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觉三千里
夏竦、霍芳又都曾经是她的人,这两人牵扯进皇陵被盗的事情里,难要给她也弄得一身腥。
狸猫换太子就够她受的了,刘娥真是不想再给自己争取一口黑锅来背了。
“那襄阳王惯爱笼络江湖上的鸡鸣狗盗之辈,搞些旁门左道的功夫,手底下有几个摸金校尉也不足为奇。”
赵受益加重了语气:“这天书,当然是襄阳王与霍芳从先帝陵寝中盗出来的。”
刘恩明白了他的意思:“天书古往今来只有一份,冲霄楼中的天书,自然是先帝陵寝里的那份。”
他二人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既然当年监修帝陵的是夏竦,而夏竦现在又是寇准的人,那么,帝陵被盗一事,必须坐实。
夏竦母丧不守,只是私德有亏,虽然这个私德确确实实可以牵连到他的仕途,但对他的上司寇准却没什么杀伤力。
毕竟夏竦的妈只是夏竦的妈,又不是夏竦和寇准共同的妈。夏竦对他自己的妈不孝顺,关寇准什么事。
赵受益要以此发作寇准,只能不痛不痒地训斥几句他识人不明,举荐的都是些什么东西。但他没法那这个治寇准的罪。
但夏竦监修山陵不利,导致先帝陵寝没出几年就被盗了,就算夏竦干这事的时候还和寇准清清白白,寇准也必须吃下这个哑巴亏。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节阅读_232
宋真宗可是夏竦和寇准二人共同的君父,夏竦把宋真宗死后安息之地搞成这个德行,寇准难道想要置身事外吗?
赵受益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
现在他和寇准已经进行到了斗争的最后一步——赵受益已经掌握了压倒性的优势,寇准在朝堂上的势力已经土崩瓦解,在军队中的威望也有狄青与之抗衡,赵受益想要让寇准彻底出局,只需要想一个漂亮些的理由。
如果他比较懒一些,以左脚先迈进门槛为理由处置寇准也不是不可以,但这就太过粗糙了,容易惹人非议,以后史书上记上一笔也不太好看。
得想个足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的理由,让人们相信,并非是他无情,一定要将他的老师兼岳父排挤回家。实在是他不得已——我岳父的手下把我亲爹的坟修得四面漏风,我让我岳父卸任回家,这是符合常理的吧?
至于当初其实是刘娥让夏竦去修的皇陵,和寇准其实没有太大关系……
又有谁在乎呢?
太后都沦落到这步田地了,你还要将黑锅往太后背上甩,是否过于无情无义了?
赵受益笑了:“朕心里这最后一块大石也算是落了地了。”
之前他还在想,等寇准回来要以什么名义发落他呢。
寇窈娘这个近乎透明的皇后他很满意,满意到不想再换了。
赵旭又是他心心念念的继承人,因此他不能对寇准做得太绝,得给他留最后一分体面,让他平平安安地下台。
如今这个皇陵被盗的事情就恰到好处,这事情够严重,寇准不能厚着脸皮置身事外。但这到底也不是寇准的过错,所以在他自请其罪之后,赵受益可以和他虚与委蛇一阵,最后的结果,就是莱国公光荣退休了。
他有些期待寇准和狄青从夏州回来了。
第66章工业革命近在眼前
把皇陵失窃的罪状坐实已成定局,但何时坐实、怎样坐实仍是个问题。
既然这场大戏最终针对的是寇准,那至少也得等寇准回了京城之后才能开唱。
二月春风似剪刀,三月就已经是春意盎然了。
赵受益在汴水旁的清北大学接见了两个被包拯从应天带回来的人。
此时晏殊已经采风回来,正在潜心编纂乐律补。公孙策和晏殊说明了情况,打算离开大学,专心留在包拯身边做幕僚。
晏殊是传统上学而优则仕的儒者,见公孙策为自己谋道了一个出身,心里高兴,大大方方地放了人。
反正象数篇已经编完了,他没必要拘着公孙策不让人家去学校外的广阔天地施展拳脚。
至于赵受益为什么一定要在清北大学接见这两个人,一是因为这二人没有官身,不好在宫里或是官府接见。二是其中一人将要在新学期里入读清北大学,是新一批大学学子。
据说是某人的兄长觉得与其叫家里的孩子在江南闯祸,不如送去汴梁上学。
反正蒋平就在清北大学隔壁的工厂居住,可以帮着约束一下。
赵受益露出一个和蔼的笑容:“想必这位前辈就是大名鼎鼎的西洋剑客夏玉奇了。”
夏玉奇是江湖侠客,虽然德高望重,但哪里见过皇帝呢,忙要站起来:“回官家,草民……”
刘恩道:“官家赐坐,就好好坐着罢。”
夏玉奇在椅子上正襟危坐,苦笑道:“这……”
倒是一旁的白玉堂坐得四平八稳的:“师父,恭敬不如从命,既然官家好心赐坐,何必推辞。”
赵受益笑道:“这就对了。”
此时他们坐在清北大学一间空教室里——离新学期开学还有几天,教室都空着——一张条案放在房屋正中,赵受益南面而坐,夏玉奇和白玉堂坐在对面,刘恩侍立在赵受益的身后,旁边坐着公孙策、包拯和晏殊。
这情形,倒好像三司会审。
赵受益拿起了条案上那摞图纸:“听公孙先生说,这是你们复原的冲霄楼图纸?”
夏玉奇道:“没错。小徒从冲霄楼回来后,草民与他一同将冲霄楼各处机关的图纸画了出来。”
那图纸上勾画了冲霄楼各处机关的细节,旁边附有小字解说。赵受益眯眼看去,还是看不太明白。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节阅读_233
他果然不是做建筑师的料。
夏玉奇一共给他画了一张冲霄楼总体的图纸,还有各个楼层、各个房间、各处机关的细节。
这么细的图纸,绝不可能是只进去了一遍的人能够画出来的。
赵受益意味深长地看着夏玉奇,心说你果然心疼徒弟,让人家进楼逞英雄之前,估计早把门道摸清了吧。
他指着顶楼一处机关道:“这处机关,名叫铜网阵?”
那是图纸上唯一一处描画比较模糊的机关,旁边也没有解说,只题上了名字。
赵受益猜测,这可能是因为夏玉奇在探查冲霄楼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发现它。
恐怕这处机关,才真正是根据白玉堂的记忆复原的。
因为,若一切按照既定的命运行进的话,铜网阵是白玉堂的终点,也是只属于他的终点。
其他的人,不应该与此阵扯上关系。
不过命运早就乱了,白玉堂他四哥都在东京开工厂了,还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
夏玉奇道:“是。铜网阵是连接在那方金匣底部的机关,只有取走那方金匣,才会触发铜网阵。”
赵受益啧了一声。
这位夏老前辈,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那方金匣和其中的天书已经送回了京城,赵受益拿在手里掂量过,就算两丈长的绢帛本身挺有分量的,那一整个匣子也绝对不超过三斤。
三斤重的匣子,放在台面上能够压制机关,拿起来就会触发机关,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一个跷跷板原理就能够解决。
真正可怕的是之后发生的事情——据当事人白玉堂所言,那个匣子被拿起来后,触发了铜网阵的机关,整个冲霄楼第九层的地面都消失了,露出下面的铜网阵。
铜网阵刚露出来,周围就万箭齐发,如果有人当时正在里面,一定会被射成肉泥。
而在白玉堂逃离冲霄楼之后,那栋楼自己就烧起来了。
这说明,匣子被拿起来、触发铜网阵、冲霄楼自.燃是一整套流程。
这一套流程的最开始,是一方三斤重的匣子被拿了起来。
这一番机关的巧妙,已经可以用鬼斧神工来形容了。
赵受益看着夏玉奇,只觉得从他身上看到了闪闪发光的“人才”二字。
又看了看旁边的白玉堂,“人才半成品”。
同.志们,大宋的未来需要你们一同建设啊!
他笑得越发和蔼了:“冲霄楼果然是集天下机关之大成。”
爱惜地抚摸着图纸:“朕要将这份图纸珍藏在宫中。恐怕百年之内,再难见到如斯巧夺天工的机关设计了吧。”
他这话说的,分外不把夏玉奇看在眼里了。
天下机关术数第一人就在你面前了,你当着他的面说,这么巧妙的机关,百年内不会再有了?
相当于当着曹雪芹的面说,看这女仙外史,文字瑰丽,剧情奇诡,这样,百年内不会再有了。
曹雪芹不回敬你一篇红楼梦,都对不起他写秃的那么多支笔。
夏玉奇心里也不服,若换了一人在面前说这种鬼话,他理都不会理他。
但说这话的是皇帝,夏玉奇不仅没有觉得冒犯,反而觉得,皇帝看不上自己不是皇帝的错,而是自己的错。
自己应该多多表现,方能在皇帝面前有一个好印象。
这就是做皇帝的好处之一了——所有人都想博取你的好感,都争先恐后地想要为你效力。
诚然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来,但还有很多人什么也不图,就图为皇帝效力的自豪感。
于是夏玉奇笑道:“官家何必这么说,江湖上能人异士多得很,冲霄楼虽然设计得凶险,但论机关的巧奥妙,都只能算中上。”
赵受益暗笑,一个激将法,果然就上钩了。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节阅读_234
“哦?”他状似惊讶:“如此的设计,竟然只能算是中上。那真正顶尖的机关,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这就搔到了夏玉奇的痒处,他马上道:“所谓机关之术,万变不离其宗。下等的机关求的是个反应,得要人如何如何地去动它,它才能有如何如何的反应。上等的机关求的是个自然而动,不要人去动它,就可以自己有反应。譬如鲁班为其母做自走之椅,其母坐上之后,椅子自行奔走,最后连人带椅都丢了。”
赵受益道:“朕,还是不太明白前辈的意思?”
夏玉奇道:“真正的机关,是要让死物活过来。让死物能够自己动起来,不需要人力操控触碰,才是高手呢。”
赵受益问:“那前辈可曾做出能够自己动的机关了?”
如何让死物活过来,这可是个庞大而深远的课题,从远古到未来,从蒸汽机到人工智能,人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是走了无比漫长的一条路啊。
但凡是迈出了一小步,工业革命都近在眼前。
夏玉奇有些脸红:“还没有。”
这话说完后,他又补上了一句:“但草民,已经初窥门径了。”
赵受益微露兴趣:“是什么样的门径?”
夏玉奇摸摸袖中,似乎想拿出什么东西给赵受益演示。
刘恩上前一步,手按在腰间佩刀上:“做什么?”
在皇帝面前,从袖中摸个东西出来,这可是高危动作。
谁知道你会不会摸出一把淬毒的匕首,横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也就是朝堂上的高级文官偶尔能从袖子里摸出张小纸条看看,背一背台词。
夏玉奇也才想到,他袖子里乱七八糟的一堆东西早就在今门安检的时候就被这位刘公公走了,此时正堆在离此地几百米外的一间小屋里。
让他把东西拿回来是不可能的,机关师的本事太过匪夷所思,为了皇帝安全起见,他的那些零碎一个都不许带到皇帝十步之内。
夏玉奇只能凭空比划:“草民发现,活物都会自己动,但死物不会。死物若想动起来,一定需要有一个活物来……”
他比划了几下,因为在皇帝面前,有些紧张,语言磕磕绊绊的:“来……”
赵受益接上:“来给它施加一个力。”
夏玉奇一拍手:“对,给它施加一个力。”
他继续道:“若要活物来给它施力,那不就堕入下等了么。草民就想,这个力,能不能由死物来施。于是草民做了许多机关,有可以被风吹动的,有可以被水带动的。但是它们都……”
赵受益又接上:“但是他们都不稳定。风不是天天刮、时时刮,水也有盈有枯。而且风时大时小,水也时多时少,你的机关,不一定每次运行都如你之意。”
夏玉奇又一拍手:“太对了!”
他感动地看着赵受益,这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了吗!
怎么感觉他说的每一句话,官家都能明白!
赵受益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动了动身子,心想,得亏学了高中物理,否则连个古人都不如了。
夏玉奇又道:“草民一直在想,有没有可能,一个死物,也可以像活物一样,给其他死物施加稳定的、强大的力。”
赵受益问:“那你想到了吗?”
夏玉奇迟疑地点头:“草民或许是想到了。”
赵受益搓了搓手指:“说说看。”
他暗地里屏住了呼吸,心道,这位夏老前辈,你可千万、千万不要让朕失望。
如果你让我失望了的话,我就——
他偷瞄了一眼旁边坐着的白玉堂。
我就把你的徒弟送给蒋平当苦力!
蒋平现在缺人手缺到一定境界了,是个四肢健全的活人,他都恨不得都拉进厂子里干活。
夏玉奇道:“是火。或者说,是热。”
“那时候,玉堂破了冲霄楼,冲霄楼着起了大火。冲霄楼内的房间都比较密闭,我亲眼看见,火势蔓延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八十一个房间都一一炸裂了。”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节阅读_235
“炸裂的房间一个接一个,释放出了极大的力量。我站在旁边,感受到了这些源源不断的力。如果可以加以利用的话,一定能够让死物自己活动起来。”
第67章烧热水
厉害了啊,夏老前辈。
赵受益挑眉。
他原本只是打算将夏玉奇拉拢来在清北大学开个建筑机关的课程,当个挂牌讲师的。
没想到夏玉奇给他带来了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夏玉奇已经触及到了天翻地覆的技术革命的第一道门槛,或许他本人还没有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但赵受益这个穿越者替他意识到了。
赵受益若有所思地道:“果然神奇。”
“但你要如何保证每一次都能从火中获得这样的力呢?难道你的机关每催动一次都要炸毁一栋楼吗?”
夏玉奇坦言道:“草民暂时还没有想明白。但假以时日,一定可以参透其中的奥妙。”
赵受益笑了:“朕也相信你。”
他相信夏玉奇的才能,毕竟人家既然敢自称机关术数第一人,就一定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
江湖是一方残酷又现实的斗兽场,名声是人人垂涎的有限资源,占据了某道第一人的名声却没有相应的本事,一定会很快被暗中窥伺的野兽撕扯得骨头渣子都不剩。
在江湖中,名声是最虚无缥缈的东西,但也是最实在的硬通货,是这些江湖侠客唯一可以攥在手里的筹码、资本。
“只是夏老前辈有没有想过,做出了这样的机关之后,要用它做什么呢?”
赵受益点了点被放在桌案上的冲霄楼图纸:“是建造这样一间这样的机关楼,叫全天下人都看到你的本领吗?还是要继续隐居,将自己的本事珍藏起来,只传授给弟子,做一辈子的世外高人呢?”
夏玉奇感觉皇帝话中有话,不知该如何回答。而且他也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在他的世界里,只有钻研机关这一件事。至于机关钻研出来之后要如何运用……
他摇了摇头:“草民不知道。”
钻研机关本身就是他生命的全部了,其他的事情,他确实不知道。
赵受益心道,既然你不知道,那朕就替你安排一下吧。
他笑道:“不知夏老前辈有没有想过,以自己的才能报效国家。”
夏玉奇一惊:“这……”
赵受益道:“朕觉得,前辈目前所研究的这种可以自己动起来的机关,对国家而言意义重大。就譬如田间农作,向来是一人一牛,从早劳作到晚。但如果加上前辈口中所说的这种机关,就可以叫耕犁自己行动,而无需人力。如此一来,国家可以多开垦无数耕地,多养活无数生民。”
他正色道:“如此一来,夏老前辈,功德无量啊。朕希望夏老前辈能留在汴梁,尽快将这种机关做出来。朕替天下苍生拜托夏老前辈了。”
夏玉奇的面色涨得通红:“这……这……”
他站起身来,深深一揖:“草民必不负所托。”
赵受益露出一个笑来:“前辈请起,我是不乐意看人家行礼的。”
夏玉奇坐回座位,心脏砰砰直跳,无尽的波涛澎湃在胸中。
皇帝替天下苍生拜托他呢!
这是何等的,何等的……
何等的荣耀!何等的辉煌!
此生足矣!
赵受益道:“朕有求于夏老前辈,求人就要有个求人的样子。”
他对蒋平道:“蒋老板,咱们的厂子后头是不是还有一处空地?”
蒋平道:“那处空地做废液池了。”
如今他手底下七八个工厂挤挤挨挨地在一处,每天产生的废水废料不计其数。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节阅读_236
皇帝又不许他将废水直接倾倒进汴水里,只得在厂子后头挖了一方废液池,废水先排进废液池里,等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排进汴水。
赵受益有些尴尬:“这样啊。”
他又转头问晏殊:“那大学里头还有没有空闲的土地?”
晏殊点头:“有。西北角有一处五亩见方的土地闲置。”
赵受益道:“就在这里吧,蒋老板,”他转向蒋平:“给夏老前辈在这里加盖一处院落,供前辈起居。前辈若有什么要求,尽量满足。”
夏玉奇慨然长叹:“草民谢过陛下。”
还有什么说的了?
这世间几人能得皇帝如此赏识、如此厚待?
只能鞠躬尽瘁、肝脑涂地以报了!
赵受益笑道:“清北大学汇聚了全国学子,夏老前辈若偶然技痒,也可以寻几个徒弟来传授。”
夏玉奇也笑着摆摆手:“这可不行。”
他指了指从刚才到现在一直沉默地坐在旁边的白玉堂:“这一个是我的关门弟子,了他入门之后,草民已经对天发誓,再不徒了。”
“这样啊,”赵受益也不失望,反正他的目的也不是让夏玉奇多几个所谓“亲传”的徒弟:“就算夏老前辈不徒了,那也可以多在学校里逛逛,体验一下风土人情。”
一指晏殊:“我们这位晏校长还带着全校学生的课,每月初一、十五都在大堂为学生讲授经典。前辈若有兴趣,不妨也去听听。”
好为人师是人性本能,多听听晏殊的课,说不定就想在大学里开一个班传授机关知识了。
与其让夏玉奇多培养出几个机关术大家,不如让他参与到基础教育中来,给清北大学的学生都打一打工科的底子。
夏玉奇道:“草民遵旨。”
赵受益道:“蒋老板的房子还得有段时间才能建好,这段时日,夏老前辈与高徒要在何处落脚呢?”
夏玉奇道:“就在汴梁城中的客栈落脚。”
赵受益摇摇头:“夏老前辈是朕的贵客,竟然让贵客住在客栈中,就是朕这个东道主的失职了。”
夏玉奇是他看好的高级人才,寻遍天下大概也就这么一个的那种,赵受益不介意用尽一切手段来让夏玉奇感受道春天般的温暖。
开心吗?感动吗?
那就乖乖给我卖命吧!
“这样吧,”他道:“两位不如就住在……”
他合计了一下,若是叫这两人住在蒋平家里,似有不妥。蒋平本来就是白玉堂兄长的朋友,人家住到蒋家还用你个皇帝来充大方?
晏殊的家里——也不行,晏殊是个传统文人,思想有些保守封建,而且他有自己的骨气,不会因为赵受益看重什么人就对这人另眼相看,若让夏玉奇住进他家,一个不小心两方起了冲突可就不好了。
剩下的就是包拯和范仲淹——
赵受益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俩人家里不算太富裕,还是别给人家添麻烦了。
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地方了。
“两位不如暂且住在南清宫吧。”
“南清宫?”
赵受益点头:“没错。”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南清宫都是最优解。
八贤王和狄娘娘是他名义上的生父生母,他请客人住进自己父母家,无论是谁都挑不出错处来。
而且狄娘娘是个知情识趣的人,赵受益的意志就是她的意志。既然赵受益如此安排了,她就一定不会对夏玉奇有何冒犯之处。
至于八贤王,素来以贤德着称,从不会给人摆什么脸色。而且他有皇帝生父的光环在,夏玉奇和白玉堂对他只有敬畏的份,绝不会和他起冲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