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之五好青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这样的二十万大军哪怕放到欧洲都是横扫天下的级别。

    吕岑会战总共才几万人呢!

    造反都足够了。

    那么造反还是不造反呢?

    话说这个问题很令人纠结啊。

    纠结着是不是做反贼的杨都督,看着面前原本历史上的头号反贼,小李此时还很年轻,看上去也就二十左右,算不上英俊,至少比杨都督差距还是很大的。

    “你侄子是李锦吧?我记得他之前向我提过。”

    杨信说道。

    “回公爷,正是。”

    李自成小心翼翼地说道。

    他不知道眼前这个人,正在反贼与忠臣间天人交战。

    “我就喜欢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李锦也是猛将,上次战场上一个人杀了好几个敌军,既然你是他的叔叔,而且又活捉钱逆,那就先留在我这里当个亲兵,以后看看你的表现再说。”

    杨信说道。

    李自成赶紧激动地谢恩。

    他可是很清楚当亲兵意味着真正前途无量。

    “至于你,把你带的这些人全部编入军中,我给你个旅长,再加一部分人凑一个旅由你带领。”

    杨信对罗汝才说道。

    后者同样激动地谢恩。

    他原本是哨长,这是直接跨过营长升到旅长,要知道他这批人目前最高也才不过是个营补,他却已经迈入高级将领的行列了。

    杨信随即让他俩带着部下先进城,至于钱谦益两人,那个就没必要理会,他俩准备好去挖鸟粪就行,而且不能去钓鱼岛挖,那里人已经够用了,所以接下来的新人得去东沙群岛挖。而且东沙群岛上还有淡水,虽说这个淡水据说并不适宜饮用,但是,那关杨信屁事,喝不死就行,或者说一下子喝不死就行,正好他的快船可以过去。

    最多再修几个水窖囤积点雨水。

    这个岛上挖的就可以供应江浙了,而且这一轮扩张后,肯定会有一大堆人整装待发,估计差不多也就够了,再往后就得准备往西沙群岛送了。

    而且西沙群岛也有淡水……

    什么?西沙群岛的淡水也不适宜饮用?

    一年两年喝不死就行,话说日军给岛上苦力也不是没喝过。

    不过张名振不用去了。

    挖鸟粪是大儒们的工作,他们的价值也就配与鸟粪为伴,但对于张名振这样能打的……

    当然不能凌迟。

    对于他们这些人,杨信有更好的安排。

    杨都督就像一个黑心的商人,总喜欢把价值榨得最干净,哪怕敌人,而杀了他们当然不可能创造价值,所以他决定把这些人流放,但不是流放到鸟粪岛或者台湾,而是直接流放南洋。

    殖民南洋计划必须展开了。

    虽然抢别的地方还太远,但有一个地方很合适,也就是湄公河三角洲。

    那里暂时还处于很难说属于谁的状态。

    理论上属于柬埔寨。

    但金边王朝只是以洞萨里湖为核心,对于西贡一带并不是很上心。

    而北边的占城已经日薄西山,实际上已经沦为阮家的附庸,但阮家终究不能越过他们去西贡。

    现代西贡实际上是华人建立起来的。

    就是明末抗清失败后逃到那里的陈上川等人,包括河仙的莫家,都是类似情况,不愿意在咱大清当奴才的汉人,莫家俨然诸侯般在湄公河南岸屹立百年,咱大清使者回去说仿佛回到前朝。而陈上川等人在湄公河三角洲建立新的家园,并且用依附阮家的方式获得支援,最终西贡这座城市开始真正崛起,但目前那里只能说是金边王朝的一个边疆区,倒是有少量逃难的越南人在那里生活。

    所以非常适合殖民。

    只要在那里建立一座要塞,然后就可以移民过去种水稻了。

    一年三熟啊!

    虽然单产不如江浙,但那点单产差距在一年三熟的威力下,也就不值一提了。

    然后那里的余粮运回国内。

    不过在建立之初,肯定需要足够的武力,虽然没什么强大政权,但那些本地居民也不会欢迎的,甚至金边王朝也不会允许一块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被别人抢走,哪怕这片土地属于偏远边疆区那也是自己的,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让给别人,所以杨信需要一批殖民开拓的炮灰。

    张名振这些无疑非常合适。

    以后俘虏的大同军将领,那些世家大族里面能打仗的,统统抓起来由他统帅去西贡。

    以抢殖民地换取赦免。

    只要抢到地方,并且在那里驻守一定的年限,那么就可以获得赦免,包括沈廷扬这些人都扔过去,而他们的家人可以留在国内当人质,这样就不用担心他们会逃跑了。总之要么去为大明殖民开拓而战,要么全家株连,而且还可以允许他们在殖民地拥有产业,他们不是都喜欢土地吗?去吧,在那里开荒多少都是他们的,杨都督绝对不会惦记,他们就是能开一百万亩也随他们的便。

    这样就可以了。

    杨都督会把这些人安排的明明白白。

    至于那些倒戈士兵,先各自回原本在城外的军营就行,接下来就是重新整编,而此时他的编制和大同军大同小异,所以这些人的整编很简单。军官还是按照他那套,哨长以上他任命,哨长以下暂时士兵推选再由他任命,训导官配属到哨一级,然后就是必不可少的诉苦大会,这个是肯定得有的。

    基本上这样一遍下来,这支军队就脱胎换骨了。

    然后带着他们席卷江浙,至于在这之前先不用他们上场,对于南京周围的如太平府这样的,根本就不需要这支大军,此战之后太湖以西,皖南山区以北基本上就是接收而已。

    南京各军就足够。

    “怀远侯,怎么有雅兴出来了?“””

    杨信喊道。

    常胤绪正茫然地走在依然狼藉的战场上,他身旁不时有倒戈士兵疑惑的抬起头看着这个陌生的老头。

    “瀛国公,恍若一梦啊!”

    他说道。

    不过他并没有抬起头。

    “噩梦还是好梦?”

    杨信说道。

    “那得看瀛国公以后做什么,瀛国公,你想好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了吗?”

    常胤绪抬起头说道。

    (两章,第三章写的有点乱,重写。)




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舌战群儒
    接下来的路怎么走,杨都督的确还有些拿不定主意,但是……

    该摘的果子还是不能犹豫的。

    南京之战第二天打着留守左卫旗号的骑兵,就在太平府百姓的欢呼声中浩浩荡荡开进当涂城,然后将太平府城及周围各地士绅一网打尽……

    他们附逆了。

    无论怎么解释,大同军在皇帝那里都是逆党。

    这些士绅给大同军征发民夫,运输物资,组织团练当辅兵,甚至把家里宣德炉都献给大同军熔了铸炮,那么当然附逆的罪证确凿,既然附逆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抄家。

    必须得抄家。

    然后整个太平府的士绅立刻一片哀嚎,此刻的他们已经为了支持张名振进攻南京耗尽力量,而且还在民间搞得一片骂声,根本连抵抗的能力都没有,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原本南京的军户们搬空自己家。金银之类送南京,粮食就地放粮,老百姓人人都有粮食领有布领,然后他们的欢呼声彻底淹没了士绅的哀嚎,至于后者的田契奴隶的卖身契统统烧了,高利贷借据数额大的送南京,数额小的明显是贫民无力支付的烧了。

    就在同时展开清丈,将原本地主的土地以皇田名义分给佃户和农奴。

    暂时还是民兵那套。

    而原本无地的有生计来源的就不用说了,没有生计来源的统统被杨都督招募……

    开矿。

    马鞍山铁矿。

    开矿,冶铁,烧木炭,炼焦,甚至熟铁皮加工,镀锡,制罐,渔业捕捞及罐头加工,这些产业能把整个太平府的无业人口吸纳。长江的渔业不够就组织养殖,养鱼也行,这一带到处都是水塘,而养鱼技术在民间其实已经很成熟,就是规模而已,毕竟这一带不是沿海可以让那些拖网渔船尽情的捕捞。

    总之杨都督不会让任何一个人没有生计来源的。

    甚至包括垦荒。

    这一带山区增加开垦,过去对山区开发很少,毕竟这一带就是水稻,但现在有地瓜,玉米之类,已经足够向山区扩张了。

    而同一天打着留守右卫旗号的骑兵也以同样方式进入溧水。

    还是把当地士绅一网打尽。

    然后还是同样模式。

    然后是溧阳。

    不过溧阳不是南京出兵,而是金坛的忠勇军,作为直属司礼监的皇帝亲兵,对于溧阳士绅们附逆的罪行早就掌握,剩下就是一网打尽而已,整整一个军的忠勇军包围溧阳。可怜溧阳的天雄军早就全军覆没,根本没有反抗能力,仅仅半个时辰后城內贫民就打开城门,然后忠勇军涌入,在欢呼声宣布溧阳光复。

    的确可以用这个词。

    毕竟之前这座城市算是被叛军占领了的。

    然后是镇江。

    “虎威军宁死不降!”

    镇江城墙上葛麟悲愤地吼叫着。

    他身旁几个军官同样满脸的悲愤,甚至还有一个做拔刀状,怒目圆睁看着李自成……

    好吧,刚刚成为杨都督亲兵的李自成就被委以重任,代表杨都督前来向虎威军宣读最后通牒,要求他们立刻缴械投降,然后交出被他们霸占的镇江城,将这座城市移交前来接管的忠勇军。这是执行皇帝圣旨,虽然虎威军没有附逆,但圣旨把镇江划给昭义他们就必须服从,这座城市已经属于昭义了,他们无权继续窃据,而且虎威军作为一支团练,本身并非朝廷的军队,杨都督觉得此类民间武装有违大明兵制。

    必须解散。

    可怜此刻镇江城內都是那些原本丹阳,金坛等地流亡士绅,他们把这座城市当做最后的精神寄托,现在那个邪恶的奸贼,居然连他们的最后一块容身之地都要夺走。

    他们将不得不在自己祖先的土地上流浪……

    虽然这样说有点夸张。

    毕竟他们还有一张垦荒证。

    但此刻的他们真得有一种仰天长啸,高喊苍天啊大地啊的冲动,他们要用他们的哭嚎声向上天控诉杨信的罪行。

    虽然这没什么卵用。

    “那我们可以满足你们心愿,请看那边!”

    李自成笑着说道。

    说话间他向远处长江上一指。

    那里四艘战列舰一字排开,一百多个二十四斤重炮炮口隐约可见,而在战列舰后面是十几艘巡洋舰,同样超过两百个炮口也在瞄准镇江城。

    “再请看那边!”

    他又一指另一边。

    在那里无数炮兵正在忙碌,将一尊沉重的十八斤炮拖向炮位,而在那些炮位上,已经有十几尊同样的大炮架好,并且对着镇江城昂起炮口,随时可以射出凶猛的炮弹。

    这还是大同军的。

    虽然万斤巨炮因为太重,暂时还不能运到战场,但大同军在雨花台的十八斤重炮多达四十尊,这些可都是可以机动的,拖到下关码头装上船就能运来。实际上那些万斤巨炮同样也已经移出炮堡,只不过还在为它们制造炮架和双轮,而且拖到下关码头也得预先铺设木制轨道,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也不是不能机动。

    那十二尊万斤巨炮很有用,接下来苏州外围那些棱堡就得靠它们来轰开了,不得不说张名振为杨都督解决了一个不小的麻烦。

    “我虎威军上下万众一心……”

    葛麟激动地说道。

    “我们有二十万众。”

    李自成平静地说道。

    葛麟哑口无言,只能用愤怒的目光继续瞪着他,而李自成则继续保持着微笑,很显然他已经找到了几分二十年后坐在金銮殿上,面对着衮衮诸公们的感觉。

    “镇江城内数十万健儿……”

    旁边身穿青衫的士子色厉内荏地说道。

    “您旁边的昭义有百万,南京城内还有百万。”

    李自成平静地说道。

    后者败退。

    “我们有江南千万忠义……”

    另一个同样的士子傲然说道。

    “你们的江南千万忠义正在为我们打开城门,要不要送你们去句容看看?我来之前那里的百姓已经打开城门迎接孝陵卫的骑兵入城。”

    李自成说道。

    后者悲愤地哀嚎一声,估计他家是句容的。

    不过句容的虎威军的确投降了。

    虽然那里有四千虎威军,但去接管句容的是两万南京新军和一万忠勇军,而且还没等守军做出是否血战到底的决定,城內百姓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城门。
1...333334335336337...4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