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之五好青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他肯定不敢回家了,这时候他家说不定已经被刁民洗劫。

    他低着头,满怀着家国之忧,带着对逆贼和刁民的满腔怒火,失魂落魄地走向城外。

    两旁依然不断有人走过,所有人都很欢乐……

    “刁民!”

    他低声说了一句。

    蓦然间一只手抓住了他的脚脖子。

    他惊愕地低下头,然后就看见一个仿佛恶鬼般血淋淋的面孔,还有一双怨毒的目光在盯着他,不过这个躺在地上的人同样也面目全非,甚至远比他要更加凄惨,一只胳膊还断了……

    “杨,杨光先,他是,新安卫千户!”

    这个人仿佛拼尽最后的力气说道。

    几个正在经过的贫民愕然转头,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杨千户。

    “杨光先,是杨千户!”

    其中一个惊喜地喊道。

    “几位兄弟倒是面善!”

    杨千户陪着笑脸说道。

    但可惜回答他的是一个砂锅大的拳头。

    被这一拳打得满脸花开的杨千户,惨叫一声捂住鼻子后退,紧接着他靠在墙上,用惊恐的目光看着面前几个人,似乎见过,但想不起身份,不过他这种身份的想不起是正常。而那几个人却把他堵在中间,其中一个捡起地上一根不知道谁被挤掉了的木棒,一边在手里掂量着,一边不怀好意地看着他。

    “千户,小的们是新安卫的,这些年千户对兄弟们太好了,兄弟们一直做梦都想报答您,今天终于得着机会了,再不对您做点什么,那就真是无颜见祖宗了。”

    那人笑着说道。

    “兄弟,兄弟们,有话好说,咱们都是军户都是兄弟,啊……”

    杨千户尖叫着,看着那木棒砸落,他下意识地抬起胳膊,紧接着木棒砸在了他肩膀上,砸得他直接蹲下了。

    “兄弟,谁跟你是兄弟,对咱们敲骨吸髓时候怎么没见你说什么兄弟!”

    那军户边砸边说道。

    其他几个军户同样也没闲着,话说大明军户对世袭军官的仇恨,甚至超过佃户对地主的,现在终于得到报仇的机会,那还不赶紧有仇报仇,他们一个个抬脚狠狠在杨千户身上踩着。

    倒霉的杨千户抱着头不停惨叫着。

    他们后面倪知县看着这一幕,带着欣慰的笑容,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第五七九章 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太平桥。

    吴养春站在桥西头,欲哭无泪地看着对面的徽州城。

    他又逃过了一劫。

    不过也不能说是逃,他家本来就不是徽州城里的。

    他是溪南,也就现代徽州区西边,徽州一大堆这种顶级世家都不是住城里,而是聚族而居在一个个乡村。之前逃回徽州后,他紧接着就连夜赶往休宁求救,那队骑兵就是他找来的,之后他又跑到屯溪去召集那里人马,这才从屯溪返回,结果却没想到正好遇上徽州陷落。

    也算他运气好。

    城內那些就没有这样好运气了。

    此刻在他对面的城门处,那些逃亡的士绅正哭嚎着蜂拥而出……

    然后他们就倒霉了。

    城门到太平桥还有大概二三十丈的距离。

    这里也是新安江,练江等河流汇聚处,汇聚后的江水在下游渔梁坝形成新安江干流,这里的重要性就在与此,因为在渔梁坝登船后,接下来就是总计三百三十里的漂流,这场大漂流的终点是严州府城,也就是建德,然后再开始直达杭州的漂流。

    而此时正好大批撑着竹筏和小船的刁民从上游漂过来,他们都是自发前来帮助宋乞进攻的,只不过宋乞没有等到他们而已。

    他们就在太平桥一带登岸,正好和那些逃亡士绅迎头撞上。

    送上门的肥羊啊!

    这些逃难士绅全都大包小包,一看就知道里面全是金银珠宝,而且基本上都没有保护,这样的不是肥羊是什么?看到他们的刁民们,几乎就是欢呼着蜂拥而上。一个老乡贤吓得一下子趴在路上,怀里抱着的一包珠宝全撒了出来,在阳光下闪烁,他还想划拉呢,紧接着一个刁民就到了,抬脚把他踹到一边……

    “我的宝贝!”

    老乡贤挣扎着扑回去。

    看上去恍如扑向戒指的咕噜。

    他对面那些划拉珠宝的,才不会管他呢,其中一个很随意地一脚把他蹬开,他还想继续塞过去一起划拉满地珠宝,但紧接着一个人就从他背上踩过去。

    他惨叫一声。

    然后又一个人踩了过来。

    他就像被踩住的蛤蟆般,再一次昂起头惨叫一声,然后第三个人踩了过去,他就那么不断在被踩踏中发出类似蛤蟆的惨叫,不过声音越来越小很快就虚弱无力了。而那些踩着他冲过去的刁民们,则一下子冲散了逃难的士绅们,几个还想反抗的,立刻就在群殴中被淹没,一些见势不妙的干脆向南逃跑。但就在此时渔梁坝方向更多刁民涌向这边,整个逃难的士绅队伍就这样完全被冲散,城墙与江岸之间到处都是丧家犬一样的士绅,他们后面是追逐的刁民,很快一个个就被扑倒然后金银珠宝被抢走。

    剩下他们坐在地上伤心欲绝地哭嚎着。

    “衣冠丧尽啊!”

    吴养春哀叹着。

    当然,其实他是想说银子丧尽的。

    虽然吴家不是城里的,但一样在城里有产业。

    作为一个原本历史上为了挽救被九千岁惦记的家业,拿出五万两来贿赂田尔耕的,他家在城里的产业可不会小。

    “百昌公救我!”

    这时候其中一个乡贤冲开阻截,一直冲到了太平桥上,一边跑一边朝着吴养春高喊。

    但紧接着他就被后面的人扑倒。

    他挣扎着试图保住自己抱着的一个小匣子……

    “百昌公!”

    他继续呼救。

    不过他的声音传到这边已经很微弱了,至少吴养春和他身旁那些人不认为自己能听见,话说这桥足有七八十丈长呢!哪有人说话能传到这么远,又不是杨逆那种妖人,总之大家什么都没听到,没听见就是没听见。

    “汪公,这不行了。

    杨信只要地不要银子,他对主动归顺的都不动财帛,可这些刁民什么都要啊!

    别说银子了,命他们都要啊!

    说到底太平最重要啊!

    咱们的地也罢,银子也罢,终归在太平盛世里才有用,要是连太平都没有了,那地也罢,银子也罢,反而倒是催命的东西。如今这局面咱们已经没法控制了,朝廷方面此时也没本事管咱们了,卢象升和杨逆的约定就是卖了咱们,他们不会管这里了,能恢复太平保住咱们的只有杨信。

    他要地就要吧!

    咱们徽人都是经商的。

    说到底咱们谁家也不是说真就非得靠那些田地才能活下去。

    可继续这样下去就活不下去了。”

    吴养春低声说道。

    他旁边休宁士绅首领,告老的乡宦汪先岸叹了口气。

    的确,杨信对于主动归顺的,只不过是收田地而已,不会连财产都抢走的,哪怕是昭义市那些,后来像房产什么的也还给了士绅,至于士绅不会去住,那个跟他没什么关系。而且他鼓励工商业,还会提供帮助,这个逆贼玩这个的本事有目共睹,基本上他的控制区,工商业都会很快变得兴旺起来。

    他只是不准土地兼并,不准种棉花,限制养蚕而已,但对于开矿办工厂,搞海运,这些完全放开,朝廷过去那些禁止的东西,在他控制下随便搞。

    连金银矿都不管。

    只要交税,工商业随便搞。

    正是因为这一点,尽管那些被他抄没了田产的士绅依旧在骂他,但也仅限于骂几句,没有哪个士绅在他治下会因为活不下去而反抗。

    相反都活的很好。

    比如无锡那些投降的士绅,这时候就一边骂着杨信,一边享受着他创造的宽松环境,尤其是先进的金融体系支持,一边喊着日子过不下去,一边照样活的有滋有味,颇有些痛并快乐着的味道。

    他们尽管失去了田产,但因为杨信控制下稳定的秩序,对工商业的鼓励,廉洁高效的政府,尤其是那些老百姓购买力大幅增强,这些工商业家族不但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都迅速适应了新的局势。说到底在一个不限制工商业,甚至对其扶持,更不会对商人视为肥羊的环境中,只要有资金,有商业网络,有控制在手中的技术,想要发财过好日子并不难。

    以华家为例,他们的确失去了几十万亩地,可是华家那些几百年积累的藏书,那些印刷工厂,外面的商业渠道全都在。

    他们的确不能收租了。

    可他们仍然能凭借着保留下来的这些过锦衣玉食的日子。

    他们还是富豪。

    杨信的确要地,可他在要地的同时也能保证秩序,还能给予商人们梦寐以求的尊重支持,更保证了商人们不会被贪官污吏敲骨吸髓。

    说到底徽州的世家大族不是纯粹土地士绅。

    他们都不依赖土地。

    失去土地不会真正让他们受严重伤害。

    可现在呢?

    什么都没有了!

    地肯定不会有了,银子也没了,甚至连命都没了,这场大乱之后,还不知道得多少世家豪门被抹去,而且这还只是开始,如果混乱持续,秩序完全崩溃,那时候死的更多。如果士绅们能结束这混乱还好,但现在的情况是,他们根本没有能力解决,甚至他们已经自身难保,继续拖下去,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被这场烈火焚烧。

    所有士绅都将在烈火中化为灰烬。

    没有别的办法。

    要么去向杨信投降,请他来恢复秩序交出土地保住其他的,要么就等着这场火烧到自己头上,烧光自己的一切甚至性命。

    这个选择题不难做。

    “老朽去丛山关!”

    汪先岸缓缓说道。

    说话间他两行眼泪流了下来。

    “老朽就不明白了,这大明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是我们错了,还是这世道错了?”

    他悲愤地说道。

    说完他拄着拐杖,恨恨地走了。

    吴养春默默看着对岸,那个乡贤舍命不舍财的挣扎,终于激怒了那两个抢他箱子的,两人很干脆地把他抬起来,直接从桥上扔了出去。但即便这样,那乡贤依旧怀抱着箱子,他就那么抱着箱子,尖叫着坠落在了新安江的江水中。

    吴养春叹了口气。

    舍命不舍财的后果就是这样。

    而就在此时,后面吴文节骑着马惊慌失措的跑了过来。

    “老爷,老爷,一伙刁民向溪南去了!”

    他高喊着。

    吴养春的脸色瞬间变了。

    “快,快回去!”

    他吼道。

    紧接着他上了轿子,然后在吴文节和一帮亲信簇拥中,颇显惊慌失措地向溪南方向狂奔而去。

    剩下那些跟随他们一起,准备前往徽州救援的士绅们,站在那里面面相觑,然后一个个带着亲信们黯然离开,而在他们身后的徽州城下,混乱依然在继续。甚至就连徽州城內,也已经升起滚滚浓烟,很显然在这样的混乱中,秩序终究还是难免失控,毕竟城里面有钱人太多,不能指望这种时候还能秩序井然。

    而此时这场燎原之火,依然在这片其实南北长不过百里,东西宽不过二十多里的狭长盆地燃烧。

    甚至向外扩散。

    吴养春终究也没能逃过一劫,当他匆忙回到溪南时候,吴家已经被那些狂欢的佃户和奴仆们淹没,而他在逃往休宁的途中,被几个民团的溃兵认出,然后被这些抢他身上财物的家伙开枪打死。



第五八零章 斗争不要停
    南京。

    “现在知道我的好了?”

    杨信说道。

    丛山关的徽州团练,在金声率领下最终选择了缴械投降……

    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在他们投降时候,这场燎原之火已经烧到了休宁,如果不是祁门和黟县两地的援军赶到,暂时帮助休宁的士绅抵挡住了第一波,就连休宁城也会步徽州的后尘。但这是因为距离远,黟县和祁门的佃户和奴仆们还没得到消息,所以两地士绅还能支援,可一旦这两地得到消息,那他们也会自身难保的。

    宋乞可是黟县的。

    只要消息在这些地方传开,肯定又是一片燎原之火,实际上在帮了休宁士绅忙之后,这两地援军就匆忙回去并封锁关卡……

    他们得尽量拖延时间。

    这种情况下本身就是休宁人的金声还能怎么办?

    他倒是还有兵马。

    可他一撤出丛山关,紧接着对面浙江方面军就杀过去了,那时候结果没有什么区别。

    继续坚守丛山关,后面的佃户和奴仆们毁掉他们的一切,回去扑灭这场烈火,对面靖难军杀进徽州还是毁掉他们的一切,主动投降和被别人打下……
1...345346347348349...4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