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第二帝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幽泠秋月
而在这一位面,构成法国绥靖心态的客观条件却是不复存在了。持续一年的战争固然大幅减少了对德国实力的消耗,但却也同步降低了法国的损失,其在战后由德国所主导的欧洲当中,无疑是一个充满了相当变数的不稳定因素。一旦被这些民族主义分子掌握了法国的权力,其所采取的以邻为壑的施政主张,无疑将成为战后德国在欧洲本土地区的又一潜在威胁力量。
面对这一情形,清英也只能做好两手准备了。在政治上,德国政府将向法国释放出一定的善意,通过在贸易、资源等领域的合作来稳住法国国内的对德和解派;同时敦促现任法国政府加大对仇德势力的限制和打击力度,努力将这一部分人对法国政治的影响力降到最低程度。而在军事上,德国的陆军和空军也要加紧战备,一旦法国的情况有变,便要以最快的速度将其击败,绝不容许这个国家成为美英两国进攻德国本土的欧陆跳板。
让清英为之欣喜的是,由于这一位面中的德国没有出现历史上一般的战败断层,使得新式兵器的研发进度远胜于经济崩溃、人员流失的史实。而蓬勃发展的威廉皇家科学院更是为德国吸纳到了大量的异国人才,使之在不知不觉间便为德国的战争机器做出了相当程度的贡献。一旦未来再有战争爆发,德**队便完全有望获得凌驾于对方之上的科技优势,从而以最的代价达成自己的意志。
在政务缠身的繁忙当中,清英统御皇机的第一个年头便匆匆过去了。现在的他早已完全适应了帝国统治者的角色,在各项事务的处理当中都显得游刃有余且手法纯熟。霍亨索伦家族的势力正借助着这场石油革命的兴起而急速膨胀,其触手不仅控制了石油的开采和提炼,还在汽车、拖拉机等内燃机应用领域取得了主导地位;那每都在大量进账的滚滚财富,让仍旧身为霍亨索伦家族族长的老威廉为之容光焕发,仿佛一夜之间年轻了十岁。对于清英而言,霍亨索伦势力的提升便意味着自己皇权的巩固。而那些容克巨头,也在清英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当中逐步减少了对政界的影响力,在航空、汽车机械等关键性的技术领域还出现了多极竞争的情形;这也为德国的科技创新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局面。
1924年年关刚过,东欧大地上传来一则惊人的消息,苏俄领袖乌里扬诺夫因血管硬化,已于1月21日在莫斯科离世。九年前他在一场刺杀当中被一发子弹穿颈而过,其造成的创伤始终都在吞噬着他的健康,时至今日,他的身体便再也不能继续运转下去了。清英还来不及对又一位故人的离去而心生感慨,苏俄政局又在之后发生了一系列剧烈的变故:被乌里扬诺夫在生前倚为臂膀、且在苏俄革命和内战风云中立下了首屈一指的功勋的托洛茨基,却在继承权力的党内政治斗争中遭到惨败,树大招风的他被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斯大林等人联合排挤,失去了一切军政大权。当前,这名曾经在苏俄中枢风头一时无两的人物,竟是已经再无法重返核心决策层,这便是布尔什维克在夺权之后的堕落中产生的悲剧。
虽然清英对托洛茨基的黯然离去感到极为同情,但对于他所统领下的德国而言,才华横溢的托洛茨基的离去,无疑是最有利于德国和白卫军的格局。看着已经长大的阿列克谢,清英决定有必要开始发挥这枚旗子的作用,让其借助邓尼金的势力,在东欧方向贯彻柏林的意志了。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金螃蟹的月票支持,和金螃蟹、zhouyu1976的打赏~~~
...
...
.全部章节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660章 复辟之议
. .
晚风吹卷,为密林掩映中的夏洛腾堡宫带来了一丝夏日的清凉。≯≧,
正中央的主书房内,清英正在窗前静静站立,皎洁的月光从天空中如瀑倾洒,将他的脸容映照得如镀银光。而与他正常时候的从容自信所不同的是,此刻他的脸上竟流‘露’出了一丝难得的慨然,似韶华飞逝的叹息,又似物是人非的苍凉。
几个小时前,执掌德国海军近三十年的提尔皮茨来到这座避暑行宫,向他提出辞呈;这时清英才意识到,这名功勋卓著的股肱已经过完了他75岁的生日,比原定的退休年龄又延后了五年。看着对方颌下那已经全白了的分叉胡须,清英也知道这名老将的确是到了他服役年限的终点。沉默半晌之后,清英终于批准了提尔皮茨的辞呈,改命另一位擅长组织和协调的海军上将岑克尔出任海军国务秘书一职。当提尔皮茨向他深深行礼、并缓步告退之时,清英心中充满了不舍之意,然而,这却是任何人都不能阻挡的意志和法则。
低低的敲‘门’声从不远处响起,打破了清英在窗前的感怀思绪,他定了定神,而后道出了一个请进的音节。头顶锃亮的帝国首相伯尔曼迈入了房间,向清英恭声说道:“陛下,顿河共和国方面有消息回应了。他们完全赞成为阿列克谢殿下加冕为沙皇的提议,并希望罗曼诺夫家族的嫡系传人能尽快抵达其首都新切尔卡斯克,以凝聚起全俄罗斯反布尔什维克志士的民意军心。”
清英微微点头,算是回应了伯尔曼的话语。当鹰隼组织成员在十年之前将阿列克谢从苏俄行刑队的枪口下抢出的时候。他就有了将其扶持为新任沙皇的考虑;只是由于对方年龄实在过小。根本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只能暂时作罢。经过近十年的成长之后,如今的阿列克谢已经年近弱冠;而在清英的悉心调教之下,这名标致的正太也早就被完成了洗脑,足可作为一枚理想的棋子被放在东边了。
根据清英原本的考虑,是准备把阿列克谢在身边再多留几年的。虽然君主制下的皇帝并不存在年龄上的限制,但以弱冠之龄就独当一面也无疑是过于勉强了一些:放在清英前世所处的那个时代,普通的20岁青年还是象牙塔中的嫩苗,对其委以重任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不过现在。他却是有必要让阿列克谢去东方打出一面金字招牌。由于西班牙流感、斑疹伤寒等疫病的大规模流行,以及因农业的荒废而产生的无数饿殍,盘踞在俄国土地上的三方势力在酣战两年之后便疲态尽显;布尔什维克控制下的区域中农民抗粮暴动不断,工人也因更甚于欧洲大战时节的饥饿和劳累而罢工频频,即便是契卡的大规模血腥镇压,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事件。而白卫军所盘踞的区域同样是盗贼蜂起,民众苦不堪言,原本就是近乎一盘散沙的白军内部也因日益恶化的局势而相互攻讦,图谋将对方搞下权力的核心舞台。1914年末双方意图一统全俄的雄心壮志,现在都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变得不复存在:相比于将对方势力扑灭。先将己方稳定下来才是正途!
在迫切的现实需要下,原本不死不休的红白两方便终于在1920年坐到了谈判桌前来了。双方以各自的实际控制区为界暂时达成停火。之后的事情再另行商谈。由于德国对白卫军的大力支持,使得这一位面中的后者在对红‘色’布尔什维克的国内战争中存活了下来,并将对方的统治控制在了斯摩棱斯克以东、沃罗涅什以北、和乌拉尔山以西的区域。西伯利亚国仍旧掌控着近13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顿河共和国的势力范围则在南方有所扩展:虽然苏俄内部有一批堪称当世之俊杰的人才,但他们却仍旧无法实现客观实力的逆转!
俄国的这一分裂情形,对于德国而言几乎是最理想的局面。因为这个国家不同于民族问题复杂且内部矛盾尖锐的奥匈,完全具备成为超级大国的潜力;有鉴于此,德国便很难再将对奥匈的支持政策同样用在这个国度身上,以求同样令它为自己所用了。当前,法国的反德势力仍旧在国内酝酿,意大利也因德国对奥匈的偏袒而对延续三国同盟不是那么热衷,英国更是和他们一向看不起的暴发户表兄弟美国眉来眼去,随时都有掰弯之意。面对这一欧洲未定的情形,德国更需要东方的绝对稳定,而俄国的分裂则显然是达成这一目的的最简单途径。
在这一战略的主导下,清英将阿列克谢遣往伏尔加地区便具有相当程度的意义了。一旦罗曼诺夫皇朝的嫡子高调回归,这就坐实了邓尼金割据势力的合法‘性’,同时也从根本上确立了南方白区于北方红区不共戴天的立场格局。毕竟阿列克谢一家都命丧苏俄的镇压,他的到来甚至会‘激’起南北双方的新一轮冲突:倘能如此,俄国这头北极巨熊就始终都处于‘精’神分裂和受伤流血的状态,这对于德国的战略而言无疑是再有利不过的局面。
此外,清英也想通过这一举动来探寻对俄策略的另一途径,即像19世纪末的法国那样用资本渗透进它的国家经济命脉,从而驾驭住这头壮如山岳的巨熊。当前由军队、哥萨克、右翼分子等势力糅合成的南方白军,便是清英践行这一理念的理想试点。在此之前,德国已经通过大量向其支援军火和战争俘虏的行为,对这片地区的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渗透,而阿列克谢的到此加冕,则无疑更能让德国的这一进程大大加快。如果这一手段得到实现,那么收服这头北极熊所带来的收益,显然要比令其失血倒地来得更为有利。
“阿廖沙那边我也已经和他谈妥了。能够真正做出一些事情,在为家人复仇的道路上前进,他感到非常期待和欣慰。”清英微笑说道。其实他心中还有一份考虑没有说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长大的艾琳娜已经对阿列克谢越来越依恋;让他消失到两千公里外的俄国南部去,也算是自己保护‘女’儿的最后一个手段。
“另外,外‘交’部还收到了一则来自伊斯坦布尔的消息。奥斯曼内政兼海军大臣泽马尔请求于下月来访柏林,并致上对威廉大帝65岁寿诞的最诚挚贺意。”伯尔曼顿了顿,而后再度开口道,“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这帮土耳其人似乎是想要对希腊下手,以期恢复他们在环爱琴海区域的统治,而这次泽马尔则是特意来柏林试探我们的态度,想让帝国为他们的这一行动亮起绿灯。”
清英淡淡哼了一声,道:“告诉土耳其人,他们应该把金钱和‘精’力都放在与‘波’斯‘交’界的东方地区,而不是总想着要用拳头解决他们和巴尔干国家之间的‘混’账事。在地中海制海权已经掌握在我们手中的当前,打败一个地处巴尔干最南端的希腊,对帝国的战略没有任何意义。有这笔战争经费,还不如将其用于建设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铁路,并继续推进其海军的现代化升级:就算他们不用再添置主力舰,将那些老掉牙的旧式鱼雷艇换成新驱逐舰,也算是对同盟国做出了贡献。”
“凯撒圣断。一旦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地区挑起战火,不仅对帝国的战略没有任何助益,反而会给美英等国予以口实,让他们的媒体向国民大肆宣传同盟国正在欧洲挑起与红‘色’布尔什维克无异的血腥而野蛮的肃反。而这场战争的发起者是那帮异教徒,则更是会让他们给帝国扣上给基督世界引狼入室的污名;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对于我们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局面。”伯尔曼应声回复道。
“接待土耳其人、并将帝国的态度转达给他们的事情,就‘交’给你去办。你要让这帮土耳其人明白,只有尊奉柏林的意志,才是他们当前能够在世界立足的唯一选择。”清英毫不客气地道出了他对奥斯曼帝国的态度。他深吸一口气,再度开口道:“另外,让海军也派出一名将领去和泽马尔会谈吧。现在奥斯曼海军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如果海军出身的泽马尔有更新舰队的意图,我们也不介意再度为他们提供一次助力。帝国船厂的优惠价格依旧会向他们敞开。”
伯尔曼应声称是。让经济和军队都完全处在德国控制下的奥斯曼俯首听命,对于他而言几乎没有任何的挑战。当下他向清英行了一礼,便‘欲’告退;正在此时,‘门’外的宫殿回廊上忽然传来了一阵清亮而密集的脚步声,隔着老远,一个灵悦动人的少‘女’嗔音便传了过来:“笨蛋父皇,你要让阿列克谢哥哥去北高加索了?”
清英脸上肌‘肉’一‘抽’,道:“伯尔曼先生,您先去忙吧。我相信您刚才一定什么也没有听见。”,
ps:感谢书友xjrh152769、‘抽’风的中年、gengxin、cllyf的月票支持,和菠萝科技的打赏~~~
.全部章节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661章 新式航母
. .
微风拂绿,草木绽翠,转瞬之间,时间便来到了1927年的‘春’季时节。.:。经过十几年的和平发展,那场欧洲大战所造成的破坏都已经被尽数消去,广袤的欧洲原野上工厂林立,一列列火车在铁道上呼啸飞掠。而就连‘蒙’受战争创伤最为严重的法国大地,也在时间的抚平下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千疮百孔的村庄城市得到重建,沟壑的幽深战壕被运土填平,法国的经济总量也在探底之后止跌回升,并于去年恢复到了战争爆发之前的水平。
在清英的统御之下,德意志这台优良‘精’密的国家机器一直都在向理想的方向稳步推进:27艘条约重巡悉数竣工,在对全球航道的不断巡弋中支撑起了德国在海外的广阔利益天地。50余艘新式驱逐舰也在条约签署之后的十几年内被建造出来,兼顾炮战、雷击、反潜、防空、护卫、远洋等使命于一身的它们,较那些只能近海雷击的前辈鱼雷艇们在战术使用上无疑都有了质的飞跃。而随着电焊技术在战后数年间的急速发展,德国海军从1920年起开工的战舰,又较先批舰艇有了质的‘性’能飞跃:因为相比于传统的铆接,新式的焊接工艺能节省下数以千计的细小铆钉,从而在维持船体强度的情况下大幅降低了结构重量。
历史上,战败后的德国在他们1921年建造的埃姆登号轻巡洋舰上就广泛采用了焊接工艺,并从随后的k级巡洋舰起开始推广到所有的军舰建造中去。在这一位面中,德国的舰用焊接工艺则显然更是炉火纯青了。
1915年,德国建造的初代重巡汉诺威级就已经是各国的绝对翘楚,而他们在1920年开工的第16艘重巡柏林号,则更是在这一领域实现了空前的吨战斗力。该级舰艇维持了前辈们的11200吨标准排水量和12‘门’203毫米主炮。但却将10‘门’128毫米副炮和8‘门’40毫米高炮的次级火力,一举提升至14‘门’128毫米副炮和40‘门’40毫米高炮,这几乎已经达到了二战后期战列舰级别的防空火力。密集遍布的高炮使得德国重巡在自家内部都有了“刺猬”或“豪猪”的别名。
面对德国战舰这全身‘插’满小口径火炮的外形,美英两国海军都以一种疑‘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假想敌:当前的航空力量仍旧停留在开放式座舱和木质‘蒙’皮的阶段。战机的最高时速不过200多节。而至于对战舰具备威胁的轰炸机,则更是还在100节以下的速度区段苦苦挣扎;一艘战舰上随便装备个十几‘门’高炮,就能把这些妄图在天空中逞凶的蛮夷给扫到海里去喂鱼!整天就想着‘弄’个大新闻的英国媒体也没有放弃这个贬低德舰的机会,其各方报纸纷纷讥讽德国重巡洋舰是“提尔皮茨的仙人球”,除了在非洲土著面前耀武扬威之外再无任何用处。
对于这些论调,清英也是一笑置之了。这一次德国舰艇装备大量防空火力的配置,却并不是出于他的直接设计要求,实是由于海军在演习当中所总结的经验所致。由于德国科技的发展承继。以及清英对航空界的倾注重视,德国空军在战机‘性’能上取得了远胜历史的高度:而在清英所刻意主导的几场海军演习当中,德国水面舰艇主力都在海量陆基机群的扫‘荡’之下遭受了严重的损伤,甚至有部分战舰被判沉没。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空中威胁,德国设计师自己就开始做出了改进:原有的双联装128毫米火炮更改炮塔结构,使之最大能以85度仰角对空‘射’击,而小口径高炮则更是见缝‘插’针的被布设到了甲板和上层建筑之上,以便能在敌机来袭时构筑起一道密集的对空弹雨。即便是在驱逐舰上,其对空火力也在逐步增加,在随后的几次演习中。水面舰队的对空能力就有了明显的增强。
矛与盾从来都是一对共存体。在谋划解决对空问题的同时,德国海军也在开始考虑如何才能将这种进攻力量为自己所用:一旦战斗位置远离陆地,唯一能让己方拥有空中战力的也就只有平顶船航母了!德国海军的第二级航母由此问世。而为了尽可能的让自家海军拥有更强的战斗力。清英这个大号外挂又不务正业地参与到了航母的设计工作中,并连续提出了三个革命‘性’的指导方略。
其一,新式航母必须在机库上方的飞行甲板处铺设一片足够坚实的装甲。相比于埃塞克斯、翔鹤之类的普通航母,大凤、光辉等拥有装甲飞行甲板的装甲航母,显然在海空大战中拥有无可比拟的持续战斗优势:‘裸’奔的飞行甲板只需一颗最普通的250kg炸弹,就能在其表面炸出一个上百平米的大坑,根本无法再继续使用,而无法起降飞机的航母在战斗中显然就是一个废物!历史上光辉和翔瑞两鹤姊妹在地中海和珊瑚海的表现,已经足可证明装甲航母在扛炸方面的巨大优势:光辉的装甲甲板被炸了之后只会出现一个小小的浅坑。填上速干水泥之后就能立即接着再用,而五航战双姝却只能回国返修。它们在中途岛海战中的缺阵也直接导致了联合舰队遭受前所未有的重挫!
与许多人的第一印象所不同的是,装甲航母实际上并不会比普通航母增加多少的装甲重量。因为就算普通航母不在飞行甲板处铺设装甲。其自身该有的水平防护也是少不了的;否则对方一发延时引信炸弹下来,轻则动力舱报废,重则弹‘药’库殉爆,直接就在海面上成为了一朵炮仗。装甲航母只是把本该布设的水平防御给抬高到了飞行甲板上,并在机库周围加了一圈轻甲,以防止本舰在大角度落下的炸弹面前出现如同沙恩的上装一样的天窗。至于载机量的问题,只要机库面积足够,装甲航母一样能带为数不少的战机;大凤号的机库就比埃塞克斯的还要大,如果日本舰载机也能像美国那样折翼的话,其搭载量绝不会比后者少!
当然了,装甲航母也有它的弊端。抬升到飞行甲板上来的主水平防护大大提高了战舰的重心,连同机库装甲一道使得其gm值直线降低。而一旦遭受来自水下的鱼雷攻击,则势必更将陷入远较同吨位常规航母更加为巨的倾覆危险。面对这一问题,清英的解决方法是加宽舰体,并在水下设置防雷突出部,如此便可在相当程度上弥补gm值的不足。虽然这又会带来相当程度的航行阻力,但对于手握球鼻艏、大方尾、尾板三大流体开挂神器,且拥有极其强劲的动力子系统的清英而言,这根本不用付出多少代价就能轻松搞定。
其二,便是清英剽窃历史上英国人的发明,在宽阔的直通甲板上又多加了一条斜角甲板了。虽然斜角甲板是英国人在喷气机时代才在航母上做出的发明,但这丝毫不影响这项创新在螺旋桨时代所同样具备的巨大效应。有了斜角甲板之后,在降落中未能勾住拦阻索的飞机就能从另一条跑道上立即拉起复飞,不会撞在拦阻网上受损,更不会和前方停放的飞机发生灾难‘性’的相撞。除此之外,拥有斜角甲板的航母也能同时实施飞机的起降作业,出勤效率较单一甲板的航母有了质的提升。由于这段斜角甲板并不算长,在重量上所付出的代价也完全能够接受。
最后,清英为这级航母规划了一个总面积足够大的双层机库,且单层高度也得到了不低于4.8米的保证。由于这一位面的德国科技力量已经大大领先与历史同期,就连始作俑者的清英自己,也无法判定德国的航空技术会在今后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一旦今后德国出现令他始料未及的强力飞机,而航母的机库高度又不够用的话,那才是一件最痛苦的事情:二战英国的光辉级航母就因为机库高度只有4.27米,无法容纳喷气式飞机上舰,最终只能黯然退出海洋的舞台。
1926年末,2艘依照这些理念建造的重型航母相继下水,清英将它们分别命名为“齐柏林”和“埃克纳”,用于纪念这两位曾经为德国的航空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工程先驱。由于该舰铺设了长达180米、宽20米的100毫米装甲飞行甲板,且水下多层防雷装甲的总厚度也达到了80毫米,设计航速33节的齐柏林级的最终标准排水量高达3.1万吨。当然了,德国海军对外宣称的吨位则是条约框架下的2.7万吨。该级舰采用更适合大西洋作战的封闭式机库,飞行甲板总长度超过270米,在放飞战机上拥有较同时期各国航母都无可比拟的优势。
为了不引发对手的怀疑,清英同样在这款航母的上层建筑前后装备了4座双联装254毫米主炮。不过,这些炮塔却都只是杵在甲板上的空架子,不仅没有任何的炮井伺服机构,就连炮塔内部也是空空‘荡’‘荡’,根本不具备战斗力。清英的用意相当清晰,这些火炮就是做给列强海军看的;一旦战事爆发,这些火炮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干净地拆除。q
ps:感谢书友没翅膀的云、西辰、潇湘夜雨异乡客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赏~~~
.全部章节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662章 危机导火线
. .
鉴于齐柏林级装甲航母已经在各方面都达到了非常理想的水平,德国海军随即在1927年通过了再追加建造3艘其改进型的决议,将条约中所规定的15万吨航母上限尽数用尽。预计到1930年,德国海军就将拥有1艘轻型航母和5艘重型航母,虽然数量并不算多,但其实际战力却无疑是极为强劲!
随着德国海军的航空化倾向不断推进,先前一直留而未发的轻巡洋舰便也被提上建造的日程了。根据清英所提出的作战需求,德国的轻巡洋舰将并不以和敌方同级别舰艇炮战为目的,而是担任驱逐舰队的领舰,同时为舰队撑起一片足够密集的防空保护伞。在这种理念的主导下,德国海军推出了全新的柯尼斯堡级轻巡:该级舰没有装备6英寸(152毫米)级别的常规火炮,而是装备了多达20门的128毫米火炮。10个双联装炮塔在战舰的中轴线和舷侧各布置6座和4座,其中首尾的6座为历史上亚特兰大级的三层背负式,两舷的4座则呈平铺状。而为了满足近距离上的防空需求,该舰还将配属10座四联装40毫米高炮。无论是对空射击,还是消灭视野范围内的驱逐舰,这款标准排水量6800吨、设计航速32节的轻巡洋舰都将拥有极为出色的表现。
1...255256257258259...3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