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民国】零碎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豆姑梁
阿牛在门口延长脖颈透了透里边,指着二楼坐窗边的甄钰,说:“二楼有个小姐喊我上去。”
这种爱乱扯谎的氽头势跑当堂倌见多了,冷笑一声,顺着阿牛指的方向看去,没想到还真有小姐,是方才点钵仔糕的小姐。那位给他小帐的小姐微微点了粉首,他不好意思拦着只好放行。
菜馆热闹,沪上有许多广东来的生意人,都说着字正腔圆的粤语,阿牛思觉自己自己的粤语稍带了乡腔,七扭八拗不好听,下定决心往后得多和广东人打交道学地道的粤语。
阿牛落座头便问:“姑娘不是下个月才放假,怎的回来了?”
“回来看看小慈。”甄钰抱着双臂,含糊回道。
甄钰话没说明白,阿牛恍然大悟,甄钰与甄慈是一对双胞胎,甄钰是姐姐,甄慈是妹妹,七岁那年上天狠心,让二人一个在阳间,一个去了阴间。
阿牛一副懂得了的样子,说:“阿牛也去,那姑娘何时回公学去?”
“明日便回。”叙谈片刻,甄钰转头要多一副碗筷,叫多了两份定能当饱腹部的菜水。
让他上来原是请吃饭,阿牛肚子饿,却面有难色,摆手拒绝,说:“姑娘你吃就好,近来你又瘦了许多,姑娘瘦了,我就不能吃太多。”
这话说的奇怪,甄钰瘦了胖了又与他一个跑当小鬼有什么干系?也不知是打什么哑谜,藏了什么阄,只听甄钰说:“不几日就胖了,你还在长身体,吃多点吧。”
阿牛今年十八,站起来同甄钰一般高。甄钰一米六五,在姑娘里头是个不短不长、肥瘦合度的好身段,阿牛是个男子,一米六五的身高,难免生得矮婆娑了点。
阿牛战战兢兢接过碗筷,不敢夹盘里的菜,只说:“这般才是最好的。”
两人都在用粤语交流,甄钰本就是广东人,粤语说的标准无比,她叁岁来的沪上,来沪上后姆妈和爹爹还有娘姨在家中都说粤语,从小听从小说,脱口而出的粤语只带了苏白的软却不带地方腔色,两厢结合听起来分外酥耳。
面前就是香喷喷的菜,带着菜香油香的热气绕着鼻端走,越看越饿,越闻越想吃,阿牛之前再度确认:“姑娘真会变胖吗?”
甄钰眼看向窗外,“嗯”了一声。
得到保证,阿牛夹起一只虾,连壳带肉放在嘴里咀嚼,一上把菜都吃的差不多。甄钰屈指敲响木桌,嘴上自然地换成苏白问:“顾二爷何时回来。”
腹部鼓鼓,阿牛放下筷子吃不下了,反袖擦擦嘴角的油渍:“阿牛去顾公馆打听过,可没有打听出来,顾二爷似乎与大老爷的关系不好,如今一个电报电话都没打来。顾家的娘姨大姐,日日都做着二少爷回来的准备,准备了半个月了还不见人影,渐渐的松懈了。依阿牛看,一旦真正松懈二少爷定然就回来了,就像战场似的,将军佯装溃败,等敌人不注意杀个回头。阿牛还打听到,顾二爷今次回来要在姑娘所读的东浦大学投身教育。”
阿牛有两个身份,一个是跑当,一个是不为外人所知的包打听,还是甄钰的包打听,他没能打听出甄钰要的消息,说了一大通废话,觉得对不住甄钰,又怕甄钰责怪,忙低下头,不敢抬头看人,说:“阿牛还得知,顾二爷有一只耳朵听不见声音,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当老师吗?”甄钰吃惊之际来了微乎其微的兴致,“耳朵听不见......”
阿牛点头,从口袋里拿出一个信封递过去。
甄钰拆开来,里头装着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是个二十来岁的男子,文质彬彬,盈寸鬓发,鼻梁上一副金丝边眼镜,看起来颇为成熟与稳重。
甄钰见不得黑白的照片,深入一些来说她见不得黑白男子的照片,忆起不美之事,忽然泪眼噙波,没了平日的镇定,拿着照片的手一直抖个不住,施了胭脂的脸在一瞬间也没了颜色,变得如纸一样苍白。
阿牛见甄钰掉了态,一个劲儿咒骂自己粗心大意,劈手夺过照片装回信封里,发颤地解释:“这是那二爷的照片,看模样就不是个小人物。是活着的人物,姑娘可别想太多,是活着的,好好活着的,不是死了的。”





【民国】零碎嫁 第七章甄钰遇跑当小鬼,半夜双双去坟地(2)
为了镇定甄钰的情绪,阿牛不断重复后头的话,一连说了叁十来遍甄钰方才渐渐控制情绪。只是脸色还是苍白。
“活着的,就好。”甄钰儿时捡到过一张死人的相片,正因为她这个举动,让甄家陷到另一条黑暗的路里。她拿起手边的茶饮了一口,不料手抖,杯中的水大半倒在胸口,湿了一大片。
不远处的堂倌见了,狗腿子勤快,笑吟吟送上一条热香巾,且就手送上两碟手分,一碟装着瓜子,一碟装着榛仁,阿牛掏空了衣上的袋子,把手分一颗不掉地装进口袋。
甄钰接过香巾擦了擦,桌上的菜都吃讫了,她再度招来堂倌算账,一共是四元,阿牛想掏钱买单,甄钰单一个冷冷的眼神送过去他就不敢再有动作了。甄钰掏出了钱放在香巾上,谁知跑来一个穿着二蓝布短袄的堂倌,只说已有人会帐不需再给钱。
甄钰眉头一皱,放眼看四周没看见一个熟悉的面孔,不知是谁多此一举,就问:“何人?”
堂倌摇头,说话时眼里满是羡慕:“我只知道是个与您年纪差不多的小姐,留着小卷,头上带一顶小黑帽,穿着粉白的洋装,特别漂亮,不知是哪个公馆的小姐。”
一听穿洋装留小卷,甄钰与阿牛都知道是谁了,是法租界探长的女儿陶呦呦,阿牛担忧地向甄钰看了几眼:“姑娘……”
甄钰嘴角微微一抽,留下了钱,脸上泌着秋霜似地起身离桌:“会错帐了,下回见到她你将钱送回去,送不回去,这钱便是你的。”
甄钰动作快的看不见影儿,等阿牛反应过来甄钰已走到楼梯口处了,心里一着急,阿牛急急追去,动作太大,口袋的手分洒出一半。
满地都是瓜子榛仁,堂倌头疼脸黑,余光瞥见甄钰的脸色更黑,愣是一个字都不敢道出,拿起扫帚扫净。
出了菜馆,招呼一辆黄包车。黄包车转出公共租界,过了郑家木桥再穿过法租界,到上海县城的一片老树林口前慢慢停下。那树林里黑糊糊的,一眼望去全是高高坟起的墓碑,车夫人高胆儿小,半中腰两腿就开始颤抖了,到了目的地死活不肯往前再走一步。阿牛下车的时候往地上吐了一口浓唾,说:“桥上个小瘪叁都比侬个胆大。”
车夫不以为意,回:“小瘪叁如今和为官个沆瀣一气,威风个很,胆儿能不大?”
这话回的让阿牛哑口无言,掏了几角钱付了,又道:“侬到远处等几刻,这四周无人,空车回租界侬也挣不到钱。”
“怎这个时候来扫松,瞧这黑麻麻个天,听那凉飕飕的风,和鬼叫一样。”车夫又怕又冷,鼻清水脱出寸许,他用手背掉,抱怨似的说了一句,嘴上抱怨钱可没忘了收,目送二人进林之后,拉着车到一边等候。
脚步东抄西转,来到一个用朱红写着“甄慈”二字的墓碑,阿牛把从菜馆里装来的手分洒在墓旁,说:“从前姑娘最爱磕瓜子儿,说是一日不嗑牙齿便痒,今日来的匆忙没来得及去买,等下一回来阿牛定给姑娘带上一大袋子来。”
甄钰两手空空而来,无物可送,此地周遭萧条也没一朵漂亮的花儿可摘,便翻翻兜里,也没翻出什么礼物,她挨上去用袖子细细擦去墓碑上厚厚的尘土,笑着对墓碑唱起了一首广东童谣:
月光光,照地堂;
年卅晚,摘槟榔;
槟榔香,摘子姜;
……
甄钰唱了两遍童谣,而后道:“等下次从学校回来的时候,就给你送一份大礼,非常大的礼。”
在又黑又静的树林里,甄钰的声音更清冷了,不知是风让他觉得冷,还是甄钰的歌声与笑声让他觉得冷,一滴冷汗从指尖滴到了泥地里。他说:“姑娘确定是二月初七,杀了那段老爷吗?”
甄钰改变脸色,慢慢扬起头,对着月亮,一双圆溜溜的眼眯成了一条缝,“日历上说,二月初七,诸事皆宜,犯杀人之罪,可吹隐灯,多好的日子。”
“一定要杀吗?”阿牛犹豫着问。
“你怕?”
“不是。”
“那你是在可怜他们?”
阿牛沉默着没说话。甄钰走到阿牛面前,注视他的眼睛,说:“她死的时候头与迭石齐,臂带长寿线,吃饭不知饱饥。”
说到这儿,甄钰情绪上来,心痛如刀割,蹲在泥土地里,后头的话断成一个字,两个字的蹦出:“若不是段家的陷害,姆妈与娘姨也不会成妓,她现在应该和我一样活着。别人都以为我们甄家成了堂子后凹上顾家有多风光,我倒想将这风光拱手送出去。每当我想着这些人还活着,我便打恶心。这辈子他们不死,就是我死。反正我这条命也是捡来的,即便是我死,也得拉几个人陪我一起。”
甄家破产一事不足以让甄钰动起杀心,家破人未亡,一家人在一起尚能东山再起。可后来姆妈娘姨成妓,爹爹甄慈一齐死去,甄慈又是为自己而死,甄钰如何能安静过剩下的日子。
阿牛蹲下身去,甄钰哭得泣不成声,眼皮浮肿泛红,她胡乱用袖子擦泪,把眼皮上的胭脂都擦得一干二净。
阿牛盯看那一颗鲜少见天日的痣,仿佛能感受到甄钰悲痛的内心,不禁也哭出来,说:“姑娘误会,阿牛不是可怜他们,阿牛是心疼姑娘,所以阿牛会一心帮助姑娘,就算事情败露阿牛也不会让姑娘受一点苦,阿牛这条命就是姑娘给的,从今日起终于可以报答姑娘了。”
“我只要那些人死。”甄钰冷声说道。
“阿牛知道。”
……
第二日一早,甄钰肿着一双眼睛回公学。门首的大爷见她回来,看见她红肿的眼皮,昨日里酝酿的一番教育的话一并打乱吞回了肚子里。
他一边开门,一边开玩笑:“侬是年级拿摩温伐?快考试哉,怎还敢赖学?蛮皮得很,一点也不利腮。”
甄钰怔怔想大爷为何要问她是不是年级的小蝌蚪,想到后面才想通,大爷是在问她是不是年纪第一。
拿摩温即是numberone,大爷舌头打结,真是一点也听不出说的是洋语。
甄钰心情好了些,眉眼微挑,说:“是numberone啊。”
这话既承认自己是年级numberone,又纠正了大爷的口音。
“我说个就是拿摩温,会变成青蛙个拿摩温。”大爷不承认自己洋文说的不好,硬嘴解释。
门只开了一边,甄钰方要走进去,大爷却把门关上,朱红色木门重重一关,只听里头有个男人说:“这几日有个西洋博士来公学见校长,姓顾,叫什么wag?不对好像是william,总之到时候侬可别和以前一样,遮人家路,晓得没?”
大爷笑回:“晓得晓得。”
那男声是公学里的主任徐万强的声音,甄钰庆幸自己晚了一步进门,否则赖学被抓到的后果,就是写上满满几页的检讨书,还得用洋文写,检讨书的格式也得按着洋格式写,犯人得很。
徐万强又问:“这几日可有学生赖课?”
就这简单一问,大爷惊出满身汗,把门从里头锁上了,抖着声音回道:“没有没有。”
“方才为何开门?”
“小瘪叁来敲门,我开门骂个几句。”大爷用力咳嗽,当着徐万强的面,对着门,梗着一截青筋凸起的脖子,嘴上就是一通乱骂,“娘个小瘪叁,必定倒路死,叩叩叩,去地府叩去。”




【民国】零碎嫁 第八章顾家二爷回上海,忽见树中阳城笑
顾微庭六岁时随外祖父去了京城,后来又去了英国留学,十多年来回上海的次数不盈五指。
幼时记忆中的上海都变了样儿,看哪儿一处都不大对劲,没有一处熟悉的地方,看得人眼花缭乱,心情郁结。
他提前从英国回来,没有打电报告诉任何人,本预计两下钟到上海,谁知天气不作美,轮船延误了好几个钟头,到了四下钟才到。
从去年十月开始,东浦公学的校长每个月都给他发一封电报。
电报写着:
顾先生:回沪之后,敢请来公学奉屈一叙。勿推却。
署名:孟关山。
延误了几个钟头,但辰光还早,顾微庭在码头晡了一会儿太阳,身子被金光晡暖了,脑子也灵活,斟酌之下,打算先去一趟公学。
转出码头,招呼一辆黄包车去东浦公学。
东浦公学在法租界静安区,顾微庭在黄浦区码头上,两地相隔不远,车夫手脚利索,不一会儿就到了公学门首。
公学有规定,生人不能随意进,不待看门首的人啧声相问,顾微庭不紧不慢,脱口说出校长的名字:“孟关山。”
看门首的大爷脸上皱巴巴,头发花白,因上了年纪眼神也不太好,看人的时候要将一张老脸皮拢近才能看清来人的五官。
大爷满脸狐疑的脸,打量着顾微庭,见他双眼皮高鼻子,山根架一副金丝框的洋眼镜,一看就是个斯文人,穿着打扮,好大一股留洋回来的味儿。
忆起徐万强说孟校长又聘了一个西洋毕业的博士来当老师,年纪不大,二十有六,应当就是眼前的这个人。大爷啧啧一声,敛去狐疑的脸色,心里暗道:又是留洋回来的少爷。
孟校长请了许多留洋的少爷来公学里当老师,在这种时代吃过洋墨的人,见过世界的人眼光总会宽一些。唯一一点不好的便是举止或多或少有些浮浪,口袋装着几个钱,说着一口流利的洋话,也爱和堂子的先生们眉来眼去,有着不可告人的公事,文人寻妓本就不是什么上得了台面说的事儿,他们暮时到了堂子里就找先生陪喝酒陪睡觉,嘴上小心肝小宝贝欢娱一场,不到朝时就走,把挺如杆子的腰骨弯一弯,遮遮掩掩的样子贼滑,不大好看。
也不知道这位是不是也是一个斯文败类,大爷心里想着,拉开木门,抬手指了一条道,没好气的说:“从这儿走直走,再左拐,然后跟着路边的洋梧桐走。”
大爷的语气不好,顾微庭没放在心上,还习惯性的用英文道了一声谢。
大爷在公学里耳濡目染,简单的一句英文谢辞他不仅听得懂,还常挂在嘴边。他愣了一下,对这个有礼貌的少爷暗挑大指,心里一个高兴,改了方才的脸色,说:“诶,寻不着路了就问问路上的学生。”
顾微庭这次用中文又道了一句谢,大爷心里更是乐开了花,恼自己眼拙,看来和前面的少爷不同,应该是一位品性不错的少爷。
顾微庭妥首宛足在行道里,遵着大爷的话一直直走,此时正是下课时间,他与来来往往的学生屡屡擦肩而过。
男学生身穿素色的长袍马褂,头发梳成大分头和小分头,还用凝刨花抹了又抹,油油亮亮的和刚从水里泡出来的一般。
顾微庭看了好几眼抹得没有一根小碎发朝天翘起的头,心里默默比较洋发乳好用还是凝刨花好用,比较了一会儿没比较出来,他忘了凝刨花是什么味道了。
男学生和女学生分队分明,男学生在前面走一堆,女学生在后面隔着四五米的距离走一堆。女学生面无脂粉色,有编一条麻花辫的,也有打上两条麻花辫的,还有的干脆直接留成干劲利落的短发,不管是长身还是短身,上身都是一件过臀的倒大袖袄,下身一件至踝的黑长裙,从头到尾没一些珠光宝气加身,倒是比男学生朴素许多。
顾微庭将失礼的目光收回,管到脚尖上,行道只有他一道灰不溜秋的背影,远看着有些踽踽凉凉。
二月的上海寒风砭骨,比英国年夕时的寒风还冷几分,忽而兜头一阵料峭的风吹来,他偷吸冷气,踱步到两棵梧桐树之间立定脚,试图让粗干遮去一些风,然而风无处不来,躲在无温度的粗干之间,风好像更冷。
顾微庭从怀里摸出一根有些生皱的吕宋烟送到嘴边含着,一只手在口袋里摸不出一个可燃火之物,气恼之下将烟吐在地上,足尖凝了力去蹂躏,用纸与草做成的烟不堪一击,在足尖作用力下与泥和成一团。
二月的梧桐叶色泽嫩黄夹些淡绿,叶子不似夏天那般有巴掌大,锯齿也不似秋天那般宛尔。此地的梧桐是从国外移植过来的,所以大家不叫它梧桐,而叫它洋梧桐,兴许是气候与风水好,粗干直挺挺似要冲出云霄。
顾微庭举目一看,天色朦胧,灰雾团团,有些看不到树顶,但在嫩绿淡黄之中,他与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对上了。
梧桐树上坐着一个人,是个十六七岁的女子,她眉头蹙着,田螺眼朦胧着,乍一看有几分哭态,再仔细一瞧,嘴角的笑靥生晕了,竟在一瞬间就换上了一张笑态,正是阳城一笑黄河清。
他不觉吃了一惊,嘴巴张了张没有说出一句话,只是不落眼看着树上的人。
一张鹅蛋脸,两道眉毛修成弯月的样儿,皮肤是淡白色的,两颊天生微红,一个人夹在半黄不绿的梧桐叶中,像一个用雪堆出来的娃娃似的,这肤色在洋人群里也能排在白的那一边。
她亦是一件倒大袖袄与黑裙,一头头发都打一条麻花辫,用桃红色的绳子打成一个蝴蝶结收口,垂在左肩上,辫子里头故意插上几片梧桐叶,乌黑的头发缀点嫩黄的颜色倒也相衬。
本是看她的容貌与打扮如何,只是树上的女子一双腿缓而无力地摆甩着,摆甩出一道暗绿的光波,一双眼睛不自觉就停在她的脚上。穿着一双胶皮底佛青湖缎的鞋子,鞋面绣着金兰花纹,露出花边收口的洋袜。
看的正入彀,身后突然一声:“甄钰——”




【民国】零碎嫁 第九章初次相见芥蒂存,数学天才最是他(1)
身后冷不防传来一阵暴雷似怒吼,顾微庭心上吓了一跳,拗项看去,一个穿着长衫褂裤的男子气冲冲地走来。
他身姿干瘪瘪,衣服在他身上撑不起来,连豆芽菜都比他有精神,骨挝脸上带着一副托力克的近视眼镜,遮住了大半张脸,不过能看出脸上薄搽了一层香喷喷的雪花粉,在微弱日光的照耀下,脸色白的瘆人,见惯了叁角身胚的洋人,顾微庭见到这人的一瞬间以为是闹了饥荒。
徐万强一寸目光都没放在顾微庭身上,甚至没留意到有顾微庭这个人在树下,他推推从鼻梁滑落的眼镜,仰起头看向梧桐树上的人止不住骂骂咧咧,认真看,嘴里喷出来不少唾沫星子。
“甄钰你上去干什么?”徐万强问道。
顾微庭默默后退了一步。
“躲人。”甄钰摆甩着腿,不期把鞋离了脚底往下直线坠落,正好掉在了顾微庭的脚边。
徐万强变成一个六路打通的人,拾起她的鞋朝上奋力一扔,鞋在空中转了一圈,很快又落到了地上,这次不偏不倚砸到了顾微庭的肩头。
鞋儿小,抛得也不高,顾微庭只觉得被人轻轻撞了一下肩头而已,并没有什么痛感。
徐万强此时才留意到身旁有个面生的人,他歉然似地看了顾微庭一眼,再看向树上时,又是恶狠狠的模样,“你给我赶快下来。
“梯子倒了,我没有翅膀,如何下来?”甄钰清冷冷说,“要跳下来吗?”
树下横倒着一个竹梯子,最尾的几节都断开了,岔口齐整,是被刀锯的痕迹。
顾微庭目测着梧桐树,忽然搭讪着出声:“你所在的梧桐树高约二丈五尺,从上方跳下来幸运些能成一个半边瘫,凄惨一些就是脑浆如酱汁一样迸裂。所以跳下来的方法,并不可取。”
徐万强本对甄钰的话急得抓耳挠腮,听到顾微庭不凉不酸的话,两眼忍不住斜溜向他。顾微庭说完一席话,又插一句:“除非,你生了翅膀。”
顾微庭带着一顶西式礼帽,穿着暮云灰羽缎刺绣长袍,罩一件摹本缎背心,东方亮围巾在脖上不松不紧的绕了两圈,说是保暖倒不如说是装饰,骨节分明的手,拎着一个簇新的牛皮包。
不中不洋的穿搭让徐万强记起孟校长昨日的话儿:
“今次来的人叫顾微庭,数学天才最是他。丰颅顶洋帽,八尺身姿衬长袍,一笑精神露,一怒气象发皇。出生沪上,出幼京城,出息洋里,庚齿不过二十六,却是别有标格。一是儒生标格,能吃白墨饭,二是英雄标格,亦食枪火粮,叁是洋人标格,不可捉摸。”
徐万强昨个儿没太注意听,还嘀嘀咕咕的想是校长夸大其词,今个儿一见,一席话可是灵活灵现了,他摘下眼镜片用袖子擦擦又戴上,赔上谄媚的笑脸,道:“您就是英国来的那位顾老师吧?我叫徐万强,校长等您多时了。”
顾微庭颔首,简短回话:“是。”
徐万强得到回应,哈着一把只有骨头的腰,邀请顾微庭到校长办公室。坐在树上的甄钰看他们越走越远,忍不住出声,道:“徐老师,我下不来。”
徐万强听见了,讪讪地笑了笑,与顾微庭道了一句失礼折回榕树下,两条细胳膊吃力地把倒下的梯子扶起,又变成那一副吃生葱的脸儿:“慢慢下来,摔死了就地挖坑埋了。”
……
公学的校长孟关山祖上是浙江温州人,1820年霍乱盛行浙江,死了无数人,孟关山的母亲便是死于霍乱,父亲为了活命,便带着一家老小来了上海,至今一直未重返故乡。
孟关山亲眼看见母亲在病痛中死去,自矢要从医救疾,可惜天赋不在,便弃医从文,当上校长之后在公学里开设了医学科目。
公学里的学生在数学这科上频频跌倒,考试及格的人不盈十指,孟关山的一个英国朋友口中常提起顾世陵,说他可是难得的数学天才。
孟关山动了念头,托了许多关系才联系到顾微庭,得知他有回国的意愿,于是多次邀他来公学当老师。
12345...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