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临高启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吹牛者
小武咧嘴笑了下,道:“也是。”
小武站起,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扶了一下徐桐的肩膀,说道:“杨处对你不错。我这就送你回去”
“不急,”徐桐问道,“这里是哪里?”
“这里是番禺县境内的草河。”
“草河?!”
徐桐意识到自己的“暗记路程之术”出了极大的纰漏。原本以为这里距离广州很近,没想到居然到了这么远的地方!
再一想,对方把自己蒙住了双眼,又安置在船篷内,他其实是完全失去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这个地方不好找吧。”
“非常不好找。”小武笑道,“没有疍家出身的兄弟当向导,我们还在这里兜圈子呢!”
看他表情失落,小武安慰道,“您老就别心事重重了,既然知道这里是他们的老巢,回去请特侦队的空侦队的出来搜索,不管藏得多深,一样找出来。”
“不必了,就算找到了,也早就是人去楼空。他们没那么傻。”徐桐觉得极度的疲惫再次袭来,“伱帮我找一副担架来,我快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徐桐已经回到了广州城里的局里。不但伤口重新包扎过,连身上的衣服都换过了。自己睡得有多死啊。
他摸出枕边的手表。已经是早晨五点了。他睡得时间可不短了。此刻他的大脑如水洗一般的清醒,昨天发生的一切,他几乎每一分钟都记得。徐桐知道这种记忆是暂时的,他得抓紧时间赶紧把报告写出来。特别是在会盟现场看到的一切。
简单的盥洗一番之后,他打了铃,把门外的值班警卫叫了进来:
“给我打一份早餐,还有一杯浓茶。都送到办公室去。”
随后他来到办公室,拉开窗帘,借着晨光开始撰写自己的行动报告。
回忆整个过程,他觉得自己没有失误的地方,为什么薛图会突然起了杀心?他感觉的出来,搏击结束之后薛图对自己并无杀心,但是散会之后却马上遭到了追杀--而且这种追杀是事先就预备好了的。
莫非他们早就知道自己是卧底么?徐桐的思绪有些乱了。他没有再深究下去。他想起一直站在薛图身边的老道士很可能就是情报中多次被提及到的“木石道人”。这个木石道人十分神秘,从巫蛊案开始就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但是始终没有摸到他的边。
不过,从这次的行事看,这些明国的地下势力正在前所未有的聚集起来,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掀起一阵狂暴的反扑。
反扑必然是失败的,这点徐桐深信不疑。但是反扑造成的烽火又将使无数无辜百姓家破人亡
两天后的夜晚,广州城内政保局外的一处粥摊前,杨草一个人静静的坐在桌前,这里是很多值夜班的政保局员工吃夜宵的地方,桌上带玻璃罩的油灯昏暗的火光不安分的跳动着,照亮眼前几尺的范围,一个身影来到杨草身旁,徐桐的声音自背后响起:“又加班?”
杨草“嗯”了一声,道:“没多休几天?”
徐桐道:“用不着,明天要跟午主任汇报,我再整理下报告。”
杨草沉默片刻,说:“当时你不知道支援何时会到,你应该除掉李百倾,自己脱身。”
徐桐道:“一个忠诚于元老院的生命不该被这样剥夺,不能只看结果,不问手段。”
杨草道:“我们只需要理性,不需要感性。”
徐桐道:“这也许就是元老们常说的人性吧。”
杨草道:“你的选择可能带来灾难,你和李百倾如果落入敌手,后果不堪设想。”
徐桐道:“我不会活着被俘。”
杨草轻吁一口气,道:“我不相信人性,包括我自己,因为人性经不起考验。我会将这一段写入报告的”
徐桐不再回答,转身准备离去,走出两步又停了下来,犹豫了一下,说道:“这次,谢谢你。”说完不再回头,大步离去。
杨草轻轻搅拌了一下眼前那碗冒着热气的白粥,用木勺送入口中,滚烫的热粥顺喉咙滑下,温暖着杨草冰凉的身体和寒冷的灵魂。
许久,杨草才低声自语道:“不用谢。”
赵慢熊轻轻的用手按压着太阳穴,缓解着自己紧张的神经,午木坐在办公桌对面的真皮长沙发上默默地看着本次行动的报告,屋角紫珍斋定制的檀木座钟的指针发着蹦蹦蹦单调的跳动声,如同催眠的摆锤,让人不自觉的产生睡意。
许久,午木才抬起头,将手中的两份报告丢在茶几上。
办公室内出现了短暂的静默,片刻后,赵慢熊抬起头,问道:“怎么样?”
午木反问道:“什么怎么样?”
赵慢熊指了指报告,午木道:“从侦查的角度说,失败,彻头彻尾的失败,潜伏人员暴露,民间线人暴露,发生激烈武力冲突,造成大量人员杀伤,虽然是敌人的。这是个人英雄主义吗?徐桐真以为他是健次郎吗?”





临高启明 第一百一十节 焚楼(二十五)
赵慢熊轻吐一口气,道:“不尽然,这次行动至少我们有限的分裂了敌人的联合,为我们安插派遣人员争取摇摆对象提供了机会,获取了敌对组织直接领导者和骨干组织的资料, 初步看清了梁存厚所谓武底的真面目.而且,我们没有损失,有成果就不是一次失败,至少行动开始我们的目的也不过是获取敌方的直接情报。我们要允许他们犯错,成熟需要过程。”
午木摇了摇头,轻叹一声道:“太落后了, 在这个落后的时代, 我们自己都开始退化了。”
赵慢熊笑了笑:“进化论的一个主要理论是‘适者生存’。所以丧失某些能力并不见得是‘退化’,反倒是某种适应环境的‘进化’。”
午木没有再扯这个问题:“杨草的报告已经送了上来。她似乎对徐桐的行动有异议, 我也认为似乎有些过于感情用事了,关键时刻不够果断。”
“报告我已经看了。”赵慢熊说:“她个人的判断当然有她的理由。不过就我来看:当时的情况下没有最优解,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做出的决定可能都会不同。我们既然派他们去执行任务,就要相信他们的选择,在规则框架内维护他们的决定。”
午木道:“他们很不一样。”
赵慢熊道:“每個人都是独有的个体,我为我们的体系中有这样的人感到高兴。我们的组织现阶段处于一个过渡期。我们现在处于一个非常时期,不得不使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性决定的。但是,这种特殊性不能自始至终,也不能无所不用。你记得我和你们讲过的斯塔西的历史吗?”
“记得。”
“斯塔西最后真得做到了‘无所不能’,但是却它没有能保卫住政权--而这才是它存在的理由。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训:本末不能倒置。”赵曼熊点燃了一支雪茄,“我们的统治区在扩大,大约不用二十年, 元老院就会建立起一个真正的国家了。‘治大国如烹小鲜’, 无所不用其极并不适合我们, 徐桐的表现或许按照杨草的标准‘不够果断’,但是我个人很欣赏他。”
午木说道:“从底层建设防微杜渐?”
赵慢熊赞同的点点头道:“刘富卿是旧时代的代表, 好用但没有潜力, 也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变迁;杨草是我们亲手锻造的利剑,全盘接受我们的执政理念,无比忠诚,锐利无匹;徐桐是剑鞘,用来收纳锋芒,避免剑走偏锋。亚瑟王拔出石中剑,梅林告诫他剑鞘的价值是剑身的十倍,但亚瑟王终归遗失了自己的剑鞘,不知藏锋,难得始终。”
说到这赵慢熊缓缓张开五指,道:“所以,小孩子才做选择题。”说完他五指猛地一收,紧紧的攥在了一起。
这算是很知心的话了,午木没有接他的话,说道:“综合各方面的情报看,敌人很可能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力量整合,接下来很可能会发动一起全面的反扑。只是我们现在不清楚这种反扑是仅仅是两广地区,还是会得到外部力量的支援。”
“如果我是大明皇帝或者督师, 我自然倾向于在大军开始反攻之前,内部力量来一次中心开花。这也是最优解。不过,就对外情报局提供的相关情报看,明国朝廷有没有这样的能力是存疑的。”
“单论朝野震动的话,我们这样陷两省的巨寇这么也比流寇和野猪皮强吧。”
“话是没错。”赵曼熊说,“我们攻陷两广,十八省去二,对朝野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巨大震动。但是对明国朝廷来说,就在五环外溜达的满清显然威胁却更大。”
缺少有效通讯手段的中古社会,只要攻陷首都,就会造成极大的震动和权力真空。中央朝廷会不惜一切代价来保卫首都。袁崇焕之死很大程度也是因为他没能做到“拒敌于国门之外”,让八旗骑兵出现在京师城墙下。
对于“天子守国门”的大明来说,失陷几千里之外的两广和就在几百里之外游荡的满清完全是两个概念:一个远在天边,一个却是迫在眉睫。
这也就造成了明廷虽然对失陷两广“震动”,但是实际上却一直是“议而未决”。明廷此时虽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是辽东重兵集团不能调用,中原仅存的几个机动兵团又要对付流寇,捉襟见肘。
“虽说如此,”赵曼熊说,“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对外情报局综合判断明廷有可能会在今年年末发起一场反攻--具体规模不详。”
“这么说”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些反对势力现在突然又活跃起来了。”赵慢熊低沉的说道:“一方面,他们要抓住这反攻的机会,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多少时间了。我们战略调整的步伐正在加快,部分剿匪部队的部署已经开始进行调整,对基层的改造也已经展开,各地的武装工作队开始组建。但元老院的政策在这是拖了后腿的,像土地问题等现在还没有梳理,民间缙绅掌握很大话语权。我们内部的意见分歧太大了。
解下里的话他没有讲,但是午木知道,归根到底是元老院的“新政“并没有足够的利益输出。从这点来说,老百姓固然不会来“造反”,可也不会“赢粮景从”。
仅仅打造一个“太平岁月”是不够的,还得有足够的“利益”--不论是现实的还是虚构的。
“所以嘛,我们来他们不会反抗,可是有人如果煽动裹挟他们造反也不难。毕竟百姓们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传统王朝和统治秩序有着迷信般的盲从。改朝换代没几年,大明的余威还在。”
“可是政策上的调整和实施,不是一蹴而就”
“需要时间,需要时间,”赵曼熊闭起了眼睛,“你先去吧。案子结案之前就不必再来向我汇报了--我现在要考虑其他问题。”
“是,那您要回临高去吗?”
“我要在这里待上一段时间。”赵曼熊说,“临高已经是过去时了”
午木推门出去了,赵慢熊缓缓的靠坐在真皮办公椅上,阳光漫撒在他面前的办公桌上,带着丝丝暖意,他突然很想去触摸它,可当他伸出手去,阳光却偏移了一下,依旧将他留在暗中,似乎在刻意的躲避,赵慢熊苦笑了一下,向后一靠,闭上了双眼,阳光的对面,只有临高之影。
午木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杨草已等待多时,开始向他汇报最近的工作。
最要紧的,除了梁存厚的案子,还有就是民政部门新近搞得“基干培训班”。这个培训班虽然是民政部门牵头,但是政治保卫局也在培训组织之中,一方面是甄别“可疑对象”,另一方面是对基干进行必要的“安全工作培训”。
这批人中很多人都是文盲,培训工作不用说非常艰巨,不过事情总要有个开始。
如果说迄今为止他们的干部培训和安插重要是集中在城镇,那么接下来就是要深入农村地区。
“就目前的情报看,目前宗族势力不强的地区,都有会道门泛滥的倾向,产生了很多民事和刑事上的纠纷。”
“有关取缔会道门的法条颁布了吗?”
“已经颁布,国家警察正在赶制相关布告”
“等报纸出来,你就把除了‘白色名单’之外的所有相关材料转给九课。”午木说,“我们的人只管搜集情报,具体的取缔行动由警察和国民军去执行。”午木说:“这方面我不是太了解,各类会匪道门多如牛毛,包括天兵道神会我也是上次听你们汇报时才重点关注,有专门负责与这种人接触的小组?”
“我们有一个小组专门负责会道门的侦察工作。但前段时间有一名情报员失联了,他负责的工作范围就包括对薛图的策反、很可能已经殉职,策反应该失败。再结合前段时间匪情通报公文的泄密事件,这次薛图对地下力量整合完成后应该会有一次大的行动,和平交涉失败后,必然伴随着武装斗争。不过,我们的主要敌人并不是会道门--在两广他们的势力是最弱小的。远不如宗族和缙绅地主们。”
“明国很可能将会组织一次大的反扑。这些人也得防着缙绅们的工作怎么样了?”
“全都按照计划推进着。”
杨草说:“他们会积蓄力量等待策应和后方暴动?”
“我看,他们等不及了。梁存厚的武底有着敏锐的嗅觉,他们像风箱中的老鼠,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压力,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近期肯定会加紧整合。你尽快安插情报人员进去,必要时可以动用管制物资。我们需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尽快获取他们的运动方向、藏身地点、行动方案和时间,同时要加强和军队的信息沟通,这样规模的行动不是我们所能应付的。”午木说。




临高启明 第一百一十一节 朝议
杨草问道:“城内需不需要进行收网?”
午木道:“暂时不动,会匪流动性很强,在追杀徐桐失败后,铁梁寺早已人去山空,城内现在是一步死棋, 与城外没有互动,现在敌暗我明,消息来源较为单一,我们需要尽可能的扩展情报来源,留着这钓饵就可能钓上鱼来,他们早晚会联络梁存厚, 何况打梁家, 其他家要不要打?打掉城外的爪牙,城内不过是板上鱼肉, 如果菜肴可以更丰盛,我不介意晚饭迟开一会。”
京师,紫禁城
乾清宫,内庭最大的殿宇,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灰白的光影自宝座后的窗格映入,斑驳的洒落在殿内,宝座阶台上的紫铜香炉散发着袅袅幽烟,雾雾曈曈,将一切都笼罩在一层暮霭之中。
崇祯犹豫了一下,自面前的御案上拾取了一份奏本,熊文灿的奏本自文书房转来已经有些时候了,广东失陷, 让崇祯有些愕然, 髡贼, 或者说澳洲人,昨天还是案头琉璃瓶中的醇酒, 现在却成了一个摆在帝国案头需要面对的难题。
御案上的香茗早已冷透,朱笔的笔尖也已干涸,崇祯忽的自御座上立起,背对金漆屏风默立半晌,猛然将手中的奏本啪的一声甩向阶下,奏本在空中舒展开来,像只翩然的蝴蝶,倏的一飘,无力的跌落在殿前的金砖上。
崇祯烦躁的在御案前快步的踱着,突然高声道:“熊文灿误国!战东虏无力!平流贼无方!现如今连御海寇也不得!朕御极之初便一意振作,近君子退小人,裁撤镇守中官,任用东林,寄予腹心,委以干城,诸人入朝,却只知争意见之异同, 争权夺势,结党营私,如此换来什么?兵败饷绌, 东虏敌薄都城之下,与朕隔墙而峙!现下又失广东,都是谁人致的?文武诸臣工,朕未尝不加信用,可又有谁当真打起精神实心做事?熊文灿事前大言炎炎,事后委过饰非,抚不就,战不胜,朕一再容让,只盼其戴罪复土,却只是加倍糜烂,一败再败,辜恩溺职,现下倒有脸来求兵,熊文灿无能!广东诸人当诛!”话毕,崇祯的苍白的面庞泛起一片异常的潮红,粗重的喘息声在殿内呼呼的回响,空旷的殿宇内却没人回应他的质问。
王承恩无声的走下阶台,躬身跪倒,低声道:“陛下身系社稷,万望保重圣体”。崇祯略有些颓然的坐回御座,喘息渐渐平复,他轻轻摆了一下手,道:“国事纷繁,开年来,献贼、闯贼克荥阳、陷中都,致朕罪于天地祖宗之灵,现下又失广东,四面走水、八面漏风,朕看够了这见天价不断头的丧气事,积聚的久了,发些牢骚,这些话也只当你们这些贴己人的面唠叨两句,无事了,传内阁入见奏对吧。”他喃喃的说着,似是在对王承恩言说,目光却一直怔怔看向窗外,眼神疲倦而迷离。
沉默,乾清宫大殿内异常的安静,几位阁臣俱目垂于胸,熊文灿的奏本大家俱已看过,但大家却好像都在有意无意的忽略它,麻烦已经够多了,但不管多么不愿,现实总要去面对。
崇祯道:“髡贼叩海,广东失陷日久,前番熊文灿奏本俱已付内阁票拟、交部复议,如今熊某又上书求援,诸卿可议出个对策?温卿,尔既为首辅,便由你陈说吧。”
温体仁从容的进前,揖礼,对他来说,一切都已熟悉,现实接二连三的打击着这个尚气性刚的青年君主脆弱的自尊,亲藩的经历并没有为他积累帝王的底蕴,面对复杂的政局他显得急躁而失措,大明这个草棚,没有几人真的去支撑扶持,大多只会趁乱从中抠取一块泥巴或拽走一把茅草,任由它在风雨中愈加飘摇。
年轻的帝王不再信任在野君子,也不再信任在职大臣,没有人可以带给他安全感,重新信用中官厂臣对廷臣来说是一个并不友好的风向标,对温体仁而言,却未尝不是個好消息,孤君孤臣,必然信用相倚,孤臣还是独夫?不重要,权利才是真实的巅峰。
温体仁朗声道:“陛下,于髡贼,内阁与兵部多有会议,然髡贼为海外来客,又地处琼州偏僻,于其情事所知甚少,观熊文灿呈文,髡人虽诈称前宋遗族,但其皆髡发短褐,观其衣冠、礼制、历法、制器、铳炮却多与海外红夷相类,其人多为北音,应为流落异乡与红夷比邻之海寇,绝非我中华正裔。其占据临高,数载与广府私相互市,至今日方始发难纵掠,虽凶丑狂悖,但亦可知髡贼胸无大志,否则既兵甲精利又何苦自囚于临高?熊文灿称广府失陷实是髡贼因乘便利,煽动奸邪,裹带刁民,数年埋伏暗间,方能诈城而下。观其历次战法,显是长于舟师水战,琼州之败在于半渡而击,我朝尽失舟船,至数万大军坐困琼崖绝地,无援无粮,方至此败。此次攻略广东,先败我水师,后倚仗船炮,以炮击岸,再夺虎门。至羚羊峡、肇庆,亦是如此,以舟师为锋,步军俯从,始有步战,然水师既败,步军独木难支,再退梧州。梧州髡贼又施故技,以船载将军炮轰城,逼迫百姓生民填壕蚁附,又有奸民应和,致使军城陷落,城破后髡贼纵火焚城,三日不封刀,以杀戮为乐,以劫掠为心,尸横弊野,首级如山,惨烈不可名状。熊文灿率兵与髡贼战于城外榜山,四面当敌,九拒髡锋,然大势难挽,至此率兵退入广西。由此可知髡贼行军,兵不离舟,陆不离水,进兵只顺河道而行,髡人素来以铳炮犀利闻名,其铳炮火器当不下于弗朗机人,又闻髡人非但水战精强,陆战亦是骁勇,想来士卒尽皆战技纯熟,此可比类当年倭寇,汪直之流昔日占据倭国一隅,屡叩海边,为祸亦甚烈,至戚少保出,创鸳鸯阵、三才阵,倭寇虽刀法犀利,然戚少保以兵阵挫其冲突之势,齐进并出,每战皆胜,无往而不利,则倭患立平。故而我等思来,髡贼从不与我列阵而战,显是长于水战独斗,不长于阵列,故而每每扬己之长避己之短,髡贼虽寇焰猖炽,到底不过是些盗匪乌合,亦不曾听闻髡人善习弓马,现其顿兵梧州难得寸进,只与熊某遥遥相峙,显其已是师老兵疲之势,已无进取之心,终归不过是疥癣之疾。只需一支强兵为干,以经制之师邀战于野,迫其决战,树正正之旗,列堂堂之阵,以步军为正,以马军为奇,云聚风散,变化离合,破其元凶家丁,则其裹挟民丁必然星散,破之应是不难。若能调浙兵助剿,则髡患必解。”
崇祯低头认真听着,待其言罢,说道:“打仗,打的无非是兵马、钱粮、物料,温卿所言,饷从何来?”
温体仁略一思索,道:“臣等合议,现今无出钱处,唯有再次加派,可加征粤饷,粤饷分两项,一为均输,即派粮入亩,每亩田地加征粤饷粮米六合,以米一石折银八钱计,约可筹银一百八十万两。二为溢地,自万历朝清丈田亩以来,册录多有不清,致使许多田亩未曾计入征缴,现国事艰难,对此等田地核清后一体加征,如此,又可多出几十万两,两项合计至少也可多征两百一十万两左右,征期一年,髡患宁则粤饷止,盐课银、生员优免银亦可稍加,如此当可敷其用。”
崇祯轻叹一声,道:“崇祯三年加派新饷,如此连年加派,民力不得稍作喘息,此为竭泽而渔之策。”
温体仁默然片刻道:“陛下体恤民意,可军报急如风火,片刻耽误不得,卢象升、洪承畴等督师转战千里,粮饷催逼甚急,如今摧锋拔旗,正当紧要,还需将士奋进,万不可功亏一篑,唯有天下平定之时,再轮免粮赋,与民休息。”
说到此,温体仁稍顿了一下,接着道:“髡患乃是小事,现下流贼肆虐,流祸数省,乃肘腋之患,陛下还应以此为主。”
崇祯道:“熊文灿当如何处置?”
温体仁道:“可允其负罪降级暂署其职,熊文灿虽丧师失地,但现下实无通晓髡务、知晓髡情之人,临阵换帅,怕军心动摇,不明底细,反倒失了眼下好不容易形成的局面,熊某屡挫兵锋,但屡败屡战,肯甘冒矢石,又能奋勇当先,现下又希图振作,联络广东忠勇义民,不日便要揭竿举义,其人奏本中奏请给予便宜行事之权,以褒奖忠义。臣等议后,觉着可允其所请。”
崇祯听到此,轻轻点了下头,轻轻出一口气道:“允,征髡谁可为督师?”
温体仁道:“洪承畴、卢象升等皆为帅臣,然征剿流贼须弥不可稍离,还请圣心独裁。”
1...10831084108510861087...11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