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诗经解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孙良申
【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尽雁之容”。“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婵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相关阅读】
马致远《汉宫秋》;古希腊《伊利亚特》
2、《叔于田》:鸟美在羽翼,人美在何处?
【原文】
叔于田
叔于田1, 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2。
叔于狩3,巷无饮酒。岂无饮酒, 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4,巷无服马5。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注释】
1叔:排行老三。兄弟排序为伯、仲、叔、季。于:往。田:田猎。
2洵:实在,确实。仁:仁爱。
3狩:冬猎。
4适:往。野:郊外。
5服马:驾马。武:勇敢英武
【经典原意】
三哥外出去打猎,大街小巷空无一人。难道真是空无一人?是因那些人不如三哥,他非常英俊而又仁爱。
三哥外出去冬猎,大街小巷没人去饮酒。难道真是没人饮酒?是因那些人不如三哥,他非常英俊而又美好
三哥到田野去打猎,大街小巷没人驾车马。难道真没人驾车马?是因那些人不如三哥,他非常英俊而又威武。
【当代阐释】
鸟美在羽翼,人美在何处?
美与美丽是两个概念
美丽是对外在表象的描写,美是对整体内涵精神的概括升华。
《叔于田》中的男子俊逸潇洒,可以称得上美丽。但诗歌并不着重表现这点,而在于表现其中男子的美。
秀美外表下,美是仁爱。每个人都依靠爱心而存在。当我们付出温暖的爱时,我们也得到对方的爱。心灵维系着彼此的关系与距离。有的人活着,是因为生命躯体的存在,但他死了,他没有仁爱之心,他的心灵孤零零地存在另一个世界。有的人虽然肉体已经死去,远离了我们,但他的仁爱,却让我们永远怀念、永远感动,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仁爱之心是最值得赞美的人性。它超越地域、国家、民族、肤色,支撑起人类的存在。
佛说,众生扰扰,其苦无量,我要成为天,成为地,成为旱天的雨,成为漂渡者的筏,饥饿者的食,干渴者的水,寒冷者的衣裳,炎热者的凉风,成为疾病者的医生,黑暗中的灯光。这是无所不能的佛。作为弱小的人类个体,我们不可能让自己的爱心惠泽每一个需要的人。但我们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身边能够帮助到的人。烛光虽弱,但也要燃烧出一分光明。
美还是威武。这是在当时特定年代的审美标准。人要存在下去,就必须要打败凶猛的野兽、侵犯的敌人。如此以来,身强体壮,武艺高强,成为一种人人希望的理想,成为一种美。它可以保卫自己的家族、国家,让人们过上安定祥和的生活。这是基于现实理想的美。同时,威武还可以表现出孔武有力、英勇剽悍的男子气概,让人们领略雄壮的男性美。如果是女子,则会强调女子的柔美。这是基于性别不同的美。
虽然现在我们不再迫切需要武艺来卫护人们的利益,这种美感所有下降。但男性的阳刚气质仍然需要这种威武的美。估计,应该没人喜欢一个千娇百媚的男子。
【相关阅读】
宗白华《美学散步》
3、《淇奥》: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原文】
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1。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2。瑟兮僩兮,赫兮咺兮3,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4!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5。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6。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77。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8!
【注释】
1 淇:淇水。奥yu:水边弯曲的地方。猗猗yi:茂盛的样子。
2 匪:通斐,有文采貌。切、磋、琢、磨:治骨曰切,象牙曰磋,玉曰琢,石曰磨。比喻人的学问修养精益求精。
3 瑟:庄严貌。僩x:宽大貌。赫:光明貌。咺xuan:有威仪貌。
4 谖xuan:忘记。
5 充耳: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用来塞耳朵的玉。琇xiu莹:美石,宝石。会弁kua:鹿皮帽。会,鹿皮缝合处,缀宝石如星。
6 箦ze:茂密的样子。
7 圭gui:长方形的玉。璧:圆形的玉。
8 绰:旷达。猗yi:通倚。重chong较:车厢上有两重横木的车子。为古代卿士所乘。戏谑xue:开玩笑。虐:粗暴。





诗经解读 第28节
【经典原意】
遥望那淇水的深处,绿竹郁郁葱葱。文采斐然的君子,似切磋了的象牙,如琢磨过了的美玉。他庄重而又宽容,光明磊落而又威仪凛凛。文采斐然的君子,始终不会被人忘记。
眺望那淇水的深处,绿竹蓬蓬勃勃。文采斐然的君子,耳边的宝石闪闪发光,帽上的美玉如同点点繁星。他庄重而又宽容,光明磊落而又威仪凛凛。文采风流的君子,始终不会被人忘记。
眺望那淇水的深处,绿竹重重叠叠。文采风流的君子,如金锡般光辉,如圭璧般洁净。他宽厚温柔,倚靠在车子上。谈笑风生,待人平易从不刻薄。
【当代阐释】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什么样的人最完美?
首先是外貌。《淇奥》中的男子相貌堂堂,仪表庄重,身材高大,衣服也整齐华美。“会弁如星”、“充耳琇莹”,连冠服上的装饰品也是精美的。美丽的外表是人际关系的亲和剂。它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第一印象。一个外表猥琐的人,不可能引起人们的美感,它会阻碍进一步的交流深入。哪怕他衣褐怀宝,终究不可能马上认识到他的价值,认识到他的美。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王,历经三代君王才最终发现其中的宝玉。如果卞和将璞玉琢磨好,让它以真颜现身,就不用付出双腿的惨痛代价了。
其次是才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文章学问很好。古代讲究文章经世治国,人随以满腹经纶为傲为美。《红楼梦》中一首《西江月》便是如此批责贾宝玉:“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现代人描写一个人粗俗无知仍喜欢用“一肚草包”去形容。文章学问的好坏在古代代表了一个人才能的大小。孔子便认为学习《诗经》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可以帮忙照料家事,可以帮君王处理国事。 “授之以政,不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如果学习了《诗经》却不能处理政事,不能娴熟应对外交事务,学习《诗经》也没用。古代才能一词具体到职业上过于受到思想传统的影响,不免有些歧视,如韩非子从法家学派角度认为五类人为社会的蛀虫,分别是学者指战国末期的儒家、言谈者指纵横家、带剑者指游侠、患御者指依附贵族私门的人、工商之民。这些职业即使做的再好也不能算作才能的行列。当让也就不算作才能的行列。对于现代人来说,才能的大小高低早就不能单单以学问为标准。三百六十行,只要做得好,有才华,照样是种美。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品德高尚。诗中歌颂了这位君子“如圭如璧,宽兮绰兮”,意志坚定,忠贞纯厚,心胸宽广,平易近人,的确是一位贤人。相比较前面两种美,品德的美可以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外貌我们无法选择,只能依靠上天垂青。华美的衣服也不是都能买得起,更多人还是衣着朴素。优秀的才能一部分靠勤奋,一部分靠天分,我们也有无法把握的成份。只有道德,这一精神境界的最核心层,我们可以自我修正、自我涵养。哪怕我们不外表不美丽,衣服不华美,才能不出众,但只要有良好的品德,仍然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人。
毕竟,最美丽的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
【国学故事】
举案齐眉:东汉初年的隐士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今陕西咸阳西北。他博学多才,家里虽穷,可是崇尚气节,品德高尚,许多人想把女儿嫁给他,梁鸿谢绝他们的好意,就是不娶。与他同县的一位孟氏有一个女儿,长得又黑又肥又丑,而且力气极大,能把石臼轻易举起来。每次为她择婆家,就是不嫁,已三十岁了。父母问她为何不嫁。她说:“我要嫁象梁伯鸾一样贤德的人。梁鸿听说后,就下娉礼,准备娶她。
孟女高高兴兴的准备著嫁妆。等到过门那天,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那想到,婚后一连七日,梁鸿一言不发。孟家女就来到梁鸿面前跪下,说:“妾早闻夫君贤名,立誓非您莫嫁;夫君也拒绝了许多家的提亲,最后选定了妾为妻。可不知为甚么,婚后,夫君默默无语,不知妾犯了甚么过失?” 梁鸿答道:“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位能穿麻葛衣,并能与我一起隐居到深山老林中的人。而现在你却穿著绮缟等名贵的丝织品缝制的衣服,涂脂抹粉、梳妆打扮,这哪里是我理想中的妻子啊?”
孟女听了,对梁鸿说:“我这些日子的穿著打扮,只是想验证一下,夫君你是否真是我理想中的贤士。妾早就准备有劳作的服装与用品。”说完,便将头发卷成髻,穿上粗布衣,架起织机,动手织布。梁鸿见状,大喜,连忙走过去,对妻子说:“你才是我梁鸿的妻子!”他为妻子取名为孟光,字德曜,意思是她的仁德如同光芒般闪耀。
《后汉书·梁鸿传》记载:“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这也就是“举案齐眉”的来历,指两人心心相印、相敬如宾。
后来他们一道去了霸陵山中,过起了隐居生活。在霸陵山深处,他们以耕织为业,或咏诗书,或弹琴自娱。
【文化常识】
古代佩玉:古人最重要的佩饰是玉,常见的有环、玦等。环常为妇女的佩饰。璧是古代贵重的瑞玉,它和圭、璋合称三玉,自夏商始,就作为礼器使用,至春秋战国盛行,秦汉以后渐改作饰装品。玉质致密坚硬,滑润光莹,古人将玉的特性加以人格化,认为玉有“仁、义、智、勇、洁”五德,有“君子比德于玉”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说。玉又是美丽、富贵、高尚、廉洁等一切精神美的象征,因而文人常用以比喻许多事物。
古人礼服有两套相目的佩玉,腰左右各佩一套,用丝绳系着,上端是弧形的玉叫“珩”heng,珩的两端各悬着一枚半圆形的玉叫“璜”,中间缀着两片玉,叫“琚”ju和“瑀”yu,两璜之间悬着一块两头尖中间大的玉,叫“冲牙”,这样走起路来冲牙与两璜相触,发出铿锵悦耳的声音。为了不使璜前后摆动太大、远离了冲牙,又用两根丝绳系在珩的两头,从瑀的中心穿过,并拴住两璜。
环、玦也是重要的佩玉。环是环形玉,当中的空心直径与四周玉的宽度相等。决即环缺了一块。古代诗文申,环佩多指妇女的佩饰。又因为玦的名称来源于“决”,而形状又是环形断开,所以古人常以玦寓决、断之义。如《史记·鸿门宴》一节中讲到范增要项羽赶紧决断杀掉刘邦时,“范增数目项王,举所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相关阅读】
白朴《梧桐雨》;雨果《巴黎圣母院》
4、《野有蔓草》:美是残缺的
【原文】
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1,零露漙兮2。有美一人,清扬婉兮3。邂逅相遇4,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5。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6。
【注释】
1蔓草:杂草蔓延。
2零:滴落。漙tuan:露水多的样子。
3清扬:眉清目秀的样子。婉:美好。
4邂逅xie hou :无意中相见。适:适合。
5瀼rang:露水多的样子。
6臧;善,美好。
【经典原意】
野外杂草蔓延,露水涟涟漫及草丛。有个美丽的姑娘,眉清目秀姿容婉丽。与我不期而遇,她正是我想追求的人。
野外杂草蔓延,露水盈盈湿透草丛。有个美丽的姑娘,眉目清秀姿容婉丽。与我不期而遇,愿与她度过美好的时光。
【当代阐释】
美是残缺的
一对青春男女在野外偶然相遇,喜不自禁,其乐融融。表面上看是不期而遇,实际上却是“有备而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结局呈现为偶然,却是苦苦寻找的必然结果。
在我们的心目中,作者如此依恋的姑娘应该美丽娇艳。然而诗中仅仅写到其眉目清秀、姿容婉丽。如果从一个完美的标准去审视,这位姑娘缺乏很多。然寥寥几句,我们却会把她想像成一个纯净的女神。清淡雅致,楚楚动人。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对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块平淡无奇的枯木,在雕塑家手里可以变成精美的艺术品。或许枯木依然留有腐朽、残败等特质,然而我们只会关注它在艺术上的美感,那些都不会影响它是艺术品的本质了。那位美丽的少女,仅仅那一句话就可以让她的美丽完全显现出来,我们勿需再去想像她会有什么样其他的缺点。
用眼睛发现明眸皓齿、蛾眉螓首的美,用心灵体会举手投足的优雅、言谈话语的韵味,用长久的精神心态去触探道德的真善。每种感官都会发现各自的美。
所以许多美都是残缺的。
我们无法苛求一个完美的美。这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
一个人身上会有外貌的美,神态举止的美,才能的美,品德的美等等。作为毫无功利色彩的审美,它们是并列的。但如果作为现实中的美,它们却是依次越来越重要。
一个姿色美丽但品质低劣的女子,她的美仅仅能持续一瞬间;而一个相貌平庸但品德高尚的女子,她的美却能照耀一生。
【国学故事】
一顾倾人城:汉朝李延年是著名的乐师,不但会写词谱曲,而且也非常善于唱歌跳舞,舞姿美妙。汉武帝十分喜欢看他跳舞。每次李延年创作了新的歌曲,都会首先给汉武帝去欣赏。他创作的歌曲往往情深动人,让人沉浸音乐中流连忘返。一次,李延年给汉武帝边跳舞,边唱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武帝听到词曲连声哀叹,说:“唉,如此美丽的人,但世界上有这样的人吗?”随即摇了摇头。这应该只存在于幻想中吧。在一旁听歌的平阳公主看到汉武帝如此,不禁莞尔一笑,走到汉武帝旁边,悄悄对他说:“你想见这样的人吗?”汉武帝一怔,立马连声说“当然想,当然想。她在哪儿?”平阳公主朝舞场方向头一扬,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可汉武帝瞧了半天也没有看到。平阳公主说:“就是李延年的妹妹。”汉武帝赶紧召见,果然,妙丽善舞,风华绝代,李夫人也由此宠幸。




诗经解读 第29节
【文化常识】
二十四节气与古代记时: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为了便于记忆,人们将其编成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古人记日多采用干支记日法。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同时,有些日子在古代还有特定的名称。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最后一天叫做晦。初三叫做胐fei,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做望,在望后的日子叫做既望。具体到一天之内的记时,古人多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一般地说,日出时叫做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做夕暮昏晚。太阳正中时叫做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做隅中,太阳西斜叫做昃。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晡时。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就是夜半了。夜半之后的两个时段是鸡鸣和昧旦。昧旦又叫昧爽,这是天将亮的时间。此外古书上又常常提到平旦、平明,也是天亮的时间。古人对于一昼夜有等分的时辰概念之后,又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於现代的两小时注:小时本来是小时辰的意思;因为一小时只等於半个时辰。。和现代的时间对照,夜半十二点即二十四点是子时所以说子夜,上午两点是丑时,四点是寅时,六点是卯时,其余由此顺推。
【相关阅读】
朱光潜《谈美书简》
四、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思乡的回味
导读:倦鸟归巢,狐死首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句淡淡的写景抒情话语,不知道出了多少游子的情思。
人类社会从开始组建家庭开始,就开始了漫长的思乡之旅。因为只要有相聚,就会有别离。故土难离,许多时候人不得不离。装一抔故乡黄土,寄寓无限相思之情。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背负着“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的哀怜。
举目遥望,不见故土,只得将一腔相思洒明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想像着这应该就是家乡的那弯月亮吧。哪怕死去,也要“扶柩东归”,叶落归根,躺在家乡的泥土里,再也不分离。
什么造成了分离?什么让人必须要体验着难熬的思乡之苦?
初民社会,小国寡民,人们世代栖息在自己的土地上。本不该有这么多的思乡苦。然而他们的思乡苦,却是痛彻入骨。战争,徭役等等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促成了这人性的折磨。
战争,不论正义的、非正义的,不论人们是主动请缨,还是被迫征兵,只要有战争,就是一种罪恶,就会有思乡之苦。《东山》里的男子正在细雨濛濛的还乡途中。他已经可以回家了,但离家愈近,思念愈深。他想终于可以不用再去痛苦的打仗了,可以不用在漆黑的夜晚里,枕着冰冷的兵器听旷野里的风吼了。他想自己家中该是什么样子了?这么多年没有收拾,恐怕是野草满地,土鳖四处爬行,蛛网四处丛结了。家里的田地也该荒芜不堪,成为野兽们的道路了。妻子呢?知道我回家,应该在忙碌地打扫房屋吧。多年未曾回家,她的脸上是不是挂满了沧桑。想想刚结婚的时候,妻子是那么的温柔漂亮。新婚是那么美好。可现在,诗人不免泪如雨下。
《采薇》中的男子也是因为战争而被迫离开家乡。他心里清楚,这都是“玁狁”的错。没有这个少数民族的侵略,他就不用如此远离故土,远离亲人。所以在诗中,他不停说到“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为国为家,他都要去战斗。然而,不论如何,离家的苦楚让他痛不欲生,“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我们要控诉战争,不单单是因为它的血腥,更是因为它对人性的摧残,对人间至爱的毁灭。
想想在征人离家的时候,父亲说:“儿子啊,一定要小心谨慎,一定要回到故乡。”母亲说:“小儿啊,你一定要回来不要丢掉家人啊。”哥哥说:“兄弟啊,你要出征了,会白天黑夜一样忙。可要小心谨慎啊,一定要回来不要客死他乡。”你就会理解《陟岵》中的人儿在离家时,是种什么样的痛苦。
所以一旦还家的机会来临时,思乡情切,自己恨不得一步迈进家门。《河广》中一位身在卫国之人,想回到故乡宋国,可两国之间,是条宽阔的黄河。诗人却发出那蔑视艰难险阻也一定要回到家乡的高歌,“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在家的时候很难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亲切,而一旦离家那就是痛达心底的哀伤。
1、《东山》:家乡是心中的一盏灯
【原文】
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1。我来自东,零雨其濛2。我东曰归,我心西悲3。制彼裳衣,勿士行枚4。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5。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6。伊威在室,蠨蛸在户7。町畽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8。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9。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10。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耀其羽11。之子于归,皇驳其马12。亲结其缡,九十其仪13。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14?
【注释】
1 徂cu:往,到。东山:在今山东省曲阜县境内,诗中指军士远戍之地。慆tao慆:久远。
1...89101112...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