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就好像去年的蓝色情人节一样,韦恩斯坦影业几乎没有竞争对手,轻轻松松就拿下了北美发行权。而蓝色情人节还是有瑞恩高斯林和米歇尔威廉姆斯坐镇的,相较而言,爱疯了整个级别都小了一号。
哈维,胜券在握。
当然没问题!德雷克的回答让哈维露出了大大的笑容,没有花费太多力气,谈判居然直接就达成了,这样的生意,真是太划算了,接下来就是一些细节问题了。
现在作品的发行权电视播放权影碟出版权全部都在你手上吗?哈维视线余光扫了蓝礼一眼,发现他根本没有开口的打算,心底不由轻轻一笑,果然是他想太多了,刚才短短的针锋相对,不过是年轻人的一时意气罢了。
呃德雷克犹豫了片刻,下意识地就看向了蓝礼,眼神里充满了困惑,得到了蓝礼肯定的示意之后,这才点点头,是的。
虽然他之前已经拍摄了两部作品,但第一部作品根本没有发行,直接进入了录像带市场;去年的笨蛋则是卖出了发行权,不过只是在不到五十家艺术院线播放。所以,对于发行的各个环节和细节,他着实是了解有限。
这也是他坚持蓝礼陪同的原因之一。
哈维注意到了眼神交换的细节,却没有多想,直接快刀斩乱麻地说道,那么,一百五十万,我们一口气完成所有版权的交割,我们可以今天交换协议,经过律师审核之后,明天签署协议,然后我就开始着手准备电影的北美发行。
一百五十万,德雷克有点慌。不是因为价格太低,而是因为价格太高,远远超出了想象。
这部电影仅仅投资二十五万而已;而且,这里是圣丹斯,独立作品的成交价格普遍低于三百万。现在,哈维一口气就开出了一百五十万的价格,冲击力无疑是巨大的,德雷克觉得脑子一时间有点不够用了。
哈维察觉到了德雷克的神色,越发气定神闲起来,我目前的想法是,电影安排在十月份上映,当然,在此之前我们会参加一些电影节,然后看看影评人的反馈。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颁奖季之中,可以看到我们的身影。
我们。哈维说的是我们,不是你们,或者是爱疯了,而是我们。悄无声息之间,他就已经宣告了对电影的所有权。
360 底线难攻
哈维知道,爱疯了已经拿下了。
尽可能亲自面谈每一部作品的发行权,即使对方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无名小卒,也不例外。这是韦恩斯坦兄弟一贯的策略,表达他们的诚意,评估对方的潜力,并且打下长远合作的坚实基础,谁知道,这些独立电影人之中,是否会再出现一个昆汀塔伦蒂诺呢?
今天的见面之前,哈维对蓝礼或多或少有些好奇。在短短半年之内,搭乘火箭般的强势崛起,背负着天才之名,快速地在好莱坞站稳了脚跟,哈维想要看看,蓝礼是否具备值得栽培的潜质。
除了发行之外,韦恩斯坦影业还涉及制片领域,冲击每一年的颁奖季,他们也拥有一批合作亲密的演员,朱迪丹奇米歇尔威廉姆斯斯嘉丽约翰逊塞缪尔杰克逊(saueljakson)等等,优秀的演员不仅是电影质量的保证,同时也是颁奖季之中冲击演员部门的最好选择。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哈维都会考察一批潜力新人,广撒网,捉大鱼。目前在哈维的考察名单之上,詹妮弗劳伦斯和蓝礼霍尔都赫然在列。
刚才短短的接触之中,蓝礼的自信和尖锐,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看得出来,他终究还是只有二十一岁,年轻人的傲气展露无遗。
年轻气盛,这是好事,但对于合作来说,却不好掌控。哈维觉得,应该再磨一磨他的锐气,在好莱坞打滚两年,那么他就会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好莱坞从业人员了。
脑海里关于蓝礼的判断,仅仅只是一闪而过,哈维随即就把注意力的重点放在了爱疯了身上。他现在已经开始思考这部电影的发行安排以及公关策略了。
十月。这是哈维的构想,他的身体微微往前倾了倾,压迫感十足,却又信心满满地说道,我对电影的定位是’成长教育’,而不是’蓝色情人节’。我觉得,我们明年在颁奖季的机会不小,尤其是演员和剧本的部门。
这是哈维抛出来的第二个炸弹;第一个则是一百五十万美元。
哈维相信,在连续两个重磅级炸弹的轰炸之下,德雷克绝对没有还手之力,那么这起合作案就彻底谈妥了。其他竞争对手甚至就连谈判的机会都没有,韦恩斯坦影业就已经完成了签约,遥遥领先。
成长教育和蓝色情人节的区别在哪里?
2009年的成长教育,在奥斯卡上收获了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女主角三项重量级提名;2010年的蓝色情人节,虽然目前奥斯卡提名名单还没有公布,但冲击的力度已经明显放缓,最大的可能就是仅仅收获最佳女主角一项提名,甚至被挤掉也不是不可能的。
两部作品同样是小格局的爱情电影,内涵核心也没有太多的野心,没有涉及到什么时代背景社会变迁之类的大格局,这些都和爱疯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现在,哈维就将爱疯了定位为今年的成长教育。
成长教育是索尼经典负责发行运作的,整个宣传曲线十分清晰,圣丹斯首次亮相,随后登陆柏林电影节,下半年在多伦多赫尔辛基芝加哥纽约伦敦特柳赖德等多地的电影节登场,十月在北美举行点映,十一月末十二月初全面公映。
一方面是口碑足够的累积,各大主要城市的电影节都闪亮登场;一方面是没有太过贪心,目标始终锁定在女主角和原创剧本之上,意外收获了最佳影片的提名,这也是优秀口碑累积下来的后果。
哈维认为,爱疯了完全可以复制这一发展轨迹,创造佳绩。
可是,哈维的算盘却失策了,在我们的合作协议里,可以写清楚,蓝礼可以拿到百分之十的票房分红吗?德雷克的话语让哈维的心脏猛地一跳,差点就吓出心脏病来。
哈维愣愣地看了看德雷克,还以为他在开玩笑,可是他却在那张脸庞上找不到任何的迟疑,满脸真诚,不容置疑,眼睛里还带着一丝忐忑不安的期待。
一直旁观的蓝礼,注意到了哈维嘴角的僵硬,忍俊不禁。能够让哈维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德雷克也算是奇才了。
哈维完全没有料想到,不管是成长教育还是蓝色情人节,这对德雷克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德雷克就是一个电影迷,一心一意地扑在电影之上,颁奖季的荣耀固然让人心情愉快,但他更加期待的是爱疯了这部作品能够与广大观众见面。因为,这部电影对他来说有着特殊意义。
所以,哈维的第二枚炸弹根本没有起效果,德雷克更加关心的还是蓝礼的待遇问题。
不过,问题又出现在了这里,德雷克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不懂谈判技巧,也不懂行业规则,一上来就是百分之十的分红,这已经是一线演员的待遇了,如果从票房分红的比例角度来看,这就相当于直接从哈维的口袋里抢走他的四分之一利润。
这不仅是蛮不讲理,而且是天真浪漫。
咳。哈维轻轻咳嗽了一声,然后笑了起来,将刚才短暂的失态一笔带过,我觉得你可能没有听清楚,我所说的是买断,而不是分成。一百五十万,一口价,买断’爱疯了’的北美版权。
德雷克眉头微微皱了皱,看向了蓝礼,似乎没有太理解买断和分成的区别,迟疑地说道,即使是买断的话,蓝礼也要拿百分之十。
如此不按常理出牌的胡搅蛮缠,让哈维有些烦躁。
其实如果是买断的话,一百五十万支付给德雷克之后,他想要给蓝礼多少,完全由他自己做主,不要说百分之十了,即使德雷克把一百五十万全部都给了蓝礼,其他人也管不着。
如此浅显的道理,哈维想当然地认为,德雷克应该是知道的。那么,德雷克刚才的要求也就是说,因为蓝礼的关系,需要提高百分之十的报价。
哈维觉得这已经不是年轻人的傲气了,甚至有些自大区区一位新人,居然如此狮子大开口地要求百分之十的分红,即使爱疯了是一部独立电影,很多时候都是整个剧组一起分担成本分担收益的,这也还是太过荒谬可笑。
德雷克,关于合同的细节,我们可以慢慢商议,我们有足够的时间,一条一条慢慢讨论哈维使用出了最经典的拖字诀,打一个太极,先让德雷克拍板下来,然后细节再慢慢磨,相信在律师的水磨工夫之下,一切都不是问题。
可哈维又一次失算了,德雷克摇了摇头,直截了当地说道,我对其他的都没有意见,只有这一条,蓝礼的百分之十票房分红。
对于德雷克来说,一百五十万的版权费已经让他心满意足了,不仅可以偿还爱疯了所欠下的债务,支付所有演员和工作人员的酬劳
当初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德雷克仅仅只拉到了十五万的赞助,来自一家刚刚成立不满一年的独立电影公司,匹兹堡印第安人;剩下的成本都是德雷克以个人名义在银行贷款的。这也是当初德雷克实在没有办法给蓝礼更高片酬的原因。
同时,他还可以收获一大笔资金,为下一部电影做筹备。
德雷克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他不贪心,也没有野心,他觉得这样已经很好了。只有一条,当初蓝礼仅仅只拿两万美元的片酬,这一酬劳即使放在电视圈里也是三线的水准。这一份情谊,德雷克是牢牢铭记在心的。
面对油盐不进的德雷克,哈维的怒火就窜上来了。
不是说这百分之十有什么问题,按照一百五十万来算,百分之十也就是十五万而已,对于买断爱疯了的北美发行权,依旧是再划算不过的一笔交易了;而是说他不喜欢这种感觉,权威被挑衅的感觉,胡搅蛮缠的感觉,尤其是因为一名演员导致的这团烂摊子。
他不喜欢。
于是,哈维放弃了继续和德雷克沟通的打算,视线转向了蓝礼,多了一丝打量,还多了一丝打趣,上上下下扫描了一番,我以为你是一名演员。
潜台词就是在说,演员居然如此贪婪,不应该要求过多的片酬。
其实蓝礼对票房分红不是很在乎,接拍爱疯了,本来就不是为了片酬。但这不代表他会眼睁睁地看着哈维吃定了爱疯了剧组;更何况,现在哈维已经把炮口直接瞄准了他,不是吗?
蓝礼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地反驳到,你果然是一名制片人。
潜台词就是在说,制片人的目标就是不断压榨演员导演和编剧,为自己谋取更多利益。
哈维不仅没有发怒,反而是冷静了下来,稍稍转过了身体,正式地看向了蓝礼,所以,百分之十的分红?蛤?
蓝礼却毫不示弱,眉尾轻轻一样,一百五十万的买断?蛤?
怎么,你对这个数字不满意?哈维示意让蓝礼划下道来。
我应该满意吗?蓝礼的反问让哈维微微皱起了眉头,眼底流露出了思考的神色,好奇地说道,我以为你刚才说了,’爱疯了’不是’蓝色情人节’,而是’成长教育’?
这一言一语之间的明嘲暗讽,德雷克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哈维就已经和蓝礼交手了好几个回合,剑拔弩张之间,空气都紧绷了起来。
361 一拍两散
蓝礼的回答,不卑不亢,绵里藏针,不动声色之间就完成了强有力的还击,给了哈维一记无形的耳光,用哈维刚才的话语来反驳哈维。这一招,着实高明。
作为参考,蓝色情人节的北美发行权是握在韦恩斯坦影业手中的,六百万美元;成长教育则由索尼经典拿下,四百五十万美元。
当然,不同的电影,在不同的年份,还有不同的场合,最终发行权的成交价格都是有所差异的。可是,刚才哈维还口口声声地说,爱疯了的高度不下于蓝色情人节和成长教育,现在对比之下,爱疯了一百五十万美元的版权买断费,听起来就像是一个笑话。
事实上,蓝色情人节和成长教育两部电影都不是买断,而是分成,虽然分成的比例不高,但剧组都可以从北美票房里收获更多的盈利。
原因很简单,不是这些发行公司大发善心,而是因为这些艺术独立电影,谋取盈利着实太过困难,大部分剧组拍摄完一部电影,最终都是要亏本倒贴的,这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愿意专心致志拍摄艺术电影的人越来越少。
出于细水长流的考量,发行公司一般都会稍稍大方一些,这是行业规矩。
选择买断的话,价格一般会比较高,不仅能够覆盖电影的成本,而且还会留下一些额度,保证剧组可以实现小幅度的盈利,所以圣丹斯或者多伦多偶尔爆出新闻,发行权成交金额高达一千万,乃至更多,就是这种情况。
选择分成的话,价格会稍稍往下压一些,五百万左右徘徊都算是正常的,但考虑到圣丹斯的作品,成本普遍比较低,所以普遍会在三百万左右浮动。相对应的,发行公司会挪出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四十五的分成份额,至于能否盈利,就看电影上映的表现了。
其实这是一个双赢,对于发行公司来说,他们可以降低一些风险,避免竭泽而渔,尤其是分成,发行版权价格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票房的负担也分给独立剧组一部分,这让他们可以投资更多的独立电影,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当然,对于独立剧组来说,他们的作品得到了赏识,赢取了盈利,同时还吸引了大型制片公司的瞩目,为未来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圣丹斯也被称为是商业大片导演的最佳跳板。
哈维之所以往下压价,其实只是欺负德雷克和蓝礼两个生手,不懂门道罢了。
一百五十万美元的发行版权,对于一部圣丹斯的独立电影来说,其实是一个合理的价位,如果不参考蓝色情人节和成长教育的话。
如果哈维可以以如此价格拿下爱疯了,这就意味着他空余出来的资金,可以在圣丹斯角逐更多的作品,把渔网撒得更大一些。
不过,这些弯弯道道,蓝礼是一无所知的,他也没有兴趣去了解。严格来说,他甚至不知道蓝色情人节和成长教育的成交价格,就连活埋去年在多伦多的成交价格,他都已经忘记了。他只是一名演员,单纯的演员。
蓝礼之所以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是因为接到韦恩斯坦兄弟的邀约之后,安迪提醒过他,按照圣丹斯今年的格局来看,尤其是参考爱疯了现在的声势,最终发行版权的成交价格绝对不能低于三百万,最为理想的区间应该是四百到四百五十万。
当然,这是分成的价格。
如果是买断的话,安迪预估,价格应该在七百万上下,六百万也是勉强可以接受的。
所以,当哈维提出一百五十万买断价格的时候,蓝礼就在旁边看好戏。
虽然说,在商言商,哈维往下压价是理所当然的,但这价格压得着实太狠了;而且,哈维还一幅理所当然发号施令的模样。
对于哈维来说,爱疯了不过是圣丹斯电影节数不胜数的作品之中,再普通不过的一部而已,又或者是今年颁奖季布局之中的一枚棋子。他的态度无可厚非。
但蓝礼却知道,对于德雷克来说,爱疯了却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已。
于是,就出现了刚才这一幕。
蓝礼那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隐藏了太多玄机,顿时就彻底打乱了哈维的全盘棋局。
哈维是一个聪明人,顶尖的聪明人,但聪明人最大的弱点就在于,总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也总是把表面的事情深入化。再次看向蓝礼时,哈维的眼神就变得深邃起来他小看了蓝礼,这名年仅二十一岁的年轻人,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所以,你心目中的数字是多少?哈维的慌乱仅仅只是一闪而过,呼吸吐纳之间就已经镇定了下来,微笑地说道,似乎心甘情愿地交出了主动权一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