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之五好青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但试探一下瀛国公的想法,这个已经可以做了。

    “不要胡说,这不是我民心所向,而是我所做的事乃民心所向。”

    杨信义正言辞地说道。

    李自成赶紧闭嘴,话说瀛国公还是如此忠心,这样忠臣令人尊敬,很显然还需要继续努力,努力让这个忠臣走上反贼的道路。

    “什么时候陕北也能如此!”

    张献忠怅惘地说道。

    他其实也就一说,这个家伙在无锡驻扎期间,早就已经娶妻,而且他老婆肚子都大了,据说已经去信让他爹也干脆别在陕北了,直接来江南跟着他享福,估计他爹已经启程。类似他这种的还有很多,比如罗汝才同样在南京娶了老婆,这些老土匪们又不傻,有江南这样的好地方,谁还愿意回陕北吃风沙?

    他们都收入可观……

    罗汝才可是旅长,光军饷一个月就二十两,这还不算各种补贴,实际上他一年能拿超过五百两,足够在这里让一家老小过好日子,而且都是靖难军的中层军官,未来可以说前途无量,不可能还惦记着回陕北。

    “快了!”

    杨信说道。

    这些人的确失去回陕北动力,但原本荡寇军中,仍旧还有很大一部分惦记着老家,比如刘国能就一直惦记打回陕北去。

    另外李锦也想。

    “等这一仗打完,把江浙安顿好,我就带着你们回陕北,那时候陕北的士绅要是敢反抗,这江浙十几万大军就是你们的后盾。”

    杨信说道。

    “可咱们回陕北得走朝廷地盘,要是朝廷不让走怎么办?”

    李自成小心翼翼地说道。

    “谁敢不让走就灭了谁,谁敢不让走咱们就直接在他们那里打土豪分田地,要是全都不让走,那咱们就一路打土豪分田地到陕北,我倒要看看谁有这种胆量。

    我这个人言出必践,我答应了要让江浙人民过上好日子,那么就算皇帝阻拦我也要履行承诺,哪怕违抗圣旨,哪怕与朝廷开战,同样我既然答应你们,要带着你们去陕北让乡亲们过好日子,那么一样会履行承诺。

    谁阻拦也没用。

    谁阻拦就灭了谁。

    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杨信说道。

    “属下誓死追随主公!”

    两大反贼立刻行礼齐声高喊。

    (两章,但下一章晚点,原本写了的,我觉得不好,重写,一到星期六连我外甥都来,和我儿子一起疯,女儿还得要电脑,一天都被闹的头昏脑涨)




第五九一章 主公是不会错的
    就在反贼们为杨都督的造反事业操碎心的时候,他的嫡系们也同样在为这个问题而操心……

    盱眙。

    “敌军来了!”

    象山堡的炮台上,靖难军第二军第三旅训导官吴烽举着望远镜说道。

    在他前方浩荡的淮河上,无数漕船的帆影出现……

    “主公还是太仁义,照我说何必与朝廷划定什么战场,直接就打呗,咱们十万大军沿运河北上,什么扬州淮安统统不过是一鼓而下,那些官军团练再怎么防守也没用,打土豪分田地一出,这些地方老百姓就替咱们解决,如今却非要搞什么君子之战,原本咱们占尽优势却非要让自己落到劣势。”

    旅长秦凯同样举着望远镜不满地说道。

    这是从淮安来的。

    这是孙元化所属的辽东步兵。

    目的是夺取对面泗州城,不过这座就在对岸,不用望远镜都能看见的城池已经是一座空城了。

    不仅仅是泗州城。

    整个划定的交战区全部清空。

    此前双方的战场范围已经划定。

    按照此前杨信与卢象升的谈判,双方限定的战场就是以徐州和凤阳两地为顶点,东起洪泽湖与黄河,西至涡河,一个大致的平行四边形,东西长五百里,南边长三百里,但不得进攻西北点的亳州和东南点的淮安。

    而且这个区域內的人口也已经清空。

    原本就没几个了。

    从潘季驯治河的最初安全期过去之后,黄河的河床重新淤高,万历天启两朝黄河决口了三十多次,几乎每一次都是淹这一带,在这一遍遍的洪水扫荡下土地沙化严重。

    能走的早走了。

    包括泗州.

    之前潘季驯的治河导致了洪泽湖汛期水位高于泗州,泗州城从海拔算已经在洪泽湖水面下。

    当然,它最终还是进了水下。

    这样的环境谁喜欢居住?

    上次洪水之后,又被杨信迁走数万,之后陆陆续续又有不少南下投奔他,剩下的的人口,最终被杨信以战区为理由,来了一场彻底清场,统统迁移南下,一部分送到巢湖周围继续围垦,一部分南下安置在江南各地民兵区,甚至部分干脆直接送到台湾去,至于那些不愿意走的地主们……

    那就随便了。

    他们爱等待天灾降临就等待吧!

    反正这一带是原本历史上灾情最严重的,基本上十室九空。

    至此泗州,灵璧,虹县,宿州,睢宁,五河等六州县人口全部清空,近两万平方公里变成一片无人区,同时也变成非军事区,杨信的部下不得越过淮河,卢象升的部下也不得提前进入这个区域。所以双方开战之后,杨信必须首先渡过淮河,好在这对他来说不是问题,因为临淮关有浮桥,直接走过去就行,但同样卢象升也必须控制泗州。

    因为他得夺取汴河水运。

    他可没有杨信那样的十几万支前民兵用小车运粮。

    他得走水路。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控制泗州然后从淮安运输物资跨过洪泽湖,走汴河运输到宿州,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沿淮河继续西进,在五河转入浍河。

    但是……

    无论他怎么选择,首先得过了盱眙这一关。

    盱眙和泗州就隔着一道淮河,而且是真正就隔着一道淮河,泗州城外就是淮河浮桥,而淮河浮桥的东端就是盱眙城,原本有城墙的,而且沿淮是砖墙,只不过被朱棣拆了。据说是他打的太辛苦,为了避免迁都以后再对南京动手时候麻烦,干脆把这座对南京至关重要的要塞拆了,所以盱眙是有城无墙。但这对于目前的战争技术来说不值一提,盱眙,天长等地民兵俩月就在象山给修起了棱堡,然后把十八斤炮架到了象山堡。

    “不要这么说,咱们的一切都是主公给的,主公要怎样就怎样,咱们要做的就是相信主公。

    毕竟主公是不会错的!”

    吴烽说道。

    “我就是替主公不值,明明有一统天下的实力,何必非要继续供着那朱家天子?就算两人交情好,大不了以后善待一下,给他封个王继续让他荣华富贵!”

    秦凯愤愤不平地说道。

    “主公是不会错的!”

    吴烽拍着他肩膀说道。

    两人都是凤阳庄户,其实靖难军营以上军官,绝大多数是凤阳或者天津的庄户,再有部分昭义民兵,荡寇军系统的也只是杨都督特意提拔而已,但核心还是杨家庄户。两人都是棚民出身,情况类似罗辉,他们对杨信是绝对的忠诚,杨信让他们去死都不带犹豫的,但同样他们对大明皇帝是一点忠心没有的。

    需要的时候就是对着天启开枪他们都不会犹豫的。

    “升起热气球校准!”

    秦凯吼道。

    后面一具系留气球缓缓升起。

    实际上他们已经算是居高临下,盱眙城就是一堆山头组成,过去也是用城墙圈着这些山头,象山是盱眙城的最北端。

    所以任何进攻者面对有城墙时候的这座城市都是很头痛的。

    渡淮就是居高临下的城墙。

    城墙里面就是更居高临下的山,就是攻破城墙也得爬山,不然还是没法真正消灭守军。

    现在的确没有城墙了。

    但变成了棱堡和大炮,正在沿着淮河逆流而上一艘艘漕船,就这样缓缓驶入了十八斤炮的炮口……

    “开炮!”

    秦凯的吼声响起。

    象山堡十六尊重炮同时喷出火焰。

    而就在同时,距离他四里外的淮河上……

    “登岸进攻!”

    举着望远镜的孙元化说道。

    他的望远镜视野中,是迅速被硝烟笼罩的象山堡,而在最前面,两艘漕船正在炮弹的撞击中迅速沉没,不过这本来就是试探的,后续漕船纷纷停下落帆,然后在河水的推动下向后漂流。

    “世事无常啊,想不到竟然要与瀛国公开战了!”

    他身旁的茅元仪感慨道。

    “他终究和咱们不是一路人!”

    孙元化说道。

    “可究竟随对谁错?”

    茅元仪说道。

    “无论谁对谁错,站在我们的位置就只能做我们该做的,剩下的就看谁强谁弱了,我倒是很想看看,瀛国公是否真的不可战胜。”

    孙元化拍了拍他肩膀满怀豪情地说道。

    “幸好我们也是兵强马壮!”

    茅元仪说道。

    他们的确堪称兵强马壮,他们有整整六个步兵军。

    不过不是完全莫里斯式。

    真正莫里斯式战术的,只有天启新组建的那两个军,孙元化从辽东带回来的是孙元化式,辽东步兵自始至终就没玩莫里斯方阵,他们一直都是孙承宗,徐光启,茅元仪和孙元化这些精英们搞出的新式车营。

    只不过更规范化。

    临阵以战车为屏障,中间夹杂大量两斤炮,并且同样使用炮车,这种火炮真得可以说人见人爱,他们的炮管甚至更短,重量降到两百斤,完全可以用战车载着机动。战场上和使用斑鸠铳的步兵战车混编组成盾墙的线列,建奴被这种战术完克,毕竟他们的盾车是不可能顶住三磅炮轰击的……

    哪怕这个三磅炮是短管。

    再说就算能够顶住炮击,前进到弓箭能够攻击的距离也没用。

    因为近距离的盾车还是挡不住斑鸠铳。

    辽东军斑鸠铳可不是减重的,实际上是早期版的重型,因为他们的斑鸠铳一般是放到车上的,这实际上是正版西班牙重火绳枪,现代测试枪口动能高达六千焦,这东西哪是盾车能挡住的。

    当然,明军战车也挡不住。

    但好在建奴没有斑鸠铳,他们只有朝鲜的鸟铳,另外还有从倭国买的铁炮。

    这东西就不行了。

    几百焦而已。

    这就是孙元化式的步兵车营。

    简单点说就是以斑鸠铳和短管三磅炮为核心的战车,旧的弗朗机完全抛弃了,至于重炮他的要重一些,车营的重炮是六斤,也就是九磅,因为在辽东地形足够坚实,而且他们也有足够多的马匹。九磅炮作为重炮压阵,三磅炮和斑鸠铳以战车的盾墙为屏障和目标对轰,后面是冷兵器,长矛加苗刀,还有部分跟杨信学习的斧枪。

    这套战术优势明显,就是重火力,任你穿多厚盔甲,任你盾车多么结实,撞上这个统统都是渣!

    别说人推着的盾车,就是临时竖起一排圆木墙都没用。

    但劣势也明显。

    机动性差,离开水运几乎就不具备远程机动性。

    至于另一个缺陷,也就是成本高这种事情反而不值一提,在孙阁老那里,只要是银子能解决的事情,那都不叫事,一尊两斤炮无非也就是两百斤铁而已,万历年间好的建铁就已经廉价到一分六厘一斤,两百斤才不过三两二钱银子。

    这时候因为钢铁产量暴涨,都已经奔着一分银子一斤了。

    加上人工,一尊两斤短炮才不到十两。

    至于消耗火药更不值一提。

    大明因为硝更容易获得,所以火药产量完全是让欧洲各国仰望的,可怜英国人为了弄点硝,都强行规定撒尿的地方了,倭国也差不多。但大明的硝是硝洞里熬的,按照传教士们说法,这时候大明一个城市过节所放的烟花,估计拿到欧洲都够得上打一场中等规模战争。

    大明可不是欧洲。

    欧洲君主扣扣索索大战一场出动几十尊大炮就很惊人,孙元化一个军就上百尊大炮,要不然这些年轰的建奴欲哭无泪……

    有钱!

    任性!



第五九二章 雷霆之怒
    而就在孙元化登陆淮南,开始进攻盱眙的同一天。

    凤阳。

    皇陵。

    “瀛国公真乃忠臣也!”

    凤阳守备太监刘镇陪着笑脸说道。

    刚刚祭拜完朱五四的杨都督,一脸庄严地站起身。

    “刘公公,你这是何意?”
1...354355356357358...4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