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任教第十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猩猩石楠

    有一次刚学会折纸,在家精心折了一只千纸鹤准备拿给浩军哥。她举着那只漂亮的粉红色的千纸鹤,一路开开心心的跑到他家。刚一进门,就被莽莽撞撞往出冲的王浩军给撞了一屁股蹲。

    初夏坐在地上发了会呆,看着手里被扯坏的千纸鹤,捂着屁股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梁姨出来赶紧把小初夏抽起来,转身拿着扫帚旮沓追着浩军哥满屋子跑,一路骂着小王八羔子,打的他直跳脚,初夏这才解气。

    临上高中之前,王浩军已经比她高了两头,他初中考进一中的体育特招生。因为经常在篮球队集训,个子又高,肌肉结实,站在一起比初夏大了两套。梁姨自小就很喜欢安静的初夏,一直拿她当女儿待。

    只是初夏中考发挥的不好,上高中后住校,学习又紧,后来也就不怎么去了。最后那次从他家出来的时候,王浩军摸着她的脑袋说:“丫头,因为你我可没少挨打,你是我妈亲闺女,我是她后儿子。”

    “滚”初夏踹他一脚骂道。

    初夏想起他皮皮溜溜的样子不禁抿嘴笑了,郑大夫悄悄地看着闺女,满意的点点头。

    第二天,郑大夫又把睡懒觉的初夏薅起来。

    “干嘛呀您放假,我就不能睡懒觉了啊,菜不是都买完了吗”初夏虽然抱怨着,但还是磨磨蹭蹭的起来了。说归说,还是怕唠叨。

    “你今天收拾一下,你浩军哥说在肯德基等你。他今儿个放假,梁姨昨天说看见你了,商量约着见个面。”

    “啊约我干嘛”

    “你们不是很久没见了么这个春节放假有时间,见个面怎么了”

    “哦,知道了。”

    初夏收拾了一下,套上大衣,拿起背包出了门。肯德基离家很近,走路不过十分钟就到了。临近春节,里面小孩子特别多,她找了个靠墙角的位置坐下来等。她有点烦这种被人安排的应酬,上班的时候总是和人打交道,弄得自己假期只想宅在家里图个清静。正托着腮发呆,对面坐下一个人。她定睛一看,还是记忆中那个又黑又壮的身影。

    “丫头咋还这么丑啊”

    “滚!”还是记忆中的味道,两人对视着笑了,陌生感迅速散去,距离一下子又拉近了。

    没到饭点,王浩军点了一些喝的,两人慢慢聊起小时候的事情,气氛融洽。

    正说到高兴的地方,浩军身后传来一个好听的女声:“王浩军,背着我真相亲来了你不是说和李东打球去了”一个个子高挑、精致淡妆、高梳马尾的女孩双手插在胸前,斜着眼睛愤愤的看着王浩军。初夏有些惊愕,还有些好笑。

    “别别,媛媛,这是我一起长大的发小,初夏。”王浩军蹭的一下站起来,搂着女孩的腰低声哄到。

    “你好,我和浩军哥小时候是邻居,也是好久没见了,今儿碰巧遇上了,就聊两句。”初夏大大方方的站起来,笑着说:“浩军哥,没事我先走了,以后有机会再聊啊!”

    “好,拜拜。”王浩军松口气,感激的看着她。

    初夏走出肯德基的时候已经憋笑的不行,估计梁姨连自己这宝贝儿子谈没谈女朋友都不知道吧她看了看自己的帆布背包,再想想刚才那个拿着coach的女孩子,心里想着‘从小两个人的审美观就不一样,怎么可能来的了电’翻了翻白眼回家了。

    郑大夫知道了之后,整个寒假没敢再烦她,毕竟是梁姨主动,结果她儿子翻了盘。郑大夫多少还是有气,对闺女就有些愧疚感,不敢再提相亲的茬了。

    初夏嘛,则乐得自在,终于清静啦!




第34章 新年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任教第十年 ”查找最新章节!

    比起本地人放假即可回家,一附中家在外省的年轻老师们却颇费了一番波折。

    每个外省毕业生都知道春运前的火车票有多难抢,所以当听到工会主席通知会给大家买票的时候惊喜异常。只是都过了元旦了,还没见动静,很多人都坐不住了,有不放心的去问,主席这边还信誓旦旦的保证一定给大家解决回家的票。

    大家也只能耐住了性子等着,果不其然,临放假的前一天,学校通知只买到了不到一半人的票。给的回复是,人太多了,实在没办法全部抢到。

    通知是在全校大会结束后下发的,所有人把行李都收拾好了,只等着拿着车票上路了。校长怕大家情绪激动,特地给全体东北老师开会做了解释说明。工会主席被没有票的大学毕业生们围堵的满头大汗,脸憋得通红。

    从7月报道到转年1月,这些新毕业生们大半年没有回家了,归心似箭,不怪此时极度失落。段海娜坐在苏醒边上,一边低声抱怨着一边急的要掉眼泪。苏醒拍拍她,低声说:“实在不行咱们自己开车回去,慢点开,怎么两天也回去了。”年前,苏醒爸爸给他汇过一笔钱,嘱咐其买了一辆现代,不过还没有过磨合期。

    张校长看着台下激动的众人,清了清嗓子,发话了:“大家别着急,不管想什么办法,我保证一定将大家平平安安的送回家。”说完,他站起来,巡视了一圈叹口气转身出了门。

    第二天,院内停了一辆大巴,再加上学校的一辆iveco及桑塔纳。冬日一早的寒风有些刺骨,张校长站在校门口,常年一丝不苟的头发今早却显出一些凌乱。他看着工会主席一个个核对这些年轻人的地址,分别送上不同的车辆。

    张校长背着手等候,直等到所有车辆安稳开出学校。工会主席擦着额头的汗小跑着过来汇报情况,他默默的听着。末了,叮嘱一句:“盯着所有人到家电话告知,务必全部安全送到,都统计完了告诉我。”他说完沉吟了一下,还是加了一句:“明年就不要由学校出面统一购票了。”

    工会主席连连点头应是,看着校长的背影,低声嘟囔道:“七八十人能抢到一半就不错了,谁tnd想得到。”

    大巴上,苏醒和段海娜睡了醒、醒了睡。前半段还好,临到盘锦的时候因之前下雪,高速上有些地段结了冰,车开的很慢。司机一直谨记校长的话,安全第一,无论这些年轻人多么归心似箭,也是宁肯慢慢走的。

    车内暖气很足,段海娜靠在苏醒的肩膀上,看着窗外一片片光秃秃的土地缓缓倒退。苏醒摸摸她的头发说道:“快了,应该走了一半路了。你饿不饿要不吃点东西”

    “不要,这会不饿,一会到服务区泡个面吧,想喝点热乎的汤。”海娜抱紧男友的胳膊懒洋洋的说。

    “好,那听会歌吧”

    “嗯。”

    关敏坐在两人后面的座位上,听着两人亲密无间的对话,心里有些酸楚。临走前,她问安磊能否跟着一起回家看看。安磊想也没想就拒绝了,当然她也理解,安磊家只有这一个独子,不管怎么,是不可能同意他过年到自己家去的。只是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就想问问,两人确立关系这一个月,正是感情最浓的时候,实在不想分开,尤其是……她多少也有些不放心离开。

    天渐渐黑了下来,大巴车安静的奔驰在京哈高速上,载着这一群辛苦了大半年的年轻人归乡。

    大年三十的晚上,初夏吃饱喝足,靠在沙发上跟着看联欢晚会。手机不停的响动,一条接一条的拜年短信进来,郑大夫好奇的看看她。初夏头没抬,一句话打消了她的蠢蠢欲动:“我学生发的。”139中文

    郑大夫撇撇嘴,翻了翻眼皮没说话。

    初夏一条条的回:“谢谢,也祝你全家新年快乐,好好学习,新年更上一层楼!”她猜手机对面的表情也应该跟郑大夫一样,翻着白眼暗骂这个老师祝福短信都离不开学习,想着想着咧嘴乐了。

    临近12点,张岩拿起手机输了几行字又删去,反复了几次,还是拿不定主意,索性放下手机摊在沙发上无聊的调台。王韶华还在厨房忙碌,多年的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过12点每个人都要吃面条,寓意长寿的意思。晚饭很丰盛,张岩一点都不饿,不能打游戏,必须一家人一起守岁,吃面条。他忽然觉得有些讽刺,这是那个男人在家的时候一直保持的习惯,现在妈妈还在坚持,坚持给谁看呢早就不是一家了不是。

    他歪头听听厨房的动静,复又躺下,心里没来由的一阵烦躁。窗外开始响起稀稀拉拉的炮声,午夜就要临近了。

    张岩终于还是拿起手机,输了几个字,按了发送键。

    12点,电视里欢歌笑语。窗外腾起大片大片的烟火,初夏一脸兴奋的贴在床边看,偶尔回头对盛面条的郑大夫嚷到:“今年新鲜,还有足印的烟花呢快来看!”

    戊子鼠年过去,己丑牛年来到。初夏拿起手机,发现又有几条信息进来,一条条翻开,一一回复。

    叮,短信进来。张岩拿起手机,看到自己刚发的短信被回复了,微微翘起了嘴角,心情终于好了一些。

    “初姐,祝你新的一年万事顺心!弟:张岩。”

    “谢谢弟,好好学习,新学期咱们一起加油!”

    那个在他停课时发送坚持短信的号码原来就是班主,张岩想着这一学期的事情,对自己一直给她找麻烦心里终有些愧疚。但是班主从没有计较过,好吧!新的一年,大家一起努力。

    妈妈盛来一碗面条,盯着绿油油的油菜。张岩看着冒着热气的面条,想起了一年前生日那碗没加盐的,低头吃了起来。

    初夏则一边捂着肚子一边叫:“不行,真吃不下去了,不要吃,再吃成猪了,您更找不到姑爷了。”

    王韶华笑眯眯的看着吃的倍儿香的儿子,郑大夫则翻着白眼骂着自己的倒霉闺女。

    苏醒、段海娜、关敏……早就已经到家,此时一大家子的人都聚在一起,开心的迎接新的一年。

    窗外,不知何时飘起了雪花,那雪花映衬在各家各户透出的柔和灯光中越发的晶莹剔透。



第35章 新学期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任教第十年 ”查找最新章节!

    美好的假期总是短暂的,正月十九老师先开学。惯例各种会议,教学、德育、学期计划等等忙了两天,学生正式于二十三返校。

    新的一年,新的学期,每个人都有新的期盼,最大的心愿便是重定目标,重新开始,只是你能坚持多久呢

    初夏新学期目标是把12班带好,争取再有些进步。

    关敏最大的心愿就是暑假的时候可以把安磊带回家,见了父母总归心里踏实。

    苏醒踌躇着可以在管理方面更进一步,他不心甘于只做配角,舞台一定要够大,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抱负。

    张岩则没有目标,他对同学们开学初的积极嗤之以鼻,未来对他来说太过遥远,能好好活着就不错了,想那么多干嘛

    校园相对社会相对简单与纯粹,可在高考的压力下老师和学生们一样被各种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据束缚着。04年开始的新课改是中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不是单一层面的改革,而是整个系统的改革。无论是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还是从课程内容到课程评价,与以往的七次课程改革相比,都凸显出它的特点来:即核心目标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北京是07年进入的第八次新课改,学生们已经不是在用最早32开版本,改成了16开版本教材,全部为大本,大多学科基本上一年为一本,因此第二学期大多不用发新教材了。对于基层老师来说,似乎只有教材省了不少的事。其实改革的意义何在很多人奉行着只要高考不变,则万事一概不变,老师坚持将知识拼命往学生脑子里灌,学生坚持两条万金油,即听话和记忆!

    廖萍回家一个寒假也没歇着,慢慢把初夏看不起东北人的话传了出去。开学伊始,很多人对初夏就开始抱有了敌意。

    学生返校当天中午,忙过十二点,初夏才从回到办公室,见老张还在看剧,张嘴问道:“你吃饭了吗去食堂啊”

    老张抬头看了看她,小声挤出一句:“不去了,我一会出去吃。”

    “也好,那我也出去吃,走啊!”

    “那个,我不出去了,我一会回宿舍。”

    初夏愣了一下,看着今天格外奇怪的老张,心想:“这是怎么了”见老张一直没反应,她也不说话了,拿起钥匙准备去食堂打饭。

    “等一下”,临出门却又被老张叫住。

    初夏回过头疑惑的看着她,老张皱着眉头又迟疑了,良久,站起看着初夏像是下定多大决心一样说道:“你知不知道大家都怎么说你”

    “什么”

    “说你看不起东北人,总说我们是外来的,又土又没素质之类的。”

    初夏脑海里回想起放寒假前水房里的对话,她默默地走回座位,看住老张,一字一字地说:“你信吗”

    “你别管我信不信,现在说的人太多了。”老张有点着急。

    “谢谢你,我知道这些事,其实放假前就已经开始有人传了。”初夏停顿一下,想着措辞,又继续到:“你从什么时候知道的是不是放假或者开学”

    “我是开学知道的,但是放假的时候很多人就开始说了。”137

    “你看,如果我真看不起东北人,那应该从去年一开学就开始传才对,为什么是从期末考完试才开始有这些话除了你,这个寒假我还会和谁联系咱们坐对桌半年多了,我平时什么样,别人不清楚,你不清楚吗”

    “我其实就是信你,所以才告诉你的。可是谁会传这些闲话呢”老张的表情明显放松了。

    “我不知道,我平时很注意和大家的关系了,也从没和谁发生过争执。”初夏也有些头疼。

    “其实,还有些话传出来,就是说你和关敏争安磊,结果安磊没看上你,你气急败坏才这么说的。”

    “我争安磊是,他是来找过我几次,可是我们什么都没说过。”初夏涨红了脸,这个锅她可不背。

    “哎会不会是关敏传出来的”老张迟疑道。

    “不应该啊,他们都好上了,和我有什么关系”初夏将饭盆狠狠地仍在桌子上,“咣当”一声吓了老张一跳。

    此时,关敏气急败坏地对着坐在她对面的廖萍大发脾气:“不是说传她看不起咱东北人吗怎么传成我和她正安磊的事了你什么意思”

    廖萍翘着二郎腿靠在椅背上,一边剪着指甲一边满不在意地说道:“你也没说只传看不起东北人啊,再说你们那点事谁不知道啊早传遍了,多大点儿事啊!至于生气么”

    “我告诉你廖萍,以后有事别再来找我。”关敏站起咣的一声甩上门走了。

    “切,当自己香饽饽呢,以为谁都得围着你转啊!德性!”廖萍冲着门不屑地说。

    2月的天气还十分寒冷,初夏走在校园里,穿着羽绒服似乎也挡不住袭来的寒气,她哈哈手,快步走进了教学楼。晚饭过后,还有三节自习需要班主任全程跟班,她打算给班干部开个会,对新学期的班级规划等做下调整。

    下了二晚,德育处通知班主任跟住宿生到宿舍区进行统一检查。关敏这时却急匆匆地往办公楼赶,10分钟之前接到安磊让她过去的信息。

    关敏有些心慌,她不知道是不是廖萍传的话到了安磊耳朵里。办公楼里静悄悄的,老师们要么早就回家要么回了宿舍,空荡荡的楼道里只有她一人的高跟鞋声音回响。
1...1314151617...1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