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之五好青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还能怎样?都是一群忘恩负义的狗东西,枉费了咱们一番心血,吃咱们的喝咱们的,真正生死关头一个管用的都没有,时穷节乃见啊!”

    钱谦益恨恨地说道。

    很显然他已经猜到发生了什么。

    熊明遇长叹一声。

    两人也没再多说什么,赶紧催马继续他们的逃亡。

    然而他们却并没注意到,在前面的一处山头,一个人手中的望远镜正随着他们缓缓移动……

    “这是两条大鱼啊!”

    被杨都督派往陕北救灾,以至于错过了一系列战斗的荡寇军哨长罗汝才,看着望远镜里面的两个身影饶有兴趣地说道。

    在他身后山林中,数以千计破衣烂衫的逃奴,逃兵,乃至于逃犯,全都用热切地目光,看着这群如丧家犬般逃亡的家伙,就像看着一群送上门的肥羊,很显然罗汝才终于干起了他原本历史上干的。

    “你真是李锦的叔父?”

    他低头问身边一个年轻人。

    “我不就是比他小吗?他都当大官了,若非真是他叔父,冒认官亲我岂不是找死?”

    那年轻人不满地说道。




第五六一章 白马银枪李自成
    “兄弟们,肥羊上门了!”

    罗汝才说道。

    说完他向后面一招手,紧接着带领部下钻进了前方山林。

    他在延安待到了八月底,这才在灾民的欢送中离开,那时候一些补种的地瓜甚至大菁之类作物,都已经长势很好了,尤其是那些地瓜秧最大限度缓解了灾民的困境。说到底这不是紧接着而来的持续大旱,去年延安府的收成还算可以,民间多多少少都还有点存货,甚至今年就雨水来说还称的上比较多……

    雪水也是水。

    而杨家的石油贸易让那些驮队也带回大量的粮食。

    在杨家提高石油的收购价之后,整个延安府各地早就掀起养驴狂潮,发大财的事情肯定受追捧,现在这些毛驴驼队成了延安府的生命线,而之前为了鼓励种地瓜,杨家在各地大量收购地瓜干,这些存粮同样成了救命的东西,至少应付这一场天灾没什么压力。

    等各地地瓜都重新长起来也就勉勉强强能撑下去了。

    然后他赶紧归队。

    因为杨信准他再招一批新兵,而且当地的确有大量青壮向往当兵,所以他在延安一带又招募了三百多……

    包括他身边的这个。

    李自成是他在驿站遇上的,在得知李锦目前情况后,立刻就按捺不住那颗不安分的心,毕竟当驿卒真没什么前途,也就是混口饭吃而已。

    他虽然是李锦的叔叔,但两人年龄差不多,实际上就跟兄弟一样,要不然李锦也不会劫狱救他,不是感情真好,怎么可能冒着杀头危险劫狱救他?

    现在李锦当官了他当然要投奔。

    最后就这样李自成作为罗汝才招募的新兵之一,一同踏上了南下的旅程,他们这些人都会骑马,杨家的商号也为他们采购了足够的马匹,一路从陕北疾行南下。但他们到达凤阳时候杨信已经进了南京,而且周围道路都被官军封锁,禁止凤阳的杨家庄户离开他们的屯垦区。

    不过这难不倒罗汝才这样的,他很干脆地带着这些手下步行穿过封锁线,以商旅身份渡江,但头脑灵活的他没有选择进南京,而是钻进牛首山这片山区袭击大同军后勤队。

    然后他的流寇之魂瞬间觉醒。

    这个家伙借着大同军在太平府一带强征民夫,搞得百姓一片愤怒,迅速打出了荡寇军哨长的牌子在这一带发展起来。

    至于他是外地人……

    那个不重要,他是正牌的荡寇军哨长就足够了。

    更何况他还有招兵权。

    这一带和昭义市相聚咫尺,而且杨家之前在马鞍山开矿,那些杨家矿工是什么日子,也都是有目共睹,可以说早就让老百姓知道了跟着杨都督的好处,本来就心里长草,再被大同军和那些士绅一逼,可以说真就视杨信为救星了。

    现在有个自称杨都督部下的过来带着一起抵抗,那当然视为亲人。

    那些逃跑的民夫,逃奴,甚至还有一些逃兵,纷纷投靠他入伙,这个家伙这方面才能毋庸置疑,加上李自成就更如虎添翼,结果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他居然拉起了一支近千人的游击队。依靠着那些本地手下的帮助,再加上各地百姓的拥护,他们在太平府一带时不时打开地主家开仓放粮,袭击大同军运输队,倒也过的很滋润,甚至还打败过几次大同军的围剿。

    打不过就跑呗。

    这一带有山区有水网,旁边还有浩荡长江,不到一千人的小队伍很好周旋。

    这次是得知决战开始,跑来准备大干一场的,没想到这么快结束,他们没得到参战机会,但却正好撞上了两只肥羊……

    “准备!”

    罗汝才低声说道。

    他身后幽暗的树林中,干枯的荒草下一个个身影紧贴地面,一双双眼睛盯着疾驰而来的骑兵。

    他们的远程武器并不多。

    主要就是一些猎户的竹弩,士绅家搜出的弓箭,几支缴获的火枪,再就是乱七八糟的刀枪一类冷兵器,而且基本上都无甲,但这些骑兵却装备精良,每人都带着几支短枪。

    此刻的他们就像欧洲那些伏击骑士的绿林好汉。

    “他们是逃命的,这时候那些兵也想逃,别管他们,就照着这两人,一起全涌出去,有多快跑多快,出去先喊一嗓子,说咱们是荡寇军,那些骑兵此刻都丧胆了,肯定会撇下这两人逃跑,就算有跟咱们拼命的也不多。”

    李自成低声说道。

    “有道理!”

    罗汝才点头。

    两大反贼头子很有知己之感。

    罗汝才悄然举起自己的短枪,李自成则拿着一根大枪,两人眼看着骑兵狂奔而过,但却没有动手,紧接着两只肥羊出现……

    “杀!”

    罗汝才大吼一声。

    就在同时扣动扳机,最近的骑兵应声落马。

    “荡寇军在此,降者免死!”

    他紧接着大吼一声。

    李自成第一个跃起,全速撞向前方一个目标,后者还没反应过来,看到他后愣了一下,这才惊慌地试图调转马头,不过他前面骑兵因为再前面的落马,正本能般带住,两人的马一下子相撞。就在那骑兵举枪瞄准的时候李自成已经到了,手中大枪刺出正中那人的马颈,几乎同时旁边骑兵的短枪开火,李自成本能地一闪,子弹从耳边掠过。

    就在那骑兵拔出另一支短枪的瞬间,他也拔出大枪一下子刺进马腿,那战马悲鸣一声,不顾背上骑兵的控制向前狂奔。

    李自成一把抓住了自己的目标……

    “下来吧!”

    他大吼一声。

    那人惊叫着坠落。

    而此时后面的游击队员蜂拥而出。

    尽管那些骑兵反应也很快,但面对这样的数量根本毫无意义,转眼间就被淹没,而远处还没赶到的骑兵很聪明地调头冲向荒野,他们是在逃命,哪还有心纠缠。

    李自成紧接着上马。

    不远处还有一个骑兵正拔出刀试图砍杀,他立刻催动了这匹白马,手中大枪一抖直冲向前,那名骑兵急忙挥刀格挡。但这些欧洲式火枪骑兵并不擅长格斗,他们训练的战术就是火枪为主,而李自成却是一身武艺,手中大枪瞬间荡开马刀,紧接着向前一送扎进了这名骑兵胸前,向外一挑后者惨叫着坠落。

    这时候被他拽下来那个正在狂奔着向逃跑的骑兵呼救。

    李自成直冲过去。

    他手中大枪毫不客气地扎在这个倒霉的家伙腿上,后者惨叫着栽倒在地,李自成这才回头看了看,这时候战斗已经差不多结束了。

    他猜对了。

    那些骑兵突遭袭击而且还是荡寇军,瞬间就失去斗志,除了游击队攻击的一段几十名骑兵,后面那些根本没有上前,直接催马调头绕过,反正这边又不可能追击他们。但如果继续纠缠,后面那些倒戈的大同军追上可就完了,至于那些遭受攻击的,哪怕再装备精良也没用,他们开枪还能打倒几个?

    这边有近千人呢!

    转眼间他们就被淹没,紧接着被一个个捅落马下,包括两个肥羊中剩下的那一个。

    他正被罗汝才踩着呢!

    “反贼,你们这些反贼!”

    他还在吼叫着。

    “江西人啊,这位官老爷贵姓?”

    罗汝才笑着说道。

    “老夫乃南京都察院副都御史熊明遇,尔等反贼何敢辱大臣!”

    地上的熊明遇怒吼道。

    他这时候被罗汝才踩着后背,必须努力抬头才能不让自己的脸扎在旁边的一堆马粪中,很显然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虽然他比正在惨叫的钱谦益已经好多了。实际上他这时候已经被撤职,而且还除籍,不过作为江西士绅在这里的代表,平日里大同军上下和地方士绅,全都是以这个官衔称呼他,时间久了他也就忘了自己已经被除籍的事实。

    此刻这句话喊的可以说理直气壮。

    “哈,大臣!

    还说我们是反贼,老子荡寇军骑兵旅第一营第二哨哨长罗汝才,在通州训练的,受过万岁爷三次检阅,在京城抓过逆党,奉万岁爷旨意南下平叛,说我们是反贼,话说这大同军才是反贼吧?您这位大臣跟反贼们混在一起,居然还有脸说我们这些直属司礼监的官军是反贼?

    您这颠倒是非的本事也真是厉害。

    兄弟们,伺候着这位大臣,咱们去南京向瀛国公请功去!

    话说这位大臣呢?”

    罗汝才说道。

    说完他看了看那边的钱谦益。

    然而此时钱谦益已经顾不上管他了,可怜的水太凉被李自成给戳了一大枪在大腿上,这时候正在那里惨叫呢,而且浑身鲜血和泥污,那翩翩风度早已经荡然无存。

    “也伺候着吧!”

    罗汝才心情愉快地说道。

    这时候远处更多溃兵出现,甚至不乏骑兵,但却没有一个人上前,全都在荒野中绕了过去,他们一帮人略作清理,紧接着骑上缴获的战马,押着钱谦益和熊明遇两人向南京方向而去,一路上钱谦益的惨叫不断响起,不过后来李自成嫌他太吵干脆把他嘴给堵上了……



第五六二章 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李自成?”

    杨信饶有兴趣地看着面前的年轻人。

    此刻的他依然在雨花台上。

    这里的战事已经落幕,在张名振的近卫军投降后,剩下少数还在负隅顽抗的将领,也迅速被倒戈的士兵淹没,这时候他们已经开始打扫战场了,至于他们的具体的数量目前暂时还不知道。

    但应该不会少于六万。

    此前张名振部下真正的大同军总共是七万,至于剩下三万是这一带士绅拼凑的团练,这些并没有真正参加进攻……

    他们相当于辅兵。

    运输,制造工程器械,挖战壕这一类工作。

    真正用于进攻南京的,就是七万大同军,伤亡八千,倒戈接近五万,加上差不多一万倒戈的辅兵,总得算大同军逃走的仍旧差不多一万多,但旅一级整建制逃走的没有,基本上就是些将领带着亲兵之类突围。目前大同军已经总共扩充到十二个军,在南京城外是七个军,旅级以上将领都是世家大族子弟,营级属于宗族近支,只有哨级以下才是真正雇佣军性质。

    和团练一样。

    常胜军这些团练同样如此。

    只不过他们因为规模小,所以队一级才是,哨以上就必须有宗族背景。

    士绅们组建的军队,不可能真正雇佣军化,必须是宗族体系控制,他们又不可能用信仰凝聚,必然采取宗族凝聚,甚至各个军都是地域划分,这样世家大族的军官带着一帮类似家丁的,主要由宗族组成的亲兵,通常都是最精锐骑兵,然后控制真正打仗的地方募兵。

    大的世家高级将领,小的世家中级将领,地方上佃户农奴当炮灰,打起仗来上令下行,当兵的不听话家里租的好地就没了。

    真正遇到危险了将领在亲兵保护下赶紧跑路……

    和过去明军没什么区别。

    这个制度如果不是遇上杨信这种玩大杀器的,在封建时代还是很有效的,毕竟宗族加乡里这个体系远比单纯的募兵团结。

    不是士绅不努力,实在是敌人太强大。

    在前线大规模倒戈开始,并且迅速蔓延开之后,那些头脑清醒的将领就知道无力回天,紧接着就弃军而逃,只有那些还试图挽回败局的反而陷入其中,在倒戈士兵的围殴中死的死被俘的被俘。

    最终这场大战为杨信增加了包括五万经过莫里斯式训练的正规军,一万也能打仗但缺少正规训练的辅兵,加上他目前在南京的,他仅仅在这里,就已经拥有了十二万可战之兵。而无锡还有一万多荡寇军,昭义市还有五万忠勇军,也就是说他已经手握十八万大军,如果他愿意,还可以迅速扩充到二十万,只要这十八万大军渡过长江,把凤阳那些接过来就行。

    二十万大军啊!

    虽然现在还没完成整合,但基础已经打牢。

    全都是莫里斯体系。

    火枪轮射,长矛阵,甚至骑兵还优于莫里斯体系,而且火炮更多,这时候欧洲军队火炮比例甚至还没有大同军高,而且除了瑞典,估计也没有三斤炮这种团炮级别的专用野战火炮。

1...332333334335336...4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