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要做门阀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要离刺荆轲

    他们已经到了崩溃边缘,要不是张越下了死命令,必杀所有起兵的大臣与贵族、名士。

    恐怕他们早就和当年的鲁地士绅一样跪下来跪舔起大汉丞相来了。

    即使如此,也有许多人悄悄的派人来到汉军营帐之中,想要献城归降。

    一开始,这些人还很清高,开出了什么列侯、两千石,并归还其土地、家訾的条件。

    但被辛武灵和续相如一脚踹出门。

    到了九月底,这些人就‘唯乞为丞相门生,余生为丞相效命’。

    但这也不被允许!

    续相如和辛武灵开给他们的最优厚条件是——献城来降,出其首恶,余从免死,流交趾、朝鲜。

    于是,许多人疯了。

    他们现在陷入了进不得又退不了的窘境。

    终于,在他们即将崩溃的边缘。

    一个消息,传到他们耳中——天子退位了。

    九月二十八,在登基临朝四十八年后,大汉天子刘彻颁布诏书,内禅皇位于皇曾孙刘询,并改元永始,自己则以‘获罪于宗庙,无地自容’,退政于五柞宫。

    诏书抵达的当天,临淄城中哀嚎遍野,无数人在绝望中大喊着天子,拔剑自刎。

    而余者则昏昏沉沉,迷迷糊糊,再也没有了斗志和心气神。

    第二天,临淄城城头挂出降旗。

    临淄都尉孟永杀刘胜等人,衔着官印,坦露上身,带着残余的八千多临淄守军出降。

    汉军随之进入临淄城中,重新将这座大汉雄城纳入掌握中。

    旋即,张越下令,以齐人多叛,为国家之患,拔除临淄城墙,并不允许临淄再建城墙。

    于是,临淄成为了大汉帝国第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

    但,这却没有令临淄城的发展受到丝毫限制,反而在之后数十年中不断的繁荣昌盛,成为大汉帝国东南地区最富庶、人口最多、最发达的城市。

    十月初一,徐州降。

    初七,江都降。

    曾经声势浩大,看似不可一世的东南串联,不过两个多月便消弭于无形。

    张越的丞相宝座,终于再无后顾之忧。

    现在他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真正的在这个国家的蓝图上描绘自己的宏图了。

    当然,为此大汉帝国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长安大半城区被烧成白地,东南郡国数百个声名显赫的家族从此被从历史上抹去。

    其中包括了孔家、孟家、卫家这样传承了几百年的名门望族。

    这让张越,也是唏嘘感慨。

    于是,带着刚刚登基即位的刘询以及刚刚养好伤,康复不久的刘进,驱车来到了五柞宫,来到了那位老天子面前。

    有些事情,是时候来一个了结了。




第一千两百四十九节 恩怨两清(2)
    五柞宫中,老天子刘彻的形象与精神,都已经彻底与过去截然不同了。他神情呆板,一个人盘膝坐在高高的龙座上,头发散乱,神色颓废,再也没有了过去的气势。

    而他身边,也再也没有了曾经环绕着的内臣近侍与宠臣。

    有的只是一位位沉默的卫士。

    他们是张越的鹰扬旅本部骑兵,都是张越亲自选拔出来的猛士。

    他们的家人、亲友,都是靠着张越才能温饱满腹的,自然,在忠诚问题上没有任何疑问。

    “陛下……”赵昕抱着小皇帝,带着刘进,走到这个已经失去了一切权力的君王面前,坐了下来:“臣带天子来看望您来了……”

    刘彻充耳不闻,背着身子,甚至都没有转身。

    “此外,臣还带了一个人来拜见陛下……”张越轻声道:“臣以为,陛下也定然很想见见他……”

    于是,一直在张越身后的刘进,揭下了他戴着的斗笠,一张被火焰烧的模糊,满是疤痕的脸露了出来。

    “孙臣进,叩首百拜皇祖父大人!”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沙哑着嗓子叩首再拜。

    “进儿!”刘彻终于再也不能沉默,他几乎是跌跌撞撞的站起身来,赤着脚走下台阶。

    于是,他看到了自己面前,那被烈焰灼烧了半张脸的刘进。

    “进儿……进儿……朕的进儿,你怎么这样了?谁做的?”他拉着刘进的手,哭着问道。

    在这一刻,他再非君王,只是一个瘦弱而无助的老人。

    “大人……何故明知故问?”刘进叹息着:“当夜,霍光纵火,孙臣被近侍保护在偏殿之中,为霍光所觉,其命人以稻草、秸秆,堆于殿前,以迫孙臣出降……”

    “孙臣岂肯从贼?”

    “自然是宁死不屈,幸侍卫张戎等以死相救,拥孙臣自密道出逃,然火大,孙臣虽侥幸逃得性命,却再也不能以面目示人……”

    “即使如此,也多亏张爱卿相救,不然大人此刻所见的,也只是一具尸体而已……”

    刘彻听着,沉默了起来。

    当夜的变乱,在现在,自然已经不是秘密了。

    各方抉择,各方选择,各方自述,都曾被送到他面前。

    所以他知道,其实霍光能潜入宫城,是因为他身边的赵充国等人想要挟贼自保。

    太子乱军能攻入建章宫,则是因此导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所致。

    哪天晚上,他身边的人,除了金日磾,竟没有一个真正的为国家为社稷考虑,每一个人都在思虑自己的一己之私,人性的可怕,让人惊骇。

    不止是他的身边,太子据身边同样有着种种勾心斗角与争权夺利。

    于是,最终,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让一直按兵不动的鹰杨将军一网打尽。

    “丞相……”刘彻抬起头,看着在他面前的那位如今已经大权在握的旧日宠臣,今日的权臣:“太孙既在,何不立为天子?”

    张越微微躬身,保持着臣子的仪态,道:“回禀上皇陛下,此太孙不愿也!”

    他自然试探过刘进了。

    错非如此,他今天岂能带刘进至此?

    刘进听着,跪下来拜道:“大人,孙臣已经心如死灰,不愿再涉政事,余生独愿居于山陵田园,享悠然之乐……”

    他本来就没有太大的权力**和野心。

    从前,不过是身份和地位限制,让他不得不做那些他不喜欢的事情。

    如今,这位太孙殿下终于明了本心,知道了自己的心愿,兼之那日之事,给他留下了严重的心理创伤,现在,刘进别说是让做皇帝了,怕是踏入建章宫、未央宫,就会立刻回忆当日的事情,然后就会疯掉的!

    “那大汉怎么办?”刘彻质问着:“祖宗宗庙怎么办?”

    “指望那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小天子?”

    “还是这当代的周公?”

    刘彻看着自己的孙子,一点都不顾忌自己对现在的大汉丞相的不信任,**裸的表达着猜忌之心。

    “大人请放心……”刘进叩首拜道:“孙臣与张爱卿商量过了……”

    “大汉会永远存在……”

    “祖宗宗庙也会世世代代享受香火祭祀……”

    “呵呵……”刘彻哪里会信,他摇头道:“进儿,你莫要被人骗了还帮人说话!”

    “今时今日,张子重哪一点像大汉忠臣了?”

    若是忠臣,怎会将他这个天子软禁在此?

    若是忠臣,他怎么敢逼着他这个天子退位?

    若是忠臣,为何立一个在襁褓中的小儿?明明燕王、朝鲜王皆在,甚至至不济还有刘弗陵!

    这样的忠臣?

    真是笑掉人大牙了!

    张越听着,笑了起来:“陛下,请放心,臣与太孙殿下的约定,必然有效!”

    大汉帝国,不会灭亡!

    但,刘氏当国,却得变一变了。

    不然,即使张越答应,他的部下和追随者们也是不肯答应的。

    毕竟,谁愿意给一个必死之人卖命呢?

    谁又肯拿着身家性命陪张家玩什么周公的游戏?

    所以,张氏篡位,几乎是肯定的。

    但,对刘家,对汉室,倒不需要斩尽杀绝。

    是可以玩一手鸠占鹊巢,李代桃僵的。

    当然了,具体的细节和步骤,都还需要慢慢布置,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保留汉室的国号,并尊重对待刘氏宗庙,甚至将刘氏诸帝照样尊为国朝宗庙、祖宗。

    想要做到这一点,在操作上就需一个精妙的操盘了。

    但没关系,张越年轻,有的是时间慢慢展开这个计划。

    如此,他就既报了刘家的恩德,也不至于让自己和自己子孙、部将委屈了。

    更可以在史书上有一个不错的评价和认知。

    说不定还能给子孙后代做一个好榜样呢——从此,皇帝可以易姓,但国号必为汉。

    既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别人。

    于是,张越上前拜道:“陛下,臣打算过几年,就迎娶南陵公主殿下为正妻……”

    “臣诸子,皆以公主为母……”

    他抱着手里的小皇帝:“至于陛下……臣打算过些年,待陛下长大些,便请太孙殿下来接陛下前往身毒……”

    “汉室刘姓之苗裔,或许数世之后,将为身毒之主……”



第一千两百五十节 李陵再西征
    汉永始元年正月初三。长安的变故,终于传到了西域,落到了李陵与卫律的案头上。

    “可惜啊……”卫律感慨万千,遗憾不已:“若能早知此事,或许吾等就能得利不少……”

    李陵却是沉默不语,内心之中,翻滚着不明的滋味。

    老皇帝退位了,长安的大政,落到了那个鹰杨将军手中。

    虽然汉朝言之凿凿,一切皆是奸佞乱国,幸得鹰杨将军挺身而出,拨乱反正,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顷,扫平乱贼,再造汉室。

    但在李陵和卫律眼中,事实如何,已经是一望既知的事情。

    “卫兄……”李陵在沉默良久后,忽然对卫律道:“我意遣使往长安贺汉朝新君即位及汉丞相秉政布德,泽及匈奴……”

    “嗯……”卫律惊了。

    “为今之计,只能如此了……”李陵叹道:“难道,我们还能起兵为汉天子主持公道不成?”

    若是那样的话……

    卫律知道,那只会起反作用。

    反而会帮助那位鹰杨将军稳固地位与权力。

    甚至会直接引来那位的雷霆一击!

    卫律可不想再来一次疏勒战役了,更不想再被汉军追的和丧家之犬一样。

    可是,也不必这样卑躬屈膝吧?

    卫律于是不是很能理解李陵的想法了,便问道:“何必如此呢?你我不理会就是了,纯当无事发生……”

    李陵摇了摇头:“若是如此,恐怕,汉朝到了夏天就要增兵西域了……”

    “如今,那位鹰杨将军大权在握,向西域增兵两万,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到那时……”

    李陵不说,卫律也明白了。

    到了那个时候,汉朝重兵驻屯西域,他们把持的这个西匈奴政权,就要被钉死在西域这尺寸之地,被汉朝和乌孙死死的按着,动都动不了!

    于是,就会被活活饿死、困死。

    所以,卫律想明白了。

    “李兄的意思是要用此迷惑、贿赂那位张鹰扬,使其放松在西域的控制,使我等可以顺利西征?”

    李陵点点头,叹息着:“这是唯一破局之路了!”

    “西域,再非久留之地……”

    “若你我不及早打算,我恐数年之后,就是想走也走不了了!”

    “长安的那位鹰杨将军的胃口,恐怕比你我想象的还大!”

    卫律于是点头:“兄长所言甚是!”

    经过去年和前年的大战,如今西域上下诸国,谁不知晓,那位鹰杨将军在一开始就有鲸吞西域的算盘。

    看看他在楼兰和尉黎、轮台的作为吧。

    一上来就要移风易俗,大力推崇推高汉人的地位。

    搞得如今汉朝控制下和邻近汉朝的诸国,都以汉人为贵种。

    从龟兹到疏勒到精绝,西域的贵族们,纷纷将自己的女儿打扮的花枝招展,就想着嫁一个汉朝军官,甚至是商贾。

    许多部族的酋长,见到汉朝来的人,就想要留他们过夜,好叫部族里的妇女借些种,改善一下基因、血统。
1...980981982983984...10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