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之五好青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后生可畏啊!

    只是你们爷俩想过没有

    你们如此对待他们,南方那些人会善罢甘休

    大明是一家的,别人都是拼命维护一家人的和睦,而你们却故意挑起争斗让兄弟阋于墙。

    那你们知道后果吗”

    韩爌说道。

    他很显然已经破罐破摔了。

    这种老狐狸头脑极其好使,说了刚才那话他就知道自己会身败名裂,但他一把年纪也累了,大不了回家养老,反正他在最重要关头依然做了正确选择,他家乡的父老会把他当英雄凯旋对待的。

    最多南方那些老朋友们割袍断义了。

    “我要的就是后果。”

    杨信很开心地笑着说道。

    “玄幼兄,你为何用这样的眼神看我”

    他紧接着对黄道周说道。

    “杨都督,你就真如此自信”

    黄道周说道。

    “我为何要不自信呢

    难道这样被不到两百人打得一千多人落花流水的货色,还有什么能力来对抗我们

    南方人有钱。

    这个我当然很清楚。

    可萧衍时候那些怀金玉而饿死的南梁世家,又有哪一个没钱呢我不是在害你们,我只是要让你们知道,没有武力,再多的银子也是给别人准备的,银子和拳头缺一不可。你们的确富可敌国,江浙闽粤豪门世家随随便便拎出一个都是几十万两起步的,可就凭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废物,最后那银子还不是谁想拿就拿

    我想拿就拿。

    流寇想拿就拿。

    胡虏想拿就拿。

    话说南方吃过多少次这样的亏了

    为何你们还一点都不记得教训呢为何你们始终都不明白,自己没有足够的武力,有钱就是一种罪,没有足够的武力,你们的银子从来都是给别人准备,只不过别人什么时候去拿,以何种方式去拿而已,拿完之后是不是连你们的性命一起拿了而已。

    我真不是害你们。

    我只是想帮你们,我都这样煞费苦心了,你们还不理解我就真得让我伤心了”

    杨信说道。

    “那我们是否该感谢杨都督”

    黄道周鄙视地说道。

    “呃,你要是觉得过意不去,给个几万两也行。”

    杨信说道。

    黄道周冷哼一声,然后不无怅惘地看着外面,看着那些在锦衣卫追打下鬼哭狼嚎的南方举子们。

    这战斗力的确也有点悲剧啊。

    很快锦衣卫就收队了。

    “叔父,一共逮捕三百八十名斗殴举子,另外还有一些逃跑,接下来是否继续追捕”

    杨寰走上来说道。

    “不用了,跑了就跑了吧!看这事情闹得,学学里面这些多好,看人家多懂规矩!”

    杨信说道。

    里面依然跪着的武献哲等人继续安安静静地等待,其中很显然多出来的一些正迅速整理身上的衣服,还有人在擦脸上的血迹,其他举子小心的移动着,把这些家伙围在最里面。至于旁边的锦衣卫视若无睹,总之这些公车上书的士子们,丝毫没有因为外面的混战而受任何影响,隔着一道城墙的他们仿佛对外面的一切都不知道。

    “那脸上的血都没擦干净啊!”

    黄道周指着一个悲愤地说道。

    “呃,最后面那个大个子,你脸上的血是怎么回事”

    杨信大声问道。

    那举子抬起头,茫然地看着他。

    “回杨都督,他是适才磕头磕得狠了,在地上把头磕破了!”

    另一个举子大声替他回答。

    “这忠心可嘉,但以后还是要注意点,不要再把头磕破了”

    杨信满意地说道。

    然后他笑眯眯地朝黄道周一摊手。

    黄道周悲愤无言。

    “把那些逮捕的士子先送诏狱,我去向陛下请旨看看如何处置,话说都是饱读圣贤书的,不好好温习功课准备会试,居然跑到皇城外面打架斗殴,简直是成何体统,这样的举子是怎么被解送来的本官受神庙所托,持护圣金牌监督天下士子,断不能容这些有辱斯文的举子毁坏士子名誉,这次一定要革除他们的功名清理这些害群之马。”

    杨信站起身说道。

    说完他就直接那么走了。

    后面黄道周还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还不快去找叶台山,你们有三百八十名人质在他手里,他要做什么你们就由着他吧。”

    韩爌说道。




第二九四章 继续逼良为奸
    三百八十名人质

    三百八十名人质也不好使啊,这事情闹得已经太大,摆明了就是杨信和九千岁为首的阉党团伙,又一次针对南方人进行迫害。

    这件事没有退缩的余地啊

    再说锦衣卫还能把那三百八十名被捕举子怎么样

    充其量就是斗殴。

    而且都是轻伤,撑死了笞五十,革除功名又能怎样,对他们自己来说的确是很严重的惩罚,但对江南士绅来说不值一提,这一科还有两千多南方士子在等着考试呢现在已经不单纯是利益之争,而且是尊严之争,南方士绅不能任由北方人这样欺负,要斗咱们就斗到底

    当天下午天启就对北方士子的公车上书做出答复。

    内阁再次拟旨考核骑射和算术。

    至于举子斗殴

    先关着吧

    皇帝陛下日理万机,哪能一天解决那么多事。

    然后第二天礼科再次封驳圣旨,皇帝陛下震怒,以陈奇瑜等人弹劾的礼科都给事中杨道寅罔上不忠为理由,直接逮捕杨道寅并下诏狱,而礼科左给事中惠世扬升任都给事中

    然后惠世扬骑马摔断了腿。

    惠宅。

    “腿断了还有手,腿断了又不是手断了,杨某一个右都督,亲自来给他送这份圣旨,他只要脖子还没断就得出来”

    杨信端着茶杯说道。

    “杨都督,我们老爷昏迷不醒。”

    管家欲哭无泪地说道。

    “那就抬出来”

    杨信说道。

    就在这时候外面一阵喧哗,紧接着武献哲等人涌进来。

    “元儒公,元儒公伤情如何”

    武献哲边走边喊道。

    他后面足有两三百人,几乎陕西籍举子全到了,一下子就把这座其实并不算大的宅院塞满,其中几个一口陕北腔的吵着要见元儒公,那管家吓得慌了神,顾不得管杨信,赶紧出去拦住他们,但他一个管家算个屁,这些全都是陕西的可以说精英们,人家谁会搭理他一个管家啊。

    聂慎行直接把他推开。

    紧接着这些人也没顾上见杨信,直接闯进了后宅,然后把躺在床上的惠世扬用一张门板抬了出来。

    “吔,还真断了”

    杨信看着惠世扬腿上的绷带和血迹。

    后者躺着一动不动。

    “杨都督,在下颇懂医术,请杨都督准许在下为元儒公医治。”

    武献哲说道。

    “我倒是差点忘了,令尊还是神医,武举人与元儒兄同乡,为他医治也是应该的,赶紧动手吧,治好了还得他接旨,去礼科主持大局呢”

    杨信说道。

    武献哲毫不犹豫地拿出一盒针来。

    他是不是学了他爹的医术的确不好说,但他肯定知道扎哪儿最疼,他们这帮其实就是和杨信串通,过来逼着惠世扬接这个都给事中,并且在礼科通过那份再次发出的圣旨。虽然天启可以发中旨,也可以任命陈奇瑜为都给事中,但一来发中旨就等于皇帝坏规则,二来任命都给事中得通过吏部,吏部那边未必会老老实实听话。

    但惠世扬是左给事中,本来就是都给事中不在时候主持礼科的。

    再说

    欺负他对杨都督来说属于难得的娱乐。

    把一个东林党五虎将逼得走投无路,这是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

    而武献哲这帮陕西举子同样抱着恶趣味而来,惠世扬身为一个陕西人,却在这种关乎乡党利益的大事面前,选择逃避甚至出卖乡党,这样的人不欺负那简直天理难容。

    “元儒公,我给你疗伤了”

    武献哲大声喊道。

    后面陕西举子们一片起哄的喊声。

    武献哲毫不犹豫地扎下。

    惠世扬的身体猛然抽搐了一下,然后很是僵硬地挺着,看得出双拳握紧手臂不断颤抖

    “再扎”

    一个陕北口音地说道。

    武献哲笑着又拿起一根针,紧接着在惠世扬另一个位置扎下。

    后者依然没出声。

    “狗日的,再扎”

    另一个举子一边撸着袖子一边说道。

    武献哲看着自己的盒子,终于精心挑选出一根特殊的针,对准了惠世扬的某个穴位狠狠扎下去

    “嗷”

    惠世扬骤然间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

    然后他就像是诈尸般,猛得从门板上坐了起来。

    “神医,起死回生啊”

    杨信一挑大拇指对着武献哲说道。

    武献哲谦虚地拱手向四周致意。

    而坐在那里的惠世扬眼角泪水缓缓地流下来。

    “元儒兄,恭喜你,升官了,陛下的圣旨,升你为礼科都给事中,你这腿脚不方便就不用起来跪接了,另外陛下口谕,如今礼科事务繁重,缺少陛下信得过的忠臣主持,故此要你无论如何都必须立刻过去,杨某就是陛下特意派来接你去礼科的,你看是给你找个马车还是直接抬去”

    杨信说道。

    “杨都督,你们就放过我吧”

    惠世扬哭着趴在地上说道。

    “元儒公,您这话从何说起,杨都督不过是来传旨,顺便接您过去,又不是把您往火坑里面推,何来放过不放过的。咱们都是乡党,这里还有不少举子是延安府的,也就有话直说了,您说到底也是个陕西人,您跟他们关系再好那也是隔着几千里的,远亲还不如近邻呢

    您如今没有别的路。

    您必须得帮乡党,否则乡党可不敢保证会做什么”

    聂慎行说道。

    “元儒公,您是咱们延安府出来的,咱们延安府的都是直爽性子,最容不得那些吃里扒外的,对这种人咱们乡党要说扒了他祖坟,这也不是做不出来的,咱们两家也算世交,晚辈还得称您一声叔父,您要是做了这样的人,那晚辈可就真得大义灭亲了。”

    那个陕北口音的凑过来狞笑着说道。

    惠世扬泪流满面。

    “看来元儒兄腿脚还是不方便,诸位都是乡党,赶紧把他抬起来,这里离着长安左门不远,这么多人轮流替换抬过去就行了。”

    杨信说道。

    “来,乡党们,把元儒公抬过去”

    武献哲笑着说道。

    一帮举子哄笑着抬起了惠世扬,然后直接举过头顶,那个陕北的士子也要伸手却被杨信叫住了。

    “你是延安人”

    杨信问道。

    “延安府安塞县举子马茂才见过杨都督。”

    后者忙行礼说道。

    “不必如此多礼,你们延安我记得很穷吧”

    杨信说道。

    “回杨都督,延安的确穷困一些,边塞风沙之地,干旱而且土质差,下雨就冲走,不下雨就漫天风沙,也就是些沟壑中能种粮食,但能种稻之处凤毛麟角一般,多数就是些麦粟黍之类,再就是些豆类,倒是产麻,羊绒。”

    马茂才说道。

    他们前面的人抬着惠世扬。

    后者恍如失节烈女般在半空中哭着,搞得门外围观者一片欢乐。

    “你们那里还产石油吧”

1...145146147148149...4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