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淡墨青衫
看到
君侯前来,吏员们也只是以目视之,就算打过招呼了。
这也是徐子先的规定,他四处巡行,开初时人们都会抛下手头的事向他行礼,中断工作至其身侧,后来干脆就下令,任何人看到君侯时,无事行礼,有事则继续行事,不得有违。
在吏员们的桌案之后,是大片的帐篷区。
定居点修筑好的有极多,但不是刚到岛上的人就有宅邸可住,要甄别,考核,再进行分配,同时要考虑到其是否有还债的能力。
移民基本上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单身汉的移民也可以接受,但单身的妇人和孩童不太可能被接到东藩来。
失去壮劳力的家庭很难在开荒屯田或是工厂里找到合适的工作,还债能力也弱,其实主要是缺乏自立的能力。
一个家庭,理想的状态是有两个成年的男子劳力,身体健康,两个身体健康的妇人,再加两到四个孩童。
这样的家庭男耕女织,两三年内就能完全的自立了。
俟其自立之后,会促进岛内的经济,形成良性的循环,整个岛上的贸易,工业,农业,渔业,畜牧业,整个生态链条就完全的建立起来。
若是鳏寡孤独一类的人,除非是武卒水手的家属,可以到岛上的养济院和慈幼都来居住。
帐篷区里是刚至不久的新移民,户房的人会给他们准备好一切,然后工房和农房的吏员来甄别,根据其当家男子的过往经历,比如是纯粹的农民,或是干过水手,出过海,又或者当过木作,瓦工,或是灶夫等若干种职业,然后来给他们提供工作,就算是为仓夫灶夫,他们也是有资格领取院落宅邸,并且申请开荒一些田亩,数量不会太多,毕竟不是正经的农夫。
徐子先下马之后先走到帐篷区,很多百姓在一旁围观,但没有多少人上前来。
这些新移民对徐子先只是充满畏惧,也有一些好感,但不象老移民那么内心对徐子先是充满爱戴。
有男子,有老人,但不多,孩童很多,在帐篷营区里随意跑动玩耍。
营区的卫生保持的很好,毕竟有专门的吏员负责督导,卫生和防疫是新移民们的第一课,不超过十天,他们就会改掉在福建路其余地方形成的所有的不良习惯。
不仅乱丢垃圾不可
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肠
“都还好。”陈佐才笑道:“宅邸是没有办法分给她们,除非她们在岛上找到单身汉凑成一家,否则她们都是按五个女子加五个孩童来分配,给她们就近安排住处,只是并非分配给她们,只是暂居而已。要说收入,其实还好,仆妇,厨娘,打杂,俱是供给衣食,都能吃饱,每月尚有五百钱到一贯钱的月钱。给她们说了,若是将来棉花丰收,还可以借租单脚踏机,吃些辛苦,每天格外多做三四个时辰,每月能多收入两贯钱,若弄好了,她们攒下几十贯钱后,可以申请向侯府购买房舍安家。”
“这年头的妇人,怕也不会有什么买房的执念。”
“这倒是。”陈佐才虽然不是太懂徐子先话语的意思,还是笑着道:“早前到岛上来之前,她们多是愁云惨雾,哭哭啼啼,令人好生不耐烦。现在么,倒是都好了,每人脸上都有笑容,不少妇人都想找个踏实可靠的男子再成个家,只是现在岛上还乱着,怕她们一时还不得如愿。”
“这事由得她们自己好了。”徐子先脸上露出笑容,对陈佐才道:“使老者幼者能得所养,妇人亦得所归,闾里之间,平静祥和,人人不缺衣少食,此亦我之愿也。”
“这是孟子大同篇里的境界了。”陈佐才很平静,也很敬佩的说道:“我看到今天惟修先生几次欲言又止,可能就是想这么夸赞君侯。”
“还差的远。”徐子先笑道:“而且也不可能这么理想,南安侯府到底也不能自立于大魏之外,脱离于现实,百姓也是一样要完粮纳税,只是我希望,将来就算有绵延不断的战事,百姓也能不受太多苦楚吧。”
陈佐才默然称是,他心里自是清楚,东藩若想偏安则不得安,这还是去年初在京师时陈佐才亲口对徐子先说过,若是看到东藩的都面大好,心生偏安之念,则必定迟早有一天会大祸临头。
时逢乱世,凡仁人君子亦要执弓矢持刀矛奋起而上,否则只能垂首待死,这个道理,纵是儒生也是明白的。
过不多时,林绍宗引着三十余人走过来,有老有少,都是面黄肌瘦,疲惫不堪。
但他们眼神之中没有太多畏惧,众人想要下拜行大礼,被徐子先阻止了。
徐子先道:“你们都是刘知远的近支亲人”
一个四十多近五十的男子走上前,其身形瘦弱,摇摇摆摆的道:“小人是刘知远的堂兄。”
又道:“当日君侯破府而入,我曾被押解拜见,君侯还令武卒不得随意打骂侮辱内眷。”
徐子先想了想,眼前的人当年形象痴肥,又是庸人一个,哪曾留得深刻记忆不过这么一说,隐隐也想起来了,他对眼前这人道:“看来你是吃了不小的苦头了。”
刘知远堂兄道:“舍弟入罪,无甚话可说,只是在牢狱中我等吃的是馊饭,喝的是泔水,动辄鞭打斥骂,真是生不如死。坐牢半年,寒家男子死了五个,妇人死了七个,襁褓幼儿,也死了好几个了。”
其余的刘氏族人,不管男女,多是一脸麻木。
由此见来,这些人知道刘知远是徐子先所杀,此来必无幸理,已经抛开生死了。
只有几个妇人,抱着三五岁的小童,也是瘦的如萝卜干一般,眼中尚有希翼,看向徐子先时都是有祈求之色,看来是想求情保全小儿的性命,只是不知道是否还有指望。
刘知远堂兄叹道:“我等知道罪大,不敢乞怜,只求君侯能给我们一个痛快。”
“天子将你们发配东藩,无非就是想世间少几十个
知情人。”徐子先对着众人道:“这里的情形你们应当有所了解了,无非男耕女织,田亩有的是,就算妇人也能凭自己养活自己。想如当日那样享用威福是不可能了,养活自己,吃饱穿暖,总是可以的。不会有人刁难你们,我也不会杀你们,若有敢随决揣摸,擅自为难你们的,我知道后,定会重罚不饶。”
徐子先说毕,对陈佐才道:“这些妇人先叫岐州的那些女人带着,过一阵适应了,再重新安排好了。”
“是,君侯放心。”
徐子先点点头,翻身上马,策马赶回别院。
他策马离开时,身后传来数十人的嚎啕声,那是劫后余生的庆幸,虽哭,却充满希望之情。
天蓝海阔,风景依然秀美无比,徐子先的心情却略觉灰暗,天子之无情,冷酷,没有担当真是从这件小事就可见一斑。
刘知远并不是天子有意处死,而是死于政争,不管其能力操守如何,始终是在为天子奔走,谁料其死后,天子为了与韩钟没有嫌隙的合作,竟是将刘知远家人虐待如此,现在又发配东藩,其意如何不问可知。
徐子先当然不会上这种当,替天子做这种肮脏事,这种天子,配不得人称一声皇帝,连官家也不配。
徐子先也是若有所悟,集权之下一切权力归于中枢,且无制衡,宰相的相权与皇帝的权威仍无可能对抗,韩钟也只是屈从于天子的意旨,天子也是需要中枢稳定,需要为之奔走办事的人,这才有京师喋血之夜后的稳定。
若非天子要北伐,当时之事,刘知远之后,韩钟和徐子先等人俱不可免。
相较先秦时君相敌体,大臣若觉得君不可辅,可以在诸国间选择心仪的主君,而主君只能约束自己,以求贤人来归的政体,现在的这种集权制,只会越来越封闭落后,并且将民间的一切一团散沙。
这也是汉唐之后,华夏不光是学术越来越僵化保守,只为君主服务,便是臣僚,武将,士大夫,生员,一切阶层都只能是在皇权之下匍匐,皇权越集中,整个王朝就会越来越僵化,迟早成一团散沙,而王朝经过早期的奋起和充满活力,逐渐走向僵化和停滞,最后是衰败和灭亡,这都是不可免之事。
也怪不得后人激愤之语,皇帝,天下之独。夫矣。
自封建制被郡县制取代之后,集权就成了不二的选择,以中国之大,封建制确实无法保持长时间的稳定,但集权之害亦不在封建之下。
自汉唐后,每况愈下,屡为异族所欺,便是明证。
最好的办法就是对皇权有切实的制约,也不
第三百二十七章 双马
徐子先道:“要紧的还是水车俱成,渠道也开挖完毕,田亩耕出便有水灌溉。”
傅谦脸上有得意之色,不远之处就有一个硕大的水车,高达七八丈,在几里外就可以看到,以榆木为梁,然后以轴承和水斗转动,引水入沟渠,这样一个水车借助水流,高坡,昼夜不停的转动,无需人力和畜力转运,不停的将河水引入干渠之中。
然后几里长的干渠不停积水,待干渠水积满之后,又从支渠开闸放水,将田亩灌溉浸泡。
不过在此之前要将田亩深耕打碎,然后才放水,再置石灰烧田。
这样到五月中时,可以再覆盖河泥,翻犁一回,田亩就基本上是熟田了。
若再及时灌溉,除草,防虫,继续施肥,所种作物,当可以丰收。
眼前这般大的大型水车尚有多个,一个大水车可以灌溉三四万亩的土地,百万亩地建造四十个也差不多。
但其实无法用水车灌溉所有的田亩,毕竟有一些烧田地近丘陵山脚,沿途很远没有溪流,引水过来距离太远效果不佳,不到灌溉地水力便不足继续流淌,渐渐阴干了去。
只能在这些田亩中间择址打出深井,挖深井并非难事,在古罗马等地,挖出几百米深井的记录都有,纯粹以人力来挖,并非难事。
困难的是持续不断的引水,而且要省时省力。
傅谦不愧是名工大匠,其令人挖出深井后,以龙骨水车配上轱辘,用毛驴转动引水。
这样的井水,也可以昼夜不停的出水,一眼井可灌溉过数百亩地,打上几十眼井,那些距离水源地较远的地块,也可以有充种的水利了。
更多的办法是没有了,只能做到如此地步。
水利充足,土地肥沃,去除虫害,另外给官户佃农们较好的待遇和分成,他们必定会努力耕作,收获的多,则南安侯府获利也是极多。
马耕之法,被证明了相当有效。
眼前有几十匹肥壮的马儿被套在一处,由东至西数里地,最少有过百组这样的组织,正在荒地中乘风破浪。
两匹马由轭挽拴在一处,拉着铁犁不断向前,马耕地的速度远比牛要快的多,先秦时,中国也曾经以马耕地,后来改为牛耕,这里头有诸多因素,不必再讲,但以马耕的优点是远远高过牛耕,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徐子先是后世人,也是历史系的学生,他清楚的知道,后世共和国建国后也是大规模的改用马耕,只是后来出了诸多问题,牛耕仍然是主流。
再后来就是以机械耕地了,很少有人力和以牛耕地,牛从劳力的地位掉落下来,成为人们肉食的主流之一,而不象在此之前拥有较高的地位。
甚至在建国初期,币制改革之前,人民币的一千元的币值就是双马耕田的景像。
以马耕地,加上充足的人力辅助,以两马套犁或单马套犁,人扶轭犁于其后,效率最高达到牛耕的五倍,更是人力的十几二十倍。
眼前的几百亩地,一眼看去茫茫无
边,但百多匹马和几百个壮丁,经过半天时间也就犁了出来,其后是妇人们在后拾捡石子和草根,然后再复耕一次,第一次犁地便完成了。
再放水,投入石灰,整个地块都沸腾起来,处处冒起来白烟。
沿着环岛官道和各百户之间连接的道路,到处都是这般的景像。
还有一些地方仍在修路,男子们赶着骡马,拉动一人多高的石碾子,不停的把夯土路给夯实,道路两边的排水沟已经挖好,东藩多雨,所以道路排水犹为重要。
在道路两侧,柳榆等各种树木也种了下来,这些树标明道路,夏天遮阴,在路道两边种植树木也是汉人修路的传统,在一些百年官道上,柳树在上空将道路完全遮蔽住了,走在其中,犹如穿行在柳枝的甬道当中,盛夏时节,有别有洞天的感觉。
“再过五日,”林九四白发苍苍,虽是大匠,农事上也很有经验,他很笃定的对徐子先道:“这里再上肥肥田,播种之后,必能有大收获。”
“这样最好不过。”徐子先对傅谦道:“凡参加水车设计,定型,安装的匠人,各有奖赏,有成例在,你直接按例拟定赏赐名单和金额,然后报枢机房,给李公批复领钱吧。”
水车和水井都是大项目,匠作司一共有三百多合格的大小作匠人,在南安侯府的待遇都并不算低,这一次水车项目,囊括了匠人中的精英,傅谦领头,其余的匠人们也是出力不小。
若不得奖赏,各人的心都会懈怠,但傅谦自己有份,且家有贤妻,从来不伸手索要什么,越是这样,官还越做越大,钱也越领越多,乃信家有贤妻,不招横祸的道理。
徐子先道:“水车锻甲,水力榨油机,都如何了”
“水力锻甲,还在摸索。”傅谦道:“水力榨油并不是难事,原理很简单,只是要耗钱不小,预算要五千贯,孔玄平没有批,没钱的话,就只能暂停。”
“孔玄平又在闹意气了”
“也不是他闹……”傅谦笑了笑,说道:“这半个月,
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办法
傅谦哪有主意,也只能笑道“若咱们能和朝廷学,盐酒专卖,怕是真的财源滚滚。”
大魏朝廷赚钱的本事也是真大,铁业因为采矿困难管理困难,官办铁场总是亏本,就索性改为卖执照,就是给富商开矿的资格,从中收取重税,官府反正得利,而私人办矿办铁厂,也是极少有亏本的。
至于盐和酒还有茶的专卖,更是替大魏朝廷赚的盆满钵满。
听到傅谦的话,徐子先倒是眼前一亮。
“君侯
第三百二十九章 群官
这时李仪,傅谦,孔和,方少群,陈佐才等人纷纷骑马赶到,东藩政令清简,徐子先自己都不尚享乐,只有在后宅有几十个仆妇丫鬟伺候小妹和秀娘,其实也是在等待主母陈文珺的到来,南安侯府不能太清寒,以免昌文侯府的人不悦。
就算这样,徐子先自己出行,只有司从曹的护卫,连原本的徐文,徐名等伴当小厮都放到各司曹里去学习为吏去了,正常时候,只有一个伴当随徐子先左右,替他烧洗脚水,带几身换洗衣袍,舍此之外,别无他用。
所以这些文吏前来,有好几个都是孤身骑马,穿蓝色箭袍制式的官服,戴软脚幞头,若是公事出外,则有吏员和靖安司的警备士跟随护卫,相较大魏官员的煊赫仪卫,东藩岛上的官员可以算是清寒了。
但各人的心情都是不错,下马之时看到有别人赶到,就驻足等候,待所有人到的差不多了,这一群东藩岛上最重要的文官们就向着侯府别院步行而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