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见袁权脸色不好,孙策又道:“姊姊是不是累了要不你先去休息吧,我来守着。”
“这如何使得。”
“姊姊还是觉得我是外人”
袁权语塞。
“行了,我虽然不姓袁,也尚未成为袁家女婿,可是将军生前对我有识遇之恩,我为他守灵也是应当的。夜寒侵人,竟像是要下雪了,姊姊没事,也要想想阿衡。她这么小,可不能受了凉。你带她进去休息,我来守着吧。明天诸将要来吊丧,姊姊要养好精神才能应付。”
袁权沉默了片刻,没有再坚持。孙策提醒了她一个问题。袁术已经死了半天,消息也送到各营了,但是来吊丧的将领却没几个。这情形未免诡异,可能有大事要发生。果真如此,孙策一个人未必应付得来,她这个袁术长女必须全力支持孙策才行。
更何况孙策说得有理,夜寒侵人,很容易受凉。她还勉强能支撑,袁衡年纪太小,已经撑不住了。
“有劳将军。”
“应该的。”孙策礼送袁权回后院,转身命人请蔡邕来。蔡邕主持丧事,就住在旁边院里,闻声即到,见只有孙策在守灵,却不见黄猗的身影,不禁又感慨了几句。
“先生,今日有多少人来吊祭将军”
蔡邕苦笑着摇摇头,转头看看灵床上的袁术遗体。“公路啊,你看看你,交的都是些什么朋友啊。”
孙策眼神一冷。“先生,明日我大会诸将,还请先生仗义直言。”
蔡邕点点头。“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些人说起来都是世家,有些人还是名士,做起事来却荒唐得很。将军,我一介书生,做不了其他的事,也就是略懂一些道理,该说的自然会说。”
孙策躬身致谢,心头又松了一口气。有了蔡邕代言,就不怕那些人满口道德文章了。他倒是能辩,但一旦对方引经据典,他就哑火了。汉代去古未远,又是儒学昌明,但凡有点学问的人张口就要引两句子曰诗云,否则都不好意思说话。这一点是他的弱项,随便挑个孩子都能灭了他,只好请蔡邕出面。
蔡邕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不是有学问,而是孝。他的母亲卧病三年,他亲自照顾,衣不解带,据说连续七十多天没睡觉。母亲去世后,他在墓旁建舍守墓,动静循礼,据说兔子经过一边都会很安静,以免惊扰了他。这些记载也许有夸张的成份,但他的孝顺却应该是真的。这是一个大孝子,而孝
第203章 文聘(书友兢兢业业寂寞哥万点打赏加更)
陈瑀在帐中来回转圈,焦灼不安。
帐外有簌簌的脚步声响起,陈琮掀帐而入,解下大氅,抖落上面的雪花,见帐里空荡荡的,眉头一皱。
“兄长,人呢”
“还没来,这些世家子弟就会空谈,做不得大事。”陈瑀没好气的挥手手。“公琰,你是怎么搞的,周瑜进驻宛城,你怎么没拦着”
陈琮莫名其妙。“周瑜进驻宛城什么时候的事”
陈瑀气得暴跳如雷,恨不得抽陈琮两个耳光。看陈琮这神情,他还什么都不知道呢。陈瑀越想越怕。陈琮是知道他想法的,依然粗疏如此,那其他人呢恐怕更是蒙在鼓里。他们还在互相串联,孙策却已经开始行动,迅雷不及掩耳的控制了宛城。
一丝不安从陈瑀心头掠过。和这些人合作,与孙策为敌,是不是太冒险了
这时,帐外又有脚步声响起,杨弘推帐而入。见陈瑀脸色不佳,又一身酒气,立刻沉下了脸。“公玮,你这时候还有心情饮酒袁将军新丧,你身为他的旧部,居然不守居丧之礼”
陈瑀无言以对,只好顾左右而言他。“文明,你知道周瑜进驻宛城了吗”
“知道。”
陈瑀急了。“你知道怎么不拦着”
“怎么拦我虽然是长史,却无权指挥中军。中军向来只听袁将军的命令,而且孙策、周瑜都是中军将领,进驻宛城根本不需要我的允许。况且……”杨弘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懊悔。“当时阎元图就在我面前,我根本脱不开身。”
“阎元图在城外干什么”陈瑀打了个激零,突然反应过来。“他要串联诸将”
“放心吧,他虽然有这个想法,却没那么大的影响力,没几个人听他的。”杨弘不屑地摆摆手。“绝大多数人都站在我们这边。公玮,你别耽搁了,快说说,和宗世林谈得怎么样。”
陈瑀把和宗承见面的经过说了一遍,最后说到想进内城探监,却被邓展挡了驾的事,他很尴尬。现在看来,他和宗承喝酒的时候就是周瑜进城的时候,如果早一点行动,娄圭还有机会和郡狱里的豪强见面,这个机会生生被他浪费了。
杨弘阴着脸,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张勋来了,见气氛压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杨弘问道:“元功,阎元图走了吗”
“走了。”张勋不太自然的笑笑。“他说明天还要再来。”
杨弘哼了一声:“这个阎元图,主公糊涂,他比主公还要糊涂,居然要向一个黄口小儿称臣。依我看,主公的这点基业迟早要葬送在他手里。”
张勋呐呐地说道:“大概是因为他的外甥跟了孙策的缘故吧。袁将军追击曹操,我们反应太慢,反被孙策抢了先,阎元图大概觉得我们……事君不忠,有悖臣节。”说着,脸便有些热,眼神也有些躲闪。见他这般模样,杨弘心中不快,本想喝斥,却又不知道如何说起。
几人神情各异,过了片刻,陈瑀咳嗽一声:“文明,元功,孙策、周瑜已经控制了宛城,抢占了先机,我们不能再逡巡迟疑了,必须立刻做决定。如果我猜得不错,孙策很快就会利用吊丧的机会传我们进城。宛城现在是他的地盘,我们一旦进了城,还能活着回来吗文明,你是袁将军的心腹,这时候可得拿主意。”
“你究竟想说什么”杨弘沉声道:“我再说一遍,我不会否认主公的遗命,即使这个遗命很糟糕。”
陈瑀苦笑。“我的意思是说,事急从权,明天我们不能进城,否则必为孙策所害。”
杨弘皱起了眉头。袁术停灵在堂,按理他们应该进城吊丧,今天没及时去已经很失礼了,如果明天孙
第204章 人如玉(书友兢兢业业寂寞哥万点打赏加更)
听完文聘的方案,孙策可以百分百的确认,这就是历史上的文聘,没有赫赫战功,却稳重善守,几乎没有遭受过大败的文聘。他是防守型的将领,稳扎稳打,很少会有明显的破绽。
这个两线三点的防线就非常扎实。比起只守武关,文聘的方案增加了四个点。武关未破时,这四个点可以作为增援武关的物资中转站。武关被攻破,这四个点也能控制南北两个方向,节节抵抗,延缓敌军向前推进的速度,争取宝贵的时间。
攻城总是最耗费时间的,即使有抛石机助阵,石料的供应也是一个麻烦事。何况徐荣率领的是西凉兵,骑射是强项,制造抛石机这样的复杂军械却是短板,只要守住了这几个城,徐荣就不敢毫无顾忌地直扑宛城或襄阳。
比起他之前重点守武关的方案,这个方案更扎实,更全面。
“武关现在有三千人,是家父的旧部,战力还算可以。我先后已经派了一些工匠去打造守城器械,不过时间短,未必够用。你还需要多少人”
文聘想了想。“将军,我想求自主募兵的权利。”
“自主募兵”
“是的,我不需要将军一兵一卒,只需要将军给我自主募兵的权利,我一定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乡党。守武关是为南阳,本地人最能坚守。”
孙策略作思索,郑重地点了点头。“好,救兵如救火,我给你两天时间,你能招募多少人就带多少人走,军械、粮草,我会如数拨付。”
文聘不敢置信地看着孙策。直到邓展扯了扯他的袖子,他才如梦初醒,向后膝行一步,拜倒在地,大声道:“喏。”
孙策收起地图,缓缓说道:“文仲业,你我之间可能有些误会,不过没有关系,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用不了多久,你就会知道我们是同道中人。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区别,大概就是你想守护的只有南阳,而我想守护的却是整个天下,仅此而已。”
文聘抬起头。孙策的眼中充满血丝,充满疲惫,但眼神却非常清澈,非常坚定。文聘心头涌起一阵激动。比起让他统兵,孙策对他守护乡土的理解和支持更让他感动。知音难得,今天晚上来对了。
“若有此日,文聘愿从将军驱驰,万死不辞。”
——
送走了文聘和邓展,已是半夜,孙策又困又累,却还不能休息。
阎象还在等他。
孙策直想骂娘,这活真不是人干的。袁术做主公的时候多舒服,革命的小酒天天醉,为什么我做主公就这么苦逼,有伤在身,大半夜的还不能睡他看看灵床的袁术,忽然有些羡慕起他来。
糊涂蛋也有糊涂蛋的幸福啊。眼前有袁术,将来有阿斗,都说他们蠢,但他们却是在享受人生。
阎象也很累。在诸将大营里奔波了大半天,口水都说干了,嗓子都说哑了,还和杨弘大吵一通,成果却非常有限。诸将不是敷衍他,就是不见他,就是没几个人愿意接受袁术遗命,奉孙策为主,甚至有人直言他不忠,伙同孙策谋夺袁术的人马。
面对孙策,阎象很惭愧,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孙策什么也没说,让人端出准备好的饭菜。虽然没有酒没有肉,但热气腾腾。阎象一口饭还没咽下去,眼泪就出来了。他辅佐袁术这么久,好酒好菜吃过不少,却不如这一口热饭暖心。相比城外诸将不顾袁术新丧大吃大喝,一向以读书少为人轻视的孙策却能守礼而食,差距真不是一点半点。
等阎象吃完
第205章 误会(书友犯错万点打赏加更)
孙策调匀呼吸,等气血平稳,这才转过身。一抬头,见袁权站在廊下,直勾勾地看着他,如痴如醉。
他知道自己长得漂亮——好吧,是孙策本尊长得漂亮——但是他和袁权并不是刚见面,从来没见袁权如此失态。其实应该这么说,汉代女子虽然很开放,不隐瞒自己喜欢漂亮男人的天性,但袁权这种出身的女子却很少如此直白,甚至可以说,她们看惯了相貌出众的男子,对男人的外貌并不是太在意。
比如黄猗长得就不错,至少算是五端端正,眉清目秀。
孙策摸摸脸,走到袁权面前。袁权站在廊下,他站在阶下,伸出手,在袁权面前晃了晃。“姊姊,姊姊”
“哦”袁权蓦然惊醒,却发现孙策和自己四目相对,中间只隔一臂距离,而孙策的手还在她眼前晃动,都快碰到她的鼻尖了。她吓了一跳,往后缩了一步,沉下了脸,红着脸喝道:“你干什么”
孙策笑了,这袁权真是太严肃了,扑克脸说来就来。不过这对他没什么作用,比袁权更有女王范的他都见过无数。“姊姊看什么呢,这么出神”
袁权这才想起自己刚才的失态,顿时红了脸,心口怦怦乱跳,也没底气指责孙策了,转身就走。孙策觉得好笑,看她走得急,又叫道:“姊姊留步。”
“什么事”袁权留住脚步,却没有转身,只是微微侧着脸。她一足在前,一足在后,身体半转,有点像走台步的模特。对一向不苟言笑的袁权来说,这是极为罕见的姿势,即使身披厚重的冬衣,依然能看出一些窈窕身形。
孙策心中一动,正要说话,眼角瞥见墙角有人影,看起来像是黄猗,立刻说道:“有两件事:一是关于黄兄的,一是关于诸将的。”
袁权听了,不敢大意。后一件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前一件事虽说是私事,却也和她息息相关。她转过身来,长身玉立,双手拢在身前,面无表情,神情庄重,和摆在灵前的牌位没什么区别。
“我昨天仔细想了想,虽说黄兄身为长婿,这时候应该留在这里守丧,但形势紧急,我又这么年轻,诸将不服,还是需要黄兄帮衬帮衬。姊姊担心他的安危,我可以理解,是我的疏忽。武关我已经另外安排了人,另外委派黄兄一个更安全的任务,姊姊觉得可行吗”
袁权疑惑不已。我反对黄猗去武关可不是担心他的安全,而是觉得他根本不懂军事,去了只会添乱。孙策为什么这么说是我记错了,还是孙策记错了她刚想问孙策,却发现孙策不断地看向墙角,顿时心领神会,连忙顺着孙策的话说道:“你想让他干什么”
“将军弃世,江夏太守乐就、南郡太守刘勋等人还没收到消息,我担心陈瑀等人会造谣生事,蛊惑他们生乱,黄氏是江夏望族,黄兄又与他们相识,我想请黄兄赶赴江夏、南郡,安集诸将。”
袁权沉吟不决。她不能说孙策这个安排不好,但她怀疑黄猗能不能完成任务。黄猗是个眼高手低的书生,刘勋、乐就等人又不是什么守礼君子,万一谈崩了,不仅可能影响孙策接管人马,还有可能惹来杀身之祸。可是她又不能说,一来孙策冒的风险比黄猗大得多,孙策还没有娶袁衡就这么卖力,黄猗为什么不能二来黄猗可能就在一旁听着,她如果反对,一心想出仕的黄猗很可能当场和她翻脸。
 
第206章 名士对名士(求月票,求推荐!)
孙策吃完早饭,又一次和蔡邕确认了袁术的丧事程序,确保不会在礼仪上存在问题,这才开始发号司令,正式派人到城内外各营传令,召诸将前来议事。
这件事原本应该昨天就办,但昨天他还真不敢办。大战归来,袁术伤重,无法理事,一直由杨弘、阎象负责,他在西院养伤,也接触不到具体事务,既没想到袁术会这么死了,更没想到袁术会指定他做继承人。如果以为拿到那两颗官印别人就能听他命令,召集众将进城议事,一旦陈瑀等人质疑,他有口难辩,根本控制不住局面。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内城控制在他手里,外城控制在周瑜手里,除了杨弘不肯接受现实之外,阎象、雷薄等人都向他俯首称臣,连黄猗这个不稳定因素也被争取过来了,增援武关也有了合适的人选,他可以一心一意的对付陈瑀等人,跟他们玩个大的。
这一夜,他做了很多事,很辛苦,但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孙策首先叫来了雷薄、陈兰,请他们守好太守府主院,不让任何人干扰袁术的灵堂。然后请来阎象和秦牧,让秦牧安排好骑士,随时准备出发。秦牧领命而去。
一切准备妥当,孙策在庭中阶下设座。蔡邕作为主丧人,在廊下坐定,袁权、袁衡跪在灵前,黄猗也担起了应担的任务,充当孝子。典韦领着十名义从,手持千军破,身披重甲,站在孙策身后。
“来人,将宛城诸君请来。”
——
“呯呯呯!呯呯呯!”宗承家的大门被人敲得山响,青衣健仆气得大骂,三步并作两步赶到门前,刚刚拉开门栓,一群士卒就冲了进来,将青衣健仆撞倒在地,径直冲到后院。
宗承还没起,匆匆披上衣服,刚推开房门,士卒已经到了他面前。宗承大怒:“你们是谁的部下,为什么擅闯民宅”
一个年轻军侯走了过来,上下打量着宗承,躬身施礼。“宗君,我是孙将军的部下。袁将军弃世,宗君是袁将军的故友,我奉命来请宗君吊丧。”
宗承冷笑。“吊丧乃是自愿,岂有强迫之理这是哪个无知之辈做的决定”
“你别急啊,我说了,我是来请宗君吊丧,宗君如果不愿意去,我绝不勉强……”
话音未落,宗承已经关上了房门。“我不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