线,阻击冲击的己方军卒。



    西夏人并不是简单的阻击,他们运用的是一种交替阻击,交替撤退的战术。



    一波骑兵向北奔驰,而在这波撤退的骑兵中间,隔一阵就冲出一波骑兵,已经达到了冲锋的速度,向追击的军卒冲击。



    还好,新军算是训练有素,即便是在追击中,也没有散了队形,仍然是成建制,有秩序的追击。



    当发现西夏骑兵冲击时,首先是后排的新军军卒丢出火药弹,然后前排的军卒会完成第一轮的射击…~然后在交替射击中继续推进追击。



    就这样,双方在这种你来我往的拉锯战中,慢慢的向北移动着。



    这不是三五百三五千,也不是一两里地的场合,是一片方圆达几十里,有近二十万人的大场面。



    如此反复的阻击追击,在东西南三个方位不断的进行着……





第三五四章 相安无事的第一晚
    西路军是急行军才到达了作战地点,本以为会立刻进入战场,结果队伍已经修整一阵了,还没见西夏人的影子。

    要说中路军能在好水川全部留下西夏人,郭逵不信,就是种谔也不信。

    只是,大早上就接到了作战的信号,这都接近黄昏了,也就二三十里地,西夏人居然还没出现。

    不是中路军真的把西夏人留下了,也不是中路军还在继续追击……

    这种事赵曦不会做。

    几近一天的作战,全靠两条腿在跟人家骑兵对战。

    气势上来了,确实不知道疲惫,可体力是肯定跟不上的。

    所以,赵曦并没有让队伍继续追击……他安排了在全秦州境内的围剿战,并不是靠中路军一部来完成的,每一部分的队伍都有各自的作战任务。

    中路主力,只需要打出士气,尽可能多的歼灭西夏骑兵。

    东西两路截击,任务是将溃败撤退的西夏人打散,切割成无数支不超过万数的散骑游骑。

    然后,东西两路向两翼,中路军直接向北,从各自营寨撤下来潜伏的队伍,在不同的地点对溃败的西夏骑兵围剿偷袭,最终完成大范围围剿战的战略目标。

    真正造成西夏人迟迟没有继续往北撤退的原因,第一是天色不早了,还有就是,西夏人内部有分歧了。

    “这就是景洵所说的火药弹不足为虑不足为虑杀灭了我近两万儿郎!”

    “大王,是因为景洵的错误判断,导致这次征战的失利!应将此僚斩杀,方解我心头之恨!”

    没人提战车的事,他们也没有能冲到战车跟前,对于战车的坚固无从知晓。但火药弹的威力是见识了,跟景洵那种小孩子家家的玩意儿根本就是两码事。

    用景洵做的那个火药弹,经过适应的战马,除非在战马身边炸响,否则根本不会对战马造成伤害。

    而从进入宋国境内,所有的攻城战,又都是汉人去攻打的,没有使用过骑兵,他们只是让战马靠近一点,去适应火药弹炸响的声音。

    可,真正到了好水川,真正被火药弹轰炸过,他们才知道,这根本就是两回事。

    这时候,便把所有的怨恨都推景洵身上了。

    而景洵……跟个孙子似的,低着头沉着脸,连个屁都不敢放。

    这时候,他多一句嘴,任何一个首领都可能随便将他斩杀……大夏皇帝不会因为他与任何首领置气。

    就是这样,这就是一个背叛祖宗的下场。

    “此事搁置!我等现在需要决定下一步怎样!”

    还能怎样这仅仅是一次冲锋,就被宋军打的溃不成军了,还想怎样撤退呗。

    可是没人吭气,谁也不知道大王的想法,是打是撤,只有大王决定了。

    李谅诈不是个有韧性的人,他也想着该撤退了,关键是他不想这话从他口中说出来。

    “陛下,微臣以为,如今之计应该沿途收拢游骑,将好水川以北的宋国村寨以及营寨,全部攻破,收拾宋国粮草和丁口,以弥补我大夏这次征战的损耗。”

    不得不说,作为内相的梁乙埋,还是对这个小皇帝有些了解的。

    再说了,各部落的首领,估计也不想再硬碰硬的去打了。

    如今已经突进宋国四五百里,这沿路的村镇很多,就是宋国放弃的军寨也很多。

    这时候既然不能硬碰硬的对战,还不如散开了,各自凭本事掠夺呢。

    不管是粮草还是丁口,只要能拿到手,这次征战就不算亏。

    中路军疲惫了,也考虑西夏人已经撤退了,所以没想着继续推进。

    东西两路在作战点,不知道前方作战的具体情况,也没想着折回去打。

    而西夏人,拟订了下一步的计划,狠狠的瞪了景洵后,也准备养精蓄锐,开始掠夺的盛宴。

    所以,在五十里范围内,几十万人,各自在各自的地盘上休养着。

    倘若是后世,这时候绝



第三五五章 溃散
    终于等来了,看来昨天中路军已经将西夏人打溃了。

    郭逵很庆幸,庆幸西夏人居然让他们西路军有了一整夜的修整,没有在昨天急行军后迅速投入战斗。

    听到隆隆的马蹄声时,种谔那个后悔呀……

    “子正,我东路军本来的作战任务就是截击,不必懊恼。”

    “应之兄,倘若昨晚我东路军向南……唉,算了,准备作战吧!”

    折继祖理解种谔,他也知道,如果昨晚他们东路军向南围剿,那怕是在人数上不占有,绝对能打西夏人一个措手不及。

    扩大战果是一方面,很有可能连带着让西路军也投入战斗,甚至中路军也追击上来也不是不可能。

    应该是一次聚歼的大好战机呀。

    西夏人一大早就拟订了下一步怎么做做什么。

    从此处往北,一直到萧关,宋军的军寨近五十个,村镇更是无数。

    进攻时,只考虑直接打到秦州,虽然也分出去游骑捉生,收拾粮草,并没有把这一片作为主要作战目标,只想着打到秦州能从宋国换来更大的好处。

    现在嘛……知道打到秦州已经是妄想了,对于宋军的火药弹确实是相当的忌惮,可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去,别说李谅诈没法跟各部落首领交代,就是这些部落首领,也不想就这样回去了。

    出战耗费,儿郎伤亡,还一点收益没捞着……这是对战宋国从来没有过的情形。

    所以,他们硬压下了内心的胆怯,在继续吸引宋军追兵的同时,把以此往北的军寨村镇进行了划分……还没这么着呢,就已经考虑分赃了。

    西夏人并没有策马奔腾,很悠闲的驱赶着战马往北,等待着宋军能追来……然后他们转身打一场,就可以放手开始掠夺了。

    同时,也可以与前段时间放出去的游骑汇合,带着满满的战利回去。

    可惜,事与愿违……

    刚刚过去的,也就五百骑左右,应该是前哨斥候之类的。种谔没动,郭逵也没动,都在等大部队过来……谁也不想吃个半饱。

    “轰……轰…轰……”

    “是火药弹!”

    西夏人首先是向后看……以为宋军悄悄的摸上来了,然后又用那个铁板样的物事发射火药弹。

    却发现……

    “咚咚咚……咚咚……”

    居然是两侧山梁的山林中响起了擂鼓声。

    这是西军!

    对于西军,西夏人是相当熟悉并了解的。

    在好水川莫名其妙的被宋军那种新式军备痛揍了一顿,没想到这西军居然也来落井下石来了。

    孰不可忍。

    这不是坚城,西军会守城,但这里没有城墙,更是连军寨都没有。

    这样状态下的西军,西夏骑兵还真不看在眼里。当两侧的擂鼓声响起后,西夏人一点没慌乱,立马将马头调转,开始整队向两侧冲锋了。

    他们认为,只需要一个冲锋,就完全可以将西军冲散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在的西军,同样装备了火药弹,也同样有部分发射器。

    关键是,这段时间与新军协同作战,西军也基本了解了火药弹引线的时间,完全做到了可以用床弩发射火药弹。

    西军不懂标高是什么,但火药弹绑在床弩上,他们就是闭着眼,也能打到位置。

    所以……

    “轰…轰轰…”

    西夏骑兵刚刚整束的队伍,在第一时间就被轰散了……

    这时候偏偏在这支蔓延七八里队伍的后方,也传来了擂鼓声。

    这是好水川的宋军也追来了。

    这时候,没人还会考虑转身冲杀追兵,已经被西军的一轮火药弹打懵了,再有让他们恐惧的追兵……

    这一刻,西夏骑兵再也不考虑反击了,这时候脑子里只



第三五六章 大围剿开始
    刘武在虎头山已经待了快一个月了。

    虽然携带着足够三个月食用的压缩饼干,虎头山也有溪流,他们不愁吃喝。可这样蒙着头在山里躲着,他真是有点发毛了。

    他现在是啥也不知道,不知道西夏人到底打到什么位置了,更不知道己方是否阻止了西夏人南下,甚至不知道这一路的军寨还有多少在国朝手里。

    很着急!

    在山里多次遇到老百姓,开始还交换些蔬菜什么的,到后来老是被问起多久能打走西贼,搞得刘武都不好意思跟相亲们说话了。
1...8889909192...2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