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一六二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陆双鹤
和所有的男孩子一样,小侯爷徐锡登最感兴趣的也是战争。尤其琼海军自崛起以来还从未打过败仗,其惊人战绩早已传遍天下。这帮武勋子弟平时谈论起来,自然都是无比羡慕的。此时有机会跟个真正短毛交流,虽然郭逸自谦说他其实也没怎么上过战场,在琼海军团队中属于标准的文职人员,但徐锡登依然与其谈的兴味盎然——郭逸好歹也是个管理委员,没亲自上过战场,各种战报范例却都是门清的。何况当年短毛起家的第一战:以百余人大败琼州府进剿的五千精兵,这场战斗他却是参与过的。也不算完全没有实战经验。
两人交谈了几句,话题终究还是转到了当前最热的辽东战事上。徐锡登也看了那份电报,此时便拿着那张电报纸问个不停:
“郭大哥,这上面说那东虏酋首下令‘凡能取真髡头颅者,可得四个前程’——这啥意思”
“嗯,后金——也就是东虏那边的规矩:从最底层包衣奴才到地位最高的贝勒级别,总共是被划分为二十四个前程。他们内部立有大功的。通常只是奖励半个前程。也就是说谁要能取得我们的脑袋,一次性就可连升八级——咱们这些‘真髡’的脑袋可值钱得很呢。所以不得不小心提防一些。”
郭逸笑吟吟指着自己脑门道,他在团队里一向做的培训工作,对于和明朝年轻人打交道颇有心得,很快便消除了与徐锡登之间的隔阂感。之后徐锡登又询问起有关“庞军师”和“解军门”以及“肖军门”等人的情况,显然这几位在明朝市井间的声望相对比较高。郭逸心中虽然有些酸意。却也一一耐心作答。
…………
花厅中其它地方也都是差不多的景象,这是明朝上层阶级首次与琼海军这支奇异力量的大规模接触——陈涛虽然在北京城混了一年多,却由于他个人的能力以及兴趣问题,更多只是作为一个参观者,只与一些特定人群交往,而并没有真正打开与明帝国高层的交流局面。
而这次来到北京的相亲团,虽然很大程度上也是抱着旅游的心态而来。但终究因为其人数众多,而且各方面的人才都有,他们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大明王朝的态度,很自然便被看作了是代表整个琼海军的。
当然了,有能谈得来的,也有交流不下去的。毕竟彼此之间“代沟”相差太大,三观截然不同,即使彼此之间都想要努力把关系拉起来,也不是个个能成功的。
漫画家王晨便遇上一位。本来他看那位相貌出众,穿着打扮十分精彩:其身穿一件金线百蝶大红穿花箭袖,腰束五彩宫绦,外罩石青色锦缎排穗褂;脚下登着粉底朝靴。头上戴一顶束发嵌宝紫金冠,还颤巍巍顶
六六二 胡雯的努力
“大姐,我们是来结亲的,不是来挑事结仇的吧”
王晨是艺术家没错,但同时也算是穿越众里比较有政治头脑的,听到胡雯的询问之后,第一反应是那两家公侯府邸之间有事!第二反应是那关我屁事!俺可没兴趣掺和进去。解放妇女俺赞同,小寡妇也人人爱,但涉及到自家明媒正娶的老婆,还是按传统习惯比较好。
事实上胡雯对这个要求也蛮无语的,心说是不是我们看起来太好说话了,庶女孤女也就算了,连寡妇都往咱们这边塞,真当我们短毛荤素不忌啥都要啊不过既然人家特地找上门来,又诚心诚意的提出了恳求,那她总得来问一声,毕竟王晨是正主儿,她不好越俎代庖的拒绝。
此时见王晨果然没啥兴趣,便也点点头:
“行了,我知道了,回绝掉好了。”
说着便要离开,不过临走时忽然想起手里还拿着样东西,便朝王晨手里一塞:
“啊,对了,那家人说感谢你送了那张画,也赠你一幅,是那女孩子自己画的,算是回礼吧。”
事实上成国公府的人还说了不少话,比如除了朱氏原本带去徐家的嫁妆,他们成国公府还可以另外贴补一份,以及会额外陪嫁几个漂亮大丫鬟之类……看来他们家为了推闺女出火坑也蛮拼的。很多条件连胡雯都听得云里雾里,但想想这边都不是缺钱的主儿,琼海军又不允许蓄奴,也就懒得提了。只这幅画倒没什么要紧,随手便转交了。
当然胡雯事先也看了一下,并不是什么自画小像之类容易引起口舌的内容——人家毕竟原本是堂堂侯夫人,又是在历史上出了名的节妇,肯定不会做此轻佻之举。只是一幅水墨画,同样是画的房子,更多她就不懂了。
而王晨在接过画轴并且将其打开时也没多想,还有兴致品评几句:
“哈。水平还不错么,线条和晕染都挺到位,有点国画功底的……嗯哼,没这几分才艺消磨时间,守寡的日子可不好熬啊……”
说着说着,声音却渐渐低沉下去,不知道想起了什么。胡雯见他发愣。也懒得多管,正要回头。王晨却又忽然抬头叫住了她:
“等一等……呃……大姐你有见过她本人么”
胡雯摇摇头:
“没有,我们去相亲人家怎么可能让个寡妇露脸。”
“那……能不能想办法见上一面,最好能拍张照片什么……”
王晨的要求让胡雯皱起了眉头:
“小王,你知道你这要求……会让我们很难办的。你认为值得吗”
“难办,但对于大姐您来说并不是不能办,对吧至于值不值么……我想见过了本人之后再决定。”
王晨一向挺傲的,但这回居然拍起了胡雯的马屁,后者瞪了他几眼,终于还是点点头:
“好吧。我尽量试试看……真是搞不懂你们这帮玩艺术的,永远不知道脑袋里哪根弦会突然通了电!”
…………
虽然答应帮王晨周旋此事,但胡雯也没着急上火的马上再跑徐家去给小寡妇拍照,对成国公府的人也只说可以考虑,并没有一口拒绝而已。
接下来她还是按部就班,依旧按照原先计划,忙着给大家排鸳鸯谱——双方都有结亲的意向。但具体谁对谁并未确定。按这个年代的习俗也不可能让男女双方自行见面选择,都是长辈看过之后说了算。
那天在永康侯府,全部的男性求亲者都在女方家长们面前露过了相,但坦率说指望那些明朝贵族仅仅通过第一次见面就能分辨出这些现代小伙子之间的差异实在很困难,在他们看来这些短毛似乎都差不多——就好像老外初次看华裔基本都是一张扁平脸。
反之亦然——那天胡雯作为男方代表同样把所有女孩子都给见过了一遍,但她的感觉也是一样:反正都是桃红柳绿。云鬓花颜,一群明代宫装仕女聚在一起确实很养眼,可混在一起连名字都搞不清,到后来胡雯都不敢主动开口找话题,唯恐叫错人名字闹笑话。
所以这次见面也仅仅只是见个面而已,距离真正要做出决定还差得远。对方倒是不太介意,反正只要能与短毛联姻就行了。但胡雯却不想这么随意敷衍过去。她所领导的妇联组织这回自告奋勇接过了联姻的主导权,当然希望能一炮打响尽量让大家都满意,而不是稀里糊涂把人拉回去然后搞一堆怨偶出来——若光是怨偶也罢了,万一到时候那帮男生对她们妇联的分配不满意,自己私底下来个重新配对之类……那可就丢脸丢大发了。
所以胡雯如今正在非常认真的拉上朱月月,苏暮雪等助手,给所有男生女生制作个人资料小卡片。这是她以前在省总工会参加“解决大龄青年问题小组”时学到的优良经验:男方条件,女方条件,男方要求,女方要求……进入资料卡片之后全都一目了然。按总工会那位老前辈的说法:根据这些条件来配对,至少在外部条件上相差不会太离谱。
当然年轻人之间往往还要讲究个“感觉”什么,那就不是红娘大姐们能处理的了,但如果是因为“感觉不对”而凑不成,那也怪不到介绍人头上不是所以胡雯依然决定勤勤恳恳的按这条
六六三 颜好,一切都好!
——北京城这边,最初表示有与短毛结亲意向的公侯贵族,是有六户人家,还有一家英国公府是不确定,总共七位姑娘。而琼海军这边,愿意参与相亲活动,并且愿意为此到北京来的小伙子却有九人。
其中几位原本是专程冲着那位“明朝林妹妹”而来的,不过现在他们的想法已经有所转变。因为胡雯在和所有女方见过面之后,回去就告诉他们:这次的女孩子平均水平都非常高,即使按现代标准也普遍在九十分以上。那位李家小姐才貌确实极为出众,但在所有姑娘中,居然还并非是最出色的。
“你们这回可算是赚到了,若换了咱们原来那个社会啊,最多只能远远看人家几眼,连牵个手都休想!”
朱月月和苏暮雪略带酸意的评论让一帮大龄男人无不心花怒放,他们在这个时代不缺钱不缺势力,对于未来夫人的要求无非就是相貌和性格。而这些女孩子普遍年龄都没超过十六岁,性格脾气什么将来还可以慢慢调教,那就只有颜值最重要了——颜好,一切都好!
胡雯这边原本还担心狼多肉少,来个九个人,若是只能配成七对未免不好看,但事实证明她完全多虑了——双方最早提及这件事的时候,他们琼海军还没开辽东副本呢。等到肖朗在旅顺口一战成名,用铁的事实证明在琼海军面前就连建奴鞑子都不堪一击以后,他们琼海军在大明勋贵心目中的行情又和先前大不一样——明朝勋贵大都是武职出身,虽说大明朝长期以来重文轻武早成惯例,但恰恰是这些勋贵家族心里头最清楚:在这个已经看起来不太妙的时代,一支强悍武力代表着什么,又能够给家族带来多么长久的益处。
所以几乎是在辽东消息传到京师的同时,就又有新的豪门赶紧表达了想要加入到这场联姻中的想法。但这时候反而是原本那几家开始推三阻四的从中设置障碍——竞争对手总是越少越好。等到相亲团真正抵达京师,听说求亲者还比原先计划的多了两个,根本没等琼海军方面表达什么想法,这边已经开始为那多出来的两个名额展开一场私下争夺了。
就在前两天。这名额变成了一个——胡雯没有当场拒绝成国公府的要求,后者就立马强势宣布他们也将加入到这场联姻当中。就算王晨最终看不上那小寡妇,朱家肯定也会再安排一个侄女儿顶上。大明朝开国至今还比较有势力的四家国公府,徐氏两家一是在南京太远。另一家定国公府则正好是今年逢大丧事,实在不好议亲。剩下英国公府原本已经有个侄女参与,还想着要不要再添个女儿进去呢,老关系的成国公府过来一说,这两家老牌国公府一起发力。占去个名额也就理所当然。
于是剩下那个名额真的成了香馍馍,胡雯这才发现原来在京师各大豪门的虎视眈眈之下,他们短毛才是小鲜肉——当然对此她本人还是乐观其成的,反正不管对方最终做出什么决定,哪家胜出,通知一下就好,她自会上门拜访。
胡雯这边带着一帮女同志忙着走访豪门,代表团的男同志们也没闲着,他们也在为团队奔忙——跟大明朝进行新一轮的商贸合作谈判。
由于老李教授的一番开导,现在大家都已经基本认同了委员会的判断:琼海军与大明朝的关系不可能仅仅通过一纸条约就完全确定下来。今后随着双方彼此间了解的加深。各种利益交错纠缠在一起,以及经济上的往来日益繁多,各种条约谈判有得好签呢。指望人家明朝人开头上一次当,签了一个不平等条约,以后就会老老实实一直自认吃亏的遵守下去——这是小说主角们的专利,短毛中没有这样的人才。
所以只能一步步往前走了,钱谦益那个招安条款算是奠定了双方的政治合作基础,在这方面双方都不想改变。不过茱莉与其签订的附属经济条款现在看起来已经有点“不合时宜”——尽管其实距离招安成功才过了一年半,两年都没到。可大明朝终究已经反应过来,不甘心再一味充当经济上的冤大头了。
而琼海军既然仍想从大明的市场中获益。那少不得就要分出些利益来给大明朝廷。所以双方将本着“友好协商”的态度,对这部分条款进行一些小小的修改和调整,但具体调整多少,那就要看双方的势力。底线,以及谈判人员水平高低了。
本来按照明朝方面所处的地位,他们在这种谈判中应该是很占优势的,毕竟市场本身是在大陆上,而大明朝廷则在这片土地上拥有近乎无限的巨大权力。
六六四 棋逢对手(上)
毕自严,字景曾,山东淄川人。哪怕按照最传统,最严苛的标准,他也是属于大明王朝最顶尖的那一批官僚人才之一,正宗的士大夫阶层——其十九岁时便中了举人,二十二岁中进士!之后的宦途历程更是丰富多彩:从松江府推官开始,历任刑部主事、工部员外郎、河东副使、洮岷兵备参政、榆林西路按察使兼右布政使、太仆寺卿、右佥都御史兼天津巡抚……中央、地方、清流、浊吏,文资、武备——全都干过!堪称是明王朝中极其少有的通才。
如果后世把明朝这些官员做成游戏资料卡,毕自严的“政治”一栏数值绝对在九十以上,若是资料再细致一些,其中有“财计”这项数值的话,整个大明朝廷中更是绝不可能有比他更高的人了。毕自严从天启年间出任户部尚书,一直作到崇祯五年,期间左右腾挪,上下招架,总算是让崇祯朝前期没露出太大的财政窟窿。光凭这一手,就绝对称得上是当今大明朝廷中最擅长于财计,同时也对大明王朝财政绝境认识最深的官员——没有之一。
然而在崇祯这个末代皇帝手中,任何大才都干不长——朱由检这人天生的就不信任大臣。即使忠贞如孙承宗,谄媚如温体仁,圆滑如熊文灿,精明如洪承畴……崇祯朝不是没有人才,但是这些人在崇祯皇帝手下却很难充分发挥出才能,经常会由于这样那样的一些莫名其妙原因,不是被他自己撤换掉,就是被逼的大出昏招,结果一败涂地。
毕自严的遭遇也算是典型事例:他本来在户部干的好好的,并没有出什么岔子,却由于帮助旧交华亭县令郑友元在盐税银子缴纳数目上造了假——本身那盐税银子就是莫名其妙多出来的“旧欠”,周围随便糊弄过去的人非常多。但偏偏他因为跟太监张彝宪不合,被后者告发,毕自严一头撞到了皇帝的怒火上。结果就为了区区千把两银子的事情——还不是贪污受贿,大明最优秀的户部尚书却以欺君之罪下狱了。
历史上这位毕尚书被关了一年多,终究没查出什么问题,最后为了维护皇帝的面子只是将其革职回乡。但是在把毕自严赶回老家之后没多久崇祯就后悔了——大明财政每况愈下。他这才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于是向来刚愎自用,从来不肯认错的朱由检难得唾面自干一回,在崇祯八年的时候重新起复了毕自严,并且让他官复原职仍旧担当户部尚书。
然而那时候毕自严已经六十七八,身体无论如何吃不消了。而且读书人毕竟有一口傲气在,在监狱里也算是看透了皇帝的性格,知道这位不是个好伺候的主儿。虽然接下起复的圣旨挽回面子,但随即便上表请求致仕,根本不去京师赴任,崇祯也拿他没办法。三年后病逝,终年七十岁。
作为正统的中国文人士大夫,毕自严除了经历官场,也留下了许多著作,以及大批藏书。他自己的子孙倒没怎么用上。但毕家作为当地望族,对同乡的读书人多有支持。几十年后同样出生于淄川的一个年轻文人由于屡试不第,倒是有闲工夫把毕家藏书都给看了个遍,并且在若干年后创作出一部传世名著出来——那位文人的名字叫做蒲松龄,写的书便是《聊斋志异》。
…………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此时的毕自严倒还没有心灰意冷彻底告别官场的打算。皇帝抓他主要是一股子怒火上头,觉得自己被骗了,如今半年多过去,再怎么大的火也消了。老毕如今虽然还是待罪之身,但也没再关在监狱里。而是找了个寺庙让他“交代问题”——有点像是后世“两规”的待遇。
在宦海浮沉了四十多年,又做过一任主考官,毕自严在官场中的人脉相当深厚。自他下狱以来就不断有人为他求情,现在接班人杨一鹤直接提出要撂挑子。周延儒实在无人可用,只得去跟皇帝打个报告,说要不咱们还是让毕某人戴罪立功吧。
朱由检对于跟短毛的这次谈判也相当看重——他现在缺银子缺的眼睛都绿了。钱谦益先前向他汇报短毛入京事宜的时候,含含糊糊说这次有可能从短毛手里把东南盐政的财权收回来一部分——天可怜见,就这么几年时间,东南一带大明的官盐渠道已经完全被琼海军和郑家联手的私盐买卖挤垮了。堂堂朝廷现在居然还要通过谈判才能从短毛手里弄回点盐税银子,实在是丢尽了脸面。
然而对于琼海军这帮人,朱由检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看待了——前些天那个后金贝勒德格类的脑袋才被送至京师。虽然整个下半边脸都被轰没了,实际上只有半拉子头壳,但无论从蒙古还是后金那里得到的讯息都证明这是个真货,短毛当真帮大明干掉了死敌努尔哈赤的一个嫡系血亲,这可是几十万明军多少年来都没能做到过的丰功伟绩!
&nbs
六六五 棋逢对手(中)
毕老头出手确实不同凡响,他从一开始就压根儿没跟琼海军扯盐政,而是直接谈到了琼州,吕宋以及台湾三块地盘的总体收入上——户部尚书对这方面果然最是敏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