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赵曦很平静,即便是老爹这时候继续仁慈,他也不会在这事上妥协。

    有些人必须杀

    “国朝不杀”

    “司马参政是想说祖宗法度吧国朝不杀士大夫对吧对于这一点曦倒是有些疑问。”

    “祖宗法度不让杀士大夫,是不是就意味着士大夫就有了免死金牌就可以肆意妄为”

    “我想问问诸位相公,诸如张元、景洵之流,倘若被我朝俘虏,那是杀还是不杀”

    “那不是国朝的士大夫”

    司马光,挺倔,挺有个性。

    “士大夫谋反,与叛国之流可有区别倘若谋反尚可留命,那欺男霸女,贪赃枉法,营私舞弊的士大夫又该如何处置”

    “贬黜吗诸位都是在朝堂多年的老臣,这贬黜真的算是惩罚吗”

    这时候的分辩,肯定不能提什么人才不人才,更不能说亲近不亲近。

    能上的台面的措辞,就是一个祖宗法度,偏偏这个祖宗法度是有漏洞的。

    这时候借用,很明显不具备说服力。就是祖宗,也绝不会同意参与谋反的士大夫可以逍遥法外。

    “官家,殿下,如此大范围斩杀士大夫,与国朝既定国策相悖。老臣以为,可分类处置”

    富弼的这话有别的意思,赵曦理解。

    相对于那些陈年旧事,这一次真正参与袭击自己,介入谋反的并不是太多。

    敲边鼓的,被胁迫的,以前已经深入参与,这次不得已而为之的,甚至有些仅仅只是知情不报,有些只是亲戚亲家的。

    各种情况都有,而专案组因为有皇城司和护卫营的参与,一个都没落下,根据证言证词,全数捉拿了。

    富弼这是担心,太子殿下会借用官家的一个杀字,一个不留的全宰了。

    对于谋反,特别是那些深度参与,或者是核心成员,富弼也认为必须杀。

    封太子,定大统,这已经是很久的事了。

    并且,太子殿下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绝对称得上是千古帝王之资。都这程度了,居然还执迷不悟,因自身或者自家的利益,不顾国朝大局,铤而走险,的确不可饶恕。

    只是,对于情有可原的如此大范围大规模的斩杀臣工,在国朝确实有点过了。

    这不是前朝,时时在血腥中,国朝之所以有盛世文华,主要是因为这是一个平和温顺的朝代。

    富弼是真不想因为这个,毁掉了国朝根基。

    这事没办法明说,还不能多说。

    言多必失,政事堂这帮人,还没有到不顾及官家身体承受力的地步。

    富弼已经说到极限了,在拉扯,都担心把陈年旧事翻出来,那样导致官家病情恶化这仇可就大了。

    所以都看向赵曦

    看我有什么用这是我老爹定的,我肯定不会去改变老爹的决定。

    然后,又一致去看官家。

    可由太子定。

    仿佛松了一口气,就在赵祯艰难的表达出这个意思后,所有人似乎在同一时间长出了一口气。

    “官家,殿下,还有一事,对西夏开设榷场,并放开青盐交易之事,臣以为应仔细斟酌。”

    司马光这突然来这么一下,让赵曦愣了,特想笑。

    惯下的毛病,这还没怎么呢,就想拿捏住自己推行的政策,来跟自己讨价还价了。

    还真是个写史书的料。

    “富相、韩相,文相,如何认为”

    说真的,司马光这冷不丁的一句话,就是把他们几个也惊着了,都相当震惊的看着司马光耿着的脖颈。

    司马君实还是太不了解太子殿下了,太子殿下根本就不是接受威胁和拿捏的性子。

    可在这场合,政事堂的文臣是一体的,必须保持一致的立场。

    “榷场可设立,青盐交易之事,确实需要斟酌,谋定而后动方为上策。”

    富弼很委屈,可又不得不开口,这算是他最大限度的和稀泥了。

    “我知道了。”

    赵曦看了看韩琦和文彦博,估计他俩也会是这说辞。

    也罢,我知道了。




第三七三章 背锅的人
    是否有司马光最后的这个要挟,赵曦都没有准备全部杀了。

    毕竟牵扯太多,涉及面太广,自己还没亲政,就拿起屠刀,从那一方面考虑,都不是良策。

    不过怎样杀,谁来背这个锅,就有的玩了。

    本来是针对自己的刺杀行为,自己主导杀人,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特别是选择性的杀一些人,应该不会引起多大的逆反。

    偏偏司马光有了最后这么一句,赵曦再坑朝堂这些文臣一把,那可就一点都不会客气。

    皇城司的,赵曦直接把名单给了陈琳。老陈琳的忠诚不容置疑,只不过人多了,难免鱼目混珠。

    把处置权交给他,也是让他卸下包袱,别老想着生时就去老爹的坟墓里守陵。

    说实话,对于皇城司,由于王中正和李宪过早的脱离,赵曦对皇城司还真不熟悉。

    现在老爹还在,还不到自己接手的时候,老陈琳也确实是忠心耿耿,他还真的继续用着。

    至于内苑那些人,娘娘还是六宫之首,还是整个内苑的主事者,所以,内苑的人如何处置,还得由娘娘做主。

    毕竟,那些嫔妃,在某种意义上算是自己的长辈,赵曦没法出手,关键是也得为下一步的动作做铺垫。

    “这些都是”

    “回娘娘,都是。”

    自从赵曦回朝,曹皇后又恢复了有子万事足的状态,除了偶尔看望一下官家,基本就逗弄几个孙子了。

    “曦儿,如此说来,大哥儿,二哥儿都不是娘胎里带着的病患几个小娘也不是”

    曹皇后有些伤感。如果不是曦儿,她都要认命了,活该自己命里不该有子嗣。甚至她都想过是不是太宗一脉的报应。

    谁曾想,居然是赵允让这几十年的残害。

    “娘娘,事已至此,莫因为贼人之为伤了娘娘身体,不值。”

    “为娘知道……曦儿可曾让汝爹爹知道”

    “没有,彻查的结果,目前只有政事堂和孩儿了解全部案情。爹爹只知道孩儿遇袭的情况。”

    曹皇后看着卷宗,又一次的翻阅,似乎有点举棋不定。

    “曦儿,宫帷本就是市井热衷。对于此事,为娘以为低调处置为善。”

    “为娘不是要留她们性命,为娘是想让皇城司出手,让她们都意外吧。至于那个张氏,人死债消,算了吧……”

    “但张家……曦儿可交于朝廷处置,最好不以叛逆之罪,找些其他的借口吧。”

    这应该是娘娘举棋不定的原因。

    内苑以她为首,结果爆出这么大的丑闻,不管是她自己的面子,还是整个皇宫内苑的面子,都不适合张扬。

    这是真正的家丑,不宜外扬。

    老爹那边照料的人已经很熟练了,赵曦也就没必要日夜不停的守着老爹了,这也是老爹表达的意思。

    所以,这些天赵曦都是回东宫休息的。

    只是今天有些奇怪。

    那个文艺女青年的段氏,直挺挺的跪在正堂中央,滔娘端坐着,一点都没有劝说或者去扶起她的意思。

    苏氏更是怒目以对,就连赵琴也跟主子一般,还恶狠狠的看着段氏。

    包括所有的下人,没一个去怜惜段氏的。

    这怎么回事

    赵曦跟滔娘说过,在东宫不得有哪些乱七八糟的,谁玩那些心机,谁直接滚蛋。

    昨日还好好的,自己也没听闻有什么不着调的事,为啥这段氏就这副样子了

    “怎么了”

    “三哥回来了。”

    滔娘没先回答问题,倒是就那样路过段氏,跟平常一般来迎接自己。苏氏有样学样,也没搭理跪着的段氏。

    “到底怎么回事”

    赵曦有点烦了,朝堂够恶心了,他不希望自己的后院也乱七八糟的。

    “三哥莫急,让段氏自己说吧。”

    段氏还在抽泣,本来就是挺柔弱的性子,更显得可怜了。

    几次抬头,都不敢去直视赵曦。

    “你要是不想说,就喜欢这样跪着,那你就跪着吧!”

    “奴奴……奴奴……”

    真麻烦!赵曦有时候挺疼惜段氏,毕竟文艺青年的娇柔招人喜欢。

    可现在,赵曦是真有点心烦,没心情跟她儿女情长。

    “三哥,段氏与潇湘苑往来亲密,这不是听说潇湘苑那边往宫外透露了爹爹病重的消息嘛。”

    “皇城司今日把潇湘苑的全端了,她听说还涉及了谋害三哥。所以就这样了。”

    滔娘很懂得赵曦,也知道该怎样陈述事实,不偏不倚,客观中正。

    “起来吧……”

    可这小娘皮居然没动。

    “你会加害与我”

    “郎君,奴奴绝不会加害郎君,奴奴宁愿自己去死,也不会加害郎君。”

    “这不就得了!自家人,别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你家男人不是是非不分的昏庸人。”

    还真是牵扯够广的,就连自家屋里人都有牵扯了。

    牵扯广,咱就用牵扯广的法子处理。

    富弼看着赵曦遣人送给他的几页纸发愣,还时不时的瞅几眼司马光。

    韩琦好奇,也探头过来看,文彦博也如此。司马光稳坐钓鱼台,一动不动。

    韩琦看了,嘴角抽动了好几下。

    真够狠!

    别看几页纸,客观公正的注明了那些人该杀,那些人剥去功名,那些人贬黜,那些人无事。

    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太子殿下要求所有案件在开封府公开审理,主审官就是他司马君实。

    这还不是最狠的。

    在整个太子殿下的提议里,被要挟的,主审要挟他的人。知情不报者,主审喊他密谋的。

    这里面有亲家关系的,有亲戚关系的,有同乡的,有同年的……

    这压根就是一场自相残杀,相互倾轧的大戏。

    太狠了!

    当然,太子殿下也了另外的选择,如果司马光不做主审官也行,他会着令皇城司处置,且那样他将不在详细甄别该杀不该杀了。

    不是明确的这样说,可字里行间的意思,他富弼能明白,政事堂的几位都明白。

    这几乎等于太子在说诸位相公不是用开放榷场拿捏,以便让自己留下更多文臣的命吗可以,我不参与,让你们文官自己玩。

    说是主审,倒不如说是宣判,所有的证据都是铁证。

    这一手,说白了,就是让铁桶一般的文官集团,先在内部相互攻讦。

    若集议时司马君实不多那句嘴,或许太子殿下不至于这样坑人。

    这黑锅背的……唉!



第三七四章 狠
    韩琦自请主持老爹的山陵修筑。

    不至于吧不就是让司马光背锅吗至于把你老韩也吓成这样

    老爹的山陵,赵曦没有征发民夫,就是已经征发的,在他回来后也全部遣散了。

    他把这事直接交给工坊城了,交于李诫主导。

    他还没发现国朝有比李诫更出色的营造大家。

    本来山陵使是应该有一位相公担任,这是惯例。

    回来后因为自己遇袭,这一阵忙,政事堂没提,赵曦也没当回事。

    不料这时候,这档口老韩要自请做山陵使。

    希望老韩不是躲吧韩琦也不该是那样的人,用这种方法示好也不是不可能。

    “殿下,官家的山陵,由于近段朝堂烦乱,已经有所怠慢了。如今朝堂应该有一段时间的平稳期,稚圭主持山陵修筑,乃朝廷职责。”

    作为宰相的富弼,这话说的很中肯,赵曦也没听出有其他的意味。这事就这么着了。

    “殿下,宗亲一块”

    宗亲是特殊的群体,不是单纯的家事,也不是单纯的朝堂事,赵曦在案件审理的提议里,也没有提及。

    没人以为这是要放过宗亲,宗亲谋反甚至比文臣武将参与更可怕,且还是谋反一事的主导主谋。

    所以,富弼才有此一问。
1...9596979899...2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