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那守军还能怎样?
扭扭捏捏地出城缴械投降呗!
“诸位,看得出你们都是大户人家出来的,从小就饱读诗书,一个个都是有学问的,那么我就不明白了,连我这样一个半年前还在当驿卒的,都知道你们已经输了,你们还在纠缠什么?
难道你们觉得都这时候了还会有人来救你们?
谁会来救你们?
苏州那帮还是松江那些?或者江北的吕兆熊?
不论你们指望谁,只要敢于抵抗那么也就别想活着见到他们了,小的就是个传话的,传完话就行了,本来不想废话,但我这个人心善,不想看着你们送死,还是劝你们一句,放明白点,你们已经输了。
那就老老实实认输吧!
那样命也保住银子也保住,毕竟你们不是附逆的。
但抵抗就什么都没了。
银子和命都没了,至于地,话说你们的地已经没了,就这么一座孤城还挣扎个屁啊!
那就给我一句痛快话,到底打还是不打?不打,那就老老实实打开城门列队出去缴械,打,我立马掉头出城,你们就在这里洗干净脖子等着砍头吧!别在这里装腔作势了,还万众一心?信不信你们敢抵抗,不用天黑城里百姓就能给我们打开城门?
痛快点。
一句话,打还是不打!”
李自成鄙视地说道。
“你们这些反……”
居然被一个驿卒羞辱了的葛麟怒吼一声。
然后旁边一个士子瞬间把他的嘴给捂住了,葛麟愤怒地试图把他的手拉开,但紧接着旁边另外两个士子一下子抱住了他,还有人在招呼那些士兵赶紧把他们统帅拖走,不要在这里胡言乱语,万一激怒这个前驿卒,回去进谗言就麻烦了。
“这意思是不打了?”
李自成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然后说道。
“不打,不打了,这位兄弟说的对,都是为了皇帝陛下,打什么打!”
一个士子陪着笑脸低声说道。
“大点声,我没听见!”
李自成很嚣张地说道。
“这位兄弟,请回去禀报瀛国公,就说此前阻挡忠勇军进驻,皆是葛麟糊涂,镇江士民愿意并入昭义市,虎威军愿意缴械,欢迎忠勇军进驻!”
那人强忍着屈辱,低着头卑躬屈膝地说道。
估计原本历史上剃发易服时候他也是这样迎接建奴的,不过好在李自成不需要他跪迎。
“哈哈,都是懂事的啊,我还以为都不懂事呢!”
李自成笑着说道。
然后他就那么大笑着转身走了。
后面那些士绅们屈辱地面面相觑,紧接着一片哀叹之声,还有人干脆仿佛全身力量耗尽般,直接坐在了城墙上,很显然在挣扎了这么多年后终究失败的结果,还是让他们有些难以接受。
但紧接着是城內百姓的欢呼声……
(三更)
第五六四章 谋反第一步
镇江和句容的投降,让杨信的控制区终于连成了一个整体。
然后当然是继续扩张。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打着南京各卫旗号的新军,迅速将这个控制区向南扩张到了湖州,广德,宣城,芜湖一线。
许都率领的三万大同军进驻湖州阻击了他的前锋,双方试探**战后便各自止步,最终在东线形成以湖州为核心的战场。北线依然是望亭和常熟两个点,沈廷扬部堵望亭,从南京逃走的商周祚指挥杨肇基等部堵在常熟,而原本增援吕兆熊的湖广军与庐州团练分别堵巢湖和池州。
吕兆熊部同样在一片鸡飞狗跳中,以最快速度南下扬州,至于凤阳那边这时候已经顾不上管了,同样滁州也被抛弃,紧接着就被之前浦口营的军户们迅速接管并开始打土豪。
南线是大同军溃兵。
从南京战场逃出的大同军顽固分子为了避免杨信南下,保住自己在浙江的家业,最终跑到徽州并在那里与徽州士绅万众一心,准备利用数百里崇山峻岭血战到底。
毕竟他们没有选择。
而这时候已经是天启六年的正月了。
杨信又开始不思进取了。
当然,主要是他也很麻烦,他这些天的扩张的确势如破竹,但扩张之后的治理却很麻烦,因为他手下的干部队伍严重不足。而且他的控制区还需要一个统一的政权,肯定不能延续过去的,更重要的是,他接下来该以何种身份统治这片区域。
或者说造反不造反。
这时候他也知道了野猪皮被孙传庭炮毙的消息,这个老对手的死还是让他颇为愉快的。
而且林丹汗同样兵败。
在孙承宗的引诱下,硕垒最终选择了向大明称臣,并且被天启封为顺昌王,赐九斿白纛,准其内部以大汗相称,并且得到一笔赏赐。紧接着顺昌王和顺义王联军,再加上满桂部从西向东,顺诚王和续顺公所部再加上开原总兵赵率教部从东向西,与林丹汗部大战一场。
期间锡尔呼纳克杜棱率领乌齐叶特等三部倒戈。
面对着已经开始炮轰察罕浩特的明军,林丹汗无可奈何地投降,不过他得到了天启的赦免。
他还是顺化王。
不过他交待了当初的联络人,于是王永吉倒霉了,而且成了替罪羊,顺化王成了被他这个奸臣蛊惑所以才搞叛乱的,王永吉被天启下令抄家,而且依照大明律杀全家。皇帝陛下原谅了顺化王的一时糊涂,不过作为惩罚,此前灭科尔沁部获得的牧区和属民,被赏赐给了顺诚王,锡尔呼纳克杜棱率领的三部从他部下分出,锡尔呼纳克杜棱被封为忠顺公,同样也被赐九斿白纛,准其内部以大汗相称。
九斿白纛越来越不值钱了。
草原上已经有林丹汗,炒花,卜石兔,硕垒,锡尔呼纳克杜棱等五个汗。
原本归顺义王统辖的东土默特,喀喇慎等部,不再属顺义王,而是直属理藩院,他们之前已经被封了一些小的爵位。
顺义王对此没有怨言。
卜石兔本来就十八路诸侯盟主,而且他现在全靠互市谋生。
而这场大战再加上期间的饥荒,让草原上人口损失惨重,期间硕垒和林丹汗部都被迫以死尸为食,而炒花和顺义王,喀喇慎等部因为始终是交战的主力所以死伤也很严重。
好在终于恢复了和平。
为了给草原人民继续祈福,天启继续给他们修庙,之前是杨信负责,但现在归属了理藩院,而且理藩院和高原上也重新建立起联系,摄政索南群培很干脆地选择称臣纳贡。反正他又没有任何损失,而且还可以借此对付藏巴汗,然后那里的高僧纷纷被邀请前往草原,大明皇帝出钱给他们修建寺庙,为草原人民继续祈福。
当然,作为回报他们得把大明皇帝描绘的玄幻一些。
这个大家心知肚明,毕竟银子不能白拿,不过他们依然不能在两京十三省的范围内传教,主要是得照顾内地大师们的感情。
另外与高原的联系还带来了一个赠品,就是康区北部白利土司重新纳贡,不过天启对他没什么兴趣,只是按照传统随便打发点,这个家伙正在雄心勃勃试图一统康区,原本历史上他也差不多算成功了。他一直打到金沙江边,并且与丽江的木氏土司以神川铁桥为界,当然,这样属于对木家的美化,毕竟白利土司都从玉树一带打到他家门口了。
不过白利土司的一统康区战争,基本上也就是倭国的大名村斗级别,可怜他攻灭类乌齐时候,后者总共拼凑了七十个士兵,所以村斗中成长起来的白利土司紧接着被固始汗一巴掌拍死了。
当然,这种小角色是不会得到天启关注的。
关外战争结束后,天启迅速开始大肆封赏,毕竟大明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胜利了,都已经有人喊出天启中兴了。
封爵。
孙传庭直接封侯。
而且还是世袭的侯爵。
剩下卢象升,陈于阶,曹文诏,赵率教,满桂等等,天启一下子封出了十个伯爵。
反正大明的爵位就是领工资,一个月那几十两银子,包括一直在朝鲜孤军奋战的戚金也被封伯爵,就连那个发现野猪皮的观察员,炮毙他的几个炮手,统统都赐世袭官职,对于参战各军大笔银子犒赏,光军功奖励就发出一百万,毕竟那也是两万多颗首级。
而孙承宗的内阁对此全力支持。
甚至还有人提出这样的胜利是九千岁英明领导下,虽然九千岁不能封爵,但可以给他侄子封爵,当然不是南边那个大家心照不宣般无视的侄子,而是他亲侄子,于是这样封爵名单里又加上了一个魏良卿,而且跳过了伯爵侯爵,直接封宁国公,食禄依照魏国公例。
很显然孙承宗这是在收买人心了。
不仅仅是收买辽东将领,而且也是哄着九千岁开心,毕竟他在接下来还得换取九千岁的支持。
天启的目的应该差不多。
这时候他们君臣二人应该是心思一致了。
另外他们还重新调整了关外的军事部署,满桂依然以宣府总兵镇守西线,孙传庭继续担任辽东经略,留曹文诏,赵率教,张神武三部镇守辽东,继续对建奴的下一步作战,实际上也没有作战,这个季节又不能进攻赫图阿拉。而孙元化和卢象升,率领祖大寿,吴襄,罗一贯三部及京营新军,南下入关到京城接受皇帝陛下检阅,包括贺世贤部蓟镇军,皇帝陛下要仿效成祖,在京城检阅这五部加起来总计十万大军。
另外召顺义王,顺昌王,顺化王,忠顺公四家,各出兵三千,一同参加检阅以示恩宠。
所以杨都督的选择是……
“我也得晋爵啊!”
杨都督坐在他的书房里,一脸深沉地说道。
“你进什么爵?”
汪晚晴说道。
“辽东大捷难道没有我的功劳?热气球,棱堡,新式大炮,哪一样没有我的功劳?炮毙野猪皮的大炮还是我铸造的呢!关外蒙古各部的安抚政策,理藩院的设立,炒花,金台吉这些人难道不是我最先拉拢的?孙传庭赖以坚守辽阳几个月的民兵体系难道不是我创建的?还有辽东各军的军需运输,难道不是我杨家负责的?
这论功行赏岂能少了我?
就是去高原上找大师,那都是我提出的,而且一起去高原的大师还是我杨家养活的呢。
可以说这关外的大捷,我不敢说占多少,至少也得有一份大功,不会比孙传庭更低了,所以这论功行赏也得有我一份,不行,我得表达一下不满,不然孙承宗还以为我好欺负。”
杨信义正言辞地说道。
“你已经是公爵了,还想怎么升官?”
汪晚晴愕然道。
“难道不能封王吗?公爵以上不是还有个郡王吗?立刻起草一份请愿书,就是以荡寇军,忠勇军,南京各卫的名义,向朝廷为我鸣不平,就说我遭到孙承宗恶意打压,有功不赏,不仅仅是关外的,还有击败十万叛军保住南京的功劳,要求给我晋爵,晋升郡王。”
杨信说道。
造反还很难下决心,毕竟他跟天启还是亲如兄弟的。
但这不妨碍他先实现一个小目标,比如说先封个王……
“大明的异姓王都是给死人的,你也好意思与死人并列。”
汪晚晴小声说道。
“你身为一个秘书,需要做的是听雇主的话,而不是对雇主的决定非议,再嘀嘀咕咕小心家法伺候。”
杨信说道。
汪秘书赶紧离开。
“还有,再加上一条,就说如今江浙大部仍在叛军手中,为尽早解决叛军,要求陛下下旨,由我总领南直隶及浙江军政事务,承制封拜,总督南直隶及浙江税务。写完之后送到怀远侯府,让怀远侯第一个签名,他要是不肯签名,那么我就找个人代替他签名,而且会派人去他家搜他的官印,至于搜查期间他家财产都消失,那就只能请他谅解了。”
杨信在她后面说道。
第五六五章 这群土匪
常胤绪当然不会签。
这摆明就是杨信已经在准备要正式造反了。
封王无所谓。
理论上大明的确没有封活着的异姓王的例子,包括炒花那些人虽然封郡王,但也是各自给了一个赐姓,算是把这件事模糊过去,至于顺义王过去也不能算真正的郡王,就是一个封号而已,直到林丹汗称臣,才重新确定为郡王……
类似民国那些乱七八糟的将军和光头佬铨叙后的将军。
异姓王过去就是给死人的。
徐达死了追封中山王,常遇春死了追封开平王。
反正死了也不在乎了。
但活着的只有宗室才封,至于朝鲜就是个朝鲜国王,只不过等级相当于郡王,享受亲王待遇,不过真要是说封给活人也不是不可以,徐达那些追封的就代表着这个爵位可以封给异姓。
所以只要皇帝下旨,就算封给异姓活人也不能说不对。
可总理南直隶和浙江军政,总督两省税收,甚至还有什么承制封拜这个就完全挑战皇帝智商了,这就等于把南直隶和浙江封给他了,尤其是还包括了一个都城,这是什么意思,想要在南京另立朝廷呀?准备在南直隶和浙江玩自成一国,然后和朱元璋称吴王一样,再过些年北伐京城,一举取代朱家建立杨家天下呀?那不是扯淡吗?哪个皇帝能同意这个?同样敢上这样的请愿书,就等于公开告诉皇帝,说我要造反了,你随意吧!
常胤绪才不签呢!
签了他就成了杨信的走狗了。
但不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