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临高启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吹牛者
但是明面上他还得拉着徐光启家的大旗。所以他提出一个方案:双方成立一个合营字号船行。字号由沈家和赵引弓共同出资――沈家可以使用船只抵充银子入股。
股本总额设为三万两。沈家出一万两,赵引弓出一万两,余下一万两向外招商股。每股一百两。沈廷杨心想他那所谓的一万两和招股的一万两里不用说有徐阁老或者复社大佬的股份在内。只不过这些人不便出面,才弄出个“招股”的花样。
实则招股并不是虚构的。赵引弓的确准备在江南招股――这里是大明的财富集中之地,不把老财们囤积着的银子挖出来用用太对不起他们了。
“股本好说,只是不知道这字号设在哪里合适?”沈廷杨问道,“兄在崇明这里字号房屋很多,拨出几间房屋就是。船只上下码头也容易……”
赵引弓摇头,“江南是水乡泽国,粮户运粮都用小船。若是运到崇明,小船不耐大江风浪,又多一层转运的手续消耗。不如直接在上海县城设仓收粮。”
沈廷杨一想也是,再者徐阁老家就在上海,他是上海的头号缙绅,不管官私各方都不敢招惹,的确是个很好的保护伞――要知道这太仓白粮一旦获准海运,不知道要得罪多少靠河吃河的刁民无赖,有这个保护伞就好多了。
“只是不知道何时才能将这事情办下来。”沈廷杨叹息道。若是此事办不成,这些计划也就全部落空了。
赵引弓觉得时机已到,说道:“字号立起来,还怕没有买卖做不成。听闻做去东瀛的的海贸颇能获利,不知道季明兄有无想过?”
沈廷杨一怔,忽然想到对方有澳洲人的背景,一时间不知道对方到底有何意图,只好含糊其辞的说道:“沙船没出过外洋,亦无针路可用。”他又喝了一口酒,沉吟道,“我倒不是没想过,手下上千的兄弟要吃饭,不过去东瀛到底是生地……”
沈家是跑北洋的霸主,在长江上也算吃得开。但是沙船不进运河,也不南下到福建广东。虽然这不是明文制定的规矩,却是“潜规则”。对日贸易这条线,一贯是福建的海主们经营的,虽然南直隶的商人只要肯向郑芝龙付钱买旗,也可以去日本做生意,但是自己一来手里无熟悉海路的火长,二来也不知道其中要打通多少关节,不敢贸然插足。
沈廷杨说:“这买卖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兄弟听闻凡是要去日本做大买卖,光预备一艘大船,外加满船的货物,至少也得投一万两银子下去,若是半道上遭了海盗或者遇了大风,这一万两银子就这么打水漂了。”
小商人不需要这么多,带上几百两银子的货就可以搭船出海了。但是按照当时人的看法这就是在拿命相博了。沈廷杨虽然眼界要比一般人开阔得多,但是人的思维是难以脱离时代的。对他来说,去日本做生意就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
他沉吟着:赵引弓说这话似乎表明他有插手对日贸易的想法。和自己提起这件事,无非是看中他手下的沙船能利用――不过对日贸易并非有船就能做得。
赵引弓沉声道:“不瞒沈老爷说,小弟自幼出海随船贸易,结交过些海外商人。对海路也熟悉。尤其是从澳洲人那里得到导航秘法,不需针路,观天测位即可远航。小弟从上海出发,走最快的海路,去东瀛十天就够了。至于这银子,小弟也花得起。”
沈廷杨半信半疑,他知道西洋人航海导航不用针路,另有一种观天之法,可以在茫茫大洋之中定出海路来,不过他并未亲眼见过。赵引弓若是懂倒也不稀罕,只是他说能有最快的海路,十天就能到东瀛未免有点吹牛了。
他听人说过,去东瀛必从福建出海,否则针路就无用了。莫非这位赵老爷另有针路?若是这样,这位赵老爷岂不是手中握着一条前所未有的大财路?这未免让人太匪夷所思了!
想到这里,他仔细的观察了下赵引弓的面相和眼神,看其中是否有诡诈之色。然而对方却即坦然又自信,不似有诈。
赵引弓知道他的所想,笑道:“我知道季明兄必然不信……”
“不是不信,实在太过――”沈廷杨思索着该怎么说。
“匪夷所思。”
“言重!言重!”
赵引弓一笑:提出一个方案,他自己向沈家租用大号沙船四条,包括上面的水手在内,他自己出资去做对日贸易。
“租金多少,季明兄尽管开口。”
沈廷杨端详他片刻,断然道:“弟说哪里的话。船租,我一个铜子也不要。只是这次日本之行,要算兄一股。”





临高启明 第四百三十二节 上海总号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临高启明最新章节!
赵引弓大喜,但是他还是要把姿态做足,当即表示不收船租算股份当然使得,但是四艘大沙船还有上面的水手要去冒风波之险,纵然他沈老爷讲义气,他个人也不能不对沈家有个交代,当即拿出六张一千两的德隆票子,表示愿意现付人、船押金。<-》<-》中,文,网若是平安归来再行收回。
一艘全新的大沙船,载重大约四千石,合约五百吨,造价在一千五百两上下
“这个使不得!”沈廷杨连连摇手,坚辞不受。两人拉扯了半天,沈廷杨始终没有收下票子。
“不过,听闻去日本的船都要向郑芝龙买令旗,弟有预备么?”
“此事弟早有安排。季明兄不必多虑。”赵引弓胸有成竹的说道。郑芝龙的令旗?等航线一通,就没有什么郑芝龙的令旗。
酒一直吃到傍晚才结束,当晚赵引弓就歇在沈家宅内。第二天一早才返回上海。
回到上海之后,赵引弓立刻就忙了起来。既然已经勾搭上了沈家这条线,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在上海的经营了。
他已经和沈廷杨达成协议,请他暗中准备船只水手,具体要去干什么要暂时保密――江南不是老郑的地盘,但是保不定有他的商业代理人的存在。
赵引弓在上海的临时办公地点设在起上海县城的宝带门,也即俗称的小东门城外。这里是明代的水路码头所在地。起威镖局的上海总号就设在这里。总号的面积并不大,因为按照长远规划,未来的总号还是要搬迁到黄浦江边的外滩去得。这里只是作为一个过渡性地方使用。
虽然是过渡性质。但是房屋修建的依然十分的考究。是一座现代和传统合璧的大院。倒不是为了显得与众不同,纯粹是因为现代建筑不论从使用效果还是空间利用率来说都比传统的强得多。据说设计图是出自建筑总公司某元老建筑师的生活秘书兼女弟子之手。不过众元老都对此嗤之以鼻――这不过是为了将来给自己的小秘成名成家搞得预抬身价的小把戏罢了。
赵引弓原本计划在外滩的位置上新建起威的总号,以此为出发点重建外滩。但是实地考察了一番之后发觉开发难度实在有点大:这里地质多为滩涂地,而且黄浦江因为通海,受潮汐影响很大,每日潮位差可达4米。以他现在的经济实力和本时空的商业状况,搞“新外滩”实属大跃进之举。所以最终他还是选择在目前上海县成熟的小东门外码头附近购地建屋。
上海总号依然是传统的江南大字号的门厅造型。前院可停放轿子和车马。正门上悬挂着一块黑漆大匾,上书“起威栈”三个大字――通过上海教会的关系请徐光启写得。走进正门又是一个大院,全部用石板铺地。院中只种两棵金挂。院内是三栋二层欧洲式小楼。下面是办事大厅,上面是办公室的结构。
正厅是货运局,东偏厅是民信局,西偏厅是德隆银行上海办事处。这会日近正午。正是办事的人最多的时候。赵引弓从侧面的通道直接往后面而去。
后面的院子里是成排的货仓:用来储存转运的货物和信件。赵引弓直接从通道经过,一直到第三进院落。
第三进的三排二层办公楼里集中了“海路”的“仁字号”――也就是起威镖局系统上海总号的后台部门。赵引弓在这里也设有一处办公室。
毛三生在门厅等候――他一人兼二职:即是上海总号的负责人,又是起威栈上海分号的负责人。实际就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毛三生一手掌握控制着整个江南的“仁字号”。是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为此政治保卫总局和契卡都通过了各自的渠道安插了人员对他和整个字号进行监视。
毛三生不知道自己被监控着,但是手握大权必须表达充分的忠心这一朴素的道理他是明白的。因而他自从被委任为上海总号的负责人之后,就托人把在江西的家眷都搬到临高去居住了。
他这些日子都在忙于整合江南的物流系统――这是件非常繁复的工作,不但要花精力还很费时间。一年多来几乎跑遍了江南和浙北的全部县城和大多数的镇。只要是能通航船的地方他都去跑过,整个人又黑又瘦,算是初步搭建起来了一个从南京一直到杭州
这个系统目前已经开始盈利,特别是“民信”业务。江南浙北工商业、农业都很繁荣。居城地主很多,也有许多商业从业人员,对发送信函的需求量很大。
过去这些信函都是通过航船托送,邮资高,收费随意,安全性不强。而且一般都只能走近程,稍远或者路途较为复杂的就不能投送。起威栈的民信业务则是按照现代快递公司的模式来运作的,不但效率要更高,而且覆盖面更为宽广。大致江南浙北各镇自交寄之日起一周内可达。另外推出专门的“快件”,由专人专船投递,时间更可缩减一半。
正是有了这yiti系,赵引弓才能方便的在杭州、上海和南京活动的时候同时指挥杭州站在各地的活动。
赵引弓和毛三生说了几句话,问了问上海总号最近的经营活动状况。随后他就到了自己的专用办公室前。他在杭州站属下的各个外柜、分号都有专用的办公室,平日是都是锁闭的,只有他自己才有钥匙。
他前脚刚进办公室,后脚奉华就送来了各地分号发来的信件。他的行程由所在地的分号向杭州站属下各地分号发出滚单,以确保各地分号都知道他的下落,可以及时准确的发来报告。这样他就能在任何地点掌握个各地的情况并且及时作出指示。这对要同时开展多项工作的赵引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赵引弓拆开的第一封信是杭州站发来的,是由奉华写来得关于凤凰山庄蚕种场的汇报。
自从在买下了沈家之后,赵引弓就开始在完璧山庄试验性的开展了养蚕。专门开辟了一片蚕桑园,由沈家负责。完璧山庄多山地,适宜植桑树。赵引弓便通过农委会运来了几百株优质桑树树苗和一批蚕种,准备在杭州搞优质蚕桑种植养殖。
江户时代的中日贸易最大的份额就是生丝。日本每年需要生丝75~100万石,其中一半要进口,除了少数自用以外,大部分是做成外贸绸和天鹅绒出口给荷兰人。等于是两头在外的加工业。
临高能提供的生丝并不算多。通过万有和商业伙伴从珠三角收购的生丝大部分直接卖给荷兰人和英国人了。所以赵引弓必须立足于本地收购浙江生丝。
浙江的丝源相当充沛,只要有银子,很容易就能搞到足够的出口生丝。但是赵引弓对土丝的质量不mǎnyi――确切的说,是被吴南海和司凯德两个人撩拨的不mǎnyi的,赵引弓其实对养蚕业和丝织业都是一窍不通的,但是没少听过这两个人对国产生丝充满鄙视的评论。所以他在杭州一搞到王四娘母女,马上就野心勃勃的动手开始搞蚕种业了
中国虽然是蚕桑的原产国,但是养蚕业和丝织业在清代就落后了。因为忽视育种,土蚕的蚕种不断退化,生丝的产量和质量也不断的劣化。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为了扩大出口,在蚕种育种、养蚕指导和缫丝设备改进上花了很大的精力,因而很快就异军突起,抢走了国际市场上原本占据主要份额的中国土丝。而且自此之后,日本在蚕桑方面一直居于领先的地位:产量高,质量好。以至于到了费孝通等有识之士希望重振国产生丝的1920年代,不得不全盘从日本引进蚕种、技术和设备。第一批现代蚕桑业的专业教师几乎全部是日本留学生。
日本在蚕桑方面的这一优势甚至一直保持到了21世纪。农业部属下的蚕种场的恒温恒湿养殖场里繁育有从旧时空带来的几十个优良蚕种。其中有用来制作出口领带、和服、晚礼服、雪纺面料的特别品种,这些品种大部分是日本培育的,在巴西和东南亚进行饲养。这些蚕种原本对输入中国控制很严。幸而21世纪初的十年日本长时间经济不景气,稍微绕点弯子就弄到手了。甚至在吴南海的要求下北美分舵还弄到到了含蜘丝蛋白基因的转基因蚕,眼下也在农委会蚕种场进行选育,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用来造防弹衣。
临高的气候不适合推广大规模的养蚕业,因而凤凰山庄的蚕种场一设立,农委会就将大部分蚕种运到了杭州。有了稳定的育种基地,所有这些蚕种,包括和古代土产蚕种杂交的适应种都可以大规模培育。只要有订单就可以外包给养蚕户养殖。未完待续。
♂♂




临高启明 第四百三十三节 进度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临高启明最新章节!
信件里奉华汇报的王四娘母女在农委会技术员的指导下在山庄里的制种情况,从腊月开始,从临高就派来了一名归化民出身的女农技员专门来培训他们进行制种。.按照赵引弓的计划,1632年先进行制种,不养蚕。春季、秋季制种二次,可以制备大约三千张蚕种,从1633年开始大规模的推行养蚕――这样他有半年时间可以吞并足够多的蚕桑园,为进行规模化养蚕做好物质准备。
春季制种情况一切顺利,用来储存蚕种的冷藏库也已经完工。比较大问题的是今年三四月以来杭州一直滴雨未下,山坡上的新栽种的桑园灌溉全靠用去年冬天修建的风力水车从山下的钱塘江中提水,但是杭州的风力资源并不稳定,不时还要用牛牵引提水,耗费畜力很大,现有的几头牛根本干不过来,奉华在信里要求他能否向元老院打个报告,弄台蒸汽机来抽水。
这事倒也不难,蒸汽机动力的抽水机套件在临高机械总厂已经有了相当成熟而且成系统的产品,广泛运用在农业和矿山领域,要申请一台估计也批得下来,问题是这煤炭不好找――或者干脆就烧柴?
赵引弓寻思着继续往下看。信件的第二部分是关于在凤凰山庄山脚下新购置的空地上修善堂的报告,这是对检疫营的一个委婉称呼,1632年浙江全省大旱灾,从三月开始就不下雨――这对农业来说是毁灭姓的打击,春天不能及时插秧,意味着一年收成就无着落。眼看着时间已经进入到夏季,今年大旱已经成了定局,大批百姓开始外流逃荒,满路都是难民。
农业灾害引发的经济崩溃在工商业经济特别显著元老院对人口的需求无止境的,赵引弓到江南来,收容浙江的难民原本就是议题中事。从1631年的年底开始,他已经批量收容了几千人通过上海港运出。
少量运走人口,自然不会有人过问,但是大灾之年大量收容和运走难民势必引起官府的注意。赵引弓因而还是按照过去广州站的成功经验――搞善堂。
善堂的名称叫“慈心堂”,赵引弓引入了慈善基金会的模式,拉拢一批缙绅入会。首先就是拉拢江南的一批缙绅参与,充当善董。
引入的主要对象然是徐家。徐光启的这面阁老的大旗是一定要用得,徐光启不但自身是阁老,他的独子徐骥娶得是上海首富顾昌祚之女,这为顾昌祚号称“顾半城”,在上海县有财有势。
赵引弓为了得到徐家的足够支持,在金立阁神父的支持下,对徐家进行了重点攻略,尽量拉近双方的关系。因而目前双方的友好度很高,办善堂这种事在客观上对传播天主教又有助力,所以徐家已经答应帮忙――不但提供保护伞,而且还许诺提供一部分资金。包括徐光启的亲家顾昌祚家也答应出几百两银子。
其次就是杭州教会系统下的天主教缙绅们――通过耶稣会也拉拢了几个人充当会董。如此一来,至少在南直和浙江,慈心堂的工作有了一定的安全保障慈心堂设在凤凰山庄外新购入的一片荒地上。设有“检问所”、“男女澡堂”、“男堂”、“女堂”和“孤儿堂”,另有专门用来掩人耳目用得“清节堂”――收容孤苦的寡妇的。自然,还有“艺工所”这样专门榨取难民剩余价值的地方。实际上,赵引弓准备开设的第一个工厂就是准备打着慈善工场的招聘。
钱塘江畔有空地,有充沛的水源,又有快捷的水路运输,将来亦可以作为工业区开发。搞规模农业也很方便。
难民收容在钱塘江畔,不但平曰里远离闹市,便于掩人耳目,晚上也可以直接用船运走出海,这就是赵引弓打得算盘。
信中报告建造善堂的进度已经完成了九成――大量的难民提供了充沛的劳动力,临高建筑总公司的元老建筑师估算应该可以按期完工。
赵引弓很是满意。只要能按期完工,这发动机行动中的浙江部分就算是成功了一半了。
虽然发动机行动的主要目的是运入山东难民,但是元老们对江浙人口也有很大的爱好。赵引弓知道:抛弃种种人口工业、决胜论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很多元老其实期待的是源源不断的山东大妞和江南美女。浙江这个地方自古就有出美女的美誉,要不然当年副统帅家“选妃”也不会把目标放在浙江地区了。
现在开始大力收容难民,到秋季开始就可以转运难民了。赵引弓很清楚江浙难民实际上更中元老们的意思,因为被转运去的江浙难民不仅仅是农民或者渔民,很多是手工业工匠:他们比农民更适应长时间沉闷无聊的工作――江南的机工往往一天要在织机上工作十几个小时。
他放下手中的信件,拿起了下一封。这封比较要紧,是从临高发来的电报――关于发动机行动山东方面的进展状况。
自从吕泽扬元老在莱州大破叛军之后,整个登莱战场就如同预计一样陷入了无穷无尽的拉锯战。整个东三府烽火遍地,满地流民。
在吕泽扬的大捷之后不久,农历二月十五曰,原防守旅順的神武左營參軍彭有謨,率川兵五百人自海路入援萊州。三月初五曰,總兵劉國柱發騎兵六百人,由参将李景,游击张汝行率领入援,但中途大部分逸逃者眾,實際到达的不到二百七十五人。
由于屺姆岛上的部队只管收容难民,并不拦截叛军运输,因而双方在达成不攻莱州南门的默契之后,叛军开始肆无忌惮的运输重炮和弹药到莱州城下,不断猛攻莱州城。
孙元化虽然因为登州失陷的关系,一度遭到城内官、将的排挤,但是来援的神武左營參軍彭有謨和取得南门大捷的吕泽扬都是他的麾下,所以不得不继续借重于他,而当莱州大捷的奏章上去之后,他渐渐又成了莱州乃至山东的战事的核心人物了。
在激烈攻防战斗中,城内一批守城官员、将领和缙绅相继“殉国”,其中既有历史上力战而死的萊州衛指揮李夢果和百戶白仲仁等人,又有原本还能当上了满清天津巡抚的莱州缙绅張忻,也“中流矢”战死了。总之,莱州本地的缙绅和本地军官阵亡者甚重,一批不少生员也战死了。一时间莱州城似乎到了危如累卵的地步。
到了这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七曰,兵部侍郎劉宇烈以督理的身份誓師向萊州進發,共調集薊門、密雲等地的援兵和義勇鄉兵,三镇人马步骑兵共计二萬五千人。四月初二曰,崇禎帝還特遣太监送紅夷大砲六位至沙河交付援軍。
不过劉宇烈等統帥均不諳兵事,各路人馬雜揉前行,紀律混乱。在慢吞吞的行进中由王文晟押送的八百多辆车的粮草辎重遭到叛军骑兵的袭击,全部遭敵焚毁,不但造成供给困难,道路也被切断。
孔有德命令收编了王文晟的士兵,又派人在官兵老营所在的昌邑县城内散播三营官兵全军覆没的谣言。接着又用降兵攻打昌邑县城。刘宇烈大为恐慌,直接逃回青州。几天之后刘宇烈听说三镇的官兵还在,只是粮草都被烧光了,无法再战。就下令撤军。叛军趁机偷袭,官兵在沙河全軍溃败,被俘者不计其数,大量火器被叛軍缴获。
接下来,明军又闹出更大的笑话,天津旧将孙应龙自称和耿仲明是兄弟,夸口说能让耿仲明把孔有德,李九成绑来投降。天津巡抚郑宗周相信了他的话,给了他六十条船,两千号人马。
孙应龙派人前去说降耿仲明,耿仲明以诈降为手段将孙应龙和天津水师的二千人船直接诱到登州水城下,耿仲明随后将孙应龙斩首。因为获得了这支水师,叛军的水上力量更为强大,能够很方便的从东江各地交通,源源不断的东江旧部开始从海上涌入登莱地区。
官兵一连串的溃败造成了东三府局势愈发混乱,大量的溃兵沦为土匪或者直接加入叛军,这使得大批百姓蜂拥前往屺母岛避难,一度整个屺母岛难民营爆满,来不及转运。鹿文渊不得不在大陆上设立临时的收容所来收容更多的难民。
明军无能到诡异的失利使得屺母岛前委的元老们完全失去了对大明的最后一点敬畏。
“抢地盘!抢人!”鹿文渊在屺母岛发出了命令,随后山东支队在赶回来的朱鸣夏的指挥下开始了猛烈的地盘扩张。乘着地方混乱的局面,山东支队迅速就地扩军,从难民中大量招募青壮年编练为乡勇,由支队的老兵率领,以屺母岛为出发点,前出十几里建立了若干据点和堡寨,派驻乡勇。最后实际在屺母岛周边占领了方圆数十里的土地,并且趁乱占领了招远地区。
(未完待续)




临高启明 第四百三十四节 备货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临高启明最新章节!
鹿庄主的大动作在山东纷乱的局面下简直不值一提。乱世里这样的草头王多如牛毛。登莱之乱一起,遍地都是拉杆子占地盘的土匪。占村攻寨,四处祸害百姓。有的甚至胆大到合股进攻县城。不过他们在叛军和鹿文渊的挤压下很难维持住自己的地盘。叛军和元老院都不喜欢有人和自己抢食。朱鸣夏不断的率新编的乡勇队扫荡土匪,一是让乡勇们练兵,二来也多抓些俘虏,缴获一些战利品来补充自己。
1...571572573574575...11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