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海权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星光破裂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约亨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自己所释放出的善意信号得到了美国各界的热烈响应,美国人的报纸将各种溢美之词都用在了自己和玛丽的身上。
没错,约亨可并不是一个人独享美国人的赞誉,玛丽同样也是货真价实的欧洲君主,奥地利女王及匈牙利女王,在对欧洲贵族身份有着憧憬的普通美国人眼中这两顶王冠的分量可比德意志帝国皇后的皇冠更重。
更有甚者一些搞不清楚状况或者不愿意高清状况的三流小报将玛丽称为奥匈帝国的女皇,称这是两位欧洲强国的君主一起来到了美国,是欧洲主流社会正视美国的表现,这种报道倒很是让对欧洲情况并不了解的美国民众兴奋不已,这让玛丽也乘机刷了一把好感度。
约亨在美国总统的陪同下,对纽约市进行了参观,车队驶过的接到两旁都是前来一睹德意志皇帝风采的美国民众,每到一处都是鲜花与掌声的海洋。
而几次公众演讲中,约亨表现出极为符合美国人胃口的风趣和健谈,让自己的形象深深的印入了美国人民众的心中。
不过现在的纽约也不是未来的那个纽约,没有世贸大厦,没有帝国大厦,时代广场还不够繁荣,因此除了前往自由岛近距离接触了一下自由女神像外,纽约倒也没有太多的地方值得去游览。
而且约亨也不是来旅游的,在纽约轻松了游览了两天后,约亨从陆路,搭乘美国政府准备的专列前往华盛顿特区。
之所以选择纽约作为前往美国的第一站,而不是直接前往华盛顿特区,一方面是因为约亨希望能在美国最大的城市先刷好感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护送自己前来的德国军舰不适合陪同霍亨佐伦号一起直接开进波托马克河。
在抵达美国的首都后,原本在纽约的轻松和友好的氛围就几乎消失殆尽,约亨不得不面对和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的西奥多?罗斯福在谈判桌上费心劳力。
“约阿希姆陛下,美国并不打算主动插手远东的战争,停战是日本和俄国之间的事情,美国并没有理由去插手。”罗斯福满脸诚意的说到。
不打算主动的意思是可以被动是吧,如果日本请求美国插手那么就是有理由是吧?约亨看着面前一脸正经的美国总统在心中再次诅咒到,无论历史怎样评价,伟大的政治家都是能一本正经的说瞎话的能手。
“罗斯福阁下,我可以理解美国爱好和平的一贯宗旨,不过美国作为太平洋地区的大国,有责任和义务为了维护该地区的和平和稳定作出努力,德国虽然在太平洋地区的存在薄弱,但是也希望可以为太平洋地区的和平稳定尽一份绵薄之力,因此我认为在这一件事上我们应该采取相同的态度。”
约亨这也是典型的睁着眼睛说瞎话了,自己巴不得日俄打的越凶越好,而且还把菲律宾的港口借给俄国人使用,怎么看都不是为了和平稳定做努力的样子,如果说优秀的政治家的技能就是扯淡的话,约亨已经有了成为一个优秀政治家的基础了。
“罗斯福阁下,对于远东的战事,您是怎么看的?这场战争最后会如何收尾?”约亨问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明显日本人占据着主动权,控制了制海权,地面上的局势也十分顺利,不过俄国的国力和军事力量远胜日本,所以现在还不能断言谁将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虽然罗斯福本人是比较看好日本的,但是现在战局未定,充满了变数,而且眼前的德国皇帝可以说是俄国的潜在盟友,所以罗斯福模棱两可的回答到。
“我认为日本人最终会获胜。”约亨微微一笑,说出来的话却吓了罗斯福一跳,作为俄国人的盟友居然对俄国毫无信心?而且这么直白的说出来了!
德国人这是因为见俄国人情势不妙,准备拉上美国逼迫日本停战吗?如果是这样,那么只能说眼前的这位德国皇帝太天真了,因为这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尤其是在3月份的时候自己的同学小村寿太郎就已经表达了希望美国能帮助日本完美收场的意图。
不过约亨的下一句话又让罗斯福疑惑了起来:“日本人会在战争中获胜,但也只是在战争中获胜。”
“约阿希姆陛下,您的意思是日本人无法获得战争以外的胜利,是这样吗?”罗斯福疑惑到。
“没错,罗斯福阁下,在我来美国之前,俄国海军的舰队就已经离开了马尼拉,前往他们的战场了,而我国的海军观察员对长途跋涉而来的俄国舰队的状态表示担忧,因此俄国海军并不一定能战胜日本海军并取得制海权,而无法获得制海权的俄国人无法再陆地上扭转局势,因此在军事层面上日本人可能会获得胜利。
但是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一场负担的话,对日本来说则是一场灾难,俄国的国力让俄国能够承受军事上的失败,但是日本的经济,哪怕军事上获得胜利也依然在崩溃的边缘了,所以我认为日本人获得的胜利也仅仅只是军事上的胜利。”约亨笑着说到。
不过这下约亨的笑容在罗斯福的眼中就有了别的含义了,就算俄国人在军事上失败了,但是只要将战争拖得时间更长一些,日本可能就撑不住了,那么到时候俄国人照样能获得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结局。
这样的结果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虽然俄国人现在的状况很糟糕,但是如果眼前的德国皇帝愿意出手相助,俄国人将局面拖到自己不愿意看到的方向是极有可能的,但是他为什么要告诉自己这些?难道是不希望德国在这件事情上牵扯的太过深入?
就算帮助俄国也不能影响到本国利益,所以德国人不好太过大张旗鼓的去做,尤其是英德关系现在不对付的情况下,所以要拉上美国这个和欧洲没有太多牵连的国家,罗斯福自认为自己明白了约亨的打算,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德国是准备让俄国人流更多的血,伤更多的元气,毕竟现在德国怎么看都是在偏袒俄国的。
“那陛下您的意思是?”罗斯福试探的问到。
“罗斯福阁下,美德双方都不愿意看到远东处在一种动荡不安的局面下,所以让这里尽快的恢复和平与稳定是我们的共同愿望,所以我希望我们两国能够从周调解日俄双方的矛盾。
但是我想日本方面可能不太愿意在获得军事胜利的情况下接受一个比较公平的解决方案,而尼古拉二世陛下又很难接受一个比较苛刻的停战条件,因此双方的分歧比较难以调和。
德国会尽力去劝阻俄国停止这场带来不安定的战争,让他们愿意坐到谈判桌前,而我希望美国则能够让日本方面提出一个能够被俄国所接受的方案。
这场战争归根结底还是日本人率先挑起的,俄国人的全面失败,并不利于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我想美国应该也不太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吧,尤其是在1894年美国在夏威夷地区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情况下。”
很多人知道甲午是日本海军和其他国家干起来的第一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日本海军差点在甲午前先和美国人干起来。
1894年1月,当时还是独立王国的夏威夷爆发了美国人策动的反女王政变,当时夏威夷有大约6万人左右的日本移民,日本政府就立刻派出了浪速号巡洋舰和金刚号炮舰前往夏威夷“护侨”,而指挥官正是东乡平八郎。
日本人早就对夏威夷有觊觎之心,东乡平八郎就是找茬子去的,日本军舰作为外国军舰进入檀香山港是需要鸣礼炮致敬的,但是东乡平八郎以夏威夷临时政府不合法,日本不承认为由直接像进自家港口一样的就大摇大摆的进去了,而此时港内还有4艘美国军舰在里面。
而之后正好有了茬子让东乡来借题发挥,一名日本人从夏威夷的监狱里逃了出来,游上了浪速号,夏威夷政府来要人,东乡不但不肯交人,还让军舰做好战斗准备,准备开火,全然不把在这里镇场子的美国海军放在眼里。
不过因为日本政府认为此时和美国人翻脸没什么胜算,最后还是决定息事宁人,让东乡把人交了出去,等局势平静后把东乡叫了回来。
结果没过多久美国总统换届,克利夫兰当上总统后美国人又开始对夏威夷动歪心思,然后日本政府又命令东乡平八郎指挥浪速号,带着高千穗号跑到夏威夷,后来朝鲜局势紧张才被召回。
所以日本和美国在太平洋上的不对付由来已久,约亨就是提醒罗斯福,日本人要是在西太平洋一家独大了,美国也绝对落不着好。r1152
.全部章节
帝国海权 第300章 你们愿意付出些什么
. .
“陛下认为日本获得最终的胜利将会为太平洋地区带来不稳定?”罗斯福对约亨的论断有些不以为然,在美国这个庞然大物的眼中,日本有些微不足道了,而且美国也不是俄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和稳定的社会状态,以及辽阔的太平洋都是日本难以跨越的障碍。
“当然,罗斯福阁下,看看日本这10年以来的发展之路,两次战争都是由日本人率先挑起,而且都是挑战一个在当时看来对日本来说根本不可能获得胜利的庞然大物,他们拥有野心,并且也有为了野心去冒险的勇气。
如果远东的战争以俄国的彻底失败告终,那么解决了最大的敌人的日本会获得整个西北太平洋,这不符合美国的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政策吧?”约亨微笑着反问到。
“陛下又怎么会认为日本人不会同意我们的政策呢?”罗斯福眯了眯眼,看着自信满满的约亨说到。
“哦,罗斯福阁下应该知道我在美国有一点小产业,所以对美国的商业投资有一些自己的信息渠道,贵国的铁路大亨爱德华亨利哈里曼先生似乎有意投资清国满洲地区的铁路建设,当然在俄国方面遇到了一些阻力。
当然,俄国在这场战争后在经济上有很大的困难,因此我可以尝试说服尼古拉二世将铁路的经营权卖掉。不过如果俄国失去了对这里的控制权,我想美国想从日本人手上拿到经营权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我想这样应该也是违背贵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的吧?”约亨信心满满的说到。
把满洲地区看成自己的命根子,不容他人染指的日本人是不可能允许美国人插手的,而对此反应最为激烈的正是罗斯福的同学小村寿太郎,所以约亨不怕罗斯福去对日本提要求。
罗斯福有点心动了,美国人之所以愿意帮日本还不是为了自己在远东地区的利益,但是作为调停人能获得的利益和现在约亨许诺的美国资本可以进入满洲地区的利益比起来又有些微不足道了。
当然口说无凭,而且约亨许诺的还是俄国人的地盘,罗斯福在考虑了一下后,谨慎的要求这事等约亨做通尼古拉二世的工作后再说:“陛下如果愿意帮忙与尼古拉陛下沟通那的确是再好不过,不过这件事情还是要等尼古拉陛下首肯之后再谈比较合适。”
“当然,我相信最终能够给阁下一个满意的答复。”约亨笑着说到,反正是出卖俄国人的利益,约亨慷他人之慨十分爽快。
“那么在对日俄进行调停这件事情,我们能否搁置再议?”罗斯福在得到约亨的保证后决定不再就日本人是否可靠的问题上继续纠缠了。
约亨对此也表示理解,毕竟相比于自己的许诺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利益,还是日本人眼下更靠谱一些,罗斯福也需要再进行衡量和评估,这都不是现在能让他一口答应下来的事情,最终结果如何,还是要看自己这边的周旋。
“我明白,罗斯福阁下,这并不是一件立刻就能做决定的事,不过我希望美国在我给出明确的答复之前,不要在对日俄问题上作出明确的回应,否则德国会在这件事情上的立场非常尴尬。”约亨一半劝说一半警告到,美国人最好别再自己回国后再暗地里和日本人一起做小动作。
“请陛下放心,在得到陛下明确答复之前,我们不会直接表明立场的。”无外乎就是多等一等而已,这对美国来说没有任何损失,因此罗斯福答应了下来,而相比于远东的利益,另一件事才是罗斯福关心的重头戏:“陛下之前说的您拥有尼加拉瓜运河开凿权的消息是否是真的?”
“是真的,算是我早年投资的一个项目吧,当时我的投资事业刚起步,所以没有精力独自开凿这样的大运河,所以在买下了开凿权后就搁置了,不过现在有了足够的资金后,却发现贵国在巴拿马运河项目上投入了巨大精力,因此在开通尼加拉瓜运河的问题上想征求一下贵国的意见。”约亨轻描淡写的说到。
尼加拉瓜如果要开凿运河,那么长度将三倍于巴拿马运河,工程量和花费都将是天文数字,所以当初在1884年美国政府放弃尼加拉瓜运河计划后,约亨就派人暗中接触了尼加拉瓜政府。
因为失去了美国人的关注,尼加拉瓜政府对于尼加拉瓜运河的开凿就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面对以私人投资者接触自己的德国商人,以100万英镑的价格就出售了运河的开凿权。但是约亨将开凿权拿到手后就没想着要真的动工建设。
但是罗斯福却不会这么想,很显然眼前的人不仅仅是一位欧洲强国的皇帝,还是一位大资本家,他的石油王国无比庞大,而每年收取的电力专利费用更是让他有巨大的资金额,完全可以支持开凿运河的花费。
但是这对美国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了,费尽千辛万苦获得了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为了确保安全还煽动巴拿马独立,将巴拿马从哥伦比亚分离出来,这一举动已经引起了南美各国的不满了。
而现在又为了开凿巴拿马运河投入了大量资金,花费了大量预算,如果这个时候在巴拿马旁边出现了一个通航能力更强的运河会发生什么?
要知道尼加拉瓜运河虽然长度更长,但是因为运河可以借助天然的圣胡安河以及尼加拉瓜湖进行建设,可以拥有远超巴拿马运河的通航能力。
甚至都不需要运河正式开工,只要即将开工这个消息被放出来,罗斯福都能想到会发生什么,股票大跌,经济震荡,社会混乱,而政府则不得不应对各方压力,然后来收拾烂摊子。
罗斯福看着眼前微笑着人畜无害的德国皇帝,心中凛然,这才是德国人的底牌吗?如果美国在远东问题上偏帮日本,那么德国人就准备用尼加拉瓜运河来给美国一个大大的教训。
而且你还不能说什么,因为眼前的这位皇帝陛下完全可以说成是个人投资行为,但是你怎的想对尼加拉瓜政府施压什么的,别说德国人的反应,就是南美各国的反应美国都得好好掂量掂量。
这一刻,罗斯福在心中暗骂1884年的美国总统切斯特阿瑟,当时美国人都和尼加拉瓜签订了运河开凿意向书了,结果法国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巴拿马运河开凿的利益,游说美国政府尼加拉瓜有火山活动的危险,美国就彻底放弃了这个计划。
现在回过来看看当时就算买下运河开凿权能花几个钱?尼加拉瓜那种小国家丢给他几百万美元就能搞定了,现在面对德国人,就算能让他们不开凿运河,美国人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在应对远东事务上的态度现在就是美国政府第一个被德国人拿捏住的代价。
“鉴于我国正在开凿巴拿马运河,而且进度很快,我认为尼加拉瓜运河因为工程量大,开工晚,所以很难在巴拿马运河通航前完成,这样的话两条联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运河有浪费之嫌啊。”罗斯福说到,当然他也知道,这种话自己都不信。
“但是考虑到巴拿马运河的条件限制,通航能力相当有限啊,我们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一个条件更好,未来由更大的扩建空间的运河才更加有使用价值吧,我曾经在德国修建基尔运河的时候就提出要考虑未来100年的航运压力增长,我想从这个方面尼加拉瓜运河的条件更好一些。”约亨说到,虽然明知美国人不会接受的,但是给自己之后的目的加砝码还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约亨的话罗斯福很难反驳,因为基尔运河刚建成时,其通航能力是远远超出当时德国的需要的,这种追求高大全的建设规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视为浪费,但是现在来看,这种举动有着巨大的前瞻性。
基尔运河的通航能力能满足德国越来越多的航运量以及越来越大的船舶,而苏伊士运河却有着极大的通航限制,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想要和眼前的这位皇帝争辩恐怕很难有说服力。
不过在这件事情美国是不能退让的,美国政府无法承担可能会产生的后果以及这个责任,不过既然德国人肯把这事拿出来说,而不是直接宣布要开工,那么说明还有的商量:“陛下,请您理解,在巴拿马运河旁边修建一条新运河可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这可能会影响您和美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我想这也是陛下不愿意看到的吧?
所以在尼加拉瓜运河的问题上,我希望能有一个比较妥善的处理方法。”
“您说的有一定的道理,罗斯福阁下,对我来说开凿尼加拉瓜运河只是一项投资,在我看来,美国的友谊比投资更有价值,所以这个问题我们当然应该妥善处理,当然,我相信美国政府应该能明白这条运河的价值,如果我表示我愿意将运河开凿权转让出来,那么美国有愿意做出什么样的表示呢?”r1152
.全部章节
帝国海权 第301章 转让也不是那么好拿到手的
. .
“德国人这是讹诈!是要挟!我们不能因此就改变我们的方针,而且那些德国人肯定会在开凿权转让上大做文章,我们无法预料到他们会开出怎样离谱的价码!但是现在他们企图干涉我们在远东的政策就已经是我们不能接受的条件了!”海军部长查尔斯?约瑟夫?波拿巴愤怒的拍着桌子。
菲律宾被德国人率先抢走,然后德国人还在附近不断扩张,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几乎全部落入德国人的控制之中,重要战略支点关岛、塞班岛、特鲁克岛德国人一个都没放过,这种情况对美国海军来说简直难以忍受,而杜威的舰队在马尼拉吃了德国人的下马威更是奇耻大辱,所以海军方面对德国人完全没有好感。
而巴拿马运河对美国海军来说更是极为重要的战略交通要道,德国人现在拿尼加拉瓜运河出来威胁,如果真的导致巴拿马运河项目停止,这对美国海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而且就算未来开通了尼加拉瓜运河,运河的控制权也是在德国人手上的,德国人甚至可以在那里驻军保护,这同样是美国海军不能接受的,所以海军部长对此十分恼火,想要用强硬的态度来回应德国人的讹诈,不过毕竟国家政策不是海军说了算的。
“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海军有和德国开战并且获胜的把握吗?”陆军部长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懒洋洋的说到,有着嗜睡症的他从早到晚都是这样一幅没精打采的样子,这样懒洋洋的口气听上去有些嘲讽,但是一下子就让海军部长哑口无言。
美国海军虽然的确实力在飞速增长。但是想要现在就想和德国开战还力有不逮,而且就算美国有这个实力,带着海军跑到北海去也不现实,因为那里还有世界海军老大在那镇场子呢,北海岂是美国想去就能去的?
至于太平洋舰队想要去收拾德国远东舰队也是不可能的。德国装甲巡洋舰现在可是一个金字招牌,德国远东舰队现在部署着2艘俾斯麦级、2艘伊丽莎白级,依靠现在太平洋舰队的那些防护巡洋舰想要获得胜利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想要调动大西洋舰队的主力前往太平洋,那么就不得不绕道南美洲德雷克海峡,如此远的航程根本不是说让舰队想走就走的,不做好准备工作。俄国人的现状就是前车之鉴。
至于陆军,那就更没有可比性了,虽然打了一场美西战争,但是实际上美国陆军的作战能力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提升,装备和欧洲强国差距更是明显。别的不说,就是士兵手上的步枪,美国人也不过刚刚更新换代,新式的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还是得到了德国毛瑟/施勒格尔米尔希枪机的技术授权才能设计生产的。
对手不是已经腐朽的西班牙,而是现在世界公认的第一陆军,开战那根本是天方夜谭。
陆军部长一句话把海军部长噎的说不出话来了,罗斯福的办公室里的要员们都沉默了下来,因为谁也不敢说自己有办法能解决现在主动权在德国人手上的不利局面。
不过国务卿约翰?海伊则把问题看得更开一些:“我认为德国人的建议可以考虑接受。我们的确十分愿意看到那些不讲道理的俄国人失败,但是如果真的因为俄国的失败而让日本在西北太平洋一家独大那么我们依然没有任何好处。
维持地区势力平衡对我们来说更有利,而且如果那位皇帝陛下真的能够说服俄国让我国投资进入满洲地区的话。那么我们就更没有理由拒绝了。
当然,德国人在这个时候才选择告诉我们尼加拉瓜运河开凿权的事情明显有要挟的意图,但是德国人毕竟没有公开出来,因为如果公开出来我们现在将会受到整个美国的压力,那个时候和我们谈判他们就有更多的主动权,所以我认为在这件事上对德国就抱有对抗的意识很不明智。如何能用最小的代价将开凿权拿到手才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
“如果德国人只是吓唬我们呢?毕竟尼加拉瓜运河的工程量十分巨大,想要开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其工期必然会比巴拿马运河晚,那么投入巨额资金能否快速得到回报还是未知数。所以德国人也许实际上并不打算开凿尼加拉瓜大运河。其实就像波拿巴说的那样,这只是德国人的讹诈,这样的可能性有多大?”罗斯福问到,他猜到了约亨的打算,但是自己的判断可能造成的后果让他不得不慎之又慎:“如果我们下定决心不理会,那么结果是否是我们能够承受的?”
“我们不能冒这样的风险,总统阁下,消息一旦公开,无论是否是真的,都会对我国的经济造成冲击,这样的冲击到底规模有多大,会持续多久我们现在无法判断,所以只要我们没有和德国人彻底撕破脸,最好还是不要做这样的选择。”海伊说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