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1255再铸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修改两次

    马玉石听了倒是眼前一亮:“对啊,还可以热处理嘛,是个办法!嗯,表面渗碳,但也得耗用不少人力吧……也不一定,我去找季国风问问,看他能不能搞个批量处理出来。黄师傅,你可立功了啊,你先回去带徒弟们继续做,这个办法你也自己试一下,过阵子我再来找你!”

    于是他便这样一阵风般地离去了。

    后来他找到季国风商议,季国风对此很感兴趣,组织多人攻关后,做出了一套高温回火-渗碳-淬火渗氮的工艺。也就是先将冲压出的熟铁板甲加热到九百度,在外表面撒上研细的木炭和石墨混合粉末,保温一段时间,待表面渗入碳原子后,浸入尿液淬火。用尿液淬火的原因是,尿中含有尿素,淬火时会有少量氮原子进入钢材表面,能够增加硬度。虽说相比后世成熟的渗氮工艺效果很差,但毕竟也是有一点啊。

    说起来,这尿又是集硝又是渗氮的,真是东海商社的一宝啊。

    这样热处理之后的板甲,安全部测试下来,防护效果居然比之前的勇士甲都不差了。毕竟后者没经过表面处理,如果也这么来一遍的话,说不定效果会更好。但是现在他们需要是产量,没时间等工匠慢慢一锤子一锤子对付钢板了,所以立刻给阔马区第一工坊下了大批量的订单。

    后来第一工坊又补充了一批人手,流程跑顺之后每天能生产二三十套简化版板甲套装。这样的速度,加上以前的库存,勉强可以在一个月内满足新兵员的盔甲需求,但是敌人真的会给你这么多的时间吗




第106章 全取胶东!
    1258年,9月29日,东海堡礼堂。

    “全取胶东”

    临时召开的全体大会上,股东们七嘴八舌地提出了自己对下阶段局势的意见,可当他们听到新鲜上任的“总参谋长”夏有书提出的“全取胶东”谋划的时候,一个个都吃惊地大张着嘴,以为自己听错了——

    东海商社前不久控制的地盘连半个县都不到,现在占领胶州之后就有些吃力了,还一下子就想吞掉四州之地的整个胶东地区,是不是胃口太大了点

    夏有书穿越前业余爱好是研究排队枪毙时期的战争,穿越后自然进了安全部,不过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直到前不久的战争中,他在后方统筹谋划,把军事调动和后勤补给处理得井井有条,所以才在扩军之后被火线提拔为安全部的总参谋长。

    上任之后,他烧的第一把火,就是提出了一个占领整个胶东地区的疯狂军事计划。

    此前,股东们为如何处理当前的事态争论不休。有的支持占住胶州之后,谋求李璮的“招安”;有的支持就此打出反旗,一路打到和林去;有的支持收缩防线,退守东海和青岛地区,凭借天险,足以阻挡十万大军;有的认为应当投靠南宋,去向老赵家求援;甚至有人支持干脆撤出大陆,找个海岛从头干起……

    总体来说,真正激进的意见很少,大部分人都是稳妥保守的,即使喊打也是以打促和。毕竟,大多数股东并没有真正的信心去与强大的姜思明乃至他背后的蒙古帝国对抗。

    夏有书却是唯一一个喊着要打出去,而且还提出了明确的战略方案的人。不过,他的这个方案显然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想象。

    他拿着一根教鞭,在黑板上敲了敲,说道:“现在的路看起来多,可实际没几条能选的。确实,我们的敌人可能非常强大,但毕竟眼下还没打过来不是难不成我们能为了这一点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的威胁,现在就卷铺盖逃海岛上去”

    众人纷纷摇起了头,同属安全部的司徐立刻捧哏道:“就算要逃,也得打上一场再逃啊!”

    夏有书点头道:“所以我们实际上只剩‘打’一条路了,接下来的,无非是围绕这一点尽可能做好罢了。当然,以我们这点家底,想打出去多远也不太可能,‘打’更多的是为了打出一个良好的战略形势,才能更好地巩固我们的基本盘。”

    他把后面的山东政区图拉了过来,在上面比划着:“我知道有不少人反对进一步扩大事态,觉得有现在这点就足够了。但敌人可不会这么简单就放过我们。如果我们停滞于现在占领的胶州地界,那么我们将面临莒州、潍州、莱州、登州、宁海州五州的包夹,在西、北、东北三个方向都有受到攻击的可能。如此长的防线,而且几乎无险可守,显然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的。”

    他又在原先的东海地界上划了一道,说:“当然,如果我们退回东海地区,防御压力会大大减轻,但是失去了市场和原材料来源,显然也是支撑不久的。你们真的愿意转进海岛从头开始吗”

    “但是,”夏有书在胶州湾和莱州湾之间指了一下,开始用诱惑的语调说道:“如果我们向前看,主动出击,把整个胶东地区都占领下来,那么,需要防御的边界反而大大减少了!山东半岛最窄处只有这么短短的一段,比胶州的边界线短多了,只要守住这里,便没人能攻进来!陆上不行,海上更不行,胶州湾以北的海域,根本没有能和我们相抗衡的海军!”

    随着他的语调不断升高,一部分股东看着地图,开始呼吸加促,露出了热切的眼神。

    夏有书轻轻一笑,顿了一会儿,继续说道:“当然,如果只看行政地图,在莱州湾和胶州湾之间这一段,即使是山东半岛最窄处,也仍然有一百公里长,但是,但是!”

    他把政区图撤下,又换了一张山东地形图,用红笔在上面沿着一条河描了一下,又圈出东北方一片山区,接着说:“看看这张地形图,形势则完全不一样了!胶东地区东北方多山,其中在莱州以南、胶水县以北,有一道南北长达三四十公里的大泽山脉,是大军行进的禁区!

    而且!胶州湾北方的大沽河下游,也就是自入海口直到移风店镇这一段,长达三十多公里,在当下水流充沛、河面宽阔,即使在隆冬时节,也难以完全结冰,可谓天险!

    所以,我们只要守住胶州,再用海军看住大泽山北那一段狭窄的莱州走廊,甚至直接攻占莱州,那么剩下的真正需要防御的,也就只有大泽山南麓至大沽河北岸这一段,不过短短二十多公里长罢了,其间还有森林河流阻碍,可谓轻松至极!”

    说完,他停了一会儿。台下的股东们纷纷相互交谈起来。

    看得出来,大部分人都有些心动,兴奋地谈论着这个计划的前景和可行性。毕竟,随着实力的增强,野心也在部分股东们的心中滋长起来,谁不想干出一番事业呢

    见气氛不错,夏有书又趁热打铁道:“同志们,我们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可避免地在这个世界上露出自己的锋芒,想继续韬光养晦是不可能了。我们不能被顾虑束缚住自己的手脚,必须主动出击,利用现有的技术优势扩张规模,才能稳住脚跟啊!我们只要守住这条防线,就能轻松掌控大部分胶东地区,能够亲自掌握煤铁产地,控制数十万的人口。这将大大推动我们的发展,让我们真正成为历史舞台上举足轻重的角色,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这下子场面更热闹起来,不少股东都有些兴奋。

    这时乔玉山却不合时宜地发问了:“等等,夏参谋长,我相信你们能够战胜数以倍之的敌人,甚至十倍也不在话下。但是,我们的敌人可不止十倍吧万一闹出了太大的动静,惹的蒙古人举国来讨,即使你们只要防守二十公里的防线,真的能挡得住人家灭国级别的攻击”

    夏有书瞥了他一眼,说道:“乔同志,首先我提醒你一下,要作战的不是‘你们’,而是‘我们’。这是生死存亡之时,可不只是军队的责任,每个东海人都有抗争的义务,你也不例外。然后,关于敌人规模的问题,我可以请文化部的同志代为解答。”

    说完,他又看向了旁边的王同彩。



第107章 筑基计划
    1258年,9月29日,东海堡礼堂。

    见夏有书示意,王同彩耸耸肩,走上台来,咳了一下,说道:“嗯,确实,对于蒙古人,我们怎么慎重对待都不过分。但有时也不能过分妖魔化他们,否则人家还没来自己就吓崩了。

    实际上现在这个时机确实有些微妙。

    目前,蒙古军的主力都在攻打南宋,把北地精兵抽调一空,分了几路大军气势汹汹南下而去,怎么可能因为我们这点小小的‘匪乱’就派宝贵的兵力来伐呢

    而且蒙古人也是讲规矩的,我们胶州这片是李璮和姜思明的地盘,打狗也要看……呸!总之,换位思考一下,假如现在你是蒙哥汗,你带着大军正在四川攻城略地,这时候各地情报里突然多了个小纸片说遥远的胶东有帮乱匪在闹事,难道你这就要带着大军一股脑涌过去讨伐

    所以说,即使蒙古人知道了我们这边有乱子,局限于信息渠道也不会放在眼里,只会让李璮和姜思明自己解决。

    姜思明肯定是跟我们不死不休了,但李璮却未必。他本来就不愿意为蒙古人火中取栗,现在就正好可以用我们为借口出工不出力了。只要我们的行动不闹到他的核心区域去,他是不会真正出手对付我们的,最多派一些不可靠的仆从军过来。当然,我们也不能就这么幻想他会手下留情,必须主动与他取得联系进行沟通示好才行,必要时也可以向他展示一下力量。

    所以我们面对的敌军主力仍然是姜思明自家的军队,也就几千人不到一万而已。不少,但也不是不可战胜,不是吗”

    说完,王同彩就走了下去。

    乔玉山脸一红,抱了抱拳,不说话了。台下不少股东知道了暂时没有性命危险,心态也膨胀了起来,开始发出鼓噪声。

    张正义见又捧哏道:“夏参谋长,那讲讲你们具体是准备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的吧。”

    夏有书露出自信的微笑,不紧不慢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方案,指着地图说:“我们的计划是,由海军和陆军兵分两路。海军派遣一支舰队,沿半岛海岸北上,攻占姜家控制的乳山、牟平。那里由他们经营了数十年,虽然人口不多,但总是个背后的隐患,必须提前拔除掉。当然,我们还没有能力对当地进行直接统治,只能清除姜家势力后,委任傀儡进行控制,也不需要上贡多少税赋,只要能保持稳定不给我们添乱就行了。

    后面的登莱二州是李璮掌握的地盘,为了避免一次拉太多仇恨,我们暂时不招惹他们。但如果他们主动发起攻击,那么我们也应当狠狠教训他们一番,以宣示我们的武力,但是也只打,不占领,以免真惹恼了李璮。绕过登莱二州后,到达胶水河口,深入胶水与淄阳河的交汇处,在此修建一个小型要塞,一来看住前往莱州走廊的通路,二来控制胶水航路。

    胶水河位于大沽河西侧,发源于胶南地区,流经高密县,此后一直向北流入胶州湾,将山东半岛分成两部分,我们所说的胶东地区,就是指的胶水以东。在海军占领胶水河口的同时,陆军攻占上游的高密县城,这样我们就能在冰期到来之前控制住胶水,使得敌军无法大举渡河侵入胶东。即使胶水封冻,敌军绕过高密城和海军要塞东侵,这两个钉子也会影响他们的补给线,让他们锋芒在背。

    在这段宝贵的时间内,陆军趁机攻占大泽山南麓的胶水县城。

    胶水县就是后世的平度,这个县城背靠大泽山,周围有数条密密麻麻的小河,有的向南流入大沽河,有的向西北流入胶水,地理位置非常险要,可谓通向胶东腹地的门户。不过,由于这个位置太过重要,胶水县城在金末乱世的反复争夺中毁于战火,到现在都还没重建起来。我们没法利用原有的城墙,但可以在原县城附近择地修建一处要塞,控制住这片区域。

    胶水县还有一处重要的地方,就是大泽山东南方,有一处蒙古人侵占的牧场,一个小部落在此放牧生活。我们攻占这里,不但能提前拔除这个隐患,还能得到大量的马匹,有力地补充我们的骑兵和运输部队。

    胶水县东南方向,有一条小河向南汇入大沽河,交汇点就是前面所说的移风店镇,我们再在此修建一处要塞,一能加强大沽河的防御,二能控制住大沽河与大泽山之间的空白地带。等胶水要塞和移风要塞修建完毕,再在两个要塞中间择地修建一两处堡垒或者哨站,就能完全控制住这条防线。即使胶水封冻,敌军大举入侵,也无法逾越这条火器和棱堡配合构成的封锁线。

    目前姜思明剩余的主力军不会超过五千人,即使算上临时征召的新兵和其它势力的援军,也很难超过一万。这些兵也不是铁打的,寒冬让他们能踏冰渡河的同时,也大大削弱了他们的补给力度。我们只要撑过一两个月,等到河水解冻,就能完全稳住这条防线,甚至还能打一个防守反击消灭他们的有生力量。

    此后,整个胶东地区,至少是原属于姜家的胶州、宁海州,差不多可以传檄而定了。在下次冰封季之前,我们有一整年的时间稳固统治和加强军事力量,到时候,挨打的就不一定是我们了……”

    听完这番鼓动性十足的演说,台下的股东们忍不住鼓起掌来。

    张正义见时机差不多了,走上台去,清了清嗓子,说:“夏参谋长的计划之前已经给管委会看过,得到了我们的一致认可。现在,我们把这个计划命名为‘筑基行动’。整个行动有三个要点,一是海军攻占宁海州、占领胶水河口,二是陆军攻占高密、胶水县一带,在大泽山和大沽河之间建立防线……嗯,就叫山河防线好了。第三点刚才老夏提的不多,毕竟不是他本职,不过仍然很重要,就是利用外交和政治攻势,与李璮取得联系,尽可能阻止或延缓对我们的军事攻势,减轻我们的军事压力。哦,对了,还有第四条……别笑!就是我们自己得练好内功,把自己的工农业生产搞好,别敌人没打进来,我们自己崩了。好了,现在这个‘筑基行动’开始投票,赞成的请举手!”

    话音刚落,就有人迫不及待地喊出了“我同意”,然后哗啦啦举起一片胳膊。

    张正义简单清点一下,便满意地宣布:“好的,投票通过。筑基行动,从现在起开始运作起来!”



第108章 义勇旅
    1258年,10月2日,城阳工业区。

    当东海商社与胶州姜万户开战的消息传到城阳区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也不免人心惶惶。他们大多听村里的老人们讲述过三十多年前山东地界的乱象,之前还是当个热闹听,但现在这种事有可能重复发生到自己身上,自然心态就完全不一样了。

    但是文化部迅速介入,在城阳区广泛展开了民族主义宣传,把姜家描述成了蒙古人侵略的急先锋和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并且反复强调东海人的华夏正统身份(虽说他们的一头髡发很没说服力),成功把他们的恐惧转化成了对侵略者的仇恨。

    再加上,东海人对城阳区施了不少小恩小惠,比如说给五十岁以上的老人送些面粉咸鱼啦,给小学生发些糖果布料带回去啦,虽说预算都是从今秋城阳区的税收中走的,但还是起到了不少的效果。同时,城阳工业区还提高了薪水,大肆招募工人,为秋收季结束后空闲下来的劳动力提供了赚钱的渠道,最终成功让城阳区的舆情稳定了下来。(或许最后一条才是最重要的)

    此时,守望塔南侧的一个小村子中。

    “啪”

    一声枪声响起,三十米外的草靶应声破了一个大洞,围观的村民们忍不住喝起彩来。

    新晋的第一营第一连第一排排长刘祚虎放下手中的牛丸枪,得意地说:“看到了吧这便是火枪的威力,手感真他娘的爽!当初俺们就是拿着这样的兵器,远远就打死了冲阵的上百精骑,又拿着它冲到了敌军百步之外,轮番开火,敌兵那是一片片的被打死啊……最后俺们义勇队不过二百人,硬是打败了胶州的上千兵,自家就没折损几个……”

    刘祚虎手舞足蹈,夸张地吹嘘着他们的光辉战绩,听得围观群众眼睛直放光。不一会儿,有人开始发问了:“刘兄弟,看你这么壮实,你们吃的应当不错吧”

    “那可不,”刘祚虎说到这里,自豪起来,“每顿粟米饭管够,想吃多少自己添,还给一个白面大蒸饼,菜都是油水足的,每日必有鱼虾,隔三岔五还有肉……”

    听着他的描述,村民们不禁流出了口水,很快,就有一个黑瘦的小伙子站出来,说:“刘大哥,我跟你去当兵!”

    话音未落,又有几人也接连跟上,表示愿意参军,这个队伍还不断扩大,最终超过了十人。

    刘祚虎看看这十几个人,虽然都瘦小了些,但手脚健全,看上去也算朴实,脸上笑开了花,连忙道:“好说好说,你们去那边领上安家费和见面礼,今儿咱们就出发!”

    几名预备兵立刻跑到旁边的大车前,在村长的见证下,跟文书登记了姓名,然后喊了一句“为东海而战!”,便笑嘻嘻地接过十大串铜钱,还有一袋白面、一块腊肉和三条咸鲅鱼,兴高采烈地回家了。
1...4849505152...1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