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积羽成扇
周瑜一改恍惚之色,肃容道:“此曲出现得蹊跷,怕是曹操早走准备。”
诸葛亮亦恢复寻常模样,仿佛刚才那个气质飘忽的羽扇纶巾之士另有其人:
“事已至此,不管曹军是否早有准备,这火攻之计都得试上一试。”
其他人亦摘下布团,做好最后的准备,将船帆拉到极致,随时准备跳船。
“点火!”
带着满满几船易燃物的斗舰飞快地驶入曹军的聚集地,势不可挡地冲向他们的战船。





[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 [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_分节
“不对。”
曹军的船竟然不再首尾相连而是二船并连,分而错落,展现出灵活的机动性。
“曹操果然早有准备。”
“无妨,我等先前也商讨过此等情状,快把船散开,优先袭击中央的大船。”
火势已燃了一角,而曹军的船队近在咫尺。
第86章狂士楚歌
自打败袁氏,平定冀州,曹操便转任荀攸为中军师,留守曹营。
而贾诩因为反对曹操占据荆州后就立刻南下,进攻江东,被曹操否决后,就安详地在荆州躺成咸鱼,安抚百姓。
此次南下曹操就带了郭嘉这一个主要谋士,与若干个年轻幕僚。来自江东的快船急速逼近,郭嘉与曹操在主船的舱中静坐,一边玩六博,一边听传信兵不停地过来汇报。
“江东之船已入我军辖地。”
曹操听若未闻,一边丢骰子,一边漫不经心地挥手,让传信兵出去。
“江东之船已至渡水边界。”
曹操摆了摆手,仍然无动于衷,拿一颗棋子踢掉了郭嘉的那一颗。
传信兵又是紧张,又是纳闷。
敌人已近在咫尺,为什么丞相一点也不紧张?
但他不敢置信,蹑手蹑脚地退了出去,被无数同侪围住。
“如何?”
“丞相可有命令发兵?”
“秘书令的箫声是否能停了?”
第三个问题落下,所有人都陷入沉默。
不知为什么,比起瞬息万变的战局,他们更关心的竟然是箫声。
众人等待传信兵回答这几个问题,尤其是第三个,关乎数万人的生计。
传信兵只叹了口气:“如旧。”
众人倒抽冷气,一部分人已悄悄去取布条,置入耳中,准备等开战的时候再取下。
他们从来没有一刻像现在这样,殷殷期盼敌军的到来。
终于,最快的船已冲入曹军船只的先列,随着撞击,伪装的布料被里面的火苗吞噬,大火被东风助涨,飞快地蔓延开,被撞上的这艘曹方的船立即烧了起来。
附近的曹兵立即按照规定好的那样,扬声大叫:“走水啦,走水啦。”
在后方的周瑜等人见计谋可成,放弃了立即跳船泅水而逃的打算,指挥其他船上的舵手鼓紧帆,全速冲往其他船只。
当这一次传信兵进入曹操所在的时候,曹操正巧结束一局,将郭嘉的最后一枚棋子吃掉。
郭嘉假意仰头长叹,控诉曹操的毫不留情。
曹操就吃他这一套,却还要戳穿他道:
“你若不走神放水,孤怕是也难赢你。”
郭嘉不由感慨和上峰玩棋真的太难了。赢了得罪人,输了还得被嫌未尽全力。
好在曹操也只是随口一说,他并不想休闲时间玩个棋还要被最器重的谋士虐。正巧传信兵掀帘而入,他顺势结束话题,开口询问:“江东的船只已至核心?我方损失了几艘船?”
“前列二艘。”
曹操又道:“可见到周瑜等人?”




[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 [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_分节
“每艘船上皆有人在舱中,剩余的船有十余只,我等尚不能分辨周瑜在哪一处。”
“继续等。”
曹操并不心疼被烧毁的几艘船,那些船上的物资已经搬离,只剩一个空壳,多烧几艘也无妨。
毕竟等这场战役结束,不管胜负,他的这些船都无法带走,只能就地烧毁。
反正迟早要烧,为了引出敌方的重要将领,先烧几艘助助兴。
曹操运筹帷幄、潇洒自如的说完,舱中出现一瞬的静谧。
外头令人“心旷神怡”的萧声还在蔓延。传信兵欲言又止,止又欲言。
曹操抬起轻颤的手,捋了捋胡须,道:“秘书令究竟要演奏到何时?”
传信兵:原来您也在意啊?
先前因为曹操过于镇定地下棋,好似对箫声毫不关注,任由郑平演奏,众人皆以为曹操定力了得,对这催人“泪”下的箫声全然疫。
如今见曹操也发出了忍无可忍的提问,传信兵的心中终于平衡了些。
他出去与同侪分享了这份喜悦,继续关注敌军动向。
传信兵出去后,郭嘉对曹操道:
“天赐良机,此地有诸多听众,便让正平奏个尽兴。”
这话一出,就得到曹操惊恐而错愕的目光。
郭嘉又道:“今日多奏一些,等他吹累了,改日便会将排箫束之高阁,我等也有了清静之时。”
何况这么多人陪着听,总比他们这个小团体被盯着毒害好吧?
曹操读出了郭嘉的潜台词,但他仍对郭嘉抱有怀疑的态度。
他审视地看了郭嘉好一会儿,突然伸出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揪住他的耳朵,快速寻找后,从他的耳孔中掏出两块碎石大小的面团。
哪怕被现场抓包,郭嘉却未露出任何心虚之色。
曹操假笑道:“让其‘尽兴而归,安分几日’是假,想让孤继续受箫声毒害是真吧?”
郭嘉长叹了口气:“听闻乐音能有改善头风之效……”
“仙乐确能舒缓情志,聊解头风之痛,”前提是仙乐不是听得人头皮乱舞的魔音,曹操在心中暗道。可他没有反驳郭嘉的话,甚至顺着他的话道,“不仅如此,还能调节身心,增进体质。”
他把郭嘉的古代简易版耳塞放入自己耳中:“奉孝自乌桓起,身子骨便有些不好,这调养的机遇便赐予你——天赐良机,怎可不听?”
说完,便戴着耳塞,穿戴好盔甲出船,留下郭嘉一人挣扎在箫声的怀抱中。
江东这边已烧了曹操四艘船,黄盖等人难掩激动之色。周瑜与诸葛亮却恰恰相反,神色逐渐变得凝重。
“诸葛,你可察觉?”
“此计不成,只恐有诈。”
其余人闻言,高涨的情绪如被泼了一盆冷水。连忙问二人道:“此话怎讲?”
周瑜打开舰窗,秀目如刀,“曹军不善水战,便将船造得颇大,以削减机动为代价,增进平衡。如此一艘船,加上船上的物资,燃烧殆尽需要多少时间?”
来不及等其他人细想,诸葛亮接出了答案:“先前几艘,烧的是空船。”
一想到曹军或许早有准备,而他们竟为烧了几艘空船而沾沾自喜,便有一股气闷之感油然而生。
黄盖道:“曹军既早已识破我军之策且做足了准备,我们再留下也毫无裨益,不如跳水离去。”
诸葛亮道:“怕只怕曹军正等着我们入水,好来个圈地捉羊。”
周瑜道:“曹军分明有其他应对之法,却偏偏腾出空船任我们烧,只怕是为了麻痹你我几人。诸葛之言极有可能切中曹军的打算。”
一人焦急道:“那该如何?船只大多已燃,等帖布烧尽,曹军只要分辨哪艘船未有火光,便知晓我们在何处,岂非同样是‘圈地捉羊’?”
周瑜与诸葛亮凝眸沉思,可耳边仍有刺耳的箫声作祟,多少激起了情绪上干扰。
二人再次掩耳,片刻,命人在舱中点火,然后捂住口鼻,捅破窗上的油布。




[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 [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_分节
他们这艘船的舱中亦有不少木薪,从窗外涌入的风助长了火势,很快火苗攀升,后发先至地把舱顶与外面罩着的长布烧着。
其他船上的掌舵士兵见周瑜这艘船突然着火,且火势最凶,大惊之下,每一艘船都有几人将舵盘交给某一人统管,纷纷跳水营救。
周瑜等人便趁着这个机会,与这些人一同跳水。
正时刻观察敌军异动的曹军一懵:怎么所有船都有三四个人跳水,哪一个才是周瑜?
曹军来不及分辨,又怕周瑜趁机逃脱,立即起了被火攻之策打得惊慌失措的伪装,让荆州编的善水兵士驾驶小船过去袭击。
大船失去大半掌舵者,但仍有动风推动,冲向曹军这方的大船。
曹军这方推出空船抵挡,为其他船的规避腾出了宝贵的时间,与此同时,荆州兵驾着小船冲向方才几人落水之处,四处巡逻、打捞,往水中放弩/箭、刺矛。
有运气不好的敌军被刺中,被捞上去俘虏,但他们近日等候的主要目标却成功地逃了,如鱼入海不见踪迹。
有一支船队捡到了老将黄盖。
黄盖因为年龄大了,前段日子又刚受过伤,在水中活动时稍觉僵硬,来不及泅走就被曹军拦下。
除了黄盖,江东其他重要将领无一人入网,让心布局的曹操扼腕不已。
黄盖被带到曹操面前,脸色很不好看。
这回与上回一样,曹操仍是隔着一串护卫,与他遥遥对视,唯一的不同在于,上回黄盖来的时候还是被礼遇的乞降之将,现在却被绑缚着,成了阶下囚。
曹操故意道:“黄将军害得我方损失惨重,让我不知该怎么处置你才能一平众怒。”
黄盖宛若怒目金刚,盯了曹操片刻,突然哈哈大笑:
“烧了几艘空船,如何称得上损失惨重?倒是曹将军好生雅致,竟大周章地请我们过来‘赏乐’?”
他不愿叫曹操丞相,便用曹将军代之,言语间尽是嘲讽之意。
可黄盖并不知道,他的反讽某种意义上切中了一部分的真相。
曹操虽未获胜,在这场小战役中却是占了先机,因此心情颇好。
他不在乎黄盖的讥讽,反而附和道:“正是如此。听闻周都督擅长音律,特地让你寻了他来,一赏‘千古绝唱’。”
黄盖脑中冒出了许多问号。一直严肃刚毅的他,一时间不知道曹操是为了与自己这个敌将杠嘴,还是真的存了这个一言难尽的想法。
黄盖犹在怀疑人生,曹操已命人去取郑平:
“黄将军甚为怀念昨日之曲,快让秘书令来,再为黄将军吹奏一曲。”
黄盖:…???
……快给我住(ju4)手!!
第87章狂士楚歌
自孙坚时,黄盖便追随孙氏一族,随之南征北战。后来孙坚意外命丧,黄盖没有另择明主,而是继续跟随年仅十八的孙策,孙策死后,又效忠孙权。
历经三世,黄盖对孙氏家族感情颇深,哪怕曹军使出“卑鄙”手段,他也不愿就此屈服,改投曹操。
黄盖闭上眼,做好了迎接可怖萧声的准备。
然而黄盖等待了许久,被请来的文士仍未开始吹奏。
睁眼一看,这人竟走到曹操与另一个谋士模样的人的面前,观看他二人玩六博。
等待比酷刑还要难捱,黄盖见这些人竟自顾自地开始玩棋,半点没有理会自己的意思,任自己捆缚着被冷落在一旁,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施刑”,身上仿佛被蚂蚁啮噬一般不适。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黄盖忍不住想要出声,让这些人“是杀是剐”都搞快些的时候,曹操又一次赢了棋局,捋着胡子哈哈大笑。
等畅快地笑完,转头的时候恰巧对上捆成粽子的黄盖,曹操故作惊讶道:
“黄将军怎么还在这?”
在这候了许久的黄盖不由微恼。




[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 [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_分节
作为俘虏屈辱地被捆在这,等候敌军首领的一句发落,这本就是耻辱而恼人的事,偏生敌军首领不提处置之法,将他搁置了半天,最后故意说出这等损人之语,简直无耻之极。
不等黄盖反唇相讥,曹操突然命人备一艘快船,把黄盖送回江东。
黄盖满腔的恼意就这么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堵住,他实在找不出曹操放他回江东的理由,可却下意识地认为其中定有阴谋。
见黄盖听到自己要送他回江东的命令,反而变得更加警惕戒备,曹操对此并不在乎,只挥手让卫兵赶紧把黄盖拉上船。
他倒是想让郑平给黄盖来一首送别的萧音,顺便练练己方的抗干扰能力,只可惜经过昨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演奏,己方已陷入萎靡,若是他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要求,就算他是拥有独一无二话语权的主公,也怕触及众怒。
因此他只能心里想想,顺便恫吓一下黄盖,便遗憾地把人送回江东。
曹军这边大大方方大张旗鼓地把人送到对岸,让孙刘联军的士兵与官吏惊讶不已。
唯独周瑜与诸葛亮毫无异色,命人给黄盖洗漱压惊,又派了随军医匠给他治伤,便让他下去好好休息。
黄盖却不愿意下去休息,他踉踉跄跄地赶到周瑜面前,着急道:“曹操这是何意?大周章地抓了我,没有劝降,也没用逼问军情,只将我晾了大半日,便派人将我送回?还送到营帐门口?”
周瑜宽慰道:“将军勿多想,此事瑜来处理。”
黄盖知周瑜品性高洁,意气雄烈,既有此语,便是承诺于他,会亲手解决这事。
然而黄盖终究不想做那糊涂虫,认真而感激地对周瑜道。
“我知都督雄才雅量,然若不明此事因由,盖心中难安,唯恐日夜心惊。还请都督如实告知。”
周瑜叹了一声,对黄盖道:
“若今日曹操未放你归来,甚至因为不能劝降而杀之,那才是出了昏招。自曹操南下,江东便对如何应对曹操争执不休。我等主战,誓击溃曹贼,绝不轻易投降。而许多江东士族主和,认为‘曹强我弱’,迎击曹操不过是螳臂挡车,徒增伤亡。”
等黄盖面上的焦虑之色渐渐平静下来,周瑜才接着道,
“主公英明,拔剑斫书案,与曹贼势不两立,方才震慑住‘主和’的那一派人。如今曹操将君平安放归,只怕那些被压制的‘主和’者,又将开始蠢蠢欲动。”
黄盖不是蠢人,周瑜稍加提点,他便明白了其中关窍,对曹操的行为又气又怒。
“依都督之见,如今该如何应对?”
周瑜系上兜鍪与披风,握上腰间佩剑的剑柄:“即刻出军,勇战之。”
另一边的刘备部队,中军帐中,正是一派主臣相得之相。
刘备与诸葛亮正在对品薄茶,听到黄盖被曹军送回江东驻营门口,刘备放下茶盏,面色肃重,对诸葛亮道:
“果如先生所料,曹操只将黄将军扣押了半日,便派人送他回了江东,还大张旗鼓地送到营寨门口。”
诸葛亮摇动羽扇道:“曹军此举,意在挑动江东军心。听闻曹操学周公握发,礼贤下士,不计出身来历,以此广揽贤才。黄将军乃孙氏三代忠臣,赤胆忠心,绝不会向曹操纳首。曹操若杀了黄将军,于他无丝毫益处,反而会激起江东之军的仇恨。”
刘备接道:“倒不如大张旗鼓地送回孙营,一则展现自己的恢宏大度,无声劝降;二则离间周瑜、黄盖这些从先代留下来的老臣与直隶孙权的新臣的关系,可谓是一举多得。”
诸葛亮摇扇不言。曹操这个举动看似简单,实则十分有效,且让人有苦难言,明知离间而不得排解,是彻彻底底的阳谋。
“曹操果非常人,随行谋士亦是难缠之人。”
不知想到了什么,诸葛亮淡定从容的表情,微妙的一顿,问刘备道:
“将军可知曹操帐下有何人喜吹排箫?”
刘备不知道诸葛亮怎么突然扯到这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上,仔细回忆,却未找到合适的人员。
“昔日我在许县时,似乎并无此人……先生何出此言?”
诸葛亮便将昨天晚上发生的事如实告知。之前对谈时,刘备只听了昨晚最关键的发展,于细节处没有任何的接触。如今听诸葛亮提起这一“细节”,尤其强调那“排箫声”很难听事,刘备神色一动,想起投奔袁绍时,曾在袁绍之子袁熙那得过一个重要的军情。
“听闻曹军曾用诡谲的排箫之音骚扰袁军,搅得袁军不得安宁,莫非是故技重施?”
诸葛亮不认为是这样:“若为同一曲……昔日曹军乃秘袭袁绍,所奏之音只有袁军听见,于曹军并无妨碍。可昨日曹军也在场,人数更甚于我方。假若吹奏排箫是为了骚扰,岂非伤敌五百、自损一千?”
刘备也想到这茬,推翻了原来的猜测,思索昨晚刺耳的排箫曲到底有何深意。
任刘备、诸葛亮想破脑袋也想不到,曹操这个举措还真的没有任何深意,只是为了“分享土特产”,为了在既定“自损”的同时,拉周瑜等人下水,让他们一同品味排箫的魅力。
既想不透,二人再次回归局势,刘备很想知道周瑜会如何应对曹操的阳谋,虽然这事的主要针对对象是孙军,但在荆州覆灭,刘备与孙权集团取得联盟的情况下,孙权集团实则已与他刘备的势力生死攸关,至少目前是如此。
诸葛亮旁观者清,没有任何紧张之感:“此事结局已定:周瑜立即与曹操开战,而曹军与孙军、我军相持不下,时日一久,曹操自退离。”




[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 [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_分节
刘备还未细问,传信兵再次跑来主账,向他们汇报周瑜已备好战船准备与曹操对战的消息。
刘备只惊讶了一刹,便对诸葛亮钦佩道:“又让先生料中。”
这次战役的结局,其实参战的三方都各自清楚。
哪怕打败袁氏,平定乌桓,成为北方霸主,曹操的后方仍未稳定:一则接连打下领地,时间短,根基浅,存在许多隐患;二来西北有马腾、韩遂虎视眈眈,辽东,璋鲁与其面和而心不和,哪怕已成为唯一的一头猛虎,在群狼环饲的情况下,曹操仍不敢大意。
这也就决定了,不管输赢,曹军在江东逗留的时间不会太长。
要么曹军势如破竹,对孙刘联军进行毁灭式的打击,要么两方相持不下,最终因为后方不稳之故,曹军撤离。
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只不过第二种可能性更大。何况以诸葛亮的立场,他必须也只能选择第二个。
与此同时,曹操经郭嘉提醒,已料到周瑜会即刻出兵。
曹操也知道已方虽有人数优势,看上去强于孙刘,却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极大的隐患。
可即便知道一口气消灭刘备与孙权的可能性极小,曹操也想试上一试,就算不能大破孙刘联军,也要将他们重创,让他们好几年都无法缓过来。
然而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因为曹军多为北人,不善于水,甚至船略一晃动就有人晕船,在与善水的孙刘联军对战中,曹军的战力多被掣肘,再加上周瑜与诸葛亮智计百出,与曹军这边的谋士斗智斗勇,各有输赢,哪怕曹军这方人数众多,也只与孙刘联军打了个旗鼓相当。
时日一久,不愿再在这僵持、徒耗财力的曹操只好在谋士的劝说下遗憾地退兵,把痛击刘备与孙权的愿望放至未来。
曹操希望自己这么一走,孙刘联军会立刻因为瓜分荆州领土而瓦解。
事情也如他所料,敌与盟皆不过利益二字,孙刘的友盟很快就因此破解。
曹军北归的时候,有一人悄悄地留在赤壁,遛入江东之境。
正是来寻药的郑平。
第88章狂士楚歌
由于孔融和曹操的关系日渐恶劣,为了避曹操因为征讨江东无功而返,而被孔融又一次写信嘲讽,以至于热血上头,把孔融论罪切头——临走前,郑平将调解的重担交给了郭嘉,托付他见机行事,在他回去前尽力捞一捞孔融的命。
当然,这只是以防万一,因为曹冲的命被救下,赤壁之战并未惨败,而曹操的头风病得到华佗妥善的医治,曹操近段时间的心情还算不错,忍耐力直线上升,在封赏群臣的同时,甚至还略升了孔融的官位。这份忍耐力,或许能坚持个数月,足够他在江东寻到所需的药草。
郑平直奔丹阳郡,取了事先备好的记名为“韩衡”的传书,通过城门护卫的把关,进入主城。
他按照事先得到的情报在城中寻找,终于在城北一处两室一进的矮房中找到自己的目的地。
在这处平凡无奇的矮房子中,有一个名为谢诸的卖药郎。此人有“小伯休”之名。因为他和东汉时的隐士韩康(字伯休)极其相似,都走遍了南北山川,取了各种或稀奇古怪或稀疏平常的药拿到集市上卖,全部药都是一个价格,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讨价还价。
这个设定让他第一时间想到后世的十元店,仿佛有个人在举着大喇叭吆喝“十块钱买不了只亏,十块钱也买不了上当”。
然而这位药郎所卖的药并不是成本低廉的小东西,报出的价格也毫不实惠,与薄利多销的套路不同。他的药,每一株都贵得惊人,绝非寻常人家能承担得起。
1...3334353637...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