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策行三国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他虽然出身不错,从小衣食无忧,却不骄生惯养——可能对他说,上升空间小,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加入孙策所部之后,为了赶上其他各部,他训练得很刻苦,从来没听他抱怨过。可是一提到冻疮,他立刻收不住嘴了,开始了祥林嫂般的控诉。南阳这鬼天气,真把他们害惨了。

    当然,也可能有趁着这个机会倒倒苦水的意思,可是情况基本属实。他营里的骑士有一半生了冻疮,手、脚、耳朵,多少都有一点,最严重的已经无法战斗。

    黄忠、文聘很意外,他们一直以为关中更冷,那里的人更抗冻,没想到秦牧他们这么惨。

    孙策却了然于心,他只是之前一直没有想到而已。他的思想来自两千年之后,他的身体却习惯了南方的潮湿,南阳虽然是中原,却有着不输南方的温暖湿润,与江南没太大区别。反倒是秦牧这样的关中人翻越秦岭来到南阳,气候差异大,水土不服的可能性更大。

    冰疮是湿冷所致,真正到了塞北的大寒就不是冻疮了,而是直接冻伤、冻死。冻疮不会致命,但冻疮的可恶之处在于又疼又痒,严重的还会溃烂,特别是手脚,严重影响生活。

    关中人如此,那并州人、凉州人呢幽州人呢

    “冻疮是因为气血不畅,湿度过大,回头让医匠给你们准备点丹参和姜汤,去去湿气,平时多练练拳脚,活络活络血脉,可能会好一些。”

    “是将军你练的那种拳吗”

    “导引术也行,总之是要加强气血流通。放心吧,南阳这么冷的天气不多见,过些日子回暖就好了。骑士也不能只练骑射,练练拳脚对你们有好处。”

    秦牧感激不尽,连连致谢。孙策提供缓解冻疮的建议是一方面,关心他们更暖人心,普通将领很少对部下如此用心的。经常有人说慈不掌兵,对部下太好,有了感情,一旦打硬仗伤亡太大会不忍心,所以心硬一点的好。话虽如此,谁不希望上官对自己好一点呢。

    说话的功夫,黄忠、董聿等人也先后赶到,就连娄圭都来了,围着火塘而坐,一边烤火一边说话。孙策把自己的疑惑说了一下,询问各人的意见。话音刚落,娄圭就说道:“将军,南阳四通八达,出入的通道很多,即使是对关中而言也有好几条路,只不过将军手中的郡舆图上没有标明。”

    黄忠等人相视而笑,娄圭急于表现自己的意图太明显了。

    “你说说。”孙策示意庞统拿笔墨过来,摆在娄圭面前,又取出一幅新帛铺平。娄圭搓搓手,提起笔,先画了个南阳郡草图,只占了中间的一小部分,然后开始画南阳周边的其他部分,一边画一边解说。

    “南阳本是夏都,商周时有邓谢申大小数十国,春秋时楚国北上争霸,设宛邑,就是看中南阳的地理便利。向东经叶县、方城,可进入汝南,向北经鲁阳关,由三鸦古道可进入伊洛,由析县北行,可入弘农,西行有武关道、丹水入关中,溯沔水而上可直入汉中。由关中入南阳至少有三条道,武关道只是最便捷的一条……”

    孙策看着娄圭在地图上勾画,感慨不已。娄圭说的有些他知道,有些他不知道,但有一点很明显,他对细节的把握远远不如这眼前的这些人。一来史书上不可能记得这么细,二来就算记了,他也未必留心。毕竟不




第239章 攻守之争(求推荐,求月票!)
    孙策心中一动,欲言又止。

    董聿、郭暾不是本地人,他们可以只从胜负得失来评估战事,趋利避害,可是娄圭不能这么想,他是本地人,做不到完全理性。黄忠、文聘可能也是这么想,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如果不是被秦牧刺激一下,娄圭大概也会点到为止,不会说得这么直白。

    “汉升,仲业,说说你们的意见吧。”

    黄文二人互相看了一眼,转身向孙策拱手施礼。黄忠说道:“将军,身为武者,当除暴安民,身为将军,守土有责。我们既是武者,又是将军,守护南阳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身为将领,我们又不能擅行其事。将军若战,我与仲业愿为先锋,死不旋踵。若将军欲退,我们也能理解,唯将军之命是从。”

    孙策看着文聘。“仲业”

    文聘再拜。“黄汉升所言,即是文聘心声。”

    “心声”外面传来一声冷笑,赵俨推帐而入,一股寒意扑面而来。他抖落肩头雪花,如刀锋一般的眼神扫过黄忠、文聘。“身为将士,闻鼓而进,闻金而退,令行禁止,这才是你们的天职。孙将军既为南阳之主,难道不知道守土之责,还要你们来提醒战与不战,只在于利与不利。敌弱我强,战之可也。敌强我弱,知其不可而为之,岂不是自取死路一旦战败,你们怎么守土,向徐荣投降吗”

    黄忠、文聘寒着脸,一声不吭。

    赵俨背着手,缓缓走到孙策面前,沉声道:“将军,近日营中将士议论纷纷,军心浮动,屡禁不止。俨以为黄汉升、文仲业治军不严,必须严惩,以儆效尤。”

    孙策还没说话,黄忠、文聘离席拜倒。“请将军执行军法。”

    娄圭僵在那里,愣了片刻,走到文聘身边,也跪了下来,叩头道:“娄圭昧死,敢为将军进言。若将军以为可,娄圭愿身持刀戟,为将军前驱。若将军以为不可,娄圭愿一死以谢黄汉升、文仲业。”

    赵俨厉声道:“你这是要威胁将军吗”

    娄圭大怒,抬起头,大声喝道:“赵伯然,你忘了徐荣是如何肆虐颍川,烹杀李旻的吗”

    赵俨眼神紧缩。他走到娄圭面前,盯着娄圭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道:“娄圭,我从来没有忘。我之所以反对将军进兵,正是担心将军为人裹胁,轻敌冒进而致大败,届时徐荣横行无阻,不仅顺阳、析县诸县受害,整个南阳都会重蹈颍川复辙。为将者,当着眼于全局,不争一城一池之得失,你熟读兵书,难道这点道理都不懂”

    “你怎么知道必败无疑”娄圭猛地站了起来,与赵俨怒目而视。“你才从军几日,见过几次战斗我与将军战斗过,我见识过将军的骁勇,我知道将军的优势在哪里,我敢说,只要部署得当,将军至少有七成机会以弱胜强,击败徐荣。若延误战机,让徐荣在南阳站稳脚根,那才是误了将军的大计。”

    “原来你还知道你是败军之将”

    娄圭脸色数变,额头青筋直跳,眼神变得凌厉起来,手按上了腰柄。“你再说一遍。”

    赵俨不屑一顾,抢先拔出腰间长刀。“想决斗吗我奉陪。”

    孙策暴汗。这些汉人脾气这么暴啊,武将也就罢了,怎么书生也动不动就决斗他连忙起身将赵俨和娄圭拉开。“伯然,把刀收起来,先听听他的意见再说不迟。娄子伯



第240章 点拨(书友随野星痕万点打赏加更)
    张辽在帐外站了半天,才听到徐荣叫他进去的声音。他走进大帐,见徐荣正独坐在火塘前,伸着双手烤火,火塘里烧的像个某件家具的残件,不知道是什么木料,发出浓郁的香气。寒风从帐外吹进来,火光摇曳,照得徐荣的脸忽明忽暗。

    张辽站在徐荣面前,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不管他的擅自撤退有多么充足的理由,是不是导致段煨惨败的直接原因,总之有违军法。徐荣承担了责任,给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让他去和孙策决斗,结果他又两手空空的回来了。他怎么向徐荣交待,徐荣又怎么向西凉诸将交待

    “坐吧。”见张辽半天没动,徐荣抬起头,看了张辽一眼,神色很平静。

    张辽默默地坐下,低着头,双手抚在大腿上。铁甲冰凉,湿漉漉的,混杂着铁锈味。被火一烤,又有些烫手。徐荣递过来一杯酒,又取下短刀,割了一块肉,递给张辽。

    “看你小子平时挺聪明的,怎么这次这么笨”

    张辽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拿着肉,木然地看着徐荣,突然明白过来,原本有些苍白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将军,你……你知道我取不了孙策的首级”

    徐荣哼了一声:“我没见过孙策,但是我见过孙坚。孙坚被人称为猛虎,好勇斗狠,华雄是董公帐下知名勇将,被孙坚阵斩,孙策是孙坚长子,武功若是不好,孙坚能让他独领一军”

    张辽尴尬不已。

    “如果说这孙策与孙坚不同之处,反倒是他比孙坚更谨慎。若是孙坚,早就率军追上来了,岂会让你们从容撤退。孙策却只留在郦城,年轻人,有这样的心性很可怕。文远,你不及他。”徐荣一声叹息。“如果我猜得不错,你这次与他决斗,那个黄忠在一旁掠阵吧”

    张辽已经明白了徐荣的意思。孙策的武功一直很好,之前只是藏拙,是计策的一部分。他与孙策面对面战斗不清楚,徐荣远在百里之外却洞若观火,差距又岂是一点半点。明白了这层意思,他自然也知道徐荣让他去挑战并不是指望他杀孙策,而是让他找机会溜。至于他的兄长,徐荣也会想办法放走。

    张辽很惭愧,但是不后悔。就算他之前已经知道了这一点,他不会逃走。

    “将军,我有一事不明,想请将军指点。”

    “说。”

    “将军为什么一反常态,轻兵突入南阳是想出奇制胜,还是迫不得已”

    徐荣浓眉微挑,眼神闪动。“我这么做有什么不妥”

    “将军用兵高明,我本不敢有任何置疑。”张辽放下酒和肉,躬身施礼,把赵俨的话复述了一遍,详详细细,没有一句隐瞒。

    徐荣静静地听着,一声不发,直到张辽说完了,他才说道:“你回来,就是为了问这件事”

    “是的。”

    徐荣直起腰,摊开双手,花白的眉毛挑起。“你觉得我现在有危险吗”

    张辽大惑不解,不知道徐荣在说什么。徐荣无声地笑了,花白的胡须掀动,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喝了一口酒。“文远,你在伊洛大半年,又见识了南阳,能不能说说两地的区别”

    张辽糊涂了,盯着徐荣看了好一会儿,还是低下头,沉思起来。徐荣看起来胜劵在握,根本



第241章 兆头
    张辽无功而返,徐荣震怒,免去了张辽的军职,贬为普通骑士,留在中军效力。

    李蒙等人虽然知道徐荣有意偏袒张辽,但张辽已经成了一个普通骑士,对他们没什么威胁,他们也懒得再计较。他们加紧时间围攻析县,争取尽快破城。

    进入南阳半个多月,携带的粮草早已耗尽,从乡野间劫掠来的粮食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只有攻破县城才能得到有效的补充。除了粮草,吸引他们的东西还有很多,女人,钱帛,精美的房子,柔软的床。南阳富庶,比不上洛阳,却比长安强,对于他们这些大半生都在凉州度过的人来说,这里充满了诱惑。

    析县正当武关道东端,又是南阳通往伊洛三川的要道,城池也比普通的县城大一些,一看就知道富户不少,油水很足,谁先入城就意味着可以分到更多的战利品,所以人人争先,顾不上关心张辽这点破事。而段煨远在冠军,短时间内还不可能知道。

    析县已经被围攻了十多天,但前几天并没有攻击。析县人虽然不知道西凉兵会来,但他们知道宛城正在打仗,袁术抓了很多人,抢了不少庄园,他们担心袁术会对他们不利,所以及时加固了城防,有钱人都躲到了城里。这导致西凉兵在城外的劫掠所得有限,徐荣不得不下令攻城。

    攻城就要准备攻城器械,而西凉兵并不擅长这些,耽误了好几天。等他们准备好了,析县人又据城死守,李蒙、樊稠等连续几日猛攻,虽然杀伤不小,损失也不小,却一直没能得手。

    不过析县毕竟是县城,防备力量有限,面对一万多西凉兵的猛攻,损失惨重,特别是精壮伤亡很大,士气也迅速低落。如果不是担心西凉人杀红了眼,会屠城,他们说不定已经放弃了。

    就在析县人快要绝望的时候,突然传来了好消息:孙策率军来援,已经击破了攻击郦县的西凉人,解了郦县之围。病急乱投医,析县人也顾不上孙策是善是恶,再恶也应该比西凉人好一点吧,立刻派人出城,向孙策求援。

    派出十个人,八个人落入徐荣手中,被逼出情报之后斩首,一个坠河而死,一个生死不明。

    对失踪的那个人,徐荣不以为然,西凉人也没当回事。孙策只有一万步卒,击败段煨只是意外,他如果敢来析县,他们求之不得,还省得跑路了。

    太阳升起,李蒙费了好大力气才从热乎乎的被子里钻出来,劫来的女人乖巧的送上衣服。李蒙半睁着眼睛,张开手臂,享受着南阳女人温柔的侍候。南阳好啊,女子个个像水一样温柔听话,不像凉州女子,动不动就骂人,说不定还会拿刀砍,性子烈得像野马一样。

    就是这鬼天气太糟心。李蒙搓着手上的冻疮,恶狠狠地骂了一句。这么冷的天,就应该躲在长安城里烤着火,喝着酒,吃着肉,搂着漂亮的女人睡觉,干什么要出来打仗。不过也没什么,打下析县,除了这该死的冻疮暂时好不了,其他该有的都有了,不比长安差。

    吃完早饭,李蒙漫不经心的跨上战马,赶往阵前。站在城下,他看着远处破败的城墙,仿佛能看到析县人绝望的眼神,不禁笑了一声。最多两天,也许只要一天,就能攻破析县,进城吃饭睡觉了。我一定要找一幢析县最好的房子,找一个析县最漂亮的女人,喝析县最好的酒。至于今天那个女人,就赏给今天最先破城的部下吧,做肉羹也不错。



第242章 诱饵
    得知徐荣主动撤离了析县,孙策很惊讶。你跑这么快干什么我离你还有八丈远呢。

    面对徐荣和拥有骑兵优势的西凉兵,孙策不敢有丝毫大意。他走得很谨慎,一天三十里都不到,日上三竿才拔营,太阳刚刚偏西就扎营,根本不给徐荣一点偷袭的的机会。按照计划,他走到析县至少要三天,甚至可能要四五天。相比之下,徐荣撤得有点太快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本着有备无患的原则,扎营之后,孙策习惯性的找诸将来议事。

    听完庞统综合斥候情报做出的简报。娄圭当仁不让的开了口。虽然他也没来过这里,但是对这一带的地形,他还是最熟悉的那一个。

    “如果我猜得不错,徐荣应该会在丹阳古战场迎战将军。”

    “丹阳古战场秦军大破楚军的那个地方”

    “没错。”娄圭咂了咂嘴,有些为难。“我虽然知道那个地方,但是对那里的地形不熟悉。猜不出徐荣会怎么布阵。他在这里这么久,方圆三十里之内适合作战的地方应该都了解过了,这么重要的古战场更不可能遗漏。”

    孙策很好奇。“娄子伯,你一心想领兵,又读过不少兵书,为什么这么近的古战场都没有实地考察过”

    娄圭非常尴尬。“以前……以为读读兵书就行了,谁会想到统兵这么复杂,有很多事兵书上根本不讲。”

    黄忠、文聘等人都忍不住笑了。不过笑完娄圭,自己也有些尴尬。他们武功好,能统兵,但也不是真正合格的大将。同样是南阳人,他们对近在咫尺的古战场也不熟悉,还不如娄圭呢。相比之下,他们都不如孙策用功,一有时间就看地图,找熟悉地形的当地人询问地形。不仅如此,孙策还建立了讲武堂,请尹端给中下级将领上课,连他们在内都受益匪浅。

    “这只是一种可能,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孙策一边笑一边说道:“徐荣选了那里,我们未必一定要听他的,也可以自己选择战场嘛。你们想想看,我们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众人收起笑容,冥思苦想,不时的低声交换一下意见。没一会儿,赵俨又和娄圭杠了起来,开始两人还只是小声争论,很快就吵出了真火,争得面红耳赤。自从上次赵俨说娄圭没有自知之明后,这两人就一直不怎么对付,私下里常打嘴仗。

    孙策处之泰然。不吵不闹不是一家人。“别吵了,有什么意见就说出来,大家一起听听。”

    “将军,我觉得徐荣在丹阳古战场等我们只是看起来可能性最大,实际上却最不可能。”赵俨慢悠悠地说道:“这更像是一个陷阱,他之所以向南撤退,就是希望我们往那个方向想。我们一旦真的按这个思路去应对,不用去古战场,就已经中了他的计。”
1...5354555657...7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