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明海山

    黎太君不禁沉思了片刻,又不得其解。

    她站起身来,朝窗外望去。明月当空,不见一丝云彩,直照得屋内一片清冷。

    “你方才说,在未央宫那里,那个老妇人还种着一片花圃,你可去仔细看过”

    “我派了两个小太监轮流进去看过,一个拿着您交给我的冷心草,去找了一番,果然找到了一模一样的草药。另一个小太监……”

    “发现了什么”

    “什么也没发现,那小太监一回来就开始发烧说胡话,捱到了下半夜就死了。我怕别人知道,故而也没敢让太医来瞧,便叫人丢出宫去草草地埋了。”

    “这老妇人居然还种了如此剧毒的草药!那么圣上寿宴时误食了冷心草之后呢夜里睡得如何”

    “果然是不太踏实,到了这个月,三天倒有两天是要过了四更才能睡着,有时心闷时便会在常青殿外来回踱步,一转悠就是一个时辰。”

    “看来这老妇人的心思果然歹毒……不知道究竟是打的什么算盘,要这样暗害圣上。如此想来,那多子多福草多半也是她交给的太子妃。”

    “那草里会不会掺了毒”

    黎太君摇摇头道:“那倒没有,我细细瞧了,种得还算仔细。只是枝叶太多,她定不知道若枝叶多了,夺了养分,果子便稀疏了,大约是个外行,培植的功夫还不到家。”

    “那就奇了,既是要害圣上睡不好,又想要催太子妃有喜,此人究竟是敌是友”

    黎太君眼中一亮:“你方才说她每隔几日便要子时去给多子多福草浇水,那么下一次浇水是哪一日”

    “便是今日。我本打算今夜亲自去未央宫探一探,看看她究竟是何方神圣,不料忽然听到太子妃到了太师府诊出了喜脉,觉得放心不下,便找了个借口出宫来问问柔公主您,顺便也把打探到的事说与您听。”

    “那事不宜迟,我这就去樟仁宫面见圣上,引着他一同去见见这未央宫里的魑魅魍魉,看看这老妇人如何会有姐姐的金钗,又如何要用毒草暗害圣上!”

    “为何是今日”

    黎太君终于笑了,“因为佐儿已经走了七八日了,算日子,明日便当渡过瀚江,入碧海国。到那时,老爷的暗渡之策也到了第三步,本就是我老婆子去见圣上的时候了。我原打算明日一早去,既然宫中还有这等阴魂不散之人就在圣上与太子妃的侧近,那我也势必得替他们除了这妖孽不可。你说她子时会去浇水,那我便子时去捉鬼!”

    李公公苦笑道:“您若执意今晚入宫,我也不阻拦,我这里有一块令牌,就算宫中各处都下了钥,也依然可以畅通无阻。只是如今才入夜,离午夜子时还有好几个时辰,就算您想要捉鬼,也还需再静待些时刻不是”

    黎太君想了想,复又坐下,道:“也罢,那就再等一等。”

    李公公见厅堂昏暗,转身多点了几枝蜡烛,蓼荫厅顿时明亮了不少。他又亲泡上了一壶茶,奉于桌上。

    黎太君抬眼瞧去,叹道:“你点了蜡

    烛我才瞧见,英哥儿,你这些年着实老了许多。”

    李公公被一声英哥儿唤得心神激荡,“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人唤老奴这个名字了。”

    “一转眼,你我的头发都白透了。有时我会想,倘若没有那一夜,倘若那年父王不来万桦朝贡,咱们是不是就能无忧无虑地在阴牟国过一辈子了。那样的话,父王也不会死不瞑目,姐姐也不会至死都恨着我,你也不至于为了入宫自毁身体……”

    “柔公主……”李公公忽然掩面哭了起来。

    “我知道你心苦,我也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入
    亥时。

    万桦帝都至高的樟仁宫各处,都已是寂静一片。常青殿前树影婆娑,几欲静而风不息。

    今夜当值的太监是李公公吩咐下的小季子。

    他正靠在墙角打算稍稍打个盹,忽然听到殿内传来几步脚步声,忙打起精神站了起来。

    所有的小太监中,他最是聪明伶俐,耳朵也最是好使。所以李公公特意吩咐他值夜,这样圣上有些什么动静,便可立刻上前侍奉。

    常青殿的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踱步踏出来的正是苍梧国的第四代国君温帝李厚琮。

    一袭松泛的长袍,身无一物,只是头上简简单单地挽了一方君子髻。小季子看得不由心中暗叹道:好一位闻名天下的道德仁君,便是夜深人静最松懈的时候,也是如此脱凡的气质,令人钦服。

    温帝瞥见一旁的小季子,微微一笑:“朕有些心闷,想要走一走,你不必跟着。”

    “是。”小季子知趣地退开了。按师父的交代,圣上说不必跟着也还是得跟着,这是规矩,只是得躲在远处莫让圣上瞧见便是。等圣上有事唤了,也不能立刻就出去,那样就会显得自己一直在暗中偷窥,得略待片刻才好。

    此中的分寸把握小季子已经很熟练,连李公公都夸他快出师了。

    温帝慢慢走到那棵祥瑞的铁树前,心中暗叹:父皇,您的托付孩儿终于办到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倘若慕云氏如高祖皇帝在时那般君臣无间,和鸣锵锵,倒也是件美谈。可他慕云氏功高盖主,自恃智冠天下,到了慕云铎时想要覆手翻云,动了弄权的恶念。这事虽不难懂,可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将父皇架空于朝堂之上,又欺我年幼登基,趁势独揽大权。

    正是应了父亲说的那句:只有除去慕云氏,方能将这江山彻底收入李氏的手中,而不用再做他人的儿皇帝。

    温帝从衣袖中慢慢取出两枚细长如指的圆筒,又从筒中各抽出一张纸条,逐字逐句地复看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又仔仔细细地塞回了圆筒,高声呼道:“来人,取鸽鹞来。”

    小季子一听是取鸽鹞,知道要紧,忙迎上来问:“陛下是要取飞往哪里的鸽鹞”

    “一只飞往瀚江渡口的驻军处,一只飞往碧海太液城。”

    “是!”

    不过多时,鸽鹞的笼子已取来搁在殿前松涛亭中的石桌上。

    温帝亲手取出了鸽鹞,又亲手将方才的圆筒分别缚在了鸽鹞的身上,神色郑重地往天上一送。鸽鹞扑楞了几下翅膀,很快消失在天际的一片清冷月色中。

    父皇,且再等一等吧,过了今夜,一切都将尘埃落定。到时候,孩儿定当去榕庆宫进香告祭,还了父皇当年的遗愿。

    “现下是什么时辰了”

    “亥时将过,已近子时。”

    温帝忽觉心中一阵躁闷,这些日子里到了夜间总是这样,也睡不大好。自过了寿辰之后尤其明显,有时自己不由暗忖,果然是岁月不饶人,已到了夜长无眠的年纪了么

    唤过太医们来瞧过几次,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说是忧思过重,须得静心。

    静心……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岂是想静便静得了的,好在这如履薄冰的日子终是要到头了。

    温帝默默地在亭中坐下,并没有要回殿歇息的意思。

    拎着空鸽笼子转身刚离去不久的小季子忽然又出现了。

    “禀圣上,太师府的……黎太君求见。”

    温帝抬眼瞧了一眼小季子,皱眉道:“子时求见她是老糊涂了么”

    “她说……知道圣上心闷难眠,也知道病根儿,特来为圣上排忧解难,好让您安枕无忧。”

    她知道

    温帝心中一奇。

    她一个宫外之人,竟然能在内城门落钥之后入宫求见,还能知道朕的起居之事,果然这皇城之内太师府的耳目不少。朕从幼时就猜到慕云铎在宫中安植了人手,所以从不信任身边任何人。可到底是两下都装成不知道,心照不宣地系着一分和气。如今黎太君明言知晓我难眠之症,是仗着儿子重掌了帅印兵权在握,已无所忌惮了么

    温帝不禁一股怒气上涌。

    好,既然大事已定,朕也没什么情面可留。想来慕云氏的太师府已过百年,算得几世荣华。今夜当倾之时,权当朕亲自来送一送你们!

    “宣!”

    深夜入宫,本是绝无可能的事,但黎太君乃两太师之嫡母,庄顺璟太后之妹,当今圣上的亲姨母,身份显赫。她此时求见,必是大事。

    沿途值夜的掖庭卫、宫女、太监远远望见一老妇精神抖擞地踏入常青殿来,纷纷避让。

    “铛……铛……铛”,只见黎太君身着一品国夫人的公服,如雪的发髻上珠翠炤燿,簪钗俨然。她手中的仙鹤盘云银头杖一声又一声地砸在常青殿前的青玉石地上,在这寂静的夜中分外沉重,入耳几近令人闷觉。

    此时的常青殿早已点起了十六盏八方莲刻丹鹤青铜烛台,将整个宫殿照得华然如昼。温帝也已换了一身锦绣长袍,上绣紫金蟠龙入云图,头戴

    一顶四海游龙真金冠,端坐在殿中央。

     



第一百八十二章 旧人
    “正是,老身今夜前来,是有两件事,这第一件,便是想请圣上移驾未央宫,看一看这魑魅魍魉之人的真面目。”

    “那么这第二件呢”

    “这第二件,是清了这妖孽之后,老身想与圣上细细说清的一件事。这件事……关系到我苍梧国的国运。既然圣上今夜已注定无眠,那老身就恳请圣上,能遂了我这个老太婆的心愿,听一听这几十年来的来龙去脉……”

    黎太君虽是坐着,说完却缓缓低下了头,华发遍生的头上珠翠乱颤,显然是她强抑着心中的激动所致。

    温帝重重吐了一口气。

    不知道老婆子的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但如果未央宫里真有这等居心叵测之人,自然是不容放过的。想到太子妃如今身怀六甲,若身后真的与此人有牵扯,必不能心安,当尽早查明才好。

    “好,那朕便准你所奏。来人,朕要同黎太君一起,去未央宫!”

    夜半,昭华殿中。

    朱芷洁正睡得昏昏沉沉,忽然觉得殿外依稀有人走来。似是一位老妇,却看不清面孔,只是远远地在床前站着。

    “孽缘,孽缘。”那老妇低声叹道。

    “你是谁”

    “孽非因你而起,却因你而终。因果报应,当是如此。”

    朱芷洁心中一惊,怎奈眼皮沉重睁不开,勉强从目缝中瞧去,似是未央宫前的那个老妇人。

    “璟太后……此言何意”

    老妇人摇摇头,转过身去,又幽幽叹道:“终是朕待你太情薄,才使你一意孤行入了虎穴。唉……收之桑榆,失之东隅。朕当初就不该许你嫁去苍梧。”

    朱芷洁一阵惊愕,听口气,分明又是母亲的样子。

    “母皇……母皇怎么会在这里”

    老妇人那张模糊的面孔转了过来探到榻前,似是一脸的关切。

    “纵使昔日的恩怨再多,你如今身上已是有了阴牟国的血脉,老身说什么也会保你周全,往事已矣,就俱做云散了罢。”

    说着,轻轻地抚向朱芷洁的小腹。

    “黎太君怎么是你……你这是要做什么”朱芷洁又惊又怕,本能地伸手去护,不料被老妇人一把抓住,那双老迈干枯的手却如鹰爪一般铮铮有力,箍得朱芷洁不禁高呼起来,“来人啊,快来人!”

    忽然一阵烛光盈于眼前,她使劲睁开眼看,侧近的一个宫女正牢牢地抓着她的手,急呼道:“殿下!殿下且醒一醒,您是梦魇了么”

    朱芷洁再抬头看时,哪里有什么老妇人。她一摸额头,一头的冷汗涔涔,想起方才的噩梦,闷热的夏夜中竟硬生生逼出阵寒意。

    “是什么时辰了”

    “回殿下,子时刚过。”

    朱芷洁定了定神,侧耳听去,似乎听到了什么。

    “我好像听到殿外有许多人的脚步声,出什么事了”

    “奴婢听说是圣驾路过咱们昭华殿。”

    “这个时辰父皇是要去哪里”

    宫女摇了摇头,轻声道:“不知道,奴婢看他们去的方向,似是往太妃们的长宁殿去了。圣上是仁德之主,咱们苍梧国又是百事孝为先,太妃们年事已高,以往太妃们有些什么不适,圣上亲自去探望也是有的。”

    “哦……”朱芷洁同宫女说了这几句话,又喝了一口端来的茶水,已缓和了大半。她吩咐道:“你今夜便守得近些吧,我有些心神不宁,似是要出什么大事……”

    “是。”

    朱芷洁侧身瞧了瞧窗外,只见乌云一片,全然瞧不见月色,树叶被风吹得哗哗作响。

    重延……不知何时才能见到你。

    温帝的帝辇和黎太君的软轿匆匆忙忙地路过了昭华殿,不一会儿就到了近旁不远的百藤青苑,苑西是通往太妃们的长宁殿,苑东则是通往荒废了的未央宫。

    黎太君之前已细问过李公公,知道在墙边的藤蔓丛中藏了一道暗门,于是吩咐侍卫们上前探查,果然发现了一道小门。

    温帝看到小门,对先前黎太君的说辞不由又信了几分。

    “来人,将门打开,朕要进去看看。”

    “是!”立刻有几个掖庭卫上前,清理藤蔓。

    暗门又小又破,与藤蔓相缠甚紧。为首的侍卫四处都摸不到门沿,又寻不到开门的地方,到处都是牵扯不断,只好索性抽出刀来,对着门边砍了几下,将门连藤砍得稀烂

    ,只见门后果真显露出一条隐隐的羊肠小路来。

    “圣上,请容老身走在前面,看看到底是什么妖邪。”黎太君银头杖一驻,不等温帝说话,便吩咐道:“来人,将灯笼打在前面!”

    温帝见黎太君已入门去,也下了帝辇,左拥右簇地跟了进去。

    枯涸的泉眼,扭曲的树干,一路上茂密如森,火光所到之处偶尔惊飞几只蝙蝠,口中嘶嘶作鸣,听得人汗毛倒立。

    温帝与黎太君都已是几十年不曾来过这里,甚至连宫殿所在的方位都不太记得,看到眼前的一切都与昔日里繁花似锦的未央宫没有半分相似,心中皆是一叹,叹这世事
1...6364656667...2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