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海权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星光破裂
.全部章节
帝国海权 俾斯麦级重型巡洋舰
. .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帝国海权》更多支持!
俾斯麦级,德意志第二帝国装甲巡洋舰下水1901
奥托?冯?俾斯麦号基尔日耳曼尼亚造船厂1899.4开工1900.9.25下水1903.4.1完工
克洛德维希?卡尔?维克托?菲斯特?霍恩洛厄号基尔日耳曼尼亚造船厂1899.12开工1901.3.22下水1903.3.11完工
海因里希?威廉?阿德尔伯特号基尔日耳曼尼亚造船厂1901.4开工1902.6.22下水1904.1.12完工
腓特烈?卡尔号汉堡布洛姆?福斯造船厂1901开工1902.6.21下水1903.12.12完工
排水量:
10,332吨空载;10,727吨标准;11,654吨正常;12,395吨满载
尺寸:长(总长/水线长)x宽x吃水(正常/最大)
(464.23英尺/459.32英尺)x65.62英尺x(24.61/25.84英尺)
(141.50m/140.00m)x20.00mx(7.50/7.88m)
武器:
6-8.27"/210mm37.2倍径火炮-238.10磅/108.00千克炮弹,90每门炮
后装炮安装装甲炮座的旋转炮塔,1897model
2双联炮座在艏艉中线,均匀分布
1双联炮座在中线,前甲板后部
12-5.91"/150mm37.2倍径火炮-88.18磅/40.00千克炮弹,150每门炮
速射炮炮郭炮座,1898model
12单个炮座在舷侧均匀分布
12船体上在炮郭-深海限制使用
12-1.46"/37.0mm45.0倍径火炮-1.56磅/0.71千克炮弹,200每门炮
速射炮甲板炮座,1897model
12单个炮座在舷侧均匀分布
船侧重量2,505磅/1,136kg
装甲:
-装甲带:厚(最大)长(平均)高(平均)
主体:4.72"/120mm354.23英尺/107.97m12.14英尺/3.70m
艏艉:3.15"/80mm105.09英尺/32.03m9.71英尺/2.96m
上部:4.72"/120mm354.23英尺/107.97m8.01英尺/2.44m
主装甲带覆盖119%正常长度
-火炮装甲:正面(最大)其他炮室(平均)炮座/输弹机(最大)
主体:4.72"/120mm3.15"/80mm3.94"/100mm
第二组:3.94"/100mm--
-保护甲板-单层:
前后甲板:1.97"/50mm
首楼:0.79"/20mm尾甲板:0.79"/20mm
-指挥塔前部5.91"/150mm,后部3.94"/100mm
机械:
燃煤锅炉,联合往复式蒸汽机,
直接传动,3轴,,24,473指示马力/18,257kw=22.00节n航程4,100海里在12.00节
最大排水量下的燃料库=1,669吨(100%煤)
人员:
560-729
花费:
£1.060百万/$4.240百万
在正常排水量下的权重分配:
武器:467吨,4.0%
-火炮:467吨,4.0%
装甲:2,748吨,23.6%
-装甲带:1,514吨,13.0%
-军备:401吨,3.4%
-装甲甲板:724吨,6.2%
-指挥塔:109吨,0.9%
机械:3,765吨,32.3%
船体,配件和设备:3,353吨,28.8%
燃料,弹药和补给:1,322吨,11.3%
其他重量:0吨,0.0%
整体的生存力和适航性:
生存性(击沉船只所需要的非致命贯穿炮弹):
10,298磅/4,671k千克=36.48.3"/210mm炮弹或者1.3鱼雷
稳性(如果低于1.00为不稳定):1.31
稳心高4.3英尺/1.3m
横摇周期:13.3秒
坚固性-作为火炮平台(平均值=50%):100%
-反冲效应(如果反冲效应大于1.00):0.51
海船质量(平均值=1.00):2.00
船型特征:
船体有抬高的前间断面,
一个普通船首和巡洋舰形船尾
方形系数(正常排水量/水线长。宽。吃水)):0.550/0.557
长宽比:7.00:1
‘船长的自然速度:21.43节
在极速下消耗于波浪形成的动力:50%
调整(最大稳定性=0,最大坚固性=100):50
首舷角(船头朝前为正):10.00度
船尾外伸:0.00英尺/0.00m
干舷(%=甲板长度所占水线长度的比例):
前段,后端
-首楼:11.44%,27.89英尺/8.50m,26.25英尺/8.00m
-前甲板:55.00%,26.25英尺/8.00m,24.61英尺/7.50m
-后甲板:22.12%,16.40英尺/5.00m,16.40英尺/5.00m
-船尾甲板:11.44%,16.40英尺/5.00m,16.40英尺/5.00m
-平均干舷:22.57英尺/6.88m
船舶空间、强度和评论:
空间-船体水下部分(弹药舱/机械舱,越低越好):118.6%
-水上部分(生活空间/工作空间,越高越好):163.4%
水线面积:21,034平方英尺或1,954平方米
排水量系数(排水量/装载量)):98%
船体结构重量/表面积:104l磅/平方英尺或者506千克/平方米
):船体强度(相关的)):
-横向:0.90
-纵向:2.60
-全部:1.00
狭小的机械,存储,舱室空间
优秀的住宿和工作空间
船只缓慢从容的摇动,是一个不错的火力平台
优秀的海船,舒适,能够在最恶劣的天气开火(我的小说《帝国海权》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i1153
.全部章节
帝国海权 第295章 英国皇家海军的舰队重组
. .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帝国海权》更多支持!
“陛下,英国人开始调动了。”提尔皮茨面色凝重的向约亨递交了一份报告:“英国人将在地中海舰队的4艘战列舰抽调回了本土,英国本土舰队战列舰的数量从8艘增加到了12艘,而海峡舰队的8艘战列舰数量虽然没有变,但是却调拨了4艘最新式的邓肯级战列舰。很显然,英国在强化其本土实力,我认为这是英国人在针对我们进行的舰队调整。”
“舰队重组计划。”约亨扫了一眼报告后就放了下来,然后喃喃的念叨了一句,然后抬头对提尔皮茨说到:“肯定是针对我们,因为现在在这个方向上除了我们没有别人了,俄国人的波罗的海舰队已经彻底的空了。”
其实不用看报告约亨也知道英国人在干什么,费舍尔上台后对英国皇家海军的兵力配置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约亨在后世了解的很清楚。
尼古拉二世此前又将波罗的海剩余的舰船编程了第三太平洋舰队送上前往远东的旅途,此时波罗的海内俄国海军力量的存在已经近乎为零了,英国人此举说不是针对德国只有傻子才信。
约亨之前还有些好奇,原本在1905年1月份就应该进行地中海战列舰抽调工作怎么一直没有展开,是不是因为德国现在在地中海有存在,所以引发了蝴蝶效应,结果现在看来历史还是充满了惯性。
其实英国人的调动工作晚了几个月也很正常,原因就是因为德国人在1904年12月先进行了调动工作,四艘勃兰登堡级战列舰被调派至地中海舰队的行动硬生生的打断了英国人的计划。
对于地中海德国海军的实力大幅度上升,英国海军舰队司令比尔斯福德强烈反对从自己的舰队中抽调三分之一的主力,因为原本自己的舰队应付的是法国海军地中海舰队、意大利海军和俄国黑海舰队,德国海军此时在地中海的实力不值一提,但是现在一下子到来4艘世界一流的二级战列舰让比尔斯福德压力大增。
而且费舍尔在担任地中海舰队司令时曾经无休止的向海军部抱怨地中海舰队力量不足,对自己的舰队的战略地位和使命大肆鼓吹,强调地中海是英国的软腹,要求增强地中海舰队的实力,而现在当上第一海务大臣了就要削弱地中海舰队,比尔斯福德自然认为这是费舍尔和自己个人过不去,因此对此极为不满。
而比尔斯福德的抗议在皇家海军内部也有不少人支持,作为英国海军此时最强大的舰队,不少海军高层将领都认为地中海舰队的战略价值高于本土舰队,因此也极为反对,这样自然而然和费舍尔产生了冲突,如此一来二去吵了一段时间,英国人的调动就被拖延了。
而这也是提尔皮茨所奇怪的:“英国人要加强本土舰队实力可以理解,但是在我们加强了地中海舰队的情况下还从地中海抽调力量这很奇怪,如果要加强本土舰队,他们即将服役的爱德华七世级加强给本土舰队不就可以了?”
“很简单,因为我们加强的那点舰队力量在皇家海军看来并不足改变局势,毕竟他们也很清楚,我们的海军主力也是放在北海这边的。并且在英法之间有和解的倾向的情况下,地中海的压力并没有增加,甚至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约亨说到。
德国在地中海舰队的实力还比不上同时期的奥匈帝国海军,英国人自然表示抽调舰队完全没有什么压力。
“而且英国人虽然抽调了地中海舰队的舰艇,但是实际上他们在地中海区域的战斗力并没有下降,以直布罗陀为基地的海峡舰队虽然没有增加舰艇数量,但是却调派了最新式的战舰,我估计爱德华七世级未来也会部署在这里,到时候英国皇家海军航速最快、火力最强的战列舰能从直布罗陀出发,2天内抵达马耳他,4天就能返回北海,完全可以满足两个方向的需求。”
作为在德国海军二级主炮战列舰刺激下诞生的邓肯级和历史上的同名战舰大不一样,标准排水量从1.4万吨上升到1.6万吨,12门6英寸副炮变成了4门9.2英寸二级主炮和10门6英寸副炮,并且为了节约经费,二级主炮使用的是和爱丁堡公爵级同型号的单联装旋转炮塔。
除了防护水平没有提高,主装甲带依然是7英寸外,其火力配置和外观与历史上的爱德华七世级一模一样,而现在的爱德华七世级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吨位上升到1.65万吨,在邓肯级的基础上,主装甲带增加到9英寸,并且在侧舷又各增加了1座单联装9.2英寸二级主炮炮塔。
未来海峡舰队将由8艘邓肯级和爱德华七世级战列舰组成,19节的航速让这两级战舰成为皇家海军现役最快的战列舰,以她们的航速快速驰援地中海,配合地中海舰队现有的8艘战列舰,在英国人看来,应付德国人地中海池塘里的小舰队已经是压倒性的优势了。
“英日同盟中英国人应该还有义务在地中海威胁俄国黑海舰队吧?现在抽调地中海舰队的舰船,俄国海军在英国人看来已经不是什么威胁了。”提尔皮茨有些嘲弄的说到:“看来我们之前得到的英国人准备将俄国剔除出两强标准的消息应该属实了,我们成为英国人的新标准之一应该为此感到荣幸吗?”
“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如果在远东折戟沉沙,那么英国人在远东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压力了,如果我是英国人,我会将中国舰队的5艘战列舰也抽调回来,到时候我们的压力更大了。”约亨无奈的说到,英国人在前无畏舰上的数量优势简直让人绝望。
“好在这些船很快就会被扫进垃圾堆了。”提尔皮茨也用松了一口气的语气说到:“我们的新式战列舰将会为我们带来优势。”
此时无畏号还未开工,德国海军情报部自然得不到英国人也已经开始进行全重炮战列舰的设计工作的消息。
“6艘新式战列舰是无法改变我们的和英国人之间的实力对比的,阿尔弗雷德。”约亨给自己的海军总参谋长泼了一盆冷水:“而且英国人将来也会建造同类型的战舰的。”
“我明白,陛下,老式战列舰的数量上我们是无法超过英国人的,所以我们要一直保持在这种新战舰上的数量优势,鉴于英法之间的靠拢以及英国海军的战略调整,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制定《海军法》的第二次修正案了。”
“没有合适的理由国会是不会同意你的计划的,阿尔弗雷德,而且陆军也不会同意的。”约亨摇了摇头,否决了提尔皮茨的建议,不过约亨也没有将话说死:“计划你可以先做出来,但是什么时候提交给国会由我来决定。”
任何政策的实施都是有着前因后果的,约亨拖延了英法之间靠拢的时间,并且借英国之口警告了法国人,法国人想必会因此收敛一些,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也不会现在就爆发,而且约亨也不准备在摩洛哥问题上像威廉二世那样吃个闷亏。
因此没有了这样的外交失败,德国人也不会看到对于英国这个毫无信用的世界秩序仲裁者打交道必须有着足够强大力量作为交涉的后盾,没有这样的被德国国民视为国耻的情况发生,耗资高达9.4亿马克的1906年5月《海军法》修正案也不会那么顺利通过。
所以现在第二次《海军法》修正案提交的时机还没到,而已经开工了4艘,今年准备继续开工2艘的新式战列舰也让德国海军有了一定的时间缓冲,就算按照原本的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也能保证2-3年内在新式战列舰数量上对英国人的优势,所以约亨倒不是很急迫。
“是,陛下。”提尔皮茨有些失望,不过皇帝说的没错,国会那关的确不太好过。
“不必太过担心,阿尔弗雷德,英国人就算想要建造同类型的战列舰,想要获得数量优势也要花上不少时间,我们有的是时间去说服国会。”约亨安慰到。
“而且英国人还有一个大问题,他们现在正在给他们的皇家海军裁员,我想他们的人员经费应该已经是国会的大包袱了。”约亨笑着说到:“虽然英国人有的是商船队和水手,而且不承认国民有变更国籍的权力的英国人还能肆意的去其他国家的商船上去把本国的水手以逃兵的名义抓回来拉壮丁。
但是不管怎么说,大量裁员都会让他们的舰队处于人员短缺的状态,就算战时补充,这些用来填补缺口的人员的能力也值得怀疑。
而我们则不同,实施普遍兵役制让我们只要有需要就能征召大量人员,只要海军舰船的数量足够多,每年征召2-3万人进入海军服役对我们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所以英国人就算为了挽回优势大量建造新舰,他们也不得不面对自己的人员紧张的问题,所以我们不用太着急。”(我的小说《帝国海权》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r1152
.全部章节
帝国海权 第296章 最后的旅程
. .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帝国海权》更多支持!
海风徐徐,浪花翻滚,海鸥在浪花间穿梭,5月的菲律宾外海气候宜人,景色迷人,然而站在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上的罗杰斯特温斯基却没有一丝心情欣赏这风光,在海上漂泊了7个月的俄国人现在看到那片美丽的蔚蓝就觉得反胃。
上万海里的航行将这位俄国海军中将折磨的憔悴不堪,原本风度偏偏、举止优雅的中将阁下现在面色枯黄、眼眶凹陷、身形消瘦,虽然在马尼拉停靠的这段时间里可以稍微安心放松一下,但是这么短的时间根本无法让已经透支了罗杰斯特温斯基恢复状态。
在马尼拉俄国舰队能够得到久违的安宁和放松,德国人一如既往的仗义,就像当时在鲸湾一样。
在鲸湾,俄国舰队受到了德国人的照顾,燃料、食物、药品等等一切你需要的东西,德国人都能给你搞来,甚至还能看到英国人在开普敦发行的报纸,报纸上居然还有远东正在进行的战争的消息,当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当然提供这一切的德国人也不是慈善家,这一切都是要花钱的。
虽然鲸湾的军事港<口并没有对俄国舰队开放,不过德国非洲舰队司令倒是来探望了一下,还请自己吃了顿饭,而餐桌上的礼仪和规格总算让罗杰斯特温斯基觉得自己还是个将军而不是个乞丐。
如果可以,罗杰斯特温斯基真的想呆在鲸湾不走了,可惜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前往远东是沙皇陛下的命令。
在休整了一周的时间后。第二太平洋舰队再次启程南下,然后绕过好望角,掉头北上,抵达法属殖民地马达加斯加的诺西贝,和之前穿过苏伊士运河的另一部分舰队回合。
到达马达加斯加没多久,俄国人就得到了旅顺陷落。第一太平洋舰队没了的噩耗,这再次给俄国人重重一击,还要不要去远东?罗杰斯特温斯基只好向圣彼得堡请示,他很想从自己的皇帝陛下的口中得到一句:“算了,你回来吧。”这样自己就不用在面对那些可怕的黄皮猴子了。
然而,罗杰斯特温斯基得到的命令是“继续前往远东”,这次罗杰斯特温斯基倒是没有在马达加斯加呆上2个多月,因为没有劣质燃煤的官司要打,也没有舰船需要维修。按照原定计划休整了2周后,俄国舰队就动身了。
所以在40多艘舰船浩浩荡荡横断印度洋,走最短路线直冲尼科巴群岛,然后穿过长长的马六甲海峡,绕过新加坡然后直奔菲律宾而来,跑到马尼拉湾的时候,得到消息的约亨惊得目瞪口呆:俄国人什么时候动作这么快了?
在被法国人打了两次脸以后罗杰斯特温斯基已经对借用法属印度支那的金兰湾不抱希望了,因为这里是法国远东舰队的军港。所以与其去法国人那自找没趣,还不如直接找友好的德国人。
到了马尼拉。德国人和在鲸湾时一样为俄国人提供了大量的便利,罗杰斯特温斯基甚至在德国人的陪同下去苏比克海军基地看望了被扣押在这里的塞瓦斯托波尔号战列舰上的水兵。
原本约亨认为俄国人比历史上早了2个月抵达了东南亚,这个时候在休整一段时间后立刻北上,应该能让刚刚解决了第一太平洋舰队后正在检修,并且在对判断俄国人会走哪条路而苦恼不已的日本联合舰队措手不及的时候,历史又显示了它强大的惯性。尼古拉二世又下达了历史上的那个抽风的命令,让罗杰斯特温斯基等待自己给他派去的“增援”
在第一太平洋舰队覆灭后,俄国海军想要夹击日本联合舰队的企图就已经破灭了,而尼古拉二世又不想就这么放过那些黄皮猴子,俄国海军部的那些将军们也不想就罗杰斯特温斯基就这么带着舰队跑回来。为了防止尼古拉二世想起俄罗斯那条“没有一倍以上的兵力不进攻”的潜规则,还专门在圣彼得堡的报纸上发表了一篇署名“科拉特中校”的文章,标题是《俄国人不一定肯定能胜利》。
文章里面将第二太平洋舰队的火炮数量点了一遍数字后说:“日本人的火炮数量是俄国人的1.8倍”,怎么办?“有必要再编制一支第三太平洋舰队来弥补数量不足。”
这种建议有没有用脑子无关紧要,关键是尼古拉二世听进去了,于是一道圣旨,波罗的海舰队剩下来的只要是装了舰炮的玩意全家老小齐上阵,组建成第三太平洋舰队,由内博加托夫海军少将指挥,就跑到远东来“增援”了。
当这些破烂货经过基尔运河的时候德国人都目瞪口呆,当时提尔皮茨就表示这些玩意到远东去根本不是增援而是累赘。
实际上罗杰斯特温斯基也不是不清楚自己的陛下派来的是些什么玩意,他也不愿意带着这些破玩意上路,毕竟吨位大、火力强、舰铃短的第二太平洋舰队单独穿过日本人的拦截的可能性总比那些有着“浮动熨斗”、“自动沉没机”的老爷船的机会要大得多。
猜你喜欢