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要离刺荆轲
于是,桑弘羊、上官桀、赵充国等人脸上的晦暗之色,绝望之情,溢于言表。
“吾等,真乃作茧自缚”桑弘羊叹道“若叛军至,你我族矣”
太子打起的旗号是清君侧。
换而言之,现在在这玉堂殿里的人,一旦太子大军杀进来,全部都要死
而讽刺的是,本来,太子据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打不进坚固的建章宫。
是他们,因为一己之私,而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为今之计,也只能指望鹰扬大军,及时赶到了”上官桀道“不然”
就在此刻,一个人急匆匆的跑到他们面前,慌慌张张的道“不好了,三位明公方才武清候等几位列侯,去见陛下,请陛下斩公等以谢太子”
赵充国嗖的一下子就站了起来。
他们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而且,他们很清楚,此事是迟早会发生的。
刘氏素来凉薄寡恩,当年的吴楚七国之乱,就已经很清楚的证明了这个特点叛军连梁国都还没到,长安天子便朝服斩晁错,以求叛军退兵。
如今,太子据起兵清君侧,乱军直扑玉堂殿而来。
虽然每一个人都知道,即使天子真的赐死上官桀等人,太子也绝不会退兵。
但,天子是一定会交出他们的性命和脑袋的。
因为,万一呢
万一太子据见好就收呢
那天子岂不是可以照样君临天下,照样的做他的天下至尊
为天子的权力,死几个大臣算什么
休说是他们了,就在不久前,天子还在想着牺牲太子与那位鹰杨将军来稳固统治呢
“怎么办”赵充国看着其他几人,紧张不已。
他清楚,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第一千两百四十节 危机之刻(2)
“为今之计”宫灯之中,上官桀的脸色狰狞起来:“只能是奉天子以讨不臣!”他看着其他人,神色坚决的道:“不然,你我皆族矣!”
不这么做的话,所有人,每一个人的妻妾家小,统统都要保不住今天这乱局,不管是谁赢了,他们都是替罪羊,都将被描绘成为乱党、贼臣。
是所有参与方中下场最凄惨的!
其他各方,哪怕是失败,都说不定能有一个哀荣。
譬如太子,若败,责任可能会全部推给他身边的人。
又如那位张鹰扬,即使其败,事后国家为了收拾人心,恐怕照样得捏着鼻子追封、平反。
只有他们,一不是刘氏皇族,二非有大功大德于天下,手握重兵的大臣。
所以,只能成为牺牲品,作为责任人,来给天下人做交代。
而唯一破局的法子,就是他们也成为棋手。
如此,才有资格和条件,去和其他人谈判,争取最后的一线生机!
“可是”赵充国低着头:“如此,你我皆乱臣贼子,坐实了乱天下之罪人!”
“罪人总比死人好!”上官桀咆哮起来。
他还年轻,他可不想死!
桑弘羊忽然道:“罪人难道就只有我们这些人了吗”
“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太子、天子、鹰杨将军和满朝文武上下,哪个没有责任”
于是,赵充国沉默不语。
因为桑弘羊说的对。
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包括天子!
刘据此时,真的是意气风发。
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是胜券在握了。
前方,就是玉堂殿。
而禁军的反击与抵抗,已经是微弱的不可闻了。
大势之下,人心瞬间到了他这边。
天亮之前,他或许就能坐到那至高无上的宝座上,接受群臣与天下人的欢呼雀跃。
即使,他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但,刘据相信,那些代价是值得的。
“家上”一个大臣匆匆的来到刘据面前禀报:“东宫那边派人来说,皇后刚刚薨了”
“母后!”刘据闻言,一个踉跄,几乎没有站稳,他立刻追问:“怎么回事母后究竟怎么了”
“皇后陛下乃是服药自尽的”那大臣跪下来:“这是陛下的遗书”
刘据接过来,打开来,让人举着火把,照亮遗书。
刘据看着看着,痛哭流涕,抱着遗书,不肯再说话。
而叛军的行动,因此一下子变得迟缓起来。
直到过了足足两刻钟,刘据方才在身边大臣安慰下,擦去眼泪,将遗书收起来,然后忍痛道:“进军!进军!立刻进军!孤要在天亮前,尽诛宫中奸佞,为母后复仇,为太孙复仇!”
“先登玉堂者候!”。
在赏格的刺激下,以及胜利的憧憬下,叛军的进攻,立刻就猛烈起来。
玉堂殿的外围防御,几乎是瞬间支离破碎。
但,很快的,他们就遇到了强有力的抵抗。
来自羽林卫与期门军的三个军司马率领的一千多名卫士,在玉堂殿前蓬莱阁与叛军进行白刃交战。
双方在蓬莱阁前陈尸上百具。
叛军的攻势一下子就被制止了。
直到此时,刘据才发现,玉堂殿的防御与组织,已经完全变了一个样子。
现在,守军不再惊慌失措,也不再触之既溃。
审问了俘虏后,刘据才知道,原来就在一刻钟前,侍中、奉车都尉赵充国传天子旨,下达了前所未有的赏格所有只要能坚守玉堂殿到天亮前的士兵,每个人加爵三级,赏钱十万!
每一个首级,都按照十个匈奴首级计算。
有功者,将比山东复。
同时,赵充国还告诉守军,鹰杨将军已经起兵来援,很快就会支援过来。
所以,守军士气与决心大增,才能与叛军重新有交战的勇气和决心。
得知了这些事情后,刘据不由得有些慌张。
因为他知道,若不能拿下玉堂殿外围,逼迫玉堂殿中的天子出面,那么,只要天一亮他现在的所有优势都将荡然无存。
而传出来的鹰扬大军已经起兵的消息,更是让他手足无措。
“家上,彼辈不过虚张声势罢了!”好在,周严及时的提醒他:“臣观武库,并无异动!”
刘据这才定下心神,握着周严的手,问道:“果真!”
“果真!”
于是,刘据重新恢复自信,立刻召来大将,安排部署围攻玉堂殿的事情。
但,刘据没有注意到,此时,已经快要黎明了。
东方的启明星,在天际若隐若现,山峦之间隐隐出现白光。
“具甲!”尖锐的哨声,在武库中响起。
数以千计的士兵,列着队,正在着甲。
他们已经睡足了整整四个时辰,养精蓄锐,整戈待发。
张越命人杀了足足五十多头牛,将一盘盘牛肉,送到了这些士兵面前。
于是,即将出击的这些士兵,不止睡的非常充足,也吃的很饱。
站在墙头上,张越看着自己的军队,信心充足。
他的这支部队,虽然只有四千人不到。
但,睡好吃好了。
反观他的对手们,已经在紧张的战斗中,熬了整整一夜。
他们已经筋疲力尽,完全靠的就是一口气,一点信念在支撑。
所以,张越相信,他已是胜券在握!
现在,唯一的疑问,只在于他能多快解决战斗
一个时辰,还是一个上午
“传吾将令:”于是他抬起手:“鹰扬大军,出营、平叛,保卫君父,保卫社稷!”
“诺!”
“鹰扬有令:鹰扬大军出营,平叛、保卫君父,保卫社稷!”
“万胜!”
震天动地的呼啸声,席卷武库内外。
于是,黎明之前的最后一刻,鹰扬兵马出武库,直趋建章宫。
只用了一刻钟,先锋就来报,已击破叛军对御道的封锁。
又一刻钟,鹰扬骑兵兵临建章宫外。
直到这个时候,还在围攻玉堂殿的刘据才收到情报。
于是,这位太子一个踉跄,一口鲜血喷出来:“孤悔不先杀张子重!”
第一千两百四十一节 篡国大盗(1)
鹰扬大军的行动非常快速和果断。先是,骑兵直冲御道,瞬间突破了叛军的封锁,直趋建章宫。
对叛军来说,要命的是,此刻正是黎明之前,他们的精气神都已经疲惫,全凭着一口气吊着的关口。
在这个时刻,一支骑兵直插建章宫,并迅速突破了一切阻拦,杀到了建章宫北阙城楼下。
叛军阵脚立刻大乱,人心与士气同时动摇。
上上下下,都惊慌失措,各种谣言与流言,迅速的在所有人身边传开。
有人说,鹰杨将军张子重,已经统兵三万,来援建章宫,誓要诛绝叛臣,扫荡长安,重还天下清明。
也有人说,鹰杨将军的河西大军,已经入城了。
更有人言之凿凿的说,张鹰扬闻未央宫起火,勃然大怒,张开了他额间的神目,长出了三头六臂,拿着十八般武器,要为太孙复仇。
在这些谣言中,叛军立刻崩溃。
许多本来倒戈的禁军,忽然就醒悟了自己职责,再次倒戈反正,将长戟与弓弩对准了一刻钟前还在并肩作战的同袍。
而太子刘据身边,原本环绕了数不清的官员、贵族、大臣。
但,仅仅在鹰扬骑兵直趋建章宫北阙后的一刻钟,他身边的人就变得屈指可数了。
除了他本身的大臣以及从雒阳带来的人外,其他原本依附、依从的人,瞬间就消失的干干净净。
甚至,还有人在逃离了刘据身边后,马上就带着家臣与私兵,跑去保卫玉堂殿,保卫天子了。
便是刘据现在身边的人,也俱都慌了神,没有了主意。
刘据自己也是手足无措,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因为他根本没有做过鹰杨将军此刻出兵的预案,也没有想过这个可能性。
因为,所有人,每一个人都相信,鹰杨将军在一开始没有出兵,那么之后也不会出兵了。
但他们哪里料到,那位鹰杨将军竟不按常理出牌
于是,便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很快,混乱就从上到下,全面蔓延。
仅仅不过两刻钟,刘据就发现,他已经完全失去了对叛军的控制。
现在,不止是墙头草跑光了。
就连他身边原本的大臣与近臣,也跑的差不多了。
曾依为长城的孔安国,在一刻钟前借口要去调兵护送太子,然后就不见了踪影。
曾在他面前信誓旦旦,夸口‘天下事,臣能安定’的周严,脑袋被一群反正的禁军割下来,挂在枪头上。
现在,刘据身边就只剩下了他的宾客张贺和张贺带着的十几个近卫侍从了。
“家上,事已至此,臣请家上出奔雒阳!”张贺簇拥着已经失神的刘据,进入一间宫室里,然后跪下来对刘据道:“如此,或许还能有转机……”
“毕竟,您是天子的长子,也是国家储君,陛下未必会真的降罪于您!”
“您也可以将罪责,全数推脱给臣等近侍……”
刘据却是摇了摇头,看着一片混乱的宫阙,与远方未央宫里升腾的火焰:“没有用了……没有用了……一切都结束了……”
“张子重此刻方出兵,就只能说明一件事情……”
“此子,早有不臣之心,乃是窃国大盗!”
“他之所以拖到现在,就是想要将孤与整个刘氏宗室一网打尽!”
“无论是孤身边的藩王也好,玉堂殿中的宗室也罢,都是其网中之鱼!”
“当秦倾覆,天下之大,何处有子婴容身之地”
“今汉宗庙将顷,天下又有何处是孤藏身之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