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钉子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祯
肖金平无奈的道:千户大人,卑职问了几个民夫,他们也不知道啊!他们只说队长安排怎么干就怎么干,到底盖这些房子院墙给谁住,什么用途一概不知。结果我的行踪还被人注意到了,看见那边当兵的没有?天策军的人见我不是来找活儿的,就不许我靠近啦。
何世基冷哼一声道:今天我们就亮明身份,看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肖金平松了口气道:千户大人,早该如此了!我们锦衣卫亲军办事儿,何必藏头露尾?
他这几天也是郁闷的不行不行的。堂堂锦衣卫总旗何时如此憋屈,何况这还是在京师附近。
何世基道:这是指挥使大人交代的,不过今天只有事急从权了。走!
说完,他一提缰绳,骑马率先下了土坡,朝工地而去,一众锦衣卫连忙跟上。
第一六六章 电报
编辑工作看似很简单,但还是有些要求的,先熟悉环境,后熟悉工作流程,这些很快就能上手了。本来报纸也没什么太大的名堂,关键是这个时代的人脑子里没这根弦,技术上也不具备条件,还有就是财力的问题。没哪个明朝的财主会出钱做这种看不到明处利益的事情。
三天之后,《明报第二期正式出炉,这次的发行范围包括了京师大部分地区。酒楼茶馆青楼客栈等等都是发放范围,报童也都是在京师招募的。
对报纸拍案叫绝者有之,出言讥讽着有之。
虽然褒贬不一,但有《射雕英雄传开路,有优美的诗词歌赋文章,有京师趣闻,有朝廷抵报内容,可说《明报是雅俗共赏的。
尤其是投稿专栏,更是吸引了京师文人的目光。第二期还有个启示:天下事,天下人皆可知之,诚邀各路名家撰文,针砭时事,指点江山。
最实惠的还是润笔费不菲,很是吸引了一批穷酸文人,即使按要求写白话文也不顾了。
尤其是一些文人,在报纸上登了文章,到了某家青楼茶社,那是很有面子的事情。可以拿着报纸对人道:看看,拙作!
到了第五期的时候,对读者吸引力最大的不是别的,而且《射雕英雄传。
这本雅俗共享的武侠小说,已经拥有了无数粉丝。王越的笔名思华,传遍京师。不过这个连载,对于广大粉丝来说,太坑爹了。现在可没有网络,连催更都没地方催,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等更新抓耳挠腮。
思华,你欲结好复社?张子筠问道。
正在看新一期《明报的王越抬起头,不禁笑着问:没有啊,你怎么问这个?
张子筠道:侯方域二人可都是复社成员。
对于东林党的分支复社,勋亲之家出身的张子筠可没什么好感。
王越道:复社以继承东林之志为己任,东林一脉出仕者不在少数。他们讲学结社,放言高论,犯颜敢谏,再骗一顿廷杖,就能直声名震天下,然后就自封为治世良臣了。差不多都是这个路子,真是可笑之极。
这些东林党人为了各自背后的私利,断了朝廷多少财源,当今朝廷税赋何困于此。商税矿监税司,他们反对的哪一样,不是朝廷重要的财政来源?说句不好听的,他们还不如魏忠贤的阉党。
他又笑着道:所以我又怎会结好复社?我不过是看中他二人的文笔而已。
张子筠思索道:我也不喜欢东林党的做派,可是朝廷为何如此艰难困顿,到底根源何在?
以前的她可没有这种眼光,自从认识王越之后,思路才渐渐清晰起来。
王越道:很简单,看一个国家的情况,首先看的是财政。天下事,离不开利益二字。朝廷财政情况好,说明朝廷内部是一条心的。
先帝为何信重阉党,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这么大一个国家,需要大量的财政来源作为支持。东林党在干啥?他们在不断的砍掉朝廷的财政来源,这些被砍掉的来源,都进了私人的口袋。
而国家呢?庞大的国家机构,耗费却一直在增加。东林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他们除了攻讦他人,就不会干别的。为什么会这样?道理依旧简单,因为他们各自的出身背景决定了他们只会这么做。
可是朝廷需要银子,辽饷九边京师官员的俸禄,哪一样不要银子。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魏忠贤能解决,你是皇帝你会信任谁?
即便是抛开财政问题不说,你看看东林把持朝政期间,面对外患束手无策,对内乱还是束手无策。所以,一个人说什么不重要,你得看他作了什么。既然身为朝廷官员,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就是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朝廷的利益。谁是朝廷的利益?谁代表了朝廷?
张子筠看着他道:朝廷如此状况,皇上为何还信重那些大臣?不做应对呢?起点城的经济实力如此强大,你可有更好的方略解决这个问题。
她还是期望能够从内部改良,而不是造反,毕竟他家也是与国同休的勋亲。作为王越的妻子,她也看出王越已经具备了造反的实力。不过她看不明白的是,王越从来也没有直接表达过直接推翻朝廷,自己上位的想法。
王越笑着摇头道:皇上也许是知道的,可是他无能为力。利益集团的形成已经根深蒂固,而这些利益集团都是他的左膀右臂。杀是杀不完的,不管谁上台,都代表了文官集团。
这让他想起了蒋家王朝。
就算让我当首辅,当皇帝,我也束手无策。如果让我用起点城的财富来支撑朝廷,也是狼多肉少的局面。能用到实处的钱,只能是九牛一毛。所以我认为,推倒重建是最有效的办法。
张子筠呆呆地看了他半晌道:你还是要造反了?
王越哈哈一笑道:我造反不造反,不是我来定的,而是朝廷如何给我下定论了。
张子筠有些迷糊了,她还真搞不懂王越的真实想法。
报纸基本走上正轨之后,王越继续关注收音机的情况。
起点城通信处办公室内。
亚新,我们的电报员培训情况现在怎么样了?程控电话和小灵通系统安装情况如何?王越问通信处长陈亚新道。
电报机是王越从现代军队的旧仓库里,找来的老式电报机,有二百多台,功率为十五瓦,电池改造成锂电池供电。从二战时的表现来看,十五瓦电报机就可以实现通信全国了。本时空比二战时的电磁环境更纯净,应该更没问题。
小灵通只有三十多套基站设备和五千多部小灵通。程控电话机要多少有多少,这些设备在现代很容易找。由于网络制式不同,手机无法代替小灵通,也许可以改装制式,但王越不会。
(这一章发漏了,明天让编辑调换过来,请见谅)
第一六八章 这是军阀
天策军今天轮值负责工业区安全的第三团士兵,早就看见他们了,一群锦衣卫站在土坡上,想看不见都不可能。天策军每个月轮换两个团,在工业区负责安全保卫工作。
治安处扩大后,也有两个大队一千多警力负责工业区内部治安和协助驻军保卫工业区安全。
新的宛平县团练,一千多民兵也在此训练,听从驻军调遣。
由于扩军和张英调去了宪兵队,陈再明已经升为七连副连长兼一排长。他们排正好在这个方向,见锦衣卫们过来了,陈再明带着士兵们迎了上去。
来人请止步!陈再明伸出手道。
肖金平这几天装孙子也装够了,越众而出嚣张地道:京师锦衣卫何千户来此办差,叫你们管事的出来答话。
王越对工业区的安全工作非常重视,多次在军官会议上讲过,没有正当手续和他的同意,天王老子也不允许随意进出工业区。
何况陈再明这个尸山血海里趟过的老兵,还是个混不吝的性格。并且无论京城公子哥还是满清鞑子,都被他打的哭爹喊娘过的。
所以他满不在乎地道:我就是管事儿的,有什么事儿说吧。
哦?肖金平上下打量着陈再明,只见陈再明头戴钢盔,身穿迷彩,脚蹬军靴,武装带手枪,肩膀一杠两星。这个标志他们锦衣卫知道,是天策军自称的所谓副连级,那对应朝廷给他们的官职就是把总了。
肖金平脸一沉道:你一个小小的把总,也能管事儿?
陈再明这才想起来,他确实是把总,排长叫习惯了,都有点淡忘了。
他笑着点头道:没错,你们到底有什么事啊?
肖金平喝道:还不快给千户大人行礼?
陈再明一看就一个骑马的,应该就是那个锦衣卫千户了,上前立正敬礼道:天策军第三团第七营第一连副连长陈再明见过千户大人。
编制称呼,王越向兵部打过报告,也不算什么。但他这个礼节不伦不类的,按明军军礼应该是单膝下跪。
天策军的军礼,锦衣卫是知道的。不知道都难,天策军的官兵相互敬礼特别勤。
但何世基并不满意,要知道虽然他只是正五品千户,那可是锦衣卫千户,超然的存在。比他品级高的文官都要给他面子,这小小的把总,竟然不把他放在眼里,连个军礼都不施一个,怎能不心头火起。
他阴着脸道:你藐视上官该当何罪?
陈再明不怕锦衣卫吗?没进王越的队伍之前当然怕的要死。经过了王越这么久的洗脑工作,对清战争的洗礼。加上孙晋勇正是他们原来的这些老兵抓的,现在都快成王越的狗腿子了,孙晋勇可是锦衣卫指挥佥事,比千户大多了。
到底王越给孙晋勇吃了什么**药,他们不得而知,不过锦衣卫高大的形象早已轰然倒塌。
陈再明莫名其妙道:卑职已经施过礼了呀,藐视上官从何说起?
他又没当过明军,明军的礼节他还真不知道。不过王越洗脑的内容中有一条,那就是跪天跪地跪父母,我天策军除了上述情况,不给任何人下跪。
何世基阴测测一笑,向陈再明一指道:拿下!
喏!众锦衣卫应声上前就要捉拿陈再明。
陈再明早已不是家丁队,和当团练那时候的新兵了。连续六个多月体能训练,以大明军队的标准来看,绝对算的上变态。加上充足的营养,身体素质和反应速度早已今非昔比。
众锦衣卫刚喊了声喏!他掏枪,后退,开保险一气呵成之后,已经回到本排队伍。
兄弟们,上!陈再明手枪一摆指挥道。
哗啦哗啦!一瞬间,几十支步枪瞄准了众锦衣卫。
何世基暗道:不好!
天策军火器之强大,锦衣卫当然清楚。灭了建奴近七万人,别人不信,锦衣卫可是绝对相信的。阿济格阿巴泰扬古利这些建奴首领被凌迟,他们锦衣卫就是经手人。
何世基作为锦衣卫千户嚣张惯了,他还没惹别人呢,别人竟敢惹到他的头上,这不是找死吗?
所以他习惯性地要拿下陈再明这个小小的把总,就是没想到,陈再明竟敢在锦衣卫面前拒捕,而且用这么可怕的武器瞄准他们。
众锦衣卫也知道天策军的武器强大,吓的不断后退。
何世基强自镇定道:陈把总,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你如此作为,已经形同造反了,就不怕诛九族吗?
陈再明呵呵一笑道:造反不造反,我不知道!只是我们司令说了,我们天策军如同一体,同进同退,任何人也不能随意伤害我天策军一人,否则就是与整个天策军为敌!如果谁要捉拿我军任何人,必须要问问我们司令同不同意。
说着他问其他士兵道:兄弟们,司令是不是这么说的?
对,司令说过,任何人无权拿我天策军的人!众士兵自豪地道。
何世基不禁问道:王越?
陈再明点头道:正是!我再告诉你一句,老子的全家都饿死了,是司令给了我今天,我这条命就卖给司令了。
说到这里,他又笑着道:你要诛我九族,我都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呢!
何世基心道:好啊!王越这是拥兵自重啊!
王越有没有反心不能肯定,军阀是坐实了。
他知道,今天不能把陈再明怎么样了,否则他们一干人等都要交代在这儿。
何世基只好放下身架,笑着道:刚才是个误会,我们只是来查看此地这么多人,到底在忙什么的。
他又回头吩咐道:都把兵刃收了!
哗啦啦!众锦衣卫绣春刀入鞘,同时暗暗擦了把冷汗!
陈再明见人家服了软,命令道:收枪!
众士兵这才收回瞄准锦衣卫的步枪。
何世基接着问道:陈把总,这些人在忙些什么?能说了吗?
(感谢书友130217223554687的打赏)
第一六九章 张总工?
陈再明点头道:他们在建厂子,有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焦化厂等等,很多!有的在挖湖,把原来那两个湖扩大,因为这些厂子都要用水。
这没什么好隐瞒的。王越跟众人都说明了的,虽然不是很明白,起码记住了。
场子?何世基只能勉强理解铁厂的意思,其他的一概不知。
他接着问道:何为电场?何为化工场?何为焦化场?
电厂就是生产电灯用电的,化工厂嘛,陈再明想了想,只好老实说道:其他的厂子我也不懂是干什么的。
何世基:!
陈再明笑着道:真不是我故意瞒你,司令给我们讲过这些厂子的用途,但那个太难懂了,我们都没有参透。司令说了,搞不明白没关系,只要记住了,这里的名字叫石景山工业区,所有的厂子就是生产商品的。比方说,江南的丝织场子是产丝绸的,松江的布场子是产布的。我们的厂子更大一些,生产的东西有些不同罢了。
虽然陈再明说的颠三倒四的,何世基大概也听明白了,这里是要建大作坊。可是这些作坊也太大了吧?方圆百里都是工地。
何世基着问道:那我们可以进去看看吗?
这个,我要向营部请示。陈再明可做不了这个主。
何世基客气地道:那要多久?
陈再明笑着道:马上。说着拿出对讲机,报告营长,我是陈再明。有位锦衣卫千户要进工业区参观,请指示!
对讲机里传来王安民的声音:我立刻向团长汇报!
何世基第一次见对讲机,他和一众锦衣卫有点懵。这也太神奇了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